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皮囊作文(精品多篇)

皮囊作文(精品多篇)

《皮囊》讀後感 篇一

飛機總是延誤,在機場一進書店就相中了它。之前一直聽說過這本書,就是沒有真正把它加入書單。幸好有這本書在,讓我對飛機的恐懼減少了很多。書的內容很容易讀懂,就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對自己所遇的人,所遇事情的感想和記錄。原本以爲是那種很難體會的80後的寫作文字,但是卻發現,直擊內心,甚至看完讓我在衛生間哭了許久。

也許是因爲爺爺剛過世的原因,當每看到寫家人去世的'文字時候總是想要詳細地再看些,想要真正去看看自己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想表達什麼,或者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表達。黑狗達(作者的暱稱)寫了自己的阿太、父親、母親、姐姐、各個好友,以及大學同學等等,然後最喜歡的部分竟然是關於書寫自己的那部分。

在寫黑狗達父親時候,看到的是那種得了病異常的樂觀,爲了生活不得不與疾病做最大的鬥爭,還有那種努力過卻沒有改變的絕望,最後被現實深深打敗,開始對世界充滿絕失望,然後合上眼睛,與時間告別。我想曾經和病魔奮戰的爺爺何曾不是這樣。充滿希望,卻又被現實遺棄。也許看到遺體的那個時候,覺得爺爺也努力過了,也是解脫了。還記得我離開家的那天爺爺和我說:“別因爲他而相信別人,去找什麼治不好病的藥。要好好讀書。”當時,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只是又不能當面流下來。聽出來爺爺是臨終前交代我些什麼,但是安慰的話就是說不出來,因爲覺得是那麼的無力和蒼白,即使說出來,也不會爲爺爺與病魔戰鬥的幸酸減少分毫。只是低頭說:“好的,您好好的,有什麼需要記得打電話給我爸”。《皮囊》中,黑狗達父親在於病魔對抗時也許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還有就是書中的理想與現實。有時候覺得和黑狗達一樣,自己也是從小地方出生,卻嚮往城市生活的人。只不過北京更大,杭州小一些。

“在一段時間裏,我覺得這個城市裏的很多人都長得像螞蟻:巨大的腦袋裝着一個個龐大的夢想,用和這個夢想不匹配的瘦小身體扛着,到處奔走在一個個嘗試裏。而我也在不自覺中成爲了其中一員。”這是書中的描寫,我也好怕自己會和厚朴一樣,充滿着夢想,卻還是無法找到與現實、夢想的相處方式。最後只能接受現實,然後變得不像自己,被自己限制在自己的夢想中。

我自己也完全不清楚孤身一人,把自己放在夢想裏,是否真的值得。

《皮囊》讀後感 篇二

剝開《皮囊》,認識你自己

李敬澤在序言中說:“皮囊有心。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

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看到很多短評,褒貶不一,有說作者沒有靈魂,無病呻吟,鳳凰男,各種難聽的話,也不乏淚目,說戳心,真實的評論。

不得不說,我被蔡崇達的真實與犀利給震撼到,從小生活在福建海濱小鎮的經歷冷靜而理智的一點點敘述,父親生病後從最初有一點希冀,到慢慢絕望,大雨裏父親執意要出門的那一幕看得我內心五味雜陳,可是作者卻仍然是理智到冷漠的筆觸去敘述。

對母親執意要蓋房子的決定從內心隱隱覺得沒有必要,到後來母親對父親的想念,唸叨隱約明白理解她對父親埋在心底,沒有言說出口的深愛。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細節是父親爲了不讓兒子被大海所誤,一直隱瞞兒子,而蔡崇達,僅用簡單的寥寥幾筆:“再次去拜訪外祖母的路上,我突然放開步子往甘蔗林那衝,母親氣惱地追我,把我追急了,竟撲通往那一跳,海水迅速把我淹沒了,那鹹鹹的海水包裹着我,把我往懷裏摟。我看到,這海水之上那碎銀一樣的陽光,鋪滿我的瞳孔,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醫院的病牀上。”形容他被海水淹這樣看似驚心動魄的經歷。又是一段剋制理智到極致的敘述。

