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檢討書

與老師發生衝突的檢討書

檢討書5.46K

目錄

與老師發生衝突的檢討書
第一篇:與老師發生衝突的檢討書第二篇:該如何處理家長與老師的衝突第三篇:父母:當你與老師價值觀衝突第四篇:當衝突發生時第五篇:與學生發生衝突後的反思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與老師發生衝突的檢討書

敬愛的學校領導、親愛的同學們:

小生,這廂有禮了(鞠個躬),在此我爲大家深情朗讀我的這篇檢討書,以深刻反省我與老師發生衝突的錯誤。

懷着沉重的心情我回顧了一番我的錯誤經過:2014年2月9日上午,我由於帶着一捅嵌糕進入教室,在早讀課上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當班主任老師看到這個情況就要求我站到教室外面吃,叫我不要讓嵌糕的香味影響到其他同學早讀。

而我當時由於覺得班主任老師是針對我的,就頓時心情起了煩躁,立馬就吃完了滿滿一桶嵌糕,是那種大嘴大嘴的吞嚥。我瞬間吃完以後,嚇了班主任老師一大跳,班主任老師當時很吃驚很震撼。而我在沒有跟老師道歉的前提下就理直氣壯地走回教室。

這樣的一次衝突就此發生了。現在看來我犯錯了,我不應該這麼遲到,更不應該將早餐帶入教室,更不應該讓老師如此驚訝。

在此,我向老師保證:今後我不這樣了。

此致!

第二篇:該如何處理家長與老師的衝突

該如何處理家長與老師的衝突

放晚學後,我坐在辦公室裏正忙着準備第二天的教具,看到有一家長跑到校長辦公室,隱約可以聽到是在“告狀”,大意是說老師態度不好,要求調班??靜思默想,最近這半學期,我碰到的學生家長與老師發生衝突的情況已有兩次了。

其一:就發生在我們班。一天放晚學後,一學生家長氣沖沖地拖着自己的兒子找到校長,原因是下班後,前來接自己的兒子放學時,見到兒子下巴處有一道血痕。於是該家長二話沒說,就拖着兒子直奔校長室,理由是:我兒子早上好好地來校上學,在學校碰傷了,就得找學校,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那就找校長。後經我瞭解情況,是當天下午第三節課後,他的孩子和另外一位同學鬧着玩,另一位學生可能在用力推他時,不甚將其推倒,碰到桌邊,致使下巴被桌邊壓出一道血痕。學生是我班上的,我肯定要通知雙方,瞭解情況,竭力協調。而該家長口口聲聲說:只要學校領導、老師做保證,保證他孩子臉上沒有疤痕,就沒事,否則,就把孩子丟在學校裏。

其二:是發生在同年級隔壁班。也是一天放晚學後,一學生家長找到班主任老師,認爲老師處理問題時,態度太武斷。後經我們瞭解老師,情況是該家長的兒子與另外一位學生課間打鬧時,那位學生用手掐他孩子的膀子,他孩子就用手掐對方的脖子,老師知道後,對雙方均進行了教育。而該學生家長則認爲,老師在教育雙方時,曾對他孩子說過,“肯定是你不對”,就這這句話惹禍了,家長認爲老師說話太武斷,傷害孩子了。

新的課程改革後,我們總看到呼籲廣大教師要善待學生,善待學生家長,以上的現狀讓人深思?其實上面兩個片段中所發生的事情,在我個人看來,都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過程的必修課,誰能保證哪個人的一生都是平平安安的,學生與學生之間難免會磕磕絆絆的,這其實就是個集體生活啊!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退一步看:就是被同學推倒受傷了,或是老師批評嚴重了,可以找老師面談溝通,可以相互交流,有必要領着孩子鬧到學校嗎?再看:鬧,能解決好問題嗎?孩子下巴受傷,當務之急是送往醫院治療,而不是來和領導磨嘴皮子;學生受委屈了,可以找老師找學生了解當時的情況,而不要只聽信自家孩子的一面之辭,憑自己的意氣用事。衝動是不能解決好問題的!透過沖動來看本質:家長無非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這還了得!這恰恰印證了我們某些專家擔憂的,說現在的家長真是什麼都肯讓孩子吃,惟獨不肯讓自己的孩子吃點虧。

