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一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忙的,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好教師的標誌,也能從中體驗到做教師的快樂。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着、幫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顧着,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接下來就這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作一個總結:

一、加強思想教育,確立班集體的奮鬥目標。

加強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班級工作的重點。首先要關心愛護學生,再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們熱愛祖國,樹立爲中華的振興而奮發向上的思想。班集體的共同奮鬥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鬥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鬥目標,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作爲班級組織者的班主任應結合本班的實際,制定出班級的奮鬥目標。在實現班集體奮鬥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爲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因此,我給同學們制定了班規和一日常規,結合《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進行有效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做的行爲規範和不規範,直接影響到班級的集體榮譽。這樣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注重培養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去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範每個學生的行爲。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薰陶、激勵的作用。因此,班內要注意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善於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一些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誇,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因此,我注重學生的行爲規範,抓典型,樹榜樣,在班級中開展評比激勵機制,形成互爭互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通過競賽看到自己的閃光之處,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這學期,班中有個別同學食堂中飯不吃,到小攤小販那裏去買包子等零食吃,我就讓大家開展一個小小討論會,讓大家一起來談談爲什麼不能在小攤小販那裏買東西的原因,談談其中的利與弊,讓那些同學明白學校、老師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從而養成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好習慣。

三、注重幹部隊伍的培養,實行班級管理民主化、細緻化。

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緻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而在細緻管理基礎上還應充分發揮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管理能力得到增強。班幹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民主管理。因此每個幹部都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職責,及時認真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在班幹部中,我定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大家意識到當班幹部不是爲了一時的光榮,應該更加以身作則,成爲班級中各方面的示範。對於各方面不太自覺的同學,我請小幹部和他們結成手拉手小夥伴,班幹部進步的同時也要幫助這些後進生一同進步,效果比較明顯。

四、開展活動,培養學生能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集體活動能發揮娛樂、導向、育人的功能,又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參與學校各項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學生相互關心,尊重理解和協作的關係,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因此,本學期,我根據學校大隊部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我能行”活動,在班內開展了”智力”比賽、小品表演……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同學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通過活動,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學生對這類活動興趣盎然,積極地投入到班級活動中去。長此以往,就會不自覺地喜歡上這個集體。

五、注重家校聯繫工作。

班主任只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對學生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我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坦誠相待,使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並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訪是學校與家長聯繫的重要途徑,我高度重視,幫助家長共同對待孩子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同家長達成共識,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家長都忙於工作,跟孩子的溝通更少,所以我們更要做好家校聯繫工作。

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更好,實現教育家葉聖陶說的“教是爲了不需要教。”我們的學生就會自尊、自立、自律、自強。

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二

不知不覺,一個學期就過去了。在這個學期裏,我繼續擔任0917班的班主任。雖然在一開始我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不過,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困難還是超出了我的意料。然而,在困難中前行,反而給了我良多的思考和收益。現在我對我日常的德育工作反思如下:用心做好學生德育工作。

第一:用“真心”和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那麼要贏得學生的信任,教師應該平易近人,努力和學生做朋友。如果學生在生活上困難,我一般在精神和物質上支持他,有時號召全班同學幫助他;如果學生在心理上有問題,我會直接開導他,或者通過其他同學幫助他;如果學生考試不理想,我會及時鼓勵他;有時我在課餘時間,和學生談人生、夢想……一個學期下來,我成爲了學生真正的朋友。他們開心地學習,踏實做人,因爲有我這個忠實朋友在他們身邊默默守候着。他們不覺得寂寞、自卑、辛苦……將心比心,教師友好、真誠與學生交往,學生也會趟開心扉與我們交往,這樣就不會出現問題學生了。

