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2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2022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學生暑假社區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X月初我們10福祉系全體同學在劉純老師,鄭滬生老師,及陳文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走進了長春市進化社區,這是我們第一次走出教室在社區中參與這種活動,意義非凡,並且收穫頗豐。

一、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一)調查社區老年人口

(二)調查如今的養老狀況如何

(三)調查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四)調查老年人的生活條件。

二、活動流程

(一)首先社區主任爲我們介紹了社區的基本狀況,等一些列的自然情況,其中提到進化社區老年人數量與其他社區相比人數較多,並且兩勞釋放人員也居多,老年人口數量每年呈一定數量增加,這是關鍵所在。

(二)我們由陳老師帶隊首先走入當地一普通居民家中做實地調查,並發現一些問題,老人通常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我們調查的這位老人就是跟女兒生活在一起,爲了照顧老人,女兒沒有任何工作,無收入來源,老人常年吃藥,家庭負擔較重,且居住條件並不是良好,面臨的養老問題十分嚴峻。

(三)在經過我們一番詳細調查與溝通後,發現諸多問題,這位老人83歲,有心臟病史等,視力也有問題,但思維相當清醒,老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大病小病總會有些,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老人的精神狀況十分不好,對生活沒有充滿希望,鬱鬱寡歡,並且不願意與人溝通,我試着用我在課堂上學的學的知識與老人進行談心,努力與老人尋找相同的話題,並手握着老人的手,給與其親切感,老人在我的帶動下與我漸漸的願意與我交流了,並且難得的是在老人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可見之前老師教給我們的福祉知識是多麼的有用,遺憾的是自己學到的專業技能不夠多,以至於不能更進一步的爲老人服務。

(四)老年人的生活條件不容樂觀,老人居住的是一幢老居民樓,可謂歷史悠久,殘破不全,在進入樓裏之前我甚至以爲這棟樓已經被廢棄很久了,然後進入房間後的第一感覺是陰暗,房間窄小,牆上斑駁不堪,傢俱破舊,且一張牀就已經把房間的一半地方佔據了,由於是一樓,而且地勢較低,潮氣重,居住環境根本不利於老人的健康,進入老人家的時候天氣已經很冷且沒有取暖設備,老人穿的較多,總說冷不愛走動,與老人談心嘮嗑時問起是否參加社區活動,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區爲何物,更別說參加社區活動了。

三、總結與體會

整個社區之行發現了許多優點,社區主任非常熱情,態度很好,耐心爲我們講解,社區也有意識的組織各種文化活動,也有一定的場地與硬件設施,能夠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這是值得我們讚賞的,但是通過調查也發現存在許多問題,首先社區活動的宣傳不是很到位以致於許多老人都不知道有社區活動,不能更好的發動全體老人蔘加,而我覺得更重要的問題則是在於老人當今的自身狀況與養老狀況令我較爲擔憂,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心理精神狀態也不是令人樂觀,再就是由於老人自身需要照顧則家庭中必須有一人給與照顧,勞動力減少,家庭的開銷增大,收入減少,使家庭生活困難,加重家庭負擔,何談幸福,何談福祉,根據以上問題,我給出的建議是:

(一)社區方面:

1、社區應加大宣傳力度,努力讓所有老人蔘與所有的集體活動中去,做到老有所樂,從而改變老人的精神狀態。

2、針對老人自身的情況,應當找專門機構給與其照顧幫助,好讓家庭成員解放出來,投入到社會生產之中,才能減輕家庭負擔,纔有資格談幸福,纔有本錢談福祉,還需要的是懂得心理的社工入戶走訪談心,解決老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得讓老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對自己充滿信心。

3、逐步幫助老人改善身體健康,充分組織動員老人蔘加力所能及的各項活動。

(二)家庭方面:讓家庭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須注意對待老人的言辭,與態度,對待老人這種特殊人羣有時需要另一種思維,儘量滿足老人要求有時善意的欺騙也不失爲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老人能做到的事情儘量讓老人自己去做,多與家中的老人進行溝通,緩解老人的孤單感等。以上便是這次社會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與建議。

