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多篇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多篇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1

1919年5月4日,歷史從這裏轉折。五四運動如閃電驚雷,劈開舊中國如磐鐵幕,喚醒暗夜中沉睡的靈魂,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繼承五四傳統、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成爲無數鎮域青年共同的心聲。

青春是什麼?每個人可能有每個人的理解。有人說青春是一首詩,蘊含着無與倫比的浪漫;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充滿着夢幻迷人的色彩;有人說青春是一朵花,散發着恬淡清香的氣息;有人說青春是一部電影,每個人都在用心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而,在這次獲得表彰的梁麗娜、周文濤、陸朝陽等時代青年的眼裏,青春不僅是人生中一道最美的風景,更是一段值得拼搏奮鬥的旅程。

對個人而言,青春是一段寶貴的時光。在人的一生中,青春雖然絢麗多姿,但是卻十分短暫,稍縱即逝,而且一旦逝去將永不再來。一個人的一生是否有所成就、有所作爲,不僅取決去信仰與堅守,從很大程度上說,還取決於是否辜負了美好的青春年華。所以,即便是從實現人生夢想這個“小目標”的角度來講,奮鬥應該成爲青春舞曲的主旋律,因爲只有奮鬥的青春才能讓一生灑滿陽光。

對國家而言,青春是一股磅礴的力量。雖然從人口的年齡結構上來看,我國當下已經步入老年社會,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佔有較大比重,但是青年始終是社會的主宰。在現實中,年輕人活潑有朝氣、敬業有闖勁、盡責有擔當,他們不僅是行業進步的排頭兵,還是創新發展的領跑者。所以,青春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磅礴力量。國家的未來需要完善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年輕人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歲月之巔回望歷史我們發現,先輩們雖然經歷了不同的歲月,但是在他們的青春年華里充滿昂揚的鬥志,奮鬥始終是永恆不變的樂章。所以,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上,年輕人應該主動將青春匯入時代發展的滾滾洪流中去,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用奮鬥的青春書寫人生的華章、描繪民族的未來。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人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當然,奮鬥不能僅僅依靠“一個人在戰鬥”。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來看,除了年輕人自身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正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在社會進步發展中揮灑青春以外,社會還應該想方設法積極創造條件,爲年輕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更好的發展平臺、更大的發展空間,讓青春一路遠行,在奮鬥中飛揚。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5篇相關文章:

★ 2020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5篇

★ 2020全國1卷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範文精選5篇

★ 2020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範文5篇

★ 2020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五篇

★ 推送關於2020年滿分春節假日作文經典範文五篇

★ 2020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全集5篇

★ 2020年大學聯考滿分優秀作文精選五篇

★ 2020年的高中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 2020大學聯考滿分作文五篇精選

★ 2020年五篇大學聯考滿分優秀作文精選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2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它們相輔相成但又存在矛盾,在每個人規劃好未來美好藍圖後,會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無奈和不得已。有家庭帶給我們的預期,有社會不同組織給我們的預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規劃的角色、家庭的角色、社會所承擔的角色都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產生出很多的心理矛盾與疑惑。那面對落差或錯位,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態面對?面對落差或錯位,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座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個人成長就需要與時俱進,人生座標也會在肯定-否定-肯定這樣的模式下不斷修正座標的方位,最後纔有可能在某個時刻達到較理想狀態。個人的成長以及家庭的演變,同時都需要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最後承擔起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在迎接各類挑戰的同時讓自己釋放更大的價值。

面對人生的落差,接受現實,調整心態,不卑不亢,積極樂觀。人生起起落落,沒有一帆風順。就像李白在行路難裏說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人在自己、家庭以及社會這三者之間不管是人或事或時,都會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時間最後導致不同的結果,最後造成的各種各樣的落差。

但這難道不是很正常普遍的嗎?難道因爲這樣讓我們自怨自艾嗎?難道因爲這樣讓我們一蹶不振嗎?難道因爲這樣我們放棄人生嗎?人生很長,方法永遠比困難多。面對落差,正面接受目前現狀,不卑不亢,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總結經驗教訓。因爲一路的風塵,只爲那久違的朝陽。

面對人生的錯位,調整方向盤,審時度勢,尋找最適合的方向。國父孫中山棄醫從政,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祕密會社,準備創立革命團體,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輟學投入他構建的微軟帝國創業,奧運會冠軍田亮與英皇公司簽約不久,田亮被開除出國家隊,令他聲譽受損,但並沒有影響他以後在商業的成功。

他們對人生座標的定位,有家庭的影響,更有社會對他們的影響。他們面對人生的錯位,不管是主動或者被動都積極調整個人方向,找到那個最契合家庭和社會的那個方向,找到了最適合他們自己發展的道路,創造了社會財富同時發揮着家庭與自身的價值,助推了社會的發展。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管子》有言:“一農不耕,民有飢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飢寒。管仲又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耕織不僅是衣食之源,也是禮儀文明的基礎。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勞可安邦。

