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中國的符號作文750字多篇

中國的符號作文750字多篇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1

春花的燦爛芬芳,裝點我荒蕪的心田;夏樹的茂密成蔭,抹去我黯然的神情;秋風微涼悽清,撩動我脆弱的心絃;冬雪的皚皚刺骨,清醒我混亂的思緒。每當四季更替,看到這些景物,我都會黯然神傷,想念起我最愛的中國符號——春節。

五歲的我,耳邊是孩子們的歡笑,回想在老房子裏。

“一、二、三……十!”在農村的老房子裏,我們幾個孩子總愛玩捉迷藏,樓上的衣櫃,樓下的小院,都遍佈着我們的足跡和歡樂。夜幕降臨,我總坐在老家的樓梯上向外窺視,看家家燈火通明,沉浸於春節的喜慶之中。玩累了,便坐在地上,依着門板,聽親戚家人們飲酒聊天,然後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十歲的我,耳邊是清脆的鞭炮聲,在遼闊的農村道路上瀰漫,迴響。

除夕夜裏,幾個孩子便湊到了門前的空地,馬路邊上,寬大的路上沒有一輛車經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幾個小孩手裏捏着一串煙花,一盒鞭炮,舉手,甩出。鞭炮在空中炸響,在溢滿酒香的空氣中綻放出瑰麗的光芒。在一個瞬間照亮了每一個孩子,還有這小小的家庭。奶奶說,這是咱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是中國的符號。也許奶奶說對,春節的儀式就是中國的符號。

十五歲的我,耳邊響起的是朋友圈的提示聲迴響在冷清的老房子裏。

每次過年我們都回老家,今年的春節卻令我內心感到空虛。十幾年熱鬧喜慶的春節似乎已成爲了一種習慣,是一年三百多日子裏最快樂的一天,卻在今年變成了屏幕裏大紅色的紅包和和一張張祝福表情。我低聲問父親:“春節難道不是中國的符號嗎?”父親看着手機中的祝福和紅包,他摟着我說:“孩子,你說的沒錯,春節,它是中國的符號,你聽聽隔着屏幕的朋友們的祝福和問候,它們都是中國的符號啊!”我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如今,每到春節,胸中總有抑制不住的親切和傷感,懷念起我的童年,一家親戚圍坐一桌的喜慶。但看到手機中相隔兩地的溫暖問候,我又會爲中國的新符號感到快樂和驕傲。

童年的春節是酒,熱烈、香醇;現今的春節是茶,清新、溫暖。我愛春節,也愛中國的新符號。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2

“文化”一詞,《現代漢語詞典》如是解釋: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從中可見文化是綜合體。有好的,有壞的。而且文化可能被改變,也可能被消滅。

現在,中國正在飛速的發展,在提高了經濟實力的同時,我們驚訝的發現,文化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複雜。正在走向融合,而文化卻是那麼的重要,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所以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能亂。然而,現在中國隨着信息技術的普及,知識的累計與交替,豐富與碰撞。傳統文化正在接受着考驗。而現在文化熱傳遍各國,在各國的文化中,各有各的優異,而中國的文化卻有着不一樣的發展。

一說到中國文化,每個人想到的可能卻不一樣。有人想到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有人想到文房四寶。四大發明,這一方面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說明每個人的接觸面不一樣。

不管從古到今,還是從現在到將來,我相信中華文化一直是永不停息的,在是世界文化中,中華文化屹立在文化之林,散發着璀璨奪目的光彩。現在許多學者都在解釋着中華文化,但他們卻一直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在我看來,中華文化是精神上的。比如老子。孟子。孔子。道子等等一批偉大的學者所傳授的思想,給人一中啓蒙,使中華文化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壯麗。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圓明園,被譽爲萬園之園,那裏面的東西,建築,花草樹木等等。無不體現着偉大的中華文化,這些都充分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而且還有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這也可以看作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里程碑。

所以,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當然也是無處不在的,小到一針一線,大到高樓大廈,可謂是無處不在的。