經過這次社會調查我獲益匪淺,親身踏入社會才得以讓老師們在課堂上教授給我們的只知識得以發揮,但也深深地認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深深的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很多,需要走的路還很長,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加倍努力。

大學生暑假社區社會實踐報告 篇二

“3個小女孩,第一次下鄉,你們吃得消啊?”開車的白師傅一邊說,一邊忙着去藥店買暈車藥,160多公里,3個多小時的山路,途中要盤旋無數個彎道,最近幾年,白師傅都沒這樣跑過了。

8月7日,原生態土家女兒會在湖北省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村上演。石灰窯是土家女兒會的發源地之一,但由於地處偏遠,山路崎嶇蜿蜒,交通閉塞,很少有人能親臨現場去體會這份原始。

經過反覆討論,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微博]大二學生孫石和她的兩名隊友最終決定:到女兒會的發源地去感受一番、探個究竟。現代文明對原始的少數民族文化到底進行了怎樣的衝擊?當地的村民是不是已經把自己的習俗和文化忘記?這個選題,先後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團委、團北京市委立項,經過層層篩選,入選“2016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國家級重點團隊”項目。

去哪裏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石灰窯的女兒會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政府在搞旅遊,想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把女兒會從石灰窯搬到了市區的女兒城,女兒會的當天,我們應該去女兒城。”隊員趙璐說。

“過去留下的東西是活的還是死的?僅僅是在那邊立了一個發源地的碑,我們就要去那裏嗎?”孫石自己問自己。

“不過,紅土鄉政府的微博說,今年的石灰窯土家女兒會除了趕場相親、民間文藝匯演、儺戲展演等傳統項目外,還增加了原生態婚俗、背媳婦比賽、最美女兒、模範女兒評選等新內容,應該會更接地氣、更有意思吧!”隊員毛明子說。

激烈地討論,就此展開。下鄉調研,還是留在新造的景區體驗,成了讓隊員們頭疼的問題。

石灰窯,遠離塵囂,民風原始古樸,受現代文明衝擊少,至今非常完美地保存着儺戲、山民歌、女兒會、婚喪習俗等原生態文化遺產。每年農曆七月十二這一天,年輕漂亮的土家幺哥阿妹打扮一新,相互邀約,從四面八方的山寨走出,踏着幽徑,唱着山歌,來到石灰窯,尋找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在恩施博物館,隊員們看到了這樣的介紹。

“那些東西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館裏啊,得讓更多的人知道、瞭解,如果我們能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將其儘可能地保留和宣傳出去,豈不更好?”孫石說,這時,她想到了當初促使他們申報課題的一個發問:“老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怎麼博大精深了?可以舉幾個例子嗎?”

“我們是來做課題的,我們不能只當遊客去體驗,第一手的資料,對我們更有意義。”最終,3人達成了共識:下鄉。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誰捨得自己的孩子去吃那份苦啊?!下鄉可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大熱天的,條件艱苦,還可能遇上雨。”白師傅說,不過,從他內心,還是很支持現在一些“養尊處優”的大學生下鄉的,也因此,她對今天車裏這3個女孩,點了好幾個贊。“鼓勵大學生下鄉是對的,特別是那些城裏長大的孩子,真正地去村裏看一看、走一走,對他們是很有意義的。我接觸的很多大學生,連田地是什麼樣的、農民是怎麼生活的、現在的農村有哪些變化都不知道,這以後怎麼做羣衆工作啊?”白師傅說。

下鄉,尋找文化的源頭。

不到3000人的常住人口,來了1.5萬人,“通街都滿了”,聽到這個介紹,孫石和小夥伴着實驚呆了,她們沒有想到,一個農村的女兒會,辦得比市裏的還熱鬧,這不符合她們對“競爭效果”的預判。“我們與恩施市女兒城的女兒會不存在競爭,我們純屬自娛自樂,你可能覺得我們演的節目不好看,沒關係,村民們玩兒得開心就好。但是,確實沒有想到今天來了這麼多人。” 從紅土鄉黨委宣傳委員譚玉瓏這裏,孫石找到了答案。

