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走近魯迅作文800字多篇

走近魯迅作文800字多篇

走近魯迅作文1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吃完飯就來到了書桌前,開始讀起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讀了一會兒,我抱着書進入了夢鄉。

在夢裏,一個熟悉的人向我走來:瘦瘦的身體,黃裏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髮一根根直直地豎着,沒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鬍鬚——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眉。我驚喜萬分:這不是魯迅先生嗎?連忙給魯迅打了招呼:“魯迅爺爺,您好!”魯迅先生大笑了幾聲,說:“小朋友,你好啊!相逢即是緣,到我這坐坐再走吧!”我點點頭,蹦蹦跳跳的跑了過去,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一一蕭紅,我更是欣喜若狂了。

我一坐下,魯迅就問我許多問題,而蕭紅卻一直在靜靜地傾聽着:你幾歲了?來自哪裏……我一一認真回答完後,就對他們說:“爺爺問完了,該我了吧?”魯迅先生點燃了一支菸叼在嘴裏,向我點點頭,蕭紅也對我笑笑。我問:“爺爺的文章我也看過許多,我個人認爲爺爺寫出的不僅僅是諷刺舊社會,更多的是對舊社會的悲哀,就拿您筆下的閏土來講,你們之間的友誼是平等的,是沒有不平等的友誼,更是一份純粹無暇的友誼。長大後的閏土便不是這樣了,這時候他便是已可悲的被不平等的想法所統治了,他認爲少爺和奴才是不一樣的。當你聽到閏土畢恭畢敬的對着他說:“老爺!”的時候,你有什麼感想呢?難道僅僅只是對他的老朋友閏土的一聲嘆息嗎?”

魯迅先生又大笑了兩聲,蕭紅鼓了鼓掌說:“你問得不錯,魯迅先生講的便是這樣!”

正當魯迅想要開口說話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聲音傳來:”妍妍,別睡啦!”原來是媽媽在喊我,這時魯迅和蕭紅就像雲霧一樣消散的無影無蹤,我也慢慢的張開了眼睛,發現一切都是一場夢。

魯迅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創造了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迎來了人們的稱讚,我夢到的不僅僅是魯迅,更是我們的“民族魂”!

走近魯迅作文2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在家庭遭受一系列變故,飽受人間冷暖的魯迅,認識到社會的腐敗,從而自強不息,成了一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這是去紹興以前,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今天,我終於有機會來到魯迅故居參觀。

“到了!到魯迅故里啦!”我們像出籠的小鳥,下車後,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_魯迅故居。踏上一條窄窄的石板路,只見兩邊是一溜粉牆黛瓦,竹絲臺門,肅穆莊嚴。擡起頭,是魯迅先生的半身像。我目睹了魯迅先生犀利的眼神,他彷彿在想:啊,爲什麼當時社會那麼黑暗?爲什麼社會那麼腐敗……我痛恨……我同情……在瀟灑的“魯迅故居”這四個字的筆鋒裏,我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這時,原本高興的心情一下子變的低沉了。

穿過一條幽深的長廊,便是富麗堂皇的魯迅故居。十分氣派的大客廳裏,一張張檀香木雕做成的桌椅,顯得古老;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顯得豪華;一盆盆盆景,顯得充滿生機,不在死氣沉沉。跨過門檻,那是後院,我體會到了“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四角的天空”那是多麼枯燥乏味,就像井底之蛙一樣,眼界狹窄。在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魯迅和那些少爺朋友們,整天生活在大院裏的情景。走,去魯迅先生小時候讀過的私塾_三味書屋瞧瞧。

走過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四個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三味書屋。

再走進去,就是魯迅先生度過的私塾。瞧,那兒是魯迅先生的座位,由於不能過去,我只能隨便找了個座位,當一回小魯迅。我捧着《三字經》,搖頭晃腦的跟着先生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我彷彿看到魯迅先生當時讀書的樣子了,是那麼投入,是那麼傳神。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那是魯迅兒時的樂園_百草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一堵矮矮的牆根……我想,這裏一定藏着無數的歡笑和嬉戲聲,不然魯迅怎麼會寫出如此生動、如此精彩的文章呢?

