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彙總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科技扶貧工作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尋到更多與《科技扶貧工作總結》相關的範文。

科技扶貧工作總結(彙總7篇)

篇1: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科技扶貧工作是以河南省科技特派員為依託開展工作的。根據省、市科技部門的工作部署,我們選派了名專業技術人才任河南省科技特派員,分包全縣個貧困村。每名科技特派員對接1――3個貧困村,入村開展科技扶貧政策宣傳和各項技術服務。按照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我局對2018年科技扶貧承擔的任務、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措施總結如下:

一、承擔的主要任務

科技扶貧主要任務是:

1.圍繞貧困村,貧困戶技術需求,開展技術講座、技術指導、技術諮詢等服務。

2.圍繞產業扶貧基地提供技術服務,推廣新品種,引進新技術,解決技術難題。

3.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培訓,讓有勞動能力,有技術需求的貧困戶掌握1-2項農村實用技術。

4.在基礎條件相對好的村,紮實推進扶貧示範點建設。

5.組建科技特色服務團隊,3-5人一組,集中開展技術服務。

6.加強科技致富帶頭人培養,立足各村農業發展產業優勢和實際情況,積極培養本村科技致富帶頭人。

7.按照號檔案規定,對扶貧科技特派員進行督導和考核工作。

二、科技扶貧取得的成效

一是積極開展政策宣傳。科技特派員入村後,首先開展政策宣傳,讓貧困群眾瞭解科技扶貧政策,使群眾和科技特派員做到無縫對接,解決了有需求群眾在種植、養殖技術方面的需求,新品種得到了推廣應用,例果樹修剪、大田管護、蔬菜和食用菌高效種植等得到了很大提高,群眾對這種服務方式得到了認可。發放科技宣傳資料餘冊。

二是積極開展技術培訓。科技特派員入村後,根據所包村實際情況和自身專業技術,組織群眾開展農業技術會診、農業技術培訓,先後培訓群眾多人次。同時,還聘請人員對科技特派員進行集中培訓,提升科技特派員的服務意識,全年組織6次對特派員進行了集中培訓。

三是積極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每個特派員根據各村情況,結合技術專長,有針對性地培養創業致富帶頭人。7月下旬,通過特派員面對面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人。11月中旬,組織為期天的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集中培訓,參加培訓人員名。

四是積極開展示範點建設,特派員根據所在村的技術特長,積極打造示範點,以示範帶動推進科技扶貧。先後建立了示範點建設等,依託這些示範點和扶貧基地,可手把手傳授新技術,改變群眾原有種植習慣,依靠新技術、新品種推廣與應用,增加農戶收入,按期脫貧。

五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為使科技扶貧工作深入人心,我們一方面加強科技服務,提高群眾致富能力,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宣傳,營造良好服務氛圍,宣傳科技扶貧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蹟,鼓勵大家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積極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先後在省、市級以上媒體發表科技扶貧工作文章篇。

三、問題和不足

一是科技扶貧政策宣傳力度不夠,雖然發放宣傳品較多,但是效果不是太明顯;二是科技扶貧特派員入村時間不足;三是科技扶貧特派員服務技術性強,部分群眾接受能力低,服務物件大多為重點戶和示範戶,覆蓋面小;四是科技特派員服務的形式缺乏創新;五是部分村土地適度規模,程度低。技術指導物件比較分散,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難度大;六是個別科技服務團成員創新意識不足,服務內容單一,技術示範帶動及作用發揮不明顯。

四、下步工作措施

1、按照規定,加強對科技特派員的督導檢查,把資料檢查與實地考察結合起來,與群眾的滿意度結合起來,強化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做好科技特派員入村服務工作。

2、加強科技特派員培訓工作,提高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3、鼓勵特派員自願結合3-5人,組團服務,擴充套件服務渠道,豐富服務內容。避免單一,形式化。