根據一些攝影愛好者和遊客的反饋,他們更願意來參加石灰窯的女兒會,因爲有更多原生態的東西。“我們知道,我們的舞臺即使搭得再華麗,也比不過央視的舞臺,所以寧願辦得‘土’一點,越‘土’越好,這是我們的一個宗旨,要讓農民來參與,貼近我們自己的生活,連節目的內容反映的都是老百姓之間的瑣事,很多都是父子、母女同臺演出,有些村民一年也不背一次自己的媳婦,在我們的舞臺上,揹着就跑。” 譚玉瓏說。

就在前幾天,石灰窯村裏來了另一支“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他們來自湖北民族學院,調研的內容也是土家族女兒會的發展情況,“在恩施女兒城,我們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不太瞭解,但有些老人卻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非常重視,他們認爲是神聖的,是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綿延和交流。”調研隊在微博上說。但當他們來到石灰窯,看到那條丁字街中古老的房屋和質樸的人們時,隊員們感覺到了濃郁的文化底蘊,“這裏記載着石窯人們原始的歷史生活,還有他們心裏最美好的記憶,那是關於他們的節日。”他們寫道。

在2016年的這個暑假,像孫石這樣“三下鄉”的社會實踐團隊不少。7月11日,廣東海洋大學[微微博]寸金學院“曦望”暑期服務隊(以下簡稱“曦望”隊)跨越千里,來到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長塘瑤族鄉,進行爲期8天的“三下鄉”活動。

在城市裏長大的隊員沒有見過碾米機,而這種當地最爲原始的農家工具,讓他們覺得“再新鮮不過了”。在鄰居的指導幫助下,隊員們親自上陣,經過幾輪分離、研磨的操作,稻穀明顯被分離成大米和米糠、稻殼。隊員們還借用鄰居家的石磨磨起了豆漿,洗淨的黃豆被研磨成白白的豆汁順着磨口流出,沒等到豆汁煮好,隊員們就被濃濃的豆香味饞出了口水。

之後,“曦望”隊隊員又來到該鄉老艾坪村的村長戴昌路家,他們得知村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棕包腦”瑤族祭祀舞的第二代傳人後,便開始“連番轟炸”,訪談、記錄、邀請村長親自表演,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有利於調研的細節。“棕包腦”舞蹈是一種古老的祭祀舞蹈,因舞者用棕葉包住腦袋而得名,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十五,“棕包舞”舞者們會穿上瑤服走村串寨,爲瑤族同胞送去新春祝福。村長從12歲開始學習“棕包舞”,而且“舞功”相當了得,訪談之餘,他還專門穿上了瑤服,拿着木棍,爲隊員們來了一段即興表演。

做好一個守望的“稻草人”。

7月18日,超強颱風“威爾遜”襲擊華南地區。嶺南師範學院“稻草人”實踐隊的實踐基地陽江也受到了影響。“長這麼大,第一次遇見這樣的一個夜晚,停水停電,沒有燈光,周遭都陷入一片黑暗。和其他的幾個隊友躺在教室的課桌上(牀都是用課桌拼成的),外面的風很大,把樹木的枝椏都吹斷了。雨點噼啪噼啪打在窗戶上,大家都紛紛喊着,很想回家,要崩潰了……當時強忍在眼眶的淚水就無聲落下。”隊員張瓊寫道。

其實,來的第一天,她就有了想回家的念頭。“我知道下鄉的條件很艱苦,比如食宿,有的在教室的地板上打地鋪,有的睡在課桌上,煮飯要自己劈柴生火,沒有熱水洗澡,水都是從地底下抽上來的,即使在酷熱的7月,往身上潑灑,也是徹骨的;廁所的排水不好,總是積水……很多很多的事情,從小到大第一次遇見。雖然自己不是嬌生慣養,但遇到這樣的境況,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張瓊說。

