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精品作文(精品多篇)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精品作文(精品多篇)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一

花開見“佛”

近日,“佛系青年”悄然走紅網絡,但網民給佛系的定義卻是生活沒有目標,得過且過的頹廢之氣,以致於使“佛”成爲了生活消極的人的代名詞,這是“佛”的真諦嗎?“佛”用在這種青年身上,真的合適嗎?“佛”是不是不再適應物慾縱流的現代社會了呢?我想,恰恰相反,佛是現代人最急缺的一種品質,只是大多數人還不能真正理解“佛”。

六祖慧能說過“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就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本就是虛無的,它是天地佛法所凝聚而成的無形的事物。修佛之人講究五空:心空,色空,法空,生死空,涅槃空。其本質就是六祖的偈語“本就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放下,放下心中對情、名、利的貪求,當你真的放下時,自然內心平和,可以慈悲看待衆生,不再被煩惱所困,不再被多情所擾。這種佛是不是不爭不奪、生活頹廢的青年的代名詞呢?不是的。白落梅在書中這樣寫過:遊子可以放下青山綠水的風物嗎?名將可以放下收復山河的成就嗎?樵夫可以放下一粥一飯的生活嗎?這裏的放下並不與積極生活的態度矛盾,遊子只有放下對山水的留戀方可專一鑽研學業,王侯將相只有放下成就不居功自傲方可守住百年家業,樵夫只有放下對錢財的貪戀纔可以體會生活的樂趣。

放下不代表失去,不爭不搶亦不意味着得不到。只因放下,纔會專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一切你曾經追求的、貪戀的東西自然會走向你,只不過放下後,你不會患得患失,來了便是來了,失去了便失去了,不會再因外物而或喜或悲,也就不會徒增煩惱,生活反而愜意了。

佛將人世比作苦海,處於紅塵中的人就如在苦海中苦苦掙扎一般,在這無盡苦海,唯一的擺渡人便是放下。處於世俗紅塵的人,或被情困,或被名誘,或被錢惑,人們總是放不下心中的執念,所以幾生幾世都無法跳出苦海,跳出輪迴,到達佛的彼岸。但這人世又是修佛之人的道場,他們在人間磨礪自己的佛心,看透世俗卻又不世俗,看着苦難卻又心懷慈悲,將佛下青蓮植於內心深處,等待一個度化的契機,使心中青蓮綻

放,引渡到苦海彼岸,爲人間受難的人種一株青蓮。

修佛之人才是真正佛系青年,雖懂得放下,不爭不搶,不悲不喜,但卻在無形中提高了人生境界。守着心中青蓮,靜待花開,與佛來一場不期而遇的相逢。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二

懷“佛系”之心,擔民族大任

朋友,你是否還抱着泡了枸杞的保溫杯思考人生;你是否還刷着抖音快手調侃着他人的泡沫生活;你是否還將未完成的課業隨手一推高唱着“隨它去吧”?自詡“佛系青年”早已成了你不思進取的擋箭牌,而今天,我要告訴你,作爲新時代的青年人,我所理解的“佛系”應是努力拼搏後的淡然寧靜。

何謂佛系?應是“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默默堅守。“敦煌女兒”樊錦詩傾盡畢生精力在偏遠的邊疆守護着她心中那最美的地方。試想,在那一摞摞晦澀難懂的文獻資料面前有幾人能以佛家的沉靜仔細研讀認真記錄呢?而她卻能在最美好的年華放下對功名的追求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沉澱自我,不與他人鬥豔只求堅守好自己心中的那片淨土。我們理應懷着這顆甘於沉靜默默堅守的佛系之心,爲祖國的復興大任努力拼搏。

何謂佛系?應是“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的腳踏實地。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哪吒喚起了國人心底對拼搏與抗爭的無限感慨,而其背後的主創團隊更是令世人對國產動畫刮目相看。但是又有幾人曾想過他們在創作期間所經歷的困難與挫折呢,面對一次次的失敗與打擊,他們選擇了以佛家的平常心來坦然對待,用堅忍不拔的精神與腳踏實地的努力走向了成功的殿堂。這份在鬧市中獨取一靜的難得心態成就了主創團隊厚積薄發的輝煌。我們理應懷着這顆甘於寂寞鍥而不捨的佛系之心爲祖國的復興大任奮力拼搏。

