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新版多篇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新版多篇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 篇一

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伉儷向哈工大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800萬元設立永瑞基金的報道一經推送,立刻在媒體中引起強烈反響。新華視點微博、新華網微博、科技日報微博、光明日報微博等率先發布“#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致敬!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經人民日報等微博熱烈轉發,僅僅幾個小時即進入新浪微博熱搜榜、要聞榜。在24小時內,該內容微博閱讀量突破2億。

新華社連夜發表通稿《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詳細報道了此次捐贈中劉永坦院士夫婦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質樸初心和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的深切期待。該文被全網廣泛轉發,閱讀量近150萬。人民日報、人民網發表《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這樣說》等多篇報道。光明日報公衆號在4日一天內兩次報道此舉並鏈接劉永坦院士以往的專訪,立體展現一位戰略科學家的傑出貢獻和家國情懷。人民日報海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央廣網、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網、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澎湃新聞、黑龍江日報、龍視新聞聯播、抖音等數十家國內知名媒體、知名新媒體公衆號、視頻平臺持續轉發,表達對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伉儷的敬意。

在這些報道的評論區,網友齊刷刷點贊並留言“這纔是我們所要追求仰慕的國家的棟樑!”“這纔是值得國人追捧的偶像!”“時代楷模、薪火相傳!”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 篇二

當白髮蒼蒼的他登臺領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劉永坦——這個名字才廣爲人知。

2020年8月,他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國家電子信息領域人才培養。

這一生,他只專注於一種國之重器——新體制雷達的研究。“只要國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沒有終點。”85歲的劉永坦說。

從零開始,他幹了一樁“驚天動地事”

1990年4月3日,某地雷達實驗站。

時間彷彿在此刻靜止。一個紅色圓點,出現在一臺設備的顯示屏上。

紅色圓點,代表着雷達監測條件下的目標。

人們開始忙碌起來:記錄數據、覈對信息、小聲交談或者大聲驚呼……目標確認!

人羣中央,那個戴着眼鏡、臉曬得黝黑的人,熱淚縱橫。他身後,雷達天線陣迎風矗立。

他,就是主持這項科研工作的劉永坦。在這片滿目荒蕪的海岸線上,他帶領團隊奮戰多年,終於使我國新體制雷達實驗系統首次實現目標探測!

新體制雷達能突破傳統雷達探測“盲區”來發現目標,是海防戰線上決勝千里之外的“火眼金睛”。20世紀80年代初,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牢牢把持着對海探測的信息優勢,中國始終難有突破。

“怕家國難安!怕人民受苦!怕受制於人!”

1981年從海外留學進修歸來後,這“三怕”就重重地壓在劉永坦心頭。他深知,真正的核心技術,任何國家都不會拱手相讓。

從零開始!45歲的劉永坦義無反顧,向中國的科研“無人區”進軍。

10個月後,團隊建起來了,一份20多萬字的《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出爐了!

“沒有電腦,一頁稿紙300字,報告手寫了700多頁,寫廢的紙摞一起就有半米高。”團隊首批骨幹成員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張寧回憶說,劉永坦帶着他們沒日沒夜地寫了幾個月,一直寫到手指發麻、手腕痠痛,連雞蛋都捏不住。

一場填補國內空白的開拓性攻堅戰正式拉開帷幕。

當時,雷達實驗站的選址位於一片荒蕪地帶,批覆的經費不足,發射機、接收機等模擬系統和操作系統也十分落後。

團隊裏有人打了蔫兒,劉永坦話語鏗鏘:“如果沒有難點,還叫什麼科研!”

選址地遠離人煙,科研人員住在四面漏風的簡易房子裏,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干就是幾個月。

生活不便,他們經常用冷麪包充飢;交通不便,他們頂風冒雨,單程徒步3公里往返駐地和雷達站。每到天黑路過一片墳地,就用手電的光柱給自己壯膽。

1989年,新體制雷達實驗系統建成,中國人用8年時間,趕完了西方國家二三十年的路。1991年,新體制雷達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劉永坦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他又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首屆院士。

隨後,劉永坦帶領團隊從實驗場轉戰到應用場,着力解決新體制雷達實驗系統的實際應用轉化。

劉永坦已是兩院院士,很多人勸他“歇歇吧”“別砸了自己的牌子”,他卻堅持:“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爲實際應用,就如同一把沒有開刃的寶劍,中看不中用。”

設計——實驗——失敗——總結——再實驗……劉永坦領着團隊進行了更加艱辛的磨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2011年,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研製成功並投入實際應用,攻克了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核心技術。

一生不悔,他爲祖國“永坦”永不停歇

美麗的海灘,海鷗不時高亢鳴叫。挺立的雷達天線陣也像這聰明、勇敢的精靈,永不停歇捕捉着來自遠洋的信號。

在劉永坦看來,它們彷彿早已有了生命,是團隊中的“特殊成員”,凝結着很多人畢生的心血和夢想。他常跟人說:“我們團隊的特點就是不服輸、不低頭、不怕別人‘卡脖子’,大膽往前走。”

這又何嘗不是劉永坦自己的人生寫照?

