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關於家鄉名人的作文500字3多篇

關於家鄉名人的作文500字3多篇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鬥英雄、勞動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是,我覺得我的奶奶也可以算是個家鄉的名人。

我的奶奶很平凡,六十來歲,個子不高,她飽經風霜的臉上佈滿了皺紋,頭上頂着的黑髮裏參雜了些許白髮。

雖然奶奶長相平平,卻有一雙不平凡的巧手。這雙手不僅會幹活,還會做出美味的佳餚。

我家房子後邊有一塊土地,裏面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這些菜都是我的奶奶一手培育出來的,我特別愛吃。奶奶有自己培育出來的蔬菜,做出了令人吃了還想吃的飯菜。

我最愛吃的就是奶奶的飯菜了,不僅是我,爸媽也是。爸媽和我都覺得,每次吃都令人脣齒留香。有次,客人來家裏做客,都會吃到奶奶做的佳餚。客人們總會忍不住對這些菜做出評價,總會聽到不一樣的讚揚和指點,就是這樣,奶奶的廚藝更加好了。有時候,還有人來向奶奶學習做飯,奶奶也會毫不吝嗇地教。

記得小時候的一天,我問奶奶:“奶奶,你做的菜怎麼這麼好吃啊?”奶奶一邊擇菜一邊笑着對我說:“其實呀,我很小我就會做菜了,那時可沒少被你太婆罵哩。不過熟能生巧,時間久了,所以手藝就越來越好了,在加上是自己種的菜和愉快的心情,菜自然就好吃了。”哦,原來是這樣,以後我的廚藝一定也會增長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我的奶奶。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武鳴。

據說這是軍閥陸榮廷起的名,說是要“以武鳴於天下”。

陸榮廷,知道吧?國中的時候,有幸在歷史課本里見到過的。歷史上的他雖說是名聲不怎麼好,似乎還背叛過孫中山,但家鄉的老人說起他無不稱讚。家鄉里關於他的傳說很多,當然真假無從考據,但多數卻是說得象真的一樣。

他小時候做過小偷,青年時當過清兵,打過洋鬼子,也做過劫富濟貧的好漢。他的老婆全是貧苦人家鄉野農婦,全是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東北奉系軍閥張作霖被稱爲大帥,張學良是少帥。而陸榮廷則被稱爲老帥。傳說張作霖曾與陸榮廷比傷疤,結果陸榮廷的比張作霖的多,所以張作霖就稱他爲老帥。

他統治廣西的10年(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數),用老人們的話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他爲家鄉的確是做了些好事的。武鳴的明秀園,是他以前住的地方,園林幽深,有人說他在那裏埋有金條,但還沒被發現。武鳴到南寧的老路,經過高峯的那條現在已不用的路,就是他開的。南寧有個雙什麼井的,好象也是他挖的吧。白龍公園(不知道是不是改名了)裏面有個炮臺,那裏可以俯瞰整個南寧市,那門古炮可以轉向三個方面,有個地方轉不到的,那方向指向的就是武鳴。(後來電視裏看到了,叫鎮寧炮臺)

當然還有很多故事了,臨時的想到多少,順手就打了。

有時候想想,歷史也是人寫的,記載中的就一定是真實的了?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

倒瓜子臉,小眼睛,山羊鬍子,拖一條長辮子。頭上戴着一頂又黑又厚的官帽,穿着厚大衣,脖子上掛的是一串佛珠,一幅莊嚴樣子的他,在搖搖欲墜的清王朝中,力挽狂瀾,極力維護着清王朝岌岌可危的統治。在內外交困中,他自嘆: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直面現實殘酷的他,也背上了洗刷不掉的喪權辱國的罪名。他,就是我家鄉合肥一百多年前的名人——李鴻章。

可你知道“李鴻章起早牀”的故事麼?

從前,李鴻章拜曾國藩爲師。曾國藩秉承家訓,叫學生們天剛矇矇亮就起牀。這樣一來,李鴻章可受不了。他總是遲到,並找來藉口:鬧鐘不響啦,什麼交通堵塞啦,昨夜加班趕稿子,突然生病了……可是,有句俗話說得好:法多不靈。一次兩次也罷,總是遲到的他使曾國藩不高興了。

一天早上,李鴻章又推辭頭疼不能一起吃早飯,可不一會,曾國藩便叫人來說:今日務必一同進餐。李鴻章沒法,只好穿上衣服來到桌前,看見滿座文武沒有一個人動筷子,直到曾國藩點頭,大家纔開始吃,曾國藩也是埋頭苦吃,一言不發。食畢,曾國藩一字一頓對李鴻章說:“少荃,你既然拜我爲師,我就告訴你:我這裏沒別的規矩,只講究一個字‘誠’。”說罷,拂袖而去。李鴻章倍感羞愧,知錯就改,再也沒有遲到過。起早牀的李鴻章習以爲常,不再覺得苦了。

想不到,李鴻章一生勳業的奠基歸功於起早牀這個好習慣。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4

說起我們湖北的名人,那可多的去了,從古到今數不勝數,有醫藥學家李時珍,偉大的文學家屈原,田園詩人孟浩然,地質學家李四光,體操名將楊威……在燦若羣星的名人中,其中有一顆星最閃亮,他就是最令我景仰的三國時期軍事指揮家——諸葛亮。

人們稱諸葛亮爲“神算”,是名副其實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還記得“草船借箭”的故事嗎?年輕有爲的周瑜本想刁難一下諸葛亮,可神機妙算的利用霧濃的特點,便請人造好草船,這樣諸葛亮就借到了十萬支箭。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而且勇氣過人,還記得“空城計”的故事嗎?當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像黑雲一樣兵臨城下時,所有的人都驚慌失措,唯有諸葛亮穩如泰山,鎮定自若,當他頭束綸巾,手持羽扇,笑容可掬的焚香彈琴時,那瀟灑的風度,那過人的勇氣,令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嚇破了膽,也讓後世文人爲此傾灑筆墨,讚歎不已。

諸葛亮不僅智勇雙全,而且仁慈大度,令人歎服。還記得“七擒孟獲”的故事嗎?當南蠻首領孟獲第一次被諸葛亮擒拿住時,孟獲心有不服,認爲諸葛亮只是運氣好,後來諸葛亮七次擒住孟獲,有七次放虎歸山,周圍的士兵都疑惑不解,認爲打仗根本不用講究“仁義”二字,可諸葛亮卻認爲:以德服人,才能讓對手心悅誠服,才能讓對手忠心歸順。當諸葛亮心服口服的拜倒在諸葛亮的面前時,你能不爲諸葛亮的仁至義盡所感動嗎?

