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多篇

徵文稿9.76K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多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一

記得,那是一個酷熱的夏天,我同媽媽一起乘車去奶奶家。一上車,我就眼疾手快得搶到了一個座位。過了兩站,車上上來了一位老態龍鍾的老奶奶,她白花花的頭髮,皺紋佈滿了臉龐,佝僂的背顯出她經過的風霜艱辛。

老奶奶上車後,艱難的向後門走去,座位早就坐滿了。我的心突然不安起來:是讓座還是不讓座?媽媽說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可如果我讓了座,我又坐哪呢?我還是先等上5分鐘吧,說不定有人比我先行一步呢。

5分鐘對別人來說很快流逝了,可對我來說每分每秒都在忍受良心的煎熬,我無時不刻都在想:讓不讓座?

終於,5分鐘到了,可沒有一個人讓座給老奶奶。我有些心酸的望着她,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老奶奶的背影像極了我的奶奶,要是是我的奶奶我肯定不會讓她站着吧。我終於走出了自己心中那片自私的陰影。

我輕盈的走到了老奶奶身邊,低聲對她說:“奶奶,您坐!”說着,扶着奶奶坐到座位上。

我望向身後的媽媽,她眼中投來的是讚許的目光。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二

有一滴水,把自己融入江河,匯成了汪洋大海;有一朵花,把自己獻給春天,妝扮出萬紫千紅;有一縷陽光,把自己掛在高空,照亮了每個角落;有一種精神,已經過去四十多年,卻一直熠熠生輝;有一個人,把矮小塑造成豐碑,把平凡演繹成偉大。

他就是時代英雄雷鋒。他,一個身高一米五四的人,用自己的行動塑造了一座豐碑;他,一個幾代長工的孩子,以自己堅定的信念,詮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他,一個國小畢業的年輕戰士,用自己的熱情,帶動整個班的戰士,把學習變成一件樂事;他,一個年僅二十二歲的大男孩,以自己的堅韌,把渺小與偉大完全融合,把普通與高尚完美結合,把短暫的一生變成永恆的歷史。

“有的人活着,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永遠活着。”雷鋒,這個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人。他像一縷春風,融掉世間的冰霜,演繹着人間的溫馨;他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道路,爲我們指引人生航向。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把自己融入集體,融入自己的思想。用他的熱情、堅韌、大公無私來指引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做人。

雷鋒早已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卻一直活在我們當中。在每年評選出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中,有作風嚴謹的科學家,有草根,有普通教師,有德高望重的醫者,有雙臂殘廢的音樂人;有賣烤羊肉串的小販;有來自海峽兩岸的時髦女人;有歷盡艱辛的年輕女孩。有平凡的母親。有共和國的將帥。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平凡不過,但是他們做出的每一件事,都閃耀着雷鋒精神的光芒,都在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三

道德是什麼?在我眼裏,道德很簡單,就是不害人利己,不只爲自己的利益着想罷了。當我讀完《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本書,讓我對道德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每天受惠於無數人,受惠於整個社會。我們有機會也要在力所能力的範圍之內爲他們做點他們需要的事,這就叫道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說起來好像很簡單,正如“做好事不難,做一輩子好事難”一樣,一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實踐起來卻很難。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衡量一個人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假如你在路邊偶然間撿到了一大筆錢;假如你考試錯了一道題,但老師沒看出來,給你打了滿分;假如在無人知道的時候,你釣到了一條禁止捕撈的又大又美的魚。在這種種誘惑面前,你會怎麼做呢?是將錢還給失主,還是自己留着?是把錯題告訴老師,還是偷偷改過來?是把魚兒放回去,還是拿回家?這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雖然是不同的選擇,卻能真正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與素質。

記得有一次,我獨自去買鋼筆,我看好了一款4元的,便掏出5元錢買了,拿着阿姨找的零錢便匆匆地回了家。回家後,才發現,阿姨多了給我一元錢。我有些猶豫了,還回去吧?只不過一元錢,還得再跑一趟,可是留下,我又覺得這樣做不對。這時,還是道德在我心中佔了上風,我決定跑一趟。從阿姨看我的表情、讚揚我的語句中,我更加堅信自已這樣做是對的。當你因爲沾了別人的便宜,可能從中獲得一點小利益的時候,一定要想想“道德”這倆字。

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在家裏,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少年。讓我們履行道德規範,與時代同行,與文明相隨,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有道德、有品質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四

