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精品多篇)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精品多篇)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 篇一

教育,永遠是時代主題。在人們的眼中,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已經可以滿足一切教育上的需求。於是,我們不惜一切地代價,把學校造的盡善盡美,把校園修得富麗堂皇,雕欄玉砌琉璃盞,正成爲這個時代教育的符號,也象徵着他們對教育的“貢獻”。

斥資2億元建成的綠春縣高級中學便是這一時代的縮影。在那高樓落成之時,房樓面前的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歡笑,似乎已能望見教育之曙光、時代之未來。

然而,真正的教育從來就不是用木石支起的一座大樓。

赫爾巴特有言:“教育,是一種藝術事業。”在這個被資本衝昏了頭腦的時代,我們已經天真到認爲砸錢可以解決教育上所有的問題,2億元,對這個深度貧困縣而言,幾乎是個天文數字,他們已無力作進一步的投資,可更重要的還在後面,師資力量,校園文化,特色課程。.。.。.這些已成爲他們望而不及的領域,在這場長跑中,他們在開始時就跑錯了方向。

一代人的錯誤會鑄就下一代人的痛苦。再怎麼華美的校園,也填不滿孩子們精神教育上的缺口,再怎麼高大雄偉的房樓,也撫不平心靈窪地上永恆的傷痛。

或許有人會認爲,既然如此,何不再爲綠春縣送去些資助,進一步支持我們的教育扶貧?可是一味地扶貧真的能改變貧困的處境嗎?教育,這天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是用一捆捆鈔票壘成的嗎?沒有獨立自強的人格,沒有青蘆草堂之下苦讀聖賢書的決心與毅力,我們真的能辦好教育事業,爲國家培育棟樑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教育也逃不過被物化的命運,這是我們時代的悲哀,是歷史車輪的倒退。

八十年前,漂泊西南,戰火連天,狂轟亂炸下,那裏仍書聲不絕,西南聯大的師生們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日夜苦讀,爲中華之文明延續了火種,爲中國之未來帶去了希望,而今天,物資生產極度發達的今天,卻再也找不回那一代人的風骨,只覓得幾座富麗堂皇的水泥森林,令人感到畏懼,以及切心的涼意。

我感傷,我失落,我痛苦。請放下對雕欄玉砌琉璃盞的執着,在青蘆草堂聖賢書裏,尋找教育的意義,追逐生命的真諦。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 篇二

孤者,獨也。古有獨孤一姓,甚是妙矣,而今安在哉?魯迅曾言:“當我沉默,甚是充實;當我開口,頓感空虛。”沉默,即孤獨,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遠行路上,跨過萬水,遊盡千山,大限來臨之際,恍然此生只一人。

相比之下,大師往往於早年便悟此道理,大師不憚孤獨,大師享受孤獨。尼采說過,孤獨是生命的百花園。這就好比枯木逢春,在早已作古的樹枝結出花木來。

“亦欲以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太史公於牢獄中立此宏志。身心的摧殘,曾幾度使他產生輕生之願。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在獄中,曾遭受過獄卒的冷落;在獄中,忍受過牢飯的折磨,他每天面對的,在常人眼中好似洪水猛獸,在他眼裏,不過修身養性耳。孤獨,乃絕望中盛開的花朵。著書,難爲也。數十年如一日,更爲難能可貴,況且,司馬遷整日同孤獨爲伴,筆耕不輟,未曾有故人造訪,也不曾有有典故可循。於此環境作出皇皇鉅著,問世間能有幾人做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與孤獨爲侶,司馬遷排除萬難,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東坡在《行香子》裏如是道。彼時,其身居高位,卻生出歸去之意。偌大朝堂,朋黨叢生,朝中大員往往一丘之貉。有此願望便容易理解。受盡了朝堂上的爾虞我詐,他想到的是自己手中的酒,是自己親撫的琴,是自己所癡迷的雲。不久,烏臺詩案事發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很快,他變成了人們喜愛的蘇軾。於黃洲,遇陳慥、季常,羨方山隱士,於湖州,則二遊赤壁,作《念奴嬌》一詞,作前後赤壁二賦,遠離紅塵紛擾的他“漸自喜不爲人識”。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恍惚間,他好像覺得有白鶴飛過。在夢中,他夢見一白衣道人。東坡恍然大悟:“你就是今天從我頭上飛過的鶴?”道人笑了,東坡醒了,推門一看,什麼也沒有。此時知己,爲一白鶴耳。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高處不勝寒。大師寂寞,莫不過此。平庸之輩與科學泰斗,除了學術的儲備,最大的差距便在於此。孤獨好比烈火,真金不怕火煉。當熊熊烈火將殘渣廢料銷燬殆盡,剩下的,就是精鋼。“微斯人,吾誰與歸”北宋的煙塵裏,像這樣的背影,不只希文一人。

可現在,還有不少的人,不明此中真意。

此獨非彼獨,很多時候,人們對孤獨的理解只停留在生活層次,而沒有將其意蘊加以昇華。比如,我們常常說某某孤獨,因爲他常常獨來獨往,形單影隻,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孤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自閉人羣是孤獨的,可縱觀古今,又有多少自閉患者取得較大成就?

