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魯迅雜文》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1.59W

第一篇:《魯迅雜文》讀後感

《魯迅雜文》讀後感(精選多篇)

《魯迅雜文》讀後感

單位的書櫃上不經意多了一本《魯迅雜文精編》,想起了昔日讀書時代的《朝華夕拾》,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熱愛自由嚮往的生活,便拿着翻看起來,魯迅先生的文采非比尋常,嬉愛辰罵皆成文字,某些論點上更是一針見血的犀利,一口氣下來讀了十多篇,就這樣間隙的一直讀着,某天竟忽然嫌隙起來,雜文的字裏行間,缺看不到幾句稱頌的話。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是現代中國的偉大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他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自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不希望整日在父母的管束中生活着,這正是兒童期間所希望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青年,每天都活在在這忙忙碌碌、紛紛擾擾的工作之中,但我自己認爲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着甜美的童年之夢,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是記憶猶新,忍俊不禁。而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小時候遊樂場地現已變成高樓大廈,我和兒時小夥伴們都爲了自己的前程努力奮鬥,因此對大自然的接觸也少了許多,但我心中對大自然的熱愛始終如一,嚮往自由,這也許就是我和魯迅先生的相似之處吧,讓我在讀過魯迅先生的文章感觸頗深。

書中頭幾頁的出版說明中講到魯迅可以說罵了,但他罵從不對被罵對象的外形上加以醜化,而是打擊、剖析:從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結論予以最本質的揭露。相比那些優美的散文來說,雜文激烈了許多,尖銳了許多,原本一門心思的紮了進去,讀到會意處,不忘會偷笑幾聲,而後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視線裏漸漸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竟然不知文意,在也讀不下去了,罵的堆築的太高,作爲讀者我難免也要發幾句牢騷,寫上幾段感慨。況且這些文字確實激烈又尖銳,在短的時間太過頻繁的閱讀,會有一定的反面效應,一件事物關注的太多,即便是好的,可能也會變了味道。然而它真的變了味道,物極必反,在此,雖無這般誇張,但是要懂得如何適可而止。書,要慢慢的讀,閒暇之餘,翻將幾頁來看,倒也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嫌隙的也並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自己在文字基礎上附加了個人的情感,報喜不抱有,見好不見壞,在長篇讀之後,精神疲乏,需要另類的輕輕的文字來解脫釋放。

或許我就不該只看一個人的文章,只欣賞一種風格的文字,魯迅的文字是動亂年代的寫實,這些苦難動盪的日子,多多少少給我加重了沉悶與壓抑,然而我又是那種見不得傷口的人,儘快終結這樣的痛苦,回到我真實的和平的世界,豈不痛快?再有興致百家各樣的文字調劑看着。換一換異樣的口味。;領會異樣的風采,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別有一番韻味。

儘管有些情緒,我仍舊會一如既往的喜愛雜文。

第二篇:魯迅雜文讀後感

魯迅雜文讀後感

看完了魯迅雜文集,心中有許多感悟,魯迅的文字果然非比尋常,嬉笑辱罵皆成文字,某些論點上更有一針見血的犀利,一口氣下來,讀了十多篇,要不是中間打斷,定要接着讀下去。就這樣間歇的一直讀着。某一日,竟忽然嫌隙起來。雜文的字裏行間,看不到幾句稱頌的話。

假設在你周圍,充斥的都是不滿與憤慨,厭世與忌俗,醜陋與骯髒,黑暗與迷茫,你還能欣然的微笑嗎?我笑不起來。即使不是激烈地如周圍一般糟糕,至少我也緊張了許多,沉悶了許多。或許,我就此陷進去了,開始變得鬱鬱寡歡了,開始悲觀失望了,開始萎靡不振了。雜文裏,怒喝着當權者的無能與殘忍,痛斥着世人的愚昧與麻木,其人物世界裏根本沒有幾個進步高尚的人。或者這樣的當權者或世人本就該罵。又或者,有人就是受的了痛罵,一罵纔會醒,醒來纔會做些稱道的事。如果是這樣,倒也有些好處,雜文畢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細想起來,(推薦訪問範文網:)不免又有些悲哀了,民衆喪失了自覺性,民族線線路劣根性,社會跌入了無底深淵,難以申訴,文字裏文字外的世界竟悲催成這樣。

