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一

一、檢查複習,整體匯入

1、為什麼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讓我們也走進這連綿不斷的畫卷,暢遊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選擇,品讀課文

1、反覆誦讀,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2、集體讀議交流,結合學生的朗讀,相機品賞,抓住重點指導品讀二、三兩個自然段。

品讀第二自然段。

(1)朗讀這段的第二句話,然後根據學生收集的資料,引進其他有關描寫灕江的片斷。

(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以下三點: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灕江的水綠的純淨可愛。

(3)出示掛圖,放映投影片或錄影,以“灕江真美啊!”作為總起句,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說段寫段。

(4)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怎麼背下來,然後指導背誦。

品讀第三自然段。

(1)朗讀課文的第二句話,然後引進有關描寫桂林的山的資料。

(2)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想象的豐富,用詞之精妙。

(3)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並選一座山峰,發揮想象說話。

(4)比較二、三兩段,找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感悟比較襯托的寫法並注意分號的用法,然後指導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朗讀全文,整體背誦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讚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兩段分別描寫灕江水、桂林山,並抓住了水靜、清、綠的特點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最後將桂林的山水聯絡起來,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畫。)

2、練習背誦。

3、提示線索,全班背誦課文。

四、轉換角色,運用語言

1、同學們,桂林山水如此美麗,大家都很喜歡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讚美桂林山水。

喜愛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讚美的話寫在書裡的插圖上,也就是題詞,別忘了簽名;喜歡說說的同學可以選擇圖上象鼻山這一景點,練練怎麼做導遊;喜歡創造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遊廣告詞。

2、組織交流,選派代表彙報,師生共同評點。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二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為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灕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美,讓人百讀不厭。為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採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為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為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峰羅列、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並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後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並發現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精妙之處吧!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讀得還不夠到位。在練習排比句寫話時,由於環節操作失誤,在下一節課才補上。另外,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如果安排一個“小導遊”環節效果會更好一些。

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對於這一課,我並不陌生,它是我學過的內容,在我學習時我就很喜歡這篇文章。現在作為教師,面對我的學生,我真是信心十足的上了這節課。

針對六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課文的重點、難點很好掌握。對於四年級的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不是難事,但瞭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卻是一個難點。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設計教學過程時,第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入分段研讀階段,然後把指導背誦與理清文章的結構聯絡起來,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練習背誦。最後,讓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並引導學生結合這篇課文的內容,進行再創造,也寫一寫排比句,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設計歸設計,真正教學過後,才發現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諸多不足。

在第二課時學習第二自然段環節,我先讓學生了解灕江水的特點,然後說說你從這一段話有什麼發現,學生各抒己見,不用老師講解,就把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總結了出來。接下來,我要求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來說一段話。這可難倒了學生,教室裡一片寂靜,好半天,才有一個學生舉起小手,站起來說了一段不太完整的句子。課後,我反思這一環節,感覺自己有些操之過急,在學生剛剛接觸,瞭解到排比句,就讓他們來寫,確實難度太大。我應該在學習完第三自然段後,在學生對這種句式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後,再來試著說一說,寫一寫。我想,效果會好得多。

本課語言優美生動,適合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感情。但由於沒有把時間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學生體會寫法上過於繁瑣,沒有好好地讓學生讀書,當然也就更談不上讓學生背誦。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想在時間安排、環節設計中都要認真思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力使自己的教學簡單有效。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同時將作者的寫作方法滲透到學生的作文中。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首先是教師範讀,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過教師的語言把他們領入文字;其次是個人讀,讓學生深入文字,與文字對話,從而獲得自身的體驗;此外還有小組讀,男女同學讀等等,讓他們與文字對話,從而能有所思,有所悟。

比如在學生個人讀中,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默讀課文,讀後組織交流各自知道了什麼。在交流中,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作者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奇、秀、險,他們奇峰羅列,怪石嶙峋。”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作者寫了水的特點,水靜、清、綠。”有的學生說:“我發現作者在寫這山和水的特點時,運用了排比句,更形象地加深了我對桂林山水的認識。”學生精彩的回答告訴我,他們已經初步體會到了文章寫的主要內容。接著,我問:“你們是從文章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來的?你能通過朗讀將你的體會表達出來嗎?”

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在深入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我隨機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感受到桂林山水帶給人們的美。學生通過讀已經充分體會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這時候,我設問: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情感在文字中表現出來的呢?隨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特別精彩的地方。通過朗讀和交流學生能體會到詞語的優美,如: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一處排比生動形象地把桂林水的特點描繪了出來,結合課文,我相機指導,讓學生仿照寫例句,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很好地運用在排比句,既訓練了學生的遣詞造句,又增加了學生的美感意識。我還抓住許多典型的句子進行講解,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看見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讓學生知道此句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以及運用對比後的表達效果。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受到這方面的薰陶,並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小練筆,相信對今後的習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視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無論選擇哪種學習方式,均圍繞語文教材的學習目標──學習語言來進行。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深入體悟,不斷吸收,體現“讀中有教,寓教於讀”的語文教學思路。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正確途徑,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澱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內與課外、語文與生活之間架起一道橋樑,在不斷擴大的言語空間中自由馳騁。

《桂林山水》是一篇經典之作。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它就是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文章,所以至今還能背下來。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朗讀和賞析中,讓學生感受灕江水的靜、清、綠;山的奇、秀、險。我們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由於學生課前都進行了預習,給課堂學習帶來了較好的效果。就本節課而言,我努力體現以下三點,並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重視感情朗讀。

《桂林山水》這一課,用優美流暢的文字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美,朗讀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途徑,首先通過讀為學生展現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激發學生對桂林山水的喜愛,接著讓學生找出描寫桂林水特點的句子,結合想象,說說對桂林水某一個特點的感受,以此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然後再講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背誦,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背。

二、重視語言實踐。

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欣賞“桂林山水”,然後睜開眼睛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學生把產生在腦海裡的畫面能講述出來,但不夠美;原因是平時我不注意他們說的能力。這一點有待提高。

三、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如我讓學生看著書中的句式“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讓他們仿寫,學生的語言得到了豐富,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還有一些思考,就是如何提高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麼好的文章,也有的同學居然無動於衷,我想我更應該反思的是,如何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利用有效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得語文課人人都有收益。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篇三

第一課時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廣西什麼地方的風景最美?

生:廣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師:有多少小朋友到過桂林?(數生舉手)你們覺得桂林的山水怎樣?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師:沒去過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嗎?一定想去的。李老師也沒去過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師和小朋友從課本上到桂林遊覽一下,好嗎?(板書課題)現在請小朋友翻開書,聽老師讀讀課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樣美。(範讀課文)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嗎?