試想,如果學生在校生活,天天正常有序,一點兒波瀾沒有,那就是家長滿意的?我覺得:恐怕反而有點不正常了,不是嗎?學生是活生生的人,充滿好奇,嚮往生活,渴望交流。但其年齡特徵又決定了他們的自主生活裏一定充滿矛盾,發生一點衝突就是自然的了,但這樣學生的童年生活纔是真實的,纔是豐富多彩的。學生也在一次次經歷中,慢慢長大,漸漸成熟。當然發生流血等不愉快的事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家長一時的心情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們不能理解家長領着孩子,無理取鬧,家長領着孩子究竟想爲孩子做什麼?他有沒有考慮到自己孩子的想法?有沒有爭得孩子的同意?

第三篇:父母:當你與老師價值觀衝突

父母:當你與老師價值觀衝突

繼童話大王鄭淵潔不送孩子去學校讀書,自己在家親自教授,4年前博士袁鴻林也開起了私塾,把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女兒接回家中。作家池莉談起自己的“育女心得”時說,只要能夠讓孩子健康而快樂,就會同意孩子的選擇,即使是在世俗意義上看起來並不算光鮮成功的生活。

不滿學校教育,對孩子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沒有確切數字表明這樣做的家長有多少。事實上,絕大多數父母還是(請勿抄襲好範文 網:)要送孩子去學校接受常規教育。那麼,父母和老師之間有着什麼樣的關係,才最利於孩子的成長呢?顯然,兩者理想的關係模式是角色互補。但在我們的調查中,大多數家長都認爲,很難與老師的關係做到互補。對於“與孩子的老師有無價值觀衝突”,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點頭說有,甚至情況很嚴重。

想說互補不容易

學校是孩子完成社會化的重要參與者,但父母的親職教育並沒有在孩子入學後就可以放鬆或是終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與老師其實是角色互補的,兩者應是合作與欣賞的關係,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是最有利的。”中國著名教育家孫雲曉說。

王小蕾的女兒讀國小五年級,在過去的幾年裏,王小蕾看到學校的教育缺東西,至於缺什麼,她並不是很清晰。從自己的經驗判斷,也許是性格的培育—個性通常不被鼓勵,孩子總是被要求做出整齊劃一的動作和行爲。“個性是孩子的創造力之源,我必須保護孩子不被同一個模子削得沒有棱角。”她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放養。“我不可能要求老師對我的孩子進行個性化的教育,所以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彌補一下。”

另一位媽媽淑媛對自己與老師的角色互補的理解是:站在孩子一邊,而不是站在學校一邊。“我能夠提供給孩子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安全感和保護。孩子無論拿什麼樣的成績單回來,我都不會責備他。”但事實上,這種角色互補的努力,無論從老師的角度,還是家長的角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此突出的價值觀衝突

楊凱9歲的兒子點點讀國小三年級,楊凱發現自己跟孩子的老師在很多事情上觀點不一樣。她印象最深的有兩次:一次點點忘帶作業,老師問點點,是不是沒有完成作業才說忘

帶了?孩子很委屈,在班上哭得稀哩嘩啦的。“老師認爲我說謊,肯定不喜歡我了。”另一次,點點告訴她,最近學校和老師在宣傳一個捨己救人的英雄孩子,希望大家向他學習。“我也希望遇到這樣的機會,去救人,做英雄。”點點說。

楊凱深感不安。“如果孩子說忘帶了作業,老師應該相信孩子是誠實的,哪怕孩子真的沒有完成;至於給孩子樹立英雄榜樣,我更不認爲這是可取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不能鼓勵孩子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而香港著名的薩提亞導師蔡敏莉,更是對不滿孩子成績請家長的老師說:“我對我女兒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也請您不要再爲她的學習費心了。”

很多人感慨:今天的年輕父母,每一位都是教育專家!的確,很多年輕父母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和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教育觀念和對事物的判斷,某種程度上要高於老師。他們不願意孩子在教育上再重複自己曾經經歷的痛苦。這也是爲什麼在今天,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與孩子的老師在教育的價值觀上發生衝突的主要原因。

是否應該告訴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對孩子的行爲和價值觀的塑造起着主要作用。當一定程度上權威高於自己的老師出現後,是否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跟老師的看法不同呢?很多父母擔心的是,孩子聽了會怎樣?

