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多篇】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多篇】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 篇一

一、指導思想

開展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工作,是為了推進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公司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司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能力水平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擁有量,提升競爭力,努力使公司成為合肥市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單位。

二、主要內容

(一)成立組織。公司成立由總經理江峰任組長,副總經理張俊生、何鳴任副組長的智慧財產權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辦公室,總經理工作部主任李光宇為辦公室主任,配備專兼職人員辦公,落實辦公經費。

(二)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包括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智慧財產權利益分配和獎勵制度、智慧財產權權益維護制度、智慧財產權資訊利用制度和技術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等。

(三)教育培訓。通過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公司決策層的智慧財產權意識,增強專業技術人員運用知識產權制度提高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和水平,增強經營管理人員把知識產權制度融入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的能力和水平。通過教育培訓,使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在員工中的普及率達到50,在決策層、專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中的普及率達到80;培訓1名能有效管理和妥善處理智慧財產權事務的專兼職人員。

(四)文獻資料收集。開展智慧財產權資訊特別是專利文獻資訊的收集和利用,建立公司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中外專利資料庫,以建立專利資料庫為基礎,開展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的專利資訊分析與利用、智慧財產權或專利戰略研究制定工作,為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打下基礎。要通過專利資訊分析,在瞭解同類產品或技術的國內外發展態勢、市場狀況,尤其是競爭對手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動態的基礎上,從專利申請、專利實施(包括專利轉讓和許可等)、專利保護等各個環節出發,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總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的專利戰略。公司要以專利戰略的研究制定為主要內容,研究制定包括商標、計算機軟體、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等智慧財產權種類的智慧財產權戰略。

(五)專利申請和實施。要以創新成果的專利申請和實施為主要內容,抓好註冊商標、積體電路布圖設計、計算機軟體等的申請(登記)和實施工作,提升擁有和實施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量和質量。通過開展試點示範,公司的專利申請量增幅要達到20以上,專利實施率達到50以上。

三、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1月至2月):成立以公司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試點示範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3月至5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及其執行機制,做到制度、機構、人員和經費“四落實”;組織智慧財產權培訓班。

第三階段(6月至7月):建成主導產品或主要研發方向專利文獻資料庫,開展專利資訊的分析與利用、專利(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制定工作。

第四階段(8月至9月10日):試點示範工作方案得到全面落實,試點示範的各項工作全面完成。

四、幾點要求

(一)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開展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工作是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公司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切實把各項工作部署認真落到實處。

(二)加大投入,提供財力支援。為了抓好試點示範工作,公司將提供專項資金支援,專項資金用於在試點示範期間內的智慧財產權申請(登記)、專利文獻資料庫的建立、專利(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和制定、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等有關費用的支出。

(三)邀請專家,指導工作開展。在試點示範工作中,公司將邀請省市科技廳局的有關專家指導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及其執行機制,適時制定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示範文字,幫助開展智慧財產權教育培訓,協助建立和更新專利文獻資料庫,指導開展專利(智慧財產權)戰略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 篇二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教育資訊化程序”要求,積極探索推進區域教育資訊化的創新模式,切實加快推進我區教育資訊化工作,全面提高我區教育資訊資源的應用水平和效益,根據省教育廳《關於申報20xx年教育資訊化試點專案的通知》(湘教通〔20xx〕141號)檔案精神,為了保證建設專案如期實施,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概述