生:(齊答)喜歡。

師:好。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節課文寫的是什麼;第二,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節課文內容。(生自學課文)

師:學完了嗎?誰能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生:第一小節課文寫桂林的水。

師:是寫桂林的水嗎?

生:是寫乘著船觀賞桂林的山水。

師:(板書:山和水)第二節呢?

生:寫桂林的水。

師:(板書:水)第三節呢?

生:寫桂林的山。

師:(板書:山)第四節呢?

生:寫桂林的山和水。

師:(板書:山和水)

我們先來弄清課文寫的順序,課文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然後分別寫桂林的水怎樣,山怎樣,最後又總的寫桂林的山水怎樣。全文順序是先總後分再總。誰能用一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瞭解。〕

師:(板書: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麼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師: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說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麗的圖畫。你們看(示放大圖),桂林的山水多美!誰說說?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樣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河底。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你們想想,剛才大家這樣認真地看,可以用個什麼詞來說?

〔用圖顯示情境,從情境中引出新詞,讓學生從情境中理解詞義。〕

生:欣賞桂林山水。

師:對的。還可以用什麼詞?

生:觀看。

師:觀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賞的意思沒說進去。

生:觀賞。

師:對。大家跟我說,欣賞桂林山水,觀賞桂林山水。(生跟說)用“欣賞”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換上“觀賞”。比如可以說欣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也可以說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

但是有時候,可以用“欣賞”的句子卻不能用“觀賞”代替。比如說我欣賞音樂,不能說我觀賞音樂。為什麼?

生:因為觀賞是看,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聽。

師:對。因為音樂是聽的,觀賞的“觀”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導學生找出近義詞進行比較,既積累了詞彙,又加深了對詞的理解。〕

現在我們來觀賞一下灕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看看灕江水怎樣美,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生自學。教師巡視。)

〔破從頭講起的程式,暫時擱下頭一句不講,抓主要內容講,突出了重點。〕

〔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

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

生:靜。

師: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個特點“靜”,還有呢?

師: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

灕江的水靜、清、綠。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線起來,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生: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對不對?還可以怎麼說?

生:對的。還可以這麼說,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找出重點詞,並用關聯片語成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既進行了閱讀能力、概括能力的訓練,又進行了字、詞、句基本訓練,理解靜、清、綠三個詞在句子中是並列關係。〕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灕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麼說?灕江的水棗

生:灕江的水靜靜的。

生:灕江的水清清的。

生:灕江的水綠綠的。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

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麼美,感嘆起來,該怎麼說?

生:灕江的水真靜啊!

生:灕江的水真清啊!

生:灕江的水真綠啊!

〔將形容詞重疊,變陳述句為感嘆句,從詞和句的變化中,讓學生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

師:這三句,大家說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念課文中的這句話。

生:(念第二小節第二句話)

師: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後把聲音壓平。(示範)

生:(再念)

師:好多了。第二句灕江的水真清,看得見底,要念出清得見底的意思來。“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師範念)

生:(齊念第二句)

師: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

生:(齊念第三句)

師:很好。用感嘆句,把我們對灕江的愛表達出來了。書上就用感嘆句來寫的。光感嘆能把灕江水怎麼靜、怎麼清、怎麼綠告訴人嗎?

生:不能。

師:灕江水靜到什麼程度,清到什麼程度,綠到什麼程度,要補充說明。你們看書,我念上半句,你們念下半句。(略)

〔用引讀方式,便於學生理解補充說明部分的內容。〕

師:書上說灕江的水靜得讓你不知它在流動,灕江的水清得連沙石都看得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我們從南寧坐上火車,九個小時後就到桂林了。

江邊有隻小船在等我們。我們坐上這隻小船盪舟灕江,觀賞著灕江的水。現在你們眯著眼,看著灕江的水,想想它怎麼靜、怎麼綠。(師哼《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你們感覺到怎樣?

〔運用遐想旅遊、哼樂曲的方式,創設情境,並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聽到灕江的水嘩嘩響。

生:我覺得灕江的水很清。

生:我覺得只聽到划槳的聲音。

生:灕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師:灕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你們看這句: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麼字,下面是什麼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師:翡翠是什麼?

生:是玉石。

師:預習得好。是玉石。這種玉石是很綠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個斑,那叫什麼?

生:瑕。

師:灕江的水像一塊玉石,無斑斑點點的叫什麼?

生:無瑕的翡翠。

師:像無瑕的翡翠,灕江的水就這麼美。現在請女同學念,大家體會這種感情。

生:(念課文)。

師:現在李老師另念幾句寫灕江水的句子,意思和書上的一樣,只是說法不同。你們比比看有什麼不同,哪種說法好。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見。

這裡的江水又綠,綠得像無瑕的翡翠。

這樣寫美不美?為什麼?

生:書上用排比句的寫法,還用了感嘆句。

師:書上用了排比句,什麼是排比句?書上把寫灕江水美的意思的內容,排成一串句子,這些句子的結構是差不多的。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就是排比句。運用排比句的寫法,就把這種又靜又清的氣勢寫出來了。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

生:(齊念)

〔教師有意改變排比句式,讓學生從具體語句的對比中,體會排比句的修辭作用。〕

師:這節寫灕江的水,寫到這兒,李老師有個問題,這段是寫灕江的水的,那麼從第二節開始就寫“我們蕩著小船……”可以嗎?為什麼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生:寫大海和西湖,可以襯托出灕江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是這樣。這樣才使我們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現在請大家念這句話。

生:(念)

師:“波瀾壯闊”就是大海里的波濤很大,一個接一個,氣勢很大,“水平如鏡”的“如”是什麼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師:你學得很好。水靜靜的,很平,就像一面鏡子。這些句子是襯托的,怎麼念?

生:(念第二小節)

師:這節寫什麼?

