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精選多篇)

haoword事蹟材料網推薦一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

我是邴各莊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這些年我始終堅持:在校完成好教學工作,在家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妻子、好兒媳。

84年民辦教師整頓,我如願登上了夢寐以求的三尺講臺。和孩子們在一起,向他們傳授知識,我覺得是種享受,我熱愛自己的事業。

85年我和丈夫結婚,我走進了一個新的家庭。出嫁前媽媽叮囑我 “對待婆家的長輩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當時我沒有想太多,我一直覺得心地善良的我是會處理好一切家庭關係的。可事情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不知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還是丈夫排行老二的原因,無論我怎樣做,老公公也不買我的帳,對我百般刁難。還記得那是我工作後的第一個暑期培訓,需騎車去進修學校學習,可老公公卻把家裏僅有的一輛自行車上鎖,並讓我去部隊找我丈夫想辦法。沒有辦法,我只好含淚步行到培訓班學習。86年女兒的出生給我帶來了做母親的幸福,但煩惱隨之而來,產假後第三天公公強制奶奶不準看孩子,我只好把不到兩個月的女孩鎖在屋裏,孩子的哭聲撕碎了我的心,那時我真的好難好難,遇上知心的人總是流着委屈的淚水。這些年無理取鬧的事很多:掀桌子、砸鍋、砸碗……當時我也很氣憤、無奈,左右鄰居都憤憤不平,但我始終堅信付出一定會有回報,我要用我的善良、陽光心態改變他們。

2014年6月公公出車禍躺在病牀上,因傷勢很重,老人非常痛苦,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淚水在我的眼裏打轉,恨不得能替他分擔。難忍的痛苦使他幾次把導尿管拔掉,病牀經常是潮溼一片,看着他躺在潮溼的病牀上,我利用晚上時間做了幾個小墊,給他換着用。每到雙休日,我都守在他的病牀前,精心照顧他,同病房的病友都很羨慕的說:“老李有這樣的閨女,真是幸福啊!”我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有一天病房裏只有我們兩個人,我用熱毛巾給他敷傷口,突然他叫着我的名字吞吐的說:“以前爸爸一些過激的做法,讓你吃了不少苦,你現在……”“別說了,過去就讓它過去吧,你好好養病。”他眼含淚花把臉側了過去,20多年的付出和等待,今天得到了認可,當時我真是百感交集。老人住院一個多月,我人也瘦了一圈,出院後我盡其所能,給他補養身體。由於精心照料,老人很快得到了康復,對我也像變了個人。2014年10月老爸爸突發腦溢血病逝,當時我們站在老人的牀前,老人含淚的看着我,似有所言,我知道老人一定想說“這多年難爲你了”。可以無愧的說,作爲他的兒媳,我盡到了責任。

奶奶今年102歲,我就像照顧小孩一樣伺候着她,畢竟年齡大了,去年臘月28凌晨四點,我聞到一股難聞氣味,發現她在被褥裏來回的擦,我馬上意識到,趕忙把貼身褥子拿走,爲了不讓她感到難堪,我一面給她洗,一面安撫她。回顧這些年照顧老太太的點點滴滴,我也怨過累過,但對她的照顧卻從沒走過樣。我們同桌吃飯,我從沒有嫌她髒過。天一漸冷,我把她的炕燒的熱熱的,天大冷我們就同住一屋。早晨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把尿盆端走, 打好洗臉水給她洗臉、梳頭,生病了、不舒服了,就陪着她看醫生。

我丈夫打工在外,一年在家的時間很少,照顧老人的擔子幾乎落在我一個人身上,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家裏很困難,但再苦也沒有苦過老人,有時改善伙食,我寧可不吃也給她留個下頓,她總和兩個孩子說:“從沒看到過你媽吃過雞蛋,吃過一口肉。”老人愛吃豬肝,我就經常給她買,單獨做給她吃,蘋果下來了,老人吃不動,我就把蘋果蒸熟給她吃。老太太逢人就說:“我有好命啊,遇上了好孫媳婦,要是沒有她的照顧,我能活到這麼大年紀。”這就是對我們付出的肯定吧。

