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多篇】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多篇】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 篇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三十多年未見的大地震,所有的`電視臺、報紙等傳媒都在進行着報道,所有的人都在關心着這件事,我也不例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次大地震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那種空前的大團結,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那種奮不顧身、捨生忘死的精神,特別是在大災面前,有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表現出來的那種英勇、無畏、爲他人着想的精神,更是令我震撼。

有一個小英雄陳浩,在5月12日那天,在地動山搖、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殿後。同學們在他有序地組織下,一個個地順利地逃了出去。在樓房即將倒塌的一剎那,他將一個女同學推了出去,而自己則被埋在了廢墟下。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溼潤了。我被他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我在不停地反問自己,如果我是這個班的同學,在着危急上課,我能像他一樣奮不顧身地去救同學嗎?我陷入了沉思。

小英雄被救出送入醫院後,有記者採訪問他“當時你爲什麼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他樸實的話語更是讓我深有感觸。現在,我們雖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樣親臨現場,抗震救災,但我們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向這些小英雄們學習,以他們爲榜樣,也做對祖國有用的人。

在這次的抗震救災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看到了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無數個英雄事蹟。天災無情人有情,雖然我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災後,我們在班主任的倡議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錢。珍愛生命,珍惜親情。不拋棄,不放棄。這些,都是英雄們教給我的。小兵張嘎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讀了《小兵張嘎》這本書,我更深切地感到祖國今天美好的日子是來之不易的。閱讀此書,我彷彿置身於那戰火紛飛的激情年代,彷彿聽到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鏗鏘有力的步履,彷彿看到了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戰爭歲月,那可敬可愛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那至誠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張嘎與奶奶相依爲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掃蕩中,張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爲了替奶奶報仇想加入八路軍,共產黨看嘎子年齡太小沒有同意,但是嘎子從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終於當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紀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願。他的勇氣、聰明才智,還有吃苦耐勞的毅力讓我感動,感動他對友情的生死與共;感動他與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動他們爲了抗日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張嘎的童年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的。正是像他一樣的革命先烈不懈的奮鬥,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領巾,也染紅了飄揚的五星紅旗。在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小兵張嘎面對敵人,不屈不撓。今天,我們有幸生長在新中國,新中國給了我們和平、安定的讀書環境。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擁有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遇到困難就止步不前,都沒有腳踏實地去克服困難。和小兵張嘎比起來,我們是多麼的懦弱。在生活中我們比吃比穿,不比學習,值日誰都不願多做,整天斤斤計較。我們沒有繼承先烈們的優秀品質,去爲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學習。我讀了這本書後,我想對所有的和我一樣的同學們說:我們趕快行動起來,珍惜時間,熱愛勞動,刻苦學習,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把張嘎機智勇敢、臨危不懼、不屈不撓的精神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去,面對困難勇敢克服,不怕挑戰,不怕挫折。努力掌握知識,等長大後,爲祖國出一份力。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 篇二

1998年出生,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國小二年級學生。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向教學樓外轉移,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廢墟下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其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身爲班長的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並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爬出了廢墟。但此時,小林浩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的小林浩沒有驚慌的逃離,而是再次鑽到廢墟里展開了救援,經過艱難的救援,小林浩將兩名同學背出了廢墟,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處受傷。爬出廢墟後,由於通訊的中斷,小林浩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繫,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滯留了兩天,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親一道,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後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裏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的孤兒。小林浩到成都市兒童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索性並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

20日,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地方電視臺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採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箇中國人,短短几天之內,網絡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吧,目前發帖量已超過6000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採訪和報導。許多中國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祖國新一代的希望,他的樂觀和勇敢感染了每一個人。六一兒童節,林浩來到北京參加了慶六一特別演出,之後,林浩又隨同父母來過河南、上海等地,小林浩一時間成爲了公衆人物。6月7日,中央文明辦下發了《關於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林浩名字赫然在列。6月27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受到了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四部門的聯合表彰,並在頒獎晚會上受到了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的親切接見。目前,林浩父親已確定林浩將在上海閘北區的童園實驗國小繼續學業。

2008年八月八日晚上林浩成了惟一一位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國代表隊前面面的小朋友,小林浩無比興奮,他的熱情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 篇三

