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精品多篇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精品多篇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 篇一

王傳喜,男,漢族,1968年9月出生,199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縣委常委(掛職)、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_。2018年6月29日,中央宣傳部授予王傳喜“時代楷模”稱號。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1999年3月,經過民主推選和組織考察,31歲的王傳喜走上了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二十多年來,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率領村“兩委”班子和黨員幹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築牢村莊發展根基;團結羣衆發展現代農業,壯大集體經濟,實現村民共同富裕;積極推動鄉村有效治理,倡導文明新風,不斷提升羣衆獲得感幸福感。王傳喜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模範踐行新時期沂蒙精神,幹事創業、服務羣衆,贏得了幹部羣衆的廣泛讚譽,曾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 篇二

6月2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王傳喜同志先進事蹟,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農村黨員幹部向他學習。 王傳喜,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他擔任基層黨組織書記19年來,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模範踐行新時期沂蒙精神,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將一個“髒亂窮差”的落後村,發展成爲新農村建設的“領頭羊”、鄉村振興的“排頭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對黨忠誠、情繫羣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生動體現了基層幹部主動作爲、敢於擔當、創新實幹、盡職盡責的崇高精神,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

啃最硬骨頭 “亂村”換新顏

代村位於蘭陵縣卞莊街道城鄉接合部,全村3.6平方公里,1196戶、3620人。上世紀90年代,代村人心散、治安亂、環境差,全村負債380多萬元,是全縣有名的落後村、上訪村。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1999年3月,臨危受命的王傳喜帶領村幹部挨家挨戶走訪村民,聽他們“放炮”“拍磚”,最終梳理出債務纏身、人地不均、環境髒亂等80多個問題。

想破局,先啃最硬的骨頭。經過調研他發現,人地不均是限制代村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他反覆思量,提出重新調整土地的想法,一戶兩塊田。話沒說完,村幹部們當即炸了鍋,紛紛擺手搖頭,都說成不了:動土地,那是動農民的命根子,人少地多的戶,還不得拼命? 有人登門罵罵咧咧,飛石、恐嚇信,接連而至。妻子劉會芳,精神幾近崩潰,就和丈夫商量:“要不,咱別幹這檔子事了?”

王傳喜堅定地說:“這事幹不成,我們就成了代村的罪人!”他一邊依法走程序,一邊挨家挨戶做工作,通過抓鬮分地。村民一看,這事兒確實挺公平!這才紛紛鬆了口。在那幾個月裏,村幹部和村民小組成員吃住在地裏,最終順利完成了土地調整。

針對債務纏身問題,村“兩委”研究制定了“講事實講誠信,分期分批還款”的原則。“我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村裏一有錢就先還債。誠懇的態度加上科學的方法,在隨後幾年裏,我們終於還清了這些鉅額債務。”王傳喜感慨地說。

隨後,王傳喜又帶領大家陸續開展了治安整治、環境整治、村風整治等多個專項行動,代村的面貌一天天在變好,終於穩住了、不亂了。“從那以後,王書記就成了俺們代村百姓的主心骨。”村民宋桂雲笑着說。 走集體道路 村民當股東

如今的代村,已從一個負債380萬元的落後村,發展成爲村集體收入過億元、人均收入超6萬元的鄉村振興先進村。是什麼讓一個“負債村”變成“億元村”?王傳喜選擇了一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堅持集體與個人同步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讓全村羣衆實現共同富裕、同步提前實現小康。

王傳喜上任不久,就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到江蘇華西村、河南南街村等地取經。老村支書李學全說,在河南南街村參觀時,王傳喜豪情滿懷,在大紅留言簿上寫下“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當時覺得不過是一時衝動而已,沒想到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李學全說。

到先進村莊調研後,王傳喜帶領村“兩委”一班人腳踏實地、穩紮穩打、積極探索,選擇和堅持了堅定不移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引導和鼓勵全民創業,強村富民、共同富裕的集體化發展之路。

村“兩委”一班人與時俱進,積極接受新的理念,在村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中,成立了集體股份制企業“山東新天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讓村民入股當股東,年年享受利潤分紅,並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培育形成了建築裝飾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鄉村旅遊業四大優勢產業。

