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教師研修活動總結(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教師研修活動總結(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教師研修活動總結 篇一

在幾年來大量調研聽課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閱讀教學課堂上這些可喜變化,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目前農村國小語文教學還存在着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語教學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音符另人擔憂。

第一、對新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理解不透

部分教師不能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僅僅停留口頭上,停留下在幾個時髦的名詞上,對這些新理念的實質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他們的教育思想落後,教學觀念陳舊,對先進的教育理論學習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課堂教學因循守舊,死氣沉沉。

第二、對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不準

《語文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學的準則與方向,但課堂上的有些現象顯示我們有些教師對《語文課程標準》解讀不夠深入,不能正確理解課標精神,對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不能全面系統把握,以至教學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對文本的正確、深入地解讀存在困難。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一語道盡了廬山面目的神祕多姿,看似樸素的詩句卻蘊藏了極其深刻的辯證主義哲理,這一哲理同樣適用於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文本解讀。文本解讀已經成爲目前語文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話題。但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國小語文的教學,文本解讀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我們的教師設計一堂課前,對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賴教參,教學目標的認定,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流程的設計甚至教參上現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師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研讀文本、體驗文本、感悟文本、解讀文本。即使解讀也大都淺嘗輒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缺乏對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的能力。對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思路和對字、詞、句的理解不夠準確,看不出字、詞、句和每段蘊含的深意,發現不了作者在遣詞造句、佈局謀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現嚴重誤讀。由於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對文本解讀存在欠缺,在課堂上就很難遊刃有餘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很難爲學生的思維打開一個更加自由、廣袤的空間,所有美好的願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這種欠缺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深度、厚度和廣度。當學生在閱讀中“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教師並不能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柳暗花明又一村”。

國小語文教師網絡研修的心得體會 篇二

在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的報告中,他簡要總結了當前國小語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辛苦,師生的付出與教學成果不成正比,學生語文素養水平普遍不高。崔巒老師將其概括爲九個字“費時多,收效微,負擔重”。具體來說,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識字數量不高,識字速度不快,有限的識字量拖了閱讀的後腿,因而造成閱讀量大大不足,閱讀面狹窄,學生詞彙量不夠。

2、寫字水平下降,淡化了寫字教學,對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缺乏重視和引導。

3、學生進入獨立閱讀的時間較晚,閱讀量小,閱讀興趣不夠,能力不足,因而語文綜合素養偏低,語言表達能力較弱。

4、習作教學,指導方法不足,學生口頭、書面表達能力不足,不能適應生活的需要,語文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力較差。

5、口語交際中的聽力不足,聽,聽不出要點,說,不能完整地表達意思,不善於積極主動地與人交流。

針對這些現狀,我們該怎樣深化語文課程和語文教學改革呢?崔巒老師提出了以下改革思路:

1、改革識字教學,解決識字拖閱讀後腿的問題。具體可從這樣幾點入手:識字提前,早認多識;加強自學,大量閱讀;識寫分步,強化認字,紮實寫字。

2、改革閱讀教學課程結構,深化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教學,大力推進課外閱讀,儘早閱讀,大量閱讀,有指導性地閱讀。

3、閱讀教學不再是單純而繁瑣的理解分析,而是在理解感悟文本的同時,滲透閱讀與習作的方法,做到課內得法,課外博讀,利用課文教,而不是教課文。崔老師提出:向分析式閱讀教學說再見,向方法指導式閱讀教學轉身。

4、年段目標,課時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訓練點要進一步明確。

5、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培養語文的運用能力,大力弘揚“大語文觀”及“生活語文”的思想,並貫穿始終。

6、做到讀寫結合,讀與表達相結合,提倡生活式作文,真情作文,表達真實見聞,真情實感,創新思想,克服厭寫畏懼的情緒。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的國小語文教學要力爭實現“五個一”,即:寫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能寫一篇好文章,養成一種好習慣,有一顆博愛的心。

反思自己的教學,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1、教學的設計缺少學生的質疑,語文教學需要進一步走向深層,多考慮學生學習中實際遇到的困難。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預設不足,教學內容選擇過多,內容分散不夠集中。有些環節不夠紮實,學生的閱讀不夠充分。

針對這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做到“有捨得”,在課前解讀文本時要準確地立定目標,落實做透。教學中要抓住重難點,找準切入點,引領學生深入體會、研讀、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儘可能做到簡潔、集中、有效,儘可能做到深入淺出。

我要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創新,正如沈大安老師所說,做“落花生”一樣的教師,營造“落花生”一樣的課堂教學,做到“既好看,又實用”。

