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文明的韌性高三作文多篇

文明的韌性高三作文多篇

文明的韌性800字議論文 篇一

從古至今,華夏文明一直以一種“柔韌卻剛直”的姿態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她生活在歷史中,見證了無數文明相繼崩塌離析,唯有華夏文明,始終在史書裏佔據一隅。那邊是我們文明的韌性,支撐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展望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唐宋元這個時期,古中國一直處在絕對領先的位置。她發達卻不自傲,文明而謙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她包容的歡迎世界各地人們,吸取容納着各民族的文化。外國使臣遊歷古中國,寫下一本本讚美華夏文明的著作。最爲家喻戶曉的,當屬《馬可波羅行紀》。無數學子,大師遠洋探索,在各國留下中華文明的腳印,“唐人街”由此出現發展。更有鑑真等先賢,將屬於我們的優秀文化與思想傳遞海外。除次以外,古中國的先進科技技術也流傳世界,讓世界文明更進一步。在這段歷史裏,華夏文明中的兼容幷蓄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是我們文明的特性:容萬物,生萬象。

但當繁華落盡,榮耀不在時,華夏文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可是屬於我們文明裏的骨子裏的“剛直”,卻支持着我們,挺過一次次的艱難險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舊歷史彌留之際,新歷史開創之時,是秉持着“自強不息”的中華人民,讓中華民族轉危爲安。

明清時,佔據文化主導地位的程朱理學已日趨僵硬,人民思想飽受摧殘。是顧炎武,黃宗羲這類不懼封建勢力,潛心批判繼承傳統儒學的學子,讓千年文化主流——儒學,得以迴歸原貌。在西方列強的洋槍炮彈下,中華民族並沒有屈服,他們始終頑強抵抗着,不斷摸索着拯救民族的道路。洋務運動的進行,讓民族資本主義得以發展。辛亥革命的開展,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運動的召開,解放了人民腐朽的思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讓中國人民從此真真正正的站了起來。這是屬於中華人民的韌性,更是中華文明的韌性。堅守中華文明,抗外侮,護家國。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中華文明始終堅守初心,致力於世界和諧發展的建設。在面對中美貿易摩擦時,中華文明也不懼挑戰,立足於人民,盡顯自信的態度。

這就是屬於中華文明的韌性。

文明的韌性 篇二

2500年前,春秋流血漂櫓但百家爭鳴;1300年前,開元盛世之際李杜風華絕代;200年前,王朝將傾曹公雪芹於草屋寫下傳世絕筆。每個時代都有其瑰麗的文化符號,難分伯仲,各領風騷。今人有幸跨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一覽古人風采,還要得益於文明的韌性。而所謂韌性說起來玄之又玄,實則不過是潛移默化,一脈相承。

文明因潛移默化而保有韌性。當你走在田間,迎面撞來一醉漢,口中直呼“醉死便埋”;當你踏入酒家,只a見一男子靠着沽酒女,頹然不知所云;當你走在街上,目睹沿街女子以瓦礫擲人,因其東施效顰不自量力,汝作何感想。這是魏晉的風流,是魏晉的文明。以此爲例,不過想說文明不是簡單的一句詩,一首詞,一本著作,而是一種世風,一種情懷。好比魏晉名流常放蕩不羈,盛唐詩人多氣貫長虹。當一個時代被某種特質的文明打上烙印,她將被歷史永遠銘記。文明的滲透說不清是從上至下,還是從下至上,怎麼說都有道理,但也怎麼說都有紕漏。不如假想是一些人先擁有了某些文明的特質,又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身邊的人,進而使整個時代染上了某種色彩。不然名落孫山的黃巢何以寫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蕩氣迴腸,不過是江南遊玩的王灣何以寫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宏大景象。這不恰好印證了無豪氣不盛唐的時代文風嗎?當一個人擁有某種精神,其傳承力是有待商榷的,但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擁有同一種氣質,其文明的韌性就不可小覷了。

文明以其一脈相承彰顯韌性。孔孟經典在滿分作文網焚書坑儒中以消失爲表象,以歷經百年後的重現爲結局。經過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荒謬,又迴歸陸王心學的知行合一,度過了“打倒孔家店”的劫難,又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光彩。幾千年的兜兜轉轉,天災人難過後其光芒不減,內涵永存。諸如儒家文化的例子不勝枚舉,究其原因大約是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一直是華夏子孫,上一輩的生命底色,她們掙脫不掉,也不想掙脫。好比我們今天要打壓儒家,那就要13億人口改變權距意識,推翻集體主義的思維,拒絕中庸彰顯個性。