總之,不管是什麼,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和多中華文化的探索,熱愛,已經深深的根植於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有着不同的認識,然我們去探索中華文化獨特的文化氣質與文化魅力。而現在,各國的文化在高科技的促使下,不斷衝擊着中華文化。我們更該冷靜的看到,任何文化的差異性,找出藥方。讓中華文化屹立在世界之林,矗立不倒。

面對着中華文化,血液不停的涌動,引導着我們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旺,越來越強。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3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國的輝煌,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中國節日就是中華傳統的體現之一。

中國節日最典型,最盛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春節是中國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又叫新年。春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節也是我最愛的節日。人們會穿上紅新衣,去給鄰居親戚串門拜年,人們還會早早的去買年貨,這時候的各家超市是最火爆擁擠的,人們會買大魚大肉,對聯福貼和鞭炮,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對聯和福字,聽媽媽說,要倒貼福字,因爲福貼倒,意味着:福“倒”(到)了!到了晚上,小孩兒們會出門點鞭放炮,天空中絢麗的顏色,伴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小孩們個個歡呼雀躍,笑得合不攏嘴,爲節日增添了一份喜慶的色彩。各家宴請賓客,大人們會和長輩親戚們在酒桌上談笑風生。說到吃的,春節美食也是春節特色之一,年糕,餃子、湯圓、春捲……這些傳統美食無不透露着中國文化的色彩。

中國端午節也是傳統文化的典範,在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過,爲什麼呢?原來是因爲我國古代的偉大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規定這一天悼念屈原。今天的端午節也有很多的民間習俗,包糉子就是其中之一,人們會摘糉葉,淘洗糯米,包好做成三角狀,一家人在一起包糉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小時候,我看見爺爺在這一天把一種不知名的草插在大門口和窗戶上,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問爺爺這是做什麼。爺爺笑了笑,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這個叫艾草,插上它,這一年蚊蟲就會遠離咱家,咱們一家人也就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端午節,一些地方會舉行“賽龍舟”,人們會拉上親朋好友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看!一艘龍舟就如離弦之箭一般飛速駛來,激起了江邊人的熱情,人們都在爭辯自己認爲會勝利的龍舟,人們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中國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表現,雖然在一些人看來它平淡無奇,但你若仔細回味,就會發現原來看似遙不可及的傳統文化就在我們可能忽視了的生活之中,我們要珍惜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經久不衰!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4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着“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我們家“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一幅幅傳統美德的景象。

“父母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在我眼裏,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的孝子,他們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着我。

我的爺爺奶奶住在很遠的湖北鄉下,平時很少能有機會孝敬他們。每逢寒、暑假和春節時,爸爸媽媽都要帶着我到老家住上十天半個月,還經常帶爺爺奶奶來上海過年。除了給他們買新年禮物之外,還經常帶他們遊覽上海的各大景點。

最難忘的就是2013年的暑假,凌晨時分,爸爸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爺爺不幸得了腦出血,情況很危險。爸爸媽媽連忙乘飛機趕了過去,在當地醫院救治,由於那裏醫療設備沒有上海先進,媽媽當機立斷把爺爺接到上海的大醫院進行治療。在住院的那段時間裏,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單位醫院兩頭奔,卻從未說過一句抱怨的話,他們一直陪伴爺爺,直到爺爺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但是爸爸媽媽用行動證明了有孝子、孝媳的存在。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個人只有節儉纔是真正的品德高尚。“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是外公外婆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們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外公外婆今年都已經六十開外了,他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由於土地被承包,外公便在附近的工廠裏做起了保安。保安的工作不輕鬆,外公這麼大年紀還要加班。外公很勤勞,工作之餘,他在家裏還養了五六十隻雞和鴨,每天忙個沒完沒了。但是,外公卻從來捨不得吃,雞鴨生的蛋永遠都留給我、爸爸和媽媽,還說小孩子正在長身體應該補充些營養,卻從沒想過年紀大了也需要營養啊!