第一次聽說“雷鋒”這個名字,是音樂老師教我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歌時,讓我知道了雷鋒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後來學校發了一本學習雷鋒的書,老師給我們講了許多有關雷鋒的故事,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雷鋒是一個善良、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比如說:有一次,他肚子痛,剛看了病回來,路上看見一個工人叔叔在拉車運磚,他連忙跑過去幫忙,一連就幹了好幾個小時。還有,他看見一個揹着小孩的婦女的火車票和錢都掉了,他就用自己的錢給他們買了回家的火車票。

雷鋒的這些事蹟深深地打動了我,如果我遇到了這種事,我也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有道德、樂於助人的人。

有一次,天空下着大雨,在放學的路上,我看見有個小弟弟沒有傘,他的書包、衣服都淋溼了,好像洗了澡一樣。我看見了連忙跑過去幫他打傘,小弟弟以爲雨停了,擡頭一看,看見是我在幫他打傘,連忙說:“姐姐,謝謝你。”我說:“小弟弟,我送你回家吧!對了,你家在哪裏?”他說:“我家在金陽花園那邊。”然後我就把小弟弟送回了家。

還有一次,我跟媽媽回老家,在公共汽車上,我看見一個老爺爺馱着背,臉上佈滿了許多的皺紋,他上車時,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我看見了,連忙站起來,把位置讓給了老爺爺,老爺爺對我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我說:“老爺爺,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當我看見地上有垃圾時,會主動地把它撿起來丟在垃圾桶裏。放學後,我會主動地留下來打掃教室。

其實雷鋒叔叔做的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合起來就是大事,這些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也都能夠做到的,只有做好了這些小事,才能夠做好一件件大事。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五

天灰濛濛的,像鉛筆塗到素描紙上的塗鴉,儘管鉛灰一片,還是有種自由的感覺,雖然知道這種天氣不適合外出,但我還是固執地戴上MP3,騎上自行車馳騁在馬路上。

耳朵裏塞着耳機,聽着最近喜歡上的流行歌曲,踩着自行車,獨自穿行在這座小城的每一個角落,讓清涼的風拂過我的身體。但眼前景象令我震驚:爬滿青苔的石板路,長滿黴菌的灰黑牆角,擁擠的人行道,草地上、花叢中隱隱約約顯現出果皮紙屑,還有那已被風雨摧殘得傾斜了一半的標示牌,上面模模糊糊地印着“攜手維護公共道德,合力打造城市文明”幾個鮮紅的大字。

一輛輛自行車的車輪吱吱呀呀地輾過鋪滿灰白色水泥的馬路,卻無人留心這“昏暗”的草地。灰黑的天空開始下起雨來,瞬間天空一片黑暗,雨點打在我的手臂上,打在我的臉上,打左眼眶裏,讓人分不清是天在哭泣還是人在嘆息。我沒有打傘,只想在這片雨簾中靜靜呆着,不知何時,一個披着破舊雨衣的駝背老爺爺邁着蹣跚的步伐走進了這片草地,他的行爲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他艱難地彎下腰,撿起地上的垃圾,裝進大塑料袋中,直到草地又恢復了原本青翠模樣,再沒有零星散亂的白色垃圾“點綴”其中,他轉身離開,不知爲何又折了回來,走向被風颳到的標誌牌邊。哦,我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想把倒下的標誌牌扶起來呀!

我騎上自行車,駛往家的方向。回頭望去,那個老人已悄無聲息地離去,一切仿若都未發生過般,只有那一片在雨水浸潤下更顯嫩綠的青草地。

雨停了,我的衣服溼了一大片,可心裏很暢快,彷彿這場雨淋溼的不止是衣服,還有我早已沾滿塵灰的心。經過這場雨的洗禮,我的心中重又燃起對生活的新希望……

老人的文明行爲撩撥着我的心絃,心靈彷彿被敲響的鐘鼓,久久激盪。原來道德是要靠行動去詮釋的,任何一位平凡的人都能綻放出道德之花。文明如朝陽,縷縷暖人心,讓我們共築文明路,共育和諧花。

朋友們,請記住:文明城市人人愛,有你參與更精彩!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六

尊重,是一種內在的修養,是明禮的重要方面。古人云:誠於中則形於外。

——題記

尊重,並沒有貴賤之分,任何人都可以對任何人尊重。在課堂上,老師在循循善誘講課,同學們做小動作,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在可見,隨便給同學取綽號,這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外出旅遊時,毀壞文物古蹟,這就是對國家的不尊重。這些不尊重的行爲,就是不道德,給自己的品行打了一個零分!所以,我們要追求“尊重”。