彼時,我們還是我嗎?好比我們今天要打壓道家思想,那就意味着中國人“精神藥店”的消失,中國人藝術審美的改變,恐怕連“道法自然”的蘇州園林也要拆除翻修。當我們深入思考文明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的時候,我們才更能深刻地意識到我們是華夏兒女這個事實。每一種文化都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不同的色彩,她們彙總、調和,構成了21世紀中國人的性格底色。而我們的上一輩,上一輩的上一輩,也和我們一樣,將歷史留下的文化無意識地傳承,以生命爲載體,以漢字爲媒介,一脈相承,永不斷絕。

我很慶幸文明擁有韌性。所以孔孟之道成了餘秋雨筆下堂皇的黃棕色與我們的皮膚一般無二;魏晉的風流給予了今世“怪人”生存的土壤,讓一切藝術有了被解釋的空間;盛唐氣魄在今天化爲精神動力,助力華夏兒女蔚然立於民族之巔。幾千年前的文明火種,先輩留了下來,靠的是文明的韌性,更是人的韌性。這份文明何以繼續傳承,時代的命題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給出回答。

以“文明的韌性”爲題議論文 篇三

20__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出來之後,我在第一時間瀏覽了一下。北京卷的這個題目“文明的韌性”,讓我最有共鳴感。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文題目,而是骨髓深處文化自信的真正覺醒。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年梁啓超先生說的,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明流傳了下來。時間是一個最公平的裁判員,爲什麼中華文明能源遠流長几千年不斷層?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縱觀古今中外,只有中華文明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而這種包容性,表現出來的文明風骨就是韌性難斷。

衆所周知,在我們的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其他文明對中華大地侵略過。甚至在政治格局上,還成功過,甚至建立過元、清這樣的大一統王朝。然而,仔細研究,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些侵略中華文明的外族文化,不僅沒有把中華文明給取而代之,反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慢慢選擇了向中華文明主動靠攏。因爲,中華文明用自己特有韌性,對這些文明進行了潤物細無聲的同化。最終實現的結果,反而是侵略的外來文明被中華文明“反殺”,成爲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當我們還在爲歷史書上,把霍去病、岳飛等民族民族刪去,而憤憤不平的時候。是否想過,難道不是因爲那些霍去病、岳飛抗擊過的外敵,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自家人。刪去這些民族英雄,並不是否認了他們的功績,只是給被中華文明同化掉的其他文明,表達一個友善的尊重。如果霍去病和岳飛泉下有知,指不定還會誇上一句,乾的漂亮,咱們靠打仗沒有解決的問題,最終用文明的方式而同化掉了。

畢竟,中華文明幾千年,推崇的都不是兵強馬壯和刀劍的鋒芒,更喜歡用的好是文化的方式,類似於絲綢般的柔韌。不論是絲綢之路,還是現在的一帶一路,都不是搞侵略,而搞共贏。實際上,這都是傳統文化推崇的“強而不長,弱而不脫”的典型體現。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底線都是,無論我們多麼的強,都從來不曾恃強凌弱,更沒有想過稱王稱霸。因爲中華文明深刻的知道,強而不長的道理,持強凌弱、稱霸逞強,從來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歷史上,那種征戰四方的大帝國,無論是西方的羅馬帝國,還是東方的蒙古帝國,哪一個不是曇花一現?只有中華文明,雖然偶經動盪,但總體上來說,還是長盛不衰。儘管朝代歷經變遷,但中華文明的內核從來都不變。

當然,中華不恃強凌弱,但是誰想要欺負古老的中國,那也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積弱的中國,也不會走到被別人隨意凌辱的地步。近代的中國,可以算是中華最低谷的時期,然而面對列強的侵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仍然實現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至於說,最近吵的沸沸揚揚中美的貿易戰,對於久經風浪的中華民族來說,只是一個小小插曲而已,不值一提。

這一切的底氣,都來自於中華文明的韌性。

“韌性”從詞意上來看,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但對於解釋文明的韌性,還是顯得有些空洞、虛飄。務實的講,中華文明的韌性,主要集中體現在保種思維上。

說到保種,相信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傳宗接代”四個字,這個聯想是很正確的。但,實際上,我們對古人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思想,多少是有些誤解的。因爲這並不是簡單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是表達對傳承的重視。只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我們對形式的重視,大於了對實質的領悟。

在傳統文化,很推崇“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而這種強調後繼有人的思維,並不侷限於血緣上,更多關注的是文化傳承上。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甚至認爲文脈關係,比血緣關係更近,學生甚至某種程度上比子弟更正宗,畢竟傳承文化的纔是中華文明的精髓,而非血脈。

