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杜甫詩教案(多篇)

杜甫詩教案(多篇)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一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啓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爲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實例探究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堂導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資源共享,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爲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一詩四讀,理解詩意

一、吟讀 ,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

古詩講究平仄壓韻,講究對偶,句式整齊,讀起來有節奏感、有音韻美。這些特點是由詩歌的形式決定的。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也是影響詩歌朗讀效果的因素。同時把握好每首詩中作者的情感是讀好一首詩的關鍵。《望嶽》寫於開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讚美泰山,表露詩人遠大抱負的,要讀得激昂豪邁。《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傳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讀出沉痛憂傷。

二、譯讀,以詩譯詩,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來翻譯古詩,譯出來的`現代文最好也要押韻

《望嶽》:學生讀原詩,教師示範譯詩:

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這些青山聳立在齊魯間。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黃昏清晨不一般。

雲層翻滾盪滌着我的心胸,

注目飛鳥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峯,

舉目縱觀傲視羣山。

《春望》:教師讀原詩,學生譯詩。

山河依舊而國都已經破殘,

春天的京城荒樹野草蔓延。

感念時事看見花草就想落淚,

痛惜離別聽到鳥鳴倍覺心寒。

戰火接連從去年三月燒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書抵換萬兩黃金。

白頭髮已經越撓越稀,

簡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譯

《望嶽》全詩可分爲兩大層,都是切着“望”字。前兩聯爲第一大層,着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後兩 聯,也寫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春望》本詩前四句寫春城破敗的景象,包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表達了詩人深沉含蓄的感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詩的寫作思路,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賞讀

教師示範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萬金”,古代以十兩黃金爲一金。極力寫出了難得和珍貴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因而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

學生分小組討論,品味賞析:

1、“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但用在這裏卻有深刻含義: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設計選題,課外探究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聯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爲這是擬人寫法,意思是由於戰亂,都城破敗,彷彿話、花也像人一樣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世間的離別而驚心。還有一種通行的解釋是:花、鳥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目,但詩人因爲感傷時事,所以看到花開反而黯然淚下;因爲久別家鄉,所以一聽鳥鳴反而倍覺心驚。你贊成哪一種解釋?理由是什麼?

2、反襯是詩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請分析。

研究方法:

⑴ 蒐集關於《春望》的資料,包括不同版本的註釋、選講、賞析、評論、背景資料等。

⑵ 蒐集關於作者的資料,包括生平、年譜、思想、背景資料等。

⑶ 仔細研讀這首詩,獲得自己的感悟。

⑷ 參閱各方面的資料,說出自己的觀點。

推薦書目:

《唐詩鑑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孫育華主編《唐詩鑑賞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賀新輝主編《全唐詩鑑賞詞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編《杜甫詩歌鑑賞集》,巴蜀書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課時

〖創設情境,課堂導入

多媒體課件展示蔣兆和先生的名畫《流民圖》中《西望長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緩緩響起。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各種形式反覆朗讀,將詩歌讀熟。教師要特別強調要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中人物的感情和詩人的思想感情,體會場面的氣氛和詩歌的意境。

理解詞語,複述課文。

〖師生互動,深入探究

1、作爲一名女性,我對文中老婦人的兒媳婦“出入無完裙”,感受特別深刻。裙:古謂下裳,上古時代,男女服裝差別不大,區分也不嚴格。唐代以後,婦女穿裙之風大盛,男以穿袍爲常服,女以裙爲常服,後泛指衣服。爲什麼連一件會客的`衣服都沒有?(生活貧困)爲什麼會如此貧困呢?(戰爭)

2、這是一場怎樣的戰爭?同學們學過歷史,請結合課下注釋,談談這場戰爭。

公元758年,爲平息安(祿山)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佔的鄴(Yè)郡(現在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現在河南孟州市),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當時詩人任華州司功參軍,管理地方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考課等文教工作),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他目睹了戰亂中人民的苦難。

3、是戰爭使這個家庭生活貧困艱難。老婦人一家僅僅是生活貧困嗎?他們爲這場戰爭還付出了什麼?(二子戰死沙場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無依 老婦自請應役)

在瞭解這個家庭的命運的同時,進一步在語境中落實字詞。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這裏引申爲完結。請,請讓我。應:應徵。猶得:還能夠。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可這兒連老婦人都要去應徵到軍中作飯,可見當時戰爭的激烈、殘酷。有唐史爲證:

陳陶之戰,四餘萬唐軍一日內爲國捐軀。

潼關戰役,二十萬唐軍全軍覆沒。

鄴城失利,郭子儀等率領的唐軍,戰馬萬匹,只剩三千。甲杖十萬,幾乎全部喪盡。

這時唐王朝急需補充兵力,重整旗鼓,詩中哪句話可以看出這一點?(有吏夜捉人)

5、爲什麼不說“徵兵”“招兵”“點兵”而說 “捉人”?

“捉” 字頗具春秋筆法,說明這絕不是正常的徵召,而是胡亂搜捕。這的確稱得上“一字之貶,嚴於斧鉞”。“捉人”也與“捉壯丁”的內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內涵則比較具體。玄宗天寶律法規定:“制十八爲中男,二十二爲丁”(《舊唐書·食貨志》),二十二歲纔是壯丁年齡,而現在驅盡壯丁,及於老弱。

6、夜:爲什麼夜間出動?

一則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二則表明縣吏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

7、從“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樣的嘴臉?(兇惡殘暴,如狼似虎)下面我們換個角度,來個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站在“吏”──一個部隊的下層官吏的立場,說說他爲什麼“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過是一個下層的小長官,迫於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嗎?他家裏也許還有妻兒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這場戰爭不僅給下層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給象石壕吏這樣的下層長官帶來了深深的恐懼。戰爭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造成生活貧困,勞動力急劇減少,“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據歷史記載,安史之亂後,全國人口只有1690萬強,比玄宗天寶十三年減少近十分之七。戰亂之後,唐朝由極盛轉向衰弱。

人們討厭這種破壞安定和平生活的戰爭,就老婦人而言,她對戰爭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現?(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婦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積極支援這場平叛戰爭,請同學們根據創設的情境,合理揣測想象老婦人此時的心理活動。

〖小結全文,拓展延伸

老婦人是杜甫筆下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過這一形象,反映了戰爭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唐朝人民雖怨恨戰爭,但終究咬緊牙關,含着眼淚,義無返顧地走上前線支持了平叛戰爭。

戰爭期間,杜甫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寫了一組詩,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別”。《新安吏》中淚眼婆娑的母親送走未成年的兒子,《新婚別》中結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別》裏白髮蒼蒼的老婦人送走已七十多歲的老伴……

統治者昏潰招致了戰亂,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給詩人杜甫帶來了痛苦。安史之亂前,杜甫的身體是比較健壯的,據史料記載:他十五歲時“八月棗熟,日上樹千回摘棗”。安史之亂髮生後,杜甫從長安到鳳翔投奔肅宗,只有四十五歲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襤褸,光腳登一雙麻鞋(《述懷》)。杜甫在戰亂中生活貧困,流離失所,戰亂結束了,他的身體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進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聾的是左耳,牙齒落掉了一半,視力衰退,腳也不靈便。寫這首詩時,杜甫只有四十七歲,卻已經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國家面臨的災難,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靈,他佇立在風中,望着前方,他憂鬱的眼睛在訴說……

〖自我選題,推薦作業

1、以本詩爲藍本,以第一人稱“我”爲敘述視角,代替詩人把這首詩改寫爲現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開合理地聯想,可以添枝加葉地描述。

2、學了這三首詩歌,你對杜甫的思想發展有怎樣的瞭解?