抗震小英雄陳浩: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

12歲的陳浩靜靜地躺在重症監護室的病牀上,雙腿和右手都打上了石膏,胸前滿是心電圖監護儀的膠貼,腿上的紗布還隱隱透出紅紅的血印。

在地震的一瞬間,陳浩推開了即將被坍塌的圍牆砸到的同學,而自己被厚厚的圍牆壓倒,身負重傷。

5月12日下午,成都市溫江區玉石實驗國小950餘名學生都在教室裏上課。14時28分,陳浩的班主任黃志德老師正站在講臺上,突然感覺到地面劇烈地顛簸起來。

“當時我就意識到是地震了。”黃志德立即組織學生疏散。“大家一定不要驚慌,還有黃老師在後面。”由於學校平時進行過多次演練,學生們一個班接一個班地有序疏散,很快就撤離了教學樓。

然而,就在六年級(1)班的學生全部走出教學樓時,意外卻發生了。樓邊升旗臺旁一面兩米多高、4米多寬的圍牆突然垮塌,包括陳浩在內的4名學生被重重壓倒在地。

“他本來可以不這樣的。”黃老師有些哽咽。

原本跑在前面的陳浩,已經穿過了樓邊的升旗臺,到達了開闊的安全地帶。這時候,身爲班長的他習慣性地轉頭一望,看見一個女孩還站在升旗臺旁搖搖欲墜的高牆前,他趕忙掉轉身,一把把女孩推開……磚牆轟然垮塌,女孩得救了,陳浩卻被掩埋在了瓦礫之中。

兩個小時後,在武警消防官兵的幫助下,壓在磚塊下的4名學生終於被刨了出來。

被送到醫院時,陳浩的右臂肱骨骨折、腰椎骨折,肺部挫傷出血,背部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12日晚,陳浩高燒近40度。昏睡中,他的雙手在不停地顫抖,還一直呢喃着:“我抓住她了……”

被救的女孩,與陳浩素不相識;那面磚牆奪去的,是他3個最要好的同學的生命。

十幾天過去,陳浩已經恢復清醒,但身體還非常虛弱。從陳浩的主治醫師口中,記者得知,目前陳浩的傷勢仍然相當嚴重。

雖然只有12歲,這位小小男子漢卻在危難面前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勇敢。

陳浩的母親,守在重症監護室外,十幾天來一直在流淚。她告訴記者,在最初清理傷口的時候,由於傷員太多,陳浩沒能用上麻藥,可他愣是沒有哭出一聲。

父親陳強說,陳浩一直沒有跟他聊過地震時的情況,直到有一天十幾位同學來到醫院看望兒子,他才知道陳浩是爲救人而受的傷。

“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陳浩的聲音斷斷續續,平靜中流露着堅強。

身高1。7米的陳浩看上去比同齡人更成熟,但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換藥的時候太疼了,偷偷哭過好幾次。”陳浩悄聲說。

“我們都叫他小英雄!”對於陳浩捨己救人的行爲,醫生護士們都十分感動,他們給了陳浩這個特別的綽號。

在學校裏,由於成績優異且樂於助人,陳浩不僅擔任了班裏的班長,同時也是學校的大隊委員。在父母眼中,陳浩是個懂事的孩子,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料理日常家務,幾乎從來沒有讓在外打工的父母擔心過。

愛打籃球的陳浩,一直以來都很渴望能和姚明通一次電話。5月31日上午,陳浩收到了最特別的“六一”禮物:身在美國的姚明特地給陳浩打來了越洋電話。父親陳強告訴記者,從那天起,陳浩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 篇四

今天我上網查看了許多抗震救災小英雄的事蹟,我流着淚讀完他們的故事,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斷臂少年白樂瀟的感人故事”,我的心中似乎有一股澎湃的波濤再涌流……

5月12日14時28分,還有幾天就要過13歲生日的四川省廣安市青川縣木魚中學七年級男生白樂瀟正在宿舍,準備去教室上課。那是一幢3層樓房,白樂瀟所在的寢室就在一樓。剛說完一句話,白樂瀟看到牀像跳舞一樣晃了起來,屋裏的東西像甩豌豆一樣四處亂跳。白樂瀟大叫:“地震了!”跳下牀就往外跑。幾乎是跑一步就栽一個跟頭。有的坐在下鋪的同學比他反應更快,早就跑出去了,大地繼續搖晃了幾秒,這時白樂瀟已經出了宿舍,直跑,左拐,再直跑,又左拐,到了大門口。這時,很多人擁塞在大門口裏面出不去。一般只能過2個人的大門,現在一口氣要擠過去3個人。快要擠出去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一塊巨大的石頭向他的身體“切”過來,他的左手臂被壓住了,一瞬間血肉模糊的左手臂只剩下血脈、皮肉、筋絡與他的身體相連,救命的大門前,只剩下一條狹窄的通道,卻被這塊巨大的預製板堵着,唯一可以通過的就是白樂瀟佔據的那一小塊地方,他只聽見身後幾十個同學在喊:“救命啊”……