外婆每天除了做完家務以外,還要去田裏種田。她自己省吃儉用,每當媽媽給外婆買了新衣服,她總是捨不得穿,只有過節才肯穿。

這就是我的家,一個擁有溫暖的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用言行教育影響着我,讓我從小樹立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的美德。相信這樣的美德之風將代代相傳。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5

一根紅線,曲曲折折,穿插中被賦予了生命之源;千迴百轉,交織着希望。它讓我對祖國的認知再一次被刷新……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伴隨着響亮的鞭炮聲,一縷縷青煙騰入雲霧之中。街道上到處是歡聲笑語,人們身着新衣裳,喜氣洋洋地迎接春節的到來。

我牽着父母的手在密集的人羣中穿梭着,街上擺設着各式各樣新奇的物品,五花八門。古色古香的老店鋪外,聚集着一羣外國人,我不禁跑過去湊熱鬧。

只見一羣外國人正圍着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老者手裏拿着紅線,正專心致志地編織着一個美麗的中國結。編,抽,繞,挑,一條紅線在老者手中結成了鮮紅的大結,加上下面胖乎乎的五個彩色的小繡球,美極了。一個外國小男孩看着中國結,興奮地叫道:“哇!very good!”我上前與那名小男孩交談,他用着不太純屬的中國話說:“你們中國真好!山清水秀,有那……那麼多的工藝,我們那邊都……都沒有。還有中國結,真漂亮啊!你……你一定很自豪吧!”

聽了我們的話,一直埋頭專心編織中國結的老者緩緩地擡起頭,他微微一笑,說:“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呀,承載着我們中國人的美好願望。看着中國結,就如同看到了當初在祖國大好河山上,革命戰士浴血奮戰的場景。如今,看着祖國已經屹立在世界之林,真是倍感欣慰啊!”聽着老者的話,我彷彿也透過中國結,看見當初革命英雄奮力拼搏的情境,眼眶中一陣溼潤。

回過神來,只見老者將編織好的中國結拎在手上,高高地舉起了一面小國旗。“看,中國結和我們的五星紅旗!”他的眼中散發着一種不知名的光芒,那是他對祖國的感情吧!鮮紅的紅旗隨風飄揚,在藍天下,紅旗顯得格外耀眼。那用烈士鮮血染紅的旗幟,映襯着那同樣紅紅的中國結,是那麼和諧美好。

一箇中國結,交織着希望,演繹着夢幻,表現着中國心,包含着中國情。我爲我骨子裏流淌的中國人的血液而驕傲、自豪!做爲祖國新一代的接班者,我希望以我的努力,爲國旗和中國結增添光彩,讓華夏文明越傳越遠!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6

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留下了許多的傳統文化。例如,麪塑、泥人、蠟染、藤編、糖畫……但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要數糖畫了。

我第一次看到糖畫是媽媽帶我去南郊公園遊玩時看到的。在公園的一棵大樹底下圍着許多的人,不時有人拿着一樣東西把手舉得高高的從人羣中擠出來,臉上帶着開心的笑容,又有人見縫插針的鑽進人羣中。我問媽媽那是賣什麼的,媽媽說是賣吃的。於是我這個地道的吃貨趕緊三步並作兩步的跑了過去,費了好大的勁擠了進去。在人羣中間只看見一個年紀約爲五十來歲的人坐在那裏,他的面前支了一口小鍋,鍋裏有類似於糖漿的東西在翻滾冒泡,夾雜着糖味的熱氣撲面而來,另外一個架子上,放了一塊白色的油光發亮的石板,石板邊上還有一個小小的轉盤。有人正在快速的撥動轉盤上的指針,指針在轉過無數圈後,停在了一個小動物的上面,仔細看那是一隻老鼠,轉動轉盤的人發出‘‘哎呀’’一聲,好像在抱怨什麼。再看那個賣糖畫的人用小勺在鍋裏取了大半勺的糖漿,不慌不忙的在石板上作起畫來。手裏的小勺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動作非常的輕巧、嫺熟。不一會兒一隻活靈活現的老鼠在石板上躍然出現,老鼠尖尖的嘴巴、圓圓的耳朵、細細的鬍鬚、靈巧的爪子、彎曲的尾巴,好像真的一樣。這還不算完,賣東西的人拿出一根竹籤子,用剩餘的糖漿在糖畫的連接處輕輕的壓了一下加以固定,又用小鏟在石板與糖畫之間平推幾下,糖畫就與石板分離了。我想這哪是糖畫啊,簡直就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啊!太神奇了,我連忙要媽媽也幫我買了一個糖畫,當然是我的屬相——羊了,拿着糖畫我捨不得吃掉,把它緊緊的抓在手裏,生怕被人碰碎了。