孩子需要既愛父母也愛老師,同時也被父母和老師所愛。父母和老師的價值觀衝突,可能讓孩子無所適從,小小的心靈受到傷害。楊凱並不想爲這件事去與老師溝通,她也並不相信溝通會有什麼效果,她還是告訴了點點自己的不同想法。雖然她說得非常委婉,點點仍然無法承受她的說法—孩子沉默着,眼淚流了下來。

孫雲曉認爲:“孩子有自己解釋世界的方法,家長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在深圳市一所國小讀六年級的朵朵說,最初聽到媽媽跟他說起與老師的價值觀不一樣的時候,他也非常難受,但是,他漸漸地明白了,每個人都可能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而他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見。“當老師的教育方法有缺陷時,家長可以跟孩子分析,這有助於訓練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跟孩子平等溝通交流,不能簡單說老師做的不對,這樣孩子會想其他方面老師教的也不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心理學博士雷靂靂建議。

衝突也是角色互補

心理學家姬雪松認爲,父母與老師間的價值觀衝突,對孩子完成社會化教育是有意義的,也是父母與老師角色互補的體現。“老師的出現,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不同的規則,並嘗試修正曾經在家庭內部建立的秩序。父母和老師間最好的關係模式是彼此尊重、價值體系保持

聯繫又有所不同。這樣既能保證孩子成長環境的連續性,又能給予孩子不同的資源,供其取捨。不必強求改變二者間的差異。”姬雪松建議老師和父母彼此互相理解並尊重對方的差異立場:“孩子有機會獲得一個多元的視角,這是豐富孩子對世界認識的有益成分。”

豔梅的兒子讀國小三年級。有段時間,老師佈置的作業明顯增多。“對於我流露出作業太多的不滿情緒,孩子非常敏銳,他完成作業的速度立刻就慢了好多。發現這個現象後,我和老師進行了溝通,瞭解到老師想加強全班學生的計算能力,近半個月作業會稍多一點兒。同時通過和其他學校同年級學生比較,我兒子的作業量並不大。於是我開始做調整,表示支持老師的做法,要求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孩子慢慢也就適應了,作業的質量和速度提高很多。”

心理學家曾奇峯的女兒有舔手指的習慣,第一天入學時就舔了老師一口。老師說他的女兒哪兒都好,就是性格需要扳扳。曾奇峯於是專門請了一個月的假期調教女兒的性格。無論是豔梅對老師的理解,還是曾奇峯對老師的尊重,這樣的努力明顯弱化了二者之間的衝突。而國小老師劉茵的看法和期待,與家長的做法不謀而合:“國小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和學習興趣。當父母和老師在價值觀上發生衝突時,希望家長能夠尊重老師,幫助老師樹立威信。”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父母雙方的價值觀有時都會不一樣,又何況與老師呢?在價值取向上,如果老師的價值觀讓自己無法接受或容忍,父母又能做些什麼呢?姬雪松說:“也許孟母三遷是個不錯的參照。”雷靂靂博士則建議:“也可以鼓勵孩子出國留學,接受國際化的教育。”當然,如果家長有童話大王鄭淵潔和私塾先生袁鴻林那樣的自信,也不妨選擇把孩子領回家自己教育。

“我既是家長,同時我也是教師。”

路世錦 北京 幼兒教師 兒子讀七年級

這兩種角色集於一身,使我能夠看到父母與教師的不同位置上的感受。但我與所有的家長一樣,跟老師也會在價值觀上有不一致的時候。比如,老師會督促我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我對過多的這班那班有想法,我認爲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我讓孩子自己選擇。但我通常不採取過激的方式對待與老師的衝突。我自己是老師,我能理解老師的處境。他們下班回家後,也是別人的妻子或丈夫,也是別的孩子的父母,還要批改作業。所以,我都主動跟老師溝通,發短信和電子郵件,或者把意見寫下來,讓兒子帶給老師。如果有必要,我會與老師見面溝通。我覺得效果還不錯。我想這就是家長與老師角色的互補吧。

《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作者唐全騰做過一段時間的老師後,又重新回去讀書,從而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他選擇了校園中最常見的事情,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學原理,並從教師的角度介紹了處理方法。