這也就是爲什麼中華民族能實現多民族的大一統,靠就是中華文明強大的融合性。世界上,也只有韌性的中華的文明纔有這種功能,那種排外的文明是無法實現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來自於文明的韌性。因爲我有這種韌性在,所以我知道,也許在階段性,我們是處於弱勢,但是從長遠看,從全局看,我們才真正的贏家。因爲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會掉線。這就類似於“剩者爲王”的思想,冥冥之中,我們的文明很清楚,誰能在贏得時間線,誰纔是真正的贏家。

因爲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任性。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無論你怎麼折騰,我都用我的韌性爲這個世界託底,所以,最終這個世界,還是由我來做主。

文明的韌性 篇四

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着長者講的一則故事:西漢霍去病和衛青都是縱橫沙場的大將軍,立下了赫赫戰功。霍去病性格剛烈,像一把利劍;衛青爲人則內斂而充滿韌性。二者的結局卻迥異:霍去病英年早逝,而衛青長壽終年……史事年久不可完全考證,但旨在說明一個道理:韌性使人行遠,過於鋒利則容易折斷。

古今往來,無數成功人士,誰不是用一股韌性,在追求真理的進程中鬥爭,在探索科學的實驗中拼搏,在商海沉浮中堅持……

開國總理周恩來,從法國到上海,從延安到重慶,從北京到萬隆,哪一次不是以堅韌的毅力和應變躲過了多次暗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三起三落”後,七十古稀,給毛主席的信中還決心“爲國家和人民做點事情”,後來纔有時機主導被國外稱爲“迎來中國千年盛世”的改革開放。

中國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爲保障國家的戰略安全,以堅韌的精神專注科學,多年春節都未能和家人團聚,父親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還對他“母親過世未能回家”耿耿於懷,而他依舊以“韌性”堅持科學,直到成功。

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到四十多歲還爲生計發愁,而他具有堅持發展通信技術的韌性,堅持學習和再超越。如今的華爲讓美國總統舉全國之力遏制也難以動搖。馬雲當年由於長得醜,面試官都不要他,結果他硬是憑藉驚人的韌性和毅力創業,通過多年的努力,造就瞭如今的阿里巴巴帝國。

成功滿分作文網的背後都有無數苦難,韌性讓無數人選擇了堅持,纔有了後來的成功。

個人是民族的細胞,韌性的意義對個人如此,對一個民族何嘗不是一樣?古今往來,中華民族哪一次崛起不是在內憂外患時,哪一次成功不是在經歷過艱苦卓絕的“長征”後。

中華民族在西漢初期,國庫空虛,西北外族時常燒殺搶掠我族民。漢初幾位皇帝忍辱負重,只得延續和親之策,休養生息,保持實力,充分體現了“韌”的精神,通過多年休養之後,才一舉平定邊疆,收復失地,奠定了之後數百年的和平與繁榮,以至於我們漢民族的“漢”字,也是由此而來。

中華民族在清朝初期,康熙年幼登基,皇位不穩,也面臨西北不定之狀,康熙和雍正以堅韌的毅力積聚實力,舉全國之力,收復新疆,平定西北,迎來“康乾盛世”。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趕走帝國主義的侵略,帶領民族脊樑完成長征,以小米步槍推翻了腐朽的“蔣家王朝”,粉碎了別國再次通過朝鮮半島侵入中國的可能,教訓了當年幾近狂妄的西南國家,哪一次都沒有“敲樂打鼓”的勝利,都是以堅韌的毅力通過長期的鬥爭得來的。

當下的形勢一樣,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需要個人不畏失敗,不怕摔跟頭;時代需要中華民族有更多韌性,發揚韌性。只有這樣,個人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行遠走向某種成功;中華民族才能行百里而半九十,通達民族的偉大復興。