我喜愛糖畫不只是因爲它可以吃,而是因爲它的表現形式非常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傳統的纔是大家的,“高手在民間”,正是這些民間的手工藝人秉承着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它們一脈相承、淵源流長,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表現的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7

依稀記得小的時候和爺爺一起練毛筆字,爺爺那蒼勁有力的毛筆字總是讓我隱隱的感受到一股力量,爺爺說這是文化給人們帶來的震撼,中國文化獨有的力量。——題記

轉眼間從國小到了國中,知識面廣了,對祖國的瞭解不僅僅是那一張地圖,我愈來愈感受到那股力量的強大,我試圖去尋找它獨有的魅力,卻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了尋找的方向,它是怎樣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紮根發芽的呢?又是怎樣帶給世界以震撼的呢?

我來到了美國,這裏的一切都使人感到新鮮,讓我不覺的把美國和我的祖國作對比。的確,美國很先進,很乾淨,人民也很熱情,他們的日子簡單,輕鬆,我想,他們的生活是自由的。但我卻覺得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少了些什麼——那種富有強大力量的,那種深厚的文化。

雖然他們擁有着人人平等的理想,他們擁有着水平極高的`生活,但他們沒有中國,孩子孝順父母,老人享受天倫的快樂;沒有中國文化禮、義、謙的薰陶。美國的每一家,似乎都是國家裏獨立的個體,而中國,所有的家連起來就是國家。這是文化的力量!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誰能逃過李白編織的鄉愁,“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誰又能坦然走出杜牧心中的悲涼。易經對炎黃子孫留下的解開宇宙密碼的鑰匙;“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國人每個人心中留下的烙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化傳承的結果。

祖國和祖國的文化不可分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是因爲中國在東方屹立不倒,炎黃子孫之所以沒有被歷史殘忍的中斷過,像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是因爲那種充滿團結力量的文化始終傳承在國民的心中,文化讓我們審視自己,文化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做。大學的格物之道,中庸的做人之道,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他無時無刻的在我們的心裏,讓我們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勤、儉、寬、恕。這麼一種偉大的文化,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

我景仰他的文化,我更敬仰他的精神,他就像一顆夜明珠,會在世界都陷入黑暗的時候,放出他璀璨的光明照耀世界。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8

傳統文化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藝術,也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卻逐漸淡忘了它們,甚至有些人還去破壞它們,所以它們更加需要我們的保護和傳承。

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開展了一次民間活動——溫州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同學們都喜出望外,等着,盼着……起初,我看到兩位客人,手裏拉着兩個旅遊皮箱,跨入校園,我本以爲它們是來旅遊的,老師告訴我們他們就是民間藝人,我越發覺得奇怪了。