提示:這三首詩是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題材不同,背景不同,風格也不同。《望嶽》寫詩人遊歷山川名勝,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自己的遠大抱負,其感情基調熱情奔放。《春望》寫詩人歷經戰亂,目睹國家破敗之象,身感離鄉背井之苦,表達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寫於戰亂時期,但這時,詩人面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後兩首其感情沉鬱憂憤。從這三首詩歌來看,詩人的思想逐漸從理想走向現實,從於家於己的眷顧轉向於國於民的關注,或多或少地體現了詩人思想發展的軌跡。

名師點評 (山東省淄博市第五中學 孫輝)

這是一堂較爲典型的和諧教學的示範課。教師對作者和作品駕輕就熟,瞭然於心,對課文的賞析看似不經意而爲之,其實用心良苦。教師非常巧妙地由“出入無完裙”切入,引導學生逐層認識到戰爭給下層勞動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給石壕吏這樣的下層官吏帶來的巨大恐懼,給作爲詩人的杜甫帶來的嚴重的身心創痛,由此串起整個故事情節。在激活練習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揣測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試圖從中尋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沉澱積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之情,同學們的掌聲正是對這種崇高精神的讚美與肯定。

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不僅符合和諧教學的模式,更體現了時代追求的創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着兇惡的嘴臉,可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換位思考,透過其兇惡看到的是戰爭的殘酷無情和下層小官吏的無奈恐懼。詩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馬亂、酷吏橫徵暴斂、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現實,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負重、慨然赴國的高尚情懷。“天意須君會,人間有好詩”。戰亂固然使詩人寫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詩篇,但戰爭對詩人靈與肉的摧殘,對千百萬生靈的塗炭,作爲人民的詩人,其心靈又是何等的傷痛。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寧可不要這一段歷史,也不願我們的人民經歷戰火,顛沛流離。這纔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氣魄。從這一意義上講,教師創新的思維方式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滲透。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誘導學生通過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對作品進行獨特的解讀,尊重他們的閱讀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二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啓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爲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實例探究】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堂導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資源共享,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爲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一詩四讀,理解詩意

一、吟讀 ,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

古詩講究平仄壓韻,講究對偶,句式整齊,讀起來有節奏感、有音韻美。這些特點是由詩歌的形式決定的。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也是影響詩歌朗讀效果的因素。同時把握好每首詩中作者的情感是讀好一首詩的關鍵。《望嶽》寫於開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讚美泰山,表露詩人遠大抱負的,要讀得激昂豪邁。《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傳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讀出沉痛憂傷。

二、譯讀,以詩譯詩,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來翻譯古詩,譯出來的現代文最好也要押韻

《望嶽》:學生讀原詩,教師示範譯詩:

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這些青山聳立在齊魯間。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黃昏清晨不一般。

雲層翻滾盪滌着我的心胸,

注目飛鳥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峯,

舉目縱觀傲視羣山。

《春望》:教師讀原詩,學生譯詩。

山河依舊而國都已經破殘,

春天的京城荒樹野草蔓延。

感念時事看見花草就想落淚,

痛惜離別聽到鳥鳴倍覺心寒。

戰火接連從去年三月燒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書抵換萬兩黃金。

白頭髮已經越撓越稀,

簡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譯

《望嶽》全詩可分爲兩大層,都是切着“望”字。前兩聯爲第一大層,着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後兩 聯,也寫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春望》本詩前四句寫春城破敗的景象,包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表達了詩人深沉含蓄的感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詩的寫作思路,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賞讀

教師示範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萬金”,古代以十兩黃金爲一金。極力寫出了難得和珍貴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因而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

學生分小組討論,品味賞析:

1、“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但用在這裏卻有深刻含義: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三

教學要求:

1、瞭解詩人生平。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望嶽

一、導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二、讀讀講講問問。

分兩步:先通過解題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後逐句詮釋。

整體感知。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爲“俯視”。

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爲故齊地,之南爲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爲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爲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衆山小”,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三、總結。

杜甫一生極爲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爲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設計:

遠望

望嶽近望

細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春望》賞析

教學過程: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着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爲寫景,實爲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爲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爲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爲,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板書設計:

春望

憂國---------------思親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石壕吏》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揭露官吏的橫暴

3.同情人民的苦難

教學重、難點:

體會老婦的話對錶達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簡介作者:

1. 介紹背景。

2.簡介作者。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整體感知:

1.質疑,畫出難懂的句子。

2.談談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圖理解課文:

1.根據圖畫找出對應句。

2.有人認爲老婦的話不是一口氣說出來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問出來的。試據此想象吏與婦對話的情景。

五、說一說:

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複述課文——“走進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這戶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以及

老嫗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賞音樂《家和萬事興》。

板書設計: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婦哭訴苦難 戰爭給老百姓的災難深重

老婦自請服役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四

一、導入,競背學習過的唐詩。

二、朗讀,讀準下列字音。

岱宗(dài) 決眥(zì) 簪(zān) 逾牆(yú) 鄴城(yè) 老嫗(yù)

幽咽(yè)

三、比讀,比較《望嶽》和《春望》兩首詩。

1、比較角度:抓住一個“望”字。

2、明確:

(1)《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寫此詩時詩人24 歲,正過着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的第二年三月,詩人劫後餘生寫下了《春望》。

(2)《望嶽》之望是由遠而近,由朝而暮, 由大略而細緻,《春望》之望是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

(3)《望嶽》之景闊大雄偉,令人心神爲之激盪,豪情滿懷;《春望》之景滿城殘敗,淒涼荒蕪,使人黯然神傷。

(4)《望嶽》表達了建功立業的雄心,格調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則抒發了戰火之中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深沉抑鬱,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3、小結:分析詩歌風格可從寫作背景、寫作題材、思想感情諸方面入手。