何謂佛系?應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致遠。將千年故宮打造成新晉網紅的單霽翔院長無疑是一位出色的“看門人”,在面對飛速發展的娛樂經濟時,單院長卻靜下心來親自走到故宮的每一個角落。不用喊口號式的“爲民服務”而是於無聲處讓遊客感受到故宮的親民。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單院長帶着故宮一起在紅牆後以佛家的寧靜致遠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縱使外面人聲鼎沸,這古老的宮殿也自巋然不動,於是乎,這份難得的寧靜再一次令世人驚豔。我們理應懷着這顆甘於平凡靜心蓄力的佛系之心,爲祖國的復興大任全力拼搏。

親愛的同學,真正的佛系不是隨遇而安而是不慕名利的默默堅守;不是無所信仰而是腳踏實地的永不放棄;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寧靜致遠的穩健剛毅。誠然,飛快奔走的腳步需要一個地方來放鬆,但這絕不是止步不前的自我放棄,時代賦予我們淡然不爭的勇氣,我們更應以努力拼搏的志氣回報祖國。

懷着一顆佛繫心,勇擔民族復興任!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三

“佛系青年”只是自嘲調侃

“佛系”一詞最早出現在2014年,日本媒體把喜歡獨自待着,只關注自己興趣愛好,生活節奏很慢,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子稱爲“佛系男子。”但在2017年底火爆了的“佛系”顯然含義更廣。

所謂“佛系”,網友總結的內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變不驚,平安喜樂。簡單通俗點來說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你看着辦,反正咋地都行”。它被用作形容一代青年人看淡一切的心態。

在學習中,也有“佛系學習”,就是對於學習的深造,經常抱着“能考上就讀,考不上就算了”的想法。“對於考試的成績,考好怎麼樣,考不好又怎麼樣,絲毫不會去考慮。”這種觀點就是這麼的雲淡風輕。如果經常抱着這種態度去學習的話,那麼我認爲這個“佛系青年”的學習會一敗塗地。之所以他們考不上高中或大學,是因爲他們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不知刻苦努力,做什麼事都不走心的結果。

在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動物”。比如,老鷹和老虎,鷹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隨意了,可是一旦鎖定目標,咔嚓一下,閃電一擊,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斃命。本質上它們只能算是“僞佛系”,到真格的時候就該出手就出手了。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肯定通不過自然選擇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掛餅不知道轉,只有餓死嘛。我認爲這一觀點是對的,因爲做事一定是要用心的,無慾無求在當今社會是不行的。終日忙碌不停,累是必然的,但只知道輕輕鬆鬆享受,敲鑼打鼓張口閉口把“佛系”掛在嘴上,不努力不行動,美好生活又如何實現的了呢?

“佛系”一詞之所以在青年羣體中迅速走紅,併成爲一種網絡文化,其實是擊中了現實社會中的一個痛點:累。如果說前段時間的“油膩”折射了中年的的危機,“佛系”一詞則反映出90後青年的生活現狀。如今,第一批90後大多已經走出校園,開始在職場打拼,生活節奏快,事業追求高,精神壓力大成爲壓在他們身上的“三座大山”,也使他們更加體會到了現實生活的酸甜苦辣,焦慮、迷茫的情緒暗自蔓延。我想,“佛系”之所以能成爲當今大火的“網紅”,也是大家對排解壓力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自嘲,一種調侃。正在打拼的青年,總要爲自己的未來打算,哪有“佛系”的條件和資格呀?

當我們整理思緒重新投入嶄新的學習和生活時,這就是我們應該走心的時候。你要記住,無論你做的事情大與小,在這個社會上,你很重要,沒你不行!“佛系”的心態暫且擱下,努力纔是正道!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四

正視佛繫心態

2017年12月,以佛系生活爲核心的一系列網絡用語迅速走紅。“有也行,沒有也行,差不多就行,一切隨緣。”他們不止給自己的人生設置了“靜音”,還設置了“免打擾模式”,他們將佛系二字作爲自己的生活指南,過起了佛系人生。對此,人們的看法大不相同,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而我覺得佛繫心態雖然有值得欣賞的一面,卻也無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與人無益的因素和弊端。

