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實習報告

林業實習報告(通用多篇)

林業實習報告(通用多篇)

林業實習報告 篇一

(一)實習時間:

20XX年8月-8日至20XX年8月14日

(二)實習單位:

xx縣林業局

(三)實習單位簡介:

xx縣地處東經110°8′~111°57′,北緯26°51′~27°22′。東西長80.15公里,南北寬65.3公里,總面積2199.38平方公里,約佔xx省總面積的1.04%。位於xx省西南部,雪峯山東麓,資江上游。東接隆回,南接武岡,北臨XX縣,西南鄰XX縣,西北界黔陽縣。東經邵陽至XX市328公里。全縣通行贛語。全縣區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1個管理區,565個行政村、25個社區,總人口83萬。

xx縣是xx省重點林區縣,全縣有林地面積11.78萬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57.4%,活立木蓄積量8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03%。林業系統現有職工3131人,其中在職職工2164人,離退休職工1007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306人,專業技術人員392人。縣林業局設辦公室、政工股、計劃財務股、林政法規股、營林股、森林資源管理股六個股室,設xx縣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林業檢察股、林業審判庭、林木種苗站、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國有林場管理站、林業基金徵管站、xx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xx縣集體林權改革辦公室和xx縣林權交易中心十個二級事業機構,下轄22個鄉鎮林業站、2個管理所、5個國有林場、林科所、木材管理站、木材公司、森林公安局及5個森林派出所。

近五年來,xx縣林業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生態強縣”爲目標,以營林爲基礎,以保護森林資源爲重點的林業方針,狠抓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實現了林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全縣共完成造林19萬畝,新增速生豐產用材林25000畝,封山育林36萬畝,林木育苗9600畝。完成楠竹新造0.8萬畝,楠竹低改8.6萬畝,創花園式單位19個。完成退耕還林任務16萬畝,完成防護林工程任務39700畝,實施國家級生態公益林保護面積543400畝。

xx縣先後獲得“全國綠化造林百XX縣”、“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abt與ggr系列研究推廣二等獎”和“全國綠色名縣”等國家級榮譽,20xx年又躋身“全國森林資源管理先進縣”。

(四)實習目的:

林改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林改有效消除長期制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釋放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潛能和林地的巨大生產潛力及調動其他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二是改善了林農生活。林改增強了林業吸引力,增強了林農的致富信心;三是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通過明晰產權、核發林權證,減少了山林糾紛的發生;四是促進民主管理。林權改革的方案,必須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必需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它還增強林業競爭力的支撐和手段。通過林權制度改革把林木、林地、森林等林業資源資產化,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把資金等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農民真正成爲了山林的主人,他們捨得向林業投入。特別是農戶以自家山林爲資本和企業聯營,可吸納了大量資金髮展林業。金融機構的資金也大量投向林業。從而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增加林業的市場競爭力。林改還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和保障。通過林改,加速提高林業的發展,爲社會提供更多的林產品供給,從而減少對生態林的破壞,保護了公益林,實現了其可持續發展。通過改革建立和創新經營主體多元化,權責利相統一的集體林經營管理新機制,調整和創新政策,改革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經營體制,提高林業質量和林地的生產力,實現森林資源的期數增長,生態功能期數增強,林產品的有效供給和林農收入的期數增加,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

(五)實習內容:

