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民俗文化作文多篇

民俗文化作文多篇

民俗文化作文1

秋日的晚風帶着落葉,一起飄蕩在小路上,夕陽燒紅了天邊的白雲,眼前那棵高大而粗壯的柏樹,盡顯滄桑。耳邊傳來是咿呀的聲音。

兒時是在老家度過的。夏日是炎熱的,姥姥喜歡在正午躺在那藤椅上,拿着一把又大又圓的扇子,輕輕地搖。旁邊放一個略顯破舊的收音機,放着是那咿呀咿呀喲的京劇。姥姥很喜歡聽着戲,她什麼戲都聽過,像是黃梅戲、豫劇、呂劇等等。不同地方的戲,從她那破舊的小收音機裏傳來。

我那時還小,聽不懂裏面在唱些什麼,想和姥姥說說話,她一邊扇着扇子,一邊做了一個噓的動作,示意我不要說話,我只好趴在她的腿上,藉着扇子的清風,進入夏日涼夢。

後來,再大些,勉強可以聽清一兩句,但是仍然不懂意思。中午陪姥姥聽戲已經成爲了習慣。不同的是我喜歡趴在風扇前,聽戲。風扇的風吹的總是很大,將我的頭髮到兩邊,猛烈的清風撲到我臉上。耳邊依然傳來的是咿呀咿呀喲的唱戲聲。

那天早上姥姥起得很早,在院子裏忙來忙去,我揉了揉朦朧的眼問她:今天有什麼好事嗎,爲什麼這麼忙?

她回過頭,臉上帶着笑,以至於她臉上皺紋都變成優美的弧形:今天村裏要來唱戲的,一會去看啊!說完她又去忙活。看着她彎的似弓的背,在清晨的曦光下留下了一個彎彎的背影。

臨近中午,姥姥便領我去佔位。走到柏樹下,已經有很多人了,姥姥找了一個地方放下馬紮,坐下。而我偏要擠到前面看個清楚。

終於等到開場,臺下的人紛紛鼓掌,簾子被掀開,從裏面出來一個臉上抹滿油彩、身穿戲服的人出來,身後跟着些和他一樣的人。一場下來,人們喝彩不斷,我也跟着鼓掌,似懂非懂地看着臺上人所唱的悲歡離合。

一直表演到下午才結束,我一直坐在最前面,不曾離開,生怕別人搶了我的位置。這中間有人來,有人走,有人罵故事裏的人物,有人笑故事裏的情節。

再後來,我離開了家鄉,便再也沒有看過戲,直到那天突然很想看戲,那種思念涌上心頭,我終是買了一張票去聽了一場戲。聽的人很少,不似當年那般熱鬧,耳邊依然是咿呀咿呀喲的聲音,可終究感覺少了些什麼。

臺上的人唱着一個個不同的故事,臺下的人越來越少,我依然坐在那裏聽他唱完,他們熱愛傳統文化,並且願意傳承下去,他們值得尊敬。

迎着風走在路上,看着人來人往,世界終是變了,變得越來越好,很多高科技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可有些東西卻在慢慢消失。人生中,有些人來了,有些人走了。就像戲裏唱的悲歡離合,就像詩裏說的月有陰晴圓缺。

落葉跑到我腳下,我將它們輕輕踢起,耳邊迴盪的剛纔的戲,不禁哼了兩句,一切剛剛好。

民俗文化作文2

我們是龍的傳人,這是被國人所接受的,但是在世界上,尤其是西方世界,我們的龍文化並不像現在濮陽組織的龍文化節那麼隆重,甚至在西方世界,龍是具有霸氣和攻擊性的象徵,是不好的、邪惡的、危險的,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很多人對我國仍然是模糊的,就像是對我國龍一樣。長此以往,我們爲文化軟實力所做的努力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因爲他們不接受我們的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文化的發揚。但我仍然認爲,龍文化從古至今就是我國的標誌,它應該是我們打向全球的品牌。