4、利用現有條件,增加示範點建設。使技術服務有抓手,提高群眾參與度,便於群眾接受。

篇2: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固原市委政府《關於貫徹自治區脫貧富民戰略建設全國脫貧攻堅示範市實施方案》《固原市關於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脫貧富民戰略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行動方案》,科技部門緊盯責任清單,細化工作措施,狠抓推進落實,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現將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自治區科技廳、固原市科技局在原州區、西吉縣實施建設10個科技扶貧示範村,通過整合科技扶貧資金1181餘萬元,其中自治區科技廳960萬元(涉及“五縣一片”)、固原市科技局221.79萬元,圍繞當地特色優勢產業每村實施一個科技扶貧示範專案。區、市高度重視科技扶貧專案實施,建立扶貧示範專案領導負責制,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包片領導多次到村上與村幹部共商扶貧專案落實,推行“科技特派員+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扶貧模式,聚集科技、人才、資訊、資源、管理等先進生產要素,強化新品種、新技術、新裝置、新成果的引進示範推廣和科技服務,建立了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400畝,小秋雜糧種植基地1000畝,青貯玉米5000畝,冬小麥種植示範基地2000畝,引進試驗馬鈴薯、小秋雜糧、玉米新品種30多個;引進示範推廣粉壟機、機械化穴播機、青貯玉米鍘草機等新裝置臺408(套);引進推廣粉壟耕作、透氣滲水可降解地膜旱作、合理密植與精準施肥等整合技術 10多項,把成熟適宜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到深度貧困地區,提高了特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自治區科技廳聯合市、縣科技局組織實施了寧夏深度貧困區肉牛產業提質增效技術整合示範專案、馬鈴薯優質高效生產技術整合示範與科技扶貧專案、六盤山特困地區小雜糧精準扶貧技術整合示範、深度貧困區中藥材產業化關鍵技術整合示範與精準扶貧、半乾旱區冷涼蔬菜高效栽培技術整合示範等5個專案。其中肉牛專案在西吉縣什字鄉馬溝村、興坪鄉楊坪村引進中國農業大學優質肉牛培育、肉用母牛代育奶公犢等技術,整合種養一體化、標準化育肥、營養調控等技術,因地制宜構建粗飼料供給體系,有望整體提高肉牛養殖效益。的專家先後針對西吉縣周邊地區發生重大疫情,開展了“炭疽及重大疫病防制技術”專題培訓,培訓100餘人;針對基礎母牛繁殖障礙多發,開展“肉牛母牛繁育技術”培訓,物化補助養殖戶營養舔磚1噸;並針對養殖戶在疾病防治、繁殖技術等方面提出的問題,開展了“繁殖母牛帶犢飼養管理技術”專題培訓,培訓養殖戶63人,物化補助養殖戶營養舔磚5噸。馬鈴薯專案在寧夏南部山區所遴選的三個核心示範村原州區張易鎮毛莊村、西吉縣新營鄉白城村、海原縣關莊鄉高臺村實施執行,已開展了粉壟機耕作及配套種植技術、透氣滲水可降解地膜旱作技術、馬鈴薯合理密植與精準施肥技術、馬鈴薯新品種示範等引進、整合與示範工作,完成了春播馬鈴薯粉壟機耕作及配套種植技術(精準施肥與地膜覆蓋),馬鈴薯新品種(隴薯、冀張薯、青薯等)示範23種,建立示範面積 240 畝,平均畝產 2175kg,較對照提高 25.0 %,平均畝產1846kg,較對照提高20.8%;脫毒種薯大田耕作及配套種植技術整合示範1140畝,平均畝產2655kg提高12.9%。冷涼蔬菜專案在原州區中河鄉豐堡村、西吉縣硝河鄉隆堡村引進中國農業大學露地蔬菜專用機械、浙江省農科院露地蔬菜優新品種和福建省農科院精準水肥一體化技術,整合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保育與高效栽培等技術,預計畝產提高15%以上,優質商品率達到80%以上。中藥材專案在新營鄉洞子溝村引進中國醫學科學院中藥材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江蘇大學根莖類藥材採挖機械,整合精量穴播雙膜育苗、抗旱節水高效栽培等技術,種苗出苗率、生產效率、藥材產量均得到提高。引進廣西省農科院馬鈴薯粉壟技術,整合優新品種和精準施肥等先進技術,預計產量提高15%-20%。

