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多篇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多篇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一)

昨天,我坐車回家,突然看到灰橋哪邊有一條龍船,心想一定是端午節又到了。回到家裏,我把這事告訴爸爸,爸爸說:“好呀,明天正好是雙休日,我帶你去看賽龍舟。”我聽完高興的差點暈倒。

今天一早,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糉子,就向三垟出發。三垟是溫州的溼地,哪裏河網縱橫,每年都有許多龍舟在哪裏竟賽,可熱鬧了。在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祭奠日。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國君非常昏庸,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國家也已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爲了挽救國家,屈原向君王提出了許多治國的良策,但是君王一點也聽不進去,屈原不想當亡國奴,就在汨羅江投河自盡。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有了端午節吃糉子和劃龍船的習俗。

當我們到了三垟的時侯,河岸邊早已是人山人海了。各河道上也正有許多龍船向這兒靠攏,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運動員們都在磨拳檫掌,躍躍欲試。第一輪上場的是紅、黃、黑、白四艘龍船,我看中白船,我要爲他鼓勁。這時一聲槍響,突然龍鼓齊鳴,號聲連天,四艘龍船像箭一般射出,岸邊的觀衆沸騰了,我也爲白船開始亡命地鼓勁:“加油、加油、白船加油。”比賽結束了,雖然我看中的白船隻得了第二名,心裏有點遺憾,但我還是爲他們能在落後的情況下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動。我覺得今天的端午節過的真夠味。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二)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姥姥家過節。

來到姥姥家門口,我看到門上已經插上了艾蒿,聽姥姥說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姥姥已經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了五六個小時,姥姥又把洗乾淨的糉葉放進鍋裏煮十幾分鍾,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糉子的時候纔不會破。一切準備完畢,開始包糉子了。姥姥把兩片糉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糉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再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包糉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包的糉子不是這漏米就是那兒破洞,好不容易纔包出完美漂亮的糉子。等到所有的糉子包好後放進高壓鍋中,煮上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糉子,姥爺給我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戰國時代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他爲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情的屈原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投江後,老百姓爲了防止魚蝦啄食他的屍體,駕着龍舟把糉子扔下江趕走魚蝦。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吃着親手包的糉子,聽姥爺講端午節的來歷,收穫真多啊!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三)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爲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爲了魚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裏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爲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裏投糉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糉,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的甜糉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於是又拿起竈臺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纔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葉子,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糉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糉子蘸少許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四)

今天是6月__日——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戴香包、在門上掛上艾草和青蓬……

早上,我迷迷糊糊醒了,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於是,我起牀,在香味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大門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回答我說:“這是艾草,那是青蓬。這是爲了驅災辟邪。”

到了中午,我看到桌上放了一大堆材料,有糉葉、有肉、有米、有繩子……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奶奶,包糉子怎麼要這麼多材料,包糉子這麼麻煩呀!”

奶奶說:比你看到的還要麻煩多了,糉葉要煮好、洗淨,肉切小均勻的條狀,再用鹽、醬油、料酒等調味品醃製幾個小時,米要用溫水洗淨,晾成半乾,再用鹽、味精、醬油等拌勻,這樣纔算做好了準備工作。

“啊?不會吧,吃個糉子這麼麻煩啊!”我驚訝的看着奶奶。“那個繩子又是用來幹嘛的呀?”

“你等下就知道了啊!”奶奶還給我保密呢!

我想了想,對奶奶說:“哦,我知道了,繩子是用來裹糉子的。”奶奶對我笑了笑。

奶奶開始包糉子了,我就在旁邊看着。看着奶奶嫺熟的手法,我甚是激動,一個個精緻的糉子在奶奶的巧手中而生,個個外形整齊,包裹均勻,讓我看了就垂涎三尺。每個糉子裏都是很有“料”的:一塊肉、兩個蜜餞、還有板栗。

等待吃糉子的時間很是漫長,過了好幾個小時我才品嚐到了這美味的糉子。打開鍋蓋的那一剎那,一股濃郁的清香撲鼻而來,有糉葉的香味,有糯米的清香,還有肉的濃香,各種香味混合在一起,就組成了這“人間美味”。

這比我吃過的那些買來的糉子好吃的多,沒有任何的添加劑等化學成分。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糉子了。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五)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曉?實際上,端午不僅僅飄着糉子的清香,還有許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顏。在一羣不起眼的草叢中出類拔萃,赫然立於陌上。她被遠古的神農氏帶離了草叢,培之育之,並學會了採日月之精華,擷天地之靈氣,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後懸壺濟世,叩開千家萬戶的門扉,記住太陽的囑託,捎上月亮的問候,將天之無私、地之仁厚奉獻給了人間。

分明是一把綠色的寶劍,渾身發出寒光,在溪溝邊、池塘旁。這枚漂亮的綠劍爲神農氏所相中,送給艾,成了艾的心愛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沒有分開過。艾宛如一位女俠,菖蒲便成了女俠身邊的佩劍。從此,艾,仗劍走天涯,斬妖除魔。這一黃金搭檔讓端午節多了一些俠的味道。

於是,尋常百姓家,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門懸艾草菖蒲,祛毒驅邪,來守護人們的健康。於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門外”的民謠。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種就是艾草、菖蒲草散發出來的青草味。

糉子,曾經是南方特有的糉葉加糯米蒸出來的食物。據說糉子是楚人用來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總被江中蛟龍偷食了,於是屈原顯靈教人用糉葉包裹,用五色絲線裹糉,由於蛟龍害怕這兩樣東西,也就不敢來偷食了。糉子就這樣從楚國走出,走向全國,從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時下的尋常食品。

時下,國人們過端午節,糉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糉子,國人就少了一種心靈的寄託,少了一種精神的傳承。彷彿只有吃了糉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貞愛國的精神,只有吃了糉子,才能在國人的心中烙下中國印。於是,端午便有了一縷清清的糉子香,一種濃濃的愛國情。

七年級端午節日記(六)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又是包糉子的時候了。

其實在我的家鄉茂名,端午節包糉子的人不多,記憶中家裏也從未糉子,市面上也很少箬葉買,因此我也是無從學起,直到在江門生活後才學會包糉子。在江門,端午節吃糉子幾乎是遍及每家每戶,因爲江門的市民一般都在家裏設有神位,每到五月七年級八年級和初五,都要拜神,所以很多市民都會分兩次包糉子,這段時間包糉子就成了江門市民最關注的話題,見面都會問:“包糉了嗎?”我家也入鄉隨俗,包起了糉子。

江門包糉子的材料很多,我家主要是按傳統的材料去包:糯米,豬肉,綠豆,花生。鹹蛋黃本來也是當地人不可缺少的,但比較貴,還要浪費那些蛋白,所以精打細算的公公就把它排除在計劃之外啦!

婆婆不會包,拿着糉葉在那比劃來比劃去,包出來的糉子——哈哈!不可說,不可說也!經我的一再示範,還是學不會,平時要強的她自嘲“是世上最傻的人,學不會的了,做後勤去”;公公包糉嘛,感覺就象在編織籮筐,很認真很帶勁,那糉子綁得很結實,只是弄斷了不少繩子,包的糉子一頭大一頭小,夠特別!他說他包的自已吃,包了一半就累得停工啦;沒辦法,我這個懶媳婦這回可當了回巧媳婦——靠我啦!近二十多斤的材料啊,我坐不住了,乾脆站起來包,只見材料在我手中翻飛,我包得越來越快,只用幾十秒就包好一個,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包出來的糉子模樣自我感覺非常不錯! 想想以後若沒工做了我就包糉子賣去,應該不愁兩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