今年我也是50出頭的人了,雖然人到中年,但只要老太太在,我就要好好的照顧她,這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以上是我照顧老人的點點滴滴,沒有催人淚下的事蹟,只是平凡的生活,今後,我還將一如既往的照顧她安享晚年。

第二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遊曉莉,女 現年32歲,中國共產黨黨員。筠連縣鎮舟國小教師。作爲教師,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個孩子掉淚,總要上前問個“爲什麼?”“怎麼啦?”竭盡全力幫孩子解決困難。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工作成績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麼正直、善良、堅強,滿懷深情,無私奉獻,盡力扮演好做母親、做妻子、做教師、做親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愛心彰顯出母愛的偉大,用不盡的愛爲女兒撐起生的希望。面對年過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爲先,積極主動照顧其生活;面對家庭和社會以“愛”字裝心。

一、 用不盡的母愛爲女兒撐起生的希望1999年10月與丈夫李春雷結婚組建家庭後於2014年3月3日生下了大女兒李沁鴻,全家視女兒爲掌上明珠,在2014年冬回婆家(高坪鄉),因爲爺爺奶奶對孫女的疼愛,用鯽魚熬粥給女兒喝,誰知女兒是先天性過敏體質。從那以後女兒全身生瘡,又紅又

腫又癢,而且流濃。我從此帶着女兒走上了漫長的醫治之路。白天既要帶着女兒四處求醫,又要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晚上女兒全身瘙癢,哭鬧不止,又得細心照料,爲其擦藥、服藥、撓癢……

我先後帶着女兒輾轉奔波在筠連醫院、宜賓醫院、華西醫院、成都皮膚研究中心、重慶兒童醫院、重慶皮膚研究中心……凡是聽說好的醫生、好的醫院我們都去,結果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樣:現已經轉化爲慢性皮膚病,不能徹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見到女兒兩年來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膚潰爛,一天換洗數次,衣服上照樣血跡斑斑,有時脫衣服時,皮膚和衣服連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我心都快碎了。

孩子長期的煎熬,病情反反覆覆的惡化,儘管這樣過了倆年多,但困難沒有壓倒做母親的我,反而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母愛,是母愛的力量使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醫治,聽說哪個醫生好,再遠的路,再難的泥濘小道我們也帶着孩子去求醫尋藥。特別是2014年在巡司醫治長達半年,爲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業,我上午上完課後坐車帶着女兒去輸液,第二天清早帶着孩子輸液,輸完液後馬上趕回學校上課……當看到女兒病情有所好轉的時候,驚喜的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

經過四年多的漫長治療,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總算躲過了“敗血症”這一劫,親戚、朋友、鄰居見到女兒後沒有誰不說:如果沒有父母的精心照顧,細心呵護,早就沒有這個孩子啦!

二、 以“孝”爲先贍養老人

我丈夫的舅舅,姨媽都長期在外,家中只剩下八十高齡的外公外婆。作爲外孫媳婦的我義不容辭地挑起了照顧老人、贍養老人的義務。外公今年已經81歲,患有高血壓、心血管、類風溼等,加之雙眼幾乎失明,生活極爲不便,走路要人攙扶,吃飯要人夾菜……外婆年事已高,無法料理家務,特別是今年遇到天氣大旱,長期沒有水,靠挑水生活。爲此我主動提出與二位老人一起生活,以便更好地照顧他們。爲二老洗衣、做飯、挑水……常常徵求老人的意見,做老人喜歡的飯菜,爲老人夾菜,向老人問寒問暖,想吃啥就買啥,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一旦老人生病,是我首先來到老人身邊,是我最先爲老人請來醫生,爲老人煎藥端到老人手裏。爲此二老經常說:“沒有享到兒媳的福,能享受到孫媳如此精細的照料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我的父母沒有兒子,僅有倆女兒,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一致揹着沉重的思想包袱。爲使二老能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我成家以後家裏的大事小事都由我