其實,在我國的歷史中,龍文化已經有八千年,在其中,我們的龍文化代表的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權勢、高貴、尊榮,幸運以及成功。我國人的和善是出了名的,我國的禮儀,謙讓在龍文化中都有着體現,換句話說,龍在我國文化中就像它自己一樣是一個優勢的集合體,這樣的和諧,我們必須要發揚,一定要我們的龍飛出去。龍在國人心中的位子就像上帝在美國人心中的位子一樣,本質區別就是,上帝是宗教,這對他們的政治都有很大影響,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正因爲有這樣的影響,美國纔會從一個“雜合民族”變成一個有信仰的民族,這樣的上帝文化在世界上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而我們的龍文化只是在我國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在世界上的影響還遠遠不夠,我認爲,如果我們要改變我國龍在外國人眼裏兇惡的形象,讓龍成爲我國的品牌,可以通過廣告、電影、文學故事等形式,譬如美國大片《怪物史萊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爲家喻戶曉,受人喜愛的可愛形象,而我國是否可以通過這種形式改變龍在外國人心中的形象,要通過大力宣傳、挖掘和闡釋我們的文化內涵,形象的表達出我國人民追求美好,祥和理念與民族文化底蘊。

另一反面,對龍這一形象,外國人和我國人之所以有着不同的認識,不僅在於文化結構,認知結構以及歷史沉澱等不同,也在於我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如何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我想,這就不是隻有宣傳能做到的了,一定要有真正的實力,加強各方面的建設纔是關鍵。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我們的代表已經將龍文化申遺提上了日程,全國人大代表劉順妮曾建議加快“中華龍”申遺,建造華人永久精神家園,是啊!這是一種務實的做法。開展弘揚龍文化宣傳活動,對於提高民族形象是極其有意義的。這些不僅需要我們國人自發地支持,還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與投資。文化也是一項需要長期投資與建設的工程。

相信會有一天,我國龍會飛出我國,將他的那份高貴、和善和智慧傳播開來,成爲我國在全球各個地方的縮影,讓全世界人重新認識、接受我們的這個品牌——我國龍文化。

民俗文化作文3

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它在歷史長河中煥發出獨特的光芒。——題記

民俗就像一個城市的首本介紹書,彰顯城市獨一無二的魅力。不一樣的城市沉澱積累的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瑰寶——談起民俗,總會想起民俗的悠久,正是這般的質樸,卻有着令人沉浸其中的魅力……

每當打開家鄉的旅遊區紀念冊,映入眼簾的是一篇篇生動有趣的介紹文章,心中對家鄉——湛江,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充滿了嚮往和自豪。照片上的海鷗在碼頭邊滑翔,帶來寧靜祥和的氣息。

忘不了,歲月給家鄉的美麗帶來裝扮,走進家鄉,走近身邊的民俗文化,尋找曾經遺失的那份淳樸……

雷州歌——嘹亮號角

一聲聲的迴音帶來聽覺上的震撼。雷州歌不同於北方漢子粗獷的嘶吼,也非南方細膩溫潤的小調,而是一種演繹着雷州人民獨特而富含魅力嗓音的異曲——男女老少,你來我和地唱着雷州歌,聲聲入耳,嘹亮而夾雜着他們心中的情感,讓人心間泛起波瀾,帶來獨特的韻味。

民俗中聲聲令人感觸心頭的哼唱,是湛江通俗而樸實的魅力。

遂洲醒獅——華麗出巡

一幕幕精彩絕倫的表演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廣場上,一羣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在前進着。列隊中奏響了激昂的樂曲,人羣已把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一聲聲歡呼令一頭頭威風的雄獅在向人羣挑釁。時而眨眨大眼,時而甩甩獅尾,烈日下,亮麗的獅影愈加奪目,散發出昂揚向上的氣息。