我忽忽悠悠漫遊了一個下午,直至夕陽親吻着西山的`時候,我纔回到家。我想魯迅的精神是光耀神州大地,爲世人所傳頌的。魯迅無愧於“民族魂”的稱譽。

走近魯迅作文3

“橫眉冷對千夫了子,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名言讓我想到了名人魯迅。今天媽媽就帶我來到了紹興——魯迅的故鄉。

我們首先來到了魯迅家門口的百草園。這兒是魯迅小時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園的一邊十分長,種了許許多多的植物,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綠油油的一片,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植物呢!這些植物的外側是由籬笆圍起來的,在百草園的右邊的地方,便是一大片菜地,這菜地的菜整整齊齊地排列着,在烈日下做運動。哦!對了,在百草園裏還有兩樣原物還在,一樣是菜地前的一口井,以前魯迅他們家就在這口井裏取水用的;第二樣是草後面的一堵矮牆,這是魯迅和鄰居家的分隔,在矮牆的後面有一棵高大的樹,這是鄰居家的,大樹的後面又有一大堵牆,這牆原來是沒有的,人們爲了紀念魯迅所建造的。從講解員口中得知這百草園原來更長,我們走的路也全是雜草,有許多小昆蟲在這兒爬,我彷彿聽到了蟋蟀在彈琴。百草園百草園,就是有很多種類的草組成的園子。

接下來,我們又去參觀了魯迅的住處,瞭解了魯迅童年的生活:封建時期官僚家庭一步步敗落,從小就承擔起生活的重任,只有憂傷和孤獨陪伴着他。然後,我們又通過一道石橋,來到了魯迅的私塾的家。第三個房間的角落位置便是魯迅讀書的地方。在屋子的正中有一塊匾,上面寫着“三味書屋”,下面掛有一大幅畫,畫中有一棵樹,樹下有一隻肥胖的梅花鹿躺在那兒,每次魯迅上學都要對畫行禮。有一次,魯迅因爲去給爸爸換錢買藥,遲到了,老師批評了他,他便在紙上寫了個“早”字,之後他再也沒有遲到過,僅管事情越來越多了。在三味書屋的後面有一個小院子,雖然比百草園小得多,但那兒是同學們下課嬉戲的好地方。有那兒有一棵高大的梅樹,一直活到了現在哦!魯迅到17歲離開了私塾,開始了他的寫作救國。

魯迅在學習上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他讀了一輩子書,寫出了許多優秀作品,臨死之前還在艱難的寫作。他喚醒了沉睡的人們,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他是紹興的驕傲,是中國的驕傲,我們要學習他努力學習堅持寫作的好精神。

走近魯迅作文4

當我終於讀到魯迅的《在酒樓上》時,我才覺得自己開始走近他。我感受到他濃濃的人情味和一種對生命的眷戀,看到了他在消沉中不放棄反抗的身姿。一種未曾有過的共鳴引動了我心中不起波瀾的震撼。

我開始思考:魯迅是誰?

他棄醫從文,他是“民族的英雄”;是“以筆爲刀劍與敵人鬥爭的戰士”,是“革命者”“開拓者”……一串標籤化的語言紛至沓來,這是魯迅嗎?透過這些名詞我只看見一尊宏偉、剛健的銅像,卻看不見他的血與肉,也不見他長歌當哭模樣,更感覺不到他的那種“剋制的冷”。

魯迅被標籤化了,是時代與人們貼上的,他成爲了諸多名詞的彙集。或許人們本想以此方式來紀念他,不料卻將他推得太遠,遠至神龕,人們只能仰望、無從走近。

我理解人們的作爲。那樣的社會令他目不忍視,他要在沉默中爆發,他亮出匕首刺往人性的要害。而一個沉醉於虛幻太平的時代不容詞人打碎其美夢。於是在那個時代怯懦麻木之人給他貼上標籤使他醒目,使他暴露在高壓下成爲衆矢之的而自己免於攻擊。如今世人始覺歉意,便又爲他貼上光鮮的標籤以供後人歌功頌德。