處理。作爲農村父母最愁的是農忙,但不管是插秧,還是豐收時節,我都會帶上自己的丈夫去幫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穀、收玉米、燒飯、餵豬、割草,樣樣活都幹。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會盡力盡快給他們買,隔三差五割點肉、買點菜、買些水果帶上全家回孃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過節,總是先爲父母考慮,給他們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慰藉。每當父母生病時,還是我們護送看病,我們照顧,丈夫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終於從沒有兒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過着幸福的生活。村子裏不少人羨慕我爸媽,常說:“你們多福氣,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三、 盡心盡力幫助他人

我的父母生活在農村,整個大家庭上下幾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擁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長輩們的好評,當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那是08年,我堂妹父母外出打工,由於受封建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堂妹的母親一直反對她讀書,爲此我就擔起了一個“家長”的義務,對堂妹關懷備至、問寒問暖、主動與其班主任交流,既做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又對其母親做思想說服工作,但其母態度之堅決,

寧願拿錢讓她做生意結婚也不願出錢讓其上大學!沒辦法,堂妹考上了重慶大學,學費是一大難題,怎麼辦?“沒關係,只要考上大學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爺、伯父、堂叔一起想辦法,爲妹妹籌集了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妹妹終於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深造。

我老爺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讀書特別努力,成績優異,可老爺受封建思想,愛兒恨女,加之家庭貧窮,就是不讓女孩讀書,爲此我把剛上班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了她們上學,最後女兒讀職高畢業,精通電腦,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隨時寄錢給他們,倆老人特別感激我,這姑娘逢時過節都不忘給我們(寄)捎點禮物,不忘當年的恩情。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只要她們需要幫助,只要找到我,我都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比如村子裏的楊江燕,是智殘兒童,父母忽視她的教育,見此情景我主動與其父母聯繫,交談,想辦法與縣殘聯聯繫辦殘疾證,與聾啞校聯繫。

總之,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親戚,還是

朋友,或是陌生人,只要他需要幫助,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幫助。我想“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作爲社會小小的一份子,作爲一名

黨員,我應該爲“構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社會的美德,作爲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發揚!

第三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泥高完小田丹婭

我是務川縣泥高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師,1986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裏,爸爸是一名高中生,媽媽是一位沒文化的農村婦女,家裏有三姊妹。從小,爸媽就教我們怎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他們對父母的孝敬、對鄰居的熱情,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從小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還記得,2014年7月份會考那天,爸爸還是鐵了心的讓我報考師範學校,當時我很不樂意,因爲我的同學們都進了高中,他們都可以有美好的未來,我怎麼只能當一名普通的老師?但最終我還是於2014年9月份進了遵義師範學校。後來爸爸和我談心的時候才得知:這些完全是她和媽媽的意思,他們都覺得當老師很好,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又能教孩子們知識,還能教孩子們怎樣做人,這也是爸爸從小的願望,當初由於我的爺爺去世早,爸爸沒能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他只有靠我們了。從此以後,我不再抱怨爸媽了,反而我喜歡上了自己的學校,那時還時而想着自己能早日走上講臺,去教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因爲,我的爸媽從小就給我起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從小就有一顆孝敬長輩,關心弱小的愛心。

在就讀遵義師範的三年裏,爸媽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熬了過來。當時家裏情況非常困難,我上師範,妹妹讀高中,家中還在四處奔波寄錢修造房子,弟弟又小,需要人照顧,爸爸白天夜裏忙着修建房子,身體呈直線下降,那一年他染上了很多病,至今身體仍未康復。最終,爸爸被債務衝昏了頭,被逼到浙江打工掙錢還債、供我們讀書。在這三年了,我的心每天都在痛,我是多麼不希望爸媽分開到外面吃苦,多麼想馬上掙很多錢讓我們家人團圓,可是,我沒那麼大的能力,只好勤儉節約、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學業。在師範的這幾年裏,別人的生活費要五六百,我最多隻能用一百五,我還找到了幾名學生做家

教,一個月能得到二百多,再加上學校裏的人助金、獎學金,就勉強夠我和妹妹的生活費了。每個假期回來,我們都要給弟弟買好吃好玩的,給媽媽買漂亮的衣服。爸爸的工資只夠還債。儘管這樣,我們一家人還是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永不分開,因爲,我們隨時都在溝通,進行心靈上的鼓勵,我們的苦我們的累,都是那麼心甘情願。