代村於2002年成立了集體所有的建築隊,規定村裏的所有建築活一律不外包,全部由村建築隊自己幹,收入歸集體。自此以後,伴隨着村莊社區、園區建設、代村商城等一系列建設項目的實施,建築隊也不斷壯大,施工技術、建築質量等方面達到了縣內同行業最好水平。後來成立了建築公司,業務也進一步擴大到裝飾裝潢,目前以建築公司爲龍頭的建築裝飾業蓬勃興起。

2005年,村民土地統一流轉,改由集體經營;2008年代村又流轉周邊村幾千畝土地,形成萬畝農業示範園。2010年代村商城一期工程動工,僅3個月全部完成。2015年,商城二期順利建成,專營建材。眼下的代村商城每天熙熙攘攘,已成爲全縣最大的商貿物流集散地,進駐經營戶2000多家,年交易額10億多元。

如今代村村企合一,集體強大,村民富裕。

“現在,村經濟變得越來越好了,我們股東的分紅越來越高了,這多虧了王書記帶領我們堅定不移走村集體道路。”村民王傳祥高興地說。 搞現代農業 田園變公園

走進坐落在代村的“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滿眼都是各種特色蔬菜水果,還有異域風情的熱帶雨林王國、花香撲鼻的蘭花館以及古香古色的沂蒙山農耕博物館、沂蒙老街,2017年遊客達近百萬人,光門票收入就達3000多萬元。

早在2002年,村裏調整並流轉土地後,王傳喜就帶領村民搞“五園一帶”,即花卉園、果品園、蔬菜園、良種示範園、農業觀光園和全民健身帶。這已經是農業和旅遊的初步結合了。

2005年,王傳喜抓住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利契機,帶領黨員幹部羣衆走上發展現代農業的道路。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統一流轉了全村2600畝土地,村集體統一供應糧油和生活必需品等。2007年,與毗鄰5個村的2200多家農戶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流轉土地7000餘畝。村集體統一經營的土地達到了1萬餘畝,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園,有效推動了全縣蔬菜產業的轉型升級。2012年,順應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啓動了現代農業示範園、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雙園”一體化開發建設。總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了佔地2萬畝的國家農業公園,是山東省目前唯一被命名爲國家農業公園、規模最大的生態農業旅遊莊園。

該園區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同時融入人文歷史、農耕文明,生動展示了蘭陵作爲“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南菜園”的美麗畫卷。連續承辦了6屆中國蘭陵(蒼山)國際蔬菜產業博覽會,年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同時,該公園也是省委黨校的教育示範點、市級黨員教育示範點,每年舉辦各類新型農民培訓班200多期、10餘萬人次,培訓黨員近萬人次。 辦民生實事 家園成樂園

“綠樹掩映小洋樓,空氣清新人長壽,使用沼氣新能源,文明衛生又方便,條條大路通家園,鄉村勝似城裏面。”這段村民自編的順口溜,道出了代村鄉村振興的斐然景象。

建設宜居宜業美麗代村,是代村人的一貫追求。

按照村莊建設與發展規劃,從2006年開始,代村分批實施舊村改造,在2014年全村最後一次舊村拆遷中,21名“舊村改造崗”的黨員,帶頭籤協議、搞拆遷,徵地拆遷這“天下第一難”的事,成了黨員羣衆的自覺行動。當月拆遷任務全部完成,拆遷總面積22萬平方米,新建多層居民樓65幢、單戶小康樓160座、老年公寓4幢,建設了便民服務中心、村民公共浴池、公共食堂,村民居住區實現了“五化”“八通”,統一物業管理,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

代村由村集體出資保障村民各項福利,全體村民基本生活食品無償配供;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基本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的老年公寓,按月享受老年優待金;村民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資金全部由村集體負擔;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有2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助學金、獎學金;全村凡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實現了人人就業、人人有工資性收入、家家有分紅收入,過上了城裏人都羨慕的好日子。

在老年公寓居住的69歲村民李蒼松談起代村的變化,動情地說:“現在的村子環境好了,俺們也過上好日子了,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好。”