回首歷史,但凡偉人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黃帝建造屋宇,縫製衣冠,製造舟車,創制樂律;虞舜種田捕魚,燒製陶器,天下大和,百姓無事;蘇秦熟讀兵法,不捨晝夜,終有所成,名垂青史。無論是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的歷史佳話,還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無不展現着勤勞使人傑出的真理。

不僅如此,勤勞也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華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綿延至今?有人說是外儒內法的治國之道,有人說是農耕文明的穩固保守,有人說是大海、大漠、大山對於外來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說是中華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諸如此類的回答,不勝枚舉。我想,中華民族的延續性與長期紮根於農耕的中國人自然形成的勤勞淳樸、任勞任怨的精神特質也不無關係。因爲勤勞,我們在黃河岸邊的黃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跡;因爲勤勞,我們走過了坎坷屈辱的抵禦列強的近代重生之路;因爲勤勞,我們堅定不移、從容自信地追逐着我們的復興之夢。

同學們,因爲勤勞,我們也纔有了聞名於世的國家名片。上面印着蒼茫山脊上的萬里長城,恢弘壯麗的兵馬俑,莊重神聖的莫高窟,橫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鐵路,深入海底的鑽井平臺,靜默不言的跨海大橋,呼嘯而過的中國高鐵。當然,仔細看去,上面還寫着一排無形的大字——勤勞的中國人。

反觀當下,作爲新時代的我們卻存在着回家葛優躺,洗衣靠父母,吃飯等人送,掃地不積極,學習變懶散等不正之風。英國有句諺語:“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不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動力。有人說勞動的事可以交給人工智能,誠然,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科技給予了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我們人類的全部需要,相反,人類需要更高級的勞動和更高的智慧來管控科技。否則,被奴役的只會是我們自己。

在未來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裏,我希望我們仍然能夠時刻想起《平凡的世界》裏那些在黃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們,想起那句:“只有勞動才能使人尊嚴的活着,勞動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存需要,而是體現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任何勞動都會受人尊重。”

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4

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出來之後,我在第一時間瀏覽了一下。北京卷的這個題目“文明的韌性”,讓我最有共鳴感。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文題目,而是骨髓深處文化自信的真正覺醒。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梁啓超先生說的,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明流傳了下來。時間是一個最公平的裁判員,爲什麼中華文明能源遠流長几千年不斷層?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縱觀古今中外,只有中華文明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而這種包容性,表現出來的文明風骨就是韌性難斷。

衆所周知,在我們的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其他文明對中華大地侵略過。甚至在政治格局上,還成功過,甚至建立過元、清這樣的大一統王朝。然而,仔細研究,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些侵略中華文明的外族文化,不僅沒有把中華文明給取而代之,反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慢慢選擇了向中華文明主動靠攏。因爲,中華文明用自己特有韌性,對這些文明進行了潤物細無聲的同化。最終實現的結果,反而是侵略的外來文明被中華文明“反殺”,成爲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當我們還在爲歷史書上,把霍去病、岳飛等民族民族刪去,而憤憤不平的時候。是否想過,難道不是因爲那些霍去病、岳飛抗擊過的外敵,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自家人。刪去這些民族英雄,並不是否認了他們的功績,只是給被中華文明同化掉的其他文明,表達一個友善的尊重。如果霍去病和岳飛泉下有知,指不定還會誇上一句,乾的漂亮,咱們靠打仗沒有解決的問題,最終用文明的方式而同化掉了。

畢竟,中華文明幾千年,推崇的都不是兵強馬壯和刀劍的鋒芒,更喜歡用的好是文化的方式,類似於絲綢般的柔韌。不論是絲綢之路,還是現在的一帶一路,都不是搞侵略,而搞共贏。實際上,這都是傳統文化推崇的“強而不長,弱而不脫”的典型體現。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底線都是,無論我們多麼的強,都從來不曾恃強凌弱,更沒有想過稱王稱霸。因爲中華文明深刻的知道,強而不長的道理,持強凌弱、稱霸逞強,從來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歷史上,那種征戰四方的大帝國,無論是西方的羅馬帝國,還是東方的蒙古帝國,哪一個不是曇花一現?只有中華文明,雖然偶經動盪,但總體上來說,還是長盛不衰。儘管朝代歷經變遷,但中華文明的內核從來都不變。

當然,中華不恃強凌弱,但是誰想要欺負古老的中國,那也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積弱的中國,也不會走到被別人隨意凌辱的地步。近代的中國,可以算是中華最低谷的時期,然而面對列強的侵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仍然實現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至於說,最近吵的沸沸揚揚中美的貿易戰,對於久經風浪的中華民族來說,只是一個小小插曲而已,不值一提。