1936年,劉永坦出生在江蘇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

他出生後的第二年,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父親給他起名“永坦”,不僅是對他人生平安順遂的祝願,也是對國家繁榮昌盛的企盼。

從南京到武漢,從宜昌到重慶,劉永坦的幼時記憶,充滿了飛機扔下的“茄子”(炸彈)、被血染紅的江水、顛沛流離的逃難……

到了十一二歲,時局漸穩,劉永坦纔有了一張安穩的課桌,開始如飢似渴地學習知識。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到幾本關於愛迪生、牛頓等科學家的少年讀本,邊看邊想:爲什麼愛迪生能發明電燈,牛頓看到蘋果掉落能發現萬有引力,可我卻什麼都沒發現?

大科學家的故事彷彿打開了一扇窗,讓他看到了一個充滿神祕的未知世界。這個少年一會兒想搭梯子上天摘星,一會兒又想下海捉鱉,各種奇思妙想猶如潮涌。

昏暗的菜油燈下,母親常常教他誦讀古詩詞,陸游的《示兒》、岳飛的《滿江紅》,劉永坦跟着母親一字一句,抑揚頓挫。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他至今記得,母親每每讀到這句詞時那激動的神情和略帶顫抖的語音。

父親從不干涉他的志向,只一句話:“科學可以救國。”

那時他還不知,這種無法言說卻令人血脈僨張的感受,就是日後影響他一生的“家國情懷”。

1953年,劉永坦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後作爲預備師資被派往清華大學進修兩年。1958年,劉永坦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挑起了教學科研兩攤任務。

1965年,劉永坦主持並提出了國家“單脈衝延遲接收機”研製的總體設計方案,只可惜,“”打斷了這項科研任務,這個醉心於科研的青年插隊落戶到當時的黑龍江省五常縣。

插隊的經歷,讓他落下了嚴重的腰病,卻也鍛造了他堅韌的品格。此後無論順境逆境、時代變遷,他對科學的求索不變,少時的報國之志不改。

1979年6月,劉永坦登上了飛往英國的航班。他是“”結束後,中國第一批公派出訪的學者。

那時,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伯明翰大學的雷達技術實驗室,中國學生大多做的是科研輔助工作。

“我是一名中國人,我的成功與否代表着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的形象。”

劉永坦心裏不服,他鉚足了勁,在實驗室裏度過了無數個不眠的日夜。

他的導師曾三次挽留這位來自中國的學生,因爲“其科研成果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很出色”。

“跟你同期來的中國學生,有的已經同意留在英國了。”最後一次,面對導師的勸說,劉永坦依舊淡淡一笑,微微頷首:“再次感謝您,人各有志。”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如今,耄耋之年的劉永坦,依然沒有停下腳步。

在他的設計推動下,“21世紀的雷達”將在航海、漁業、沿海石油開發、海洋氣候預報、海岸經濟區發展等領域大顯身手,造福於民。

“一項任務完成了,就要開始下一項,只有研製出性能更好的產品,才能給國家交上滿意的答卷。”他說。

一輩子一件事,他始終“燃着一把火”

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30多人,劉永坦在自己的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起了一支“雷達鐵軍”,帶出了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夢之隊”。

他們中很多人,本可以站在講臺上成爲教授,卻甘願跟着“坦院士”,紮根在偏僻清冷的海邊。

同事們說,劉永坦個子高大,看起來更像個大俠。學生們說,劉老師身上有一把火,點燃了每個人的“內核”。

團隊討論,大家七嘴八舌,“坦院士”總是靜靜坐在一邊,耐心傾聽,最後再總結髮言,尊重並吸納每個人的意見。

“他是干將,是帥才,更是父兄。我們敬重他,更不能辜負他。”張寧說,“坦院士”發自內心地深愛着這份事業,關愛着年輕人的成長,每當團隊有人科研進步或職稱晉升,他都會特別開心。