諸葛亮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智,勇,仁義的化身,在我的家鄉襄樊就建有紀念諸葛亮的聖地——古隆中。當我徘徊的這風景優美的古隆中時,耳畔不時想起年輕的諸葛亮在這裏苦讀詩書的聲音,浮現出劉備與諸葛亮談論天下大事的激動人心的場面。絡繹不絕的有人來到這裏遊覽參觀,作爲諸葛亮的老鄉,我感到無比自豪。

諸葛亮,是我最喜歡的家鄉的名人。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5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哪座城市能與南通相比,在這裏深深地打上一位清末狀元的烙印——他便是赫赫有名的張謇。

張謇爲我們南通作出的貢獻可大了,如果沒有張謇就沒有我們現在南通的輝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張謇會了,張謇會又稱南通商會。這裏除了擁有一般的功能外,更是體現了傳播一種精神和文化,那就是張謇先生延襲下來的敢爲人先的創業精神和文化傳承。張謇創造的南通商會能闖能拼,他們南征北戰,商行中外,在造船,建築,家紡,五金,新能源,礦業和電子等領域上都爲我們開闢了新的天地。還有張謇創辦的大生滬事務所,這些靜默的建築物彷彿在向我們訴說着張謇和大生事務所的崢嶸歲月。大生事務所原是賬房,是張謇在上海考察的落腳點。張謇先生通過創辦的事務所不斷地向南通發回考察信息。最終張謇把這些信息整理歸納讓南通跟着發展,使得南通的經濟水平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張謇還開發了狼山,軍山,劍山三大景區,還創辦了我國第一所聾啞學校等等。

張謇不僅在我們南通事業上作出了偉大的貢獻,而且在學習上張謇也是我們的榜樣。

張謇作爲南通清末的第一位狀元,他的成績和自己的勤奮努力是分不開的`。張謇少年時候受母親的影響,懷上了興業救國的遠大志向,爲此他每天飽讀詩書。有一次,張謇晚上生病了,他便去診所治病,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回到家後,他拖着疲憊的身軀開始寫作業,父母都勸說他去休息,可一切都是徒勞的。他熱愛學習,自己還總結出了今日學習今日畢的道理。他這種學習的勁頭給我們做了很好示範。

章開阮曾這樣評價:“在救國道路上,康爾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張謇先生您雖然已經逝去,但您的精神永遠活在南通人的心中,您永遠是我們的驕傲!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天長,一個美麗的小城,它東瀕高郵湖,南近長江,北枕淮河,西臨京滬鐵路,物華天寶。是皖東地區一顆明珠。它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歷史悠久,充滿了魅力。

天長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其中朱壽昌棄官千里尋母的事更是遍傳天下。朱壽昌籍貫天長秦欄人,字康叔,爲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其父乃仁宗年間工部侍郎,朱壽昌是其父庶子,母劉氏爲其父劉巽之妾,後被遺棄,時朱壽昌尚年幼,從此母子分離。朱壽昌長大之後,襲其父功名,仕途頗順,卻一直未能與生母相聚,思念之心不絕於懷。分別五十年間朱壽昌四方打探母親下落,後來他聽我說母親流落陝西一帶,於是辭官尋母,千里迢迢來到陝西一帶,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朱壽昌終於找到了母親,當時老母已七旬有餘,又有子女數人,朱壽昌皆接回家中供養,孝名頓傳四方。朱壽昌將功名利祿視爲塵土,卻千里迢迢不辭辛勞辭官尋母,如此孝心亦是感天動地,感天動地。

而戴蘭芬則是以一個狀元郎的身份留在人們記憶中。戴蘭芬出身書香門第,家中十四代均爲秀才,六歲即能賦詩,十八歲便中秀才,28歲中舉人,41歲中狀元,是皖東地區唯一的狀元,他爲人公正,做官廉潔,爲國家提拔了一大批人才,如後來封疆大史林鴻年等皆出自於其門下,52歲是“一歲三遷”成爲翰林院教習和皇帝的名譽老師,但不幸早逝,52歲卒於京城,道光皇帝爲之哀惜,死後葬於天長龍崗一帶。

二人一才一孝永留天長人的心中。我的家鄉讓我驕傲,我愛我的腳下的熱土,因爲它養了我們一方人,朋友們爲家鄉自豪吧,更要奮發學習,爲家鄉添光彩。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家鄉的名人在洋縣,說起家鄉的名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是位年過六旬的白髮老人,他高挺的鼻樑上總是架着一副老花眼鏡。從我記事以來,爺爺每天都要在宣紙上畫幾幅畫。右手架筆的關節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看就知道是常年聯繫的結果。

爺爺是一名出色的畫家,他最擅長畫花鳥畫,荷花、梅花、蘭草、菊花……他樣樣都會,其中爺爺畫的最好的就要屬牡丹了。勾勒、勾填、沒骨、潑墨一氣呵成。溫柔的淡粉加上高潔的素白。花瓣上再加幾顆晶瑩的晨露,在陽光照射下聚成一個閃閃發亮的光點。雍容華貴的牡丹在爺爺筆下展現的栩栩如生。

爺爺的畫在家鄉可是出了名的,他最出名的一副《牡丹》還被收入在小村的畫展館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8

我的家鄉鳳陽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城市。說起家鄉的名人,真是數不勝數,每當想起他們爲家鄉做出的貢獻,就一定會爲自己是一個鳳陽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在衆多的家鄉名人中,最耳熟能詳的,無疑是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

