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范文站

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学论文

学前声乐教学的探索

学前声乐教学的探索

学前声乐教学的探索

摘要:

声乐教学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必须掌握必要的发声方法和技能技巧,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通过学唱歌曲提高了幼儿的视谱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讲解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通过表演和比赛使幼儿的舞台经验得以丰富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在合作歌唱中提高了幼儿的协作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幼儿综合能力也会通过参加声乐活动而得到提高的。

关键词:声乐、演唱、学前幼儿

一、学前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歌唱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音乐表现形式。每个人可以说在娘胎里就在接受歌声的熏陶,幼儿之所以喜欢歌唱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声音熟悉,另方面是因为他们随身带着这种歌唱的乐器一声带,方便他们去唱。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家长就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自己动手,亲力亲为,这样时间久了就导致他们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他们都不会做。

在声乐教学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幼儿歌曲往往被教师所选用,由此来激发幼儿热爱劳动,认识劳动最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从而提高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比如:《劳动歌》《我们爱劳动》《热爱劳动》《太阳和我做值日》《粉刷匠》等等。我们说每一首幼儿歌曲都有它内容,通过歌词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内在含义从而使幼儿得到思想上的教育。举个例子,比如《娃哈哈》这首幼儿歌曲通过歌词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它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儿歌,表达了小朋友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同时也是对祖国的赞美。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我们祖国的美丽。同时也陶冶了幼儿的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的热情。同时这首儿歌的旋律节奏性强,活泼欢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去演唱,让幼儿在歌唱时体会旋律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同时让幼儿在歌唱时通过肢体动作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象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也开阔了幼儿的视野。通过声乐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比如《小雨,沙沙》这首儿歌,用沙沙这个象声词贴切的描绘了下小雨时的声响,让幼儿紧密的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问他们小雨的声音是不是这样呢?那下大雨又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幼儿就会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还可以让幼儿把下雨的情景用简单的图画画出来,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还可以让孩子把喜怒哀乐用声音来表达,这样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好妈妈》这首儿歌,通过歌词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辛苦和妈妈的不容易,要孝敬长辈,爱长辈,教育孩子要树立爱劳动的好风尚;同时通过声音,把孩子一天没见到妈妈看到妈妈回家后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出来,声情并茂富于表现力的演唱,对孩子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声乐是听觉的艺术,听一些有意义的音乐有利于他们思想品德修养的提升。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唱《摇篮曲》他就会很快的安静下来,当环境比较乱的时候选择节奏舒缓的歌曲唱给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叫他们唱些节奏性较强的歌曲,从而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调整,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声乐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的适应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带给他们健康快乐的气息教在对幼儿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对歌曲形象的示范演唱,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到声音美、形象美、表现美,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欢快而活跃的情感。同时使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声乐的学习有助于幼儿和自然协调一致,声乐教学可以对幼儿的感官世界更加的清晰,加强幼儿的表现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的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实现幼儿个性化和艺术化的发展。

二、学前声乐教学中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学前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仅需要声乐学习者对演唱基本功进行日积月累的反复训练,同时还需要他们将自己的“所学、所练、所得、所唱”充分与大量的舞台表演相结合。发展幼儿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幼儿歌唱心理的主要渠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幼儿声乐教学中,鼓励幼儿大量参与声乐上比赛与积极进行舞台表演是不容忽视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出场与谢幕的训练

众所周知,歌唱是一门视听艺术,它不仅仅需要歌者拥有动听的声音,还需要歌者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得体恰当,因此在舞台上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参与声乐舞台表演中,出场的亮相直接决定了观众对其第一印象的好坏。如果幼儿在出场时表现的畏畏缩缩畏手畏脚,担惊受怕,扭扭捏捏。那么,观众自然而然能感受到其怯场与心虚;会自动联想到其演唱能力有限,心理素质欠佳,缺乏舞台经验:对其的演唱不会给予很大的期望:倘若,幼儿以饱满的状态,精神矍铄的走向舞台,那么,这份由内而外透出的自信,便会给观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观众对其的演唱充满期待。与此同时,谢幕也是声乐舞台表演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以往的幼儿声乐教学实践经历来看,有的幼儿会在一唱完,音乐还未结束的时候便一股脑匆匆忙忙地“逃离舞台”,全然不顾坐在台下的观赏者的感受;有的幼儿则与之相反,会因为高度紧张致使在音乐完全结束后依旧没有缓过神来,傻傻的站在台上一动不动面对幼儿声乐学习者们在出场与谢幕时容易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反复告知;并且可以把平时的课堂假设为演出的舞台:对幼儿们的出场与谢幕进行反复的模拟训练,指出并纠正其问题所在。再者,无论幼儿声乐的实际演唱水平如何、临场发挥能力如何、对舞台的驾驭能力如何,教师都应当给予其大量的鼓励与支持,让其在出场与谢幕时做到:大方、自信、沉稳。

