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文化的傳統與創新大學聯考滿分話題作文精品多篇

文化的傳統與創新大學聯考滿分話題作文精品多篇

文化的傳統與創新大學聯考滿分話題作文 篇一

互聯網時代,信息高速傳播,傳統文化也因注入時代精神煥發新的光采。李子柒以新式的視頻方式傳播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中國鄉村生活,傳播了中國特色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文化聲音,真可謂執創新之境,照文化之路。

綜觀近年文化發展,傳統文化與創新方式的結合已然是大勢所趨。《我在故宮修文物》《經典詠流傳》等綜藝節目的大熱,網絡直播與傳統美食碰撞傳統,抑或稱之爲經典的文化在精心準備的傳播模式中井非喪失了原有初心,反而因此獲得了大衆的關注與喜愛,與時代共同發展,歷久彌新。如同故宮博物館館主以一腔熱忱珍惜愛護着故宮並積極地推動故宮的年輕化,使更多人願意走近故宮,瞭解故宮,李子柒也以她特別的方式,帶着對詩意的東方田園生活的熱愛記錄她所愛的文化,並將其傳達到世界各地,不失爲外國人瞭解中國的一面窗戶,同樣也能起到文化共享發展的作用。

黑格爾曾言:歷史是一堆灰燼,然而灰燼之中仍有餘溫。古老的鄉村文明亦是如此,雖有其落後一面,但有古人的智慧與自然的和諧觀在其中發光。執創新之鏡,可剔除與時代發展所不符的觀念,留下想要傳達的美好願景。透過李子柒的視頻,我們能看到如陶潛所描述的桃花源,能感受到她所傳達的平靜而從容的生活態度。詩意的回園生活背後是智慧的中國哲學,是積沉數千年的中國文化,而這份文化,因着創新讓人們再次爲之折服,甚至征服言語不通的外國友人。雖然有剔除落後一面,但作爲理想的田園生活,作爲還原的中華文明而顯得真城,也是作爲創新產物所寄託的文明發展的方向。

執創新之鏡,不僅是對文化內容的新的解讀與構造,也不僅是文化傳播方式、模式的改變與完善。執創新之鏡者必爲熱愛此文化者,方能保留其中精華,不忘初心的基礎上使大衆易於接受。李子柒視頻成爲中國文化輸出典範,讓我們看到孕育在傳統文化上嶄新的生機,更讓我們看到創新對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執創新之鏡,方能照文化之路。

傳統與創新 篇二

“老味道”幾十年不倒,熟悉菜餚滿是傳統濃香;“夢裏時光”欣然興起,花樣翻新全含新潮芬芳。時代發展的十字路口,新舊異行,和諧兼容,方能共贏未來。

傳統佳餚帶給人們的是味蕾上的回憶,新潮菜品則給人們舌尖上的刺激。回憶與新鮮,看似矛盾,但究其根本,二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追求“美好與享受”,既然如此,使其共存又有何難?

中西式餐飲店比鄰而處,新潮餐飲固然吸引人眼球,但八大菜系仍受國人熱捧。不僅“食”如此,衣、住、行無一不是新舊共處,互融互促。歐式建築與傳統民居錯落於各大城市,展現別樣的藝術碰撞;潮流服飾與漢服唐裝攜手於大街小巷,帶來奇特的視覺盛宴;聖誕彩燈與春聯窗花點綴千門萬戶,綻放多維節日雅趣……新興文化與傳統文化既能各行其道,又有動人的融合之美。

有人視新潮文化或異族文化爲洪水猛獸,其實大可不必,所謂“入侵”之憂,純屬多慮。共存並不意味着同化,更不代表吞併取代。守與變的對立,本身是個僞命題。新潮文化之所以迅速被人們所喜愛接受,因其獨特的內容和方式,觸發了人們對美的新感受,當人們對新潮作文事物的熱情褪去,新文化形式存留與否,時代自然會做出抉擇,文化也同樣遵循着“適者生存”的原則,“大浪淘沙”,文化總是在經歷“去粗取精”的過程。

傳統文化被冷落,並非因爲新潮文化的興起,而是因其自身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掘。激進的傳統文化保護者們,與其花費時間“搜捕聖誕老人”,不如琢磨如何重塑經典文化,讓傳統文化重獲生機。排外的“民族主義”,實際是對自我文化的不自信,無異於清末的“閉關鎖國”,只會腐朽沒落;阻止創新而刻意爲之的“文化保護”,只會造成發展的短視,最後讓傳統文化陷於一潭死水。一個民族的文化要發展,就要有大度的接納與包容之心。

如何融合?新文化興起容易,持久難,新式文化吸收傳統元素,不僅要採其形式,還要納其內涵。當然,浮躁的社會背景下,難免有文化亂象,但只要記住支持新式文化是爲了發展傳統文化,而非消費傳統文化,就仍然走在正道上。在創新之路上,應拒絕粗俗的惡搞和無底線的褻瀆,要傳遞美,而不是糟蹋美。

堅持傳統之上創新,創新之上守住傳統優勢,當一種文化擁有了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歷久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