沈浩,一個看似非常普通的名字,卻令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那是一份對他發自心底的敬佩,他雖然擁有一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卻爲了追求人生價值,從容的選擇到艱苦環境中去歷練,我爲他這種高貴的品格所敬佩;那更是一份感動,感動他能夠視村民百姓爲自己的親人一般,真正去感受羣衆的疾苦,面對困難和責任更是勇於擔當,用行動去贏得了羣衆的喝彩。

初到村裏,貧困的生活環境、羣衆對他的不信任、百姓之間矛盾衝突、村裏幹部的不團結,甚至是以恐嚇、威脅和暴力相逼迫,把他完全推入了一個窘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着這重重的困難他竟沒有絲毫的退卻,反而迎難而上,改善羣衆居住條件;帶領羣衆轉變觀念;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帶領着全村人民真正富裕了起來。當他建起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高架橋,圓了村民三十多年的夢的那一刻,我的心被再一次被打動了;當看到他在羣衆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卻因心臟病而離去的時候,我的心徹底的碎了。

沈浩,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埋在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的飄揚在這片希望的田野。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像;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沈浩同志的事蹟和精神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他永遠激勵着我們朝更遠更高的目標前進。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9

提到名人,那是多如繁星啊!幾乎每個家鄉都舉不勝舉。演唱臺上的歌唱家,伏案寫作的作家,教學臺上的育人者……在我們這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城市——柳州,提到李寧,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

李寧生與柳州,他的豐功偉績爲柳州人民爭了一口氣。李寧從事體操項目,他從小就熱愛體操。他從八歲就開始了他的體操生涯,邁上了體操之道。他日復一日,在刻苦地練習着,在練習中,不管遇到怎樣難以應付的困難,他都會不顧一切的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去跨過這忐忑的難關。

李寧一身都伴着獎牌,大多數奧運會上都有他那活躍的身影,所有人都被他這個“體育天才”的能力所折服,在場的人們無不嘖嘖讚歎。人們都稱他爲“體操王子”。李寧一身的金牌幾乎達到一百多個,這也成爲了世界體操界上少有的盛事。

我們柳州人在外地人面前,總會情不自禁地說:“提到體育啊,真是不得不令人想到李寧這個體操王子,冠軍一定非他莫屬!”李寧是我們柳州一顆閃耀的金子,金光四濺。我們柳州人引以爲榮的驕傲。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0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話說得好,每一粒糧食的背後都有一個辛苦勤勞的農民。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一位農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皮膚很黑,短頭髮,經常戴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裏治農藥、除草……乾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業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

經種了幾十畝田。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充滿了智慧。王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於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裏人讀給他聽,然後用心鑽研,終於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驗。他經常說:“種田看起來簡單,學問確實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不同。有些人問他爲什麼買這種種子。他說:“憑我的經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果然,最後他收穫的要比別人多很多。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後用起了機械化。從此,他就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陣子。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真是苦也糧食,甜也糧食。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1

我家鄉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週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髮,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後門”得來的,而且靠着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周總理連忙說:“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周總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100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說着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爲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2

我的家鄉河南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名人,幾乎無人不知。他與唐朝的李白齊名,寫下了無數首驚世駭俗、流傳千古的名詩,被後人稱爲“詩聖”。他嫉惡如仇,對於朝廷的腐敗和社會中的黑暗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非常愛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恰到好處的表示了他的愛國之情。他就是寫下了一千五百多首傳世之作的大詩人——杜甫!

杜甫青年時期,曾兩次相會李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被後人稱作“大李杜”,由此可見他與李白的千絲萬縷的濃濃友誼。能和李白這位詩人結識,不僅要有學富五車的知識,更要有令李白敬佩的地方。

我們國小六年級這冊書中,有兩首關於愛國的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便是其中的第一首。這首能入駐嚴格要求的教材裏,極爲不易。在杜甫西南漂泊不定的時候,寫下了《蜀相》、《登高》以及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佳作。在這些詩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令我拍手稱奇,這句話表達了忠臣報效國家而又不得不極爲不甘的辭世而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更是杜甫點睛之筆,被後人廣爲流傳。我們經常在圖書館裏看到杜甫執筆沾墨撰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表達了杜甫心中波濤洶涌、感嘆泰山之巍峨雄偉時的氣魄……

這是一位令我讚歎、仰望的詩人,他用無與倫比的筆鋒震懾了我,用憤世嫉俗的態度震撼了我,用正氣長存的精神激盪了我。他,是一位詩人,一位偉大的詩人——杜甫。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3

我的家鄉安徽是出才子的地方,這裏出過許多名人,比如:包公、周瑜、李鴻章······可是我最喜歡楊振寧。

楊振寧1944年在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45年考取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在芝加哥大學深造,獲博士學位。他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s)提出了“楊-米爾斯方程”,與巴克斯特(er)創立了“楊振寧-巴克斯特方程”(提出了一個方程,後來巴克斯特也討論了此方程之其他意義,世稱“楊-巴克斯特方程”)楊振寧雖然只在聯大學習了短短的6年,但這卻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在《讀書教學四十年》中回憶說:“我在聯大讀書的時候,尤其是後來兩年念研究院的時候,漸漸地能欣賞一些物理學家的研究風格。”“西南聯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我在那裏受到了良好的大學本科教育,也是在那裏受到了同樣良好的研究生教育。”“我在物理學裏的愛憎主要是在該大學度過的6年時間裏(1938—1944)培養起來的。”由此可見,在聯大的六年對楊振寧有多麼重要!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之一。你的家鄉有什麼名人呢?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4

我的家鄉——南陽,可出過不少名人,諸葛亮、趙子龍、張良……而在這裏最令我自豪的,便是“醫聖”張仲景。史書上的張仲景長着柳眉小眼,一縷濃黑的鬍子使他又增添了一份莊重。

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

他一生勤求古訓,博採衆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開辯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我不禁對張仲景肅然起敬。當時政治黑暗,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於是下定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這個瘟神。

建安年間,張仲景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瘟疫對百姓的危害。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出了一部最有影響力的光輝典籍。

張仲景還爲後人樹立了淳樸無華,勤懇踏實,不驕不躁的學風。他診病和學習時遇到一絲一毫的問題絕不放過,紮紮實實地按照孔子的話去做,因爲學習沒有止境,必須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我從這位“醫聖”身上學到了對醫學的不懈鑽研和勤懇踏實的學風,令我受益匪淺。