民俗中幕幕令人讚歎不已的獅舞,是湛江熱情而奔放的魅力。

雷州石狗——精緻雕塑

一個個獨具特色的雕塑帶來心靈上的震撼。不一樣的它們來自不一樣的名匠之手,它們有着一種靈魂,令人心生敬畏——它們是在雷州人民心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保護神”,對於雷州人民來說,它們的意義重大。各地的遊客無不爲它們的傳神,悠久的歷史而感嘆!雷州石狗——這雷州的一大特色,在歲月中不斷髮亮發熱。

民俗中個個令人賦予高尚評價的石狗,是湛江獨特而別緻的魅力。

走近身邊的民俗文化,淡雅而悠久的它們爲湛江增添了珍珠般奪目的光彩,如此獨特,令人陶醉!

民俗文化作文4

閩南民風民俗

閩南獨特的風土人情,傳統的文化傳承形成了閩南獨有的民風民俗,這些帶有閩南特色的民風民俗值得我們回味,更加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我們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閩南的民風民俗。

服飾習俗

隨着思想,觀念的進步,人們的服飾也跟着發生了變化。其中,閩南服飾中獨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飾,其最大特點是“衣短露臍,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惠安女傳統服飾的牲爲“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衆有穿木屐、婦女、兒童戴手鐲、腳鐲等。

建築習俗

建築與百姓安居緊密相連,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間風俗。如建房前擇定方向,選擇黃道吉日動土及上樑祭、落成祭等禮俗,如動土前要選黃道吉日,並設案擺豬頭三牲供品,焚香燃燭,燃放爆竹,拜神靈祭土地,俗稱動土祭或奠基祭。儀式後,用豐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師傅,此外,還有木門檻上釘竹板、擇地鑿井覓甘泉等習俗。

結婚習俗

閩南的婚姻禮俗,自古以來遵循漢族傳統的周禮“六禮”的基本程序進行,即納采(即求婚)、問名(即女姓氏)、納吉(定婚喪嫁娶)、納徵(婚成送禮物)、請期(通知婚期)、親迎(迎娶)。其中,特別注重“迎娶”這一道習俗。新娘一般在婚後第四日回孃家省親,稱“做客”、“歸字”。“做客”必須當日返回婆家,到家時又必須是天黑,俗話爲“闇冥摸,生幹埔”。意即這樣做就會生男孩。

壽誕禮俗

舊時由於生活和衛生環境等因素,人們能活到50歲就被認爲是長壽了。所以閩南民俗從50週歲開始逢十做壽(有些地方從60週歲纔開始做壽),也有提前一年或推遲一年做壽的(即逢9或11做壽的)。一般在壽堂上懸燈張彩,正中貼一金字“壽”字或壽星圖,兩旁掛壽聯,壽星着新衣或壽衣正坐高堂,接受兒張的拜祝。壽宴是做壽的重要內容。一般在壽慶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賓客,在菜餚中必有一道“豬腳線面”的菜,這是取豬腳意強壯,線面壽長的吉利。

民間禁忌

禁忌是民間關於社會行爲、信仰活動的某種約束限制觀念和做法,是一種傳統的風俗。閩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關於飲食、衣着、起居、交往、語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因爲舊時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討。亦不可將筷子插在飯碗的米飯中,這與民俗中“拜腳尾飯”的喪俗有關。忌用掃帚打人,否則被打者會倒黴,因爲人們把掃帚認爲是有靈性之物。忌在庭院內種植香蕉樹和榕樹,傳說因香蕉無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樹被視爲神樹(因它樹齡最長),種在家庭小院是對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民俗文化作文5

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漫步於漳江邊。漳江很美,真是風景如畫,輕柔的柳枝在微風中輕輕拂動,燕子斜着身