4、自讀《石壕吏》,從寫作背景、寫作題材、思想感情幾方面分析此詩的寫作風格。

明確:《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此時郭子儀等的60 萬大軍被史思明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爲補充兵力,便在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詩中記敘了縣吏夜晚捉人的事,詩人通過對現實的如實描繪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詩歌風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鏈接延伸。

1、複習以前學過的杜甫詩歌和自己課外背誦的杜甫詩。

2、將這些詩作按詩歌風格歸類,引導學生體會杜詩風格的多樣性。

如雄闊高昂、深沉含蓄、清麗溫馨等。

五、背誦三首詩。

【教學設計B】賞讀課

〔教學創意〕杜律向來被譽爲律詩的最高境界, 爲很多後人效仿。原因何在? 語言的苦心錘鍊是一個重要原因,杜甫曾自言“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本設計就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指導學生學習杜詩。

〔教學步驟〕

一、字正腔圓吟讀三首詩。

二、從詞語錘鍊的層面鑑賞三首詩。

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三、引用詩中名句造一個句子,然後說說這些句子成爲名句的原因。

1、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明確:名句都是千百年來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喚起人類經驗通感,在鮮明的形象中蘊含着豐富的內容的句子。

四、背讀三首詩。

【教學設計C】杜甫作品朗誦會

〔創意說明〕本課選編了三首杜甫詩,對一位作者來說,這就猶如編者給他安排的個人專場,設計一節“杜甫作品朗誦會”,讓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他,深入地瞭解他,放聲地吟詠他,不失爲“用好教材”的作法。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課前複習曾經學過的杜甫詩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絕句·遲日江山麗》《絕句·江碧鳥逾白》《江南逢李龜年》《出塞·挽弓當挽強》《江畔獨步花》

2、學習本課三首詩,瞭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後兩首詩風的差異。

3、教師準備相關音像資料,製作課件。

《春夜喜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江漢》《旅夜書懷》《登樓》《登高》《蜀相》。.

4、根據學生準備的篇目編排朗誦順序,安排學生主持人。

二、朗誦會過程:

1、引子:“千秋詩聖———杜甫”,簡介杜甫。

2、第一樂章:“青年才俊———一覽衆山小”,朗讀篇目:《望嶽》朗讀VCD ,學生朗讀《出塞》。

3、第二樂章:“詩窮而後工———記錄歷史的如椽巨筆”。

“憂國憂民———直面現實時的真情”, 朗讀篇目:《兵車行》《石壕吏》VCD ,學生朗讀《江南逢李龜年》《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VCD。

“亂世暫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讀篇目:學生朗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遲日江山麗,江碧鳥逾白)《江畔獨步尋花》,《春夜喜雨》VCD。

4、尾聲:“寫詩———生命的存儲方式”, 朗讀篇目:《登岳陽樓》《登高》《登樓》(師生齊誦) 。

5、結束語。師生共同小結,下課。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爲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陝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關於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一個沒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了1400多首詩,博得後人廣泛的稱讚。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精神。人們稱杜甫的詩爲“詩史”,是“千古絕唱”,稱譽杜甫是“詩學宗師”,“詩聖”,對於這些高度的稱譽,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關於作品:《秋興》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曆元年)、55歲旅居夔府時的作品。這是八首蟬聯、結構嚴密、抒情深摯的七言律詩,體現了詩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成就。寫這組詩時,離開安史之亂的爆發(755)已十一年。

二、近體詩知識

⑴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也稱今詩。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詩體,其句數、字數、平仄、對仗、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有律詩和絕句。

⑵律詩

①詩句字數整齊。分爲五言和七言(簡稱五律、七律)。

②規定詩句數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稱爲排律或長律)。

③中間兩聯必須對仗。每兩句成一聯,八句律詩計四聯,依次爲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末聯)。其中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又,每聯中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④有嚴格的聲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韻,一韻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⑶絕句:每首定格爲四句,以五言、七言爲主,簡稱五絕、七絕,韻律與律詩相同,只是不一定對仗。

⑷詩歌鑑賞指要

A.基本要求:鑑賞詩的內容、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B.基本要領:

①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②披詞入情,激發感情。

③展開想象,探究意境。

何謂“意境”?這裏的“意”,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情);“境”是指客觀世界(景),兩者融爲一體便成爲意境。因此,意境是詩人藉助於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是詩情和畫意的完美統一。

④感受韻律,品味語言。

三、研讀詩歌:

全詩感情基調——孤獨抑鬱

整體感知

一、二聯——巫山、巫峽的秋色秋景;三聯——由眼前叢菊的開放聯繫到“故園”;四聯——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

通過對巫山巫峽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繪,烘托出陰森,動盪不安的環境氣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撲面驚心,抒發詩人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

分析本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問: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玉露、楓樹林、波浪、風雲、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問: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秋的蕭殺,人的憂傷與孤獨。

問: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後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蕭森的氣息充塞於巫山巫峽中,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隱晦,不見天日,形象表現詩人的極度不安,和胸中的鬱悶不平,象徵了國勢的危急——用豪邁、宏闊寫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點,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

問:叢菊兩地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體現詩歌主旨,詩人此時身在夔州,暮年飄零,羈旅江上,面對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開放卻是秋天滿目蕭條,不覺得潸然淚下,聯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覺引發詩人對國家盛衰及個人身世的感慨,憂國傷時。

問: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沒有機會回到故園,秋意卻越來越深了,秋風也越來越冷了,當地人家都開始做寒衣了。又一次迴應了詩題中的“秋”字。過去人們冬天穿棉衣,棉衣穿過一冬,裏邊的棉花就板結起來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搗衣石,現在你聽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經到處都是刀剪聲和搗衣的聲音。人們的生活習慣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帶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經好幾年了,我始終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我用什麼來抵禦羈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結:

這一首詩,從夔州的秋天起興引出了他的感發,而他感發的重點則在對“故園”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爲深厚。

1、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聯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悽苦落寞的情懷。

頷聯緊承首聯“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盪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雲匝地,又象徵着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鬱悶。

頸聯傾訴思鄉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悽傷。

尾聯在一畝的秋風裏,一片搗衣聲的環境、氣氛,含茹遊子無家可歸之惆悵淒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釦題目,綰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爲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悲愁之情作爲連通各聯的內在聯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2、結合上一個問題,總結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爲依託、互相生髮,融會一體,密不可分。

如首聯,楓樹爲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悽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於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於詩人心頭的鬱悶的象徵或形象展示。

又如頷聯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雲,作者既生動的表現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徵,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盪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

