靈感範文站

袁隆平事蹟介紹簡介與科研成果新版多篇

袁隆平事蹟介紹簡介與科研成果新版多篇

袁隆平的事蹟材料 篇一

1936年,受時局影響,袁家移居漢口,在那裏居住了近兩年。1936年8月,袁隆平進入漢口扶輪國小讀書,成爲一名小學生

漢口位於漢水、長江交匯之處,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說,水上交通極爲方便。港口貿易十分繁榮,販賣各種商品的攤販沿江一字排開。夏天,每天早晨鄉下的姑娘都會揹着竹簍,裝上滿滿一竹簍各色各樣的花來賣,輕盈的花瓣還帶着剔透的露珠,煞是好看。

插花幾乎是那個時代所有女子學校的必修禮儀課。自幼在花紅柳綠的江南長大的袁母,更是對花卉有着天生的喜愛,良好的文化素養讓她對插花藝術具有更多的領悟。

“暈酣神斂,煙色迷離,花之愁也。欹枝困檻,如不勝風,花之夢也。嫣然流盼,光華溢目,花之醒也。。。。”稍有閒暇,袁母便會一邊吟誦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插花論,一邊將修剪好的各色花朵插到一個裝滿水的大玻璃瓶裏。“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房間,配上母親流光溢彩的插花,整個小房間總是熠熠生輝,孩子們在花香中快樂地成長着。

冬天,袁母又在瓶裏插上一兩枝松柏枝,那松柏枝也給斗室帶來滿屋清香,幾個孩子圍着松柏枝寫作業。母親常給花瓶換水,有時見孩子們寫作業累了,就給他們講松柏樹的風格。這位賢達的母親,不只是希望孩子們努力讀書,還希望他們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年四季,袁母的花朵從未斷過,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歲月裏,她依然保持着這個習慣。漢口碼頭上隨處可見的野花,對於袁母來說是不小的誘惑,所以每逢從碼頭回來,她總要捧回一束很便宜的野花,放在向陽的窗臺上。嬌嫩的花朵在敵機的狂轟濫炸、彈片紛飛裏,依然美麗地盛開。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這已不僅僅是一種愛好。那滿室流淌的花香,更彰顯出母親從容樂觀的人生態度,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袁隆平性格的養成。

如果說袁母閒時弄花是怡情雅興,那麼有意給孩子進行國恥家難的教育,則是內心夙願最深沉痛徹的表達。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詩句充分描述了安史之亂帶來的民不聊生的淒涼慘景。與之相比,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民的精神創傷更加難以估量。在那個國土淪喪、屍橫遍野的年月裏,國家、土地是人們心中最爲敏感和熱切關注的話題。爲了讓剛上國小一年級的袁隆平記住國恥家難,袁母總是有意給孩子們灌輸國家、民族尊嚴的概念。

孩子們放學後,袁母就會讓他們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給他們另外再加一堂課。“人是從泥土裏來的。女媧把黃土和成泥,然後捏成一個個男人和女人,捏完後,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氣,於是,那一個個黃土泥人便有了鮮活的生命。從那時起,人類便繁衍生息,傳宗接代;”“無論外國人還是中國人,歸根到底,我們人類都是從黃土地來的。我們吃的糧食是黃土地裏長出來的,我們穿的衣服是用從黃土地上收穫的棉花織成的布做的,我們住的房子是用黃土燒成的磚蓋起來的;總之,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所以說,土地是生命之源。”飯後庭院裏,當袁隆平問母親人類從哪裏來這個話題時,母親如此回答的。雖然沒有站在講臺上,可是聲音依然鏗鏘有力。

土地似乎是個被燒燙的詞彙。只要一沾染,就會點燃母親的激情,像當年在搖籃中給二毛讀尼采時候的激情!可能是觸景生情吧,看着窗外遠處日本戰機轟炸留下的殘垣斷壁,母親特意給袁隆平講述了民族英雄岳飛爲了捍衛國土,浴血疆場的故事。“國土是神聖的。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場,他們演繹了多少壯懷激烈的歷史篇章,都與國土緊緊相連。”“土地是萬物的母親。”

我們民族自遠古時代就對土地懷着虔誠的信仰,我們的祖先總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歷代皇帝在年末歲首都要淨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總要到先農壇,親自扶犁,演示耕作一畝三分地。土地始終是人類的血脈所繫,衣食父母,所以,我們要懷着最虔誠的敬意來叩拜土地。”面對眼前深重的國家災難,母親一改往日的溫婉,一下子變成了慷慨激昂的詩人。看着母親被熱情燒紅的臉頰,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的胸中涌動着一股莫名的熱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對於人有着如此偉大的意義。