從水面上掠過。望着碧波盪漾的漳江水,我不禁緬懷起開漳先賢的不朽事蹟。

漳江有悠久的歷史。一千多年前唐代陳政將軍到雲霄渡江時,觀東上景色若有所思,感慨道:“此水如上黨之清漳。”意思是這條江就像我家鄉河南上黨的清漳江,因此把這條江取名爲“漳江”。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到福建省平叛的陳政將軍不幸病逝,其子陳元光繼承父職,歷盡艱辛,平定了叛亂。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奏請朝廷建州,開始在漳江之畔的西林(今雲霄西林)建立漳州郡。

陳將軍帶領漳州人民披荊斬棘,發展農業,促進商業貿易,興辦教育,傳播中原先進文化,漳州經濟、文化得以較快發展。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陳元光爲國捐軀,百姓感念陳將軍父子的開漳功績,建立聖王廟、威惠廟等許多廟宇來紀念他們。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朝廷追封陳元光將軍爲穎川候,漳州人民尊稱他爲“開漳聖王”。雲霄百姓每逢元宵節前後,必以“鑑王”和“走王”的節俗,隆重紀念他們。

“鑑王”就是在每年元宵節前夕,凡立有聖王廟的地方,百姓進廟焚香供奉,並邀請戲班演社戲,讓神明觀看,使他們高興。祭祀完後,民衆就擡着衆神像出來巡遊各村莊的福社。所到之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香案,供奉祭品,虔誠跑拜,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巡洲圓滿結束後,人們又把衆神像按順序請入戲臺對面臨時搭成的“王棚”中,棚前擺着許多香案,家家戶戶又另備祭品,隆重祭祀。真是供品如山,遊人如織,香菸嫋嫋,熱鬧非凡。此項活動,民間稱之爲“鑑王”。

“鑑王“這種風俗,一千多年來,長盛不衰,可見雲霄人民對開漳功臣的大恩大德,世代不忘。到了午後,”走王“活動便開始了。

人們在本村中挑選幾十個強壯的男子,以每6個健兒編成一組,各組分別舉着一尊巨型木雕神像,嚴陣以待,一聽到鼓擂炮響,健兒們便舉着神像,各組同心協力,健步齊飛,猶如離弦之箭向終點衝擊。奔跑速度最快,姿勢最優美的那組獲得優勝。這是一種特別而又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體育運動,俗稱“走王”。

一千多年來,人們一直以這些特殊方式紀念陳元光將軍等人的開漳業績。“鑑王”“走王”統稱“聖王巡安”(聖王出巡,保一方平安),現在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史無人修列傳,漳江有廟祀將軍”,鬥移星移,漳江之水依舊悠悠流淌着,威惠香火仍然鼎盛不衰。陳將軍父子開漳的豐功偉績,永垂後世。許多紀念開漳聖王的傳統習俗,必將在雲霄延續下去,世代相傳。

民俗文化作文6

中國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民俗文化有豐富的內涵和底蘊。中國的民俗有多種,例如: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臘八節、清明節、春節等。但我最喜歡的還要屬一年中最重要的春節了,過春節可以貼對聯、穿新衣服、包餃子等。當然在春節裏還有兩個美妙的故事,下面我就講給大家聽聽把!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住在大海深處,每到除夕節的那天都會出來禍害人們,它長着長長的觸角,大大的頭顱,有着龐大的身軀樣子十分嚇人,因此大家都害怕它,有一次在除夕夜晚他來到了一個老人的家裏,但是那老人的門上貼着大紅色的對聯,那個叫“年”的怪獸看了後渾身發抖,正當它走出門時,聽見了鞭炮的響聲之後更加害怕了,於是就倉皇的逃走了,後來,人們知道了那個叫“年”的怪獸害怕大紅色和鞭炮的響聲後,每當過年時大家都貼上大紅色的對聯,並放鞭炮以防止那個叫“年”的怪獸再次回來。這就是春節的來歷,也是我們俗稱的“過年”這也是第一個故事。