生:寫桂林的水靜、清、綠。

師:這節寫桂林的水的特點。寫桂林水甲天下。

〔以設疑方式,回顧前文,引導學生弄明白,開頭一句話,在本節課文中起襯托作用。〕

師:現在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兩小節課文。

生:(念課文)

師:今天我們學了排比句,我請你們做個小作業 ;(示小黑板:我愛大海、西湖和灕江的水)這是一個句子,大家把它說成個排比句。可以先說個簡單的,比如“我愛大海”……

生:我愛波瀾壯闊的大海,我也愛西湖和灕江。

師:你只說了兩隻。不行,要說三句。

生:我愛波瀾壯闊的大海,我愛水平如鏡的西湖,我愛又靜又清又綠的灕江水。

師:小朋友學得很好。這節就學到這裡。下課。

〔設計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業 ,鞏固所學知識,並通過擴句,讓學生體會:把事物描繪得具體、形象,句子才有豐富的蘊含。〕

第二課時

師:上一節課,我們觀賞了桂林的水,這一節課,我們再遊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樣美呢?讓我們讀課文第三小節。請大家讀兩遍。第一遍讀懂,有不懂的做上“?”記號。第二遍要抓住重點。把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詞語畫下來,記上這樣的符號“。。。”,大家在下面學,請一個同學到上面來畫。(出示抄好第三小節課文的小黑板,一個學生上講臺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

師:她有這些不懂的問題,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生:危峰兀立是什麼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這兩個詞我不懂。

師: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紅葉很多,很有名。紅葉就是楓樹葉。

師:(把學生畫出的詞念一遍)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

我來南寧的時候,看到南寧也有山。南寧的山是連綿起伏的(畫連綿不斷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從地裡拔出來高高挺立著(畫一挺立的山),可以用個什麼詞來說?

生:(齊)拔地而起。

師:(出示詞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邊說邊畫老人山、駱駝山、象鼻山),叫什麼?

生:各不相連。

〔教師繪畫再現情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情境,讓學生從具體形象的情境中,獲得鮮明的詞的形象,進而理解抽象的詞。〕

師:(指圖)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麼?

生:像老人,像駱駝,像大象。

師:(指老人山)你看這老人像在幹什麼?

生:老人望著遠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師:我們再看駱駝像在那幹什麼?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裡蹲著。

師:我看到這駱駝,就會產生一個聯想,想到它跪著等人,等我們幹什麼?

生:等我們騎上去。

師:對。你們再看這隻象在幹什麼?

生:在飲水。

師:對。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形態萬千。

師:(示詞卡)“萬千”什麼意思?

生:就是說樣子很多。

師:就是說變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萬千,書上用一個什麼詞來概括桂林的山?

生:奇。

師:(板書:奇)怎麼奇呀?就是剛才說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個特點。這裡的“奇”字當什麼講?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說樣子很多。

生:很少見的。

師:對了。桂林的山的樣子,在別的地方很少見到。這裡的山就是奇特。這奇特的山峰叫什麼峰?

生:叫奇峰。

師:這樣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著叫什麼?

生:叫奇峰羅列。

師:“羅”是什麼意思?

生:散開的。

師:對。“羅”是散開,“列”是排列。這些山峰散開地排列著,就叫奇峰羅列。

大家把這句念一下。(生齊念)

師:桂林的山這麼奇特,我們要告訴沒去過的人,怎麼說呢?(用兩種不同的語氣念讓學生比較哪種好後,用手勢指導學生朗讀)

師:在桂林,還有很高很陡的山(畫又高又陡的山),這山又高又陡,很險,叫什麼山?

生:危山。

師:這個“危”在這裡怎麼說?

生:危險。

師:你們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個註釋(出示小黑板:①不安全;②損害;③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個註釋對?

生:用第三個。

〔指導學生根據語境,分析字在詞中的作用,從字典中選擇恰當的義項,這是提高學生使用工具書能力的好方法。〕

師:對。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聳立著叫什麼?

生:危峰兀立。

師: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怪石山(畫怪石重疊的山),書上用一個什麼詞來說山石重重疊疊?

生:怪石嶙峋。

師:(出示詞卡)嶙峋本來的意思是山石重重疊疊。石頭、山石重重疊疊就叫怪石嶙峋。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麼特點?

生:桂林的山真險啊!

師:怎樣念才體現出桂林山勢險?

生:(念課文)

師:這句寫桂林的山險。這個“險”是危險嗎?

生:是說山陡。

師:山陡,不易通過。

〔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抽象概括,學生難於理解。教師運用了描述、畫圖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中認識這些詞所表示的事物,然後啟發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達這些事物的詞,在此基礎上,對個別詞素進行分析,化難為易,順應了學生接受知識、理解詞語的思路發展過程,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就深刻了。〕

剛才我們把不懂的詞語學會了,同時也瞭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險。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險之外,還很秀。秀是什麼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師:“秀”可以組成哪些詞表示美?

生:秀麗、秀美。

師:秀就是指美。你們看(指放大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風。一折一折的(做手勢助說)開啟可遮住後面的東西。這山像屏風一樣擋住後面的景物。現在請一個同學指著圖說說桂林的山怎樣秀,哪些像屏風,哪些像竹筍,色彩怎樣明麗,怎樣倒映水中。

生:(上講臺指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這山像新生的竹筍。

師:色彩明麗就是顏色鮮明,好看。這座山哪塊地方色彩明麗?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師:色彩明麗就是很美。色彩明麗這個詞中,哪個字說美?

生:明麗。

師:麗才是美。“明”呢?

生:鮮豔。

生:明快。

師:對了。明快,色彩明快、美麗。

我們念念這個句子。(師生同念課文)

師:學習第二節課文時,我們知道了在寫灕江水之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這幾句也是襯托的話。這裡有個“峰巒雄偉”怎麼講?

〔“寫在灕江水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幾句話,也是襯托的話。”教師簡短的提示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啟發學生認識兩節課文結構相似,避免重複的講解。〕

生:峰巒就是山峰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

師:對。“山巒”在這裡是指大的山峰一個接一個,氣勢很雄偉。

這一節我們學完了,讓我們讀一遍(生讀)。

師:這節課文,寫桂林的山奇、險、秀,寫出了山的特點。說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現在我們看課文最後一小節還寫了什麼景物。誰來念一下課文?

生:(念課文)

師:最後一節課文,還寫了哪些景物?

生:寫了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師:還有---

生:還有迷濛的雲霧。

師:(念課文)就這麼簡單幾筆從空中雲霧迷濛,寫到山間綠樹紅花,再寫到江畔竹筏小舟。這樣幾筆簡單的描寫,就把桂林點綴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不是這麼(用手勢畫個方塊)一張畫?

生:不是。

師:畫卷是長長的捲起的畫。可以展開,展開(用手勢演示展開狀),再展開,叫什麼?

生:連綿不斷。

師:對。下面還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舟在碧藍的江中行走。

師:什麼叫舟?

生:小船叫舟。

師: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麼意思?

生:有隻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著。船上的人在美麗的江中游覽,好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

師: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作一次遐想旅遊,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現在不做,到作文課時再做。

這課學完了。這課開始就寫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寫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後寫桂林的山水像連綿的畫卷。現在請四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小節。

〔開頭講文章的層次,講完課文回過頭來再理一遍,加深學生對文章結構層次的理解。〕

生:(讀課文)

師:假如我們現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這兒山青水秀,我們想說一句什麼話?