但人們的這種行爲卻使魯迅不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人們止步於對魯迅的形象認識而忘卻了他更深重的精神意義。他引領着人們走向精神幽深之地,帶領人們遠離奴隸之路……如今的魯迅受到了太多標籤的審判,他終於變得扁平了,變得片面了,變得易於掌握了。

世人爲魯迅貼上的標籤是細碎的,是沉重的,更是隨意的。

人們的態度太輕佻了,行爲亦是過分莽撞。不僅僅是對魯迅,更是對魯迅的文字和他的文字所承載的時代與文化內涵。他們試圖爲一切東西貼上標籤,如此他們便可用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定義一切。但這些零零總總的詞彙又怎能還原一個複雜的人格,架起一個龐雜的時代?更如何涵容那些文化?人的精神世界在“標籤式思維”的作用下趨易、趨同了。

這也體現了人們潛在地對事物的控制慾。人們以短短几個詞彙總結了一個時代,定義了一段文化,標識了一個偉人,他們躊躇滿志,覺得自己是賦予者,甚至認爲這是對魯迅和那些文化的饋贈,是在爲他們加冕。

人們在現代社會中滋生了太多浮躁,文化成了他們的快餐,大師成了他們娛樂的對象……

我想起餘華說的:“當一個作家成爲一個名詞,這便是對他最大的傷害。”或許只有當人們醒悟了,重拾他的文字,重讀他的話語,重感他的溫度,纔是人們真正走出矇昧,走近魯迅,走近文化之時。

走近魯迅作文5

一直覺得雨天是適合看書的。

謝絕鳥語花香的繁華,一片書香細雨落在乾涸的渴望裏。在巴金老人的《秋夜》裏走近了先生您,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脣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兩根手指夾着一支香菸,您深深地吸一口煙,向空中噴着煙霧。這就是您了,先生。

不由自主的,身體好像被一種莫名的力量推入另一個空間,蒼狗白雲,從腳邊飛去了,泡沫散盡。遠處蹲伏着黑暗,烏鴉在天空歌唱,塵埃裹在風中到處亂撞,空氣迅速下沉與泥土重疊,挨挨擠擠的洋屋浸在風雨中。走近一個屋子,一種簡樸的味道迎迓,僅此。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身影,混沌之後這才恍然是先生,我打量了他,瘦得叫人擔心,頭髮還是精神抖擻。

我敬畏地垂立在一旁,先生過身來,擡起眼睛,融化了我的不安,他招我坐近前來。“您的《狂人日記》號稱‘打響揭露封建社會的第一聲春雷’;尤其是《藥》最爲深刻,那華老栓用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爲孩子治病,我敬佩您筆下夏瑜的革命精神,更痛惜民衆的無知。”我發現自己的膽子在先生慈祥的目光裏柔軟起來,竟然滔滔不絕起來。

先生的臉顯得安靜,分明道:“但願我的文章能像一束春光穿透被黑暗束縛的人們,寄予他們絲絲光明罷……”我體會到先生話裏蘊含了沉甸甸的奉獻自己的熱情,彷彿要將自己脆弱的力量化爲拯救國民的偉大力量。

他懇切的目光炯炯有神,我好像看見了岩漿自地底氾濫涌出。我還想聆聽先生棄醫從文的人生選擇,便急切問道:“先生作爲大夫,懷着一顆慈悲之心,解救病魔困繞的難民豈不可乎?”