這就是令我敬佩的家鄉名人——張仲景。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5

青島這個豐富多彩的城市誕生了許多名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論是運動員,還是作家,每個名人都是家喻戶曉。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名人都是我的偶像,但我最崇拜的人還是"青島小夥"張繼科。

張繼科5歲時就開始打乒乓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男單冠軍,讓大家對這個小夥子刮目相看。豈不知,張繼科在背後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他15歲時奪得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但因不遵守紀律而離隊,直到2006年才返回國家隊訓練。回到國家隊他不再調皮、不守紀律,而是認真練習。雖然有許多不如意,但是他沒有放棄,繼續刻苦的訓練,被選爲國家隊重點的培養優秀隊員之一。

在這次爭奪男單世界冠軍的決賽時,王浩和張繼科都實力非凡,但王浩先以雄厚的實力戰勝張繼科贏得了第一局,雖然張繼科猛追猛打,但王浩先聲奪人贏下了第一局。第二局,兩人爭奪更激烈,但張繼科以小小的失誤敗給了王浩,真是差之千里,失之毫釐。第三局,張繼科不服輸,他屏住呼吸,調整心態,連續追分,終於將比分打平。充滿信心的張繼科士氣大振,向王浩乘勝追擊,很快便領先王浩,又獲勝一局,張繼科在最後一局十分果斷,飛快發球,讓王浩措手不及,失掉了最後機會。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獲得了世界冠軍。

張繼科這個"青島小夥"獲得的成就與努力分不開,只要每個人努力,我相信一定會獲得成功。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6

柳州是我的家鄉,在這裏,有一位特別出名的人物,他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它既是我國中唐時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又是傑出的樸素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晚年被貶下柳州,死在柳州,在柳州期間寫了百篇優秀詩文,人們叫他“柳柳州”。

那時的柳州,古樹參天,雜草叢生,到處都有毒蛇猛獸,到處瘴氣盛行,嚴重的危害百姓安危。剛來這的柳宗元看到柳州的現狀,就已經暗暗下定決心,要把柳州治理好。

由於連年戰亂,柳州典貼良人男女作奴婢驅使的現象十分嚴重。柳宗元決心廢除這種非常殘酷的`剝削制度,制定了一項釋放奴婢的辦法,制定那些淪爲奴婢的人,都應該以實際計算工錢,當應得的工錢已經達到所欠債務時,就立刻恢復人身自由。這項規定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以數千計的奴婢得到釋放,回到家與家人團聚。

那時不但做奴婢的現象嚴重,而且迷信也嚴重。當時的人們生了病都不去找大夫,而是去找巫師治病。柳宗元就是一個無神論者,他爲了讓迷信在柳州消失,他就向人民傳授醫學知識,教他們認識了什麼中藥,哪些是中藥。當時也是因爲迷信,柳州人用水很困難,水也很髒。他們因爲迷信,都不敢打水井,柳宗元就用公款,召集人來打水井,讓柳州人用水不再困難。

柳宗元爲民造福,爲民着想,柳州人都銘記在心。爲紀念柳宗元,還特地建設了柳侯祠,就在今天的柳侯公園。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7

要說我家鄉的名人那非我的三爺莫屬了,他可在我的家鄉大名鼎鼎呀。他非常直白,什麼話都說落地有聲直來直去,也使得他在家鄉很受歡迎。他很固執,一根筋走到黑,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還很有能力,荒地都能變成金土地。

我跟你說說他的固執勁吧,說後你就知道爲什麼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了。我的三爺有一次和一個朋友打賭一個晚上要挖出三個電線杆坑。要知道當時電線杆兒都是用鐵鍬一下一下挖的,等大坑挖好後,再把電線杆埋進去,很深的坑,整個過程非常耗時耗力。通常一個人一天能挖一個都是不錯的啦,但是我的三爺卻硬是和別人打賭自己一個晚上挖三個。朋友說他是吹牛,做不到的,但是當天晚上半夜三爺居然真的去了,一個人硬是低頭苦幹滿頭大汗的幹了一夜,真是挖出了三個電線杆大坑。據爺爺說三爺挖完坑回到家裏倒頭大睡,一下睡了一天一夜,醒來吃了一大筐的饅頭。後來村裏的人再沒有人和他打賭了。這一壯舉也轟動了整個村子。

三爺是莊稼漢的好把式。他現在家種菜買菜,他種的菜很好很受城裏人歡迎。而他現在種的地其實是村裏很難攻克的一塊荒地,誰都無人問津,但是他通過辛苦努力卻用這塊荒地種出了美味的菜,甚至還比其他家用好的土地種菜種的還要好一些呢。使得村裏人都很佩服他。

這就是我的三爺,在我的家鄉小有名氣,在我的心目中十分高大,也十分厲害。他的作爲讓沒有開過眼界的我感到非常震驚。村裏人很佩服他我也很佩服他。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8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一變過去那種對菊花幽獨淡雅的詠歎,而是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另類品質的菊花。沒有作者那樣的革命抱負、戰鬥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詩歌的作者就是我家鄉的名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的黃巢。

至今,我們菏澤市區還有多處黃巢的遺蹟,以供後人瞻仰,人們對黃巢的事蹟也是津津樂道。

據史書記載,黃巢出生於唐末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從小就有很大的抱負,文武全才,但是當時的科舉制度卻斷絕了黃巢的仕途。有一年,天下大旱,老百姓民不聊生,可是黑暗的政治制度卻不知道體恤民情,各地紛紛爆發了農民起義,家居山東菏澤的黃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武裝力量。黃巢起義軍轉戰全國各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給苟延殘喘的封建王朝以沉重的打擊,可是後來另一位義軍首領不思進取,想享受榮華富貴,投降官府,被黃巢嚴詞拒絕了。

雖然起義軍暫時沒有投降,卻埋下了後來分崩離析的種子。儘管起義軍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可由於受到農民領袖的思想侷限以及內部的分裂,最終失敗了,但是這次大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唐政權,並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財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地主經濟,在中國古代農民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19