生:這兒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這樣。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這時你們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我們的祖國很大,像桂林這樣的山水各地都有。我們的看到桂林山水,就會想到祖國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麼說?

〔從對桂林的山水的愛,引導到對祖國山水的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昇華。〕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師:這些詞可以和哪些形容詞搭配來表示祖國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麗。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嬌、錦繡河山。

師:誰能從中選一個片語,說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河的美?

生:祖國的河山多壯美!

……

師:改成感嘆句會嗎?

生:祖國的河山多壯麗啊!

師:再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

生:祖國的河山這麼美,我能不愛嗎?

……

〔利用形象,激發想象。給“山水”一詞找近義詞,再組成各種形式的片語,而後讓學生造陳述句、感嘆句、反問句,培養學生組合詞語和變換句式的能力。〕

師:學習了桂林山水,我們知道祖國山河秀麗,更加深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下面請大家做兩個作業 :

一、找出課文中寫山寫水的詞,歸好類抄寫。

二、檢查你們自學生字的情況,請你們填這幾個詞。(出示小黑板)

灕江 波

(抽一生上講臺填寫,填寫完講評)

下課。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四

【設計理念】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離不開與課文情境一致的充滿人文情懷的語文實踐活動,唯此方能真正實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注重情境的薰陶和感化,正是實現這種統一的中介和載體。

【設計特色】

模擬旅遊,還原生活,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構共建。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如果有人來到南通,問我們這裡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你準備怎麼介紹?

(愛國主義教育可從愛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開始)

美麗的家鄉僅是我們祖國秀麗河山的一角,在祖國的大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

(板書:名山大川)

你們去過哪些名山大川?沒去過聽說過的也行。

你們聽說過桂林嗎?(指地圖)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你們中有人去過嗎?桂林山水比你們剛才說的這些名山大川更有一番獨特的美。

所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麼意思?(板書:甲)是第一位的,超過其他的。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二、描述,帶入情境

1、桂林山水這麼美,你們想去遊覽一番嗎?那現在就讓我們作一次假想旅行。我們坐上飛機,很快就到了桂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你們看──

2、出示圖畫(插圖或放大插圖)。

3、現在老師給你們作導遊,來介紹桂林山水。

三、範讀課文

四、自學課文、理清層次

概括出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學生討論後板書:

山水 山 水 山水

總————→ 分———→總

五、講讀課文

講讀課文第二小節。

1、理解“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啟發想象:

灕江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著我們,老師和你們一起乘著小船,輕輕地搖盪在灕江上,這就叫“盪舟灕江”。我們眯著眼,看著這圖畫想象一下,灕江的水怎麼靜;體會一下“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是什麼情景。

一起輕輕地哼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看哪些同學彷彿真的到了灕江。

聽著音樂觀察、想象片刻。

(音樂、圖畫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促使學生多種感官興奮,音樂的旋律豐富了視覺的感受,教師的語言又支配著學生想象的所在,從而把學生帶入灕江畔的情境中,充分體驗到灕江的寧靜 )

你們還記得表示水流的聲音的詞嗎?

(潺潺、淙淙、嘩嘩、叮咚叮咚)

聽一聽,你們聽見了灕江水流動的嘩嘩的聲音嗎?聽到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嗎?潺潺的泥?淙淙的呢?

看一看,你們看見了灕江水在流動嗎?

聽不到,看不到,好靜啊!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你只覺得船在向前移。

2、你們往下看,彷彿看到了什麼?

3、現在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灕江的水該多綠啊!(引導看圖)書上打了個什麼比方?“翡翠”就是綠色的玉石,這塊玉石上有斑點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無瑕”,指點:“瑕”是玉上的斑點。

4、老師、學生輪讀這三句話,老師讀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

5、讀了以後更覺灕江美,文章也寫得美,所以我們愛讀。如果還是這些內容,老師把它重新排列一下,效果會怎麼樣呢?你們體會一下。

(引導學生比較,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老師讀另外組成的句式不整齊的一段話: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看得見。灕江的水綠得非常可愛,簡直像一塊無瑕的翡翠。”

我們再一齊把課文上的句子讀一讀,大家比一比,想一想有什麼不同。

這三個分句都是寫灕江的美,課文就是把這些意思密切關聯的句子排成結構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強語勢,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這樣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結合教給知識)

齊讀。

(女生讀第一分句;男生讀第二分句;男女生齊讀第三分句,逐漸加強語氣,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6、講分號:

這三個分句是並列的,所以中間用分號,停頓和句號差不多。

7、指點烘托的手法:

第二小節一開始,如果就說“灕江的水真靜啊”,不是和第一小節聯絡得很緊密嗎,為什麼要說“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波瀾壯闊”──是雄偉壯麗的美。

“水平如鏡”──是寧靜柔和的美。

兩者都很美。然後說“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起什麼作用?想一想和中心有什麼關係?

(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

突出了哪一個字?

(“甲”)

指導讀。

重點在哪兒?

(“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

提示層次:先說沒有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再說灕江的水怎麼美,寫出灕江水的特點。

8、齊讀第一、二兩小節。

9、板書:

桂林山水:甲(下加點)天下

水 清 得

六、語言訓練

出示:”我愛長江、西湖和家鄉的小河。“誰能把這個句子改成排比句。

第一步(不加附加成份)如:

我愛長江,我愛西湖,我更愛家鄉的小河。

第二步(加修飾語)如:

我愛浩蕩的長江,我愛明鏡般的西湖,我更愛家鄉彎彎曲曲的小河。

七、學生自學第三小節

1、桂林的山怎麼美呢?同學們自己看看圖,讀讀文:

要求邊讀邊做下列符號:表示疑問的?,分層次‖,重要詞語……,好詞佳句△。

(指名一學生在抄好這一段課文的黑板上做記號)

八、作業

佈置學生找排比句。

第二課時

一、繼續自學

1、提示疑問,釋疑:

這一小節,生詞語較多,需集中解決,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

2、用簡筆畫創設情境,通過形象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教師邊說邊畫。

⑴ 我們來到桂林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①略),你們說這座山像什麼?你猜老人可能在做什麼?

⑵ 在桂林,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②略),你們看這山有點像什麼?駱駝可能在做什麼?

⑶ 在桂林,我們還會看到這樣的山(圖③略),你們看,這山像什麼?大象站到灕江邊想做什麼?

(以上三個圖形逐一畫出,組成一幅畫)

⑷ 你們看這些山,姿態各不相同,變化很多,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形象萬千”)“萬千”表示變化很多。

① 觀察圖畫。我們先看看灕江的水。灕江的水怎麼美?

