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18年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多篇

2018年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多篇

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 篇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因此,學好語文對每一個人尤其是每一個青少年學生來說是最起碼也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最重要的路徑? 長期以來,考試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用下學生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到短期可以見效益的學科上。於是,語文這門需要長期付出,厚積薄發的學科自然就被漸漸冷落。加上繁重的作業致使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不足,閱讀教學的低效也磨滅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教學的實際看,必須立足於語文課堂,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增加學生課堂的閱讀容量,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的含義,簡而言之即對語文有長久的修養和訓練。這是一個複合性概念,儘管它的內涵和構成要素十分豐富,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離不開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爲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是世界上最美、最豐富的語言,鼓勵學生讀背一些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篇章,是學生積累知識、培養語感很重要的途徑。

“聽話是憑藉語言理解說話者所講的意思。聽的言語活動不是機械、被動地接受和簡單重複反映信息,而是積極主動思考,重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可見,聽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鑑於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舉行了課前美文欣賞活動: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接收優美的語言,經過大腦的加工後,對聽到的美文進行評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認爲在教學中要積極幫助學生端正聽的態度,培養學生多聽、會聽,在聽中積極感知語感。如此經常練習,學生的語感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閱讀是提高學生人文底蘊、提高語文能力、培養積累語感的有效途徑。多讀、熟讀、讀後深思,能有效地激發語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誦讀的效果。古時的私塾先生們就很看重誦讀,他們要求學生反覆讀、仔細讀,做到熟讀成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便是對誦讀的評價。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誦讀中語調、節奏、語流反覆刺激,便在學習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聲音映像”,這種內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語言流便會自然而然地從記憶中溢出。

有一種文化現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起意大利民族文化,人們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繪畫;提起俄羅斯民族文化,人們就會想到普希金的詩歌、托爾斯泰的小說;提起日耳曼民族文化,就會想到歌德、海涅的詩歌、劇作和貝多芬的音樂……由此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經受得起時間考驗、長久不衰的經典。丟掉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不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類文化的損失。同理,語文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內容在與時俱進,加強時代性,滿足社會實際需要(實用)的同時,必須加強其經典性,提高課程的文化含量。 作爲民族共同語的教育,當前我們的語文課程尤其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包括革命傳統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強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造和發展。這是因爲,在當今世界上,語言都是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不僅僅是一個符號系統或交際工具。一方面,語言文字本身可以反映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依附於語言文字得以繼承和發展。所以民族文化就蘊涵於民族的語言文字之中,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積澱。它直接與民族感情相聯繫,構成了維繫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中華民族文化是一個豐富博大的有機整體:既包括漢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現代文化;而且弘揚民族文化也不排斥外來的優秀文化,因爲任何一個開放的民族,它的文化發展都離不開學習和吸收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在語文學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現爲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語言文化。語言文化,內涵非常複雜,大致說來,就是指以語言文字爲載體的精神遺產,具體表現爲兩種類別,即文學和典籍。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加強文學和典籍方面的修養,這是把語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養轉化爲學生的文化素養的必由之路。但問題又在於人的文學方面的修養和典籍方面的修養是內隱的,不像人的言語交際能力,是外化的,對象化的,可以通過一個外在的表現來進行評價。也正是由於不易檢測評價的原因,文學方面修養和典籍方面修養的培養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長期不受重視。而舊有的應試教育體系和語文考試模式,更爲“不考就不教不學”的功利主義不斷滋長和蔓延推波助瀾,它的直接負面作用就是導致學生少讀經典,甚至不讀經典。這對語文教育來說,真是致命的一擊。

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 篇2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該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的根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着,不同的提升途徑,作爲學生的我們主要有以下三種提升途徑:

首先作爲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課堂度過,汲取老師傳授的經驗技巧。作爲傳道、授業、解惑、集於一身的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啓迪,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緊跟老師的腳步,在老師的帶領下,初識語文魅力,培養自己的學習方式,爲下一步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