對xx全縣林權進行改革,進行實地勾圖,內業面積測算。林權改革工作:依據林地承包方案,以農戶爲基本單位,以專業技術人員爲主體,行政村林改領導小組有關成員,村民小組組長,林權當事人,林地四至接界人和其他相關人員共同在現地完成。對無異議的實地勘界結果,上述人員要在現地簽字確認。主要任務有五項:一是把原已經劃分到戶的自留山,承包到戶的責任山,集體採取拍賣等其他方式發包山林的四至界限和麪積要勘查清楚。二是把毎戶新承包的集體林地,要精確落實四至界限,準確測量面積。三是依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森林分類區劃界定結果,明確界定農戶每宗林地是公益林還是商品林。四是調處勘界中遇到的林權糾紛。五是現場填寫《林權登記申請表》,該表詳見《國家林業局關於實行全國統一林權證式樣的通知》。勘界工作底圖,必須是國家測繪部門最新出版的1:1萬和大比例行政區劃平面圖(包括縣·鄉·村三級)整合的調查底圖。有明顯地形,地物作爲界線拐點標誌的,勘界底圖上的距離誤差應小於0.3mm(1:2.5萬實地誤差爲7.5m,1:1萬實地誤差爲3.0m);以非明顯地形,地物作爲標誌的,勘界底圖上的距離誤差應小於0.5mm(1:2.5萬實地誤差爲16.5m,1:1萬實地誤差爲5.0m)。勘界工作正式開展前,對技術人員要進行全面培訓,經實地操作考覈合格後方可開展勘界工作,確保工作質量。對幾個鄉鎮的實地勾圖和內業計算使我從根本上提高自己,鍛鍊了自己,增加了社會經驗,懂得了許多與人交往的禮節,白天上山勾圖,畫清地塊與地塊間的地址界限,並隨時填寫相關的表項和標註。鍛鍊了自己的獨立能力,也學會了單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學會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加強了自己的社會思想觀念,認識到了現在社會的現實,體驗了苦生活的滋味,鍛鍊了先有苦後有甜的操作能力,通過這樣增加了對自己取得的成果的自信,對將來的期望,對生活的信心和自信。

(六)實踐心得:

通過這次實踐,讓我不僅增強了專業知識的掌握,而且鍛煉出適應社會的能力。機會是難能可貴的,我很珍惜。這次實踐的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能讓自己瞭解社會,完善自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很紮實的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學會獨立解決隨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更要爲以後很好的工作積累各個方面的經驗。社會實踐是一種很好的鍛鍊的機會在學校期間,也是一種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對以後走向社會有很大的意義。因爲實踐能增強工作能力,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能很好的鍛鍊人的意志。實踐出真知,時間長才幹。不管是我工作中還是學習中,實習精神與實習態度一直可以爲我提供很多方便,對我以後的擇業、創業和自我人生規劃也是有好處的。

林業實習報告 篇二

實習目的:

通過對造林地整地造林技術的學習,聯繫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把造林地整地造林技術知識更好的學習與應用。

指導老師:xxx

報告者:xxx

學號:xxxxxxxxxx

實習單位:xxxxxxxxx

實習項目:造林地整地造林技術

實習期間通過了爲期五天的現場實地實習,充分地將理論知識與實習相結合,從而提高和鞏固了自己的業務知識水平;在此期間國家第二期天保工程已經全面實施,爲我提供了更好的實踐平臺,在實習期間,我瞭解到一期天保工程實施過程中曾發生過造林失敗或成活率不高的案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有氣候因素又有人爲因素,因此;爲了保證人工造林建設質量,選擇適宜的整地、造林方法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關鍵;下面我根據實習項目將着重介紹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造林方法在生產中的運用及其方式。

一、造林地清理與整地

造林地清理是造林整地前的一道工序,主要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採伐剩餘物等清除掉。分爲全面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三種方式(我局現常用的清理方式是帶狀清理)。清理的方法可分爲割除清理、火燒清理和用化學藥劑清理。割除清理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機具。清理後歸堆和平鋪,並用火燒方法清除。也可以採用噴灑化學除草劑,殺死灌木和草類植物。

整地方式分爲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爲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於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常用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臺等。

二、造林方法

1、播種造林

該方法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於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對造林後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適合於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徑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影響較輕,對於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爲適宜。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條播和撒播等。播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爲重要。

1.1撒播

撒播是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種後不覆土,使種子在裸露條件下發芽。該方法工效高、成本低,但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沖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系很難穿透地被層。適用於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等。

1.2條播

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播種。播後要覆土鎮壓,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適用於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及主要爲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1.3穴播

穴播是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至數十粒種子,播後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適用於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1.4塊播

塊播即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面積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複雜。

2、植苗造林

該方法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爲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同時可以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植苗造林後,苗木成活的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因此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儘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溼潤。