你知道過年時爲什麼要吃餃子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吃餃子這一個民俗是從東漢時期傳下來的,傳說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張仲景的神醫,不管什麼病,只要到他手就是藥到病除,因此,當地的居民都叫他“醫聖”,原本他是在縣城做官,但因年事已高就告老還鄉了。他在還鄉的路上,看到那些爲了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冒着寒風和雪花飄飄的天氣在外奔波,他看見那些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因此看了很心疼,便叫他的弟子找了一片空地搭起了小棚子,把羊肉和辣椒等一些藥材放在鍋裏煮,等煮熟後再撈上來剁碎,用麪皮包成一個個像耳朵的東西,每到嚴冬時開張把煮熟的像耳朵的東西分發給那些因寒冷而凍傷的人吃,那些人吃了之後便感到身體發暖,之後凍傷也好了。張仲景把那些一個個像耳朵的東西稱爲“祛寒餃耳”也稱“夾餃”俗稱“餃子”不料在一個嚴冬裏張仲景逝世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所以每到嚴冬都會包餃子來紀念他,這就是餃子的來歷。

一個民族,一個風俗文化,不同的民族之間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以上所說的`就是我們這裏的風俗文化。

民俗文化作文7

“噼裏啪啦!”窗外,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不絕於耳,唉,有啥辦法,誰叫今兒是大年七年級呀,一大早就消騰個不停。我迅速穿好衣服,敏捷的跳下了牀。爸媽早就起牀了,這不,在客廳裏忙的那是不亦樂乎。老媽提着噴壺挨個給花灑水,老爸則穿梭於客廳與臥室之間,氣喘吁吁搬着桌子。呼,又是一個忙碌的“年晨。”

我坐在沙發上似乎顯得與庸碌的家庭氣氛不怎麼協調,要不,來乾點活吧!說幹就幹,嗯……就從這地開始吧!我猛地站起身來,從衛生間裏拎起一把掃帚,又端起一隻簸箕,先將大門打開,把簸箕放在了門檻兒邊,然後彎下腰,緊拽住掃把柄,隨着兩手的擺動,身子也向我的後方慢慢退後。地上的垃圾(這都是本人昨晚守歲時留下的“人造垃圾”)還真不少,過不多久,那雜亂的小垃圾便堆成了一座矮矮的小山,望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樂得合不攏嘴,嘻嘻,待會兒爸爸媽媽知道後一定會誇我呢!想到這兒,我掃地的頻率又加快了許多,很快,簸箕裏就已鋪上了一層薄薄的小灰塵小垃圾。我抓着掃帚,興高采烈地拉着媽媽來看門檻兒邊簸箕裏的戰利品。我喜滋滋的把守在門邊,等着媽媽前來好好誇獎我一番,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天呀!”媽媽的一聲大叫把我從喜悅中拉回了現實,只見媽媽急忙把即將要倒在門外的簸箕連同裏面的垃圾又迅捷地搬回了家,又一把奪過我手中的掃把,踏出門外,將外面的垃圾一點點掃進家裏。我驚得目瞪口呆,真是奇了怪了,平時,我們都是把家裏的垃圾掃到外頭,而現在,媽媽卻將外面的垃圾掃進家裏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放下掃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們這個地方大年七年級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掃地絕對不能從裏往外掃,要不然,就會把家裏的”財氣“、“如意”給掃出去了;所以呢,要從外往裏掃,這樣子也就可以把外面的財氣掃到我們家來了。”聽罷,我連忙拿起掃帚,將外面的“財氣”一股股聚往我家。

事後,我又在網上查到,其實,咱們江蘇地區呀,在春節期間也有好多禁忌呢:諸如大年七年級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等等。透過這些習俗,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我國古代節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從這些***俗背後領略到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

民俗文化作文8

在四川省與雲南省的交界處瀘沽湖附近,居住着摩梭人。我曾去過這裏,被這裏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

