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多篇】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多篇】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 篇一

[關鍵詞]電工技術 教學資源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369-01

[基金項目]本文爲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十二五”規劃研究項目《電工技術課程教學資源庫研究與開發》項目編號:GZYLX2011146

一、教學資源素材建設的意義

集聚優質資源,促進電工技術課程建設,總結教學經驗,形成課程特色。爲學校提供具有應用意義的課程建設資源,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教學平臺,爲社會搭建開放式的教學培訓公共平臺。堅持以學生爲主的教育理念,以體現崗位技能要求爲出發點,貫徹任務驅動、項目引領的教學思想,力求架構合理,安全可靠,具有先進性、實用性、通用性特點。切實起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作用。

二、《電工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素材的建設目標

通過對課程的研究與建設,針對相關技術應用及職業崗位要求,建設普適性的課程教學資源,總結並形成以項目式案例爲重點的《電工技術》教學資源,開發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需求的本課程教學資源庫。

三、《電工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素材建設的主要內容

電工技術課程是工科各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分析方法、具體的應用和初步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分析計算能力、實驗研究能力和科學歸納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爲學習後續課程準備必要的基礎知識。

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基本內容主要有: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分析、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三相電路的分析、變壓器、異步電動機、繼電控制電路。

電工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素材建設包括:

1、教學資源素材的內容管理平臺模塊;

2、教學資源素材的資料模塊。包括課程網頁建設,素材建設,實踐教學資源建設,職業資格證書資源建設。內容主要有行業調研、課程標準、電子教案、項目案例庫、課程考覈辦法、教學教課錄像、課程測評辦法等;

3、教學支持環境建設

教學支持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爲學生提供完整的進行教學輔助和輔導工具。包括教學指導書、習題庫、學生作業作品、專業知識學習資源目錄等內容;

4、職業資格證書資源建設。

職業資格證書資源的主要內容有:職業資格證書培訓項目建設,職業資格證書考覈練習題庫項目建設,職業資格證書考覈自測題庫項目建設等內容。

主要內容包括課程教學目標與標準、教學內容、實驗實訓、教學指導、學習評價等要素,以規範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共享優質教學資源;針對職業崗位要求,強化就業能力培養,爲實施“雙證書”制度構建專業認證體系;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爲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搭建公共平臺。

四、《電工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素材的建設方法

研究思路:廣泛收集資料,採取座談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提出教學資源庫實施方案;教學資源庫在不同專業的應用實踐,累積第一手的原始材料,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方案,並與其它高職院校進行交流、改進。

研究方法:本課題主要採用文獻資料法,企業調研法,經驗總結法,集思廣益法。

五、結束語

電工技術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主要課程,同時維修電工崗位是學生從業領域的主要從業方向。本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主要是爲了推進專業教學資源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做好鋪墊工作。對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應需要注意和解決一些問題如:教學基本資源反映課程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和課程全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拓展資源反映課程特點,應用於各教學與學習環節,支持課程教學和學習過程,較爲成熟的多樣性、交互性輔助資源。例如: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學科專業知識檢索系統、演示/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試題庫系統、作業系統、在線自測/考試系統,課程教學、學習和交流工具及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建設的網絡課程等。以此達到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要求。

參考文獻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 篇二

1、報考教師資格證前提必須要具有普通話水平證書。普通話水平測試各地考試時間不統一,一般相關信息會在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資源網或各地語言文字水平測試中心網站上。對於教師來說,普通話考試除語文學科不低於級甲等以外,其他學科僅要求不低於二級即。並且每個學校在都會有相關普通話考試的通知,大多數學校也會組織統一考試。所以考生也可以關注本校校內網關注的信息。普通話考試並不難,重點就是考察普通話水平,比如讀音、認字等等。在報名時需要購買指定的教材,重點把後面的範文和模擬題看熟,只要水平不是特別差或者方言根深蒂固,一般都可以過關。

2、在獲得普通話考試等級證書後,考生就需要關注關於教師資格考試的信息。除山東省以外,目前加入全國統考的省份每年舉辦兩次教師資格證考試。上半年在3月中旬,下半年在11月上旬左右,具體時間依據公告爲準。考試科目分爲筆試和麪試,而筆試科目不同的學段內容不一樣。幼兒園考察《保教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國小教師筆試考查兩科:《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中學教師筆試考查採用傳統的紙筆形式,考查三科:《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科目增加,考試範圍和內容更廣,不指定參考教材,考試難度大大增加。從2015年1月1日起,無論是師範類還是非師範類考生都必須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所以,對於考試的內容、要求,考生一定要詳細瞭解。筆試結束後,大概一個月左右進行面試考試,面試考試科目主要是結構化、試講、答辯三項,結構化主要是給定固定題目,讓考生進行作答;試講是10分鐘簡短的無學生模擬授課;答辯是隨機的根據你所試講的內容進行提問。所以考生在進行面試前要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授課能力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