正如霍金所說:當一個人明白的越多的時候,不瞭解的就越多。所以,當課堂的學習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漢語言文化的渴求欲時,下一途徑顯得愈發重要。那就是課外的大量閱讀。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學習,褪去浮華,捧一卷瀰漫墨香的書籍,在書籍的世界裏遨遊的時候,是任何東西都難以比擬的體驗。正如冰心老人所言:好讀書,讀好書。在閱讀時,我們也要有選擇的去閱讀,當我們培養出自己的漢語言文學方式,又有對文化書籍的閱讀渴求時,最後一個途徑顯得尤爲重要。

最後的途徑就是社會生活實踐,實踐是檢驗我們學習的唯一方式。它可以讓我們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到漢語言的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正如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就是要親身參與社會生活的實踐,當我們從社會實踐中得到漢語言文學的真諦時,我們會發現,漢語言的博大與含義廣泛。就如當七年級個體育解說員所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與中國隊大勝美國隊。其中含義。

作爲當代青年的我們更要選擇出更加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漢語言文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提升我們祖國在國際的文化自信心。

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 篇3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更注重“鞭打快牛”,追求好上加好,容易忽視“鞭打慢牛”,促使迎頭趕上。對待優者,過於苛刻,對於差者,過於寬容。實際上,優者,更需要寬容。

俗語云:“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健康的社會評價心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建立公平、公正社會的基本保障之一。對於個體而言,關係到個人前途命運;對於單位和組織而言,關係羣體的生存發展,對於國家而言,關乎國運興衰。

今天的中國,升騰着偉大的夢想。這需要各領域涌現出一大批敢於擔責,勇於創造的“能臣”和“干將”來支撐。行業發展的引領者、區域發展的帶動者,無疑是助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快牛”,對於他們,應該給予更加科學社會評價和激勵,以激發和帶動全社會、多領域更多的人,想事幹事、創新創造,讓中國加速向夢想航行。

對於混在一些重要領域、行業和單位的庸官、懶官,特別是主要負責人,其無能力、不作爲、不擔責,所形成的庸政、懶政,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危害難以估量,甚至令人髮指,超過一些有爲但有過的官員。這裏指的是誰,你們自己清楚,請自覺對號入座。對於這樣“慢牛”、“懶牛”、“害牛”,決不能僅僅因爲一些浮閃的表象成績而給予過高評價,而應該看成績背後的本質和基礎,務實評價,嚴加處置。

環視中國社會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持續增速發展,近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減緩,但在全球範圍,依然保持相對較高增速發展。國際國內一些輿論就因此看衰中國經濟,對中國給予不客觀的評價。在中國民主政治、人權、民生、環保等事業不斷進步中,國際國內一些輿論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對於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民主、人權等方面改善,輿論卻大加讚美。這無疑也是一種不科學的認知。

作爲領導者,當我們“鞭打快牛”時,更應該關注更多的.“慢牛”,適當的時候,也應該抽打幾下;作爲輿論的關注者,當我們從“雞蛋裏挑骨頭”看待優秀者的時候,應該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後進者那裏,給予必要審視;作爲社會的一分子,當我們學會用寬容的心理,容納“快牛”之“慢”,我們就更懂得如何讓“慢牛”變“快”。