在大家的家鄉里有哪些家鄉名人呢?我要寫的家鄉名人,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一生中只做一道菜。”大家一聽,就知道我要寫的名人的職業是廚師,沒錯我要寫的名人就是阿恆老湯豬蹄第4代傳人姬志恆,認識他店裏做的視頻,我在網上看的時候說他做的飯令顧客吃一頓就流連忘返,爲什麼會讓人吃了一頓就讓人流連忘返呢,那就要說到姫志恆的豬蹄的做法。

他是這麼做的先把豬蹄清洗幹次,然後加入老湯,必須是傳統的製作方法,最後保持成品的香料和新鮮的曾黃色就可以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姬志恆的讓真一點也不馬虎這很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光做法上非常的精密還不行,只有做法,但在食材上馬馬虎虎的挑選也會出亂子的,所以光做法好不行,還要選好食材,姬志恆在食材上嚴格把關,他爲什麼要嚴格把關呢?因爲食材挑選不好,不僅會危急顧客的生命安全,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那是自己家傳下來的牌子,不能砸在自己手裏了,而且姫志恆,從不在食品裏添加任何化工產品,就連使用的油都是無添加的大豆油。

那大家會問,會不會因爲拖欠員工工資或其他一些原因,而導致員工不在這個公司幹了,去找別的工作,可以放心的說當然不會啦,姬志恆從來不欠員工一分錢,而且對顧客也是盡心盡力,所以他,做人做事、良心無悔。

在姬志恆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不用學習,他身上的閃光點,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比如他的認認真真,毫不馬虎。

這就是我家鄉里的家鄉名人。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0

河南的名人數不勝數,歷史上有黃帝、子產、唐玄宗、張良、……近代有:楊靖宇、袁世凱.....今天我要介紹的這位名人,是婦孺皆知的抗金英雄一岳飛。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家、戰略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岳飛出生於一個戰亂的年代,岳飛19歲時便投軍抗遼,岳飛的母親爲了警示他、激勵他、鼓勵他報國,就在他的背上用針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他始終牢記在心。

在金人入侵中原時,岳飛率領岳家軍奮力抵抗,將金國入侵者趕出了南宋,挽救了國家。結果是被奸臣秦檜害死在**亭裏,百姓們都爲這位愛國、報國的英雄而哭泣。

岳飛不僅是位英雄,還是位詩人,他的《滿江紅》也是耳熟能祥。《滿江紅》正是岳飛愛國,愛民,忠勇正是體現。

岳飛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不屈的民族氣節。他牢記家母親對他的教誨,在民族存亡時刻,挺身而出,堅決反抗入侵者,爲國奉獻的精神就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學習和成長榜樣。

岳飛勤奮好學,智勇雙全。岳飛從小就刻苦學習,因家裏貧窮,就找來小樹枝在土地上寫寫畫畫,家裏沒錢供讀書,他就爬到牆頭偷聽老師講課學知識。這樣的勤奮好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們學習岳飛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他勤奮好學的習慣,“少年強者國強,少年智則國智”。讓我們爲祖國偉大復興而學習。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1

我的家鄉陽泉有一位的名人,她叫王喜蓮,也是我的奶奶,奶奶22年的治荒坎坷路,經歷了鼠患、暴雨重重打擊以後,一場大火又將奶奶辛苦栽種下的樹燒了個精光,但是卻並沒有擊垮她,關鍵時刻,政府也向奶奶伸出了援助之手。

姑姑姑父常常上山和奶奶一起打棗,奶奶憑藉每天打棗賣棗掙得的幾十元錢維持着生活。棗樹後面的坡地曾是一大片杏樹,大火過後只剩下一棵,可這地裏如今又有了新苗,這是栗子樹,也是奶奶最看重的地方。

都說水火無情,可奶奶在經歷過水火後卻更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情意,2000棵免費的栗子樹延續了奶奶種樹的心願。藍天下,嫩嫩的栗子樹從枯枝和土塊中伸出枝來,今年陽泉市郊區林業隊把這個山頭作爲陽泉市栗子樹種植試點,讓敢想敢幹的奶奶第一個嘗試。除了這些,鄉政府又給奶奶修通了進山的路,讓她進山種樹更方便了。

山上,一側是枯枝,一側是綠葉,站在這兩重天地間奶奶依然乾的帶勁,22年奶奶經歷過不少波折,但那份堅定的心卻從沒變過。

傍晚的山寂靜,也充滿着濃郁的綠色,潺潺的小溪順山坡流下,幽谷、清泉,誰也不曾想到,從沙石裸露的荒山到換來這樣的美景,奶奶用了整整22年。奶奶說,她要把以後的生命時光都放在這山上。

山上風大,嫩枝隨風搖曳,但奶奶不怕,在她看來,有生命、有綠色就有希望。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2

我的家鄉是一座山城,這是四面環山,三面環水,人傑地靈,人才倍出,何文君就是其中之一。

何文君是略陽縣的音樂行業裏有名的鋼琴家,現在的略陽文君藝校就是由她創辦的。何文君老師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會員,還是陝西音樂考級委員會的評委。她創辦的“略陽文君藝校”,爲社會培養音樂藝術特長學生才近千人。曾榮獲漢中十佳少兒才藝大賽“最佳伯樂獎”。我就在何老師那裏學習彈琴,她是我的老師。

這天我依舊早早地來到文君藝校,我坐在樓道里,靜靜地等待前一個班下課,忽然聽到一陣優美的鋼琴聲,聲音迴盪在走廊裏,我朝教室的窗口看去,只見何老師端正地坐在凳子上,金色的捲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面帶微笑,專注而嫺熟地彈着,完全不受任何影響,彷彿與琴合二爲一。她的手指在琴鍵上不停地跳動着,讓我看的眼花繚亂,起初琴聲委婉連綿,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那悅耳動聽的樂曲久久地在走廊裏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是我沉浸在那優美動聽的樂曲中。一曲終了,我聽得如癡如醉,我佩服老師驚人的技術,也敬佩她的這種爭分奪秒,勤學苦練的精神。我也暗下決心,要在何老師的指導下,好好學習,勤練基本功。