3、通過筆試、面試後,會獲得《中國小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這個證明不是最終的教師資格證書,考試需要向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或接受委託的高校提出申請認定教師資格。在認定資格時需要在規定時間內上交相關的材料,比如開具的思想品德鑑定和其它申請材料(包括由本人填寫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一式兩份,身份證、學歷證書、普通話證書原件和複印件,指定醫院體檢合格證等)到戶籍所在地教師認定機構申請。材料繁多,考試需要了解清楚後進行認定,之後方可獲得教師資格證。

(來源:文章屋網 )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 篇三

【關鍵詞】證券投資學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模式實踐性教學

一、《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上偏重理論性的講解

《證券投資學》是金融和保險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作爲一門投資類的課程,很多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由於課時緊張,大多數教師在課程的講解過程中,往往更加偏重於理論的講解。但該課程的實踐性非常強,如著名的K線理論、缺口理論、波浪理論等,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是純理論的講解,對於沒有參加過股票實戰的學生而言,難以深刻地理解其內涵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和課程實踐安排不足,純理論的講解,晦澀難以理解,且不易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收效甚微。

(二)教材內容更新較慢

隨着近年來金融創新不斷推進,證券市場涌現出很多創新的內容,例如:股指期貨的推出,B股向國內投資者開放、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新三板的不斷擴容、熔斷機制推出的失敗等等。而現有的教材中很多相關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甚至有些數據都是幾年前的,新的理論知識及案例不能及時在教材中體現。的確,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找到一本與時俱進的合適學生的教材,還是有些難度的。

(三)實驗室建設落後,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實訓室配套設施不完善,實訓軟件更新不及時等現象。不僅僅是課堂教學上,實訓教學中教師不能利用最新的軟件演示大盤和個股的行情,這樣很難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同時,很多教師,缺乏實戰經驗,甚至有些老師從未實盤股票、基金交易操作過,那麼,純理論的課堂講授,枯燥死板,缺乏吸引力。

三、完善應用型本科院校《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的建議

(一)不斷完善教材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老師應該選擇案例相對豐富以及實踐性較強的教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結合現階段證券市場發生的相關事件,豐富案例教學,以此來彌補教材中理論性較強的缺陷。同時,也可以根據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補充編寫自編教材。更新最新的理論知識和豐富近年來發生的相關案例。這樣才能更好地輔助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採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

首先,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報考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比如:證券從業、基金從業、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學生通過考證,會更加努力學習該門課程,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和從業資格考試的相關內容,模塊化教學,突出重點和難點,增強學生考證的信心。

其次,引入案例教學。選擇與教學內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將枯燥的理論和生動的案例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證券市場動態、以及近期社會經濟新聞熱點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第三,採用專題講座的形式。在應用型高校的《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平時,還可以採用專題形式,給學生介紹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等投資大師的投資經歷、投資理念、投資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跟着自我興趣的引導,掌握價值投資的基本思想和內在邏輯。學生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

(三)加強實驗室建設,強化實踐教學

證券投資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需要相應硬件和軟件支持。學院應該重視實驗室建設,及時完善和補充實驗設施,購買和更新相應證券模擬交易軟件。學校的實訓室機房,最好能夠讓學生一人一機的進行證券投資模擬操作,給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的操作環境,讓學生熟悉證券投資的整個流程,增強學生的實際操盤能力,同時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學校也應該鼓勵學生參加省級乃至部級別的證券模擬炒股大賽,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同時,獲獎的學生也能夠激發其他同學更加努力的學習該門課程的知識。

(四)培養雙師型教師

第一,加強師資隊伍的實踐培訓。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力保證,擔任《證券投資學》實踐課程的相關老師,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而且要有豐富的證券投資實踐經驗。任課教師本人最好在證券市場上參與過股票、基金或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投資實踐。這樣才能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更加遊刃有餘。學院應該組織《證券投資學》任課教師去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進行短期的進修學習,增強業務能力。掌握最新的市場動態以及提高證券交易的實盤操作經驗。才能更好地豐富其教學內容,提高其教學水平。

第二,應用型本科院校還可以從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貨公司聘請專業人員,舉辦專題講座。對於《證券投資學》中股票技術分析的相關章節,可以聘請證券公司的相關專業人士講授。而期貨的章節,則可以聘請期貨公司的專家來講授。專業人士豐富的實戰經驗,一定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鼓勵講授《證券投資學》的老師去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例如:證券從業、基金從業、期貨從業資格證書、理財分析師、註冊金融分析師等證券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於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任課教師,學院適當提高其課時津貼,並且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優待。

