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怎麼寫

目錄

民情日記怎麼寫
第一篇:民情日記怎麼寫第二篇:民情日記 民情調研第三篇:民情日記第四篇:民情日記第五篇:民情日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民情日記怎麼寫

民情日記怎麼寫

民情日記是幹部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幫助農民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有效措施,是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的一種好形式。

首先,民情日記彌補了工作日誌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誌的簡單羅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於個人日記;民情日記來源於日常工作而又超越於日常工作之上,它是在真實地反映社情民意的基礎上,以幹部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工作中的感受和經驗爲主,結合實際去分析和研究農村工作中的問題,是農村工作中的現象和問題的昇華,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一篇好的民情日記對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幹部個人的思想和工作都具有很好的啓發和指導作用。民情日記直接取材於千頭萬緒的基層工作和豐富的羣衆生活,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廣泛的羣衆基礎、生活基礎和持久的生命力。民情日記中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話套話,翻開民情日記,循着直接聯繫服務羣衆的幹部們探索奮鬥的思路和足跡,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篇篇體現幹羣關係魚水情深的生動素材。“災情查看的感想、引水架電的困惑、脫貧致富的思索、矛盾糾紛的調和……”,在這些反映着直聯聯繫服務羣衆幹部真情實感和良言佳策的民情日記中,無一不凝結着他們對羣衆的牽掛、對工作的思考……

其次,民情日記在緊扣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羣衆工作,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工作的基礎上,培養了幹部們積極思索和勇於創新的意識,同時也增強了幹部們的自我約束力。記好民情日記,不但要不間斷地完成規定的篇數,更要對所記載的內容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篩選使之得以昇華,記民情日記的過程,對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幹部而言,是一個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自我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加壓和自我約束的過程。民情日記記的是一些對工作、對個人的思想進步有積極意義的典型的人和事、對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以及加快農民羣衆脫貧致富有參考價值的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和感想以及對指導農村工作有借鑑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工作經驗和方法。由於在這一過程中,直聯聯繫服務羣衆幹部對自己的所見

所聞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因而能夠促使幹部們積極思索、勇於創新,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也能從不同角度去進行分析,非常有利於問題和矛盾的解決。

再次,民情日記對於研究分析直接聯繫服務羣衆幹部的思想狀況、工作狀況以及考覈考察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民情日記不但反映了直聯聯繫服務羣衆幹部的工作狀況,而且反映了他們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反映出了他們是否具有開拓創新意識,是否一心爲公、代表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附:三篇民情日記。

2014年4月1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特地起了個大早,我準備今天去納尖村走訪慰問困難羣衆。

來到納尖村,村幹部們將我帶到一個名叫黃國榮的困難黨員家中。看見我們,老人趕緊迎了上來,剛剛乾完活的手顯得有些髒,看見我們來便把手使勁往衣服上擦。我知道他很緊張也很激動,爲了消除他的緊張感,我緊走幾步一把握住了老人的手,並且特意一直緊緊地握住沒有鬆開,與他拉起了家常。在我的仔細詢問下,老人道出了自己目前生活的窘境:自己多年患病,又無兒女贍養,現在年老體弱失去了勞動能力,生活很困難。當我爲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地再次用力地握了握我的手,一直到走訪結束,老人都沒有鬆開我的手。

今天上午,我一共走訪了四戶困難羣衆。每到一處,我都主動與他們握手,並且一直握住不放。也許我在羣衆眼中是個“高官”,但我想用我的溫暖,通過握手這個最常見的舉動傳遞到羣衆的心中。我們給羣衆的溫暖,對羣衆的關心,是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表達的,比如一個握手的方式,一種親切的舉動。只要我們做領導的姿態低一點,與百姓的距離就會近一點。

2014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八點左右,我來到了大灣村姚春梅家,一名婦女正在和姚春梅不停的交談,話語中透露出了悲傷的言語。據瞭解,這個婦女是從湖南嫁到大灣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兩個兒子,22歲的大兒子在外面打工,小兒子讀國小5年級。由於夫妻關係不和諧,她的丈夫5年多都沒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擔家裏家外所有的農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計和兒子的讀書費,生活變得非常艱苦。

當問起她家是否享受農村低保的時候,浦大姐告訴我,現在國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兒子都被評爲一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但辦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字去開戶的,由於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沒有領到每個月的低保,反而家裏面的負擔全部由她承擔。現在自己年紀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兒子沒有讀多少書打工做的都是重的體力活,也沒有錢寄回家貼補家有和供小兒子讀書,生活變得非常的困難。

臨走前,我向大灣村支兩委瞭解情況,建議她向鄉社會事務辦申請把低保存摺上丈夫的名字更改爲浦大姐的,並給她說明了相關的辦理程序。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婦女的堅強、樸實和辛酸! (新店鄉大灣村駐村幹部:陳昌新)