這就是略陽縣出色的鋼琴教師何文君。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3

他,一位衣着質樸的老人;他,一位忠於黨的老人;他,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他,就是我家鄉家喻戶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幾年前,有個叫杜水華的農民工在建築工地上不幸從高空墜落,摔斷了脊椎,成爲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爺爺知道後,便去杜水華的家中,坐在牀沿上,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水華啊!千萬堅強啊!雖然你失去了雙腿,但是,有黨在,有政府在,有人民在,有那麼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爲了幫助杜水華擺脫困難,姜爺爺聯合鄉親們爲他開了一家商店,並拿出五千元作爲小店的啓動資金。杜水華非常感激姜爺爺的大恩大德,便把商店命名爲“愛心商店”。每過一段時間,姜爺爺就會用100元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樣一來,既照顧了杜水華的生意,又讓同事們歡喜,讓更多的人知道,有個“愛心商店”。

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天,姜爺爺就到紅十字會捐款五千元。第二天,姜爺爺又率先交了特殊黨費1萬元。這麼一筆錢對於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恐怕是養老的錢!但是,他卻把所有的積蓄都捐給了災區!

這就是姜爺爺,他把大半輩子都給了世上最偉大的事業---慈善事業!有人問他:“你平常省吃儉用,爲啥一說捐錢,你比誰都慷慨?”他總是激動的說:“沒有黨就沒有現在的我,我要感謝黨對我的關懷,我要和黨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4

曹文軒,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曹文軒是我們鹽城人。他的父親是個國小教員,受他父親的薰陶,他從小就愛上了文學。1974年某天,20歲的曹文軒接到一個電話,是北大法律系的老師王德義打來的。她要他進城來見個面,後來知道那是個面試。由於業餘創作,曹文軒在當地頗得名氣,也許正是因爲這一點,他幸運地進了北大。

鄉中子弟被北大錄取,這在當地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同時也是巨大的榮耀。進入北大,曹文軒刻苦學習,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畢業後留校任教。

曹文軒認爲,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苦難。我們這個時代,缺少了苦難教育,家長自己曾經經受的苦難,不願意讓孩子來承擔。“但我認爲,這種苦難,是不能省略的”。“我的孩子大學聯考的時候,總是叫苦。我說不要叫,你學到晚上11點,我們做家長的還來陪着你。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還在田裏割稻子呢,又有誰端着牛奶在一旁候着?”

曹文軒是新時期以來最出色的少年小說作家之一。“無處不在的美”是曹文軒的創作特徵,“既優秀,又暢銷”是曹文軒的創作成就。他的作品有多部走向世界。包括《草房子》、《青銅葵花》等在內的《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幾乎囊括了曹文軒所有經典的作品,爲當代兒童文學的巔峯之作,獲得了很多國內圖書大獎,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他是我們鹽城的驕傲。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5

我的家鄉在豫東商丘,這裏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一萬多年前,遂人民就在這裏發明了人工取火,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商丘這方厚土,歷史文化悠久,歷史名人如燦爛的羣星,數不勝數。但今天我既不記述遂人火祖的偉大,也不記述王侯將相的功績,我要記述的是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中英傑——花木蘭。

花木蘭是隋朝人,是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花木蘭爲了不讓父親勞累,便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邊疆十二年,屢建奇功,無人發現她是女子。班師回朝時,被封爲尚書,後來又被唐朝追封爲“孝烈將軍”並設祠紀念,英明流傳。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一首壯麗的詩,她的精神激勵着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每年的四月初八,也就是木蘭的生日,很多人都前來祭祀她,人山人海,廟會盛大,可見她在人民羣衆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人們讚頌她、敬仰她,她的精神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我們的祖國地域寬廣,我們的祖國人才輩出。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傑出的人們燦若星河,不斷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車輪。斗轉星移,我們的生活還要代代相傳,我們的歷史還要更加輝煌的書寫,厚重而燦爛的文化是我們珍貴的財富,而木蘭精神已成爲歷史文化長河中閃亮的一顆明星,它將永遠影響着中國人民。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6

還記得,在幾年前有一個身影從我正前方的電視上掠過。他看上去滿面春風、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國際著名設計師身上的那種傲氣,卻以過人的智慧撐起了世界建築史上燦爛的旗幟,以靈巧的雙手設計出了令世人嘖嘖讚歎的作品……他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蘇州的名人——被譽爲“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貝聿銘爺爺。

他設計出了許多很有名的中外作品,蘇州博物館就是他爲自己家鄉設計的作品,2002年—2006年期間設計了結合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得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本的詮釋。不僅是古色古香,而且設計的理念與蘇州的特色韻味相吻合,滿足了蘇州人民大衆化的要求。當時他已經八十多歲了,還能如此細緻的刻畫出作品,我實在是佩服不已。

毫無疑問,在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旁的盧浮宮擴建纔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建於十二世紀,後又經它的設計而重建。仍不失古典的高雅和優美。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的金碧輝煌的宮殿。它正門的玻璃金字塔就是貝聿銘爺爺設計的。

美國國家美術館、北京香山飯店等都是他主持的重要項目,多國都有他的設計作品,被人們稱爲“現代派設計大師”、“建築設計界的奇才”,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貝聿銘爺爺。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7

說起名人,同學們必須會想到那些戰鬥英雄、勞動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來歲,個子不算高。臉上佈滿了皺紋,一笑起來皺紋就更深了。雖然奶奶長得並不出衆,可她扎出的掃把卻個個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種掃把苗子用來扎掃把,因爲每年總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幫他(她)們扎。還有一些人也想學,奶奶就會毫不吝嗇地教她,直到把她教會爲止。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你奶奶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其實,奶奶的這個手藝並不是跟誰學的,而是她看別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學的。之後慢慢就學會了。

其實,做掃把也不是很難。先把掃把苗子曬乾,種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剝掉,用錘子把杆子錘開,然後用繩子把它紮成掃把就能夠了。但是,要注意一點,必須要紮緊,否則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發奇想,問:“奶奶,你剛開始學扎掃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呀?”奶奶說:“有啊。”我說:“那你給我說說吧。”奶奶說:“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掃把,突然,用東西把杆子梳開的時候,那東西上面有一顆釘子鬆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不學了?”奶奶說:“這點小困難算什麼?我跟本就沒有想過。”我說:“哦。”突然之間,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名人”——奶奶。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8