如此,國家將更美好。

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 篇4

漫步在我們這個城市,隨處可見“歐郡豪庭”、“羅馬花園”、“北歐小鎮”、“奧古斯邦城堡”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洋名字。實際上這些小區與外國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毫不相干。開發商給小區起個響噹噹的洋名,無非是想擡高身價,暗示自己小區的環境好、檔次高,潛意識中流露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崇洋心理。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山竊糟”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中山國釀造的“千日之酒”聞名遐邇。有個在當地做官的魯國人財迷心竅,偷了店家的酒糟,回到魯國,用魯國酒浸泡,逢人便說是地道的中山酒。魯國人都信以爲真。終於有一天,那位店家聞名前來品嚐,結果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我們城市裏花裏胡哨的洋名字,究其心理,不是崇洋,就是趨俗,甚至媚富。自認爲沾上點洋氣,“糟粕”就變成“精華”了。其實不然,這隻能說明“肉食者鄙”。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民族文化起個很好聽的名字。僅以號稱北京老三大藥鋪的名字爲例:同仁堂,同仁之名取自《易經》,意爲無論親疏遠近一視同仁,講究的是一個濟世的醫德;鶴年堂取《淮南子》中“鶴年千歲,以極其遊”之句,祈福之意境高遠;千芝堂取“世有千芝,天下共登仁壽”之句,來自千芝堂留存老藥目中的話,一樣道出了對生命與道德的尊崇。其古風悠悠,文化與道義同在,經時間風雨淘洗而常新,魅力至今依然健在。

無論是釀酒,還是起名兒,我們都不該自欺欺人。“拿來”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所取捨,要“求其方”,而不要“竊其糟”。否則,把無知當有趣,把糟粕當美酒,只會貽笑大方。 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即文章。願世人多一些魯迅先生的“拿來”,少一些魯國人的“竊糟”。這也是我在生活中學到的語文。

大學聯考全國2卷語文作文 篇5

欲知四季,去山野吧,看抽芽的嫩柳,看金黃的麥穗,看累累的碩果,看白了青山的雪,眼知窗外美。

欲知路遠,就出發吧,走悠長的夕照小巷,走古樸的木橋,腳知漫道長。

欲知文學,來人間吧,看愛恨貪嗔,看嬉笑怒罵,看王公貴胄,看布衣黔首,心知世界大。

以清晨壯麗恢宏的半邊雲霞起興,以趕路人腳下不停生長的風爲修辭,以公交站牌前偶遇的笑臉爲標點,以溫馨午餐氤氳的香氣爲內容,以一對老夫婦互相攙扶的背影爲結局,以搖尾跑來的小狗爲句號,洋洋灑灑一篇以“語文”爲題的文章已揮筆寫就。生活就是語文,叫做“幸福裏”的招牌,“愛護自然”的溫馨提示,充滿希冀的電話號碼,無一不是語文的化身。

曹雪芹寫《紅樓夢》,有人說他是寫自己,在富貴家庭裏養尊處

優,一場冰冷的大雨澆滅了所有驕傲,他在破敗小屋裏衣衫襤褸,在蕭瑟風中飢寒交迫,在濁酒昏燈下增刪批閱,他所經歷的,就是最好的素材,他用他的腳印,綴滿了大觀園所有人的悲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中的點滴匯聚,終成語文壯闊的海洋。向來喜歡語文,所以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也許是母親一句溫暖的關懷,也許是路人一句友好的提醒,也許是演講者或激昂或抒情的言語,也許是相聲演員幽默生動的段子,也許只是幾個字,都可以觸動靈感的源泉,目光所及之處,生活所經之事,盡是好文章。

我們是塵世中蹣跚而行的趕路人,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語文便是我們心靈的棲息地,我們將生平中見過的或纖弱或雍容的花別在語文的衣襟上,我們將生活中聽到的或低吟或高嘯的言語綴在語文的耳後,我們將生活中嗅到的或馨香或馥郁的氣息撲灑在語文的髮梢上,這樣,被生活悉心裝扮過的語文便亭亭而立。

語文教我們品味生活,生活教我們學習語文。從最初的咿呀學語,到以後的執筆寫字,到後來筆下開花,隨着我們一步步成長,生活向我們展示了語文更多的魅力和無法替代的重要性,如同喝一罈甘醇的老酒,越飲越醉人,在香氣的薰陶下,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要再次一品佳釀。

曾有詩云:“花氣襲人知晝暖。”提高語文素養有何嘗不是如此呢?唯有立足於生活實踐的沃土,語文之花才能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