再如頸聯書寫思鄉之情,同樣是藉託“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後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彷彿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藝術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鍊,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願。他後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說,頷聯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爲練達而傳神。尾聯在“白帝城高”之後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着含蘊無窮的深長餘韻。最爲傑出的是頸聯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啓“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心願始終無法實現,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後痛定思痛,爲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繫於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啓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三、小結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爲氣也”以來,悲秋成爲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着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爲深厚。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人在真實的敘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爲國擔憂的感情。

2.運用多種方法誦讀作品,聯繫作者經歷,感知一個飽經憂患、胸懷天下的“詩聖”形象。

說明: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其所處的時代正是唐帝國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期,他的一生顛沛流離,貧病交加,充滿了悲劇色彩。他的詩作不僅有對個人境遇的嗟嘆,還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鮮明的時代色彩,充溢着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本課選錄的三首詩,都是杜甫中後期的優秀作品。學生讀這三首詩,可以從讀入手,通過熟讀來感知詩的內容,進而通過對詩中關鍵字詞的品讀,聯繫作者的個人經歷,領悟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複雜感情,並且產生對詩人的敬仰之情,有興趣誦讀杜甫的作品。

課時建議:2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石壕吏》: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敘事中所表達的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對悍吏的譴責。

2.《又呈吳郎》:體會本詩措辭委婉、以情動人的特點,並感受“不爲”、“只緣”、“已訴”、“正思”、“即”、“便”、“雖”、“卻”等詞的表達效果。

3.《登岳陽樓》:體會詩人在描寫宏偉壯麗的景象中所寄託的心憂天下、嗟嘆自身的悲憤與感傷。

說明:

《石壕吏》一詩句句敘事,無抒情語,無議論語,但寓褒貶於敘事,傾向性十分鮮明,所以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於巧妙的敘事中藏有不盡之意是學習本詩的重點。《又呈吳郎》是一首勸誡別人的詩作,所以引導學生體會本詩委婉的措辭、循循善誘的勸導顯得很有必要;同時,本詩一些散文化虛詞的運用,使得整首詩更加抑揚頓挫,耐人尋味,應該引導學生好好品味。《登岳陽樓》一詩以其意境的宏麗開闊爲人稱道,但水勢浩森、無邊無際的巨大景象中卻有一個北望長安,涕泗滂沱的詩人,如何引導學生把握這一點是學習本詩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介紹:《唐詩鑑賞詞典》名句索引中選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約有五十多句。由此可見,杜甫確實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引導學生共同回憶自己熟悉的杜甫詩作。搜索記憶庫,同想杜甫的詩作。熟悉的作品有:《望嶽》、《春望》、《春夜喜雨》、《贈花卿》、《絕句》、《旅夜書懷》等。激活學生的記憶庫存,比較直觀地體會杜甫詩作的豐富及對我們的深遠影響,引發學生學習本-果選錄的三首詩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瞭解作者生平請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杜甫的資料,明確杜甫生活的時代,大唐帝國正經歷着由盛而衰的劇變,其一生的創作,是那個時代的縮影課前準備杜甫的生平資料,查閱三首詩創作的時間、時代背景、作者當時的遭遇等,在課堂上交流。一方面培養學生查閱資料、提煉資料的習慣,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將作者與作品緊密地聯繫起來。

賞讀《石壕吏》

l.整體感知:

(1)散讀全詩,讀準字音,疏通文意,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2)提問:初讀本詩,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重點研讀

(1)細讀老婦“致詞”的十三句話,想象老婦面對悍吏怎樣的`逼問纔有這樣一番說辭,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

(2)提問:除了老婦的致詞以外,作者還在哪些詩句中讓我們感受到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愛憎?

3.集體背誦,小結。1.(1)戍(shù):駐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暫且。已:停止,完畢。

學生散讀本詩,明確本詩主要敘寫了一戶普通家庭在戰爭中的不幸遭遇。

(2)詩人在詩中抨擊了石壕吏的兇暴氣焰和冷酷無情,同時對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深切的同情。

2.學生研讀、批註:

(1)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②“你們家還有別人嗎?”(室中更無人。)

③“你撒謊!不是還有個孩子在哭嗎?”(唯有乳下孫。)

④“孩子的母親呢。快把她叫出來!”(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⑤“這怎麼行!你們家必須有一個人要跟我們走。”(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這種“藏問於答”的表現手法,讓我們進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蠻橫、兇悍,老婦的悲傷、悽苦。

(2)學生圈畫、批註詩句,體會作者反映的社會現實和流露的思想情感。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僅點明瞭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表現了當時兵荒馬亂、雞犬不寧的社會現實。

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詩的提綱,“夜捉”兩字如實地描繪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此的揭露與批判。

例3:“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說明老百姓長期以來飽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穩,有風吹草動立刻“逾牆’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中“呼”與“啼”形成強烈對照,體現了“吏”的暴戾兇悍,老婦的悲傷悽苦,同時“一何”修飾“啼”與“苦”,加重了感情色彩。

例5:“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婦哭訴、悍吏百般威逼的過程很漫長,聯繫前文的“暮”、“夜”更能強烈感受到這一點,同時聯繫“如聞泣幽咽”句,“夜久”還表明詩人對老婦一家的遭遇萬分關切,徹夜難眠,關心百姓疾苦之情溢於言表。

例6:“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一句既敘事又抒情,一方面照應文章開頭,另一方面也是對“請從吏夜歸”的補充,如果說前面我們對悍吏是否會帶走這樣一個孤苦的老婦還心存疑問的活,至此我們已經全然明白了結果,我們再次體會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陸時雍稱讚《石壕吏》“其事何長,其言何簡”,詩人十分善於裁剪,在簡潔的敘事中抒了情、發了議論,愛憎十分強烈。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本詩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傾向。

2.引導學生品味作者是將“吏”的蠻橫、兇悍在老婦“致詞”的轉折中暗示出來。

杜甫的詩可謂字字珠璣,“精煉”更是本詩獨特的藝術風格,所以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整首詩的情感基調之後,細細品味詩句中的關鍵字詞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品味關鍵字詞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悍吏的兇暴囂張、人民的悲苦無助的。當然在品讀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的認識體會爲主,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任意拔高。

賞讀《又呈吳郎》

l.提問:從題目“又呈吳郎’來看,吳郎是誰?

2.提問:作者爲什麼要寫這首詩給吳郎?

3.提問:“又’是針對什麼而言的?

4.提問:吳郎是晚輩,作者在這裏爲什麼要使用敬詞“呈”?

5.自讀全詩,思考作者是從哪三個方面入手來勸解吳郎的?