不過雜文的風格就是這樣?書中頭幾頁的出版說明中講到魯迅可以說罵了,但他的罵從不對被罵對象的外形上加以醜化,而是抨擊,剖析,從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給論敵以最本質的揭露,姑且不討論他的說明鮮明特色,抑或辯證統一,這樣的文章看的多了,確實讓我煩

悶了。相較那些優美的散文來說,雜文激烈了許多。原本一門心思的紮了進去,讀到會意外,不忘偷笑幾聲。而後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視線裏漸漸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全然不知文意,再也讀不下去了。

魯迅的雜文無不外乎是論述政治落後和文藝需要革新,只不過形式上稍有不同而已。對於一個棄醫從文的意欲救治國人愚昧思想的文學大家,其一哀一怒的慨嘆和激憤始終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魯迅認爲一般民衆對於他是恭謹的但不親密,因爲太遠了。倒有那麼一些“愚民”主張“復古”“尊孔”,而儒家思想作爲古代文化,是否應全盤繼承或拋棄,值得我們深思。魯迅的文章恰好給了我們深思和反思的空間。

第三篇:魯迅雜文讀後感

《魯迅雜文讀後感》 新買了一本《魯迅雜文精編》,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來。魯迅的文字果然非比尋常,嬉笑辱罵皆成文字,某些論點上更有一針見血的犀利。一口氣下來,讀了十多篇。要不是中間打斷,定要接着讀下去。就這樣間歇的一直讀着,某一日,竟忽然嫌隙起來。雜文的字裏行間,看不到幾句稱頌的話。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是現代中國的偉大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少年,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撓撓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認爲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着甜美的童年之夢.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屬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時候,總去那裏享受着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小時候,每天一吃完飯嘴都不擦就去鄰家串門子,和小夥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裏玩,時不時還跌進泥坑變出個"小泥人",採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就把花藏在樹洞裏,一會兒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都在爲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而如今,因野上了造起了樓房,我和小夥伴們都在爲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我仍舊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無論現在能否實現.這也許就是我和幼年魯迅的相似之處吧,使我在讀過文章後有了這麼多感動.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讀了這本書後,我感觸很深。在字裏行間,我們能隱約發現魯迅每一篇文章時的心態都是不同的。我最喜歡的是《世故三昧》裏的《爬和撞》。

它筆鋒幽默,賦有哲理性,是篇很有趣的文章。它議了爬,又議了比爬更高一級的撞。就像英語中的比較級。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用一種方法去做某件事失敗了,但不要灰心喪氣,可以再試着用別的方法去做啊。兩次不行,再來一次,直到成功爲止!到那時,再回過頭去看看你走過的路上那寫努力是否值得?我想那時,你一定會微笑着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是啊,功夫不負有心人。

筆鋒一轉。

假設在你的周圍,充斥的都是不滿與憤慨、厭世與急俗、醜陋與骯髒、黑暗與迷茫,你還能欣然的微笑嗎?我笑不起來。即便不是激烈地如周圍一般糟糕,至少我也緊張了許多,沉悶了許多。或許,我就此陷進去了,開始變得鬱鬱寡歡了,開始悲觀失望了,開始萎靡不振了。雜文裏,怒喝着當權者無能與殘忍,痛斥着世人的愚昧與麻木,其人物世界裏根本就沒有幾個進步高尚的人。或者這樣的當權者或世人本就該罵。又或許,有人就是受的了痛罵,一罵纔會醒,醒來纔會做些稱道的事。如果是這樣,倒也有些好處,雜文畢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細想起來,不免又有些悲哀了。民衆喪失了自覺性,民族顯現了劣根性,社會跌入了無底深淵,難以申訴,文字裏文之外的世界竟悲慘成這樣。

