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徵文稿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精品多篇】

徵文稿1.46W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精品多篇】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一

珍愛資源

靳梓涵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養育了人類,她給予我們生存所需的一切。然而,隨着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日益快速,人類爲滿足自身的需求,一步步掠奪自然資源,使其遭受森林被毀,水土大量流失,生態失衡,自然災害頻發,全球氣候異常……警鐘已經長鳴,環境需要我們保護,家園需要我們建設。爲此,聯合國提出,每年的6月5日爲“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的主題爲“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樹立環保意識,做環保守護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爲保護環境從現在開始,學會從自身做起,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我建議:

一、少砍少伐。樹木可以淨化空氣、調節氣候、防風降噪,是人類最好的保健衛士。記得假期跟媽媽一起看了部電視劇《最美青春》,真實講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爲減少沙塵暴危害,黨中央和國務院指定林業部牽頭,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壩上建立機械林場,防風阻沙蓄水源。馮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種樹人,來到了壩上,在荒漠上營造起萬頃林海,這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裏,塞罕壩人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奇蹟,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2017年12月,塞罕壩機械林場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地球衛士”獎。

二、保護水資源。雖然人人都知道水資源是生活中很重要的資源,但是我綠色作文網們身邊還是會有河水、湖水被污染的情況發生。我的家鄉昆明,有着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爲“高原明珠”的滇池,曾經因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工業廢水、生活廢水等每年逾億噸污水直排滇池,從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開始,到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滇池水體富營養化越來越嚴重,“高原明珠”淪落爲“臭水池”,認識到這一問題後,政府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各項治理。如今,歷時20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入湖污染負荷大幅削減,滇池水質由劣V類改善爲V類。現在的滇池更是成爲昆明十大名片之一。

三、我們要學會資源再生利用,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努力促進環境改善。節約紙張,我們可以在用過的紙板背面,或空袋子、包裝盒的內面畫畫。節約用水,收集雨水。把噴壺或水桶放在屋外的水管下面,在下過雨之後,噴壺裏盛滿了水,然後你就可以用這些雨水給家裏的植物澆水了。再生資源,把廢罐子踩扁。“我通常會把牛奶盒、鋁製的易拉罐、廢紙盒放在地上,讓兒子把它們一個個踩扁,以利於回收,”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達利斯坦說,“這樣做,不僅愛護了環境,還能滿足小孩破壞東西的願望。”節約用電、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廢紙回收、低碳出行等等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爲保護環境,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做到的。

爲了草地更綠,爲了湖水更清,爲了天空更藍,爲了你我他的幸福生活,爲了地球母親,讓我們一起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二

生態是去保護,不是破壞!

馮柏文

鳥語花香,花兒爭相開放,藍天白雲,清水河流,這曾是無數人幻想的人間天堂,可現實呢,因爲社會的發展,一切都隨之改變,工廠排出的廢水注入河水,垃圾的亂扔,廢粉排入天空…這正如學者甘哈曼的話“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不知加以珍惜”,所以生態環境是去保護的,而不是去糟蹋去破壞!

如果地球是家園,那麼環境便是人類生存的房子,但人類呢!就似一頭餓狼,貪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資源,無情的破壞,使得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人類不應該反思嗎?

現在任何一個公園草坪上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保護生態環境,爲更美好的生活”,這時時刻在告誡人類,保護生態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可人類卻回饋給大地無數的垃圾,人類是不打算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了嗎?著名學家雨果也說過日大白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層夫?

除了保護生態環境,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更要建立生態文明的良好習慣,曾經網上有一個視頻:在一艘火車上,一個老外點一套餐,他放棄服務員提供的一次性餐具,從包裏取出吃飯所用的叉子,盤子,筷子等,周圍的乘客都笑話這位老處居然不用一次性的餐具,是不是人傻掉了。可那位老外去說出一嘴流利的普通話:“你們懂什麼,這叫環保!”頓時,車廂裏鴉雀無聲。

這位老外陳述的是事實,中國一年製造一次性獲子便要消五百萬立方的樹木,一年的一次性垃圾便有兩百萬噸,更誇張的是,火車-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便多達三百憶雙,亮不誇張的說,再這樣下法去,樹木便會被荒漠所取什。

身爲彩雲之南中的一員,在這碧水藍天下你我共同來保護這片藍天!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三

地球,是一個有很多資源的世界。隨着我們人類科技的進步,我們用去了許多的資源,但是,我們人類不懂節約資源的話,會使地球的資源減少……“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慾無極”唐代詩人白居易對生態資源與人類生存關係的這種清醒認識,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我們生活的時代,正面臨資源缺乏、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爲了我們的生存環境、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約、環保已迫在眉睫。我們每個人手裏都緊握着珍貴的“資源”,掌握着中華民族發展的“命脈”。紙的發明是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目前我國生產的紙約有500種。現在,我們生活中有必需文具——紙。紙,處處可見:課本、作業本、草稿本等等,很多很多。可是,很多同學浪費紙張,亂丟紙張的行動在校園可隨處可見。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節約用紙。