3、分殖造林

該方法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幹、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爲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對造林地立地條件要求較高,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佈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4、插條造林

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後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後到土壤凍結前。選擇粗1.5~2.0cm、一至二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裏扦插,然後踏實。插深爲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應該用細土覆蓋;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採用壟作,可在較爲乾旱的地區應用此法。具體工序爲:先整好地,作壟,提前灌透水,然後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壟面覆蓋再按一定的株距將插條插入壟中,用細土將薄膜上的插孔蓋住,當長出葉片後,即可撤掉薄膜;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蠟速蘸插條的上切口,即蠟封,以防止插條水分過度散失,然後插入壟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頭向下,小頭向上。

5、分櫱造林

該方法就是直接利用分櫱苗進行造林的方法。由於沙棘的根櫱能力很強,天然根櫱苗多,尤其在平茬以後,根櫱苗產苗量達9萬~18萬株/hm2以上,可爲分櫱造林提供大量能區分雌雄的苗木。這種方法已爲許多地方種植沙棘時所採用。具體做法是:春季或秋季在沙棘林內連根掘出分櫱苗,直接運輸到造林地進行造林,栽植時要保證根系舒展,並且要覆土踏實。

四、收穫感悟

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學習到的東西卻不是用數字可以衡量的,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或用筆用心,我都記憶了下來,相信會爲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不可估量的作用。

林業實習報告 篇三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能夠熟練的掌握使用遙感地形圖進行地物識別以及解譯標誌庫的建立

二、實習主要內容

1、對野外進行踩點調查

2. 目視解譯,區劃小班

3. 地類面積統計及分析

4. 森林資源分佈圖製圖出圖

三、主要結果分析(解譯標誌庫目視解譯步驟地類面積統計森林分佈圖製圖)

第一條路線沿大湖坪向上方方向踩點調查,行程8.9公里 第二條路線沿茶園方向往太陽廟方向進行調查,行程6.5公里 第三條路線爲沿環山公路沿路進行探究,行程6.8公里

四、統計結果及其分析

結論:由表格中數據可知福壽山林場的竹林面積特別大,無論是純竹林還是竹林混交林的面積都佔了很大的比重,同時經過我們小組成員在山中的所見所聞也知道了山中的針葉林主要以杉木和柳杉爲主的林份在山上分佈廣生長旺盛,同時作爲一個自然保護區它的闊葉林面積也大,這樣各種資源分佈比較均勻符合遊人的需求也符合物種的多樣性。

林業實習報告 篇四

實習目的

1、爲了更好的瞭解十三陵地區的地區概況以及土地利用類型,方便學習遙感圖像的製作和分析能力,更好的熟悉應用遙感的重要軟件,對遙感知識增加全面的掌握,更好的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效結合。本實驗旨在教會學生應用ArcGIS系列軟件進行矢量化的操作。通過本次實驗,要求學生能夠掌握ArcGIS一些常用的基本操作,涉及到的知識點,包括:ArcGIS應用基礎,空間數據的採集和組織,空間數據的轉換和處理,空間數據的可視化表達等。最終達到對ArcGIS桌面軟件操作入門的目的。

2、瞭解航空相片的各種要素,掌握立體觀察的具體步驟。

3、掌握野外地物波普測試的基本步驟,瞭解其反射率。

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重要應用到兩個重要軟件ArcGIS和Edars軟件。將十三陵遙感圖應用ArcMap進行手工矢量化操作,結合實地踏查,手工進行地物劃分,最終形成十三陵土地利用圖。用到的軟件主要是ArcMap和ArcCatalog。

一、立體像對觀測的實驗

二、實驗步驟

(一)熟悉航空像片

①像片編號:位於航片右上角,說明攝影時的地理位置、攝影時間;

②框標:四角或四邊,相對框標連線交點是該像片的像主點;

③水準氣泡:記錄該像片的傾斜度數;

④時針:表明攝影時間,以便提供太陽光線方向和太陽高度角;

⑤航片攝影機的焦距;

⑥校正線;