固原市科技局在原州區、西吉縣確定了6個科技扶貧示範村實施科技專案。西吉縣西灘鄉張村堡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按照“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原則,建設冬小麥種植示範基地500畝,示範推廣紅花示範種植70畝。引進寧冬16號冬小麥品種和雲紅1號、吉紅2號紅花新品種,引進滲水覆膜進行試驗,配套購置冬小麥覆膜精準種植一體機,應用覆膜穴播一體化精準種植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示範引導農戶種植冬小麥1000畝,培訓農民120人(次)。原州區黃鐸堡鎮黃灣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建立一套科學化、規範化肉牛飼養管理技術模式,通過政府採購投放生物多酶肽飼料42噸,肉牛濃縮料18.25噸,引進甜高粱3畝和優質青貯玉米5畝兩項示範推廣,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技術,切實提高飼草加工調製技術水平,提高飼草利用率,利用玉米桔杆等廢棄物,示範推廣微貯飼草,解決專案戶肉牛飼草單一和不足問題,降低飼養成本,提高肉牛出欄率及牛肉品質。建立專案戶156戶,其中培育養殖示範戶27戶,重點培育產業致富帶頭人5人。原州區官廳鎮薛莊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以具有市場優勢的'新品種辣椒、蘿蔔為主推品種,實施林下套種、精準施肥、滴管滲灌等科學種田技術措施,建設林下套種綠色蔬菜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聘請有實際生產經營的技術專家蹲點指導,林下套種綠色蔬菜淨面積100畝(套種林地面積200畝),其中辣椒30畝,蘿蔔70畝,辣椒平均畝產突破3000公斤,收成比以前年份種植的蘿蔔、蔬菜產量增加20%以上。並且明顯好於周圍的群眾種植的蔬菜,總銷售收入40.85萬元,開辦培訓班3期,培訓102人次,在多雨之年喜獲豐收,增強群眾的科技種植信心。西吉縣平峰鎮中岔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引進穀子、蕎麥優良品種,開展品種對比試驗,在當地種植篩選,確定適合寧南山區冷涼高寒、乾旱少雨地區種植品種。依託平峰鎮中岔村兩個種植專業合作社,整合推廣“新品種+滲水膜+精準播種機種+植技術+綠色防控技術”,建立豐產穩產栽培示範基地點,穀子畝產由原來260斤/畝提高到680斤/畝,畝產增收420斤,增長率達61.76%,總收入達57.12萬元,蕎麥畝產由原來180斤/畝提高到310斤/畝,畝產增收130斤,增長率達41.94%,總收入達10.075萬元。推廣種植冬小麥600畝,配套寧冬16號優良品種、二胺及有機肥料微生物菌劑。西吉縣田坪鄉大岔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以園區建設為依託,建立完成集雨滲灌紅梅杏和旱作農業示範基地,滲水覆膜技術種植冬小麥150畝;實施集雨滲灌杏樹20畝,實施新品種嫁接改良;引進優質紅梅杏種苗4000株,帶領農戶補植補造發展:林下養殖,養殖生態肉雞1000只,精準到戶蛋雞養殖2000只,培訓農民100人次,帶領農戶發展林下養殖。西吉縣吉強鎮水岔村科技扶貧示範專案根據外出務工撂荒地較多的實際,依託西吉縣聰富合作社,以科技特派員機制引進龍頭企業寧夏旭豐雜糧有限公司,建設小雜糧引種對比試驗基地50畝種植甜蕎、苦蕎、穀子、糜子、燕麥、玉米五個作物30個品種和建設蕎麥高標準示範基地700畝,利用山西農科院滲水地膜機械化穴播機及旱作高產技術,包括滲水地膜和鋪膜穴播機兩個系列新產品和一套波浪形覆蓋新模式,其中滲水地膜穴播莜麥試驗區畝成穗數大約10萬穗左右,預期比旱地目標產量提高27%左右。

區、市、縣(區)聯合選派科技扶貧指導員、“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到全市的深度貧困村開展“一對一”定點精準幫扶,實現全市深度貧困村科技人員全覆蓋,推行“科技特派員+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扶貧模式,主要圍繞馬鈴薯、草畜、蔬菜、中藥材、花卉、小雜糧等優勢特色產業和資訊化建設,聚集科技、人才、資訊、資源、管理等先進生產要素,強化新品種、新技術、新裝置、新成果的引進示範推廣和科技服務,培育科技扶貧示範戶、科技致富帶頭人,技術能手,形成技術整合示範推廣,產品收購加工銷售、人才培訓、社會化服務的“一條龍”產業服務鏈和多層次服務活動,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派員成才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多贏”目標。