② 教學“觀賞”:

剛才我們愉快地觀看,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可以用什麼詞?(欣賞)還有呢?(觀賞)“觀賞”的“賞”就是“欣賞”。我們常常說“欣賞美景”、“欣賞音樂”,可以是“看”,也可以是不用眼睛看。而“觀賞”一定要“看”,這個詞中,哪個字包含了看的意思?(觀)我們就不能說“觀賞音樂”。

③ 自學。

④ 指導:

小朋友自學課文,一定要學會抓住最主要的。灕江的水怎麼美?把主要特點抓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靜 清 綠)

⑤ 為了讓學生體會句式的整齊、排比的作用,組織安排一系列訓練:

“灕江的水,靜、清、綠”,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用上什麼聯接的詞兒,就可組成句子?例句:

灕江的水既靜又清還很綠。

灕江的水不但靜而清還很綠。

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清還很綠。

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設計意圖:其實這一句就是這一個小節的概括。這樣概括地寫一句,能使讀者感受到灕江的美嗎?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麼說?

灕江的水靜靜的。

灕江的水清清的。

灕江的水綠綠的。

設計意圖:詞語一重疊,程度加深了一些,但還不具體。

我們看著灕江的水不禁讚歎起來,如果使它變成感嘆句,句子應該怎樣組織排列?例句:

灕江的水真靜啊!

灕江的水真清啊!

灕江的水真綠啊!

書上就是用感嘆句。這樣寫,語氣是加強了一些,但是灕江的水靜得怎麼樣,清得怎麼樣,綠得怎麼樣,讀者能感受到嗎?課文是怎麼寫的呢?

(通過一系列語文訓練的鋪墊,來體會課文的語感,體會灕江之美)

設計意圖:灕江的三個特點,都在感嘆句後面補充說明了。補充說明都是用“得”。

⑥ 指名讀,指導朗讀:

“真靜──啊”,輕輕地拖長聲音,給人靜的感覺。

“真清──啊”,聲音稍稍提高些,但又讀得很輕,好像看到“江底的沙石”。

“真綠──啊”,聲音響些,飽滿些,給人明快的感覺。

指點:這樣寫就很具體了,而且給我們美的感覺。

⑸ 這一座座形態萬千、奇特的山峰分開排列叫什麼?(奇峰羅列)“奇峰羅列”中哪個字眼表示“分開”?

(“羅”)

⑹ 一座座分開排列,又可以用什麼詞形容?(各不相連)一座座的山高高的各不相連,好像從地上拔起來,就叫──“拔地而起”

⑺ 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險峻,書上說“危峰兀立”,這個“危”是什麼意思?是“危險”的“危”嗎?字典上有三種解釋取哪一種恰切?

出示小黑板,引導學生根據整個詞語的意思,選擇恰切的詞義:

危:①不安全;②損害;③高的、陡的。

(隨手畫圖,圖④略)

⑻ 在這些形態萬千的奇峰中,有許多怪石疊在一起(圖⑤),這就叫──“怪石嶙峋”,如果是一塊兩塊怪石能叫“嶙峋”嗎,一定要怪石重疊才叫“怪石嶙峋”。

3、再自學課文:

提出要求,詞語的意思懂了,再讀課文,要求能用上一課學習第二節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然後要你們自己講書。

⑴ 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⑵ 桂林山的特點,課文是怎麼寫的:

學生自學,準備講書,也可同座商量。

4、學生講書:

講書要點:

⑴ 桂林的山用排比句寫出,有三個特點:

奇、秀、險。

⑵ 先說桂林的山“奇”,課文中用一串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寫出桂林山的奇特。

⑶ 再說桂林山的“秀”“險”,(指名上來指著圖講)分別說明“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鮮麗”,“倒映水中”,“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⑷ 最後,指出課文上用“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

指名講後,啟發其他學生糾正補充。

5、齊讀課文第三小節。

6、欣賞最後一小節:

描述:

我們遊了灕江的水,又觀賞了桂林的山,課文最後一小節,寫出了我們遊覽的感受,寫得很美,讓我們來欣賞閱讀,說這一小節文字,哪兒寫得好。

學生自學,學習鑑賞。討論。

欣賞要點:

⑴ 從山──水;從水──山,相互映襯。

⑵ 從空中──山間──江上,寫得很有層次。

⑶ 從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船,由靜──動,而且寫了色彩,更覺桂林山水的美。

⑷ 把桂林山水比成“連綿不斷的畫卷”,更覺桂林山水美不勝收。

⑸ 最後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束全文,增添了文章的詩情畫意,並給讀者留下了許多餘味。

指名讀,齊讀。

7、朗讀全文。

8、總結性訓練:

(憑藉情境進行語言訓練)

⑴ 桂林山水如此秀麗,當我們遊覽結束的時候,如果我們登上桂林市郊的疊彩山,那麼桂林的山山水水就在我們的腳下,這時你想說什麼?

⑵ 桂林的山水,就是祖國山河的一部分,你由此又想到什麼?

⑶ “山水”的同義詞有哪些?(河山、山河、山川、江山)可以加上哪些詞兒組成片語。(並引導多種組合)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大好──河山 秀麗

錦繡 山河──錦繡

江山──如畫

秀麗──山川 多嬌

⑷ 你能從這些片語選出一組,用來讚美祖國的錦繡河山嗎?為了強調也可用反問句。例句:

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祖國的錦繡山河美如畫。

江山如此多嬌,叫我怎能不愛!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山水

總 靜

∣ 水 清 得

分 綠

∣ 奇

總 山 秀

空中──山間──江上

山水

靜──動

【評點】

情境教育的理念在本案中被生動地演化為語文字體和人文情懷的有機整合。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是本案一大特色,更為可貴的是這些語文實踐活動被完全溶化在對祖國壯麗河山的情境欣賞之中,達到了水乳交融、渾若天成之妙,給我們展示了一堂真正的語文課的情韻。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五

溫馨寄語:

“願作桂林人,不願做神仙”桂林山水的美舉世聞名,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桂林那如詩如畫的美景。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重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全文。(重點)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難點)

學法指導:

1、利用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詞。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學,完成自主練習。

3、根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展開學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打問號,在小組內討論。

知識連結: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桂林一帶,奇峰突起,怪石崢嶸,江流彎轉,巖洞幽深,其岩溶奇觀為世所罕見,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由於石灰岩地形發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蝕,使桂林諸山平地拔起,奇峰羅列,猶如竹筍、翠屏、巨象、駱駝等,形象萬千,景色秀麗,尤以象鼻山最為酷肖。桂林山多巖洞,洞內有石乳、石筍、石柱、石花組成各種景物,奇狀異態,琳琅滿目。麗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與西來的陽江匯合,流水清澈,游魚可數,像玉帶般旋繞城區。桂林至陽朔沿江一帶,群山峭拔,綠水迂迴,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構成長達百里的美麗圖畫。