“佛系”心態使人變得漫無目的,無所事事。有個人去北京出差,遇到了一個出租車司機。只見司機手上戴着佛珠,車裏放的音樂也是大悲咒,聊起天來口頭禪也是一切隨緣,一副高僧的樣子。不止這樣說,也是這樣做,做人如此,載客也如此。有人招手就停,沒人招手就不停也不問,連看也懶得看。那個人問司機:“一家老小都靠你養活,這樣怎麼行?”司機風輕雲淡地說:“有錢有有錢的過法,沒錢有沒錢的過法,強求不來的。”聊着聊着,司機聊出了他在北京有5套房子,一套自己住,其他的租出去。5套房子少說也過千萬了,乘客頓悟,人家是真不需要開車來養活一家人啊!所以說這個司機不是什麼悟透了人生真諦,而是人家有了看輕一切的資本。若是家無寸金,還能這樣看淡一切的“佛系”嗎?

“佛系”心態使人庸碌無爲,不求上進。比如佛系員工,每天秉持着“平平安安上班來,安安靜靜下班去”的心態,領導交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但也絕對不會給自己另加工作。工作質量永遠保證合格,但從來不會帶來驚喜。喜歡上一個女孩正要開始追求,結果人家有另一個追求者,比你有錢,比你有才華,女孩最終選擇了他,結果自己鎩羽而歸,才明白當個“佛系”員工連個心儀的女朋友都追不到。在該努力的時候不努力,該奮鬥的時候不奮鬥,反倒當起什麼佛系員工來,這樣做的後果也只能是錯失良機,一無所獲,悔之晚矣。

“佛系”心態使人自我放縱。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講到,現在正是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新時代,無論是一二線城市推出各種扶持大學生創業政策,還是三四線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整個中國都在向敢於進取的青年張開懷抱。可在佛繫心態錯誤引導下的青年,看到的只會是潛伏在表面的現實差距,在隨遇而安的心態之中,秉承着自己不爭不搶,一切隨緣的人生信條,放棄了隱藏在改革波濤之中大展拳腳,大有可爲的機會。

“佛系”這種貌似看淡一切的生活方式,有可取的一面,也有讓人詬病的一面,所以我們都要正視“佛系”,更不要忽略了一味的追求灑脫背後對責任的淡漠,對理想的消極。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五

生活需要佛系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活需要佛系》。

最近,“佛系”一詞在網上大爲流行,還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網紅詞彙。關於“佛系”,有人認同,有人反感,衆說紛紜,各持己見。有人說,佛系是一種逃避生活的表現,所謂佛系,只是爲自己的懦弱找藉口。可我認爲,佛系是一種追求自己內心平和、淡然的活法和生活方式。

唐代詩人劉禹錫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知縣故意刁難,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把他的住房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他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一氣之下只給他一間只能容下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劉禹錫便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他早已看慣了官場的黑暗,三次搬遷,也絲毫影響不了他。他不反駁,不悲傷,反而笑着提筆書寫他的心境。他不慕名利,但並非無慾無求;他安貧樂道,但並非隨遇而安。

我眼中的佛系,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不爲物喜,不爲己悲,這是一種豁達坦然的人生態度。在認真謹慎的基礎上,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去做事,把合理慾望轉換成積極能量。心懷大量,不計較利益得失,識大體,顧大局,寬容待人。

可在多數人心中,“佛系”的概念已經漸漸扭曲。有些人開始消極,得過且過,沒有追求,安於現狀,不願靠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之所以這樣,是他們將歪曲的佛系奉爲潮流,盲目跟風,逐漸頹廢,有了惰性。

在生活中,我們要遠離這些與初衷大相徑庭的僞佛系,我們需要的是充滿正能量的佛系。不爲小事斤斤計較,與人相處寬容大方,去留無意,寵辱不驚,樂觀面對生活。

佛系多一點,微笑多一點,少一份計較,少一份貪念,生活也會隨之變得美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六

事事隨大流只能迷失自我

今年的網絡流行詞喜歡給人貼標籤。前不久拿着保溫杯的中年人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油膩大叔”,而這兩天,“佛系”又一時興起成了90後青年人的代名詞。衆人對“佛系”大概的理解就是不爭不搶,不求輸贏,所做之事全然不走心。的確,雲淡風輕沒有錯,但是隨波逐流,沒有方向,在這個時代大潮中,就會不進則退,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真的迷失自我了。