“叮鈴鈴”伴隨着上課的鈴聲,我們來到了學校的體育館。體育館裏人山人海,我找了一個位置觀看藝人表演,只見幕布上寫着兩行大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提線木偶戲。這時,從幕布後面走出兩位民間大師一男一女,他們不就是剛纔從校門口進來的兩個人嗎?他們的服裝都換了,換了身中式傳統服裝,手提木偶,面帶笑容,我才知道它們剛剛拉的皮箱裏裝得是一些小木偶人呀!我發現每個木偶上都有好多的線,我被看得眼花繚亂,仔細一觀察才明白原來木偶的每個關節上都連接着線,藝人的每個指頭可以控制一根線,甚至可以控制好多線,太神奇了,木偶們在他們手裏活了起來!隨着樂曲還能翩翩起舞、跳躍、翻跟斗,可愛極了。許仙、法海、孫悟空、白娘子、濟公……真是應有盡有!個個雕刻的栩栩如生,我都不知道先觀察木偶還是先觀看木偶表演了,突然聽到一片驚訝,原來是孫悟空變出了個金箍棒,更神乎其神的是白娘子還可以變臉,臺下個個看得目瞪口呆,拍手叫絕。表演結束後,大家都意猶未盡,都不捨得離開體育館,於是老師建議我們和木偶合個影,親自體驗一下木偶戲的表演,我們整齊有序的來到舞臺,走近一看,覺得木偶們更爲精緻細膩,色彩豔麗,臉色紅暈,嘴巴能張,眼睛能眨,似乎能聽到它們輕微的呼吸聲,我真地感覺到它們在和我說話。

據我瞭解兩位大師已經學了50多年,因此木偶一到他們手就變得活靈活現,他們真是熟能生巧、信手拈來呀,原來學一門技藝都沒有那麼簡單,只有堅持才能見效果。只可惜現在會這手藝的人都寥寥無幾,我們真應該努力去傳承和發揚。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9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爲“元旦”,稱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爲“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羣衆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須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一樣: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10

中國精神文化本應是一片綠洲,充滿生機,而今在諾大的精神土地上呈現的卻是一片荒蕪。唯有部分綠樹還在成長,其餘的如同深秋的滄桑老樹,落葉灑滿一地,讓人看了格外的淒涼。面對如此境況國人應該覺醒,讓我們的腦海再度充盈,縈繞在那經五千年洗禮的精華。

喧囂的世界爲我們塗上一絲絲煩躁,一點一滴的抹去支撐我們身體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精華的精神,將它化爲利劍,刺破喧囂。

回念古時,歷史的精神威力在孔子身上體現。氤氳的風打上紫色的窗,孔子在屋前皎潔的月光下給弟子傳送精華。所以有《論語》出世,正是它汲取精神精華,它能治國治家平天下。孔子的精神猶如一杯茶,飄香四溢韻味深刻。

反思今天的我們,還有幾人可有孔子的魄力。如今的我們被名利、金錢所誘,在世間行屍走肉般追逐着它們。面對功名與利祿,還有幾人能禁住誘惑。我們需要學習孔子的精神,在腦海中爲中國文化留下一塊清明之地。莫待有朝一日,我們驀然頓悟卻發現自己已白髮蒼蒼,只能搖頭嘆息。

當年杜甫高吟:“何時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那一顆爲寒士歡顏的心,至今仍在蒼穹中散發無盡光芒。杜甫的言行震撼了我,他的詩如同一粒種子埋進世人心中,等待開花。只有將精神文化不斷傳承,用這些精神去澆灌種子,它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我們只要靜下心體悟古人精神文化,塵世浮華又能奈何。杜甫的言行我們的愛心,縱使風再大再寒用愛心建起的屋舍也不會倒塌。

重新拾起古人精華的精神吧,這些都是歷經千百年歲月沖刷洗禮出的精華。它是先輩爲我們留下最珍貴的禮物,我們怎忍心將其拋棄。

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潛,他懂得人生若偏離方向,被虛榮支撐,浮華蔽眼,最終收穫的只是一行行眼淚,一聲聲黑夜裏的嘆息;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屈原懂得這個世界的濁太多太多,不見也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懂得一個人難免一死,頭可斷,志不屈,要把對祖國的耿耿忠心寫入史冊,使之永垂不朽。這是古人對大道的闡揚,因此經久不息。古代聖人爲我們編織美麗的精神彩虹,我們應該懂得欣賞,學會體悟。

每個身體都應該有精神支撐,握住古人遺留下來的精神精華吧,莫待其消散,才懂得珍惜。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11

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見你心中的全部海洋。——題記

我說中國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鹹澀的焦灼,悽苦的迷離,構建了華夏的高閣。

回望歷史,我們無法忘卻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無法漠視他們臉上長流的淚。那沮,是一種包含,包含了衆多文人人生的坎坷,包含了時代留下的諸多痕跡,包含了中華民族,中華文明蹣跚的腳步。