三、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科技扶貧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市委四屆二、三次全會精神,緊抓“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機遇,引進專家團隊,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置、新模式的推廣和應用力度,指導有能力的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穩定提高貧困戶家庭經營收入,組建農業產業化經合組織,暢通對外銷售渠道,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再充分發力。

1、繼續實施科技扶貧專案。區、市、縣聯合在原州區、西吉縣建立的10個科技扶貧示範村,繼續實施科技扶貧專案,多途徑改進完善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範推廣工作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提高抵禦自然災害和風險防範的能力,以獲取土地及人力資源的高效益,確保專案取得預期目的,發揮科技支撐特色產業升級增效、引領貧困農戶增收致富的積極作用。

2、探索農業現代經營模式。打破當今農村農業經營的傳統模式,重新整合組建新型農村土地經營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土地規劃、種植經營科學技術的先導作用,大幅度提升農業耕地的利用率、產出率,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3、加大農業適用技術推廣示範。通過選派科技扶貧指導員、“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到我市74個深度貧困村開展“一對一”定點精準幫扶,實現全市深度貧困村科技人才全覆蓋。特別在深度貧困地區轉化推廣應用小雜糧滲水地膜波浪式穴播技術,馬鈴薯、中藥材粉壟耕作技術整合,優新品種和精準施肥等先進技術,露地蔬菜專用機械、精準水肥一體化技術,整合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保育與高效栽培技術,優質肉牛培育,整合種養一體化、標準化育肥、營養調控技術,根莖類藥材採挖機械、整合精量穴播雙膜育苗、抗旱節水高效栽培技術等,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篇3:科技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科技扶貧專項工作總結

一、組織領導

(一)專題分析研究扶貧專項工作情況。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科知局及相關責任人為成員的縣科技扶貧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科技扶貧專項辦公室設在縣科知局生產力促進中心,由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日常工作。截止目前,xxxx年主要領導召開科技扶貧專題會議共5場,分別對全年科技扶貧專項重點工作、每季度科技扶貧專項工作推進及存在的困難問題進行研究部署。xxxx年度專題研究協調科技扶貧專項工作共2次,分別對縣“科技扶貧線上”平臺諮詢量少及茸安鄉天麻種植示範專案的種子採購事項進行研究協調工作。

(二)指導督導情況。目前科技扶貧責任部門主要領導縣科知局局長全年下基層開展調研活動共3次,指導檢查扶貧專項工作共10餘次,縣科知局副局長全年下基層開展調研活動共3次。指導檢查扶貧專項工作共8次。

二、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一)資金完成情況。計劃投入102.4萬元,到位資金102.4萬元,完成率100%。其中:省級資金53萬元、州級資金2.4萬元、縣級資金35萬元、社會資金12萬元。資金撥付共計101.16萬元,完成率98.7%。其中:省級資金51.76萬元,撥付率97.6%、州級資金2.4萬元,撥付率100%、縣級資金35萬元撥付率100%、社會資金12萬元,撥付率100%。

(二)專案完成情況。全年計劃實施專案4個,已完成4個,完成率100%。

(三)開展培訓情況。全年開展“科技扶貧線上”平臺業務集中培訓2場,到19個鄉鎮開展培訓各1次,全年培訓人數共計450餘人。開展貧困村農牧民實用技術類培訓共20餘場,培訓人數3000餘人。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是我縣“科技扶貧線上”平臺入庫資訊員達到173名、入庫縣級專家70名;xxxx年度完成技術服務資訊288條;技術供給2項、產業資訊1項、專題培訓會2場。

二是利用《xxxx年貧困村產業發展實用技術培訓專案》州級資金2.4萬元開展貧困村產業發展實用技術培訓。

三是2個縣級科技專案已完成全部投資,目前均已進入生產管理階段。四是組織農業、林業專家下鄉開展技術指導培訓,xxxx年度共培訓30餘場次,培訓人數達3400餘人次。通過今年科技扶貧專項工作的'有效開展,我縣農牧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實實在在的得到了解決,貧困戶家庭拓寬了致富增收的渠道,為xxxx年我縣順利“摘帽”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四、存在問題

(一)專合社、企業申報省州科技計劃專案困難。由於我縣專合社、企業條件能力較差,難以達到省州科技計劃專案申報條件。下一步將針對此類問題對我縣專合社、企業開展相關宣傳培訓並提供相關指導工作。