沒有片刻的猶豫,白樂瀟用力扯斷血肉相連的左手臂,鮮血洶涌而出。看到這裏,我被強烈的求勝欲所震撼,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呀啊!可是13歲的少年做到了,“血就流到我眼前,我只覺得世界末日到了,糟糕了,這下糟糕了。”幾秒鐘後,他剛跳出被預製板砸成的大坑,出門而去,身後的房子轟然倒塌……

出事那天鎮裏的醫院全都倒塌了,他的父親只能用一些鹽水爲他擦擦傷口,簡單的止血包紮,等到第二天天亮,採用板車將他轉運到所在的騎馬鄉,到衛生所打了破傷風針。一路上,血把門板都染紅了。

他的母親看一次就哭一次,爲了安慰母親,白瀟樂說,沒關係一點都不疼,但轉過身去自己卻蹙緊眉頭一個人挺着,在廣元市做了兩次手術,一次比一次痛,他沒掉過淚……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多麼堅強的少年啊!用微笑面對痛,不只爲了自己,還爲了母親。我讚歎生命力的頑強,我更讚歎白樂瀟的堅強!

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如康潔、薛梟、陳浩、張吉萬等,他們對生命的渴望。對同學的情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看完他的故事,我想了很多,的確,生命對一個人來說是何等重要!在這危急關頭,他不放棄生命,是一種精神,讓我們共同祝願他們早日回到學校。同時我也明白了,生命的可貴在於爲他人着想,在於爲全社會做貢獻!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蹟 篇五

四川汶川大地震,讓許多同胞蒙難,也讓國人悲痛不已。全國人民衆志成城抗擊災難,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80後”甚至“90後”的年輕人。他們在地震現場無私救人,他們全力以赴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之中,捐款、獻血、當志願者。災難之日、國難之時,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着堅強和成熟,書寫着責任和擔當,傳遞着愛心和希望。在他們身上,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一剎那的生死鉅變,讓年輕的一代表現出了愛國愛家的情懷,表現出了團結互助的力量,表現出了吃苦耐勞的品格,表現出了不畏艱險的精神,表現出了沉着堅強的品性。災難讓這個年輕的羣體經受了人生中最嚴重的考驗。沒有慌亂和躲避,他們勇敢、獨立和堅強的青春形象,令國人爲之動容,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逃生還是救人的生死抉擇面前,很多青少年表現出了超乎平常的無私和無畏。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國小12歲學生陳浩,在地震發生時很快跑下樓梯,馬上就可以到達安全地帶了,卻看見一個女孩處在危險之中,他轉頭向回跑,把女孩推開,自己卻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礫之中。

北川一中高一學生晏鵬本來已經被甩出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裏面的同學,然而,在他進入教室時,樓房繼續垮塌,17歲的晏鵬被埋在廢墟中。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國小教學樓轟然倒塌的時候,該校一年級女教師袁文婷爲了拯救學生,一次又一次衝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後一次衝進去後,樓房完全垮塌了。今年,她26歲。

在抗震救災的隊伍中,年輕人是生力軍,他們不畏艱險,一直奮戰在救災的最前沿。我們看到,年輕的解放軍、武警、消防戰士,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肩扛手刨,在廢墟中救出一個又一個被掩埋的生命。他們在餘震不斷,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英勇探路,艱難到達重災點,爲受災羣衆送去生命的給養。我們看到,年輕的醫護人員,衝在第一線,奮力救治傷病員。我們看到,年輕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災區和救援現場,獲取第一手資料,在第一時間把災情告訴中國和世界。我們看到,年輕的志願者,不怕苦不怕累,參加現場救人,爲受災羣衆服務,搬運物資,維持秩序。我們還感受到了年輕一代面對災難的理性和成熟。“80後”作家韓寒自己出資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在大規模救援隊伍進入前就踏進了條件艱險的災區。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呼籲災區需要帳篷和醫療人員,並理性地告誡大家不要隨便涌入災區,避免危險和給救援“添亂”。

在經歷了家園被毀、痛失親人的懼怕和悲傷後,中國年輕的一代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厚重,領悟到親情的可貴和人生的責任,明白了人生的許多艱難險阻要獨自去承擔,不能畏懼困難,更不能消極等待。克服困難的過程,也使年輕一代汲取了巨大的精神能量,在自救的同時,他們懂得了關心和幫助別人。面對災後的廢墟和等待救援的同胞,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同情和回報。經過災難,他們更加勇敢、熱情、自覺。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的有志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壯哉,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