第二、用“耐心”去教育學生,與學生榮辱與共。

學生的可塑性強,反覆性強,所以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沒有捷徑可走。手機問題是校園一大問題,在當今科技時代,學生幾乎都擁有手機。但學生卻不會合理利用手機。大多數學生都用手機上網聊天、看電影、交朋友…。.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覺得耐心教育他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好方法。如果一發現學生用手機,我不會馬上從他手機上奪回手機,也不會當場丟他的臉。而是回辦公室,查查他的成績,看看他的家境,再觀察他一兩天的行爲。最後如果發現他因爲用手機而犯錯時,我會抓住機會教育他。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最後用期盼的眼光對着他說一些鼓勵語。被我教育的學生,他們一般都會心悅誠服接受批評和保證不用手機。學生用手機是一件很影響學習的事情,但只要耐心地教育,問題總可以向好方面發展。

第三、用“信心”去搭建學生心理成長的橋樑,做學生的護航人;

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期,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解決心理問題,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所以教師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相信經過教育、學生一定會脫胎換骨,慢慢攻克學生的心裏堡壘,解開學生的心裏鬱結,疏導學生的心理防線。時時給學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勵,做學生精神上的嚮導,從而成爲學生的精神支柱,成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的護航人。

第四、用“愛心”去鋪平學生的心理之路,讓學生自己茁壯成長。

作爲一名教師,必須有博大寬廣的愛心,對教育事業持之以恆,永存愛心,這樣你對學生的愛心方能永久。教師的愛心正是激發、感召、喚醒學生進取心的一副良藥,是理想、抱負的生長素,是學習的催化劑,更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

做學生的德育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記得在這個學期初,李一鳴副校長就跟我講: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用心來做!我認爲,作爲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也必須要用心去做!

2022國小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篇三

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麼,作爲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着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爲創造之人呢作爲教師應注意選取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國小思品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主渠道,在國小德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於是我在重視繼承思品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思品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一、“抓綱務本”,按時代要求,扣學科特點,確定教學目標資料。

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之一在於教育目標的不同。國小思品課是讓國小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

本學科以“五愛”爲基本資料,着重培養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指導行爲,使學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潛力。較之以傳統的思品教育來說,“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潛力”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課教學既重視知識積累,強調知識結構,還體現了其強調培養潛力、強調教師要重視據大綱要求,扣教材本身,從思品教育的整體性、階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統一思考教學目標,從而在思品教學中實施創造教育。

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畢》要重視啓發學生從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動物們在山羊老師處學習的不同態度及結果的故事中懂得這天的事今做的道理,從而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中段《什麼是勇敢》要透過文字、結合圖畫的理解,教會學生分析懂得勇敢與逞強的區別,激勵學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學習。高段《給小燕的回信》則應讓學生在古今中外衆多感人至深的尊師故事中去體驗,激發情感的共鳴,從而深切體會到老師的崇高而偉大,他們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由於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制訂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五愛”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職責感得以激發,學生樂於學習這門課程,體現了學生變機械理解、機械模仿式的學習爲理解與發現有機統一的創造性的學習。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潛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此刻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國小生創造志趣和潛力的主渠道。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

一堂課總離不開開課、行課、結束三大環節。結合思品課明理、激情、導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品課中安排新課引入、學禮貌理、指導行爲、總結談話四大環節。在教學中又注意了在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導行爲,從而構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創造性思維的大家庭中,發散思維可謂是天之驕子,因爲人們大部創造性設想都是透過發散思維得到的。在思品教學中,注意“抓綱務本”,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處理好文內、文外的聯想分析,是訓練學生髮散思維的有機結合點。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在處理教材“李芳回到家裏,情緒亂極了”一節時,教師提出了“請同學們幫李芳分析一下,此時她可能面臨着哪幾種選取,後果怎樣”一石激直千層浪,學生興趣高漲,展開了思維的翅膀,這爲後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確的選取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矗

3、爲學生帶給“創造大舞臺”。

善於發掘環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斷取得最進的支撐點,是創造活動取得成功的藝術。和諧、寬鬆、信息暢通、恰如其分的獎勵,尤其是富於挑戰的環境,對創造最爲有利。基於這樣的思考,結合我校中高段學生的實際潛力,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導行這一環節作爲學生喜歡的“辯析討論會”的形式出現,一改過去教師把持課堂爲學生用心參與組織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