2014年7月,我走出了遵義師範學校,回來參加縣城的招考,當時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走上了教師這一行業。爸媽感到很欣慰,我也很滿足。還記得第一個月拿到屬於自己工資的那一瞬間:當時沒有工資卡,是校長把現金直接發到我們手中,我記得是732元,當時說不出有多高興,馬上捧着那些錢往家裏跑,衝向媽媽說:“媽,這是我的工資,我們有錢了。”媽媽接過我手中的錢,感動的熱淚盈眶,我們母女擁抱在了一起。就這樣,每當發工資的時候,我都會一分不少的交到媽媽手中,媽媽總是說:“自己都成大姑娘了,身邊需要錢,你還是放好吧,爸爸會給我寄錢。”聽到這些話,我的心中就不是滋味,就想哭,好幾次都哭出來了,媽媽只好勉強把錢收下。

自從拿到工資以後,我經常買了老年補品爬過崎嶇的山路去探望外婆,到地裏幫忙她做完了活,回到家裏,給她做飯吃了,把禮物託到她懷裏時,外婆說:“哪兒來的錢買這麼貴的東西,我不需要你們的禮物,你不嫌棄我這把老骨頭就已經很好了,每月還給我買菜,幫我幹活,洗衣服之類的,我一輩子有這麼好的外孫女已經足夠了”。當時,外婆和我都流出了欣慰的淚花。也更加堅定了我要一直照顧好我的親人、長輩、需要幫助的人的信念。

參加工作後,我交了男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丈夫,他是泥高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他爲人正直、大方,而且對父母是百般孝敬,對我也是無微不至。我一直就嚮往一種愛情:沒有太多的承諾表白和金錢財富,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沒有太多的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有的是如流水一樣綿延不斷的情感,有的是相視無言情波涌

流的默契,有的是相濡以沫的相伴相隨。在兩人世界裏,自始至終感覺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你,陪伴你走過所有的晴天、陰天和雨天,一生一世,不離不棄,永遠相隨。這就是我要找的他,他已經來到了我的身邊,我一定要抓住他。於是,我們在2014年10月1日那天,祖國、爸媽、親人爲我們作證:我們正式成爲了夫妻。有個說法:姑娘再好,也是給別人家養的;嫁出去的姑娘,有去無回;但是這個說法,對於我來說卻不是,反而因爲結婚,我們兩家像是合爲一家;我到現在爲止,週末都回孃家幫忙爸媽照顧生意;他們常說:女兒啊,這個粗活你就別做了,以前做的還不夠嗎?我總是心中竊喜,而平添了更多孝敬他們的決心!

丈夫也是農村家庭出生,家境不是很好,住在偏遠的鄉村裏,家裏有三弟兄。我還未進門時,他們弟兄間的關係相處的很融洽,父母之間也很和睦。這好像是老天的安排,人們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們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纔會走在一起。公婆很喜歡我,他們喜歡我的心直口快、喜歡我對他們的孝順。常常對別人誇我是好兒媳。

和同事閒談時,她們常常談到婆媳的關係難得處理,我說沒這樣的感受,只要你抱着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她們,她們都會加倍還你,因爲,老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錢和寶貴的東西,她們只要你對他的一顆孝心就夠了。從結婚到現在,我叫的每一聲“爹”“媽”都那麼真誠。我們家沒有姐妹,婆婆早就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女兒來叫她“媽媽”。現在她早已把我當做了她親生女兒了。婆婆很愛美,喜歡穿一些出色漂亮的衣服,每次出去玩,我總會帶她到處逛逛,買下她喜歡的東西,老人非常高興。婆婆非常喜歡談心,什麼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會向我傾訴。有時我都在暗笑:她好像把我當做他的知音一樣。我很慶幸。