節約用紙也就是植樹造林。

從學習中到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紙,而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樹皮等植物的纖維,但由於人們盲目的砍伐。現在樹木也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要節約用紙,人人有責,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節約用紙”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比起節約水電來似乎遙遠了一點。很少有人清楚節約用紙和保護生態環境有什麼直接關係。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你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結果是驚人的。一張紙從何而來?紙是由樹“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几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人類是無情的,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帶來了方便,但同時給森林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樹木不僅可以用來造紙,還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淨化空氣。如果沒有樹木,就沒有氧氣,那人類也就無處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黃土高原上原本覆蓋着成片的森林,鬱鬱蔥蔥,一望無際的林海,泛着綠色的波濤。但是,由於人們的破壞,現在黃土高原已真正成爲只有黃土的高原,大地脫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黃色的皮膚,是那樣令人痛心。而且,由於沒有樹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導致黃河含沙量極高。如此大的危害,人類怎能無動於衷?植樹造林迫在眉睫。

森林是製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森林能夠涵養水源,樹冠像一把張開的傘,可以截留10~20%雨量。5萬畝森林貯水量相當於1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許多人都拎着工具去植樹。我國現在的森林覆蓋率已上升。這是人類改過自省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是,雖然森林覆蓋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樹造林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也是人類永遠的任務。現在已步入夏季,雖然已經過了植樹的最好時節,但我們可以在心中播散“節約用紙”的種子,種植“植樹造林”的樹木,等到來年春天,這些樹木已發了芽,長高了。我們可以拿着工具到戶外去,將樹木的種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護它們,讓祖國大地充滿綠色!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四

每個人心中都住着一抹綠色,都擁有一份環保的意識。然而這一抹綠色,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份環保的意識,更是生命中真實的體驗。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外婆學校的草坪上,把這片草坪當做一張大牀,把那抹綠色當做一條長長的被子。微風拂過草坪,慈祥地親吻着那一抹綠色和躺在這一抹綠色上女孩的臉頰,那是多麼快樂的時光!躺在這草坪上,我看着藍天,幻想以後,嬉戲玩耍。

那抹綠,是我童年的夥伴,更是我的知音,藏着我與藍天無言的交流,和未來的約定,跟夥伴的祕密。那抹綠,是剛剛刻在石碑上的字,清晰透亮。

後來,我到了上海。這裏給了我全新的體驗。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這裏的車水馬龍足以讓我淡忘老家那並無特色的草坪。好奇、未知,充斥了我的腦袋,燈紅,酒綠,吸引着我的雙眼……我開始了不同的生活,忘了自己頭頂是怎樣一片藍天,忘了自己無窮無盡的幻想,忘了那些與兒時夥伴“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的祕密,我,更忘了那刻在石碑上的綠。

前年,我踏進了文來校園,在欣喜的同時,腦海中對那一抹綠的回憶也被勾了起來——在與文來一牆之隔的七寶校園內,我驚喜地發現了那抹綠的大草坪。當時正值夏末秋初,草已微微泛黃,可我還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恨不得趕緊與它來個“親密接觸”。我的回憶中再次出現了那抹熟悉的綠。

一轉眼,我已來到這裏八年半了。這八年半里,我學會了許多那抹綠不能教給我的知識、道理、技能,然而我卻漸漸發現,周圍的一切和我自身都在發生着驚人的變化:我可以給你介紹空客A380,卻不知一隻棲在枝頭的鳥的名字;我可以熟練地給你指地鐵站裏盤根錯節的線路,卻不知路邊的樹叫什麼屬什麼科的;我可以隨處找到灰暗的水泥牆,卻不知哪裏還有我要尋找的那一抹綠。

那刻在石碑上的綠,是被塵土覆蓋了,還是早已變成了高樓大廈的地基?

今年春遊,我來到了共青森林公園。當小組裏其他同學都在欣賞湖邊風光時,唯有我把目光移向一抹綠色上——在繁華的上海一個並不顯眼的小地方,我找到了丟失的那抹綠。它不是高架橋下那油漆似的毫無生氣的綠,不是灌木叢那稀稀落落的綠,它是我夢境中那抹綠,它彷彿在迎接我,伸出它熱情的手臂想要把我擁入懷中,微風拂過,把我一身灰暗的塵土色抹去。

當我的思緒從一張張白花花的試卷,一幢幢灰暗暗的高樓移到這抹綠上時,我忽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那時,我忘了所有,只記得我自己,那抹綠,還有我與藍天無言地交流,和未來的約定,跟夥伴的祕密。一樁樁、一幕幕地清晰地上演在我心中,和着青青的草末,纏繞在我的心頭。更重要地是,我知道了,那石碑上的綠和我對於環保的。意識並沒有隨着時代的高速發展而消失不見,其實這份東西一直深藏在你我心裏。

我相信,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份對“綠”的體驗或感受,我更相信,我們生命中的綠色會爲我們的城市築起一道綠色的長城。心中有綠色,生活纔會變得更美好。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五