真正的孤獨,應該是一個過程,一個與靈魂交談的過程。高明的人,將孤獨視爲常態,適應孤獨者次之。錢鍾書,性喜自然。一生忌紛擾,好清靜。即使聲名日漸聲高。錢家的書齋也是一如既往的平靜。錢鍾書先生謝絕了一切記者和學者的拜訪,只是靜靜地坐在書齋裏,靜靜地做他的學問。遠離喧囂,造訪寂靜,於清幽處做學問,這一種孤獨,纔是真正的孤獨。

不只治學孤獨,求學也當孤獨。或許有人不同意,說:“學生有老師,有朋友,有親人,何來孤獨之說?”誠然,就感情生活而言,學子並不孤獨,但究其根本,在求學路上,學子又怎能不孤獨。師者,授業傳道解惑,然而是否解惑,還是得靠學生自己消化理解。學海無涯,在探求真理的路上,沿着前方的陰暗狹窄之路,此時的慰藉,除了前方的明燈之外,便只有同路人的攙扶了。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自己本身。如此看來,學子如何不孤獨?

孤獨如風,常伴吾身。

千百年前,詩仙曾雲:“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於此,不妨看做“古來聖賢多寂寞”這個斷章取義,倒也斷得漂亮。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 篇三

剛剛聽完了王立羣先生評《孟子》,感慨完全。聽過了所謂真正的解說,一句句“經典”,一句句“人生”,都將自然美好與天、人的和諧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由把看似平凡的方塊文字尊爲神聖,對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無窮智慧肅然起敬。

人們在社會中穿行,卻不知道,“聖人”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隨世俗的大江而去……

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惡?還是一塊方木,一張白紙?不懂。經典果真不能靠“讀”出來,人生不知灰當多少次聖人……

父走過來,關了電視,推着我的背,“去,幹你該乾的事兒去!”我漫步,走向房間裏的課本,想着荀子的經典。

書,真是越讀越薄?不過……

喂!這麼冷不丁的一句話!要讓我把一瞬間前無比博大精深的人生感慨放到哪裏去!我大喘粗氣,爬上樓梯。真是的,怎麼每次自己的天使剛剛甦醒過來,又被一錘子敲暈了過去?禮義廉恥信孝忠,就是性本善吧,他也得變成惡魔去了。我就不明白了,那些所謂的“感動”是真木杆子豎得住的故事還是賺點兒眼淚激發民族兒童的未來壯大意識呢。不管怎麼樣,王老先生那句話一直記得:“流行就是經典。”我看這句話就算一個經典,誰讓這話順耳來着。

上上網,和網友聊天,拋一句酷的,一人順耳,倆人順耳,仨人順耳。得,這聖賢我還非當不可了。07年春晚白雲大媽那句話就這樣一來成爲經典的,現在連同學請一頓別人都少不了一句:“你太有財了!”瞧瞧,這叫厲害,那“有才”的“才”字一經典成“財”了。要不怎麼說白雲她能飄飄,和黑土一飄起來那就是沙塵暴呢。那就叫有能耐,一放老話筒當聖賢去了。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這話我就不愛聽。誰說的?誰說聖賢就一定能夠沒過錯?我就不信這口,這聖賢他就不是人?白了,再說他人怎麼不是聖賢了?誰引導潮流?誰領跑風聲瀟瀟?他聖賢唄。他人人都是聖賢的料,就看人家當他是不是。你當誰是聖賢他就是聖賢了,管他誰誰誰,你流行就是你能耐。

你看籃球場上的幾個小夥子沒?那叫一酷斃,當年誰發明的灌籃來着?反正現在招術萬千,誰要當聖賢不容易,打幾個新的動作,找幾個人再來評評,有人說好它就是經典。

他荀子那句話真夠經典的。

他孟字那句話真夠經典的。

明天還要看百家講壇。

古來聖賢皆寂寞作文 篇四

我在一所鄉村國小教書,這裏校舍簡陋、教學設備落後、交通不便,但這裏的師生精神高尚、情感純潔,遠離了城市的那份繁華喧鬧,我反而能在此安靜下來。

作爲教師,爲了學生,工作時我便認認真真地教書;作爲教師,爲了自己,閒瑕時我便認認真真地讀書。讀書,讓我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難以獲得的,讀書成了我心靈上的一種寄託。

市場經濟讓人心靈震盪,面對物慾橫流的世界,金錢主義、權貴思想迷惑了人們的眼睛,佔據了人們的大腦。人們那顆原本寧靜的心變得浮躁起來,於是乎都看不清自己了。很慶幸的是,我告訴自己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我也便能悠然自得、閒靜下來。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讀書與思考,我便享受在這樣的精神家園了。真是應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原來胸裏筆墨少,讀的書多了也便有了一點才氣。舉手投足間、言語交談中那份書香氣能對人產生一定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影響力的較量,不是你遷就了他,就是他影響了你。讀書形成的修養讓我在教育孩子們時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

讀書提升了我的品質。我在一些問題上都有自己鮮明的觀點,而又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當你滿腹經綸能旁徵博引的時候,就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品質魅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要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我應不斷地多讀書、讀好書、讀細書,理解書、消化書、思考書,借鑑好觀念,形成自己的好思想。讓好讀書內化爲基因,外化爲形象。

無論社會怎麼變,我仍然會堅持讀書。讓讀書成爲習慣,我相信,我會在讀書中找到自己的一片燦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