作者:唐全騰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7 定價:25.00元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爲父母、老師和孩子的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平臺。

作者:李躍兒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6 定價:29.80元

第四篇:當衝突發生時

國小四年級心理輔導活動課設計

當衝突發生時

一、活動設計說明

同學之間發生衝突是國小生在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在感受同伴友誼的同時也在感受着同學交往的煩惱。隨着年齡的增長,三年級的學生自主意識逐步增強了,但對客觀事物的評價,特別是自我評價往往是片面不完整的。他們更多地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而忽視自己的缺點,對別人卻是相反。因此在發生衝突時往往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來化解種種衝突。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活動,並通過榜樣示範向他們作出必要的說明,讓學生學會用合適的方式來解決衝突,從而幫助他們減少可能出現的攻擊性行爲,改善人際關係。

二、活動目標

1、明白同學交往中產生衝突在所難免,要正確對待和解決衝突。

2、通過溝通交流,學會正確處理同伴關係。

3、學會看問題多角度思考,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

三、活動準備

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遊戲活躍氣氛

熱身活動:人 老虎 槍

1、規則:類似“石頭、剪刀、布”,說明手勢和規則。

2、過程:(1)一隻手和同伴遊戲(2)兩隻手同時比劃,要求不同手勢,以右手爲準。輸者當贏者的尾巴,以此類推。

3、採訪學生遊戲的感受。

活躍氣氛,拉近師生距離,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爲課題的引出做好鋪墊。

(二)調查回饋引出衝突

1、話題過渡:

剛纔同學們玩得多開心啊!不過同學們在相處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衝突。這節課,我們就來聊聊當同學之間發生衝突時,你會怎麼做?(板書課題)

2、反饋調查報告結果:

(1)導入:昨天,老師在班級裏就發生在同學之間的衝突問題做了一次小調查,現在把結果跟同學們交流反饋一下。

(2)出示“衝突起因”和“解決方法”兩項,小結集中典型處理方式:生悶氣、亂髮脾氣、與人爭吵、動手打架。

(3)看到這些數據,你有什麼發現?(小組討論) 你覺得這些解決方法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4)如果發生衝突了,你是怎麼做的?(引出學生的問題)隨着年齡增長,與同伴的交往日趨增進,同伴關係日益重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爲中心,從調查發生在同學之間的衝突入手。通過調查反饋和討論衝突的結果,引出學生的衝突問題,爲下面的教學做好預設。

(三) 小品表演解決衝突

1、過渡:學習生活中,同學們多多少少都會發生一些衝突這是在所難免的。瞧,衝突來了!

2、心理劇表演:《課間》(劇本附後)

(1)三名學生表演心理劇。

(2)學生談體驗和觀看感受。

①表演學生退角:我是?? 不是小a我是?? 不是小b ②採訪表演學生的體驗感受和觀衆學生的觀看感受。 學生小組討論:看了這個心理劇,你有什麼想說的? 採訪表演小a的學生:你演的小a當時是怎麼想的? 你覺得他這樣做有考慮到後果嗎?

你猜測一下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傷害)

採訪表演小b的學生:小a朝你演的小b發火時,小b是怎麼想的?

小a受了這樣的委屈,你會怎麼做?(安慰)

(2)二度表演:

①小組討論如何表演。

②請剛纔表演的學生再次表演,並作出正確的處理。③比較兩次表演的不同結果。

3、情景再現,解決衝突

(1)出示三種學生交往中出現的衝突問題,讓每個小組選擇2種情景展開討論。

①寫課堂作業本時,軍軍問李偉這道題怎麼做。李偉不告訴他,軍軍賭氣拍了一下桌子使李偉的字寫歪了,於是兩人吵了起來。 ②打羽毛球時,李貝不小心打到了王文,他馬上向王文說對不起並走上前查看王文被打的部位,王文說沒關係。

③章明上學要遲到了,他急匆匆衝進教室卻撞到了端着本子的周紅。本子撒了一地,章明只管回到座位,周紅鬱悶地撿着本子。

(2)小組討論:你覺得他們的做法如何?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4、小結:同學之間發生衝突不可避免,關鍵看你怎麼把衝突解決好。