唯獨對家人,劉永坦有太多說不出的虧欠:到農村插隊,妻子毫無怨言相伴相隨;長年在外地,妻子一人撐起整個家,不讓他分心……

他們的家中,沒有豪華傢俱,最多的就是各類書籍和科研資料。他的書房裏,一塊閃閃發光、刻有“金婚之喜”的銀盤,赫然與那些獎章並列擺放着。那是2010年11月,學校送給劉永坦與馮秉瑞這對哈工大“科學伉儷”相伴50週年的禮物。

小小細節,藏着大科學家獨屬的溫情,更襯出他超脫凡俗的精神追求。

40年前,他本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選擇“更好走的路”:沿着西方既有路線做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或者直接“下海”賺錢。

可是,他甘坐“冷板凳”,多少單位高薪聘請,都被他一一謝絕。即使在1991年和2015年兩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後,他依然低調無名地奮鬥在一線。

去年8月,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助力學校培養人才。

今年9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本科“永坦班”迎來第一批“00後”新生,這是他寄予厚望的後輩……

劉永坦卻並不在意這些盛譽。“我們那代知識分子都是這樣,只想爲國家做點事,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個人的追求。”

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傑才說:“一輩子一件事,劉院士始終燃着一把火。”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 篇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永坦院士紮根龍江60載,推動國家對海探測領域前瞻佈局,帶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雷達鐵軍”,鑄就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海防重器,爲我國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卓越貢獻。劉永坦院士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極大激勵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大家紛紛表示,劉永坦先生精神堅定了爲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事業奮鬥終身的決心,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龍江、建功立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信學院教授李楊是劉永坦院士指導和培養的青年人才,也是劉永坦先進事蹟宣講團成員之一。“作爲我們的榜樣,他身上所折射出鐵肩擔當的家國情懷和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在打造國之重器、培養傑出人才的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斷前進。”李楊說。

多次學習聆聽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薛名輝說,從劉永坦院士身上,更深刻地理解了“堅守”的意義。正因爲堅守祖國海防,長存報國之心,才能讓國之重器屹立於世界;正因爲堅守北疆沃土,擔當立德樹人之任,才能讓人才輩出,孕育出作風過硬的“雷達鐵軍”。

哈爾濱理工大學材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鳳鳴說,未來他將帶領團隊在基礎研究中不斷追求卓越、聚焦原始創新,爲碳達峯、碳中和提供技術支持。“我要像劉永坦先生那樣紮根龍江,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力爭爲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我們敬仰先生追求真理、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嚴謹治學、注重誠信的優良學風,甘爲人梯、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明華表示,作爲一名新能源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要勇於接過接力棒,瞄準國家“雙碳”目標,爲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王柳是東北石油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剛剛步入科研大門的她,時常被劉永坦院士那句“幹科研,要靜下心來,坐住冷板凳”所激勵。“劉永坦院士的科研精神不斷鼓舞着‘後浪’向前翻涌。我將以劉院士爲榜樣,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青春力量!”

東北石油大學提高採收率研究院皮彥夫教授說:“劉永坦院士真正將科技論文寫在了祖國大地上。”劉永坦院士不僅指引他在科研道路上奮勇前進,更給身爲黨員的他樹立了榜樣。“劉院士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黨員的責任與使命,只有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勇擔時代使命,大力攻關技術難題,才能在各個領域不斷實現自主創新。”皮彥夫說。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 篇四

“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時期的夢想付諸現實,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比世界第一臺實用雷達晚“出生”一年,他卻用一生追趕乃至領跑世界雷達技術的發展腳步。

奠定理論基礎、組建“雷達鐵軍”、築造“海防長城”……劉永坦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對海探測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無到有,奠定新體制雷達理論基礎

生逢戰亂年代,劉永坦從小對國家興亡感受深刻。“國家貧弱,你長大要努力改變這種局面。”父親的這句話,在劉永坦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1953年大學聯考後,劉永坦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班級裏年齡最小,卻因懂得多被稱作“小老師”。1958年在清華大學進修後,他又回校走上三尺講臺,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成爲相關科研的中堅力量。

改革開放後,劉永坦作爲首批公派留學生前往英國。畢業時,面對導師的多次挽留,劉永坦毅然決定回國,他堅信中國人有能力研製出自己的新體制雷達。

劉永坦說,雷達能看多遠,國防安全就可以保障多遠,而新體制雷達可讓我國海域可監控預警範圍大幅提升。

對於新體制雷達的研製,劉永坦也面臨着一些質疑,但他初心不改,努力堅持。當時沒有中文打字機,劉永坦組建的六人團隊就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手寫出20多萬字的《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