正確看待佛系。這讓我想起了喬布斯。同款牛仔褲、T恤衫,可能得有十幾條不止。髒了隨手一換就得,從不在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個細節不滿意,能把自己和下屬都折騰個半死。金庸筆下的張三丰也這樣,一件青道袍污穢不堪,人稱邋遢道人,但是在大節大義面前卻絲毫不含糊。

佛系的生活態度,似乎符合古聖哲無慾無求順其自然的教導,而這種相對放鬆安逸的方式也頗受現代人的喜歡。但是有沒有人深入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假如所有人都這樣生活,社會的進步可能要因此而無限期的推遲下去。

切勿沉迷“佛系”,處處要走心。說起走心,我想舉個例子。一個來自北京的中年男人,他壓根就不是個油膩的人,在濟寧陳舊的小街裏面開了家有情的店面,你走進去落座,彷彿瞬間逃離了濟寧的喧囂與擁擠,有一種迴歸田園的舒然。這位老闆離開了北京,但是他不可能逃離現實的溫飽問題,他要去迎合客戶,他要不斷的努力去營造環境和可口的飯菜,他所做的一切都走心了,他的客戶才能留住,他的情懷才能留住。假設他只爲了情懷一味逃離,來了這裏只知道佛系開店,客人來不來都無所謂,那麼這個月撐過去了,下個月呢?無論做什麼,總得走心,不然怎麼生存呢?以出世的態度做入世的事情,才稱得上一種大境界。

“佛系”風潮席捲和衝擊着當代青年的心,我們要堅定地拒絕來自“佛系”的不利影響,不因盲目地隨大流而迷失自我,不因過度地沉湎“佛系”而消極懈怠,要始終秉承着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七

珍愛生命,遠離佛系

最近互聯網上“佛風勁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學生”,“佛繫戀愛”。.。.。.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涌而來。佛系並非新鮮事物,它所推崇的“無可無可,隨遇而安,不爭不搶,不輸不贏”的信條也是可圈可點的,但萬物皆有度,若過度“消費”,此“佛”非比“佛”,好的也變成壞的了。

而我認爲,現在的這些佛系,完全背離了初衷,有些人正是被這股壞風吹起,入了佛系的“坑”,面臨這種態勢,我們一定要堅守原則,遠離佛系。

遠離佛系,我們纔會擁有理想與信念。羅陽到601工作之初,恰好趕上“國家大裁軍”及隨後的“軍用民轉用”浪潮,航空系統發展不容樂觀。然而,羅陽並沒有選擇佛系,不爲從商的經濟利益和物質享受所誘惑,毅然留下,忠於內心,甘於寂寞,守在自己的航空工作崗位上,成爲一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他沒有選擇得過且過,安於享受的佛系生活,而是繼續追逐自己的理想,造出了自己設計的飛機,爲國家貢獻了力量。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自己的理想,選擇了安逸,人的這一生便會碌碌無爲,所以,“佛系要遠離”。

遠離佛系,我們纔會擁有超越與執着。2014年4月20日晚,央視勵志綜藝節目《出彩中國人》總決賽落幕。經過激戰,民樂手馮滿天憑藉精湛的中阮演奏技藝,以及他對民樂的執著追求,成爲首季的“出彩之星”。1987年,馮滿天開始探索民族音樂,每當拿起吉他時,如果旁邊來個外國人,他就不敢打開琴盒,“吉他是外國人的,中國人應該用中國人的樂器”他心裏常常這樣想。從此他便踏入古阮的世界裏,並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在執著探索中,他對“佛系”生活壓根視而不見,而是用自己的10年時間遍訪阮琴師,拆琴觀察,仔細研究。2010年,他終於製作出了“仿古隱孔中阮”。如果他當時因造琴路途艱難而輕言放棄選擇“佛系”,便沒有了“古阮”,沒有了“非琴不是箏,初聞滿座驚”的精彩再現。你說,佛系不應該遠離嗎?