國小語文教師研修活動總結 篇三

國小語文素養,是指國小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當具備的語文知識、自身基本素質和修養,而要培養這些能力,讀書是關鍵。所謂“熟讀成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覆地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語文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在讀中觸發形成良好的語感,在讀中積澱和感悟,在讀中進行美的享受,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在語文素養概念中,要求語文教學具有較高的質量。合理的閱讀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每篇課文都隱含作者獨有的思想情感,要想與作者產生共鳴,需要學生精讀文本,讀文產生感情,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

xx老師在教學《絨毛小熊》時,整堂課富有童真童趣,孩子們在老師親切的引領下,帶着對生活的感受以及豐富的情感領略了語言的魅力、課文的精彩。尤其是當孩子們上臺分享自己和玩具相處過的快樂時光時,我覺得很有意思。這說明xx老師的這節課喚醒了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更重要的是通過仿照課文的例子把情感和生活變成了修飾的語言表達了出來。我想孩子們在課堂上能夠有如此出彩的表現,與老師本身的魅力和紮實的基本功是分不開的,整堂課“讀”的環節居多,xx老師善於抓住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有層次並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們帶着生活和情感融入文本中去品讀。我想:只要學生的思想能夠融入文本中,並同生活實際產生聯繫,情感就一定會波動,素養一定會提高。再來,孩子如果能在每節課當中都能感受到語言文字後面的生活和情感,那麼,他的學習是很快樂的。

語文素養的培養基於課堂卻不能完全依賴於課堂,僅靠課堂傳授的那點知識顯然是杯水車薪的,應在課堂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是文化底蘊的積澱,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供學生閱讀,並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組織學生將自己近段時間閱讀的課外書,或者是自己喜歡的、自己有感想的讀物講述給同學聽。我將此方法運用到教學中,效果頗佳。從剛開始的“難以啓齒”到後來的“滔滔不絕”,甚至有些學生介紹的書籍成爲課後班級炙手可熱的讀本。

在新課標國小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落實“讀”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語感,激發情感,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思想認識,讓語文素養“讀”出來。

國小語文教師研修的活動總結(精選6 篇四

做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們擔負着培養未來社會有用人才的重任,在這個學期中,我有幸參加網絡教育研修。經過近期的學習、研修,我有以下會:

從學習中,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在教學思想上的轉變,雖然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已經十分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但學習讓我們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培養上,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爲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人,他們才能在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適應激烈的競爭。

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說,網絡研修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它不僅吸納了當今最新的技術,而且又致力於應用於課堂的教與學之中。既豐富教師本身的知識技能,又爲現行的教育體制注入活力。這種研修是以學員爲主體,各種資源爲輔助,爲學員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在整個的研修過程中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又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技能,還增強了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在研修過程中,我努力認真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有些想法還每來得及實現,但是我的教學思維方式的轉變將引導我在研修結束以後,還要進行認真的修改和完善。無疑這將對我的日常工作是起到決定性的知道作用。

這次研修課程的設置非常科學,經常由問題導入,由思考結束,這種研修充分地挖掘了老師們的學習潛能,有效地提高了老師的教科研能力。我在此次遠程研修的過程中,就嚐到了研究的甜頭,找到了做了一個研究性老師的努力方向,如果我們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都當作教科研的課題,那我們的教育生活就會天天充滿懸念,時時充滿探索,當然也就會不斷地品嚐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此次研修帶給我的衝擊太多太多,遠非一篇文章所能容納,我希望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在更大範圍更長時間地舉行這樣互動式的研修活動,那會讓更多的老師在登陸網站的同時,開始攀登自己事業上新的高峯。

雖然研修已接近尾聲,本着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精神,我將此次學到的本領實際應用到教學第一線中去。

國小語文教師網絡研修的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近期參加20XX年肇慶市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網絡全員培訓的學習,我從專家們哪裏學到不少知識,對新課標的理解又有了新的提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主要立足於“爲學生打好三個基礎:那就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爲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形成健康的個性與人格打好基礎;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語文教學,要有新策略,因爲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作爲低年級語文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通過巧用引言導入新課、採用科學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對學生作出及時評價並多肯定、整合各學科的學習,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行興趣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益,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學好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神奇的作用,可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課堂教學,全面實現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低年級語文的知識學習也較爲枯燥無味,怎樣才能激發剛入學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呢?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和兒童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課堂教學創設爲可讓學生喜愛、寬鬆、活潑的課堂,使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可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在教學中,可把學生三、四人分成一小組,開展討論式教學,使學生人人成爲教學中的主體;可讓孩子們在樂中學會知識,發展能力,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愛上學習語文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開展趣味性的閱讀,讀出童真,激發學習興趣。一年級的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等,在教學中通過畫、唱、演等形式多樣的來展現課文內容,還學生的童真,可以讓抽象的課文變爲形象。好像運用兒歌教學是一年級小朋友喜歡的,在教學中把閱讀與這一特點結合起來,開展趣味的閱讀,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如《柳樹醒了》一課教學中,教師在指導朗讀第二小節時,讓學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聲中給柳樹洗洗澡,孩子們邊唱邊演,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在課文的情境中,盡情地享受着小 詩。再讓學生來讀讀小詩,“小柳枝喲,軟了。”輕柔、舒緩的語調將詩意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學生的童真得到表現,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質量。

口語交際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於用書面表達,增強他們的習作自信心。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依照新課標的精神精心設計教學,多去琢磨,多去實踐。引領學生開闢一片語文學習的新天地,和學生共同成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