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節水節電節糧學生作文精彩多篇

節水節電節糧學生作文精彩多篇

節水節電節糧作文 篇一

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但人口衆多的國家,近幾十年來,中國發展迅速,人們的'物質生活上去了,可人與自然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了。

記得國小時上過一篇關於缺水的課文,現在已記不清它的課題是什麼了但那裏的人們得到水時的那一段歡躍的文字,至今記憶猶新。

當然,我們這些生在福中的孩子們沒有體會過那種生活,但我們不要忘記資源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

上學期,物理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來自非洲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們皮膚黝黑,身體瘦小。他們其中有的因缺水沒有辦法洗頭,便用馬尿代替水沖洗;有的因飢餓無法生存,便餓死街頭;看到這些,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憐憫,但他們知道嗎?如果我們再不節約也會成爲那樣。

這讓我想起了那一次去自助餐的經歷。

過年那幾天,弟弟說要去吃烤肉,老媽也本着讓我們放鬆放鬆的想法同意了。當我們正吃得開心時,旁桌的客人和員工吵了起來,原因是因爲那位客人桌上有很多菜沒有吃完,員工便提醒他這是要被罰錢的,那人不屑的說:“老子又不差那幾個錢。”聽到了這我想說一句:你差的是素質。也許這些飯菜對你來說不算什麼,可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渴望吃到這些嗎?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像你這樣,地球資源還剩多少呢?

國家提倡“光盤”行動,難道就是爲了讓你這樣嗎?

節水節電節糧,不是你隨便說說的,它需要你拿出實際行動。

隨着時代的發展,無線網慢慢普及起來。我身處的這個小區,幾乎家家戶戶都安有它,因此,小區每次停電時,耳邊響起的最多的聲音便是:怎麼電還沒來,我還要用網呢!由此可見電給人帶來的方便數不勝數,因此節約爲好。

如果人人都可以找到三節,世界將會變的更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衆志成城,爲三節貢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節水節糧節電作文 篇二

我心中,潛意識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我記得爸爸說過:“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媽媽告訴我:“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戰略眼光,一種智慧。”

在他們的引導下,我每次外出聚餐,剩下的食物能打包的我都要求打包,大人們都說我從小有節約的品德。 今年春節,我們到北海去玩。到北海時,那裏鮮花盛開,陽光燦爛,爲了在海邊玩得方便,我們都去買拖鞋,我們利用滕州人能說會道的優點,把一雙10元的拖鞋硬砍成了4元。海邊遊玩後他們都把拖鞋扔掉了,嫌它既廉價又難帶,可我卻把它放在車後帶回來了。

他們都開玩笑說:“我們帶了山珍海味,霖霖(我的小名)帶了‘鹹魚’拖鞋。”我纔不怕他們笑呢!拖鞋我還可以穿的。 我有節約的好習慣,父母老師都表揚我,我還被評爲學校的“節約小明星”呢! 我想:節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習慣,只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希望同學們看後都能夠保護環境,大家一起共同實踐低碳生活,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節水節電節糧從點滴做起徵文 篇三

隨着社會的急劇發展,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國的電、水、糧都很吃緊,再這樣下去,我們必定會陷入一種缺水、缺電、缺糧的狀態,所以我在這裏向大家提倡要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糧食。

1、節約用電,從煤油燈到電燈,從算盤到電腦,電在創建文明的進程中舉足輕重,電爲人類帶來了光明,璀璨和希望,電源來源於煤,石油、水電等資源,同時電本身也是一種資源,是資源就需要節約,畢竟我們不能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空蕩蕩的生存空間。“隨着手關燈很容易,積少成多省電力”

2、節約用水,你們一定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正在艱難的往外滴水,滴水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就枯竭了,然後畫面上出現了一雙眼睛,從眼中流出一滴淚水,隨之出現的是這樣的廣告詞“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沒有水,那麼地球母親就不會孕育出我們人類的子孫萬代。

3、節約用糧,當你捧着噴香的米飯,吃着雪白的饅頭,端起美味的麪條時,你是否知道這是農民伯伯頂着烈日辛勤耕耘換來的,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目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還遠遠低於世界水平,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糧食才能滿足需求,節約糧食, 珍惜糧食應該成爲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作爲學生,我們更應該成爲節約糧食的表率。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參加節糧意識,每天節約一點點,盛飯要適量,吃多少盛多少,碗裏的飯吃乾淨,不剩飯剩菜,不偏食挑食,最重要的是避免餐桌浪費,積極監督自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我們從以節約爲榮,讓節約成爲一種時尚,一種習慣。

節水節電節糧作文 篇四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在中國的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問題,每衝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正在發展中的國家的人均日用水量……可是他們爲什麼要這樣浪費水呢?因爲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都認爲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他們不但不愛惜水,而且任意地浪費與揮霍,纔會形成浪費水的習慣。可是,雖然也會下雨,但是,下雨只是把一個地方的水帶到另一個地方而已,卻並不會增加整個地球的水量。所以水仍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有的人爲了炫耀自己的富裕,故意點很多菜,可是,只吃一小部分,就不吃了,剩下了許多;還有的人因爲錯點了一些自己不愛吃的,就隨意地把它們扔掉。可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呢?糧食是能隨意揮霍、浪費的嗎?有的地區,因爲自然災害,糧食連年欠收,人們別說吃魚吃肉,連飯都吃不飽!還有那些農民,糧食是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有這麼一組數據。xx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只有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很多,甚至低於一些正在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強了多少 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的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所以,糧食問題目前仍是我們這個人口大國迫在眉睫、期待解決的大事,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