2、舞台形象的准确把握

在艺术实践中拥有良好的舞台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进行舞台表演时,恰如其分的舞台形象可以为他们的演唱锦上添花,而不得体的舞台形象则会为他们的演唱画蛇添足,破坏其演唱的整体效果。对于幼儿而言,为了塑造出较好的舞台形象,需要选择与其演唱的歌曲内容相匹配的服装;需要搭配合适的妆容;需要辅以能展现其歌曲内容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幼儿在舞台上的服装样式不要过于复杂花哨,妆容也不要太浓,清爽干净就好。整体形象应做到:正式、简单、大方、活泼、充满朝气即可。女孩可以以绚丽鲜艳的亮色系裙装为主,男孩可以以干净利落的小西服为主。如果碰上演唱少数民族风情的歌曲,则可选择符合该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

在演唱过程中,幼儿的面部表情应做到大方自然,一颦一笑都应与歌曲内容相符合,不可出现歪咀、皱眉、蹙额等有损舞台形象的举动。至于肢体语言的把握,教师可根据幼儿演唱的不同歌曲的不同内容来进行肢体动作的编排、首先应避免耸肩、缩着脖子、挺着肚子、塌着胸、仰着头等不雅习惯:同时应遵循:肢体动作适度得体,以更好的辅以诠释歌曲为主要目的,切勿本末倒置,因为过多的肢体动作而影响了幼儿演唱水平的发挥

(三)话筒的正确使用

在幼儿声乐表演中,基本上是以跟着伴奏带,拿着话筒演唱的形式为主。跟着伴奏带,拿着话筒演唱,与在课堂上没有麦克的情况下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是两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概念。那么,教师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使用话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话筒的正确使用与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直接影响了幼儿的现场演唱水平的发挥。有的幼儿在使用话筒时习惯将话筒离嘴较远,这样便造成现场演唱时的声音太小,甚至让台下的观众完全听不清楚他到底在唱什么;有的幼儿则生怕演唱时的音量不够,喜欢将话筒味紧紧贴着嘴皮,导致声音的混响效果过大,歌声太刺耳;还有的幼儿会因为过度关注演唱中的舞蹈动作,想要尽可能的展现丰富的肢体语言而致使话筒离嘴的位置忽近忽远;造成声音时而太大,时而太小,音量极其不稳定,音色极度不统一;使得自己在现场的演唱水平,较之声乐课堂上的演唱水平而言大打折扣

面对如上这些情况,教师应该让幼儿知晓,使用话筒演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话筒应当放在嘴巴的斜下方,离嘴的距离要适中,不也不要过近,更不要挡住自己的脸:应当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五官与面部表情:同时,还要让幼儿在演唱过程中学会时刻听自己的声音。因为音响效果随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当一旦发现话筒的声音突然变小突然变大或突然没声时,要在第一时间里迅速的做出调整,不要影响整体演唱水平的发挥;另外,对于该用哪个手拿话筒应遵从幼儿的个人习惯,以舒服合适为前提。

(四)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表演中,歌唱的场地、环境、气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歌唱者心理的变化,歌唱心态的稳定与否,往往是声乐演唱成败的前提。在幼儿进行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教师在平常的课堂训练中就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临场应变能力,让其在比赛和舞台表演中遇到问题时能做到临危不乱,应对自如。比如:有的幼儿在舞台上会因为紧张或其他原因出现忘词、跑调、唱错、抢拍、跟不上伴奏带、发挥失常、突然失声等情况。一旦发生诸如此类的突发状况时,幼儿通常都会在一瞬间里不知所措、慌忙不迭。那么,在平日的课堂上教师就应当要让幼儿明白:即便是在舞台上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时也不要害怕,不要惊慌: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的完整性:千万不要因为些突发性的失误而在舞台上停下来不唱了;应当继续保持镇定,冷静下来迅速的投入到接下来的演唱中;同时,事后教师还应当在言语上、心理上对幼儿给予大量的鼓励与肯定,告知:“胜败乃兵家常事,行舞台表演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要让幼儿因为在舞台表演中偶尔的失利而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总之,教师要善于建立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正确认知;提高幼儿声音的敏锐度;增强幼儿对声音的判断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自主思考、自主琢磨、自主领悟、自主练习、自主突破的能力让幼儿能掌握正确有效的练习方法,并在不断的反复练习中有所思考、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伟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38+137

[2]张向鑫。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021+25

[3]李明。浅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学理论,2013,15:319320

[4]张倩。浅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4-106+103

[5]刘伟,王善虎吕小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05:116-118.

[6]时霞。学前教育声乐技能集体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初探[J]歌海201304: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