6歲的袁隆平第一次感覺到沉重,他的眼前似乎出現了扛着大包逃難的人羣,桃園鎮那被戰火燒焦的桃林,原來土地是這麼偉大聖潔的載體。

這是袁隆平母親對袁隆平第一次關於土地概念的啓蒙,這次經歷在袁隆平腦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袁隆平的事蹟材料 篇二

袁隆平,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大學學農的袁隆平因親身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讓他不滿足於在農業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於是轉向研究雜交水稻。半個多世紀以來,袁隆平將“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個人夢想與“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披星戴月,寒來暑往,爲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產量增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膺“國家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勳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家頂尖榮譽。

按理說,袁隆平專注水稻研究已幾十年,早已功成名就,榮譽無數,完全可以光榮退休,安享餘年,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爲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這讓我又想起2008年,當時已近七十歲的袁隆平在迴應有關他落選中科院院士話題時曾說過一句話:“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我努力並不是爲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這些年來,袁隆平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選擇堅守在農業科研一線,每天戴着一頂草帽,卷着兩隻褲腿,在烈日下、在稻田裏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繼續爲實現“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夢想不懈奮鬥、辛勤耕耘。這些年來袁隆平以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爲己任,在不斷追求的路上,服務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說,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僅向世人詮釋了一個農民科學家對糧食問題的理解,而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實踐,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斷的追求。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裏,每個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燦爛的星河也確實令人嚮往,但若不腳踏實地,鍥而不捨,怎麼能到達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處呢?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袁隆平院士爲榜樣,始終堅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精神,並融於崗位、融於日常,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敬業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業追夢路。

袁隆平的事蹟材料 篇三

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瞭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爲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鑽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並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甘於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爲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着眼,從難處着手,從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啓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爲一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啓下,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公司整體和部門全局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爲工程項目服好務。努力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以樹環保產業龍頭形象。最後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鬥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着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爲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不算顯赫、我們的地位不算尊貴、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爲崇高的,我要儘自己全力來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佈署,積極開展部門各項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專業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動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現代化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設備質量,做到建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同時更好地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好員工的文體活動,關心員工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爲榜樣和標準來不斷鞭策並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袁隆平的成長故事 篇四

新華網對袁隆平的評價

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爲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新華網評)

新浪網對袁隆平的評價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爲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爲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爲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新浪網評)

賈慶林對袁隆平的評價

袁隆平熱愛祖國、一心爲民、造福人類的崇高品德,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風範,與時俱進、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險、執着追求的堅強意志,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當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更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賈慶林評)

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對袁隆平的評價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評)

關於袁隆平的故事 篇五

關於袁隆平的故事篇8

“對錢不能看得太重”

在一些人眼裏,似乎袁隆平很有錢,但他是一位拿國家俸祿的科學家,每個月的全部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起來,總共4000多元錢的樣子。他樂呵呵地說,這些收入不低了,夠我花的了,所以,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扶掖對農業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出資捐助過教育事業。

他對於金錢的觀點,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字,他說:“錢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沒有錢,飯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錢夠一般日常生活開銷,再小有積蓄就行了,對錢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矇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爲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呀。

對人生,對金錢,對地位,乃至對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徹明瞭,他向來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有一份古道熱腸,俠義肝膽,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會盡全力幫助他人。他是博士生導師,帶過許多博士生,其中有一個是從農村來的,家裏生活較困難,有一次,這位學生打電話給他,說是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十分同情,從自己的工資收入中給那個學生寄去了兩千塊錢。

關於袁隆平的故事 篇六

農民的“米菩薩”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區華塘鎮塔水村農民,因爲出生在糧食大饑荒的年代,小時候吃了不少苦。自從改革開放的春風拂暖大地,腦子活絡的曹宏球率先在村裏種起了雜交水稻,他家責任田的糧食產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種的蔬菜瓜果也比別人好,還培育出無籽苦瓜新品種。20世紀90年代以後,他將田裏的活交給妻子打理,他則改行專門養蜂,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爲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對袁隆平心懷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費爲袁隆平雕塑一尊漢白玉塑像的念頭。爲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給袁隆平寫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後,袁隆平請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說,“你和廣大農民的心願,在我看來,比諾貝爾獎還更榮耀。你們的這份情我就領了,但我爲人民爲國家做一點貢獻是應該的……因此,請你千萬不要把錢浪費在爲我塑什麼石雕像上,我實在受不起你的這種厚愛。請你尊重我的意見,並恕我不給你寄照片。”