以“文明的韌性”爲題議論文 篇五

李歐梵先生在《晚清文化、文學與現代性》中提到“中國最複雜的在於其文化傳統的複雜性,當一些新觀念進入中國晚清的境遇時,它們與中國本身的文化產生了一系列非常複雜的衝擊,這些衝擊最後就成爲中國現代性的基礎……投石入水,可能會有許多不同的波紋”。五四宛如歷史長河中一次沉重而有力的投石,衆多文人學者發聲,西方文化涌入中國,這次“投石”過後的“波瀾”是長久的,廣泛的,也是意義深遠的。五四精神極具韌性,在往後的百年不斷髮展,雖歷經風雨,卻綿延至今。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對於九零年代、00年代的人來說,似乎已經是“很久以前”的需要在“回憶”中摸索瞭解的事情了,但恰恰相反的是,中華文化之韌性根植於中華兒女的心間,五四精神至今仍影響着年輕一代。五四時期的代表人物魯迅先生在《吶喊》中有一段關於“回憶”的論述,“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變成了《吶喊》的來由。”李歐梵先生認爲,回憶和忘卻是現代文學共通的主題,回憶之所以能夠與“現代性”掛上鉤,正因爲是現代性時間觀念的轉變,有了現今的迫切感,纔會回憶過去。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基於現今文學、文化甚至整個國家與社會人文主義的發展,對五四及之後的當代人文的“回憶”似乎有着深遠而重大的意義,在回顧的過程中反省,在反省的過程中進步。現代性的觀念實際上是從晚清到“五四”逐漸醞釀出來的,正如李歐梵先生所說“歷史因爲可以展示將來而具有了新的意義。”而中華文明也因此不斷髮展更新,歷久彌堅。

五四新文化運動除了以鮮明的氣質喚醒“人一個體”意識從而具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之外,還有兩項具有歷史合理性的發現,一是發現中國傳統文化資源不足以應付人類社會現代化潮流的挑戰,二是發現中國大文化傳統系統中缺少西方理性文化與邏輯文化。正如王德威先生說的“文學不是狹義的,而是天文地理之學”,文學本身也是具有理性、科學色彩的,但與此同時,文學也表達了“個體”的“情感”,這點在郁達夫先生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既是著名的文人,又作爲創造社的創辦人之一,郁達夫先生可以說是五四文學的代表人物,對於他來說,“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傳”,但這句話反過來對他也是適用的,“郁達夫的自傳,都是文學”,在對自我情感的刻畫與描寫中反映了對“人”與“個體”的反思與體會。從個人情感的抒發與表達,再到文學流派的形成與發展,從而推動社會國家的文明進程,五四後百年來的文化、文學之河,閃爍着人文、人性的光輝。

《絕望之於希望》裏有這樣一段話:“五四時代的大學生是理想的一代,他們除了愛國之外,還相信知識就是啓蒙的力量,當然更願意選課讀書”,李歐梵先生在書中提到有學生在演講後向他提問,“感覺就像魯迅在上海內山書店碰到買不起他的書的窮學生一樣”感到激動與欣慰,想到魯迅的名言“絕望之於希望,正與虛妄相同。”感觸頗深,作爲年輕的一代,任重道遠,實在不該讓人文與學術的光輝就此暗淡褪卻。

“中國的現代性不可能只從一個精英的觀點來看待,精英只能登高一呼,至於社羣共同的想象,其風貌和內容不可能是一兩個人建立起來的,需要無數人的努力。”五四這一“投石入水”之後的波瀾不能也不應該停歇,人文的發展應該永遠在時代的浪尖流轉。文明當如蒲葦韌如絲,如磐石無轉移。

文明的韌性1300字議論文 篇六

文明,僅是提筆寫下此二字,便覺力透紙背,重有萬鈞。

這是一個太過浩瀚的詞彙,簡單的筆劃卻包羅萬象,浩繁如煙的書卷,百家爭鳴的哲思,綿延千秋的歷史都躍然紙上。自炎黃上古,到今時今日,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續不斷的中華文明已走過上下五千載,相較於世界其他文明,它是個更爲宏大的命題,橫亙山河,縱貫歲月,源遠流長,百折不斷。

於如此博大之中華文明中談韌性,自是有說不完的話題。在我看來,文明積澱出的國民性格中的韌性是文明之韌性的最高級。

文明被記載,流傳百世,除了書畫琴棋這樣可見可觸的文化實體之外,其深遠傳承另有所在。舉例來說,毛澤東主席追求的共產主義與幾千年前孔夫子所倡的大同社會有諸多共通之處,故文明更是一種精神內核,是對民族氣節、國民品性的塑造。華夏文明本身即誕生於韌性之中,造字之倉頡仰觀羣星,俯察大地,日思夜想得漢字初本;移山之愚公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治水之大禹開道於羣山之中,三過家門皆不入,終使江河暢通。這些先祖的身上,無一不有韌性在。這樣的韌性爲伊始的文明賦予了內在之精神,其隨着時間的推移注入了國民血脈,存在於每一輩國人的基因中,使國家經滄海而不倒,文明歷風雨而彌堅。