在之後的800多個日夜裏,劉永坦率隊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進行了幾千次實驗分析、數萬次數據獲取。終於,他主持的預研項目系統突破了海雜波背景目標檢測、遠距離探測信號及系統模型設計等基礎理論,創建了完備的新體制雷達理論體系。

1989年,團隊建起了中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多部門聯合舉行的鑑定會宣佈:“新體制雷達研究成果居國際領先水平。”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步履不停,爲祖國海疆裝上千裏眼

雖然科研成果和榮譽足以結題報獎,但劉永坦不願就此停步。

“一定要把實驗成果真正應用起來。”面對合作方對新工程提出的“全方位監測遠距離目標”新要求,劉永坦知道,把實驗項目轉化成完整的雷達系統,是一項更艱鉅的挑戰。

1997年,劉永坦團隊正式開始新體制雷達工程化的研製。

設計、試驗、失敗、總結、再試驗……劉永坦率領以哈工大爲主體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單位聯合攻關的“雷達鐵軍”,紮根在海防前線的試驗場,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餓了就吃麪包充飢,困了就睡在板凳上……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劉永坦和成員們住在漏雨的舊屋中,經受蚊蟲叮咬和颱風襲擊,即便面對系統方案被全盤推翻,也從不言棄。

歷經上千次試驗和數次重大改進,2011年秋天,劉永坦團隊終於成功完成我國首部“新體制遠距離實裝雷達”的研製任務,其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使我國成爲極少數掌握遠距離實裝雷達研製技術的國家之一。

2015年,劉永坦憑藉該成果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如今,這些雷達矗立在我國的海岸線上,對航天、航海、漁業、沿海石油開發、海洋氣候預報、海岸經濟區發展等都發揮着重要作用。

教書育人,培養更多傑出人才

“在黨的領導下,爲我們的事業奮鬥終身!”1983年的入黨申請書上,劉永坦這樣寫道。30多年來,他也是這樣做的。耄耋之年,他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2021年,哈工大開設“永坦班”,劉永坦擔任班主任,激勵青年學子投身雷達科研事業。

“未來還得靠年輕人。”無論獲得什麼榮譽和頭銜,劉永坦最看重的身份始終是“教師”,“學生讀我的研究生,是對我的最大信任,要是教不好,豈不是誤人子弟?”

劉永坦的學生們都說,做“坦先生”的學生,功底不紮實是不行的。故弄玄虛、華而不實的東西逃不過“坦先生”的“火眼金睛”。有沒有仔細查閱文獻資料、做足功課,“坦先生”只要和你一討論,立刻就會“原形畢露”。

60多年來,劉永坦一直奔走在“科學家”和“教師”這兩種角色之間。他認爲,科研和教書育人相輔相成,重大科研課題爲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了豐富生動的課堂,思想活躍的青年學生,是科研中的生力軍,也是創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30多人,劉永坦團隊形成了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齊全的人才梯隊,是一支作風過硬、能攻克國際前沿課題的“雷達鐵軍”。

2020年8月3日,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技獎的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

“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們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劉永坦說,設立這個基金就是要助力學校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打造更多的“國之重器”。

迄今,劉永坦已培養研究生80多名,其中獲博士學位40多人,將軍、院士、大學校長、國防院所總師、高科技技術公司創始人……他的學生中,正涌現出一批批國之棟樑。

時代楷模劉永坦院士先進事蹟感悟 篇五

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致力於我國海防科技事業40年,成功研製我國第一臺新體制對海遠程探測雷達,爲我國對海探測能力的跨越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已是耄耋之年的劉永坦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爲我國的海防事業忙碌着。1936年,劉永坦出生在南京,戰火紛飛、顛沛流離是他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帶着報國初心,1958年,劉永坦成爲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名青年教師,他決心用自己所學所長改變我國對海探測的落後局面。這一領域無先例可循,但在國家的支持下,十個月的時間,劉永坦團隊就拿出了二十多萬字的預研方案,開啓夜以繼日的數千次實驗和數萬次的數據採集。數十載積累和奮鬥,2011年,劉永坦成功研製出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實現了我國對海探測能力的跨越式發展。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像劉永坦一樣胸懷科技報國志向的科技工作者,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他們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以愛國主義爲底色的科學家精神。走進新時代,這一精神歷久彌新,繼續激勵着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肩負科技強國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