我們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們村的“養豬大戶”——李大叔。

李大叔養的豬個個肥頭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來斤重,活像一個個大肉球。

李大叔養豬十分有經驗。每一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來把豬圈打掃打掃,給豬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幹完後,他便爲豬做“早餐”了,“早餐”十分豐盛,不僅僅有上好的豬飼料,還有一些青菜蘿蔔呢!李大叔的豬也很乖,從不挑食,不管給他們什麼食物,它們都會全部吃完,從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飯。每一天中午,李大叔便會請來獸醫,爲他的豬檢查身體,看看有沒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讓獸醫爲它們打針,直到好了爲止。晚上,李大叔便會搬來一些稻草,爲那些豬鋪上,讓那些豬睡得暖和些。難怪,李大叔家的豬會養得這麼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豬賣掉,留下小豬仔,此時讓那些小豬仔長大後再賣。李大叔一年就因養豬就賺了七、八萬元錢,沒過幾年,李大叔便發家致富了。

村裏的人看到李大叔養豬能發家致富。便去請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猶豫地對大夥說:“只要對豬有無微不至的關照,那麼豬也不會虧待我們的。”大夥聽了,都明白了自己養豬不能發家致富的原因:沒有給豬好吃的,沒有爲豬看病……此刻,我們村裏的人都改正了養豬的方法,全都發財了,此刻,大家都感謝李大叔的提醒,讓我們村的人都發家致富了,過上了小康生活。

我十分敬佩李大叔。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29

他是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上在體育場“鳥巢”內傳遞聖火的第四棒火炬手,他是2004年雅典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他在17年的運動生涯裏30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他就是中國著名殘疾人舉重選手啓東的張海東。

張海東出生在啓東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在他開始蹣跚學步的時候,一場高燒使剛滿週歲的他雙肢癱瘓,那之後的十多年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時期。1987年,張海東開始參加體育運動,開始練習輪椅競速和輪椅投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海東認識了南京市盲人學校體育都師王興江。在王興江老師的引導下,開始用業餘時間練舉重,開始了人生旅途中一項更加艱難的跋涉。從此,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張海東始終如一地搖着輪椅車,每一天往返十幾公里趕往一個幾乎露天的棚子裏進行訓練。此時寒冷的冬天裏,他曾多次連人帶車摔倒地冰天雪地上,半天爬不起來;炎熱的夏天裏,汗水浸透全身,雙手抓槓鈴時直打滑,險象頻生;但他從未有過放下。

功夫不負有心人,驕人的成績回報了張海東的努力。張海東的17年運動生涯中,得到過無數塊金牌。

1994年,在第六屆“遠南”運動會兒上,他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舉重,之後的十年中,只要是他參加的比賽,都會旗開得勝,遙遙領先。張海東曾說過:“體育讓他這個以前極度自卑的人變得成熟而自信。”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0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張爺爺。

他一身陳舊的中山裝,一頂老式的鴨舌帽,一張黝黑而又飽經風霜的臉。

張爺爺經常坐在村子裏的大柳樹下,他的面前擺着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擺着各色各樣的泥人,什麼“孫悟空”“機器貓”“櫻桃小丸子”……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一天中午,我懷着好奇的情緒來到了老人的攤前,只見老人正望着剛完成的“小畫眉”出神呢,喜悅之情真是溢於言表。過了一會兒,他把這隻“畫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瓏的面孔上,有一張纖長的嘴。此時眼睛雖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卻覺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韻。

在我觀看“畫眉”這短短的幾分鐘裏,一個“豬八戒”的半成品已經展此刻我的眼前。只見張爺爺一手舉着“豬八戒”,一手託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麼。過了一會兒,老人拿出一些紅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變成了一瓣“西瓜”,他又從箱子裏取出一些黑色的泥,此時留意的給“西瓜”裝上了瓜子,你別說,簡直像極了。之後老人把精心設計的一瓣“西瓜”放在了“豬八戒”的手裏,哈,“豬八戒吃西瓜”最後完成了,你瞧“豬八戒”那貪婪的饞樣兒表現的淋瀝盡致。圍觀的人不斷髮出嘖嘖的讚歎聲。

“寶劍鋒從墨礪出,梅華香從苦寒來”,又有多少人明白這泥人背身後的故事呢?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1

我的家鄉在開封,那裏有許多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胡詩俊先生,他是一名著名的烹飪師。

胡詩俊先生,他是(1906-1978)杞縣城關人,自幼聰明勤快,垂髫之年即幫母親燒火做飯,與烹飪結下了不解之緣。你知道嗎,他12歲拜名廚師朱培蘭爲師,在杞縣明升樓飯莊當上了掌鍋小師傅。

在1927年他到大同飯莊操業,受其舅父、名廚師蔣士奇點撥,紅白兩案諸技日臻成熟,尤其精於蒸、溜、炸、扒和清湯製作,被衆人譽爲“胡小匠”,蜚聲全鎮。還有,他所制菜餚工藝嚴謹,師古而不泥古,不斷推出新品種:清湯製劑料全味鮮,潔淨清澈;油花捲鬆軟別緻,賞心悅目,食之可口;芙蓉雞片狀如水蓮花,晶嘗欲滴,品嚐者拍案叫絕;冰糖肘子如堆銀砌玉,素雅剔透,甜香不膩,餘味無窮;紅薯泥在舊工藝的基礎上佐以山楂丁、玫瑰片、青紅絲等輔料,更加香甜可口,氣味芬芳;油炸品酥香鬆脆,長時不皮軟……

而且他在職數十年,資深藝精,肯爲國家培養人才出力,對某些名廚“挾技自重,祕不傳人“的自私行爲深惡痛絕。他除隨身帶徒數我名外,1956年還在開封地區舉辦的廚師培訓班上與開封地區特級廚師蘇永秀、一級廚師李春芳同堂執教,培訓學員多人。晚年猶不時到食堂示範表演,傳授技藝,爲培養杞縣飲食業後繼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2

今天,我去了姥姥家,談話之餘,姥爺突然問我:“之政,你認不認識附近穆莊的名人穆鐵柱?”隨後,姥爺就給我講起了他的故事。

原來,穆鐵柱曾經是一個紅遍半個中國的籃球明星呢!聽說,他身高比姚明還高,有228釐米。當時,村子裏的人都引以爲豪的說:別看我們村子小,也能出“高人”!