(二)農牧民群眾生產觀念落後。通過下基層、培訓指導等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我縣農牧民群眾生產觀念落後,對新生產業比較排斥。在以後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加大對農牧民群眾的宣傳引導,逐步改變群眾觀念。

篇4:個人科技扶貧工作總結

201x年,科技扶貧工作,在省科技廳、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儀隴縣“十一五”科技扶貧規劃》中提出的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創新工作方法,重點圍繞我縣打造的特色產業和企業,集中有限人力、物力、財力開展科技扶貧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為確保今年科技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年初我們依據《儀隴縣十一五科技扶貧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組織相關單位、科技人員開展調研,制定了科技扶貧規劃實施方案,將規劃中的目標任務細化到年度,落實到責任人,進一步明晰了全縣今年扶貧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在工作方法上,我們一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科技專家大院建設結合,在扶貧產業上建專家大院;二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結合,儘量把“科技扶貧村“選定在“新農村建設示範鄉鎮”內,三是把科技扶貧工作與縣內科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的發展和建設相結合;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創新機制為動力,開展科技扶貧示範鄉、村建設。堅持把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貫穿科技扶貧工作始終,通過對12個科技扶貧示範基地村的扶貧探索,總結出“八大經驗”。一是競爭確定專案村,從全縣56個鄉875個行政村中通過競爭方式選出了群眾積極性高、條件較成熟的23個鄉,125個村,作為首批試點村,在全縣上下形成了在“爭中幹、幹中爭”的良好氛圍;二是專案民選定規劃,通過村民大會討論和民主表決確定建設重點和實施順序,切實做到了“做群眾最想做的事”;三是整合資金保投入,採取了集中專案支援、發動群眾投入、引導信貸參與、動員社會幫扶等多種資金籌措方式;四是推進“五權”管村務,建立了村務管理領導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議事權“五權”制度,真正實現村級事務民主管理;五是扶持互助促發展,組建了以文化、金融合作、生產經營為切入方式的45個扶貧互助社,有效解決了農民生產生活中資金不足的具體困難;六是倡導文明創和諧,開展了“和諧新村”、“和諧農家”和“五好家庭”評選、“十進村十入戶”等活動,進一步融洽了黨群、幹群關係;七是後續工程民“自管”,由村民自己組建小組,對已實施工程實行分專案長期管護;八是自我教育民“群參”,在全縣開展了“四個比較”、“四項評選”、“四項檢視”等活動,提高了村民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技術水平。通過這“八大經驗”的實施和推廣使我縣201x年在整村推進這113個村的科技扶貧工作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和較好成績。

篇5:科技扶貧運管中心工作總結

科技扶貧運管中心工作總結

縣在省科技廳、州科技智慧財產權局的大力關心和支援下,積極開展科技扶貧工作,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整合各級各類科技資源,通過“科技扶貧線上”資訊服務平臺,開展各種線上線下活動,協同實現“專家幫扶、產業示範、成果轉化、科普培訓、資訊服務”五大功能,創新科技需求“精準推送、快速響應、分級診療、評估激勵”四大機制,為我縣群眾提供實時、及時、高效科技服務,助推脫貧奔康。我縣於20xx年7月申請開通科技扶貧線上平臺,成立縣科技扶貧運管中心,整個線上平臺工作有序推進。現將我縣科技扶貧運管中心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由分管副縣長召集縣農畜水局、環林局、財政局、扶貧移民局、各鄉鎮相關部門召開專題研究會議共同協商,明確工作任務,並由縣科知局牽頭,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各職能部門在“科技扶貧線上縣平臺運管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及時完成基礎資料報送,積極推進“科技扶貧線上”縣平臺運管中心投入執行。