摩梭人有一個民所特點,叫做“走婚”。摩梭人的“走婚”,對我們來講,就是“結婚”,或者“談戀愛”,但還是不一樣的。摩梭人非常喜愛跳舞,而他們“走婚”也是在跳舞中開始的。他們在一起跳舞時,男女雙方如果有一方喜歡對方,就摳三下對方的手心,如果對方迴應,也摳三下對方的手心,雙方就可以開始“走婚”了。女方會告訴男方,女方花房(女方的住處)的位置,而男女方先暫時告別。晚上,男方回到家中,不用告訴親人他開始談戀愛了。等親人們睡覺的時候,男方就偷偷摸摸跑到女方的花房旁,但不能直接進去,必須爬女方花房的牆壁,因爲摩梭人的房屋一般分爲三層,第二層是臥室,而男方爬到二層時,會把帽子掛在女方花房的門前,意思就是“這裏已經有人了,別人不要再進了”。晚上,男女雙方就一起在花房裏居住。等到了凌晨時,男方會在親人醒了之前,回到自己的家中,做家務、幹活等等。到了女方懷孕後生了孩子,孩子就由女方來撫養,和男方沒有太多關係了,男女雙方也沒有太大關係了。這之後,女方會去找其他男友,男方也會找其他女友,繼續繁衍後代。

正是因爲摩梭人“走婚”的形式,他們還在保留着母系氏族的傳統——“女尊男不卑”。因爲在摩梭人的一個家庭中,祖母——家中最年長的女性,在家中地位最高,最有權力,也是最受尊敬的人。而就是因爲祖母地位最高,家中的女性也變得備受尊敬了。每天,家中的男性在外面工作,釣魚、打獵,而女性會在家中做家務,照顧祖母,接待來家裏做客的客人。直到現在,摩梭人仍舊保留母系制家庭,所以這裏有一個美稱“女兒國”,女性在家庭中有崇高的地位,但家中男性女性也不會分社會層次的高低,所以這裏“女尊男不卑”。

摩梭人熱愛生活,熱愛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熱愛他們的山川、河流、動物,這裏有清新的空氣,有清澈的河水,有美好的環境,這裏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和睦相處,構成了一個美麗和諧的大家庭。

民俗文化作文9

寶雞是“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今天,我與寶雞日報小記者團的朋友們,一起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西府民俗之旅。

我們首先去參觀寶雞民俗博物館中的第一部分——西府人生,這個展廳從一個西府人降生一直到他去世,其中,許多栩栩如生的展品活靈活現的出現,他們使我看到了許多被塵封的,我所不知道的風俗——當我看到小孩子出生時的炕頭獅,滿月時的老虎枕,着實感覺到了西府人對孩童的重視。滿月時的抓週則表現出對小孩的無限期望。婚嫁娶時的八擡大轎與美麗的洞房,則代表了西府人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老年時的旱菸,大壽時的跪拜禮,則表現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宗旨。

第二部分,寶雞風尚展館剛一進去,我們就看到了社火表演的場景——前面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高蹺社火,後面是包公的馬社火,精彩的社火讓人回味無窮。然後,我們見到了寶雞的非遺——刺繡、鳳翔泥塑、木板年畫、馬勺臉譜、皮影、剪紙……他們讓我領略到了寶雞文化。最後是寶雞的市井商貿、當鋪、醫館……給我們展示了寶雞人的舊生活。

參觀完後,我們開始了激動人心的學畫臉譜環節,是由著名的藝術家張選武老師來教我們的。我們要畫的臉譜是宋朝著名的大清官——包公。拿上已經用鉛筆打好底的馬勺臉譜,我十分期待,想要畫出漂亮的臉譜。

我先按照張老師的指導,用黑色畫筆開始仔細描線。當我描完之後,發現我還沒有給他畫上眼睛,於是,我用鉛筆在眼眶裏畫了兩個,可總覺得不好,於是擦了又重新畫了上去,自我感覺還不錯。這時張老師來到了我的身後,告訴我可以用黑色塗頭和鬍子了,還教我塗了一些。接下來,我用碣石色開始塗臉,又用紅色涂月牙和嘴,終於大功告成,我的馬勺臉譜完成了。

接下來,張老師告訴我們:包公臉譜上的黑色代表正直,紅色代表忠誠,月牙表明他與日月同輝,十字棱代表公正,眉毛是泰山眉,表明他責任重。瞭解了臉譜,我十分高興:我親手畫出了一位正直、忠誠和公正的偉人!