2014年末,我的兒子出生了,由於我還要上班,婆婆什麼都不去做,精心給我們帶孩子。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從此,婆婆的骨質增生慢慢發作,整個人走起路來十分痛苦,特別是看見她發痛的時候,我和丈夫的心也跟着在痛,恨不得把痛苦強加在自己的身上。我們帶她到了遵義、重慶大型正規的醫院做了檢查與治療。可是醫生說,這病不能根治,只能長期服藥,休息得好就行。我們尋遍了好幾個地方的名醫,別人說什麼藥好我們就買什麼藥來吃,都不是很好,這段時間,婆婆正在服用從廣東帶回來的膏藥和西藥,婆婆感覺好多了。哎!人老了,手腳不靈便了,我常常給婆婆梳頭髮、擦汗、洗衣、穿針。婆婆感到很滿足。

自從進入丈夫的家庭以後,我們兄弟、妯娌間的關係非常融洽。我和我的弟媳相處的很好,好似親姐妹,從不斤斤計較,說三道四。由於家庭的困難,被逼外出打工,她很放心把兒子交給我們管教,爲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能夠和睦相處,我樂意的接受了我的侄子,我真誠地對待他,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讓他學會知識、學會做人。一晃,我的侄子和我們生活已經兩年了,他從不提起她的爸媽,隨時都是跟在我和丈夫的身後,在他的心中,我們就是他的依賴,也許我們就是他的“爸媽”。街上的人們都說:這兩個孩子好像雙胞胎,什麼都穿做一樣,有你這樣的叔娘,是孩子修來的福氣。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心裏暗自高興許久。我很樂意爲我的兒子、侄子付出一切,他們的幸福、快樂,就是我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對我的學生也是百般照顧,他們好比我的孩子,我要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學會感恩,做一個有愛心、孝心的孩子。參加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這項工作可是學校裏最繁瑣的工作,因爲,這不是隻教會學生學知識,班主任還是一位父母,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做人。我的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認可,推薦我擔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的工

作。我時常對少先隊員們進行尊老愛幼、助人爲樂等行爲的教育,還時常帶他們到敬老院給老人們做事,清理街邊的清潔衛生,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我校學生的行爲品德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曾多次獲得了學校領導的好評,也獲得了縣教育局頒發的《優秀班主任》的稱號和縣團委頒發的《十佳優秀輔導員》的稱號。

我的苦,我的累,是值得的,因爲我想構建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而做出榜樣。

2014年4月20日

第四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媳婦——都督村王立梅同志事蹟簡介

王立梅,開城鎮都督村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臟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邊羣衆,她的事蹟傳遍六店街道。自與丈夫結婚以來,她和公婆的和諧程度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視如己出,從未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對她說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們,立梅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2014年,身患心臟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樓醫院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在衆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關係最融洽的三兒媳婦王立梅主動去醫院照料公公,她沒有在丈夫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嫂子面前說一句抱怨的話。多年來,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邁體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術後,老年病纏身不能起牀正常活動,連吃飯都要人喂,這些年來吃喝拉撒睡全靠兒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對一雙公婆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生活上多方照顧,夏天買回夏裝,冬天買回毛衣、羽絨服。婆婆經常腰、腿痛,立梅就給婆婆尋醫問藥,擦腰洗腳或陪送醫院診治,就像女兒照顧母親一樣。

丈夫徐魯生因工作需要經常不在家,立梅不僅悉心照料公婆,還特別重視一對兒女的學習,把這個家操持得美滿溫馨,從不讓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個孝順的媳婦,又是一個賢惠的妻子,還是一個善良的母親。

鄰居都羨慕徐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王立梅的事蹟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圍村莊也傳爲佳話,沒有誰不誇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媳婦!”

經典國學《弟子規》中說:“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實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今天,在越來越文明的新農村裏,這樣的好媳婦就是我們民族傳統美德的傑出代表!