(二)強化要素保障

在全縣範圍內開通科技扶貧線上平臺,整合全縣科技、人才、產業、供銷等資源,共建共享。一是20xx年,系統錄入專家129名,資訊員203名。二是召開專題培訓4期,培訓337人次,收到諮詢1648條,已解決問題1123條,發放宣傳資料10000餘份。三是加強提升縣運管中心人員自身素質,組織運管中心相關人員積極參加省、州培訓學習以及走出去學習為路徑,到涼山、宜賓、瀘州等地學習借鑑別人的先進經驗及做法,使平臺執行更規範高效。四是開展甜櫻桃、青紅脆李、中藥材等實用技術培訓24次,培訓5200人次。五是製作了“科技扶貧線上”宣傳公示欄並安裝在全縣各村,將平臺管理員和村資訊員的'資訊進行公佈,確保老百姓遇到的技術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答。六是聯合縣委組織部下文對20xx年4名優秀專家、10名資訊員、1名管理員進行表揚,並頒發了榮譽證書,激發了其他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七是對20xx年專家、資訊員有效資訊服務捲進行兌現,兌現金額xx380元。

(三)強化制度建設

完善了《縣平臺運管中心工作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分診員工作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專家服務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資訊員服務職責》、《縣平臺運管中心查驗制度》等相關制度,嚴格考核獎懲。

二、平臺任務目標完成對比情況

(1)專家入庫150名,已入庫129名;

(2)資訊員入庫134名,已入庫203名;

(3)技術供給1條,已完成;

(4)產業資訊資訊1條,已完成;

(5)產業對接連結1條,已完成;

(6)技術培訓會1次,培訓人次50名。已完成4次技術培訓,培訓人次337人次;

(7)服務諮詢次數480次,已完成644次。

三、存在的困難問題

1、在遴選資訊員上存在困難,第一書記都是幹幾年就會離開,很多村主任受自身文化限制,不懂如何使用手機app,雖然我們也進行了多次培訓,還是不盡人意,資訊員仍需加強學習如何使用平臺。

2、該平臺沒有專家約束制度,部分專家不能及時在3個小時內答覆問題,造成很多資訊成為了無效資訊被撤回。

3、部分老百姓遇到技術問題,習慣性直接諮詢當地莊稼醫院等,等不了通過平臺諮詢後再得到解決辦法。

4、存在許多重複資訊,專家疲於應對,導致專家的積極性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雖然我們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問題,但我們有信心,向做得好的兄弟縣市學習,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老百姓知曉率。二是加大培訓力度,真正選好能固定在村為老百姓服務的資訊員,逐鄉逐村開展培訓。三是到20xx年實現平臺科技服務常態化。四是探索更好的完善機制,真正實現科技力量,我們積極與縣目標辦協商,將該工作納入年底鄉鎮、相關部門目標績效考核。

科技扶貧線上平臺是一個讓百姓得實惠的平臺,平臺的存在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平臺更深層次詮釋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縣有決心和恆心加快推進平臺服務工作,讓老百姓相信科技,逐步推進“科技扶貧線上”向“科技線上”過渡。

篇6:科技扶貧典型材料

今年以來,我辦緊緊圍繞“434”工作法,積極推動扶貧開發特色亮點工作,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引領扶貧開發工作,促進了貧困鄉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一、加大跑辦力度,財政扶貧資金額度實現新的突破

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大爭取力度,積極與省市扶貧部門溝通聯絡,最大限度的爭取財政扶貧資金,做好貧困村專案準備工作,為實施啟動扶貧專案奠定堅實的基礎。到目前,已爭取到位財政扶貧資金1040萬元,其中,一批資金522萬元,二批資金518萬元,專案主要涉及34個貧困村的設施蔬菜種植、食用菌、肉豬養殖以及修路、引水等專案,所有專案正在實施中。

二、加大爭取力度,1200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援革命老區整村推進專案”落戶我縣

今年9月,在省扶貧辦組織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援革命老區整村推進專案”專題答辯會上,我們通過精心部署、認真準備,提交的鹽山縣“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援革命老區整村推進專案”答辯材料獲得與會評委專家的一致好評,順利使總投資1200萬元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援革命老區整村推進專案”落戶我縣。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資助是以全國貧困革命老區中的貧困村為單元,按照集中連片、整合資金、群眾決策、科學規劃的原則,通過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而開展的扶貧開發建設專案。此次獲批的1200萬元專案資金,將全部用於我縣10個貧困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加大工作力度,推進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貸款專案

今年以來,我們積極推進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貸款專案,通過鹽山縣農戶自立服務社,進村入戶、廣泛宣傳、發放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動員,截至目前,已發放小額貸款2744.8萬元,為3446個貧困戶發展種養專案,推動農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四、加大組織力度,認真開展扶貧培訓工作