眼下,代村“兩委”班子瞄準了新的發展目標,中國蘭陵知青村、蘭陵新農人培訓中心、印象蘭陵旅遊古鎮等一批新項目,正在開工建設。“目前,我們正在策劃‘中國蘭陵優質農產品交易市場’和一處佔地500畝的‘溫泉度假村’養老養生項目,現在正在勘測地熱資源。”談到代村的未來,王傳喜神情喜悅,目光堅定。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 篇三

王傳喜,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是新時代農村改革的標誌性人物之一。他在山東省卞莊街道代村,帶領全村羣衆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爲了蘭陵縣脫貧攻堅的代表人物。他堅持以實際行動勇擔重任,砥礪前行,帶領羣衆共同奮鬥,爲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事蹟令人深受感動,他不僅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工作能手,更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公僕。他一心爲民,忘我工作,以事業爲重,不畏艱辛,不怕困難,不懼險阻,不怕犧牲。他的事蹟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爲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在_背景下,王傳喜的故事引人深思。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前進方向。同時,王傳喜的故事也告訴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才能夠爲人民羣衆謀幸福、創美好。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人民的利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緊密結合人民羣衆的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創新,推進改革和發展,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另外,王傳喜的故事也提醒廣大黨員幹部,作爲共產黨員,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勇於擔當,敢於創新,堅守信仰,保持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黨性覺悟。同時,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還要不斷學習進取,增強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爲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 篇四

坐落在山東蘭陵縣城西南的代村,曾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城郊村。可如今,代村人已數不清有過多少考察團到這裏參觀學習。來到代村,人們總會問:爲什麼一個欠債380餘萬元的窮村、亂村,崛起爲產業總值超20億元、村集體收入1.1億元的先進村。

代村人的回答很簡單:“就是感謝我們有個好書記——王傳喜。”

代村之亂:欠着外債數百萬,還要分家想單幹

現在的代村,已是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所轄面積3.6平方公里,村民1200多戶3600多人,社區居住人口超過1.1萬人。走進代村,只見一排排單元樓前水泥硬化路鋪到樓門口,晚上盞盞路燈點亮人們回家的路。可在19年前,代村卻幾乎散了架。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代村人心散、治安亂、環境差,土地亂圈亂佔、違建成風,村委會癱瘓。村民更是分成幾幫幾派,河西、前圩子、後圩子三個自然村鬧着“分家”,都想着多分些集體財產,對村集體債務卻是避之不及。

1999年,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代村全體黨員一致推選30歲出頭的王傳喜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他,已是蘭陵縣一家建築企業的項目經理。下海經商見過世面、業有所成獨當一面、年富力強敢於擔當,許多年後,代村的老黨員這樣解釋推選王傳喜的原因。

村會計郭志國記得,王傳喜上任後就組織清理村集體賬目。“之前聽說村裏欠了不少外債,可沒想到外債總額達到386萬元。”郭志國說,這如同天文數字的債務,像一座大山。上任兩天後,王傳喜就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之後的一兩年裏,王傳喜作爲被告,先後出庭100餘次。

怎麼辦?王傳喜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父老鄉親沒有看錯人。

代村之治:人均耕地患不均,調整土地聚民心

王傳喜帶着年輕的村委委員們,靠一件件實事推動代村改變。“魯南戰役時,代村曾是臨時指揮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代村還當過紅旗村。只要找對路,不怕困難多。”王傳喜說。

債務壓頭、官司纏身,王傳喜就跟債主說好話、做工作,欠款一次還不清,就東挪一些、西湊一點分期還。同時,王傳喜立下了規矩,拖欠了村集體的錢要交,強佔了村集體的財產要退。

“新書記上任三把火,王書記先催着跟自己親近的人補交款項。有人就講,還沒跟王書記沾到便宜,反而被先開刀。”郭志國說。爲了能有周轉資金,王傳喜還以個人名義向當地信用社貸款幾十萬元,一年光利息就要好幾萬元。

對代村老百姓來說,耕地分配不均比債務更堵心。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地多人少”與“人多地少”在代村同時存在。代村共有11個生產隊,有的生產小組人均耕地近三畝,有的生產小組人均耕地才三分。