今天,我受益匪淺,因爲我瞭解到了西府一些我不知道的民俗,並且親手畫出了馬勺臉譜,感受到了快樂,這真是一次不錯的探尋之旅!

民俗文化作文10

行走在古樸的大道上,擡頭仰望那結羣的飛鳥,湛藍的天,潔白的雲,領略那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欣賞那勻稱美觀的建築。民俗文化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能雕石獅子,會刻美人像,雕藝之鄉美名揚,惠安是我可愛的家鄉。”這麼一曲悠揚動聽的歌唱出了我們心中最美麗、最真實的家鄉,也是這座多元文化並存的小城的真實寫照。

民俗文化在惠安這座獨具魅力的閩南小城幾乎無處不在。你看,那可愛的掌上木偶戲,你聽,那源遠流長的南音,欣賞那壯麗雄偉的孔廟,你會發現,處處浸透着多彩的民俗文化。車行駛在路上,你可以見到許多古樸的建築,它們靜靜地佇立在那兒,似乎新時代的喧囂從不曾打擾到它們的寧靜。寺廟裏時而傳出鐘磬聲和唸經誦詠聲,虔誠的香客接沓焚香而來。

透過窗戶向外望去,窗戶就是一臺照相機,美好的景色猶如按下了快門,讓人應接不暇。你看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石雕,有慈祥的菩薩,溫順的鹿,勤勤懇懇的黃牛,憨態可掬的漁夫……而最讓我欣賞的還是那些威嚴的石獅子,它們永遠橫着一雙怒目,四肢強有力地壓在石頭上,利爪似乎要將堅石粉碎。尾巴似鞭,似乎要蕩平一切障礙,凜然的王者風範。它們一直目視遠方,似乎期盼着惠安石雕的新時代,又似乎守護着獨具特色的惠安雕藝。它們一直閃爍着惠安石雕不朽的藝術光輝。惠安雕藝,源遠流長,一代代大師的獨特技藝,兼收幷蓄的藝術特點,使惠安獲得了“中國雕藝之鄉”等美譽,現在,惠安正以嶄新的面貌向“世界雕藝之鄉”邁進。

“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惠女文化是家鄉民俗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歷經變遷,她們穿着習俗成了如今這般模樣。比衣着更爲美麗的是她們那吃苦耐勞、勤勞質樸的精神,一直是惠安的精神象徵。

領略了技藝精湛的惠安石雕,認識了遠近聞名的惠安女。我明白了:民俗文化光聞名遐邇是不夠的,而是要作爲我們的寶貴財富永遠珍藏下去。開發並創新,讓民俗文化真正與我們“零距離”。細品一番,民俗文化這麼些質樸,精華的東西,一直未遠去,如果我們能夠去掉些喧囂與浮華,一直將這些精髓傳承下去,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美!