1、專案名稱:縣域內整體推進“三通”建設機制創新

2、基本情況:大通湖區瀕臨東洞庭湖,歷來被稱為湖南省邊遠艱苦地區,是於20xx年8月由原大通湖、千山紅、金盆、北洲子四大國營農場及大通湖漁嘗南灣湖軍墾農場改制成立的一個新區。新區現轄5個鄉鎮,1個辦事處,總人口13.6萬。全區現有中國小校20所,在職教師650人,在籍學生8420人。五十年的農場體制嚴重阻礙了農場教育的發展。新區成立後,區委、區管委逐年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經歷20xx-2010年三年幫扶共建與20xx-2013年的合格學校建設,我區教學條件不斷改善,現有多媒體教室20個,計算機教室20個,鎮中學以上學校接入了8M光纖,其他村小接入了4M寬頻,實現較低檔次的校校通。20xx年完成了區一中、河壩鎮中心完孝沙堡洲三所學校50個教學班的“班班通”建設。因地域、待遇等諸多因素造成我區長期師資薄弱,教師年齡、科目結構嚴重不合理,教育發展不均衡。今年計劃建成高規格的都會網路,全區20所學校全部接入1000M光纖,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全面完成其餘“班班通”150個教室的建設任務,實現並實施優質教育資源“班班通”,網路空間學習“人人通”,提升教師資訊素養與網路研修能力,解決我區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創新教育資訊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3、指導思想:以《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為指導,以《湖南省教育資訊化三年行動計劃(20xx-2015年)》(湘教發〔20xx〕24號)為指南,堅持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按照“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的原則,整合各種資源,探索推進區域教育資訊化的創新模式,徹底解決我區基礎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提高全區教育資訊化整體水平,促進教育管理向智慧化轉型,為“數字大通湖”建設打好基礎,提升大通湖區整體形象。

4、工作目標及期限:落實全國教育資訊化工作會議部署的“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利用3年時間,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學校應用、服務驅動”的教育資訊化推進機制,初步建立“機制健全、設施完備、資源充足、應用廣泛、效益顯著”的教育資訊化體系,積極探索推進區域教育資訊化的政策措施、體制機制和改革創新模式。我區建設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然後在全區實現優質資源全覆蓋,加強教育資訊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資訊化在優化教育環境、摸索資訊化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革教育管理與服務、改變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性作用,真正讓資訊科技對教育教學產生革命性影響,促進公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經費來源:堅持政府投入為主,形成多渠道資金投入保障新機制。其中,每年年初預算時,按學校公用經費的10%設立資訊化建設專項經費,實行專戶專賬管理。

二、工作內容

(一)寬頻網路校校通

1、建設大通湖區教育都會網路。建設大通湖區教育都會網路(教育網路中心),在大通湖區社會發展局建設中心機房,該中心集網路平臺、資訊釋出、資源建設、網路教學、遠端培訓、視訊會議、技術服務等功能於一體。以中心機房為核心,接入網際網路,光纖連線全區20所學校,實現校際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全區學校均達1000M光纖進校,1000M到班,真正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逐步建成區、學校為一體的大通湖區教育都會網路網路服務體系,實現大通湖區教育管理的資訊化、現代化。使之成為益陽市乃至全省具有影響力的縣市級數字化現代遠端教育中心。

2、規範推進校園網建設。鄉鎮中心國小以上學校已接入8M光纖,其他國小接入4M寬頻,無法滿足辦公與教學需要。今年將每個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全部布上網路埠,1000M光纖入室,建設完善的校園區域網,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推進校園網路達標建設,各校全部設定主控室,配備專業路由器、交換機和伺服器,統一機櫃,統一標識;網線佈設到班級、備課室,學校網路覆蓋每個教學及辦公場所,能滿足教學辦公需要。到20xx年止,積極創造條件,鄉鎮中心國小以上學校實現無線寬頻網路全覆蓋。校園網部署“班班通”集中管理、教研備課、校本資源等基本應用平臺,提高校園網使用效益。

3、加快推進網路環境建設。20xx年,區一中、河壩鎮中心完孝沙堡洲學校共50個教學班實現多媒體教學裝置“班班通”,鎮中學、中心完小建好了裝置基本完備的多媒體報告廳,全區各學校均也有計算機教室,20xx年,全區中國小實現多媒體教學裝置“班班通”。建立教師電子備課室,全部接入寬頻,區一中和鎮中心學校建立公共資源管理平臺。

(二)優質資源“班班通”

要積極推進新媒體、新技術進課堂,實現中國小校班班都配有以計算機或互動式電子白板或觸控式教學一體機為主體的多媒體教學裝置,具備電視節目接收、課件播放、網路瀏覽及互動教學等功能,全區各學校全部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

在教育都會網路的基礎上,建設大通湖基礎教育資源網,並與省基礎教育資源網實現無縫對接,資料共享。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開展基礎教育資源應用教學研討活動。在“班班通”工程建設中,首先要升級學校的網路寬頻接入方式,全部以局中心機房拖出的1000M光纖進校,為學校提供快速、穩定、安全的網路環境。其次,要建設學校基礎網路環境,實現學校所有辦公室、功能室、教室都能夠通過校園網訪問網際網路,初步形成數字化校園網路環境。利用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現代教育技術網等平臺,鎮中心校以上學校完成校本資源庫框架設計和管理平臺部署,並對現有教育教學資源(含光碟資源)進行整合。積極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探索運用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等形式將優質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班班通”。