但是,二十幾歲的穆鐵柱從來沒摸過籃球,又怎麼能成爲一個籃球巨星的呢?原來,有一天,一個和他一起做活的工人用手和他比了比,回去說:“有一個大個子,我掂起腳,伸手都夠不着他的下巴。”這位工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被一位籃球教練聽到了,教練的眼睛都亮了。這位教練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這個大個子,經過一番考驗,發現這樣的籃球天才僅僅靠自己是沒有能力教的,就想把穆鐵柱推薦給國家。可是經過向相關部門推薦沒有一個願意接收,於是這位教練親自帶着穆鐵柱去北京,給他找適合的教練。

聽到這裏,我不由自主地感嘆道:“哇!這位教練花的工夫真多,就像伯樂一樣啊!”後來,穆鐵柱在“八一”隊獲得了很多次冠軍。在奧運會上,也登上過領獎臺。後來大家都評價他:“是一位在球場上所向無敵的猛將。”

可惜的是,三十幾歲就退役離開了球隊!後來幾次的奧運會中,再沒有中國人登上過領獎臺。穆鐵柱在球隊待了14年,這位世界最高“珠峯”,被稱爲“半個球籃”。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你的身邊都有哪些名人呢?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3

我的家鄉合肥不僅物產豐富,更是人才輩出的地方。

楊振寧,美籍華人,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我覺得他是個天才,4歲時母親教他認字,5歲時他竟已認識三千多個漢字,他讀國小時成績一直很好,中學還沒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時楊振寧才16歲。他20歲大學畢業後便進入西南研究院。楊振寧爺爺在1945年的時候考取公費赴美國留學,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1949年他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開始同李政道合作,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世界物理學的最高榮譽。1966年以後,他長期執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創立並主持該校的理論研究所。

楊振寧爺爺不但聰明過人,而且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於是,他於1971年回國訪問,他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中國的第一人。他先後被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授予一個萬分光榮的稱號————“名譽教授”。他現在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我十分敬佩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努力用功,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4

說起山東,。那可是一個人才衆多的地方,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字孔明,人稱臥龍。他住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在他出生的第四年爆發了黃巾起義,諸葛亮因此失去父母,跟住叔父一起生活,他看見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隱居山林。因徐遮介紹,劉備三顧茅廬請他,而出山。諸葛亮出山後爲蜀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諸葛亮才智過人,我記得在一本書上看見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周瑜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於是要他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他利用他掌握得天文地理知識推算出十天後會有大霧,於是就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草船,利用大霧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巧妙地完成了任務。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還有常人的勇氣,你知道空城計的故事吧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着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諸葛亮,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軍師,我們爲他感到自豪。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5

俗語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今天我介紹的“狀元”卻來自“行外”,他就是今年46歲的丹陽人葛鳳才。

葛鳳才從小就喜歡騎車,1979年分配工作時,爲了能天天騎車,他到丹陽郵政局當了一名投遞員。送信之餘,他常常在田埂、鐵軌上練車技,天長日久就練就了一手“絕活”。

他被人們稱爲“車王”。2006年1月20日,葛鳳纔在上海外灘廣場挑戰“吉尼斯之最”,成功地從303只啤酒瓶口上騎車通過20.12米的距離,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同樣令人稀奇的是,他還能連人帶車停在接觸面僅0.5釐米寬的鋼管上呢!

因爲車技既驚險又具觀賞性,這幾年葛鳳纔出足了“風頭”。多次應邀到江蘇衛視、湖南衛視表演絕活,兩次參加央視“想挑戰嗎”節目並獲得冠軍。

面對榮譽,他沒有沾沾自喜。“最近我又接到重要任務,正在勤奮苦練,要爲國人爭光。”原來,上海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心邀請他作爲特邀嘉賓,將在世博會上向中外來賓表演他的絕世“車活”。

我介紹的這位“名人”很牛吧!但是我們不光要看見他顯赫的成就,還要學習他的那種面對榮譽不沾沾自喜的品質。他的成就是日積月累才能得來的,不容易。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

家鄉名人的作文 篇36

一間矮小的、昏暗的屋子裏一位老人和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女孩各坐在一個小板登上,老人手裏拿着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刷刷幾下就剪出一副圖樣。小女孩開心地大叫起來,一把搶過剪紙,左看右看,滿心歡喜把它夾進一本很厚的書裏。

那個小女孩就是我,而那位老人就是我外婆的爸爸——我的太公。我的太公現在已經九十三歲了,是我故鄉震澤的一位壽星,他的拿手好戲就是是剪紙。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一把普普通能的剪刀在太公手裏翻來折去便要什麼就有什麼了,人物、動物、器物、植物無所不能。太公他的手又大又粗糙,手掌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手紋,就像一塊乾旱的土地。太公正是用這樣一雙手剪出一張張美倫美奐的剪紙。

太公不僅手巧,而且還很樂於助人。過春節時,鄰居們常常跑到太公家裏,要太公爲他們剪“福”字,或是一副“喜鵲登枝”,當人們來的時候,太公總會拿一本本子,記上人的名字和要的東西,人們常常有喜事時也會叫太公剪“喜”字,鄰居們爲了感謝太公請他吃飯,但外公常常擺擺手說:“沒什麼,沒什麼,我力所能及的事嘛!剪紙就當是我給你家的祝福吧!別客氣,別客氣!”

我常常問太公,你爲什麼不接受人家的邀請呢?太公總是撫摸着我的頭回答道:“幫助別人,不僅別人快樂了,自己也很快樂,如果需要別人的回報,怎麼稱得上‘助人爲樂’,你說是嗎?所以你以後幫助別人了就能體會到這種快樂了。”

太公就是這樣一位平易近人,樸實、樂觀的老人,別人對他也十分敬佩,我當然也是非常喜歡太公,是他從小就深深的影響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