四、結論

證券投資學屬於綜合性、應用性課程,它是金融學、保險專業的必修專業課,也可以作爲其他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通過對證券投資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證券投資的相關技巧,提高證券投資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應用型本科高校《證券投資學》課程注重與現實市場相結合,採用實驗教學法,培養學生解決證券投資相關問題的能力。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加大實訓課的學時和學分比重,鼓勵學生參加省級、全國性的證券模擬大賽。我院學生最近兩年也在全國金融模擬大賽中屢創佳績,也激發了很多同學在證券投資學的實訓課程中參加模擬實盤訓練的熱情,促使學生平時注重操盤能力的鍛鍊,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還會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爭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錢露。《證券投資》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5.

[2]楊澤雲。淺析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改革[J].東方企業文化。2013(08).

[3]李慧。應用型本科高校《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研究[J].漯河技術學院學報。2014(07).

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 篇四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特色專業 建設 改革

一、確定特色專業建設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又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能夠面向生產、建設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是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特色專業。在會計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根據我院會計專業的特點,確定以就業爲導向、訂單培養爲載體,以服務社會、兼顧交通爲辦學宗旨,把工學結合作爲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將理論學習與崗位技能實訓和專業技能證書培訓作爲教學改革重點,以此推動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並進一步帶動專業建設與調整,實施教學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力爭在特色專業建設期內,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比較系統的會計基礎知識和財務管理知識,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熟悉會計電算化操作技能,能夠熟悉和掌握各會計崗位的職責和業務範圍,獨立完成大中型企業基礎會計崗位的賬務處理、中小型企業手工賬務處理、中小型企業財務軟件的使用,能爲企業決策者提供有用財務信息和具有一定財務分析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現代人才需要樹立全面的素質教育觀念,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教育。本着我院服務社會、兼顧交通的辦學宗旨,結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通過對社會用人單位的走訪和召開畢業生座談會等各種調查方式,瞭解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畢業生的信息需求,並召開專家座談會,對現有會計專業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訂了適應社會需求的“基礎+崗+證+單”相結合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

(一)“基礎”: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首先,堅持德育爲先、立德樹人。要把公民道德建設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把遵守財經法規、維護財經紀律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真正做到德育爲先,把學生培養成爲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奉公的有用之才。其次,應加強理論學習,這是智育的基礎。在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專業基本理論的學習。在學習中要堅持以能力爲重,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積極促進學生參加社會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適應社會,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應變能力。再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爲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崗”:崗位

將理論教學、實習實訓與會計工作崗位職能緊密結合在一起,按照財政部門對會計工作崗位的劃分要求,明確各個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根據各個會計工作崗位對崗位知識和崗位技能的要求,制定會計崗位實訓和頂崗實習計劃,要求學生熟悉各個會計工作崗位的崗位職責、知識要求和技能要求,通過崗位實訓和頂崗實習實現畢業與上崗零距離,培養適用於基層一線的財會人才。

在崗位實訓和頂崗實習過程中,學院主要建立了三個會計工作崗位羣:中小型企業會計崗位羣、中小型企業財務崗位羣和交通工程、運輸、物流等交通運輸行業會計崗位羣。在進行崗位實訓時,利用校內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立會計崗位羣。根據會計職業技能特點,將會計和財務專業知識分解爲若干個會計崗位的技能知識,制定會計崗位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和崗位工作流程。從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和大中型企業以及交通行業聘請具有豐富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財務專家、註冊會計師、會計師和會計能手擔任會計崗位實訓指導教師,指導學生以模擬實訓的方式熟悉會計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會計崗位的專業技能,通過實訓操作把理論知識融於實踐,進一步提高崗位工作能力。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院將學生安排到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公司、交通工程、運輸物流等企事業單位,讓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進入到會計一線崗位,通過從事會計的實際工作來完成崗位的工作任務。

(三)“證”:證書

設置課證合一的課程教學體系,將證書培訓融於課堂理論教學中,實現專業知識與社會認證相結合。我國已逐漸實行行業、職業資格准入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不僅是衡量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高職院校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通行證。在特色專業建設中,我院改革了現有的課程設置體系,將職業資格與技能培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在證書培訓方面,將證書分成三個證書組:財會職業資格證書組、財會技能證書組和相關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組。財會職業資格證書組包括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初級會計職務資格證書等;財會技能證書組包括珠算等級證書、會計電算化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電腦傳票證書、點鈔與反假幣技術證書等;相關行業證書組包括銀行從業資格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電子商務師資格證書、物流師資格證書等。在特色專業建設期內,學生取得證書的合格率不斷提高。