一、自主學習:

1、通過自學,我掌握了本課的生字詞。我會寫

bó  lán  zhuàng  kuò     wú  xiá    pān  dēng   fēng  luán  xiōng  wěi

(                   )   (        )  (         )  (                    )

tài shān   luò  tuó   qí  fēng  luó  liè   píng zhàng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 (          ) (               )

lián  mián  bú  duàn

(                  )

2、通過聯絡上下文,藉助工具書,我理解了課文中的生字詞,它們是:

3、我還知道課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文圍繞這個中心句寫了______和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寫___,第三自然段寫___。

二、合作探究

1、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

2、作者既然是寫灕江水,為什麼開始寫大海和西湖?這樣寫能讓你產生什麼感覺?

3、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通過讀進一步感受灕江水的特點。

4、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出桂林山的特點和喜愛之情

5、朗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後說一說。

三、拓展延伸

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六

下面的解釋供參考:

拔地而起——拔:超出、高出。課文指桂林的山,彷彿突然從地面冒出來似的。一般的山脈都是從地面逐漸高上去,而且連綿不斷,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連,都是平地崛起的。

波瀾壯闊——瀾:大波浪。課文中指大海中的波浪雄壯浩大。

危峰兀立——危:高;兀:高而上平。山峰高聳直立。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無瑕——瑕:玉上面的斑點。沒有斑點。

奇峰羅列——羅列:分佈、陳列。奇特的山峰散佈陳列。

色彩明麗——色彩鮮明而美麗。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學習建議:

同學們,第一課我們在詩情畫意中領略了秀美的江南山水,今天我們跟隨作者一起遊賞“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學習這篇課文,老師給你的學習建議就是:讀。

一讀——讀準字音,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本課我們要認識八個生字“瀾、瑕、翡、巒、駱、駝、兀、綿”,會寫11個生字:“瀾、瑕、攀、巒、泰、駱、駝、羅、障、兀、綿”。在此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巒”字的讀音;“瀾”和“攀”筆畫較多,要注意它的寫法;“瑕”和“泰”可以和形近字比較來識記。

二讀——理解詞句,理清寫作順序:本課生詞較多,大多屬於生詞,只要反覆誦讀,並聯繫上下文去思考、體會,就可基本理解;個別詞語,可以查閱字典、詞典來理解。你也可以在“生字新詞”中查詢。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絡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三讀——品味語言,讀出美感:課文的語言優美,如詩一般。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語言寫實,並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語言更美!“美文猶要美讀”。我們在讀的過程中要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並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彷彿是跟隨作者遊覽,一起觀賞桂林山水的美景。當然,你還可以在“同步課堂”的“朗讀欣賞”中欣賞播音員的朗讀,如果有興趣,你還可以和播音員比一比。

四讀——熟讀成誦,內化語言:本課適合背誦,背誦課文也是課後的一個要求。如何更好更快地背誦這篇課文呢?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做好前“三讀”,達到“熟讀成誦”。二是指點一下背誦的方法,根據本課的特點,建議你一邊想象一邊背誦,並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結構相似的句子。

同學們,讓我們開啟書本,操縱手中的遙控器,趕快開始我們的學習之旅吧!

複習建議:

1、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複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

2、本文的詞彙豐富,句子優美,除了在閱讀過程中結合上下文理解外,還要進行積累和學習運用。如對詞語進行歸類;創作一個新的語段,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這些詞語;用幾個詞語連綴成幾句話,如用“峰巒雄偉,拔地而起,形態萬千,連綿不斷”等詞語寫一段話;還可以仿照例句寫話,如仿照“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的句式練習寫話。

習題點撥:

一、聽寫生詞:

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駱駝、屏障、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紅葉似火、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雲霧迷濛、綠樹紅花、連綿不斷、竹筏小舟

二、課後習題講析:

1、課文寫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讀,還要把課文背下來。

2、我們來認真讀讀課文最後一段,再聯絡上文,說說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段話中較難理解的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遊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理解最後一段,必須聯絡全文的內容。“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灕江水;而靜、清、綠的灕江水裡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這裡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絡起來,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這幅圖畫點綴得更美了。遊客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到陽朔縣,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說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正是由於這樣,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概括他觀賞桂林山水的整體感受。

3、我把課文第二自然段抄了下來,你抄了哪些?

4、閱讀連結《濃碧》。

濃碧

袁鷹

是誰將百里灕江

染成濃碧?

是誰在晶瑩的水底,

鋪下了片片芳草地,

輕軟又柔和?

船行在綠玻璃上,

人倒映在綠玻璃下。

綠草在水底探起頭來,

像是向水面上問:

你下來嗎?

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題

1、畫去括號裡不正確的字

翡翠無(暇   瑕)   船(漿   槳)   (栽   裁)倒   竹(筏   伐)

2、詞語搭配,連線

波瀾壯闊            西湖

水平如鏡            大海

紅葉似火            泰山

峰巒雄偉            香山

3、在正確的讀音上面打“√”

⑴我看 ( kàn kān ) 見過波 ( bō pō ) 瀾壯闊的大海 。

⑵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 (s à n sǎn ) 出一道道水紋 , 才讓你感覺 ( jué    jiào ) 到船在前進 , 岸在後移 。

⑶這樣的山圍繞 ( rǎo rào ) 著這樣的水 , 這樣的水倒映 ( yìng yīng ) 著這樣的山 , 再加上空 ( kòng kōng ) 中雲霧迷濛 , 山間 ( jiān jiàn ) 綠樹紅花 。

二、鞏固提高題

1、“紅葉似火、峰巒疊嶂、猶如畫卷”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是(     )

a、sì  lián  juàn    b、shì luán  juǎn    c、sì  luán  juàn “桂2、林山水甲天下”中甲的意思是(    )。

a、天干的第一位;

b、居首位,超出所有其他的;

c、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

三、能力拓展題

1、選擇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a、比喻  b、擬人  c、誇張  d、排比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向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    )

(2)桂林山水甲天下。                           (    )

(3)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    )

2、讀一讀,背一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徐霞客《漫遊黃山仙境》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這裡萬山矗立,神態各異:既有泰山的雄偉,又有廬山的清奇;既有峨嵋山的秀麗,又有黃山的峻峭。    ——劉衛祖《神農架探奇》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七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後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後再現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採用先扶後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步驟】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裡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旅遊。為什麼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有條件的可讓學生觀看桂林山水的錄影片斷,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怎麼學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並劃出中心句)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瞭解內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灕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後寫遊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

(據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灕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灕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讀後討論交流,明確:

⑴ 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說明灕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灕江的水甲天下。

⑵ 灕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灕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⑶ 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

(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 nga,真清啊 nga,真綠啊 ya)

⑷ 書面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麼方法寫的?