選取學生生活經驗中的典型案例,利用心理劇表演創設情境,真實再現某些衝突場景,讓學生通過體驗和討論明白衝突發生時改如何正確處理。

角色互換表演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寬容待人才能合理解決衝突。

(四)講述故事換位思考

1、講述故事:有一頭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裏。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奶牛很討厭他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都沒有大呼小叫,就你會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卻是要我的命!”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3、小結:同學之間發生衝突時,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要光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通過小故事的交流討論使學生了解不同的看法和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結論,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六)寫心裏話修復友誼

1、這節課,我們交流了很多解決同學之間發生衝突的方法。這裏給大家一個說說心裏話的機會,你可以向曾經和你發生過沖突的同學寫一封簡短的信,把當初的問題好好說明白。

2、背景音樂中,學生寫心裏話。

3、全班交流:(1)誰願意把你的信勇敢地念出來?(唸完送出去)

(2)採訪雙方的感受。可以鼓勵學生用行動表示和好。

4、把寫好的信裝在信封裏,隨意走動把信送給你最想送的同學。

5、全班分享:(1)你收到了幾封信?

(2)採訪感受:以後當你和同學再次發生衝突時,你會怎麼做呢?

(七)活動小結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偶爾也有不愉快的小插曲。不過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我們肯想肯做。別忘了,當衝突發生時,(看板書)願它們能化解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讓衝突少一些,快樂多一些吧!

讓學生寫寫心裏話,做一次心靈的溝通,使學生之間的衝突矛盾得到解決。互相送信營造了團體結束時的熱烈氣氛,也昇華了主題。

[板書設計]:(根據學生回答有所變動)

當衝突發生時

溝通交流

寬容待人學會解釋

換位思考

第五篇:與學生髮生衝突後的反思

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成爲現代教育的重點,班級是否穩定,能否形成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直接影響着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而作爲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對良好班風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而我們面對的都是一些嬌生慣養的小皇帝,那麼班主任在管理學生中,遇到性格比較特殊的學生,特別是有損教師威嚴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呢?

案例:××,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男孩,在大多數老師的眼中,他是一個勞動積極肯幹的男孩,每次學校大掃除,其他班級的老師都喜歡叫他幫忙。但是他有個壞毛病就是脾氣比較暴,不喜歡別人批評他,做錯事總想把責任推到別的同學身上。

一天下午,我去到教室準備上數學課,值日班長向我投訴,××和幾位男同學在班上追逐,沒有做好課前的準備。我當時沒有馬上批評他們,因爲前段時間××曾因追逐事件頂撞語文老師,爲了防止他找藉口說我冤枉他而不服氣,我先讓幾個看到事情經過的同學講清整個過程,並與違紀的同學當面對質,幾位學生異口同聲的說,事情是由××引起的。可是我的預防措施沒起作用,××聽完後大聲的爲自己爭辯:“我沒錯!他們冤枉我,我也會說是他們引起的!”我說:“全班同學都證實事情是由於你追趕他們,才造成班紀律亂哄哄,你們大家都有錯。”××說“我沒有錯,你偏袒他們,他們說你就相信。”他囂張的語氣把我氣得火冒三丈,我嚴厲的批評他說:“你有哪一次做錯事會承認錯誤的,上星期頂撞語文老師,我還沒批評你,今天又重犯。”××說:“我喜歡,你能拿我怎麼樣,我做錯事,你們老師就會批評我,你怎麼做老師的,你做得很對嗎!”我氣得拍了一下臺說:“你給我出去,站到一邊,我不想和你說。”“出來就出來,還怕你!”××說。聽了他這句話,氣得我壓在臺上的手直髮抖。從教十幾年書,沒有學生敢這樣頂撞我。我停住幾分鐘,把火氣壓下去,沒理會他。爲了讓自己在學生面前挽回一些尊嚴,我很惱火的批評了另外幾名學生,誰知道他認爲我在指桑罵槐,我批評一句,他就頂一句,搞得我在全班面前下不了臺,我終於忍無可忍,把他請到校長室,並且要求家長馬上到學校進行處理。經過校長和家長對他批評教育後,他停止了吵鬧,但是也沒有來向我道歉。