“呸!”一箇中年男子在公交車上隨口吐了一口痰,再用腳往痰上抹了抹,讓人看不見它。殊不知,這種不尊重他人心中感受的行爲,早已被他人盡收眼底,並且早已收到了心底的深深鄙視。這位中年男子不易爲人,從煙盒中慢慢取出一支菸,拿出打火機點燃,在公衆場合衆目睽睽下抽上了煙;還閉上眼,從嘴中徐徐吐出一圈圈白煙,品味着這煙的美味,享受煙帶來的身心舒暢。不言而喻,那個美啊!

不錯,他是舒服了,但坐在同車廂的人不約而同地嗆了起來,無奈地吸收了二手菸,全然不是男子那般美好,承受着危害。中年男子仍然在“享受”,悠然吐着這嗆人的眼圈。可悲啊!

周圍人不由自主地在鼻子前揮着手,想趕走這可厭的白煙;有人用手捂住鼻子;有人離得遠遠的,不想再這白霧繚繞的地方活受罪。終於,中年男子抽完了一支菸,大家心中慶幸着,不用再聞這難聞的氣味了。但是,事與願違,這位中年男子又拿出一支菸,抽了起來,一副自得樣。剛散去的白煙又多起來,侵蝕人們的鼻孔。有人似乎絕望了……

“公共場所,請不要吸菸!”一句話終於爆發出來了,說到了大家的心眼裏,而那個人像大英雄一般!

沒想那個中年男子不屑地瞟上一眼,說:“我吸菸,我的事,你管得着啊?就連總統來了,我還是照樣抽!你不想活了啊,敢管老子的事!”男子兇狠地大喊起來,全車人好像鎮住了,沒人想惹事啊。

這時候,一隻小手伸了出來,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她用天真的眼睛望着他:“叔叔,你會影響人家的,你看,我們都‘生病’了呢!”所有人嗆得更起勁了。望着這天真的雙眼,中年男子冰冷的封印好像打開了,捻了一下菸頭,將它弄滅了。

尊重他人是光榮的。因爲這更是尊重自己。古語云:“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尊重別人的人,纔是富有的,因爲他可以得到滿滿的別人的尊重。讓我們向着“尊重”,出發!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七

在生活中,人人都講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是你們把話說在嘴邊,卻真正地做到了嗎?說髒話、看見老人不讓座、常常打架……等等,這種不良行爲,就是不道德。

我讀了書中這句話:“金晶以其最自然、最自信的微笑讓我們看見了生命之花開到極致的絢爛。”我想說,不管你面對怎樣的殘忍命運,都要堅持下去,不要因爲一絲傷痕而向命運與將來低頭。金晶爲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們要向這位勇敢的大姐姐學習。

我還讀到了這句話:“因爲父母身體的特殊,卓佳從小就學會做家務,幫助他們減輕負擔。”我感受到母親和父親爲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金錢,爲的不就是讓我認真讀書,吃好,過好嗎?一到下班,媽媽就做家務、燒菜,難道我們兒女就不能盡點孝心嗎?

一想起自己,我就萬分慚愧。我以前因爲一些小事和弟弟吵架,看了這本書我就明白了道理。有一次,我和弟弟爭搶電視,想起了那本書中的話,我鬆手把電視讓給弟弟看。

一本書不是萬能的,它告訴我們只有說到做到,付出我們的真心,一定能成功與人交往。道德使你我更近。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徵文 篇八

孝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形似一個少年人牽着一位老人的手,慢慢的走着。孝字從右上到左下那長長的一撇,正如老人飄蕩的鬍鬚。這種說法體現了一種恆遠的溫馨,一種人類對生命的感懷,一種年輕的個體對老去的長者的敬重和挽留。《詩經》中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感嘆和讚美了父母養育之恩。孝,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更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現代社會,孝道觀念受到很大的衝擊和破壞。 也許在走向現代文明的時候,實在難以騰出個地方留給傳統, 所以我們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鏡頭: 遇見長輩可以直呼其名,遇見老師可以無需行禮,而遇見家長則完全可以視若不見。 孝道,似乎離我們,離現代的中學生越來越遠。 當代中學生是一個思想活躍,進取心強的羣體,他們有思想有活力,看問題尖銳,敏感,但是他們 多出自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長輩的寵愛,生活環境的優越,使他們身上傳統美德的烙印越來越淡,孝道離他們的生活也是漸行漸遠:不能說孩子們不愛他們的父母,但是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感情轉淡是普遍現象;不能說他們對於傳統孝道一無所知,但是他們道德實踐遠遠跟不上道德認知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學生身上自我中心,自私任性,不會關心他人等不良現象,隨處可見。

