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課講稿--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向全黨發出的偉大號召,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不忘初心”這一重大命題,是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把鑰匙。貫徹落實“不忘初心”的重要要求,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對初心尋根問本,深刻領悟初心的理論內涵。

黨課講稿--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一、尋初心--要不忘歷史,對黨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們忘記了當初爲什麼出發、爲什麼奮鬥,就不能正確地對待現實,也就沒有未來。蘇聯共產黨是一個曾經取得輝煌成就的政黨,對人類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自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執政到1991年喪失政權,歷時74年之久,爲什麼會遭到挫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西方影響、經濟衰落等多種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20世紀80年代說過的這句話:“東歐共產黨人早已喪失理想和鬥志,多數是追名求利的官僚。”對此,鄧小平也一針見血指出:“問題主要出在黨內”。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關鍵還是執政黨內部出了問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共產黨人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念發生動搖,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蘇共黨員,特別是一些領導幹部,早已經忘記了“初心”,忘記或者背棄了共產黨執政的根本。就連蘇共前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也曾經在私下說,共產主義思想對我來說已經過時了。共產黨人丟掉精神支柱,自我解除了武裝,他們面對世界的新情況和前進道路上的曲折顯得彷徨失措,進而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對和平演變喪失警惕,最終把改革變爲轉向。沒有“初心”,共產黨人就丟掉了靈魂,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必然會走向失敗。在我們國家,什麼叫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1934年11月6日,中央紅軍衛生部、幹部團來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女紅軍被村民徐解秀喊到屋裏住,但牀上只有一塊爛棉絮和一件破簔衣,女紅軍拿出僅有的一條被子與徐解秀母子擠着睡。隊伍出發了,女紅軍要把被子留給徐解秀家,徐解秀堅決不受。互相推讓到路口,女紅軍找來剪刀把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徐解秀。女紅軍臨走時對徐解秀說:“以後解放了和平了還會到這來看你們,買牀新的被子給你們。”半條被子溫暖了徐解秀四代人,溫暖了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

“半條被子”的故事詮釋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說,“半條被子”的故事,充分彰顯了我們共產黨人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同人民始終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這種精神過去不能丟,現在不能丟,將來更不能丟。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爲什麼能夠始終贏得人民擁護和支持?爲什麼能夠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因爲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帶領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未來,必然得到人民真心實意的擁護,必定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半條被子”正是共產黨人秉持初心、擔當使命的耀眼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切實保持和增強黨的羣團工作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羣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這就要求我們科協組織必須突出和增強政治性。我們的初心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發揮作用,把科技工作者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跟黨走,爲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黨員幹部要從思想上尋根,從實踐中問本,以新擔當、新作爲完成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

二、守初心-- 要堅定信仰,爲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源自於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綱領。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爲根本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證明了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不可阻擋的真正趨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爲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爲遠大理想。爲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奮鬥是黨的綱領,是我們黨初心的深刻詮釋。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黨人初心的題中之義。馬克思主義初心與中國具體情況的結合,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具有高度的繼承性和延續性,是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前仆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戰鬥英雄張富清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張富清雖九死一生、功勳卓著,卻深藏功名64載,從不以此爲資本向組織要待遇、提要求,從不爲家人搞特殊、謀私利,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奉獻。每當組織上關心他的個人待遇時,他總說:“當年和我一起並肩戰鬥的戰友,有好多都不在了,我有什麼資格來提要求呀!”張富清在做白內障手術時,明明可以爲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最便宜的一款,他說:“我90多歲了,不能再爲國家作貢獻了,爲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爲民造福。共和國走過70多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一再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對人民的無私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幹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態。今天,我們學習張富清,就要學習他始終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功勞面前能淡然、困難當前能堅守的可貴品質。從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不忘初心”,什麼是“淡泊名利”,什麼是“克己奉公”,我們看到的是一名共產黨員堅守初心的本色。

初心是理想和信念,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我們黨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努力爲人民創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羣衆組織,是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的橋樑紐帶。新形勢下,我們的工作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我們要始終保持同廣大人民羣衆和科技工作者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科協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爲廣大科協工作者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我們要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挖掘服務資源,堅持從人民羣衆需要出發開展工作,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科技服務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爲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努力爲人民羣衆排憂解難,成爲人民羣衆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貼心人。

三、踐初心--要不忘來路、勇開新路馬克思主義是動態的、發展的,列寧指出,“它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通過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重大成就。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確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在這條道路上涌現了一大批的時代楷模。

2018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朱有勇,手裏抓一顆碩大的土豆,現身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向中外媒體講起科技扶貧故事:普通土豆不過鴨蛋大小,而他指導村民種的土豆比鴕鳥蛋還大,重的一顆就有5斤。靠種冬季土豆,邊陲村寨裏村民的冬閒田變成了高產田、脫貧田。

這顆“神奇土豆”,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鑽研農業科技、投身科技扶貧的縮影。30多年來,朱有勇研發的作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技術,大面積應用累計3億餘畝,成爲國際上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典範;5年來,朱有勇帶領團隊紮根深度貧困的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用科技力量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成爲全國科技扶貧的典範。

朱有勇在《Nature》等學術期刊發表科技論文200餘篇,獲發明專利20餘項、重大獎勵18項,朱有勇始終心繫農民、不忘初心,一如他的口頭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他用科技戰勝了貧困,對脫貧老鄉的牽掛讓他把論文寫在了大地上。別人60歲退休,他60歲種地,一顆初心,始終躍動,正如他的入黨誓言——“團結廣大羣衆,爲大多數人謀利益。服從祖國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情繫三農,紮根邊疆,掛鉤聯繫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以來,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一步一個腳印穿行在田野間,一滴滴汗水撒在農作物上,一份份實惠送到農民手中,朱有勇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我們黨走過的路,既是充滿苦難、曲折、付出的路,也是充滿輝煌、光明、勝利的路。這條路,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9年的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盛轉衰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走出來的,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髮展、不能忘卻。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來路,不忘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寫就的歷史,不忘充滿着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的壯麗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闢出來的。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初心時刻提醒我們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幹什麼,從哪兒來、往哪兒去。面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初心化作堅強信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朝着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習近平指出,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爲科技工作者服務、爲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爲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能定位,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同志們,作爲新時代的科協人,我們應當學習朱有勇院士的責任與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團結廣大科技工作者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勇挑重擔、勇攀高峯、勇開新路,當好推動科學普及和科技發展的排頭兵。讓我們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航船,向着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着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