土地,在農民眼裏是最金貴的。將土地調劑餘缺,無異於動了少部分人的“命根子”。村幹部們在田裏打下的界樁,沒兩天就不翼而飛。王傳喜就帶着人再打一遍。有的地塊,前後打了三次界樁,村幹部在地頭搭了窩棚守着才最終保留下來。

調地方案公佈後,卻沒人敢帶頭執行,少數人還極力阻撓。有的人滿腹牢騷找上門來,有的人往院裏扔刀子、丟石頭以示威脅。王傳喜正在上學的孩子被人恐嚇。頂着壓力,王傳喜咬着牙帶着一班人完成了土地調整,更讓老百姓看到了“敢幹事、幹成事”的決心。

代村之興:生活富裕心情美,鄉村振興更可期

盛夏夜的代村,燈火通明。“沂蒙老街”商業街人頭攢動,天南地北的美食小吃聚集在此,吸引着來自十里八鄉的人們一飽口福。

王傳喜上任後不久,一手解近憂,一手謀遠略。他制定了代村第一張發展規劃圖,仔細謀劃代村的未來。當週圍村莊出讓村集體土地、建小工業項目時,任旁人怎樣勸,他就是不爲所動。

“賣地能掙錢,可錢花完了呢?上工業項目能掙錢,可環境呢?”王傳喜1999年制定的規劃圖,在辦公室一掛就是13年。代村的土地一分不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2005年,王傳喜搶抓機遇將全村2600畝土地流轉歸村集體經營。2007年,又流轉周邊5個村的7000多畝土地,高標準建起現代農業示範園。

2010年,王傳喜帶領規劃投資建設了代村商城。憑藉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的新名片,代村商城帶動就業超過6000人,集體經濟收入4000多萬元。

王傳喜用10年時間完成了舊村改造,建起了65棟居民樓、170戶小康樓。社區醫院、國小、幼兒園、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5萬元,全村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實現了人人有工資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體“分紅”。

從落後到先進、從貧困到富裕,代村用19年的時間實現了全面發展。這裏的幹部羣衆說,大家希望跟着王傳喜再大幹二十年,讓代村再上一個新臺階。

時代楷模王傳喜先進事蹟介紹 篇五

王傳喜是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_。他擔任基層黨組織書記20多年來, 他把改革創新的經歷都寫在日記上,記錄了近兩百本。1999年,他上任不久,就和“兩委”班子一起,帶着煎餅鹹菜開上車,到江蘇華西村等地取經,逐步堅定了走集體道路的決心。他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順利完成了土地流轉,並瞅準了現代農業的市場,用兩年的時間建設起一座國家級農業公園。

村民的心穩住了,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王傳喜開始謀劃如何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爲村民統一蓋樓房。想上樓的,村裏供暖煤氣一應俱全,願意留住老房子的,王傳喜則進行集中規劃和修繕,啓動了代村的鄉村記憶工程。如今,代村有代村報、有村史館、有博物館,還培養了村民導遊。留住了鄉愁,代村越來越美,來這裏觀光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如今,代村的學校、衛生院、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文化廣場一應俱全。同時,實行了16項社會保障政策,爲全村人支付了新型合作醫療資金,年輕人有住房補貼,60歲以上老人有免費入住傢俱家電一應俱全的老年公寓,還統一實行了居民子女助學獎學金制度,爲村民們逐步解決了羣衆就業、教育、就醫、養老、住房等問題。村裏還成立了村劇團、老年門球隊,每年定期舉辦“十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等評選活動。

全村人走上了“離土不離鄉、就地城鎮化”的道路。看着村民們過上了幸福日子,王傳喜特別欣慰。有了王傳喜這個好支書做榜樣,村裏的“兩委”班子也是人才輩出,清廉勤勉。

王傳喜上任後,代村的“兩委”班子一共經歷過六次換屆選舉,除正常退休外,沒有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選。村幹部經手的錢物上億元,沒有一人因此栽跟頭。

“全國文明創建先進村鎮”“中國美麗鄉村”“中國最美休閒鄉村”,以及授予王傳喜個人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各種金光燦燦的獎牌和榮譽證書擺滿了村委會接待室的一面牆。這是對王傳喜,也是對這個“兩委”班子、對這個先進村的最大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