事情發生後,有些老師對我說,不要爲這種學生生氣,他這樣頂撞老師,把他冷處理吧。當時我想:“是啊,他又不是我的孩子,何必爲他生氣,以後遇到同類的事把他放到一邊,不要自找麻煩。”幾天後,這位學生感覺到我對他的態度很冷談,就找一些事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沒理他,覺得還是觀察一段時間再說吧。經過一個星期的細心觀察,我覺得這個學生還是可以轉變的,他不發脾氣時還真的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學生,只要想辦法把他的壞脾氣改掉,對於班級的管理還會起到榜樣的教育作用。於是,課後經常找他聊天,有什麼事都叫他幫忙,當他做錯事時,對他進行個別談心,多講一些做人的道理開導他,課後多次到他家裏進行家訪。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和學校配合教育,這個學生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轉變,做錯事會主動向老師承認錯誤,發脾氣的現象已經很少見。我經常以他的事例在班上進行思想教育,使到班上很多“小皇帝”的脾氣也大有改進。

從這件事中,我感慨良多。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誰都可能遇到學生對老師“不敬”的事情發生,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下面談談我在處理這件事上的點滴體會。

一、在事情發生時,宜冷不宜熱。

當學生的不敬發生時,要冷靜,要顧及到自己的感情會帶來的後果,以理智戰勝感情,冷靜處理。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職業意味着他要放棄個體的息怒哀樂的權利,應使自己的胸懷寬廣。”我覺得在處理這件事上我的處理不是很妥當,事情發生時不應該和學生在教室爭執,因爲這樣會使其他學生認爲這位學生能對老師這麼不敬,老師也管制不了他,那麼以後就可以有樣學樣。雖然這次沒造成很大的後果,但如果當時能冷靜的處理,把火氣壓下,叫學生出到課室外單獨談,我的班級工作也避免走了彎路。

二、事發後,宜靜不宜動。

在不敬的事件發生後,爲了挽回教師的尊嚴和急於制服學生,我到學校行政處尋求解決的班法,並向家長告了狀。在“不敬”事件發生後,有些學生心理很敏感、很脆弱的,找家長和行政處理,可能會產生更壞的後果。通過事件,我覺得當事件發生後,不要急於採取行動,不應把校長找來。因爲校長要管理全校的事情,不可能什麼小事情都找她解決。應靜下心來思考,想想爲什麼會發生“不敬”的事件,自己在處理問題有那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決,就絕不要找校長或家長,找校長或家長會讓學生覺得這個班主任沒能力,而且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也會降低。

三、處理“不敬”事件,宜深不宜淺。

學生很清楚應尊敬師長,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因此,一般情況下,只要發生學生對班主任不敬的事件時,其背後必有隱情,班主任應深入調查、瞭解,絕不能敷衍了事。事情發生後,我經常與××溝通,讓他對我逐漸產生好感。另外,做好家訪工作會使家長積極配合老師管理工作。我多次去到這位學生家裏和他父母親進行長談,從中瞭解到學生的脾氣是由於家庭教育造成。有時我也讓學生坐在一旁,大家拉拉家常,隨便聊聊,使到學生和家長覺得老師容易接近,自然會和老師打開天窗說亮話。當這位學生再次發生違紀事件時,我把他請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用平和的語氣和他交談,儘量先聽他訴說,再對他進行思想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這位學生違反班紀時不但沒有隨意發脾氣,而且主動向我承認錯誤。

四、處理“不敬”態度,宜寬不宜嚴。

因爲“不敬”是針對老師,教師受到了傷害,所以處理“不敬”應把握好尺度。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因此,當事件發生後,教師應放下架子和麪子,以寬容、真誠的態度去解決問題,這並不是放鬆對學生的要求,也不是降低老師的尊嚴。在這件事中,如果我爲了面子而永遠冷藏那位學生,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也許學生會繼續和我對抗,令到我在班裏的工作難以開展。班主任的工作以教育爲目的,如果學生的不敬是教師引起,教師應勇於承擔責任,如果原因主要在學生,我們也要有寬宏的氣量。只要教師對學生說一句關愛的話,給以一個愛護的眼神,都會令到一個學生有所轉變,並可以帶動班裏的學生,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

我們向您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已經註冊商標和原產地標記發生衝突如何處理

與學生髮生衝突後的反思

飯店裏發生衝突,收集證據是關鍵

當課任老師與學生髮生衝突

同事之間起衝突的檢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