2014年4月2日 星期二 雨

中午十二點左右,我和丙溪村支書吳紹江來到村民張文培家,他正從外面幹活回來。在閒談中得知,張文培與妻子兩年前離婚了,留下他與女兒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常年生病,幾乎沒有什麼勞動力,平時就靠自己外出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年初,張文培在修建房屋下基腳時損毀了寨上一村民的田埂,引起了矛盾,兩家互不讓步,矛盾不斷升級。經吳支書和我的調節和勸說,最終使雙方化干戈爲玉帛,一場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妥善解決。

晚上,張文沛熱情的邀請我們吃晚飯。張文培很樸實、也很開朗,他欣慰的說:現在國家政策真的很好,母親醫病的錢也得到了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還被評爲了二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很是感謝黨和政協的幫助。

夜深了,小雨還在淅瀝瀝的下着,路雖然很滑,但是我們爲村民成功的化解了一場鄰里糾紛,我的心裏感覺滿滿的,很高興!(新店鄉大灣村駐村幹部:陳昌新)

第二篇:民情日記 民情調研

民情 日 記

水竹中心校餘正燕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羣體。這一特殊羣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爲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纔會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劉順香是八年級年級學生水竹鄉雙旋村,一個文靜而漂亮的姑娘。正是由於她的文靜,以至於她在上課時也極少發言,有時就呆呆地做着,不知在想些什麼。本學期來每次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時完成。而且,最近書寫越來越慢,成績也越來越差。針對這個情況,我和班主任決定對她進行一次家訪,希望能夠聯合家長的力量一起幫助取得進步。

二、處理和解決

還沒去家訪,剛跟劉順香說了一下,沒想到她的眼淚就掉下來了。看來,她也知道自己自從他爸爸去世後,她學習中的現況,摸清她心裏的想法,對症下藥,針對她的一些特殊情況,媽媽要多關心她,多和她交流談心,老師也要如此。讓她感受家庭和學校的溫暖。放學後我們來到水竹想把村劉順香家,她媽媽一人默默的坐在沙

發上。看見我們來家訪,晃晃悠悠的站起來給我們讓座。一進家門,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張黑白照片,簡單的傢俱,一張四方桌,幾張椅子,一臺很舊的電視可以算是值錢的家當了吧。

剛一坐下,還未開口,這位母親的眼眶便紅了,劉順香媽媽向我們反映了一些她家的情況:她們本是三口之家,雖不富裕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年前張燕的爸爸得病,經過兩次手術,本不富裕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十幾天前再次發作,離開了她們母女,離開了這個家。她由於過度憂傷和疲勞,也患病多日。孩子請親戚朋友照顧,看了她的回家作業,也發現了她作業馬虎、學習也不夠理想。常常還發現她夜間偷偷地哭,吵着要爸爸--------聽着聽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同劉順香學的速度慢、厭學有着複雜的原因,要幫助她除了耐心更需要愛心。讓她時時處處感到同學、老師在愛她,關心她!瞭解她的所想,關心她的情緒,多一個擁抱,多一個微笑,多一次理解,不是強調她作業做得夠不夠好,不是需要她一開始就要成爲最優秀的孩子。她是在該得到理解的時候沒有得到理解,是在該擁有老師關愛時沒有得到關愛,是在她該得到家長幫助時沒有得到幫助。這時作爲老師我決定重新出發,從心出發,慢加等待,愛加理解,注意家校交流溝通,讓孩子重新找到自己。

家訪回來,我馬上向街道網格領導反映此事,併爲這個家庭申請了低保,讓她們感受政府的關懷,在經濟上儘可能幫助她們。

並讓她幫老師發作業,讓她與最能關心同學的孩子做同桌,讓她做她期望做得,真誠的發現她的優點,及時表揚;真誠看見缺點,及時指正;對她不責備,對她不發怒。以人爲本,以人的身心素質爲本,這不僅是教育的出發點,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對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輕視的,否則,就無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

從心靈關注的角度來看,兒童的心靈具有可塑性,同時也是一顆脆弱的心靈,一顆向上的心靈,一顆善於學習的心靈。所以教育的效果,並不在於教育內容本身的正確與否,而主要在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是否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

三、感想

在這樣走訪的過程中,獲知羣衆心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正在成爲 “爲居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爲他們排憂解難”的載體,並在逐步成爲常態。走進學生家庭,就帶去了政府的關懷、學校的重視、老師的關愛,學校、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學生的心田,必然激起學生心裏的浪花。心靈的距離,有時就等同於腳下的距離。網格走訪就是教師與學生家庭的零距離接觸。

第三篇:民情日記

村裏植樹日記2014年5月8日晴 今天村裏準備栽樹,我們沒有休息,所以格外的期待,我們早早地起了牀,就直奔集合地點。村民都唧唧喳喳地討論着植樹這件事,有的在想像植樹是簡單還是困難,有的在討論我們會植什麼樹,有的在滔滔不絕地傳授着植樹的技巧。看着農舍裏跑出來的雞鴨,還有路旁開得爛漫卻有幾分孤芳自賞的意味的杏花,異常地激動,空氣中洋溢着興奮與躁動的因子。

