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1

老師、同學們:

明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爲了“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平安、快樂地度過端午節假期,現就假期安全提如下幾點要求。

1、放假時間:根據上級的安排,端午節放假時間爲6月9日至6月11日,共三天,6月12日(星期天)照常上課。

2、要安排好生活和作息時間,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參加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保持身心健康。

3、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不抽菸,不喝酒,不賭博。

4、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到河邊、池塘、水庫附近遊玩;由於已經處於夏季,假期間經常有雷雨、暴雨,同學們不要在雷雨時躲避於樹下、電線杆下或其他容易引發雷電擊傷的.地方。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庫邊、池塘邊、壕溝邊的泥濘小道,不騎自行車。

5、不私自外出,外出必須有家長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

6、夏季天氣熱,要防止中暑;

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衛生許可的“三無”產品,不吃過期和黴爛變質的食物。糉子是端午節必吃的食品,但同學在食用的時候也不要過量,不要給自己的腸胃增加負擔,以致影響自己的健康。

同學們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讓我們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人的心田,我們必將收穫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最後祝同學們在假期裏“生命至上,快樂安康”。

謝謝大家!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5月_。再過_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提到端午節,我好像有話要說。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我懷想,滔滔汨羅水,悠悠數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動地情。我彷彿看到: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臣,屈原仗義直言,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抱着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說屈原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湖面上大小船隻往來穿梭,百舸爭遊,蔚爲壯觀。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水中,只爲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也許,這古老的傳說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但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2004年5月6日《人民的日報》報道,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說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爲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後中國人想要划龍舟、吃糉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家提出申請,你一定會說:“開什麼國際玩笑!” 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衛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說:“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衛這一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說:“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鍾,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彆扭。”還有人說:“我們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陽等傳統節日本來就在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大舉進攻下漸顯頹勢,如果連端午節今後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對祖宗啊。”後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祭奠的“祭”),並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說是從外部刺激了我們的神經。也可以說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韓國保護江陵端午祭的經過至少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麼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衛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裏來?教化。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恆。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爲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由端午節想到屈原,想到去年的端午之爭,想到保護民族文化關鍵在於教化。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國旗下的感悟。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謝謝。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3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我們共同愛護學校環境,愛護我們的家》。

每當你跨入校園大門,步入教室時,你是否感覺到好象走進自己的另一個家。是的,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將在這裏學習、生活、長大。我們每位同學都是松明國小的家庭成員。

校園,是我們學習工作的重要場所。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校園環境也是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學校對外形象好壞的直觀影響因素,也是學校學生整體素質的一個反映。可想而知環境對於我們的重要性。誰不想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呢?碧綠的草坪,乾淨的走廊,潔白的牆壁,豔麗的花朵……哪一樣不是我們渴望見到的呢?但是,在學校大門口,有的同學吃了零食以後,把塑料袋隨手一扔;有的值日生做完值日把拖把隨地一扔,讓它任意躺在地上;操場上、樓梯上、走廊上,常躺着紙屑、塑料袋;廁所裏到處是垃圾;教室裏,雪白的牆面上甚至出現了同學們的腳印……溫暖的春天已經來了,但這一切卻顯得太不搭調!

每天清晨我們到學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衛生,打掃清潔區,那爲什麼我們天天打掃天天髒?怎麼總有掃不完的垃圾?掃不完的紙屑?我們每天都在打掃衛生,應該說校園裏除了落葉外不會再有其他的垃圾。可事實呢?剛剛掃完的場地、樓梯、教室、走廊又會有新的垃圾出現。這些垃圾是怎麼來的呢?原因很簡單,這些垃圾來自於我們,來自於我們的不良習慣。同學們,如果讓你們選擇,你願意在一個髒亂校園,還是一個整潔的校園裏上課?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報道,有兩個外國人像平常人一樣走在大街上,不同的只是他們手中多了香蕉皮。這時有個青年人騎車路過,將一個飲料的紙包裝盒很自然的扔在了地上。而那――離垃圾箱不到五米。路過的行人也很自然的從飲料的紙包裝盒上跨過、踩過……這時那兩個外國人來了,他們卻很“特別”,其中一個彎下腰,撿起了飲料的紙包裝盒連同手裏香蕉皮一起扔進了垃圾箱。這一個簡單的動作深深觸動了我。

作爲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應該學習誰呢?我們該不該這樣隨意的破壞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該不該把廢物丟在地上?該不該在雪白的牆上留下球印或手印、腳印?我們的同學的回答肯定是:不應該!那麼,我們又該不該去愛護、保護我們自己所生活的校園環境;該不該撿起地上的每一張紙或食品包裝;該不該去阻止那些我們所厭惡的沒有道德的行爲?要,我們肯定要!明辨是非,改正我們的不良行爲,不能只是靠老師,少先隊的檢查強制實現,同學們應該自覺提高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自己身邊做起,從日常點滴做起。

在春光明媚的時節,全校同學行動起來吧,人人爭當“護綠小使者”,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綠色的空氣。如果大家行動起來,就會換來一個美麗和諧的校園!

謝謝大家!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4

親愛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爲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和紀念曹娥說;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糉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流放。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蛟龍水獸喝醉暈倒,就不會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糉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吃麪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着,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歡吃糉子了,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糉子大小不一,有甜有鹹,大的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糉,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糉。。我吃過咱們四川樂山產的肉糉子最好吃,黃澄澄的糯米里夾着臘肉,肥而不膩,吃起來一股花椒和竹葉的清香,口齒留香,味道悠長。最可貴的是價格低廉,每個重有八兩,才二元五角錢。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__年開始,我國爲宏揚民族文化,保留民族傳統,將五月初五列爲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5

老師、同學們:

說起端午它的歷史可悠久流長了,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的節日。現在成爲我們國家法定的節假日,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放假,划龍舟,吃糉子,共同緬懷這位爲國獻軀的偉大愛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當時的楚國在列強環視的狀況下,卻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的錯誤,依舊墨守陳規,沒有改革的銳志,

在國力方面遠遠地被倡導地主階級政治改革的國家拋在了後面。面對連年的戰爭失敗,割地求和,統治階級採取的辦法是偏安一隅,置國家存亡不顧,依舊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思想,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這一片冰心,穿透了兩千年的時空,依然光耀在中華大地。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衆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懷持愛國的理念,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爲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爲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節國旗下校長講話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弘揚民族精神,過個有品位的端午佳節》。

同學們,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恰逢_月_日,也就是本週四。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爲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爲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懷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涌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國家、對人民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屈原因爲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糉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爲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爲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最後,祝老師們,同學們過一個愉快、安全、有品位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