大學生暑假社區社會實踐報告 篇三

本人在暑假返回家鄉之後,在社區進行了登記並參加了青得裏卓村召開的返鄉大學生座談會,在會議的過程中,青得裏卓村住村工作組提出,希望返鄉大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參與到村裏開展的駐村夏令營活動中來,一方面可以爲村裏文化陣地建設出一份力,另一方面可以鍛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雖然住村工作組沒有強行要求我們返鄉大學生必須要參加此項活動,但是想到能爲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我主動要求全程參加此次夏令營活動,經過工作組對願意參加夏令營活動的返鄉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考評過後,我非常榮幸的被推選爲夏令營活動的班主任,我也勇敢的接受了這個任務。

在確定完參加夏令營活動的返鄉大學生後,村委會和住村工作組又組織了一次夏令營活動開班動員會,村委會的住村工作組的領導們讓我們大學生髮言,說一說自己的有什麼意見和想法,本人第一個發言,表達了對夏令營活動方案的想法和新的計劃,我們大學生輔導員應該按照我們自己的個人特點、愛好或專業選擇自己要代課的內容,比如我擅長音樂,我可以教孩子們唱歌。比如安樂珊是美術專業的,她可以教孩子們畫畫。聽完我的意見後村村委會和住村工作覺得非常滿意。

20xx年7月13日我們開始登記學生,報道的學生還蠻多的,學生與家長特別的積極,最終人數超過了35名。

20xx年7月14日,炎炎的夏日伴隨着火熱的激情。博州國土資源局住村工作組和村“兩委”認真準備、周密籌劃的青得裏卓村20xx年“在祖國的懷抱中茁壯成長”暑期夏令營活動正式開班啦。

7月14日上午,青得裏卓村舉行了2015年暑期夏令營開營儀式,住村工作組組長宋和平同志做動員講話,對夏令營活動的意義、活動內容、紀律要求等進行了闡述。

爲確保暑期夏令營活動順利開展,本人儘自己所能協助住村工作組和青得裏卓村制定了夏令營活動方案、活動計劃,爲期20天的青得裏卓村夏令營活動,將開展參觀、宣講、趣味運動、繪畫、唱歌、舞蹈、閱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各族少年兒童將度過一個豐富多彩、健康文明、快樂安全的暑假。

按照活動的安排夏令營活動每天上午兩節,下午兩 節課,一個小時輔導作業,一個小時教畫畫,跳舞,唱歌,跳棋,體育活動等等,每個星期五都有繪畫、歌舞之類的比賽或者活動,各項活動都是我與住村工作組的領導一起策劃,一起開展。以下是夏令營活動一些圖片資料。

20xx年7月30日下午,在青得裏卓村文化室夏令營圓滿結業,結業彙報演出中,各族學員充分展現自己多才多藝的一面,生動詩歌朗誦、激情饒舌說唱、歡快的民族舞蹈引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本人在彙報演出中擔任主持人工作。

彙報演出結束後,工作組、村委會分別爲優秀的節目作品和表現優秀的學員和輔導分別頒發了證書和獎品。優秀返鄉大學生輔導員4人,本人非常榮幸被評爲夏令營優秀輔導員。

二十天暑期夏令營活動很快就結束了,本人全程參加了此次多點,在夏令營活動中,不僅督促學員們完成了暑假作業,還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友誼,鍛鍊了學員們的動腦、動手能力,發掘了學員們的才藝。給孩子們講課也是挺辛苦的,孩子們很調皮,但又聰明,雖然今年夏天異常的炎熱,可是孩子們還是那麼積極來上課,這極大的鼓舞了我的信心,因爲我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這次夏令營活動不但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也是給我們返鄉大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特長的舞臺,回報自己家鄉的機會,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這次經歷我將永遠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