20xx年初,建設大通湖區基礎教育資源網,區一中、各鎮中學心校建立自己的資源伺服器及資源平臺,完成各校資源共享,提供豐富的校本資源,優質學校能提供網路課程,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

完成實名制網路師生學習空間建設。鼓勵教師和學生擁有個人的網路學習空間,構建網路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教育新模式,實現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1、推廣教師網路研修活動。加大網路學習空間在教師研修、資源共享、互動教學、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力度,加快普及專職教研員、培訓教師和名師骨幹引領的網路研修活動,遴選部分優秀教師建立網路工作室。專任教師網路教研空間實名註冊並開展研修活動的人數20xx年底達到100%。

2、推進網路學習空間建設。充分利用計算機室和資訊科技優勢,20xx年實現100%的高中學生建立自己的學習空間,20xx年完成100%的國中學生學習空間建設,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的教育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四)教師隊伍建設

1、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教師資訊科技管理及應用能力的培訓。根據教育部頒佈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納入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體系。完善培訓基地和主講教師培訓隊伍,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針對不同應用層次的管理人員、教學人員和技術人員適時開展培訓。使全體教師會應用資訊化裝置,數字教學資源和使用網路空間,達到想用、會用、活用。

2、建設專業化技術支撐隊伍。健全各級各類學校資訊化教育機構和工作隊伍,保障教育資訊化工作落實。區一中、各鎮中國小成立資訊化中心,其負責人相當於處室主任。中心國小以上學校應至少配備專職電教維護人員1人,12個班以上規模的學校按每增加12個班增配1人。學校應根據需要選聘若干資訊科技教學應用骨幹教師,作為電教中心或電教組兼職人員,負責應用研究指導和資源建設任務。持續開展資訊科技人員能力培訓,重視新媒體新技術研究,建立全區資訊科技骨幹教師隊伍,提高技術引領和服務支撐能力。

3、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水平。以推廣互動課堂、網路研修、資源應用為重點,採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幫助教師有效應用資訊科技,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開展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探索構建資訊化環境下高效課堂長效機制。舉辦“班班通”互動課堂觀摩評比活動,逐步提高多媒體課時覆蓋率。到20xx年底,中心國小以上學校資訊科技與教學融合的學科覆蓋率達100%,教師參與面達90%,課時覆蓋率達60%。

三、具體措施

(一)積極推進多媒體裝置進課堂

實現中國小校每個普通教室都配有以計算機、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一體機等為主體的多媒體教學裝置,具備電視節目接收、課件播放、網路瀏覽等功能;根據需要設定計算機教室、多功能報告廳、學科專用教室、科技活動教室、音像教材資料製作室等專業教室,能滿足相關教學活動的需要。

(二)大力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

加快實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通過線上教學服務平臺,促進全區中國小校能利用公共資訊資源實現網路備課、網路教研、網路輔學、網路德育等服務;100%的中國小教師能利用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提升素質教育質量;全面實施“下鄉進校”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三)搭建區域資訊化網路平臺

充分利用建設中的教育都會網路,逐步搭建起集資訊釋出、行政辦公、業務管理、互動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教育電子政務平臺,以及具有資源交換、精品課程、遠端教學、自主學習和考試評估等功能的線上教學服務平臺,建成有一定影響的教育電子政務入口網站,全區各校均建立自己的網站。

(四)加強資訊資源整合、開發和利用

按照“分類建設、分佈儲存、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快建設學校、縣市教育資訊資源庫,建立完善的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服務體系。一是組建一支由一線學科教師、學科教研員、教育技術專家、教育專家和技術開發人員組成的“五結合”資源建設梯隊;二是各學校對教師開發的資源進行收集和整理,建立校本資源庫,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形成“人人有資源,資源人人用”的良好局面;三是引入“教育社群”概念,通過教育社群實現城鄉教師互學、互通、互動的網路學習環境。

(五)推進“湖南省教育資訊化試點校”的建立工作

20xx年,建立“湖南省教育資訊化試點校”。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資訊化試點校的管理,加強對河壩鎮中心完卸以資訊科技推動“高效課堂”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真正發揮試點校的示範帶動功能。