一是舉辦科技扶貧培訓班。今年以來,先後舉辦養殖技術、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班10期,培訓群眾1500人次,聘請農技專家深入貧困村進行技術指導10餘次,覆蓋貧困群眾萬餘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貧困群眾依靠科技實現脫貧致富的能力。二是積極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依託省、市扶貧辦確定的培訓基地及省外培訓學校,今年以來,組織貧困剩餘勞動力參加了電腦、電焊、數控機床、電工等方面的培訓班,已培訓輸出貧困勞動力145人次。

五、加大協調力度,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一是推進國家安全部扶貧專案。2013年以來,國家安全部投入幫扶資金85萬元為11貧困村實施設施蔬菜種植、街道硬化、改水引水、農村電力改造等專案,為貧困村發展蔬菜大棚475畝,硬化村內街道10公里。同時,繼續協調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老促會等有關部門為我縣積極爭取引澱入鹽、朔黃鐵路、205國道繞城段等重點專案。二是積極爭取省、市直對口幫扶工作。目前,省國稅局、省發改委、滄州供電公司等省直幫扶單位單位已投入幫扶資金235萬元為所幫扶的9個貧困村實施修路、引水等基礎設施專案建設。市委宣傳部等市直幫扶單位已投入幫扶資金48.5萬元為5個貧困村實施修路、引水等專案。三是積極開展縣直單位對口幫扶工作。適時對全縣縣級對口幫扶工作進行調整,安排91個單位對口幫扶113個貧困村,實現了我縣貧困村的幫扶全覆蓋。

篇7:科技扶貧典型材料

一、專案建設的背景

全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經濟來源單一。由於自然和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後,特困戶較多,資源貧乏,生活能源極其緊缺。全村房屋破舊,垃圾成堆,雨季汙水橫流,村內道路泥濘難行。沒有群眾活動的公共場所。2002年底貧困人口有87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27人,人均純收入僅548元,人均佔有糧2公斤,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全村長期(半年以上)外出打工者10多人,佔全村青壯年勞力的20%以上,季節性外出務工人員達50多人,佔全村青壯勞力的90%左右。

二、工程建設情況

XX安居溫飽和鞏固溫飽建設工程,是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動力,把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自求發展與多方扶持有機結合,走領導帶頭、部門幫扶、自我脫貧的路子。始終堅持“抓扶貧首先抓領導,抓落實關鍵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會、部門、個人“四位一體”的幫扶責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幫扶到戶,形成了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幹的合力。

(一)安居溫飽工程建設情況

XX安居溫飽工程,計劃總投資25萬元,實際完成總投資38萬元。其中到位專項資金15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23萬元,投資比例達1:1.53,拉動效應十分顯著。

1、村內衛生路面建設專案

衛生路面主道路由集體完成,進戶岔道由各戶負責,只提供水泥和沙子,彈石和鋪設由群眾投工投勞完成。鋪築了一條寬1—1.2米,長1300米的彈石沙漿水泥路面,改變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後面貌。該項工程投資5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2萬元,專案資金3萬元。

新建成的衛生路面

2、公共活動場所建設專案

該工程所需的水泥、沙子、毛石、空心磚、瓷磚用工程資金支配,其他全部由群眾投工投勞來完成。建設成一個集學習、娛樂為一體的60m2的公共場所,該項工程投資1.8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1.4萬元,專案資金0.4萬元。宣傳欄內的宣傳內容由村委會每個季度更新一次,從而增強群眾科技文化和衛生意識。

活動場所一瞥

3、經濟林果建設專案

按照“六個一”的建設要求,在林業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共完成了108畝的泡核桃栽培任務,戶均達到3畝以上。為XX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該項工程建設投資1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0.9萬元,專案資金0.1萬元。

泡核桃基地

4、房屋改造建設專案

該建設專案主要對1戶進行了全面翻修,1戶進行了搬遷,其餘進行了粉刷改造,還有20戶農戶自籌資金對原來底矮破舊的大門院牆等進行了改造。該項工程總投資19.4 萬元,其中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達14.1萬元,專案資金5.3萬元。

煥然一新的安居室

5、節能改造建設專案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用沼氣替代傳統的生活能源。建成沼氣28口,全部做到沼氣、衛生廄、衛生廁所三配套。該項工程投資4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6萬元,專案資金2.4萬元。

