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代表發言

交流發言:讓“四下基層”與主題教育“同頻共振”

交流發言:讓“四下基層”與主題教育“同頻共振”

交流發言:讓“四下基層”與主題教育“同頻共振”

“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具體是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廣大幹部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下基層”的重要批示精神,與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推動“四下基層”與主題教育“同頻共振”。

一、理論宣傳下基層,用“方言”代替“官話”。理論宣傳的最終目的,是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滿堂灌”,高大上的術語、官話“滿天飛”,羣衆只會一頭霧水,從而導致宣傳不到位、政策難落實,也會在無形中拉大與羣衆的距離。廣大幹部要跨過基層“語言關”,打牢“白話”“土話”的基本功,在學懂弄通政策的基礎上,用當地方言準確“翻譯”上級文件精神,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活講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摒棄以往“幹部會場說、羣衆臺下聽”的傳統模式,多到田間地頭走一走,到羣衆家中坐一坐,把老百姓當成自家人,在“拉家常”中傳播黨的好聲音。

二、調查研究下基層,用“腳尖”代替“指尖”。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各種政務APP、小程序層出不窮,幹部與羣衆“屏對屏”,用幾通電話、幾條短信收集訴求、解決問題。雖然這種“指尖”操作也能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但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下沉一線、直面羣衆”的調查研究不可或缺。一方面,如果缺乏實地調研、一線指導,容易對某些複雜問題做出誤判;另一方面,長期用“鍵對鍵”代替“面對面”,會淡化黨和羣衆之間的魚水情。作爲黨員幹部,我們要用談話代替電話、用“腳尖”代替“指尖”,藉着主題教育的契機大興調查研究,擦亮“實事求是”的招牌,拆除橫在黨和羣衆之間的“隔心牆”。

三、信訪接待下基層,用“出診”代替“坐診”。第二批主題教育在基層開展,基層是產生信訪問題的源頭,也是解決信訪問題的主體。基層的矛盾還是要在基層解決,與其被動在家“坐診”,不如主動上門“出診”。廣大幹部要拿出直面問題的勇氣、恪盡職守的擔當,聚焦枝葉關情的小事、牽腸掛肚的大事,變“羣衆上訪”爲“幹部下訪”,變“幹部動嘴、羣衆動腿”爲“羣衆動嘴、幹部動腿”。在調查中瞭解實際情況,在研究中分析癥結所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把執政爲民的豐碑建在人民心坎上。

四、現場辦公下基層,用“上門”代替“上報”。悠悠萬事,民生爲大。只有常敲百姓門,常進百姓家,“零距離”傾聽基層聲音,“零障礙”瞭解民情民意,用“上門”現場辦公代替“上報”問題臺賬,才能把事情辦好、辦實、辦出彩,讓實惠看得見、摸得着、享受到。廣大幹部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急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難,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確保精力投入到位、政策支持到位、工作推進到位。讓羣衆現場“點單”,讓迴應當場落地,能立即解決的要現場幫辦,需要協調的要及時溝通、跟蹤反饋,切實把羣衆訴求放在心上,把問題想在前面,推動爲民辦事的底色更深,主題教育的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