不過雜文的風格就是這樣?書中頭幾頁的出版說明中講到,魯迅可以說罵了,但他的罵

從不對被罵對象的外形上加以醜化,而是抨擊、剖析,從政治、道德、精神方面給論敵以最本質的揭露。姑且不討論他的什麼鮮明特色,抑或辨證統一,這樣的文章看的多了,確實讓我煩悶了。相較那些優美的散文來說,雜文激烈了許多,尖銳了許多。原本一門心思的紮了進去,讀到會意處,不忘偷笑幾聲。而後的偷笑少了,文字在視線裏漸漸模糊,或者停留在某一段、某一句,索然不知文意,再也讀不下去了。罵聲堆築的太高,作爲讀者的我難免也要發幾句牢騷,寫上幾段感慨詞。

況且這些文字確實激烈又尖銳,短時間內,太過頻繁的閱讀,帶來了一定的反面效應。一件事物關注的太多,即便是好的,可能也會變了味道。然而它真的變了味道,物極必反,在此,雖無這般誇張,但是得懂得如何適可而止,點到即可。書,就慢慢讀看了。閒暇之餘,翻將幾頁來看,倒也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嫌隙的也並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自己在文字的基礎上附加了個人的情感。報喜不報憂,見好不見壞,在長篇累讀之後,精神疲乏,需要另類的、輕鬆的文字來解脫,來釋放。

更或許,我就不該只看一個人的文章,只欣賞一種風格的文字。魯迅的文字是動亂年代的寫實,這些苦難動盪的日子,多多少少給我加重了沉悶與壓抑。然而我,又是那種見不得傷口的人,儘快終結這樣的痛苦,回到我的、真實的、和平的世界,豈不痛快?再有興致,百家各樣的文字,調劑着看,換換異樣的口味,領會異樣的風采,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別有韻味。

儘管有些情緒,我仍舊會一如既往的喜愛雜文。

第四篇:魯迅雜文讀後感

魯迅雜文有感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爲孺子年,魯迅雜文讀後感。

—題記《自嘲》

我國有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像刷子似的直豎着,濃密的鬍鬚成一個隸書“—”字……。他是中國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的主將,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高峯,其中的《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他就是以筆爲武器,戰鬥一生,被譽爲“民族魂”的魯迅。

在今天的中國,我們生活在和諧的社會。我們用現在的口吻意讀魯迅當年的雜文,我們僅僅只能讀出魯迅雜文的攻擊性,僅僅是一種“筆戰”。可我們卻大大錯誤,魯迅只是生活在一個壓迫的時代,處在被壓迫的地位,只是用自己的筆反抗。

中國的雜文中魯迅的可謂稱之爲瑰寶,雜文記錄了他的一生詳細記載了他的一輩子的思想。他一再強調:“解放別人,同時解放自己。”的確,魯迅雜文是一把治痛救人的解放刀。魯迅的雜文大可分爲四大特性:否定性;攻擊性;偏激性;和隱蔽性。

否定性

在魯迅看來:“說到中國的改革,第一著自然是掃蕩廢物,以造成一個使新生命能得誕生的機運,讀後感《魯迅雜文讀後感》。 ……歷史是過去的陳跡,國民性可改造於將來,在改革者的眠中,誰和目前的東西是全等於無物的。”就是魯迅雜文的創作思想基礎也是魯迅雜文的否定性是基本的第一特性的思想根源。

攻擊性

魯迅雜文的攻擊性,也是鬥爭性,出於改良這人生美好的理想,出於更廣大的心裏含殺機的文人,是別一家。從魯迅雜文的攻擊性,可以體驗出魯迅生命中的復仇情結。從魯迅名言:“到將來,也會有人造言主義者來反對 報復罷,我們憎惡他們!”可以真正瞭解魯迅的“創作總根於愛。”

偏激性

看過雜文的人都知道魯迅筆下所批評的人、事和社會現象,就能感受到他那偏激的筆法了,魯迅雜文中所批評的人點名道性,欠數之多,在中國現代文壇各學界是極爲罕見的。

隱蔽性

魯迅文章的隱蔽性終究來自他深沉的內心。時代和中國造就了他這樣一個深沉的人,在政治的壓迫下,戰鬥的作者,只有也必須“常抗戰而亦自衛。”“鑽網”就是自衛,“鑽網的法子”就是隱蔽性之所在。

然而,魯迅終其一生,並沒有厭倦,所以他的晚年創作了更多的雜文,燃燒出更旺盛的生命力,站着並且是“橫站着”,反抗到最後一息這就是那位老者視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那就無異於謀財害命的人。