(四)“單”:訂單

根據社會和交通行業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的狀況,推行訂單培養模式,我院會計專業的訂單培養主要包括交通訂單和企業訂單兩個平臺。在專業建設中,堅持以就業爲導向,將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使學生既熟悉會計業務、又懂得交通知識;既有會計職業資格和技能證書、又有交通行業資格和技能證書,將學生培養成爲適用於中小型企業和交通行業一線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

三、課程建設改革

(一)修訂和完善專業教學計劃,整合課程體系

爲適應“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高職教育建設的要求,在制定特色專業教學計劃時,按照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的原則,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主要側重於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將會計專業教學計劃劃分爲公共必修課、職業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核心課、職業技能訓練課、職業技術拓展課和公共選修課六大類,把職業資格與技能考試課程嵌入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設計上,注重對學生基本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把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並提高實踐課程的教學比重,使實踐教學學時佔全部教學學時比重超過50%。

(二)加強課程基礎建設,完善教學基本文件

根據新修訂的專業教學計劃,對各門課程提出了具體建設要求,包括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案的編寫和PPT課件的製作。同時,積極與校外實習基地和企業合作,編寫專業課程實習實訓課程大綱和教學規範文件,保障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

(三)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實現課程教、學、做一體化

特色專業建設期內,學院建立了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同時積極與安徽交通投資集團、安徽迅捷物流公司、安徽國強會計師事務所和安徽安聯信達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開展校企合作,開發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通過課堂理論教學、校內實驗室模擬實習和校外實訓基地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課程教、學、做的一體化,豐富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四、教材建設改革

(一)鼓勵教師自編教材,開發專業特色教材

面對高職院校對教材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新教材與立體化教材建設。學院將教師教材編寫與科研考覈相掛鉤,鼓勵教師積極編寫專業新教材。同時,改革教材建設模式,在教材自編與引進相結合的模式下,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與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共同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實習實訓精品教材。特色專業建設期間,學院會計專業教師主編或參編了《財務管理》、《基礎會計》、《成本會計學》、《稅法》、《財務會計》等多門會計專業教材。其中由我院會計專業教師擔任主編的《財務管理》被確定爲安徽省高職高專“十一五”省級規劃教材,我院會計專業教師參編的《成本會計學》被確定爲高職高專“十一五”部級規劃教材。

(二)規範教材選用工作程序

在教材選用方面,堅持優先選用與專業培養目標相貼進的、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類優秀教材,重點選用部級和省級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在教材選用程序上,首先由專業任課教師預選教材,交由專業教研室討論通過,再由學院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確定。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以特色專業建設爲依託,力爭建成一隻以“雙師型”教師爲主體、年齡結構合理、高學歷與高技能相結合的“雙高能力”教學團隊。一是重視中青年骨幹教師的培養。學院盡力給中青年教師提供學習、培訓和實踐鍛鍊的機會,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其專業學術水平、科研能力和實踐技能,組建專業帶頭人與中青年骨幹教師的教學團隊,發揮專業帶頭人在教學與科研中的模範帶頭作用。二是鼓勵教師參加進修培訓,提高學歷層次。三是積極打造“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學院定期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頂崗實習,參加各種專業實踐活動。鼓勵專業教師參加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與考試,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建立“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六、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的好壞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方法好壞的標準,不僅僅看教學大綱編寫是否規範,教學內容是否完整,板書是否合理,講授是否清楚,而更看重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特色專業建設期,學院教學方法的改革重點在於,改變目前的教師講課、學生記筆記,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步試點和推廣諸如情境教學法、創造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現代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在教學手段改革方面,充分開發和利用現代信息教學手段,利用校園局域網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將會計系列實訓教學軟件、企業模擬經營沙盤、ERP軟件等教學軟件用於輔助教學。重點推廣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大力開發精品課程。同時改進課程考覈方式,建立靈活多樣的課程評價體系,根據課程特點,廣泛採用開卷考試、現場操作考試、面試口試等考試形式,特別是大力推廣上機考試,充分體現無紙、高效、客觀和公正的特點。

七、建立特色專業建設的評價與反饋機制

爲保障會計特色專業建設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學院建立起相應的評價和反饋機制。一是建立校外專家評價與反饋機制,聘請校外專家對會計專業的建設目標、人才培養方案、管理制度、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與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論證和評價,提出改進建議;二是建立學院教學督導組評價與反饋機制,學院教學督導組檢查教師現場授課情況,通過聽課以後與師生的交流,提出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三是建立學生評價與反饋機制,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給授課教師評價打分,收集學生對教學管理的建議,來不斷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四是建立教師自評與互評的評價與反饋機制,針對具體的教學環節,通過教師的自評與互評來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五是建立與用人單位的評價與反饋機制,與學生的就業單位建立聯繫,通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勝任能力的反饋,來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修訂與完善人才培養方案。Z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