(六)保障學生資訊素養的評價與提升

全面普及資訊科技教育,以資訊素養的養成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立足點,改進、完善資訊科技教育教材,建立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考試製度,大力提高中國小生的資訊科技應用意識和能力。提高師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師生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進度安排

按照“點上探索與面上推廣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用2年時間,分三個階段推進上述重點工作。

(一)初始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4月)

認真學習貫徹全省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有關檔案精神,研究制定、完善我區加快推進教育資訊化改革實施方案,召開全區教育資訊化工作會議,各鎮中心校成立專門的教育資訊中心,由各鎮中心校組織各學校以資訊科技教研組為主體、由學校校長、抓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為領導組建學校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各鎮中心校資訊中心清查和統計教育資訊化裝置的裝備和使用情況,並上報區教育資訊化辦。各校要及時出臺本校的教育資訊化建設實施方案。按方案要求完成本年度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

(二)實施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全面啟動方案中的所有專案,重點實施管理體制改革及基本建設專案,使我區在教育資訊化管理體制上有所創新,在數字化教育環境建設上達到我省教育資訊化建設目標。

(三)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2月)

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及基本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教師培訓、教學應用、教育科研、技術支援、執行維護等方面工作。同時,對我區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對我市在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大通湖區教育資訊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陳鐵軍(副區長)

副組長:易永恆(社會發展局局長)

成員:袁伏良(區計劃財政局局長)

莫新輝(社會發展局常務副局長)

伍年春(社會發展局教育副局長)

徐美軍(局資訊辦主任)

肖清林(局專案辦主任)

溫靜(局教育核算中心)

肖宇庭(局電教儀器裝備主任)

戴群聯(局資訊化辦管理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伍年春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地點設區社會發展局,日常工作由局資訊化辦負責。

(二)明確工作職責

要在健全組織機構、改革管理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全區教育資訊化工作如規劃與方案制定、基礎網路設施建設管理、教育資訊資源建設管理、教師新媒體新技術培訓、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等方面工作,經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後,由社會發展局資訊化辦統一實施,並制定相關責任制度,做到明確職責,分工合理,確保全區教育資訊化改革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三)建立穩定、規範、均衡的教育資訊化投入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分級投入、多方籌措、均衡發展”的原則,切實保障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投入。一是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支援,二是各學校在公用經費中不低於10%列支資訊化建設和維護經費,並不斷提高投入比例。督促學校將專項資金用於資訊科技裝置維護及教育資訊化試點工作。三要克服“重硬體,輕軟體”的傾向,適度加大軟體資源和培訓投入;四是引入多方合作的建設模式,拓寬教育資訊化經費籌措渠道和專案建設空間。

(四)建立實驗基地,發揮輻射功能

依託我區現有的“班班通”試點學校為契機,在河壩鎮中心完小建立教育資訊化發展長效機制探索的試點學校,開展《以資訊科技推動“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探索,大力開展教育資訊化的實驗研究工作,從而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推廣的經驗,並進一步發揮試點學校的示範輻射功能。

(五)建立培訓制度,強化全員培訓

完善按公用經費的5%建立培訓專戶的預算體制,其中25%專款用於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確保培訓經費得到保障。制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三年規劃,建立健全全區教師的全員培訓制度,按照“分級、分層、分步”的原則,採用區、校兩級聯動的培訓模式,通過教育技術能力下鄉進校培訓、多媒體“班班通”教學培訓、參加省多媒體教育軟體製作培訓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辦法,分別對全區中國小校長、資訊化骨幹教師、學科教師、管理人員等開展培訓工作。

(六)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獎懲機制

制定全區學校資訊化評估細則,把學校資訊化建設納入全區學校考核、教師績效考核、教育督導內容。建立和完善獎懲機制,每年定期召開全市教育資訊化工作會議,對在教育資訊化改革試點工作中認真負責、成效顯著的學校及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反之要追究領導及責任人的責任。

六、社會經濟效益分析

專案實施以後,區域教育資訊化的成效得以突現。

1、有利於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區域教育資訊化專案實施以後,隨著教育管理資訊化的有序推進,教學管理改革得到有力支撐,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共享,實現校際間的互聯互通,有效整合、共享全區中國小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全區教育資源的均衡化,整體提高全區的教學質量;降低全區學校管理成本,促進教育決策科學化、公共服務系統化、學校管理規範化,實現大通湖區教育管理的資訊化、現代化。