你看,陸游在哭,哭聲中是他對兆國久失的無奈;李煜在哭,哭聲是他渴望朱顏改的悲哀;杜甫在哭,哭聲是他渴望國強民富的期待;你聽,蘇軾在淚中低吟:“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柳永在淚水中默唸:“執手相看小淚眼,競無語凝噎。”李清照在淚中相思:“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淚,表達了萬種感情。

聽,阮籍呼籲:“天下無智者,使豎子成名。”而淚長流那是對魏紛亂的憤恨之淚;聽李清照低吟:“梧桐花,又還秋風又還寂寞。”而淚長流,那是對南宋敗筆的無奈之淚。淚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化。

也許正是因爲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中華文化纔有了更鮮活的生命力。他們時常淚流滿面,而這些淚幾經流傳流逝在後人的眼中,我們無法忘卻那此感傷的文人,他們對人世的缺憾耿耿於懷,他們對命運不公無濁釋懷,他們無法戰勝世界卻又不能戰勝自己,而這樣的現實只能由眼淚來承擔。

是的,物事人非,悄然而來,溘然而逝,終於流下了風雨飄搖中的身影,流下了淡淡的淚痕,而對大多數人來說說流下的是水恆的標誌,流下的是東方的文化情結,留下的是昌盛的記憶。淚,於是化成了血液,流動在文化的全身;淚,於是成了烙印,鐫刻在中華的文明;淚,於是成了燈塔,照亮着永恆的文化。

我們在淚水中領悟,文化在淚水中延伸。淚不僅僅是一種實物的液體,淚還是一種精神的包含。它可以表達萬種風情,它可以記錄一個時代,它可以承載萬般痛苦。原來小小的淚滴,我們卻窺見了過去與未來。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蘊含豐富,蘊味無窮,它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就連小小的眼淚中也蘊含了豐富而又有哲理的中華文化。

中國的符號作文 篇12

君不見,七夕節夜裏,倫敦塔橋下年輕的戀人許下愛情的心願;

正月七年級早晨,艾菲爾鐵塔下,巴黎人民和我們一起歡慶新年的到來;

美國的唐人街,世界各地的漢語熱……中華文化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涌向前,勢不可擋!

漫步汩羅江畔,我們彷彿聽見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吶喊!詩人威武的身姿成了滾滾汩羅江最感人至深的符號;

登上岳陽樓頂,有一個聲音破空而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聲驚醒世人的召喚,一曲誓死報國的悲歌,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書寫華夏文明的輝煌篇章;曲阜祠裏,一位老人向我們招手,一部《論語》,天地亦爲之動容,輾轉於烽火狼煙的年代,雖經時間的洗滌,也絲毫未曾褪去一絲的光輝,正如大漠裏的胡楊林有着“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話,先儒孔子,無愧於“萬世師表”“東方巨儒”!我彷彿還聽見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吟,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喚,看見了嫦娥奔月時那美麗的裙襬,夸父逐日時那沉穩的步伐;還有絲綢之路上悽美的駝鈴,四大發明綻放出智慧的花朵……

望當今世界,誰不爲中華文明而折服,誰不爲中國文化而傾倒;

你可以去問那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澳大利亞總理;可以去問爲北京古城着迷的美國總統布什,你還可以去問北海公園裏有模有樣打着太極的美國老太太,小吃攤旁擠得水泄不通的饞嘴的外國朋友,去問一問他們中國文化美不美,中華兒女牛不牛,我想他們那時定會由衷地豎起大拇指,說一聲好,道一聲好!

毋庸置疑,一股氣勢磅礴的中國文化氣流正席捲世界,“瘋狂漢語”取代了風行一時的“瘋狂英語”,外國人以能穿上中國的傳統服裝旗袍爲榮,那唐裝亦成上海合作組織會議各國領導人身上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有理由相信,中國文化已成爲全世界的文化;中國的符號正串連起來,奏響一支新世紀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