他搖了搖頭,沉痛嘆息着:“身爲大夫徒增國民的體質,卻無措於他們思想的草莽,行醫焉有大益?以爲當今濟世良藥莫若從文化入手。”由此先生成了寂寞中奔馳的勇士,把責任寫在生命線上,用無形卻犀利的匕首刺入敵人的心臟,“鮮血”是他的伴侶了。倏然間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辭別先生,起身而去。想着雖然社會明亮成爲主色,但其中也不乏黑暗,有時注入清泉都會濁色。前路註定坎坷。可是無法冷眼旁觀,嘆息腸內熱。希望像先生那樣把文字墨化爲武器揭開社會的不足,爲的是喚醒和淨化。

一個激靈,回過神來,俯下眼來,依然是巴金老人的《秋夜》:他從不教訓人,他鼓勵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睜大,牽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絆腳石,他會替你踢開。

走近先生,溫暖和力量自心底升起。

走近魯迅作文6

“浙江是中國人傑地靈的省區。”“浙江大學是中國的一所名牌大學。”“杭州的西湖是中國古代詩歌描寫最多的湖”……“好了,既然有這麼多誘惑人的地方,我就去杭州的浙江大學留學吧!”5個月後我走進了杭州。

其實我心裏還有另一個選擇杭州留學的特別理由,那就是———杭州離紹興不遠,而紹興是我最喜愛的中國作家魯迅的故鄉,在那兒我可以飽覽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到中國的第四天,我就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盼望已久的聖地,憑着我的竭力介紹,一些本不願去的朋友也與我一同前往了。

吃午飯的小飯館離魯迅故居雖說不遠,但10分鐘的路程卻走得很辛苦。太陽一直在分分秒秒地盯着我們,曬得我們真頭疼。買了票我們就一頭扎進紀念堂去了。裏邊也很熱,但掛着許多照片和立着的兩座魯迅和藤野先生的雕像把我們給吸引住了,暫時忘卻了燥熱。不少情況我們在魯汶大學已經知道,可是在真實的場景中去了解、感受魯迅先生還是第一次;再說有不少情況確實鮮爲人知,因此收穫不小。走過熱鬧的魯迅路,再穿一條彎彎曲曲的幽巷到了三味書屋。我們對魯迅先生描寫的三味書屋已經模糊了,但是腦子裏還留着一個印象:那就是三味書屋的匾和畫着的那隻肥大的梅花鹿。

然而這也與眼前所見不一樣了,匾上的字黯然失色,梅花鹿也不知上哪了,滿屋的浮塵猶如矇住了記憶,魯迅孩提時代搖頭晃腦的讀書模樣也若有若無了,我真的有點奇怪,怎麼到了三味書屋反倒離魯迅先生遠了?幸而還有個百草園,它在魯迅筆下可遠比三味書屋更有趣味。可惜我們看到的百草園,好像許久沒人精心照管,花兒和樹木,雜亂生長,那些有無限趣味的油蛉、蜈蚣、蟋蟀們不見了,吃了能成仙的何首烏也不知去向,幸虧豎着的一塊牌子上還寫着一些與魯迅先生描寫的百草園有關的事,讓我們還能依稀找出一兩樣原先的痕跡。不變的是百草園依舊充滿野氣,魯迅小時候聽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會不會顯現還真讓我緊張了一陣。這倒是在歐洲怎麼看這文章都感受不出來的情景。

我在去百草園、三味書屋求“實”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遠離魯迅先生,雖然近百年的滄桑使原來的景緻發生了變化,但魯迅先生求知的渴望,作品中顯現的求實作風,卻讓我堅定了在浙江大學這所有着“求是”風格的學校裏求知的決心。

走近魯迅作文7

異國,放映廳。影片中的是一張張麻木是看客的臉,呆滯的眼神。耳邊傳來的是一陣陣的譏笑:“支那!支那!”手中的手術刀是否能夠醫治得了人類卑微的靈魂?什麼時候才能喚醒我愚昧的國民?冥想過後,曾經深思熟慮選擇的人生目標就這樣被放棄了。他拿起了“投槍”,拿起了“匕首”,開始剖析國名的靈魂,深刻挖掘國民的劣根性,喚醒了無數鐵屋中成睡着的人!他,就是魯迅。