2、廣大教師資訊素養得到極大提高。計算機的配備、快速的網路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庫,為教師備課、學習、資源查尋和觀摩交流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網路研修能力得到提高。經常性的大範圍異地校際教研、優質課交流、學術報告和工作會議得以實現。教師普遍具有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改革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參與區域網路協作教研活動;能利用資訊科技記錄和反思自己的專業發展過程。

4、課堂教學結構、方法、手段發生變革。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得到拓展,資訊量極大豐富,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逐步由整合走向融合。50歲以下的教師都能進行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能利用資訊科技對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管理,能熟練使用網路教學平臺開展課堂教學。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 篇三

xx鎮作為試點鄉鎮,依照《市農村公共服務執行維護機制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認真開展試點工作,現將執行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執行基本情況

1、科目內的專案設定情況

(1)便民服務執行維護服務。涉及35個村,聘請執行管護人員35人,每人每月報酬400元。

(2)公共基礎設施執行維護。主要為已建成小農水設施維護,涉及14個村,聘請執行管護人員120人,每人每年報酬800元。

(3)環境衛生整治執行維護。涉及30個村,聘請執行管護人員157人,每人每月報酬450元。

2、亟需開展的專案設定情況

(1)村務監督委員會陣地建設。涉及35個村,每村每年500元。

(2)積存垃圾清理。涉及35個村,3000人以上的村列支4000元,3000人以下的村列支3000元。

(3)道路設施管護。涉及17個村,以實際工作量,分別列支9000、8000、6000、5000、3000元等5個檔次。

(4)渠道清淤除障。涉及4個村,每村列支5000元。

以上兩個科目合計1408300元。

二、執行管理情況

1、鎮委、鎮政府成立公共執行服務專班,負責專項工作的實施、督導、考評,其中:城建辦負責環境衛生整治;組織辦負責便民綜合服務執行維護;農辦負責公共基礎設施執行維護、積存垃圾清理、道路設施管護、渠道清淤除障;鎮紀委負責村務監督委員會陣地建設。

2、9月10日,召開專題會議,並印發了《鎮農村公共服務執行維護機制建設實施方案》。

3、9月15日與所有執行管護人員簽訂了各類服務專案承包合同,約定雙方責任。

4、加強日常管理。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定期巡查,認真填寫“巡查記錄,考核評分表,檢查記錄表及季度得分表”四表,依照得分,核定服務人員工資報酬,並按時劃撥。對連線三次考評不合格人員予以辭退。

三、資金使用與撥付情況

春節前,已撥付保潔員工資373800元,道路設施管護資金774909.5元,另撥保潔員工資83890元,張廟、大橋垃圾集中處理6萬元,垃圾板車購置178050元。共撥付資金128.22萬元。

試點示範實施方案 篇四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改革試點加快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的意見》(交辦運〔20xx〕115號)(以下簡稱《意見》)的工作部署,加快我市無車承運物流創新發展,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為期一年的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市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為確保我市試點工作順利推進,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交通運輸部關於加快無車承運物流發展的相關要求,深入實施天津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移動網際網路促進貨運物流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優化物流服務供給為核心,以試點為載體,圍繞准入技術條件、服務標準規範、安全運營監管、誠信考核評估、風險賠付機制、稅收徵管制度等方面,探索完善適應我市無車承運物流發展的法規制度和標準規範,推動實現貨運物流業的集約化、規模化、規範化發展,促進物流企業“降本增效”,降低我市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二)基本原則

——市場引領,問題導向。結合天津貨運物流市場轉型升級和無車承運人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針對天津無車承運物流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圍繞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範等開展試點和探索,逐步優化調整對無車承運人的行業管理制度,破解無車承運人發展的制度障礙。

——多方聯動,綜合施策。建立“部省協調、部門聯動、統籌推進”的工作機制。加強與交通運輸部的聯絡溝通,及時跟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加強與國稅等部門的協同聯動,在信用建設、稅收政策、行業監管等方面採取綜合措施,協同推進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發展。

——示範先行,有序推進。選取典型企業先行開展試點,通過示範企業對資料接入技術研發、衛星裝置安裝使用以及稅務規範上交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推進無車承運人的規範有序發展。