6.上述三個角度的勸說,作者運用了一系列的虛詞,請圈畫並指出其表達效果。1.查閱資料明確:吳郎是杜甫的一個親戚,杜甫把自己住的草堂讓給了他。

2.這個草堂前有幾棵棗樹,杜甫住的時候,常有一個寡婦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但吳郎來了以後,就在草堂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就向杜甫訴苦,杜甫便寫詩去勸告吳郎。

3.因爲杜甫以前寫過一首《簡吳郎司法》,所以此處用“又”。

4.作者在這裏特意用了敬詞“呈”,是想讓吳郎易於接受。

5.自讀全詩並梳理:(l)前四句詩作者自敘以前的事,用自己如何對待寡婦撲棗來啓發吳郎。(2)5、6兩句委婉地指出吳郎的行爲確有不妥之處。(3)最後兩句指出戰亂、苛稅是寡婦撲棗的社會根源。

6.圈畫關鍵詞:“不爲”、“只緣”、‘已訴”、“正思”、“即”、“便”、“雖”、“卻”等,感受這些經常出現在散文中的虛詞如今出現在律詩當中,能夠化呆板爲活潑,使得整首詩既有律詩的形式美、音樂美,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與“委婉地勸說”的目的相配。從解題入手,引導學生明確本詩的創作背景,爲學生理解整首詩奠定基礎。引導學生整體感知作者對吳郎委婉的規勸,感受作者對窮苦人處境的體諒,對國家大局的關注。

引導學在在感知詩作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感知爲了承載這樣的內容,作者選用了什麼樣的形式,這樣的形式對承載這樣的內容有何效果。

賞讀《登岳陽樓》

l.提問:詩人登臨岳陽樓時的人生境遇如何?

2.散讀《登岳陽樓》中的前四句詩。

(1)要求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描繪你所想象的詩人筆下的洞庭庭的景色。

(2)提問:前四句詩中哪兩個字顯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點?

3.散讀《登岳陽樓》中的後四句詩,依據所表達的內容,爲杜甫設計一段內心獨白。

4.提問:洞庭湖開闊的景象似乎與詩人涕泗滂沱的情感並不相稱,對此你怎樣看?

5.總結本詩的主要地位:《登岳陽樓》被評爲“登樓第一詩”,現今岳陽樓上二樓正壁還懸掛着毛澤東親筆書寫的詩屏。1.反饋:根據所掌握的杜甫生平資料,可以發現這首詩是詩人辭世前兩年的作品,當時他漂泊在湘江帶,貧病交迫,暮冬叫節到達嶽州,登上了岳陽樓。

2.(1)可能會選用“水勢浩瀚”、“雄偉壯闊”、‘水天一色”、“氣勢磅礴”等詞語。

(2)“坼”字捕寫洞庭湖的千層巨浪衝裂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顯示洞庭湖水的磅礴氣勢;‘浮”字描寫洞庭湖主宰着天地萬物的沉浮顯示出洞庭湖的壯闊。

3.抓住“無一字”、“老病”、“孤舟”、“戎馬”、‘涕泗”等關鍵詞語來體會詩人的感傷不僅只爲一己.更爲遭受兵亂的國家與百姓。

4.感受作者在這裏是用宏大的景象反襯自己的渺小無助,用偉岸的氣勢反襯自己的無足輕重,景色雖然闊大,但寄寓着漂泊天涯,懷才不遇,滄海桑田的感觸。

跟讀、誦讀、背讀,爭取熟讀成誦。1.瞭解詩人當時的境遇,有助於體驗詩人“涕泗”的情感宣泄與心路歷程。

2.通過誦讀、品析,去感受前四句詩所展現的開闊宏麗的意境。

3.引導學生揣摩詩人的情感,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4.引導學生理解“漂泊西南天地司”的杜甫登樓看景時的獨特感受。

5.通過他人對杜詩的推崇,激發學生熱愛杜詩的情感,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佈置作業

朗讀、背誦三首詩。

在本課選錄的三首詩中,任選一首詩,從一個角度談談你的認識或體會。進一步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思路點撥】

本篇課文共三首古詩,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三首詩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喜好,選擇課堂品讀和課後自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也可選擇課前佈置自讀筆記、課堂交流討論的形式組織教學。

【練習舉隅】

我們在賞讀本文選錄的三首詩的過程中,已經領略了“詩聖”杜甫的特點,其作品情感豐富,字句凝練。請再任意選讀杜詩五首,並選擇其中一首圈畫批註,談談自己的看法。可在班中交流。

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三收拾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準確流暢地背誦這三首詩。

2、理解詩歌主題,探究詩歌創作風格的變化。

3、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

能力目標:

1、指導朗讀教學,加強誦讀。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導掌握鑑賞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望嶽》,感受詩人對祖國合適的熱愛之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2、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衆,眷戀親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1、結合創作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事故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透過字面意思,把握詩歌意境。

教學方法:

1、反覆誦讀,吟誦把握詩歌內容。

2、教師點撥引導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3、引導學生想象聯想。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春望》、《石壕吏》。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嶽》,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調。這節課我們學習他後期的作品,理解賞析這兩首詩,體會杜甫詩歌創作風格的變化。

二、寫作背景

1、《春望》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不料中途爲叛軍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這首詩作於次年三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表達了詩人關心國家安危、眷戀親人的思想感情。

近體詩:

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頭兩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春望》一詩屬於五言律詩。

2、《石壕吏》寫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到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式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河陽一帶又騷動起來,唐王朝爲補充兵力,便在洛陽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見的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著名的組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誦讀詩歌,感知詩意

1、學生四人爲一組,以不同的形式朗讀課文。力求形式多樣,有所創意。(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詩的情調和韻味。)

2、欣賞配樂朗誦《春望》《石壕吏》,感受詩的情感。

3、師生齊讀這兩首詩。

4、學生結合課下註解,理解詩句,整體感知詩意。

四、深入欣賞,領悟詩歌

《春望》賞析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問題引導:《春望》一詩中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有什麼特點,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學生明確:

首聯: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國破,山河依舊,城春,草木深。這是一幅淪陷中的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春天也業已降臨,可是人去樓空,亂草遍地,使人滿目悽然。

頷聯:寫了花和鳥兩種形象,花和鳥是“感”“恨”的主體,那嬌豔的花因“感時、傷別”而流淚,那無憂無慮的鳥也一改往日動聽的歌喉,而發出讓人驚心的啼叫。

詩人是“感”“恨”的主體。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目,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着他,他見花而落淚,聞鳥而驚心。

頸聯:寫了烽火和家書兩個形象。自開春以來,戰火持續不斷,因而與家人難通音訊,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這時的一封家書抵得上“萬金”啊。

尾聯:寫的是詩人蒼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國都破敗之景,心念遠方家人的安危,不覺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已到了“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其傷痛愁苦之情可以感知。

(二)品味詩歌,體悟感情

1、品字

古詩詞中可以說沒有一個多餘的字,“字字都是詩人心血的結晶”並非誇張之詞。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詩歌,說說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處?