自學後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

(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並理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

(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麼比作什麼?

6、反覆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後完成課後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遊,遊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了作者讚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並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八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知道桂林山水的特點,初步瞭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推動當地社會發展的作用。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課前調查,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課堂展示,教師幫助學生歸納、提煉,提升學生的桂林山水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探索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教學難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學生根據教師要求收集有關桂林山水特點的圖片、文字資料。

2、製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有著數不清的美景勝境。先看看山吧。的五嶽是各具特點,還有天下第一山——黃山、難識真面目的廬山等座座都令人流連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蕩蕩、滾滾東流的第一大河長江,中華民族的搖藍黃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鏡般的天池又讓人心曠神怡。正是這樣的山山水水將祖國大地裝典得格外美麗。

在祖國眾多美景中有一處非常特別,她的山水極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這遊覽的人的心靈受到觸動,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語讚美她,謳歌她。老師這兒就有一首詩,我給大家讀讀:諸峰如筍拔垢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在老師的描述中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的風景區了嗎?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七課《桂林山水》,共同去領略那兒的獨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瞭解桂林的地理位置、歷史、名稱由來。

1、既然我們要去桂林遊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況。請同學們開啟課前老師發的閱讀材料。

先請大家:

(1)讀一讀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圖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20__+214-1=2214年

(4)說一說:桂林名稱的由來

可以個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討論。

2、學生回答,老師相應補充:

(1)請學生來指圖。(評價)能不能再給大家說說桂林在哪個自治區,在什麼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她不僅是馳名中外的風景旅遊城市,從古至今還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雲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稱。早在1982年就成為了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時節,在鬱鬱蔥蔥的桂樹掩映下的桂林,不時飄來陣陣桂花的香氣,真是令人心醉呀!

3、過渡:同學們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風景更美!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評價)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桂林山水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覺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學重點)

1、請同學們開啟書P115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

正是獨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構成的錦繡畫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麼,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麼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學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課前我們班同學已經分成了三大組,每一組圍繞一個主題,按照老師給出的自學提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學習。現在就要請三組同學分別來給大家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組介紹的。

(1)我們就按照順序,首先請第一組來介紹山。

師總結: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第一組的介紹。現在我明白了“諸峰如筍拔地起,碧玉含翠豎雲端”的含義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態,婀娜秀麗啊!

(2)接著請第二組同學給我們介紹水。

師總結:同樣也用掌聲感謝第二組的介紹。不知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才他們在介紹灕江的水時仍離不開講桂林的山,是嗎?其實這正是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秀山圍繞著清水,清水倒映著秀山,山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所以才會形成“百里灕江,百里畫廊”的奇觀!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詩句,來體會它的含義“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

(3)最後再請第三組來介紹洞。

師總結:我們也要感謝第三組的介紹。這奇幻多姿的巖洞被人們稱為瑰麗無比的“藝術宮殿”,真是名符其實!我想無論是誰看到這種神奇的景像都會歎為觀止的!可以說桂林的奇洞美石為桂林山水錦上添花。

3、剛才三組同學介紹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誰。通過你們的介紹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領略了“三絕”的絕妙之處。大家想想,單獨著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渾然一體,那將是多麼嫵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風景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段錄影,整體地欣賞一下桂林美景。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難怪人們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教學難點)

1、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奧祕。

(1)請大家看書P116-117桂林仙境的奧祕這一部分的2、3自然段,先自己讀讀,再討論討論:桂林山水形成的二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麼?

石灰岩: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石灰岩就沒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2)關於這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有沒有問題要提?

學生提問,教師歸納為兩個問題。①什麼是石灰岩?②石灰岩是怎麼形成的?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

(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演示。

①看一段動畫介紹。現在有沒有明白什麼是石灰岩,它是怎麼形成的了嗎?今天桂林的山、水、洞、石就是由石灰岩發育而來的。

②為什麼要含有CO2的水?桂林的雨水中為什麼含有CO2?含有CO2的水是怎樣使石灰岩形成桂林的山、水、洞、石?接下來我們來解決這幾個問題。請大家繼續看動畫介紹,答案就在裡面,仔細聽認真看呀!

③什麼是石鐘乳、石筍、石柱?看動畫介紹。

(3)小結:同學們,你們看,含有CO2的雨水,既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師。經過幾百萬上,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了繁花似錦、千姿百態的山、峰、洞、石,形成了桂林的仙境。

2、同學們現在一定覺得大自然特別神奇,的確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的奧祕,等待著你們不斷地增長知識去控索。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問題也很容易值得探索,大家如果有興趣,課後我們還可以一起繼續去研究。

3、同學們,其實在我國雲南石林、廣東肇慶也有一些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華北地區也有大面積的石灰岩,可為什麼它們沒有形成象桂林這樣秀美的山水,為什麼人們唯獨稱讚“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1)看螢幕上這段話,自由讀,想想原因(互相說說桂林山水能甲天下的原因)

(2)指名說。

①桂林一帶的石灰岩分佈廣、厚度大、質地純淨。

教師小結:對!儘管石林、慶肇的石灰岩厚度大、質地純淨,但由於面積小,分佈不廣,所以不能形成“桂林山水”那樣雄偉壯觀的氣派。

②高溫多雨的氣候又給桂林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教師小結:華北地區雖然有大面積的石灰岩,但氣候幹少雨,比較寒冷,因此難以形成桂林婀娜多姿。

(3)小結:正是因為這些優越的條件,使桂林的風景,不論從規模上,還是從發育的完美上,都是獨樹一幟,天下第一。

第四部分:桂林山水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1、桂林山水,引來無數旅遊觀光的中外遊人,令他們留連忘返。那麼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對我國的社會發展有哪些影響呢?自由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討論。

(1)第一個影響是什麼?(她讓世界瞭解了我國的錦繡河山和燦爛文化,增進了我國與世界的社會交往)

①讓我們來讀讀一些國際友人遊覽過桂林後的感想。(請四名學生讀)

②這些話語是國際友人對桂林極高的評價,從他們的評價中我們不難發現:桂林已經成了一扇視窗,通過這個視窗已經讓無數的外國人領略到了我們國家山水的神奇和文化的燦爛。

(2)第二個影響是什麼?(她使中國人面對這舉世無雙的國寶,感到無比驕傲。)

①我們班上有幾位同學是去這桂林,親身感受到了桂林的美,而大部分同學是通過這節課瞭解了桂林,那麼你們面對這舉世無雙的車寶是怎樣的心情呢?