(三)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試點,淨化物流市場經營環境,提升行業管理部門監管水平和治理能力,創新物流運營模式,培育一批理念創新、運作高效、服務規範、競爭力強的無車承運人,為京津冀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綠色的物流運輸保障。具體體現在:

物流行業新業態健康發展,運輸組織化程度大幅提升。試點期內培育一批理念創新、運作高效、服務規範的無車承運人,引導和促進貨運物流行業向集約化、規範化發展,帶動行業內廣大中小企業的發展。

科技引領作用顯著增強,物流服務供給能力有所提高。從事貨運經營的網際網路平臺得到廣泛應用,車輛、貨源、站場等社會物流資源整合效率明顯提升,對全市分散的物流資源進行集中配置和運力的統一調配,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支撐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法規標準逐步健全,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在運營服務、行業監管、誠信考核、稅收徵管等環節,探索完善與新興服務業態相適應的法規制度和標準規範,規範全市貨運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為無車承運物流發展營造環境。

二、試點企業應具備的條件

(一)企業基本條件

1、在天津市內註冊,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2、實繳註冊資金在1000萬元及以上且已滿6個月;

3、有與經營業務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

4、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服務質量保障制度;

5、信用狀況良好,無不良記錄。

(二)網際網路物流資訊平臺要求

1、已建具有無車承運業務能力平臺,且已有效營運6個月以上;

2、伺服器設定在中國內地,取得《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或ICP備案號;

3、具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資訊資料互動及處理能力,且具有完整儲存交易記錄至少1年以上的能力;對於超過1年的資訊資料要採取有效方式永久儲存備查;

4、平臺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面向社會的實際承運人的人、車、戶等基本資訊查詢功能;

(2)對實際承運人的經營資質、車輛行駛證和道路運輸證以及駕駛員機動車駕駛證和從業資格證進行稽核的功能;

(3)為託運人和實際承運人提供資訊、交易、電子合同和結算的服務功能;

(4)對交易過程、車輛執行過程實行透明化動態管理功能;

(5)對實際承運人進行信用評價、投訴處理的信用管理功能;

(6)歷史運單綜合查詢與統計分析功能;

(7)其他功能。

5、具備供交通、稅務等相關監管部門依法調取查詢相關網路資料資訊的條件;

6、有符合規定的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7、平臺數據具備接入運輸管理部門監測平臺的條件且承諾接入。

(三)資源整合能力條件

1、具有較強的貨源組織能力和貨運車輛整合能力,有穩定的運輸業務需求,能整合一定規模的實際承運車輛,運輸組織集約化、規模化程度較高;

2、有與其合作經營的車輛,且佔企業全部運力資源的比例不低於50%。

(四)風險承擔能力條件

1、具有體現承擔全程運輸責任,建立相應賠付機制的運輸服務合同文字;

2、保險等方式的風險應對機制健全,且具有相應的賠付能力。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試點專案申請、稽核及驗收程式

(一)專案承擔企業(單位)申報試點專案,應根據上述試點專案條件向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申報材料。申報材料包括:

1、《天津市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申報表》;

2、《無車承運人試點專案實施方案》;

3、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稅務登記證;

4、銀行開具的資信證明;

5、保障業務經營和平臺運營能力的辦公場所的證明;

6、財務審計報告;

7、《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影印件或網站ICP備案號;

8、與託運人和實際承運人簽訂的運輸合同範本

9、經營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文字;

10、利用平臺開展無車承運業務已滿6個月的有關材料證明;

11、申報企業風險賠付能力的證明材料(如與保險機構合作的證明材料);

12、申報企業的服務標準規範方面建立的制度;

13、能夠證明交易現金流、電子交易合同、運輸軌跡、回單與運輸業務一一對應的相關材料;

14、申報企業提交所有材料真實性的承諾函;

15、申報企業取得的榮譽稱號及獲得的專利獎項;

16、無違法違規行為承諾書和守法經營承諾書。

以上申報材料一式5份,影印件均加蓋申報單位公章,同時提供電子檔案。

(二)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上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組織專家對試點專案實施方案中企業基本情況、網際網路物流資訊平臺建設、資源整合能力、風險承擔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稽核認定試點專案,並報送交通運輸部備案。