當今社會中,無論在哪,公園、景區、學校隨處都能見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類提倡環保的標語。但細思,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大自然的神奇秀麗,人盡皆知。但是,在我們爲它的鬼斧神工所嘖嘖稱奇時,也必須深知,綠色是生命的信使,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如果地球失去了綠色,人類將再無立足之地。事與願違,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盡的,更由於他們的無知,一場災厄悄無聲息地撲向了地球母親,這使她滿目瘡痍,可人類仍不知悔改。

小區的綠化帶上,放眼望去,它已然成爲一塊“白”化帶,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撒落在上面,甚至有的業主因垃圾桶太遠,將一大袋垃圾直接扔在上面,遠遠地還能聞到一股惡臭。

來到公共洗手間,水龍頭滋滋地流着水,但“作案者”早已不知去向;電燈一天到晚都亮着,但卻無人光顧;一卷卷潔白的手紙也散亂一地

再將目光移到新聞上:由於人類過度焚燒化學燃料,全球溫室效應加劇,南極冰蓋大幅度融化,極地動物也難逃厄運,某地海平面甚至上升了多少多少

有的同學可能知道,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個羅布泊,那是一個令人嚮往、一年四季空氣清新的綠洲。綠蔭環繞、叢林掩蔽的環境讓在那裏生活着的極少數的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可萬萬想不到,這一方長達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歷史的淨土,竟被一些愚昧至極的人所毀滅!希望之火被撲滅了,死亡人數越來越多,也因爲一些屍體未得到妥善處置,森林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樹木一天一天地接連倒下透過羅布泊烤焦地皮的陽光,人們依稀可以感受到羅布泊的痛。他們在懷念,懷念昔日的牛羊滿圈,綠水青山;他們在嘆息,嘆息如今的萬里黃沙,枯樹殘枝;他們在渴望,渴望生命本源,生命之根。

人類啊,醒醒吧,別再執迷不悟了!看看這個世界已經多麼殘破不堪了!讓我們一起來拯救我們的地球母親吧!維護生態平衡,重建綠色家園的行動刻不容緩。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多植樹,少伐木,避免水土流失,杜絕白色污染,減少污水排放。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山高水清,萬鳥齊鳴的景象必定重現!

202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徵文題目 篇六

口罩保護我們,我們來保護你

黃小珊

從2020年初開始,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發,口罩成爲了我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之一。口罩保護了我們在日常的社交和工作中免受病毒的侵害,當我們出門時,戴上口罩甚至遠遠比戴上鑰匙、錢包還要重要。五花八門、各色各樣的口罩也被大量生產和銷售,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進行挑選和購買。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天使用完的口罩最後都到哪裏去了?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2020年9月,動物學家在巴西海岸發現一隻企鵝屍體,解剖後發現它的胃裏有一隻完整的N95口罩。可憐的企鵝漂浮在大海里的口罩當成食物一口吞下。不僅如此,我也在網上看到了許多這樣的圖片:鳥兒的腿被口罩的皮筋纏住,以至於影響了它的正常覓食和活動;一個河豚被口罩緊緊纏住無法脫身;一隻流浪貓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一隻廢棄的口罩;海龜的脖子上已經被口罩的皮筋緊緊的勒出了深深的傷口……這樣的圖片數不勝數。據報道,每年有超過15億隻口罩最後流入了海洋。口罩保護了人類,卻讓更多生物的生存環境收到了威脅。

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首先,口罩在環境中難以降解。我口罩大多是由聚丙烯塑料和其他聚合物編織而成的,這些纖維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分解,但是科學家們估計,一個一次性口罩可能會向環境釋放17。3萬根微塑料纖維,而這些微塑料纖維可能需要好幾百年才能降解,這將對環境構成巨大威脅。其次,口罩的大量使用而卻被隨意的丟棄。目前人們每天使用後的口罩還沒有更好的回收途徑和渠道,大多數都通過日常的生活垃圾而被丟棄。垃圾中的口罩和塑料製品一樣難以分解,但卻又不能再回收利用。很多廢棄口罩最後和大多數的垃圾一樣要麼被填埋進垃圾場,要麼最後流入大海。而廢棄口罩所產生的微塑料顆粒也將最後分佈於生態環境的各個地方。也許你會說,這些微塑料只不過是危害了動物生活的環境。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環境中無處不在的微塑料顆粒滲透進了土壤、河流、海洋,動物體內也蓄積了很多微塑料顆粒,而這些微塑料顆粒最終也會被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食用。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還是會危害到我們自己。

要減少廢棄口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我們要怎麼做呢?第一,我們要合理的使用一次性口罩。在符合佩戴要求的情況下不浪費每一個口罩,減少口罩的消耗。第二,廢棄口罩要按照科學的流程來丟棄和處理。我們在丟棄時可以取出口罩裏的金屬條,再把口罩對摺後用繫帶綁緊,分類投放進指定的垃圾桶,由專門的機構集中處理。第三,可以創新開發一次性可降解的口罩材質,用來替代現用的無紡布口罩。

在我們與病毒抗爭的同時,也讓我們一起努力,從小事做起,用好習慣與責任保護環境,共建清潔美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