難道,孝道過時了? 中國有句老話 說 :“百行孝爲先。”孝 , 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根本。當代不少倫理學家 也 把孝敬父母看作是處理家庭成員關係的行爲準則 , 處理人際關係 的起點,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熱愛祖國等到品德形成的基礎 。對當代中學生來說,孝道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有着重要的意義:首先,它 是營造諧融洽家庭氣氛的良藥。家庭是心靈棲息的港灣,人回到家裏都想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休養,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學習,能否達到這個目的,取決於家庭氛圍的融洽與否。而孝道就會使父母保持精神愉快,爲家庭營造融洽的氣氛。同時,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有利於學習成長中的孩子自身的健康,他們心理還比較脆弱,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增強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心無旁婺地投入學習。其次,它 是提高當代 中學生 道德素質的起點。 孔子說:“孝,德之本也。”也就是說孝是人倫之愛的基礎,一個人能愛其父母,才能進而愛兄弟,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 子女生下來後,最先接觸的人際關係是父母,最先從父母那裏感受到人間的愛,這種愛必然培養並生髮出子女對父母以及通過他們對人類的愛。孝的本質是一種愛與敬的情感與行爲,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 。再者, 它 是形成和諧人際關係的價值淵源 。 美國人際關係學家 卡耐基說過:“和諧的人際關係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健康的人際關係,是中學生走上社會後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外在資源。此外,中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必須想辦法排遣,這時,很可能會想到尋求社支持,而這個社支持之一就是良好的師生,同學間的人際關係。最後,孝道是愛國報國心的發端。祖國是從祖籍 — 祖先生息的地方演變而成。愛國就是愛祖國,源於愛親祖。愛國思想是親親感情的連鎖效應,愛國是孝意識的延續。我們中學生,首先要愛自己的家,推及愛自己的祖國,孝,有助於他們愛國心的養成。

孝道,應該成爲我們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但是,當前 中學生孝道現狀讓我們感到坐立不安,傳統道德的傳承任務迫在眉睫。與其坐着說,何如立起行?學校,家長,中學生應合作共進,爲孝道教育作出切實的努力:

一, 學校教育 , 潤物細無聲

一項調查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爲學校重視孝道教育。確實,在本應成爲孝道教育主戰場的中學,教育資源貧乏,手段簡單,時間缺失。雖然一些學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並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相對於整個中學教育而言,僅爲滄海一粟。所幸的是,那些先行者們爲我們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讓後來者們有了可供借鑑的藍本:北京,上海,天津一些學校開展孝星評選活動,濟南一中設立“孝敬日”,大連二十四中開了孝敬課,教育學生尊敬父母,並將之付諸行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取得良好效果。這也說明,發揮學校教育優勢開展孝道教育,具有切實的可行性。具體方法可以如下:

1、開設孝敬課,注重知識性: 孩子們耳濡目染都是 孝敬 ,自然會在他的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 。 學校可編制 校本教材,中國傳統古籍中孝文化珠礫並存,其中許多東西一旦被賦予新意,便可成爲我們新的道德體系的思想資料,將孝文化潛移默化。還可收集一些淺顯上口的歌謠,象“父母養活兒,恩情重於山。人老年紀大,千萬不能嫌。衣被勤換洗,飯菜應煮爛。生病請醫生,侍奉在牀前。入冬添衣被,老人怕天寒,入夏蚊子多,掛帳睡的安。”這樣淺顯上口的歌謠,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具體影響。傳統道德中許多警語名言,民間傳說至今仍閃爍着哲理的光輝,收集古今名人關於孝敬的名言,陳述一些古今生動的孝道故事等等方式也是可行的,象陳毅同志爲臥病在牀的老母洗尿褲的故事,現在的學生就會感到既新鮮又可敬。