我們身邊有許多的人,總是無節制地浪費電,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景象:睡覺了,還開着電燈和電視;出門了,空調還開着,有的時候,浪費一度電都不當一回事。可是,一度電,如果用於工業生產,它可以織布8.7米,加工麪粉16千克,可以灌溉0.14畝田地,生產15瓶啤酒,採煤23千克。一度電,如果用於日常生活,它可以讓冰箱運行整整一天,可以讓電風扇運行15個小時,可以燒開8公斤的水,還可以看10小時的電視,開空調90分鐘……這是僅僅一度電的用途,僅僅一度電的貢獻和一度電的價值。如果說,世界上一刻沒有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是沉浸在黑暗中嗎?結果就是,全球的工作都停止了運行,黑夜中不再有璀璨的燈光,所以說這個世界一刻也不能沒有電。

節約資源,從你我做起!請伸出你的雙手,與我們一起節約資源,保衛我們的地球!

節水節電節糧從點滴做起徵文 篇五

時代在進步,可有些人卻不珍惜眼前的糧食,各種浪費。那可是農民伯伯流着汗種的,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只是辛勤地爲社會做着自己的貢獻。

有一次,我正在外面吃飯。忽然,有個角落吸引了我。我走過去一看,竟然是一個乞丐在吃別人剩下的飯。旁邊一羣人議論着,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說那……我毫不猶豫地掏出口袋裏僅剩的幾塊錢,爲那位老爺爺買了一碗熱騰騰的面,雙手端給老爺爺說,爺爺,快趁熱吃吧!不要餓着了。說完,後面響起了一陣陣掌聲,都說這個小孩子真有愛心,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的……後面的我就不告訴你了。

通過這件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管人大人小,都必須要有一顆會溫暖別人的心。更告訴我們,要珍惜糧食,一個乞丐都知道珍惜糧食,不要連乞丐都不如。

讓我們一起呼籲大家珍惜糧食,吃不完就不要點太多,因爲那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用雙手種的!

節水節電節糧從點滴做起徵文 篇六

電視裏有則公益廣告,一個小孩對着滿桌的食物還不停“我要,我還要”地嚷嚷,他爹模樣的男子趕緊喊來服務員大方地滿足了孩子要求,然後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畫外音說,中國人由於缺乏節儉意識,外出進餐都會點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願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費率高達20%,粗略統計,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養活兩億人,其價值在1000億元以上。

這個數字有些“親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聽了另一組數字:我國目前仍有一億多貧困人口,他們每天的生活費平均只有6塊3毛錢。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連午餐都吃不上,以至於志願者要發起募捐3塊錢的“午餐革命”。當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滿意足地吞吃着“愛心午餐”的時候,我們心裏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是,許多人卻在因爲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爲營養過剩發着愁。後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會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飯。

咱中國人在吃飯方面已經吃成了聞名天下的飲食文化,這本不是什麼壞事,化庸常爲神奇能把吃飯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們嘗說民以食爲天,所以吃飯的事情如何重視都不過分。可惜的是,咱中國人從古至今,吃飽和吃不飽的時候幾乎總是交織在一起,而且吃不飽的記憶更加刻骨銘心。大約是吃飽不一定記得,飢餓的感覺才驅之不散吧。飢餓的記憶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幾千年的歷史的長河中,常常見到“餓殍遍地”、“人相食”之類的極端字眼,飽食終日的時候並不多而且只是少數人的特權。到了我們這代人,飢餓記憶當然有,但比起我們前一代人已經少多了。聽到過父兄那些人關於“自然災害”年代的回憶,那些事現在人聽起來彷彿天方夜譚了,可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但我們這代人的溫飽不成其爲問題的時間似乎並不很長,三十年來時間吧,所以很多人不應該徹底忘記飢餓。現在許多人吃飽已經不是問題,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飢餓時難受的感覺。據說現在正由溫飽向小康社會轉型,可正如前述資料所說的那樣,一億多貧困人口的存在,絕對數字相當龐大,他們的溫飽問題依然突出。

這些道理許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場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說公款吃喝浪費不心疼的話,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節儉了,似乎盤子中剩些菜飯才顯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館子都像是最後晚餐,一副明天就不過了的樣子,請人吃飯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須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現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動打包,因爲那是十分沒面子的事情。只是這“面子”的成本着實高了點,能夠養活兩億人口的糧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錯,我國糧食每年都在增產,而且幅度還比較大,但產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對於需求而言,糧食永遠是個稀缺品,再多也經不住無度浪費。

糧食最大的功用當然是“口糧”,它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證,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糧食,哪怕錢再多,經濟再發達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爲人既不可以拿錢來填飽肚子,也不可以將所謂經濟當大餅啃。小時候受過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這種教育有時候還比較嚇人,我奶奶就鄭重其事地告訴我,人一生糧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壽命也就終止了。浪費糧食是罪過,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發怒……這種說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嚇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說沒有作用,它至少讓我對糧食有了敬畏,不敢輕易浪費之。因爲浪費的不僅僅是糧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壽命,何況雷公還要干預。迷信嗎?還真不見得。

如若一個社會浪費糧食成爲習慣,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會的面子會越來越難看,越來越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