乾淨衛生的生活灶具

6、改廁建設專案

結合沼氣建設,廣泛發動群眾,把過去底矮破舊的廁所拆除、改造,做到與沼氣設施一體化。總投資2.6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4萬元,專案資金1.2萬元。

7、改廄建設專案

一直以來,群眾都保持著傳統落後的養殖觀念,在鄉獸醫站的宣傳培訓下,群眾拆除和改造了過去的小廄,建蓋起了衛生廄。該項工程投資4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6萬元,專案資金2.4萬元。

8、標誌碑使用專案資金0.2萬元。

安居溫飽工程標誌碑

(二)鞏固溫飽奔小康建設工程情況

XX鞏固溫飽奔小康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21.9萬元,實際完成總投資23萬元。其中到位專項資金10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13萬元,投資比例達1:1.3。

1、安全飲水工程建設

改擴建生活用水管道630米,每米造價45元,建成20m3和5m3的蓄水池各一座,總投資3.8萬元,其中上級補助1.3萬元,群眾自籌2.5萬元。

2、經濟發展專案

(1)發展生豬養殖33戶,全村年記憶體欄達到200頭,總投資16.10萬元,其中上級補助7.70萬元,群眾自籌8.40萬元。

(2)補植補造泡核桃100畝,總投資1.5萬元,其中上級補助0.5萬元,群眾自籌1萬元。

(3)舉辦科技培訓2期,參訓200人/次,總投資0.5萬元,全部為上級補助。

(4)節能改造建設專案。對沒有沼氣的5戶農戶進行補建,全部做到沼氣、衛生廄、衛生廁所三配套。該專案總投資1.1萬元,全部為群眾自籌。

三、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經驗

1、宣傳、發動到位

專案從批准到實施有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就得讓群眾知道什麼是安居溫飽工程,什麼是鞏固溫飽奔小康建設工程,專案資金有多少,建設專案有哪些,怎樣實施才能得到最大實惠。建設專案多,投工投勞任務繁重,必須發動群眾做好前期工作。把“扶貧扶志、扶貧扶智為根本,把綜合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實施科教興村,走觀念扶貧、素質扶貧、科教扶貧的路子。堅持“觀念、科技、實效”的扶貧方針”廣泛向群眾群眾宣傳。通過宣傳,使廣大群眾逐漸從自我封閉、落後保守的小農意識中擺脫了出來,在全村樹立起了“治窮先治愚,治愚靠科技”的'新觀念,群眾建設小康的信心空前高漲。

2、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扶貧工程是一項民辦公助的民心工程,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鄉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實施工作的領導,成立了專案實施領導組,並抽調專人負責此項工程的實施。XX村也由群眾推選出3人的實施小組(包括社長),負責做好該專案的組織施工工作,並組織群眾做好前期工作,如:備彈石、沙子、水泥等。

3、認真研究,制定好《實施細則》

由於該工程建設工期長,任務重,群眾必須以高度的積極性,自始至終投入到建設中來,在這一點上,我們下了很大功夫,通過村民大會討論,制定出該專案的《實施細則》。例如《實施細則》中規定:公共工程部分各家各戶的投工情況,直接關係到分戶專案的安排,多投一個工,到戶資金可增加20元,少投一個工則相應扣減20元。結果非常圓滿的解決了公共工程與分戶專案的投入矛盾。另外,將整個建設工程的實施範圍和驗收標準廣為宣傳之後,各戶的具體建設專案,由農戶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來,再由實施領導組稽核,這樣就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也能滿足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發揮了群眾的創造性。

4、強化監督管理

根據《實施細則》,由村實施小組記錄好投工及物資發放情況,投工高峰期必須每天公佈一次,物資發放時必須由群眾簽字。根據專案進展,由鄉領導組分階段公佈資金使用、物資發放、投工情況等,使此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同時成為一項“陽光工程”。

四、效益分析

通過該扶貧專案的實施,使XX村的基礎設施明顯得到改善,勞動者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科技運用水平不斷增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村容村貌和家庭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全村128人擺脫了貧困,90%的農戶實現了穩定解決溫飽,10%農戶向小康邁進,人均純收入從200年的548元增加到1450元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三個文明建設,起到了小投資大效益,事半功倍的效果。

標籤:扶貧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