2、輔之具體措施,注重實踐性: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被學生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爲學生的精神財富。”所以,實踐是學生們良好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徑。學校可以在學生中利用班會,黑板報開展宣傳活動 , 利用 徵文比賽和互聯網等平臺展開討論,在日常作業中補充 “ 家事 ” 作業,在學生中樹立關於 “ 孝道 ” 的先進典型,營造 “ 盡孝爲榮 ” 的校園氛圍。 如 邵陽市資江學校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的讓學生擔任一天 “ 小家長 的 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學會理解父母,體貼父母,關愛長輩。學校對學生當一天 ” 小家長 “ 之後的表現進行跟蹤,與家長保持聯繫,交換意見,達到讓家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孝心的目的。

3 、老吾老及人之老,注重 深入 性:孝敬,不應該僅僅只侷限於父母;尊重,也不應僅僅只侷限於家庭。 對父母的 “ 孝 ” 還應該 引伸爲一種對別人的關心、一種奉獻 , 化小愛爲大愛 。如在學生中開展 “ 一個都不能少 ” 的資助貧困生活動和 “ 你的不幸讓我心痛 ” 的助殘行動,以及 “ 三農 ” 問題的調查等。這些活動 可以 讓學生的 “ 社會心 ” 明顯增強 。 這樣,學生由 ” 親親 “ 起逐漸積累德行,使思想昇華,今後能以國家利益爲先、以民族責任爲重,達到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的境界 。總之,學校有着充足的教育優勢,只要對孝道教育加以重視,即可發揮出巨大的正面影響。古人說,小勝在智,大勝在德。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會放棄孝道教育這塊寶貴的德育園地的。

二 , 父母傳教,身教重於言教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靈的最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品德老師。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說“:家庭生活在兒童生活生長的每一個時期,不,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家庭中的孝道教育,必須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且要持之以恆。具體來說,父母可在以下方面努力:

1。讓孩子體會理解父母的艱辛。不少中學生聚在一起,喜歡吹噓自己父母的地位怎麼顯赫,家裏怎麼有錢,事實上,很多中學生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來得如何不易。由於不瞭解,當然談不上尊敬和孝敬 , 行動上就只知道向父母要這要那。如果父母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工作場所,讓其親身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再讓孩子觀察自己忙了一天下班還要爲家務操勞,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心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意。如有可能,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參加父母的勞動,以加深其體會。

2、讓孩子獲得表達孝心機會。孩子表達孝心需要實踐,如果一直沒有機會,久而久之 ,滿腔孝心也被掩

埋和泯滅了。因此父母要“捨得教育”,不要因爲擔心孩子不會做不好,擔心他們太累,擔心他們學習分心,就不給他們表達的機會。如果孩子覺得父母不需要他們的和幫助,時間長了,就會對父母的勞累和難處無動於衷,對家庭事務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心態。因此,父母平時可以有意識的要孩子給自己倒杯水,捶捶背,父母生病時讓孩子來陪護照顧,孩子放寒暑假時給上班回來的父母準備好簡單的晚飯,購物時讓他們分擔負擔等。只要父母捨得,讓孩子有機會爲父母付出,時間長了,他們對父母長輩的付出就會發自內心覺得理所當然。

3、讓孩子在父母言傳身教中受到薰陶。要想孩子有孝心,首先要父母以身作則,“以身垂範而教子侄,不

用誨言之諄諄也”。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給孩子作出尊老敬幼的表率,對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尊重孝順,對待所有長者要禮貌有加。父母作爲孩子心目中的楷模和權威,應注意自身形象,爲子女樹立良好的道德模範。應當指出,這種行爲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做給孩子看。孝心是真是假,瞞不過孩子。孩子一旦發現父母是作秀,它將給孩子的心靈毀滅性的打擊。另外,以父母的言傳身教來啓發孩子的孝心,決非朝夕可就,那種認爲“講清道理,做一遍就行”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中學生絕對是不可以也不可能糊弄的。

4、讓孩子感到孝敬父母時的幸福。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孝敬父母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對父母的恩賜,是一種強迫勞動。因此,一旦孩子表達了孝心,父母應及時表現出欣慰和滿足,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行動非常值得,非常快樂,非常有滿足感。毋庸贅言,孩子若能一次次滿腔幸福地付出對父母的愛,那麼,離孝心最終養成,爲期不遠矣。