棄醫從文,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轉身。魯迅先生用筆尖刺痛着麻木的人的心,換了無數個筆名,不變的是那顆爲了拯救世人的,無私的心。

一本《朝花夕拾》,我看到的是無限的悲哀。當時的世人呀,是多麼的悲哀,多麼的可笑。魯迅先生正是利用一些動物,一些事情,透視出了當時人們的愚昧病態。其中《狗貓鼠》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我最爲印象深刻的一篇好文。雖然我年僅十三歲,倒也能知其一了。

貓是殘忍的,不肯直接了斷獵物,總要盡情玩弄獵物之後纔將其吃下;雖然與獅子老虎等森林帝王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叫聲使“我”在讀書睡覺時格外的心煩意亂。實屬討厭。

魯迅先生借貓喻人,比喻那些現實生活中像貓一樣幸災樂禍、折磨弱者且惺惺作態,口若懸河的那些人的令人憎惡的嘴臉的揭露與諷刺。其實,在國小時我還看不懂這篇文章,認爲魯迅先生是亂扯,貓明明這麼可愛?後來想想我是何等的幼稚與無知,連其一都不知曉,何況其二呢?

許多人不理解魯迅先生。認爲他是滅自己民族的氣焰,但他何嘗不是指出我們整個民族的錯誤,希望我們病態的生活狀態,能在他的努力下,更多的人豁然開朗?他將他藏在心中的那把手術刀,用來切開國人的肉體,挖出國人醜陋的靈魂,使國人意識到,我,到底是多麼的噁心。他冒着風險,盡職盡責地爲國人所勞,甚至不肯浪費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從漆黑的夜,到早上街上的喇叭聲響了起來,他纔在書桌上靠一靠,即又開始工作了。

他爲了一個時代,毅然地轉身,放下肉體上的治療,轉變爲心靈上的治療,因爲他明白,僅僅是肉體上的,拯救不了國人。中國人爲他的轉身而感到無限的自豪。

走近魯迅作文8

說起魯迅這個大名,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吧!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巨匠、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近代中國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主席曾經這樣描述魯迅:"魯迅的骨頭最堅硬。他沒有奴隸的魅力。這是殖民者比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素質。魯迅是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就連偉大的毛澤東也對魯迅有這樣高的評價,這足以證明魯迅的偉大之處。是的,魯迅先生用筆奮鬥了一輩子。他跟全中國、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在一起!魯迅先生出生於一個官僚家庭。

1893年,魯迅的祖父被監禁。這時,魯迅的父親病得很重,兩年後,他的父親去世了。魯迅的家庭遭受重創,他的家庭變得非常困難。魯迅的叔叔欺負魯迅,給了他一個狹小的房間。魯迅覺得他的家人實際上對他並不好,但這並不重要,魯迅從此便成爲一個堅強的人。他開始刻苦學習,並於1904年被仙台醫學院錄取。由此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從從小便有努力、刻苦的特點。

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個平易近人、關心人民的作家。有一次,一個車伕的腳被碎玻璃弄傷了。魯迅知道之後,便用繃帶和硼酸水幫車伕包紮傷口。他還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交給了司機,並給了他一些錢。魯迅告訴他在必須在家裏休息幾天,再工作。

在我的眼中,魯迅先生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作家。這位偉大的文學大師一生都在努力工作,極少休息。即使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仍在記日記,爲了工作他幾乎忘記吃飯和睡覺,有時甚至整夜地工作。他經常在別人工作時工作、在別人吃飯時工作、在別人做夢時工作。有時他太困了,無法堅持。他便閉上眼睛,斜眼看了一會兒,然後喝了一杯濃茶,繼續寫作。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魯迅先生珍惜時間由此也就足可見一斑了。

這是我眼中的大文豪魯迅先生,他刻苦、堅強、平易近人、關心百姓、珍惜時間。魯迅先生去世已經好多年了,但是他永遠活在讀者的心中,更活在人民百姓的心中,人們永遠懷念他!