組長劉進帶着我們直奔樹苗,幾個人就扶起了一株樹幹最粗的,最健壯的樹苗,繼而爲它找個“安身之所”去了。這片山坡因事先挖好坡,左挑右選,選中了其中一個挖的最深的坑,其中一個人扶住樹苗,其他組員則一個拿鏟子,一個拿鋤頭,開始刨土,埋根,填土。平時看似簡單的剷土掩埋,根埋得不夠深,不夠紮實,我們又一次拿起鏟子動土,並把坑挖得更深,讓這棵樹以後能更好的在地下吸收水分,茁壯成長。日上三竿,太陽的光輝灑遍了上坡,我們逐漸感到了疲勞,紛紛脫掉了外套,可是把這棵樹種好的信念一直根植在心,所以誰也沒有選擇到山上去休息,都盡己所能地爲把它打造爲將來長的最好的樹做着貢獻。

一個半小時後,在我們反覆填土,反覆夯實基礎下,這樹總算是順利栽好,我們站在坡上俯視,覺得它真是衆多樹中最挺拔,最強壯的一棵,雖然別的組早已有了五棵,六棵的戰績,可是我們依然自豪地認爲我們的這棵是最有希望成

長爲參天大樹的。我們是既要數量又要質量,高興之餘我們又擡起了一棵樹苗準備在植一棵,這次可比上次有經驗多了,也順利多了,沒用多久,便有成功的植好了一棵,這可雖然顯得不如上一樣強壯,小小的樹架中彷彿有一股拼命向上的力量,我們一改剛開始植樹的煩惱,密佈汗水的臉上是欣喜的笑容。

第一顆樹的種植消耗了我們太多的時間,轉眼,我放眼望去,果真是一片綠油油的整齊的一排排楊樹,挺立在村主幹道兩側,將來爲村裏的人們乘涼,嬉戲,讓村裏有了生氣,我相信它們一定能在這溫暖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

第四篇: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標雲崗國小肖玉梅

爲深入貫徹落實《團風縣教育局關於開展羣衆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黨同人民羣衆的聯繫,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員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作風建設,(請您繼續關注本站)積極主動深入羣衆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搭建起黨員幹部、教師與羣衆的連心橋,3月14日下午,上巴河鎮標雲崗國小全體師生和家長聚集一堂聆聽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感恩”教育課。

此次活動該校領導高度重視,積極組織,精心佈置,確保達到學習效果。感恩勵志教育講師團汪豐老師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深深感動着在場的每一位學生,使他們深刻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明白了老師的崇高,也爲自己過去不理解父母、不敬重師長的行爲深感懊悔。

在場的每一位家長拉着自己的孩子、孫子人人都是熱淚盈眶。現場同學都感動得淚流滿面,有的失聲痛哭。五年級同學餘奇偲帶着嘶啞的聲音,面對自己的母親哭喊着:“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在場的一句句、一聲聲呼喊,燃放出孩子對親人和老師的熱愛,也燃放出老師和父母眼中感動的淚花。實現了淨化心靈、知曉感恩、明理導行的目的。

第五篇:民情日記

2014年3月27日早上10點天氣:晴

今天是開展“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以來,我再次聯繫貧困戶,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分析致貧的主要原因,尋找致富門路,制定發展計劃。通過入戶對接,我深入瞭解了農戶的詳細情況,我深入分析了所聯繫戶貧困的深層次原因,我發現:

1.思想認識不足是脫貧致富的最大阻力

就拿楊宗家的情況不算特別窮,但跟本村其他家庭比起來,一年收入就有點微薄了,但是因爲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導致家庭負債,由於一些安於現狀的思想,讓他們失去了脫貧致富的勇氣和信心。楊宗雖然屬於壯勞力,但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和足夠的信心,所以對發家致富不報希望。因此,我認爲要幫助他們家脫貧致富,就必須幫助他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因此,在將後的“雙聯”工作中,我將努力幫助聯繫戶重置信心,鼓足幹勁。

2.科學規劃是幫助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鎮黨委、鎮政府確定發展特色制種農業以及技術化特色養殖,是經過多方調研、論證做出的戰略決策,是符合本鎮發展實際的。所以,在摸清楚他們家的基本情況後,我通過給他們算賬對比、介紹發展前景、宣傳政策,提高他們對發展養殖業的思想認識,主動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發展養殖產業、脫貧致富的行動中來。其次,利用政協聯繫廣泛的的優勢,竭盡所能地爲他們提供技術、信息支持與服務,爭取讓他們成爲專業化養殖的的行家裏手。再次,關心、關注孩子學習。力所能及爲孩子的上學、就業方面提供指導、幫助,讓他們學習更多

的知識,改變貧窮面貌,爲社會多做貢獻。

聯村聯戶是形式,爲民富民是目的,聯村聯戶的關鍵就是讓聯繫戶脫貧致富奔小康。只有羣衆真正脫貧致富了,我們的聯村聯戶行動纔不只是一句空口號。

趙娜

訪問其他精彩範文: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標籤: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