民俗文化作文11

“樂樂,小記者團要去寶雞民俗博物館參觀了!”當聽到媽媽興奮地告訴我這個消息時,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心想着:不就是農村裏的一些古老的、落後的生活習俗嗎?這都什麼年代了,早該過時了。帶着這樣的念頭,我硬着頭皮來到了寶雞民俗博物館。

一到博物館門口,我就被兩隻泥塑動物吸引了,耳朵像扇子,眼睛像銅鈴,臉蛋像足球,身體上印着花,前腿立後腿坐,顯得很威武。一問我才知道這是一對鳳翔泥塑坐虎,是藝人們憑藉自己豐富的想象創造出來,他是正義的化身,用來驅魔辟邪。這讓我想到了去年叔叔的孩子週歲時,親戚送來的那隻大老虎,原來是對孩子長命、富貴的祝福。

看到這裏,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觀了。走進大廳,映入眼簾的是具有我們西府特色的剪紙,那個我在農村老家的窗戶上見過,再仔細一瞧內容,那不是我長掛嘴邊的那個順口溜“麪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我禁不住唸了起來。不知不覺來到了西府人生主題展區,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從孕育、誕生、成長到死亡各個“節口禮儀”。在“人之初”展廳,我知道了“抓週”“鑽曲聯”“碰幹大”的含義,看似平常有趣的習俗,卻包含着父輩對兒孫的美好祝願,讓我忽然想起了小時候奶奶親手做給我的虎頭鞋,一針一線都藏着奶奶的祝福。“婚嫁娶”“福祿壽”展廳裏,“謝媒、哭嫁、搖牀”,聽起來讓人似懂非懂,但一個個逼真的生活場面,父輩對兒孫的疼愛,夫妻之間的相濡以沫,兒孫們的孝順關愛,讓我對這個講究禮儀的西府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已經漸漸地喜歡上了這裏。來到“寶雞風尚”展示區,有西府人吃年飯、過大年、耍社火的熱鬧場景,有女孩子翻絞絞、抓羊拐,男孩子打磚牌、敢醜等童年趣事,更有當鋪、磨刀子、扎掃帚、補鍋、油坊等生產生活,讓我身臨其境,成爲其中的一員,過起了有滋有味的西府日子。

參觀活動結束後,大記者們又組織我們製作了馬勺臉譜,這可是寶雞民俗的又一大特色。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用黑色、紅色顏料完成了象徵正義的包公形象,雖然看起來簡單粗糙,但留給我的卻是對寶雞民俗文化由衷的喜歡和欣賞。在這裏,我要對寶雞民俗文化點贊!爲勤勞智慧的寶雞人民點贊!

民俗文化作文12

我的家鄉在贛縣,它位於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贛江河畔,也有着許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黃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極品了,它的製作有的地區還保留着傳統的做法――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黃元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然後將這一大團的黃糯米放在一個類似於碗狀的石器中,由幾個人用木槌輪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後,再用一根細繩來分解成一塊一塊金燦燦的黃元米果,再把這些米果放進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個月,可隨時取出來吃。那味道,簡直是回味無窮啊!每當過年時有客人來了,總會送幾塊美味的黃元米果作爲禮物。

還有一種美食――米粉魚,是我們贛南的特產。那味道,簡直是一流的,絕對讓品嚐者讚不絕口。米粉魚的做法也是簡單的。先將用米粉拌好的魚塊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粉幹上,再將它們放進一個蒸籠即可我家鄉的民俗文化作文我家鄉的民俗文化作文。待蒸好以後,一籠香噴噴的米粉魚便出爐了。不論是粉幹還是粉幹上的魚塊,都是十分美味的。

這就是我家鄉比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們贛縣雖是一個小城市,但我愛這裏,愛這裏的民俗文化,從而勝過其他的大城市。這就是我家鄉的民俗文化了。

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過節民俗,而我的老家,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這裏的春節與別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雲霄,春節期間忌講不吉利的話,萬一小孩無知,說了不吉利的話,要用紙巾拭嘴。同時忌吵嘴打罵和摔破碗碟,萬一不小心打破碗盤,要將碎片收集起來放進石臼裏,口中念“歲歲平安”,借“碎”與“歲”諧音來化兇爲吉,保持祥和歡樂的氣象。

正月七年級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稱爲“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爲“拜正”。七年級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

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爲甜蜜;線面,意爲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七年級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戶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雲霄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標籤:民俗文化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