這一切的底氣,都來自於中華文明的韌性。

“韌性”從詞意上來看,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但對於解釋文明的韌性,還是顯得有些空洞、虛飄。務實的講,中華文明的韌性,主要集中體現在保種思維上。

說到保種,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傳宗接代”四個字,這個聯想是很正確的。但,實際上,我們對古人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思想,多少是有些誤解的。因爲這並不是簡單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是表達對傳承的重視。只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我們對形式的重視,大於了對實質的領悟。

在傳統文化,很推崇“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而這種強調後繼有人的思維,並不侷限於血緣上,更多關注的是文化傳承上。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甚至認爲文脈關係,比血緣關係更近,學生甚至某種程度上比子弟更正宗,畢竟傳承文化的纔是中華文明的精髓,而非血脈。

這也就是爲什麼中華民族能實現多民族的大一統,靠就是中華文明強大的融合性。世界上,也只有韌性的中華的文明纔有這種功能,那種排外的文明是無法實現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來自於文明的韌性。因爲我有這種韌性在,所以我知道,也許在階段性,我們是處於弱勢,但是從長遠看,從全局看,我們才真正的贏家。因爲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會掉線。這就類似於“剩者爲王”的思想,冥冥之中,我們的文明很清楚,誰能在贏得時間線,誰纔是真正的贏家。

因爲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任性。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無論你怎麼折騰,我都用我的韌性爲這個世界託底,所以,最終這個世界,還是由我來做主。

2020全國大學聯考滿分作文大全5

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着地名,地名代表着信息、代表着歷史、代表着文化、代表着一個地方很多重要的東西。下面就以我的家鄉的一些地名談一下我個人對於地名文化的看法。

我來自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北緯34度,屬於比較典型的北方城市。同時,這也是一-座擁有3000多年悠久歷史與厚重的文化積澱的城市。然而,相信很多同學都不認識這個字,我總結了認識這個字的五種可能:一、到過亳州或知道亳州;二、認真學習歷史,知道商湯王滅夏桀之後,把都城建立在亳;三、在學習曹操的詩歌時,瞭解了曹操的籍貫一-安徽省亳縣。四、大學聯考前認真複習語文,學到了音形義辨析中的“亳”;五、亳州當地人。因此,大家不認識它也很正常。

下面,我介紹一下亳州的來源。“亳”字在詞典中有一種釋義一-- -古國名,故址在今安徽省亳縣。春秋時陳地,汗爲沛之譙縣,魏爲譙郡,晉爲南兗州,齊爲亳州。“亳”字最早出現在商朝,商朝有兩件重要的事,一是商湯滅夏,二是盤庚牽殷。商湯滅夏之後,把都城設立在亳,後來,他的子孫盤庚覺得亳的地理位置不太好,便把都城牽到了殷一-今河南省安陽縣,即殷墟遺址所在地。

但是,當時的“亳”卻並非今天的亳州,它位於河南境內,當然距離亳州不是很遠,可以說,亳州就是當時的京畿重地。亳州是中國著名的酒都,古井貢酒譽滿天下,她也是中國的四大藥都之-,每年的9月9日這裏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世界中醫藥博覽會,屆時會有大量的遊客與藥商來到亳州觀光洽談生意。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曾題“華佗故里,藥材之鄉”於此,當然這只是亳州文化的一個縮影。

亳州登上歷史舞臺還是源於一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一--曹操。曹操,一代梟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詩....出生於此。發跡後,曹操曾經攜帶家鄉自制的美酒進獻給漢獻帝,此後便被封爲貢酒,取名爲古井貢酒。傳說產此酒的地方有一口井,此井內的水甘冽無比,故取名爲古井貢酒。

至今,市內仍然有座酒廠一古井酒廠,坐落於譙城區古井鎮,當然,傳說中的那口井就位於此地。這也是這個鎮名字的來源。當然亳州還有很多歷史名人,據統計,載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的就有近百人:有道家鼻祖、思想家先賢老子,道家學說的傳承與發揚人、著名的思想家莊子;有中醫外科鼻祖華佗;有在中國文學

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軍事上震古爍今的張良、曹仁、曹洪、夏侯淵、許褚等;還有代父從軍的孝烈將軍花木蘭;有中國道教上聲益極高,被宋太祖稱爲“希夷先生”的陳摶,此外唐代著名憫農詩人李紳,畫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鳳翔,清代大書法家樑讞,也都出生在亳州。當然,市內的很多地名都跟這些名人有關。

市區內的大部分道路的名稱都是以這些名人的名字或我們對他們的尊稱命名的,以聖君商湯命名的的湯王大道,以道家陳摶命名的的希夷路,以建安七子命名的建安路,以魏文帝曹丕命名的文帝街,以曹氏三父子命名的三曹路,以魏王曹操命名的魏王大道以及喬陵路,還有湯陵公園、曹氏公園等。當然,還有一些與新中國建立有關的道路名,像新華路,人民路,解放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