遠離佛系,我們才能擁有人生的價值。他一個人守着1間學校,2間破屋,9個孩子。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選擇“佛系”,而是將自己的一生默默奉獻給了大山裏的孩子們。他就是李興舉。18年來,他常是背上一個娃,手裏牽着一個娃,後面跟着一羣娃,一路歡歌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現在,他的學生都考上了985,211這樣的名牌大學,走出了大山。別看他長相普通,身材瘦小,卻用畢生的心血爲他的學生們搭建了通往美好未來的橋樑,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如果他選擇了“佛系”,只管自己享受,不爲他人着想,那活着又有何價值?

王爾德曾說過:“你擁有青春時,就要感受它。不要虛擲你的黃金時代”。是的,人不應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不應在本該鬥志昂揚的時候選擇頹喪。寶貴的時間珍如生命,而佛系的態度和做法,無異於是對生命的過度消耗。所以,我的選擇是:珍愛生命,不做佛系青年!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八

對“流行詞語“的看法

“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佛系”的含義是一種與世無爭、怎麼都行、不大走心、隨遇而安、看淡一切的生活方式。

該詞流行之後衍生出“佛系追星”——希望遠離紛擾,轉而追求一種心如止水、不動怒、不吵架、不控評的一種愛與和平的追星狀態,“佛系考研”——能考上就讀,考不上就算了,看得進書就看,看不進就睡會兒——等一系列的詞語。

印度小說家普列姆昌德曾說:在人類生活中,競爭心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東西。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則說:競爭可能是建設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蘇格拉底曾坦言:“一無所需最像神。”確然,人生的智慧在於自覺限制對外物的需要,以便不爲物役,達到精神的自由。但網傳之佛系卻只是對此智慧的歪曲。於我所見,“佛系青年”的隨性不是淡泊而是逃避,不是通達而是自卑。他們的行爲折射出的是不願“爲美麗的花澆注血汗”,更是害怕在殘酷的現實競爭中面對失敗。他們找到了看似高明的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事實上,也只是“爲了避免結束”而“避免了一切開始”的不負責任,是永難達到追求精神之自由的圓融之境的。

我不能否認佛系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無爲之哲學。但無論如何作爲理性的動物,人原本就兼具神性和獸性。若說淡泊無爭透射出了人之神性,那麼競爭的本能就是一種野性的激勵,它是我們生而爲人的天性,亦是人的使命。

當然,競爭也必然存在破壞性。而其破壞性的降低,就需要人們以更“佛系”的姿態去比較去爭搶,簡言之,此處的“佛系”已不同於網傳之概念,它要求人們以真正的大胸襟,爲更慈悲的信念,堅守着道義去競爭,在競爭時心懷天下,無愧夢想;在競爭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對手,他也不再是完全意義上的敵人,而是你另一種形式的朋友。面對他,你不是仇恨,不是畏懼,而是懷着大氣度,微笑着祝福:“去吧,但願你一路平安。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如此,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裏,你也能自在地主宰自己的神性與獸性,無愧自身,無愧道義,以優雅而舒適的姿態,做一個充滿佛性的競爭者了。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九

舍一朝佛系風月,得萬古拼搏長空

當今社會,不少青年自名“佛系”,不思進取,失去了本應屬於青年的進取與活力。在我看來,這樣的做法不可取。習總書記強調,21世紀是奮鬥者的時代,唯有無限拼搏與奮鬥,才能達到“一點青春氣,千里快哉風”的境界。

相信很多人都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圈粉,導演餃子本名楊宇,是妥妥當代青年中的一員,就讀於華西醫科大學,本應順利就業過上佛系般閒適生活,卻因無法放下幼時心中的漫畫夢想,在大三時自學三維動畫製作,不顧衆人反對,一心拼搏於動畫製作,最終憑藉該電影大獲成功,他與漫畫的相愛與奮鬥,是對無數青年佛系態度的反駁。

活到老,學到老,拼到老,人稱“最後的民國閨秀”張充和先生青年時創辦家庭雜誌《水》,後因戰亂,停止刊發。臨近耄耋之際,先生卻毅然決然恢復期刊發行,她聯繫親朋好友,收集潤色稿件,精心製作每一份刊物,年歲雖大,卻仍自學電腦技術,小小的《水》,讓心態年輕,讓親情匯聚,也爲自己的人生添彩。當問及爲何如此?先生笑着回答:“年方‘二八’(88)年華。”先生老一代的“二八”心態像一股清流,滌盪了當今社會不思進取的塵埃,值得當今新一代的“二八”們思考,也鼓勵我們“十八”一代努力奮鬥。