第五篇:魯迅雜文

《魯迅雜文》讀後感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句順口溜一言道出魯迅的文章生澀難懂,不好學,讓師生聞“魯”色變。其實魯迅的作品不是這麼簡單就能讀懂的,每個人每個階段的體會都不同,有時必須融合當時的大背景才能解讀這些文學作品。特別是魯迅的雜文對根植於中國歷史的中國現實、中國文明的批判,從“具象”中概括出來的“抽象”批評,號稱“是匕首、是投槍” 。中國現代文學開端的一代文學宗師魯迅慣用他犀利的語言和幽默諷刺手法,把社會上公然的、常見的、不以爲奇的,但卻不合理的事物,加以精練、誇張,給予辛辣的諷刺,使他的文章很有感情力量,常常能制強敵於死命。

這樣的文章確實耐人尋味,讀懂它們是要費些功夫的。只有反覆咀嚼那些艱澀難懂卻又十分寶貴帶有點撥與啓發性的文字,才能感到魯迅先生文風的親切和富有“怕被它誘過去”的魅力。透過字裏行間,我還是能隱約體會到其深刻意義蘊涵的辛酸和眼淚、痛苦和悲憤等強烈的愛憎感情。就拿選入蘇教版必修教材的《記念劉和珍君》這一篇說說吧。

文章是從魯迅獨自徘徊在爲遇害的劉和珍君與楊德羣開追悼會寫起的,然後自然而然的回憶起劉和珍毅然訂了全年《莽原》的事。 文章開頭的幾段便讓我感受到一種灰暗的色調,字裏行間瀰漫着濃重的悲傷與苦痛,還有一種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鮮血,文人的陰險論調無一不讓魯迅感受到一種“非人間”的苦痛,所以他纔會想“以 1

我的最大的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爲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多麼無奈啊,我甚至能聽的到他在寫下這段文字時所發出的嘆息聲。

劉和珍是他的學生,她的那些壯舉着實讓魯迅感到應該“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

魯迅第一次見到她的名字是在開除校中六個學生自治會職員時。第二次則是在劉百昭率領男女武將,強拖出校之後,這次才把姓名與實體聯合起來。這兩次的情景可以窺見劉和珍是一個怎樣的人。然而在見到她本人後,這名女生卻出乎了作者的意料,沒有桀驁,而是人如其名,溫和可親,臉上始終掛着微笑,也許這抹微笑是當時黑暗世界中的一縷陽光,是黎明前的一絲曙光。這種反差更加突出以後劉和珍之死的悲劇性效果與魯迅所處的那個社會的悲哀。

當劉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殘忍射死後,魯迅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絕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顯然那時的中華民族是後者。讀到這,我彷彿感受到當時社會濃黑的未來,血色的悲哀。當好不容易有希望時,又被扼殺,這樣“沉默”的民族怎能“爆發”?勇士們淋漓的鮮血,慘淡的境況,抹去不了社會的污濁,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鎮壓。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衛隊把槍對準那三個勇敢的女學生後,兩條生命的消逝卻仍然喚醒不了人們麻木的神經,而僅僅提供了人們飯後的談資。

正如魯迅所說“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使用大量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是的,中國前行的歷史,不正是浸透無

數戰士獻血嗎?從血紅到緋紅,再由緋紅到微紅,“縱使時間的流逝”,“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劉和珍中槍倒地時的震撼與悲壯,我彷彿看得見;那片緋紅中的美麗微笑,我也看得見。 “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讀到這,我心中熱血全部沸騰了,也許魯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喚醒心底久藏着的熱血與感動,與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個時代,同憤同怒,同悲同哀。

縱觀魯迅一生,僅留下了兩本小說集,卻留給了後人十九本雜文集。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的祖國,爲了實現他改造國民性的夢想,魯迅先生用自己來喚醒中國人的意志、爲中國人的革命思想、改造舊人、重建新人而努力奮鬥,把後半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傾注在了雜文創作上,在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學史上樹起了一座罕見的豐碑。我們要經常讀一些魯迅的雜文,感受魯迅先生的那顆“中國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