三,身體力行,善小亦爲之

1、唐代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有起碼道德觀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不完善的,中學生應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爲,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1、謹身節用,學會體貼父母。中國古代有句話,叫作:“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就是說,當子女的自己要節約一些,省儉一點,這樣就能有充分的物力來贍養自己的父母。雖然,現在的父母不需要上中學的子女贍養,但經濟上需要子女對父母的體貼與理解。一些中學生不顧家庭經濟條件,電視廣告上最新推出什麼,他們就攀比着吃喝什麼,什麼最流行,他們就穿什麼;什麼最高檔,他們便用什麼。用父母的血汗錢爲自己買面子,給同學點歌,慶賀生 part y……一些工薪階層的父母爲了滿足孩子的慾望只得勒緊褲帶,那些虧損企業提前下崗的學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針對這些現象,可以佈置學生開展一次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讓班級幹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論節儉的警句和名人故事,讓家長對孩子亮家底、講苦衷,通過這些活動,讓中學生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壓力,學會體諒父母,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2、思想溝通,學會尊敬父母。“敬”是“孝”的重要內容。孔子認爲:“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於父母,不僅要“養”,更要“敬”,他點明瞭孝的本質在於敬。現代社會,父輩與子輩之間減少了一些可以觸摸的,物質化的內容,因此,表孝心必然更加心理化,對父母表達依戀,尊重,關切,感激成爲現代人孝心的主要內容:中學生和父母分享一下成績和進步,讓他們體會付出後的回報感。多向父母請教自己的困擾,增強父母對自身生命的價值感。常和父母溝通談話,消除他們的孤獨感。每天問一問父母上班累不累,讓他們陶醉於養兒育女的快樂感。許多父母都表示希望與孩子在思想上能不斷溝通,大多數事情的看法能夠統一,彼此能原諒對方的錯誤行爲,父母遇到工作或生活的煩惱了,孩子能對父母加以撫慰和支持。總之,父母希望孩子在思想上能尊重孝順父母,這正是中學生孝道要努力的方向。

3、小事入手,學會關心父母。古人云: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父母爲了子女更專心學業上的競爭、包攬了一切家務,以至於大多數中學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弱,有些學生習慣於父母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卻很少關心整日爲自己操勞的父母。爲了促使學生將孝敬父母的道德觀念轉變爲關心父母的道德行爲,可以讓學生在家做些力所能及家務:每天早起自己疊被,自己收拾房間,自己動手刷鞋、洗襪子和內衣褲。雙休日還可以幫父母買菜,打掃家庭衛生。暑假裏給父母當幫手參加一些勞動等。還要懂得從點滴小事入手學會體貼父母:父母下班了,問候一聲,父母勞累時,請父母休息一下,父母外出時,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父母有病時,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吃飯要等父母到纔可以開飯,父母吃完纔可以離開飯桌。對一度出現的“教育創新之舉”———“洗腳作業”,筆者不以爲然,孝道教育不能簡單化、模式化。孝敬父母完全可以選擇多種方式,但像佈置作業一樣,讓每個學生按照統一的“洗腳”模式來“孝敬父母”,而且只洗一次,不可能從內心觸動學生,漣漪過後很快會水面無痕。德行的培養應如涓涓細流,所謂靜遠流深。平時於細微處培養有助於他們養成一種習慣;回到家不是向父母要這要那,而是給予父母自己所能給予的,不是習慣於父母的照顧,而是習慣於去照顧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靈支柱,他們的給予和照顧不僅能讓父母感到無比溫暖無比自豪,更能淨化孩子自身的心靈,讓他們體會父母平日的辛勞,成爲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4、自尊自強 ,學會回報父母

中國人傳統觀念中,養育孩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光耀門楣,因此,孩子是不是爭氣是父母關心的大事。父母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只要孩子爭氣,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父母就覺得無比光榮。這裏,父母養育孩子固然有某些功利色彩,但是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父母的殷切希望未嘗不可以成爲孩子努力學習的動力。中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努力發展自己,既培養了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爲將來的事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又滿足父母的殷切期望,讓他們獲得極大的心理愉悅,一舉兩得,何樂不爲? 當代社會,繼承父母志業,實現父母期望,爲父母爭光,令父母感到榮耀,依然是許多子輩的心願,父母對子女的情感價值蘊涵其中。 當然, 我們 也反對爲了父母的面子和虛榮,一味的在學習上給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更反對只注重學習忽視其他的行爲。

標籤:徵文 多篇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