走近魯迅作文9

我國有這樣一個人,他的頭髮短短的,像極了一把直豎着的刷子,鼻子下方呈隸書“一”字的鬍鬚是他標誌性的象徵,然而,它卻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袍。知道他是誰嗎?他便是一生用筆來“戰鬥”的大文豪——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被千萬人敬仰。當魯迅先生去世時,所有人都爲他的死感到悲哀,前去追悼他,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數不清的輓聯掛滿了牆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終究有個好的下場,魯迅先生生前爲了勞苦大衆,將自己的一生毫不吝嗇地奉獻了出來,用筆刻畫出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人物試圖揭露舊社會的黑暗,讓我們體會當時環境的艱苦,這樣的人,怎不受人愛戴?

魯迅先生非常愛護青年。他接待過差不多五百多名青年的來訪,並親自給那些青年們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這樣一個個驚人的數目是否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但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愛護青年的人,因爲他注重人才,盼望能有更多的人爲國家出一份力,盡一份心。這樣的人,又怎不受人愛戴?

魯迅先生十分熱愛創作。“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是摘自魯迅先生之作《自嘲》中的經典名句。說明魯迅先生無論面對怎樣兇惡的敵人都毫無畏懼,但卻願意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做馬,面對舊社會的惡勢力,他總是從容應對着,可看到那些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卻給予幫助和鼓勵,這樣的人,又怎不受人愛戴?

魯迅先生憎恨舊社會。那時的人們正如同大自然的食物鏈,生生相剋。因此,魯迅先生十分同情勞苦大衆,經常去幫助他們,從不排斥他們,同時也希望有人能從他的字裏行間去明白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生活的不宜,去體會當時濫用權力,壓迫良民的內幕。你說,這樣的人,又怎不受人愛戴?

魯迅先生爲革命事業而生,爲革命事業而死。他雖然死了,但他的愛國精神將永遠傳承下去,他的一生終歸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向魯迅先生邁進的腳步將永遠不會畫上句號,他一直就是我的目標,我一直將他視爲榜樣,去學習他助人爲樂的高尚品質;去體會他熱愛創作的奧妙所在;去尋找他永不磨滅的可貴精神!

魯迅先生,希望你在天堂時可以休息一會兒,愛國之心,人人皆有,你,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走近魯迅作文10

魯迅先生,是我國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他那種深切真實的感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在他所生活的年代裏,瀰漫着封建黑暗的氣息,那個污濁的社會,不但沒有讓他成爲一個普通的“受衆”,反而成爲一個擁有高尚人格的作家,就像高爾基的作品《童年》之中的阿廖沙一樣。

起初,面對日益衰微的舊中國,魯迅先生和孫中山一樣在學醫,就在快學成時,魯迅先生才真正意識到:想要救國,光憑身體上的健康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從思想上喚醒民衆,自由的束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束縛。從那以後,魯迅先生便棄醫從文,真正開始從思想上讓民衆覺醒。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有無數的人因魯迅的文章而徹底醒悟,可也有人企圖讓魯迅先生“碰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魯迅先生依然拿起筆,堅定不移的寫着,即使前方有無數的暴風雨,他也會說“:我所走的路,爲的是全中國的人民,,他們不瞭解我,我沒有怨言,我堅信,我所走的路,一定是對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

在爲革命做出偉大貢獻的同時,魯迅先生還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現代本站小說。

在現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我欣賞他的作品,對他的作品,無論何時,我都是滿懷期望地去閱讀,在他的作品中,我時刻感受到那一種對於文學的熱愛。如果說文學創作是魯迅的生命,那麼他的對於文學的熱愛,就是控制它整個生命的靈魂,假如當初魯迅沒有放棄學醫,可能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覺醒!

在若干年後的今天,在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今天,我們記起了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都爲黨、爲國家、爲人民做出偉大貢獻。但是別忘了,還有一個人;還有一個以筆爲武器的普通作家;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偉大革命家,魯迅。

魯迅是一個普通的人。

是一個站在我們中間的人。

是一個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人。

我聽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標籤:多篇 魯迅 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