⑦高度表。

(二)立體觀察

1、立體鏡檢查

①在8開白紙上中部順長邊方向繪製一條直線。長約30cm左右,並在此直線上安裝反光立體鏡。

②在立體觀察中觀察直線,以檢查立體鏡的大反鏡角度是否正確。當立體觀察時紙上的直線在兩個視場的成像爲兩條相交直線,而且經轉動白紙或立體鏡時仍不能使其兩視場中兩直線重合時,說明儀器大反光鏡位置不正確,這時調整反光鏡螺旋進行正位,直至兩直線重合爲止。

2、確定基線。

然後用兩眼相重合的點位,也做標記。之間的距離b爲立體鏡擴大後的觀察基線,稱之爲立體鏡基線。此基線的長度因個人的眼距和立體鏡的不同而異。

③在兩張像片上分別連接框標得像主點O1、O2,即框標連線的交點,然後在像主點周圍f/45爲半徑的圓內,選刺明顯地物,並用像片鉛筆畫一小圈。

④轉刺兩像片中心點O1、O2得O1ˊ、O2ˊ,並分別連接O1 O2ˊ、O2 O1ˊ,量出O1 O2ˊ、O2 O1ˊ的長度值,即爲兩像片的共同基線。

3、觀察

①將兩像片安置在白紙上,使同名基線與白紙上的直線重合(注意要使同名基線應在像片對內側);使像片上的同名像點O1 、O2ˊ或O2、O1ˊ間的距離基於b,固定像片對。

②將反光立體鏡置於像片對上,觀察者的眼基線要平行於立體鏡基線進行觀察

一、實驗心得:這次實驗較爲簡單,一個人即可在短時間內完成,但是,由於每個人的眼間距不同,所以調整的儀器目鏡間距也不同,在一個人調好後,可能另一個人觀測時無法達到最佳狀態。也因此,若是兩人一起調整儀器的話,可能會慢一點,困難一些。其實,實驗整體還是很容易的,只要認真細心即可。

二、野外地物波譜測試的實驗

使用光譜反射儀測試地物波譜的實驗步驟

1、首先確定需要測定的地物類型,任何不同地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光譜特性,都可以作爲測定目標。如:草地、灌木、喬木、水泥地、大理石地、水體等,植物還可以分爲健康與不健康的,水體也可以分爲無污染與有污染的。

2、確定測量時是採用順光、逆光或頂光,然後放置標準板,標準板的位置應該與地物的位置一致。

3、光譜反射儀的使用:

(1)由開關按鈕、電池檢查鈕(Check)、視場角旋鈕(2°或10°)、波長輪鼓(400nm~1050nm)、鏡頭和觀測孔等。首先打開鏡頭蓋,不要用手觸摸鏡頭,然後打開開關按鈕,按住電池檢查鈕(Check),如果從觀測孔中觀測到刻度值大於3就能說明電池仍有電,反之則需要更換電池;從觀測孔中除了刻度以外還可以看見一個大圈中間還有一個小圈,大圈是10°視場角的觀測範圍,小圈是2°視場角的觀測範圍,一般使用10°視場角,也就是說在觀測時大圈中應該充滿所測地物而沒有任何其它物體;觀測孔中得刻度是從0到4,讀取時應該估讀出小數點後兩位。

(2)轉動波長輪鼓,從400nm開始依次測量,首先讓鏡頭對準目標地物,通過觀測孔讀數並記錄,再讓鏡頭對準標準板讀數記錄。

(3)然後將波長輪鼓調到425nm,同前面一樣讀取地物與標準板的讀數,依此按照波長順序重複數次。

4、讀物波譜反射係數的計算:分別將各個波長獲得的標準板讀數值與其目標物讀數相減,然後根據相減所得差值在反射率查詢表中查詢對應的反射率。

5、反射波譜曲線的繪製:以波長(400nm~1050nm)爲橫軸,反射率爲縱軸,畫出光譜反射曲線。

6、對多個地物的反射光譜曲線進行比較分析。

林業實習報告 篇五

(一)實習單位簡介

xx族自治縣林業局成立於1976年7月1日。近30年來,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林業幹部職工以山爲家,艱苦創業。採種、育苗、造林,積極開展杉木地理種源試驗研究、杉木壯苗培育試驗研究、杉木種子園建設、杉木速生造林試驗等多項科研課題,杉木林基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了國務院和省、州的表彰。