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觸目驚心,“深”字使人滿目淒涼。準確地描繪出國都淪陷後慘敗荒涼的景象。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中“濺”“驚”兩個動詞,不僅用字新鮮,而且還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2、品句

這首詩中的句子耐人品味,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的詩句,並說說你的理由。

比如:我喜歡“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戰火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書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的急切心情,這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我喜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或是詩人觸景生情,或是詩人移情於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達出詩人感時傷別的情懷,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體驗情感

詩言志,古詩是詩人內心情感的載體,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呢?

明確:這首詩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賞析

1、理清情節發展脈絡,指導學生背誦。

問題引導: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理清故事情節。並概括內容。

明確: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內容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是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後四句是結尾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詞又可分爲兩層:(5—16句)老婦人敘述家中不幸:(17—20)句老婦人自請應役。

2、品字品句

詩歌的語言精練而又有豐富的內涵,再次朗讀這首詩,列舉你喜歡的用詞和句子,並作賞析。

明確:“吏呼——何怒!婦啼——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表現了“吏呼”咆哮如雷,“婦啼”悲傷悽苦,又體現了詩人憎惡差吏、深刻同情老婦人的感情。

“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現出差吏對村民突襲搜捕,令人驚駭。

“老婦出門看”看字表現了老婦的機警,爲老翁出逃作掩護。

“急應河陽役”急字既表現老婦想快些讓家人脫離危險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戰事吃緊。

“獨與老翁別”獨字按時老婦人已被抓走,兒媳不得出面,只有與逃回的老翁告別,表現出家庭殘破的淒涼景象。

3、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問題引導: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人的痛苦申訴,目睹了一幕悽慘的故事,你體察到作者怎樣的複雜情感?

明確:在這個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對飽受戰亂之苦的勞動人民給予深切的同情,對官吏的蠻橫殘暴深惡痛絕;另一方面,他又擁護唐朝的平亂戰爭,盼望希望能取得最好的勝利。這正是詩人思想的矛盾所在,也是他一生憂國,心繫百姓情懷的再現。

4、辨析比較

這三首詩寫於不同時期,除了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外,還有什麼不同?

明確:杜甫的詩歌風格發生變化,樂觀自信、奮發向上的浪漫主義詩風,逐漸變爲“沉鬱頓挫的現實主義詩風。

5、課堂練筆,想象改寫

運用想象,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要細緻刻畫出人物各自的神態、動作和語言,還要補充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情節。

學生改寫範例:

天灰濛濛的,又陰又冷。寒冷的北風似乎要把整個人吞沒掉。

這是戰亂的歲月。暮色籠罩着一個邊遠僻靜的村落——石壕村。詩人杜甫從洛陽向華州趕路。這一天,天色已經昏暗,詩人錯過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東是一對年邁的老人,還有他們的寡媳和尚未斷奶的小孫子。他們衣着破舊,面黃肌瘦。

一天的勞累奔波,詩人和衣而臥,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約莫二更時分,一陣犬吠,村中突然紛亂起來,粗暴的叫喊聲、急促的打門聲……越來越近了。詩人被驚醒了,藉着慘淡的月光向外窺看,原來差吏又來抓壯丁了。房東一家嚇得心驚膽戰。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過屋後的一堵斷牆,向村外逃去。老婦人戰戰兢兢,顫抖着去開門。“砰——”的一聲,門還沒有開,就被差吏一腳踹開,只聽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還要再徵派一個男子去當兵。把人交出來!”老婦人苦苦哀求道:“長官,我家有三個兒子都去戍守鄴城了。最近一個兒子寫了封信回來說,兩個兄弟都戰死了。哎,我擔心他的性命也難保全啊!官爺,可憐可憐我這個老婆子吧……屋裏實在沒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聲突然響起來了。

“你還說沒人!這孩子哪兒來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騙官府!”差吏吆喝着,揮動皮鞭往裏闖。老婦人眼看哀求無用,哽咽着說:“我的媳婦失去了丈夫,帶着還在吃奶的孩子艱難度日,連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沒有了。孤兒寡母,可怎麼過啊?你們實在要人,就把我這個老婆子拉去頂差吧,我隨你們去,也許還來得及趕到軍隊燒早飯。”

差吏們罵罵咧咧地把老婦人帶出了院子。在慘淡的月光下,老婦人回頭望望自己破舊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聲一陣陣傳來,令人肝腸寸斷。夜深了,窗外萬籟俱寂,說話的聲音沒有了,似乎聽到有人低聲在哭,這哭聲在曠野上飄蕩……

詩人一夜無眠,他的耳邊彷彿仍然迴響着老婦人悽慘的哭訴聲。天矇矇亮,詩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別。

五、課堂總結

欣賞三首作品,杜甫獲得“詩聖”這個有濃厚道德意味的稱號,其原因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學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杜甫卻以飢寒之身永懷濟世之志,處窮迫之境而無厭世之想,他的琴絃彈奏出來的總是憂國傷時的深沉音調,憂國傷時構成了他詩歌的主旋律。杜甫是偉大的詩人。是真正的詩人。

杜甫詩三首教案 篇八

【教學目的】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於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掌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掌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2、初步掌握一些詩歌常見的表示手法,並體悟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古詩五步教學法。

3、詩歌境界教學法。

【課時佈置】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詩歌到了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今天,讓我們走近被後人稱爲“詩聖”的杜甫,聆聽他筆下流淌出來的歌聲。

二、簡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杜甫:號稱“詩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實際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爲“詩史”。這三首詩寫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嶽》寫於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讚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志向,歷來被譽爲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

三、辨音識字,掃除文字障礙

1、給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決眥入歸鳥眥(zì)

⑶白頭搔更短搔(sāo)

⑷渾欲不勝簪簪(zān)

2、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⑴造化鍾神秀鍾:聚集

⑵陰陽割昏曉陰:山的北面;陽:山的南面

⑶會當凌絕頂會當:終當、終要;凌:不盡

⑷渾欲不勝簪渾:簡直

⑸蕩胸生曾雲曾:通“層”

四、朗讀課文

1、播放錄音,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3、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4、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五、閱讀賞析

《望嶽》:

1、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樣呢?蔥蘢的山巒在齊魯大地連綿不時望不到盡頭。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那種欣喜驚歎仰慕的情形,非常傳神。語出驚人,依樣畫葫蘆地寫出自身的欣賞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烘托泰山之高。這兩句是遠望泰山所見的高大形象。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這是近望泰山所見的景象。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寫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仔細看才幹看見。這是細望泰山時所見的景象。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由望嶽而發生的登嶽的意願,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這顯然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