②你看連_遊覽過桂林後都激動地講了這番話。人們一起讀讀。

③我想這句話是最能代表每一位看到桂林山水的中國人內心驕傲、自豪的感情了。

(3)還有什麼影響?(她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增加了社會財富,從而推動了社會前進),請大家看一組資料。

2、總結:從這幾個資料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桂林的旅遊業的確不僅溝通了中國與世界的社會交往還增加了國家和地方的社會財富,促進了桂林經濟、文化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五、課後活動。

同學們,桂林的山水如此美麗,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桂林人民為了更好地利用這個資源,每年都要隆重舉辦“山水旅遊節”,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遊客。今年將舉行新世紀的第一個“山水旅遊節”,老師要請大家一起來當小小設計師。我們來看看課後活動的內容。

同學們可以個人設計,也可以合作設計。我們要進行評比。把好的設計寄給桂林市旅遊局。如果被選中,你設計的標誌和宣傳語說不定就會傳遍大江南北,傳到世界各地,這也是對桂林旅遊業的一個貢獻,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

六、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圖

秀山諸峰如筍拔地起,

石灰岩清水碧玉含翠豎雲端,

含二氧化碳的水奇洞群峰倒影山浮水,

無山無水不入神,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篇九

《桂林山水》說課稿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對灕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兩個方面作了具體描繪。文章最後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組訓練的重點,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3)學會” 瀾、暇”等8個生字;理解“波瀾壯闊、無暇”等18個詞語的意思。

(4)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列提綱背誦是教學的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4.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5.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桂林山水》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三、說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我緊扣“課標要求”,針對教材內容,採用講讀法、討論法、多讀多想、從扶到放等方法,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式:

(一)創設意境,匯入新課。

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這是哪呢?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用各種美麗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輕輕地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片竹筏帶你漂在這樣清澈的水面上,該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再用充滿激情的導語邀請學生一起遊覽桂林,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大綱指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的語文素質。我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緊扣重點,教給方法。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重點分析第2自然段:

先讓學生邊讀邊圈出灕江水特點的詞語,並用波浪線畫出具體描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桂林水的美。這樣學生對灕江水有了大體的印象,於是我趁熱追擊:作者寫灕江水之前為什麼要寫到大海和西湖呢?它們各有什麼特點?(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這時我在課件上出示大海和西湖的照片,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兩個詞語。

接著我們來分析描寫灕江水特點的三個分句:並提問,這每個分句各寫出了水的什麼特點(學生回答靜、清、綠),再次品讀“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在朗讀中更真切地感受水靜、清的特點。然後我接著提問:你們平常見到的水都是什麼樣子的?此時學生便會議論開來,兩種水一對比見明顯地感受出桂林水靜和清的特點。

再分析“綠”的特點,先讓學生齊讀這個句子,師丟擲問題:無暇的翡翠是什麼意思? 怎麼理解?(學生答無暇是沒有瑕疵),師出示翡翠的圖片,用翡翠比喻灕江水的特點,可見灕江水之綠。

3、仿句子寫句子:

а、池塘裡的荷花花真美呀,美得……

ь、教室裡真靜啊,靜得……

及時運用了課堂上剛剛學習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通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圖文對照,彷彿自己正置身於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讚歎?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4.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藉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5.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6.指導朗讀,激發情感。

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訓練融為一體,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本課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用了許多優美的語句,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讚美,朗讀時讓學生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桂林的愛,對祖國河山的讚美,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濃縮了課文內容的精華,我設計的板書文字簡潔,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的落實了教學重點,加上直觀新穎的簡筆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結束語:

這節課,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語言文字,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我們又一起走出了語言文字,帶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走向了生活。設計教學時,我努力做到,讓學生課前有所期待,課堂有所滿足,課後有所回味,品味語言文字,品味真摯情感,讓我們的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兒。

《桂林山水》課堂教學實錄 篇十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桂林山水美景。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四、學習準備

預習、方格練習本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題,瞭解漢字文化。

1、板題:桂林山水(甲骨文板書),講漢字文化。

2、課件:桂林山水圖片

(1)看了桂林山水的圖片有什麼感受?

(2)課件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意思)

(3)有時候,文章比圖片更美。因為圖片中的美,是你發現的,文章的美是作家發現;而圖片中的美是眼睛發現的,文章中的美心靈發現的。比如說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比圖片還美,不信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學習字詞,積累語言。

1、課件出示詞語

玩賞、無暇、擴散、攀登、泰山、屏障

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色彩明麗

危峰兀立、連綿不斷

2、指名帶讀(帶讀、齊讀)

3、範寫生字,學生練習(瀾、瑕、攀、巒、泰)

4、課件出示:成語解釋連線

(這個環節重點指導學生認真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的“音形義”,教學思路清晰,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練習安排合理,特別是學生的學習時間得以保障,讓學生真正“動嘴、動手、動腦”,課堂真正體現了“三角形課堂”理念中的“真學”特點。)

三、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一)全班通讀全文

1、小老師聽隊員讀書,糾正讀音。

2、哪段寫桂林的山,哪段寫桂林的水?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指導讀出美。

2、教師範讀

3、齊讀

4、小組討論:找出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先找到的小組搶到回答機會:小老師彙報)(老師板書:靜、清、綠)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指導讀出美。

2、教師範讀

3、齊讀

4、小組討論:找出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先找到的小組搶到回答機會:隊員彙報)(老師板書:靜、清、綠)

四、學習“灕江的水”

1、指導讀“灕江的水”段落

課件出示: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分析“灕江的水”寫法

通過格式調整,清晰地明白採用了“排比式”的寫作方法。

課件出示: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填空背誦朗讀

指導導學生抓住“灕江的水”特點進行背誦練習。

五、仿寫練筆

1、將“灕江的水”的段落調整成詩歌的形式。

課件出示:

《灕江的水》

灕江的水真靜啊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

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課件出示老師兒童詩下水文,指導學生仿寫。

《公園的花》

符學中

公園的花真多啊

多得像是走進花的海洋

公園的花真香啊

香得像媽媽的頭髮

公園的花真豔啊

豔得像我們綻開的笑臉

3、學生仿寫。

4、交流仿寫作品。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仿照第二段的寫法,寫一首關於“花”或“雲”的兒童詩。

七、板書

桂林

山 水

(奇秀險) (靜清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