青春就是勇氣開場,敲打着我們的心房。年輕就是不一樣,要拼盡全力大聲歌唱。我很喜歡《海鷗喬納森》裏的一句話:身爲一隻會飛的海鷗,就不要活得像只無所事事,安然自若的小鳥,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們也是這樣。人生在世不過三萬天,希望每一天都能用奮鬥上彩。

我們正值高中,更需摒棄佛繫心態,要用自己的拼搏鑄劍天空,意氣方遒欣折枝,風采正茂意登峯。從今往後,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個人道德,全面發展,爲中國夢的實現助力。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奮鬥築基,山高水長,如日之初升,如月之恆圓,聽時代號角,觀時代潮聲。

希望每一位青年都能捨一朝佛系風月,得萬古拼搏長空,做到時代與發展齊飛,青年共祖國一色,在新時代的舞臺,做奮鬥的青年。

對於佛系的看法與感想優秀作文 篇十

細細品出少年味

似乎我們都變得很佛系,無論幹什麼,都是慢悠悠的,不着急。於是我們變得不像少年,生活變得千篇一律,靈魂不再萬里挑一。

陸老師恨鐵不成鋼地嘆息我們沒有朝氣,就像寺廟裏供着的一尊尊泥菩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經常“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確,我們成了“佛系青年”,做事慢悠悠,活的卻匆匆忙忙,彷彿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提線木偶,提一提線,便動一動。做事被動,很少主動。

我自是想改變的,於是我遇到了阿甘,《阿甘正傳》裏的阿甘。

他不聰明,不機靈,不懂得規避,所以他奔跑,跑出了美好的生活與未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樸而善良。就像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參軍,毅然決然地遠離和平,而後又毅然決然地創辦公司……他一定要這般麼?他將公司半數股份送給了已逝好友的母親——那麼多人說他笨、說他傻。或許他是一根筋,但他有衝勁,有善心,他從未將自己辜負,他有滿滿的“少年味”,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生活。

或許有人會說,阿甘離我們太遙遠,他的事情,算不得數。難道生活中就沒有這樣的人嗎?很顯然,是有的。他們看似衝動魯莽、三分鐘熱度,實則是“明知無敢爲、不能爲、不必爲而爲之”。

就像陸老師。參加比賽時,她用了一篇立意深刻、引人深思的文章,而不是平平淡淡、模式老套的文章。這也許就導致了她沒能取得一個好名次。她難道不知道評委們喜歡哪種文章?她當然知道,只是她不願意平淡無味、不願迎合,從而選擇了一道荊棘叢生的道路。她自己也說:“那種類型的課,你們從國小就開始上了吧?那麼多的重複,我不願意再類似下去了。我就是想以一種新的方式,講一篇新類型的文章。”她沒能取得極佳的成績,但是她的朋友稱她爲“無冕之王”。明知不能爲、不必爲的人,她也算得上其中一個。

他們身上都散發着一種味道——少年味,是“看似‘衝動魯莽、三分鐘熱度’,實則‘明知無敢爲、不能爲、不必爲而爲之’的少年味,而不是“看淡世事,對身邊之事漠不關心,走一步推一步”的佛味。他們爲自己想做的事情付出努力,下定決心就不回頭。他們做事前,最先考慮的是“我該不該做這件事”,而不是贏或輸,成或敗。

而正是有這種少年味的存在,才使我們的世界更加有活力,更加精彩紛呈,而不是一成不變、平淡無味。

反觀“佛系”的我們:害怕挑戰,更害怕改變,害怕付出。就像數學老師所說:“許多人在難題面前看都不看,就認定自己不會,不去嘗試,不去努力。”做題尚且如此,生活中豈不是更加畏畏縮縮?我們安於現狀,總想平淡度日,卻不想,早已辜負了那個曾經美好的自己。

我多希望我們能重新拾起少年味,告別佛系的自己,讓生活不再千篇一律,靈魂變得萬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