後來,曹宏球爲了表示對這位“米菩薩”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萬元的積蓄,請人爲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漢白玉雕像。在竣工時鄉親們放鞭炮,扭秧歌,還在雕像前供上象徵長壽與祝福的壽桃果品。在鄉親們眼中,袁隆平是恩澤鄉里的米菩薩。袁隆平聽聞之後很不高興。但後來聽說曹宏球家因爲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時,袁隆平趕緊讓人給他送去了兩萬元錢。而因爲日曬雨淋,曹宏球無力維護雕像,這位老實的農民只好又跑來長沙,希望袁隆平能資助一下,但這回他卻碰壁了,袁隆平聽說是要錢維護雕像,他堅決不同意給一分錢。

袁隆平的事蹟材料 篇七

人人都有夢想,可是,夢想是什麼呢?其實,夢想就是或近或遠的現實,只有經過辛勤的勞動與付出,並且腳踏實地,全力以赴,才能實現夢想。而我,已經有一顆夢想的種子深深紮根在我的心中。

鄧亞萍從小酷愛打乒乓球,進入了省隊打球,可就是因爲身材矮小,被國家隊拒之門外。可她並沒有因爲這次的挫折,而忘記了自己出發時的夢想,她化悲痛爲動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終於,她的夢想閃出耀眼的光芒,她站在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她的成功,是在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是了不起的!這也正好印證了那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她在奧運會上的優異表現,不僅實現了她的夢想,還實現了中國人的夢想。

袁隆平爲了祖國的經濟建設,放棄了參軍的機會,偶然發現了特殊的稻株。從此,他不斷研究水稻,經過他的刻苦努力與不懈地研究,他終於研製出了雜交水稻,他的研究成果推廣運用,爲增加我國糧食的產量和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召開的會議上,一致認爲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雖然不是世界第一個研究出的,可他也告訴世界,中國人強大了。袁隆平的夢想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飢餓問題,還圓了中國人民能夠立足世界的願望。

錢學森爲了祖國的繁榮發展,爲了讓祖國更強大,在美國畢業後,他毅然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爲祖國作貢獻。回到祖國後,他用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刻苦奮鬥,在中國航天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爲中國的航天事業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成爲中國航天科技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爲”中國航天之父”。他讓中國在世界上昂起了頭顱,讓中國成爲了第三個掌握航天技術的國家,他的功勞讓每一箇中國人都銘記於心,是他圓了中國人的夢想,讓中國人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這些,無疑都證明了只有擁有夢想,再加上努力的汗水,才能夠走向成功。我們是跨世紀的一代,身上肩負着民族復興的偉大重任,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而我的夢想和他們一樣,有朝一日爲祖國的建設與發展作出貢獻。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這就是我的夢想,我的中國夢是和祖國聯繫在一起的。

我相信有夢就會有期望,有期望就會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夢努力地走下去,就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袁隆平簡要事蹟材料(精選 篇八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材料是爲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那麼擬定事蹟材料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袁隆平簡要事蹟材料(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概括袁隆平事蹟材料 篇九

20世紀60年代初,米楚林和李森科的遺傳理論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國資料,學習了孟德爾和摩根的現代遺傳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爲我們這一代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終身學習,熱愛和鑽一線,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堅守崗位。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樂於奉獻,振興中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當他人階梯的合作精神。袁隆平院士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以來,一直着眼大局,從困難出發,考慮全局,所以每次項目啓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將研究團隊發現的野生材料毫無保留地分發給國內18家研究機構,加快了合作研究的步伐,使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迅速實現。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爲作爲一個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應該有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啓下,傾聽大家的聲音,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一個合格的服務員,圍繞整個公司和部門做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爲項目服務好。努力加強自身修養,打造環保行業領先形象。最後要學習袁隆平院士的好品格,好作風,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自命不凡;他作風樸實,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體現了憂國憂民、造福人類、自強不息、勇攀高峯、勇於面對困難、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創新精神。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堅持和奉獻深深激勵了我。作爲一名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並不顯赫,我們的地位並不高尚,我們的收入並不富裕,但是我們從事的職業卻極其高尚,所以我會努力實現我個人的社會價值。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激勵了我們,也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各部門的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趨勢,拓寬知識面,以適應現代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設備的質量,建設一個項目,一座豐碑。同時,還不如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員工文化體育活動,關心員工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爲榜樣,以各方面的標準,不斷鞭策自己,提高自己,以求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