到20xx年,全縣以杉木爲主的人工林達40多萬畝,林業促進了xx經濟的發展,大批山區貧困羣衆通過發展杉木林走上了致富路。至1984年以來,林業累計爲鄉村基本建設貢獻超過了5000多萬元的資金。

(二)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目的是爲了瞭解林業崗位的日常工作,實踐林業工作的理論知識。

(三)實習內容:xx縣造林工程驗收

地點:xxxx

時間:3月3日至5日

崗位:驗收人員

所需工具:地形圖、皮尺、記錄表、鉛筆,橡皮擦

工作內容:榿木造林工程驗收

1。成活率驗收

方法:樣地調查,隨機選取一個點,以5。65m爲半徑的圓形的樣地,數出裏面的榿木總棵數和死亡棵數,隨機測量株行距,計算出成活率和株行距是否達標。

榿木喜溫、喜光、喜溼、耐水,適合生於15~18℃,年降水量900—1600毫米的丘陵山地。天然榿木林多分佈於溪溝兩旁,在土壤和空氣溼度大的地方生長較好;在土壤較乾燥的荒山、荒地亦能生長,通常組成純林。

①造林密度設計:根據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榿木造林密度設計爲167株/畝,株行距爲2mx3m,造林配置方式採用品字形配置。

②幼林撫育管理:從栽植後的第二年起連續撫育兩年,每年撫育兩次,於每年7月和10月進行砍草撫育,以保證苗木在生長季節得到充分的光照和養分。防止牲畜踐踏和森林火災發生,針對新造林地現有林木病蟲害種類、蔓延的程度和規律,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由主管單位制定預防和防治方案,避免大面積人工造林地病蟲害的發生。

2。實地勾圖

①在地形圖上找到目標地,精確落實四至界限,準確在地形圖上勾出造林地。

②計算面積,方法有數方格和軟件ArcGIS計算。數方格的計算方法是方格數×0.9375

(四)實習心得

對幾個鄉鎮的實地勾圖和內業計算使我從根本上提高自己,鍛鍊了自己,增加了社會經驗,懂得了許多與人交往的禮節,白天上山勾圖,畫清地塊與地塊間的地址界限,並隨時填寫相關的表項和標註。鍛鍊了自己的獨立能力,也學會了單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學會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加強了自己的社會思想觀念,認識到了現在社會的現實,體驗了先有苦後有甜的生活滋味,鍛鍊了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操作能力,通過這樣增加了對自己以後工作的自信,對將來的期望,對生活的信心和自信。

“紙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操作出現了許多問題,才知道書本理論是是那麼的蒼白。在學校兩年的課程學習裏,我們所開設的課程很多,然應用到實際的卻很少,這使我認識到光靠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需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學習、真做事才能學到實用技能,才能爲以後工作打下基礎。通過這次實踐,讓我不僅增強了專業知識的掌握,而且鍛煉出適應社會的能力。機會是難能可貴的,我很珍惜。

這次實踐的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能讓自己瞭解社會,完善自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很紮實的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學會獨立解決隨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更要爲以後很好的工作積累各個方面的經驗。社會實踐是一種很好的鍛鍊的機會在學校期間,也是一種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對以後走向社會有很大的意義。

因爲實踐能增強工作能力,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能很好的鍛鍊人的意志。實踐出真知,時間長才幹。這次的實習給我帶來很大的益處,不管是我工作中還是學習中,實習精神與實習態度一直可以爲我提供很多方便,對我以後的擇業、創業和自我人生規劃也是有好處的。

“三十三里路,九十九道彎;三十三座山,九十九個堡”,一旦投入大山的懷抱,就會感受到這大山的魅力,民族的坦蕩。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各族兒女的努力下,xx族自治縣將依靠豐富的資源優勢、獨特的區位優勢創造出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