(三)試點企業有以下情況,一經發現立即撤銷無車承運經營資質;有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處置:

1、試點期內出現違反道路運輸和稅收徵管相關法律法規的;

2、試點企業應每3個月向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提交試點進展情況報告,未按期提交情況報告的;

3、試點企業不接受管理部門定期檢查的;

4、試點企業在平臺數據方面弄虛作假的;

5、試點工作進度與本企業擬訂的實施方案計劃嚴重不符的。

(四)試點期結束,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將會同市國家稅務局組織專家對照審定的《無車承運人試點專案實施方案》對試點企業進行審查,並將有關結果報交通運輸部。

四、試點組織及實施安排

(一)啟動階段(20xx年11月至12月)

申報試點企業對照試點企業申報條件如實填報《天津市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調查表》,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組織召開無車承運人試點申報宣貫會,各申報試點企業按照《意見》的要求編制實施方案報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初審,後上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組織專家對企業條件和試點方案進行評審,擇優確定試點企業並公示,報交通運輸部。

(二)實施階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11月)

試點企業確定後,應按有關規定辦理或變更《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經營範圍為道路普通貨運(無車承運),有效期為1年。總公司已取得無車承運人試點經營許可證,在天津設立分公司的應到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進行備案。

試點企業按照試點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積極探索創新物流運營新模式,完成試點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切實發揮對行業的引領示範作用。各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試點企業監測、監管以及跟蹤督導,協調解決相關問題,規範企業經營行為。

(三)總結評估階段(20xx年12月)

各試點企業於20xx年12月15日前將總結評估報告報送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彙總,上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編制全市試點工作總結報告報交通運輸部。

五、試點企業評定程式

第一階段:報名受理(12月1日前)。擬申報企業按照《意見》的相關要求和本方案設定的條件和實施程式,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向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提出報名申請。逾期不再受理。

第二階段:資格審查(12月14日前)。已報名企業提交全部申請材料,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按照遴選條件和要求對上報的企業資格條件進行初審,並上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經審查合格的企業列入專家評審會上會名單,對於未進入上會名單的企業反饋其未上會理由。

第三階段:專家評審。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召開評審會,採取材料審查和現場審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申報企業相關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選取我市無車承運試點。

第四階段:正式報部。將確定的試點企業名單及方案、天津市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方案上報交通運輸部。

六、相關保障措施

(一)培訓宣貫,統籌安排。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負責無車承運人試點的組織協調,天津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具體負責實施工作。通過組織召開無車承運人培訓會,邀請專家授課的方式,解讀試點政策,正確理解並貫徹落實《意見》和《方案》。同時,通過統籌安排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申報評審,摸底調查瞭解天津市無車承運人發展現狀,本著“扶優扶強”的原則,科學嚴謹地制定試點企業條件和評審程式,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二)研究政策,營造環境。一是在瞭解掌握無車承運人發展訴求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國家出臺的政策,加強與交通運輸部的溝通及與稅務等相關部門的協作,注重配合中的統籌協調,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經營資質、信用評價、稅收徵管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在不斷評估總結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推進新業態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確保試點的工作的順利推進。二是強化無車承運人信用建設體系,努力營造有序、誠信的貨運環境。研究制定無車承運人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及考核制度,充分利用資訊平臺及大資料技術對企業誠信資訊進行管理,加強對失信企業及事故的監管檢查,同時配套相應的保險體系,切實改善市場秩序。

(三)跟蹤督導,加強監管。無車承運人在經濟、綠色、效率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誠信、安全等方面的不確定性。要充分認識到試點工作中的風險,在試點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加強對試點企業經營行為的監管,建立統計調查和資訊管理制度,注重統計分析和執行監測,促進資訊平臺的對接,監督企業的資料上報,不斷完善系統,推進實施期無車承運的監測工作,有效杜絕試點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引導新業態健康有序發展,確保行業監管安全。嚴格執行試點退出機制,發現試點企業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由相關部門依法進行處罰,取消試點資格,吊銷《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記入誠信考核體系。

(四)典型示範,總結推廣。鼓勵無車承運試點企業在服務規範、稅收徵管、信用建設、模式創新等方面重點突破,並通過建立無車承運試點企業的聯絡制度,及時瞭解掌握試點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總結推廣,樹立無車承運物流的典範,帶動全市無車承運物流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