2、理解賞析詩歌的竟境美:

⑴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地域之廣闊(齊魯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鍾神秀),山勢之高峻(陰陽割昏曉;會當凌色頂,一賢衆山小)。

⑵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出了詩人凌雲的壯志,勃發的雄心,表達了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志向。

⑶作者當時爲什麼有這樣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詩人年輕,意氣風發。

③漫遊泰山,熱情歌頌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進而透露出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志向。

3、學生齊背《望嶽》。

《春望》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驚心動魄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春望所感,作者觸景生情。花鳥本爲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深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局部──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所盼: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時。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遲疑,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青絲”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痛。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五、比較兩首詩風格的異同

1、學生齊背《望嶽》《春望》。

《杜甫詩》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的】

1、知識教育目標:

⑴ 瞭解近體詩與古體詩的區別。初步瞭解詩歌格律常識。

⑵ 指導學生掌握詩歌朗讀基本方法。

⑶ 引導學生感受、品味詩歌意境並體悟詩歌情韻,初步瞭解詩作者的創作風格。

2、能力培養目標:

⑴ 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

⑵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詩歌鑑賞基本方法和步驟,訓練誦讀詩歌四步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3、德育目標:

⑴ 欣賞大自然的美。

⑵ 體味詩人的人生際遇。

⑶ 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⑷ 樹立對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點、難點和解決辦法】

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由於作者生活年代與我們今天相距甚遠,教學難點當定位在對作者隱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單元教學在感受、品味詩歌意境時,應引導學生明確意境的準確定義,可回顧意象的知識,明確意境與意象的關係,逐步引導學生投入詩的境界。

解決辦法如下:

1、指導朗讀,強化背誦。建議學生課前完成3首詩的背誦任務,有助於學生初步瞭解詩意,以便較快進人對詩作的理解,將教學重點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問題,重視體悟。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爲什麼寫,這樣寫的好處。聯想和想象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就這一點,教師在精讀課上要做出示範,自讀課可把填補的任務交給學生。

3、補充史料,做好總結。論世知人,有利於理解詩歌。教師可提供適當的背景資料。讀詩要總結方法:解題、釋句、入境、會意。

【學生活動設計】

1、課前預習:

⑴ 熟讀背誦3首詩。

⑵ 標出詩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鑑賞。

2、課內:

⑴ 精讀課教師講析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⑵ 自讀課揭示出詩中最能體現意境的詩句或詩歌的特點,學生思考發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本課是近體詩,首先要了解兩種詩體的區別。學習品賞意境,要注重抓關鍵詞語進行聯想與感悟。

二、整體感知

古體詩又叫古風,形成於漢魏六朝,在句數、字數、乎仄、用韻、對仗方面均較自由。近體詩是與之相對的概念,也叫今體詩,唐代詩人在樑陳詩人對詩律研究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律詩和絕句這兩種新詩體。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聯,依次稱首聯、頷聯、頸聯、末聯(或尾聯);每聯兩句,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每句的平仄都有嚴格規定,特別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隨意變更;凡偶句都要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中間兩聯須對仗。近體詩的絕句,也稱律絕,每首兩聯,平仄和押韻同律詩一樣,只是不一定對仗。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家常以意境的高下來衡量作品的成敗。什麼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緒,即詩人主觀的思想感情;境是境況、境界,即詩中所描繪的客觀生活圖景,它是廣意的,不單指景,還指詩人所見所歷之事。意與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於某種物象中的主觀意向,而意境則是由藝術形象所表露出來的整體境界。讀者運用想象和聯想,進入詩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與作品產生共鳴。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唐玄宗開元中,他南遊吳越,北遊齊趙,過着裘馬清狂的生活。天寶五年(746),他到長安,進取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亂起,他流亡顛沛,竟爲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不久又貶爲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度關隴,客秦州,寓同谷,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官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離蜀東去,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大曆三年(768),攜家出峽,漂泊鄂、湘一帶,後死於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精讀《秋興八首》(其一):

⑴ 指導朗讀,要求學生按意羣劃出朗讀節拍。

⑵ 解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劍南節度使嚴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結束了5年來漂泊流離的生活,也促使他決計買舟東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把回家的夢想付諸現實。第二年春天,杜甫攜家來到夔州(今重慶奉節)暫居。在夔州居住的兩年時間,杜甫創造了詩歌創作的又一個高峯,寫下了四百多首詩,或追憶往昔似水年華,或感嘆時事如棋局反覆,或借古遣懷,或悲傷衰老。本課所選的三首律詩,都是作於這個時期。

《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766)年秋天。當時,安史之亂雖然結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臨北方軍閥重新割據的危險;另外,唐朝與吐蕃在劍南川西的戰爭也接連不斷。《秋興八首》就是在這樣國家仍然動盪不安、詩人依舊客居他鄉的社會背景下寫成的。八首詩各自獨立而又互相勾連,一脈相通,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創新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

⑶ 《秋興八首》(其一)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一首,從命意上看,有領起的作用,可以說給全組詩歌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抒羈旅之愁,悲家國之事。秋興,從字面上說就是因秋感興之意。首聯從秋景寫起,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寫出了夔地露冷楓丹、萬物蕭森的景象。凋傷本來寓衰颯之氣,但露是玉露,樹是楓林,反而在蕭索中見出了富麗景象,格調頗爲勁健。而言氣蕭森,則非但指草木搖落,亦且涵蓋江山萬象,爲第二聯蓄勢。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承上展開: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雲在天,卻言接地而陰。詩人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動地寫出了巫山巫峽的蕭森氣象。第三聯開始,轉而由景生情,抒發感慨。叢菊兩開,指離蜀歷經了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淚則生悲情於從前,故園心則託相思於萬里。最後一聯,詩人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生活中來。風霜悽緊,嚴冬將至,那千家萬戶的刀尺聲和搗衣聲急切響起,怎能不泛起歲暮日晚、羈旅無依的傷感!而悽苦之情,思鄉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詩就此收束,餘意綿綿。

3、精讀《詠懷古蹟》(其三):

⑴ 解題:

《詠懷古蹟五首》也是一組七律組詩,和《秋興八首》同作於大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帶有很多古蹟,有些歷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傳。《詠懷古蹟五首》每首各詠一人一事,分別爲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杜甫吟詠古蹟,追思歷史人物,同時也抒發了自己一生漂泊、功業無成的感慨。

⑵ 《詠懷古蹟》(其三)解讀:

本課選讀的是第三首,借詠王昭君的事蹟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起句氣勢飛動,先聲奪人,不知何所指歸,好像在迎接一個英雄人物的出場。着一赴字,便令羣山萬壑集於荊門,大有驚天動地之勢。第二句揭開謎底:原來寫江山靈秀,是爲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長明妃尚有村,包含了萬千感慨,頗寓憐惜之意。從第二聯起,開始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間兩聯,用對比的手法,寫昭君遠嫁異域荒漠的悲涼。一去,生不能歸來;獨留,死永葬漠北。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強烈,令人不忍深思。第三聯是委婉的諷語:僅憑畫圖哪裏能識得佳人的美貌呢?縱然殺盡畫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許在夜月裏,依稀彷彿,或可聽到環佩作響,那是昭君的魂魄歸來了吧!詩人通過理性的質問和悲悽的想像,表達了無限的傷感。最後一聯,宕開一筆,言千古琵琶之聲,皆爲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沒漢宮,恨遠離家國。結尾兩句雖是附會之語,卻是至情之論。

4、歸納:

讀詩,可通過解題,瞭解詩的大意。對詩作背景的瞭解,也可歸人解題步驟:釋句,即通過解釋句子尋找意向,尋找詩人選取的那組物象、那個情境,或那連串事件,從滲透作者主觀意向和情緒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體驗作者的情思;最後是明白詩歌主旨,即會意。

5、總結、擴展:

在意境中,情思由於物化而得到了表現,景物也由於情思的洗禮而獲得了生命。要體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關係。

6、佈置作業:

⑴ 反覆誦讀兩首詩,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⑵ 預習《登高》。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學習《登高》,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映現詩中景物,要補充、豐富、發展作品直接描繪的部分,進一步體味詩歌意蘊。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杜甫的《登高》:

古人推崇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2、補充背景資料: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界標,也是唐文學的轉折點。殘酷的戰爭、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當時爲國家、人民的哀樂而歌唱的詩人代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稱爲詩史。杜甫生於712年,這首詩是他55歲時所作,詩人懷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計窘迫。登上高樓,個人悲愴與國家疾苦一齊涌上心頭,他寫下了這首詩。三年之後他病死於湘江途中。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登高》解讀:

⑴ 思考、討論:

① 談談詩人登高所見、所聞;觸發了哪些思考與感慨?

② 此詩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

① 前兩聯是所見所聞。首聯寫近景,有六種景物:無生命的景物寫了夔州的急風,寫了秋天的高爽,寫了清白色的渚、沙;有生命的景物,寫了猿的哀嘯、鳥的盤旋。從色彩看,畫面黯淡;從情調看,不免悲涼。頷聯寫遠景,無邊落葉到了秋天都要飄落,流不盡的長江滾滾東去無法止步。無邊、不盡寫出了雄闊,蕭蕭、滾滾使人聯想落木惠牽之聲、長江洶涌之狀。在文學作品中,秋天、落葉、流水的意向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和對於死亡的焦慮。詩人面對蒼涼蕭殺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英雄難再!

頸聯的悲字點出此番登高的心境,萬里漂泊,居無定所,常字點出時間之長;獨字從空間上點出今日形單影隻的孤獨。人在暮年,體弱多病,本不可悲的秋天,在詩人眼裏,與心中情緊密相連,也愈益生悲。詩意至此更具體,也更深沉。尾聯點明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艱難既指自身命運,又指國運。國難家愁,使自己白髮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更難排遣。這兩聯抒情,寫盡了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難怪人稱其爲詩聖。

② 此詩八句皆對。首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人韻(哀)。頷聯、頸聯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無邊不盡和萬里百年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⑵ 學生朗讀,背誦。深入體悟詩作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

2、思考與探究:

⑴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是作於秋天,其中兩首直接寫到了秋景秋思。怎樣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懷呢?悲秋是我國古代文學的一個傳統題材,所謂春女善懷,秋士易感。如宋玉的《九辨》雲: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驚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曹丕的《燕歌行》雲: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羣燕辭歸雁南翔。秋天萬物凋零,霜風漸冷,給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產生人生遲暮,功業難成之類的聯想,但也催人奮進,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人了羈旅的愁思,家國的憂傷,身世的感慨,顯得更加沉鬱厚重。

⑵ 提問:杜甫晚年的律詩有什麼特點?

明確:本課所選三首詩都作於夔州,都是律詩。這些詩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表現出沉實高華的特點。詩人突破了早期創作中較多寫實的風格,不拘泥於現實生活本身,融優美的音律、奇妙的構思、精練的詩句、華麗的色彩、深遠的意象於一體,昇華思想情感,追求藝術美感,空靈灑脫,汪洋恣肆,儀態萬方。即如《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樣聯章的七律,猶如詠發情感的捆綁火箭,皆爲精心製作而成,爲前此創作所無。

⑶ 提問:怎樣理解叢菊兩開他日淚?

明確:對這句話的理解素有爭議。一是叢菊兩開的兩開具體所指是什麼?一種說法爲杜甫在夔州兩見菊開。考察杜甫的行蹤,他出川的當年曾在雲安(今重慶雲陽)度過了一個秋天,寫《秋興八首》時已到夔州,再歷秋景。兩開還應該從出川算起較確,故一般認爲這首詩作於到夔州的當年。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於課本註釋的另一種解釋爲:他日即來日也。詩意爲:叢菊兩開,徒作來日回憶之淚耳,即而今樂事他年淚之意,清人錢謙益就是持這種觀點,他在《錢注杜詩》中評道:叢菊兩開,儲別淚於他日;孤舟一系,僦歸心於故園。解他日爲向日(從前)或來日在訓詁上都有根據,於詩意也各有所長,很難分出高下來。

⑷ 提問:杜甫爲什麼會深情詠歎王昭君其人其事?

明確: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標自持,不肯賄賂畫工,最後遠嫁匈奴,身葬絕域,令人悲慨。對王昭君,歷代不乏歌詠,就連北宋王安石這樣的硬漢也寫了《明妃曲》,對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議論,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這是因爲女人貌美人宮被冷落,和男人懷才人朝不得志一樣,都是讓人感嘆悲哀的事。杜甫詠王昭君,也不過是借昭君之事,澆自己胸中的塊壘。

⑸ 提問:怎樣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詩中所表現出的情懷?

明確: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裏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着。不讀出這首詩的積極意義,就不能體會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明代的胡應麟推此詩爲古今七言律第一,確不虛誇。

3、總結、擴展:

詩詞專家周汝昌先生曾說,詩歌要講境界,但不是有境界的都是好詩,境界本身有高下雅俗美醜之分,好詩當有高情遠韻。同學們可在此多加體味。

4、佈置作業:

⑴ 背誦3首詩,深入體悟詩情詩境。

⑵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標籤:教案 多篇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