第五篇: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孝老愛親”美德少年——王小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用“黃香溫席”、“羊羔跪乳”、“孔融讓梨”等小故事給我解讀這句話的含義,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孝老愛親的種子。在家中爲長輩盡孝心,在學校爲同學送關心,在社會爲他人獻愛心,這是我一直努力堅持做的。

我是一個性格開朗、獨立自強的陽光女孩。從踏進學校的第一天,便勤奮向上,積極學習,友好待人,團結互助,文明有禮,贏得了老師的稱讚和同學的尊重。由於父母工作忙,從一年級開始,我就經常一個人在家寫作業,父母不放心我,打電話詢問我在家的情況,我總是說:“你們不用管我,我在家好着呢!”有人也曾問我:“你這麼小一個人在家不害怕呀!”其實說實話:有時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也害怕難過,有時也覺得特別孤單,但想到爸爸媽媽本來工作就很辛苦,不能讓她們再爲我擔心。我就自己給自己找樂,自己給自己壯膽,慢慢也就習慣了,也就真的不害怕了。我不僅自己照顧我自己,但儘可能爲爸媽分擔一些家務。媽媽由於勞累,得了手腕腱鞘炎,復發的時候不能幹重活,我總是在學習之餘幫媽媽刷碗、拖地,儘可能減輕媽媽的勞動。姥姥生病住院了,我放學後先去醫院看望姥姥,陪姥姥說會話,再回家寫作業。這樣做盡管自己時間非常的緊張,但是因爲我的到來給姥姥帶來了歡樂,讓患病的姥姥得到安慰,我覺得這比什麼都重 1

要。爸爸由於工作關係有時參加一些應酬,有時會喝多酒,每次聽到爸爸沉重的腳步聲,我就知道爸爸可能又喝多了,我會立即放下手中的事,給爸爸衝一杯蜂蜜水,讓回到家的爸爸立即喝下去,讓他能舒服些。每年的“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我都會製作愛心卡片並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親人買小禮物,讓親人們感受到我的愛。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得到快樂。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我一直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二年級的時候,學校裏高年級的一個女同學得了白血病,學校發出倡議爲她捐款,我毫不猶豫的把自己200元壓歲錢捐了出去,爲此爸爸媽媽還很高興地表揚了我。媽媽參與“愛心媽媽”的志願活動,跟一個失去父母的小哥哥結成愛心幫扶對子,我也積極參與媽媽的活動中,跟媽媽和媽媽的同事一起帶小哥哥去博物館、農高園、看電影、吃肯德基??一次小哥哥說,從來沒見過大海,特別想看看大海,四年級暑假裏,我們還帶着小哥(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哥一起去了日照看海。逢年過節,我都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給小哥哥買文具買書買好吃的,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每天都有爸爸媽媽的疼愛,而小哥哥卻只有爺爺奶奶的愛,我就覺得怎麼幫助他都不過分。記得有一次帶小哥哥出去吃飯,上了一盤烤鴨,小哥哥可能沒大吃過烤鴨,看着他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的樣子,我都沒捨得動一筷子。媽媽說,這個愛心對子會一直堅持下去,我會向媽媽學習,用自己微博的力量去幫助哥哥。“只要

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耳邊又想起了這個熟悉的旋律,是呀,只要我們都獻出自己的愛心,我們的社會更加充滿溫暖。

古語說“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善心、愛心,良心的綜合體現。這就好比樹木有根才能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不具備這樣的基本品質,無論擁有多少才華和學識,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長輩在我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期望,總是給我創造最好的條件,但不是寵溺,父母言傳身教,在人生起步的路上賦予我正能量和美好情感。從呱呱落地到現在的小小少年,我也一直學習着父母的孝順,給他們帶來更多驚喜!在公交車上爲老人讓座、爲乞討的老人送錢、給災區的羣衆捐款等等。記得有一次我跟媽媽在街上散步,看到路上爲了一羣人,我也擠進去看,原來兩個殘疾人在獻唱,路邊擺了一個捐款箱,他們唱的很認真,我們看了一會,但沒一個人往捐款箱放錢,我就給媽媽要了十元錢,大步走到捐款箱前把錢放了進去,慢慢有人逐步往捐款箱放錢,十元、兩元、一元??我和媽媽離開了,但望着兩個殘疾人努力生活的身影,我們從心裏感到愉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親情之孝延伸到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大孝大愛,形成新的美德。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樑。我會以此爲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爲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