後來又是張美麗,文展,阿小,厚朴的故事,可能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影子,可是蔡崇達用他冷靜又細緻的筆鋒,爲我們繪出了這些特點鮮明人物形象。

每個人都有這副皮囊,蔡崇達用自己鋒利的筆刀,剖析自己的過去,剖析自己的回憶。

看介紹的時候說這是一部能看哭人的書,作者沒有刻意渲染悲傷與絕望,卻給人以極強的代入感,讓人不禁能回視自己,自看自省。不要讓靈魂負重前行,你也應該剝開皮囊,重新認識你自己。

皮囊作文 篇三

所有的行囊之錢財、名譽、身份、地位、兒孫、包裹、被褥、揹包等的,有形無形的,可以統稱爲去遠方旅行,和居家扔不下,又不得不背在身上的行囊。可是,當夜晚悄悄來臨,洗個熱水澡,脫去外衣就寢之時,所有的行囊,也暫時卸下,可以放下工作等的忙累,睡一個好覺了。

什麼都可以暫時放下和卸下,可是,令一個人,或是你我他,睜眼閉眼,一輩子也放不下卸不下來的是我們的身體,謂之皮囊。

一個人的靈,就要在這個皮囊裏,行走一生,死亡是唯一的終點站。在這一個只有單程的旅行線上,父母家人朋友師長,和許許多多陌生的和不陌生的人,成了你不可挑剔和選擇的旅伴。歡喜和淚水相伴,惆悵和悲哀左右,死亡和再生,如同我們的朝陽,則正是別人的夕陽一樣,不離不棄。有春天裏的鳥語花香,有夏天裏的電閃雷鳴,有秋天裏的豐收成熟的金黃,有冬天裏的白雪皚皚的肅殺靜穆。蹣跚着,一路走來,少年走成了青年、中年、老年。

錢財、名譽、身份、地位、兒孫、包裹、被褥、揹包等的,在人生不可逆行的旅程上,什麼都可能丟失了,或是被剝奪了去,所謂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走着走着,能活到這麼通透了,就會越活,越往前走,越輕鬆了,靈魂得到飛昇,不再轉世,在這個皮囊裏受苦;反之,把錢財、名譽、身份、地位、兒孫、包裹、被褥、揹包等的行囊,捨不得,放不下,你就會,越活越累,越往前走,越不輕鬆,身體這個皮囊,越走越沉重,墜入土裏,成了蟲蟻。甚至,這輩子造下的業因,成了下一輩子償還的債務。

重病臥牀的時候,遠方的小姨,和母親閒談時,聽到六七十歲的她們,說,唉,人啊,一輩子,帔着個人皮,可難了!

既然,卸不下來,那就勇敢無畏地,扛起這個皮囊,奮力前行吧!

《皮囊》讀後感 篇四

《皮囊》是蔡崇達的第一部文學作品,這本書一個章節就是一個故事,第一個故事取名叫做《皮囊》,書名也是來源於這篇文章。

皮囊講的是他的阿太(奶奶的媽媽)的故事。阿太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她認爲肉體就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面對奶奶的去世,面對自己切菜時切下來的手指,面對舅公被她丟到水裏幾乎溺斃的事情,甚至對於自己的離世,她都表現的非常坦然。她甚至在死前跟作者說:“不要哭,現在沒有這個皮囊的束縛,我來去都更方便。”

也是因爲這份特殊的氣質,作者特別喜歡與阿太待在一起。後來去外地工作,與阿太見面機會也少了,但是隻要是工作中碰到不順心的事情,作者都回選擇回到阿太的身邊,陪她坐一個下午。雖然阿太不大聽的懂,後來甚至不再聽得到,但是這樣的陪伴卻能夠安撫作者,讓他鼓起勇氣重新開始。

後來阿太走了,作者也慢慢地明白了阿太在奶奶去世時說的一番話的意思。當時全家人都挺傷心的,阿太不以爲然,彷彿走了不是她的女兒一樣。作者問阿太爲什麼這樣,阿太說因爲她捨得。阿太的捨得來自於她對待生命和身體的態度,身體的消逝在她看來是皮囊對生命束縛的結束,是更加值得高興的事情。而阿太帶給作者的安全感,是這份看法帶來的超然淡定態度的感染。確實在這份態度面前,一切的困難不過是身體的折騰,生命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