往事越千年,中國歷史上從不乏心懷天下之人,生逢其時或可一展鴻鵠之志,身處亂世卻難免報國無門,即便迫於時局懷才不遇,未得賞識有志難伸,但千千萬萬以天下爲己任的人們,仍舊以堅韌之性守護着寄於天下的信仰。且看北宋慶曆年間,內憂外患並起,爲肅清天下嘔心瀝血發起的新政以失敗告終,但身遭貶放的范仲淹爲名樓作文,提筆寫下的是一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朝奏一封,夕謫八千,有幼女夭折於窮山的韓昌黎,在與魑魅爲羣的蠻夷之地不忘“欲爲聖明除弊事”的初心,衰朽之身不惜殘年,一番利民實事讓潮州山水皆姓韓;王勃自知三尺微命,一介書生,雖無路請纓卻常懷投筆之志,慕宗愨長風,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白首之心不移,青雲之志不墜;一生空懷壯志,終未如願的陸游,年近古稀尚不自哀,夢中有鐵馬冰河,有未竟之業……中國文人永遠失望,也永遠殺不死自己入世的靈魂。一代又一代懷志之士,無論境遇如何,地位如何,一生不忘憂國,他們骨子裏折不斷的堅韌正是文明之韌性有力的註腳。

如此堅韌之品性並非古仁人所獨有,而是作爲文明的特性幾千年來於國人身上一脈相承。

近現代革命時期有無數爲國家謀求未來之人,上到以革命推翻封建統治的孫中山,下到五四運動中奔走呼喊的一衆青年。帝國主義鐵騎危我中華之際,有心人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於將傾,絕境中覺醒,不可謂不堅。今天,國際壓力之下,海思團隊潛心打造國產芯片;屠呦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德音孔昭,浸漬千年;貿易戰當前,舉國皆不懼不屈,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不改沉着定力,不可謂不韌。

中華文明包羅萬千,實在是精彩之至,浩大之至。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無論是從少壯到暮年一生懷國,還是爲實現畢生所願愈挫愈勇,都有一份“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韌。國人品性之韌是文明所養所賜,是文明之韌性的最高體現。具有韌性的文明,堅實不斷,傳承文明的國人,百折不屈。有品性堅韌如此,有文明堅韌如此,中華民族,必臻大成。

文明的韌性900字議論文 篇七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無數文明在這裏誕生,又有無數文明在這裏消逝,而中華文明卻是唯一留存下來、並傳承至今的存在。這一切正是因爲蘊藏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韌”的精神,才讓中華得以在數千年的風雨飄搖中綿延至今。

那麼,這種韌性是什麼呢?

我們在對中國地形的描述中有這樣一句話:多山少平原,山地面積佔到了我 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貧瘠的土地,陡峭的山體,沒有辦法去種糧食,沒有糧食也就養活不了數萬中國人民,中華文明就無法延續下去,怎麼辦?只有修築梯田。我們在大山裏修建出了一個又一個階梯,順山勢耕作,順地勢而爲,將曾經的險峻變爲良田,在羣山環抱之中繁衍生息數千年。我們不畏懼自然的惡劣,因地制宜、順勢而爲,用盡自己的智慧深深植根在中華大地之上。

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1998年的那場大洪水是無數中國人心中的傷痕,無數良田被淹沒,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造成了上千億的損失。一時間生靈塗炭,哀鴻遍野,聲勢浩大的洪水如同一雙手要扼殺中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我們膽怯,我們害怕,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數以萬計的官兵站在了抗洪的第一線,用身軀築成了抗洪大堤,無數人倒下了,又有無數人接上,懷着必死的決心守住了氾濫的堤口,守住了千萬萬中國人的家園。這種堅忍不拔、絕不屈服的精神讓中華文明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災難,讓中華民族即使滿身傷痕,也可以堅定的走下去。

人們總說:“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那段日子裏,中國內憂外患:外國列強的入侵和窺伺、清王朝的腐敗、國人的不醒與迷茫,讓整個國家搖搖欲墜。但是,中華文明並沒有在此傾倒,無數的有志之士站了起來,他們看到了國家的衰亡,認清了前方的道路,開始了一系列的國家救亡運動。在統治者的打壓之下,他們不畏強暴,不屈強權,或用尖銳的文字喚醒世人,或用激昂的演講引導衆人,用無數脆弱的身軀支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大廈,爲中華民族開闢了一片新的未來。他們的存在讓原本被碾進泥水中的中國站了起來,如同一根葦草,柔弱易折卻不會伏倒,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韌性地站立在世界的東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歷經了自然的考驗,經歷了歷史的檢驗,我們一刻也不曾屈服過,一刻也不曾認輸過。也正是這種不服輸、不服氣的韌的精神,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魂,凝成了中國的脊樑,揹負着中華文明的歷史,也將頂起中華文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