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注重家教家風培育家國情懷作文(精品多篇)

注重家教家風培育家國情懷作文(精品多篇)

家國情懷 篇一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家人與祖國哪個更重要?家人是世界,祖國是太陽,我與世界共存亡,可我不能沒了太陽。

在我還牙牙學語時,父親就抱着我教我背古詩。他每次都會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詩人生平,寫作背景等有助於理解的東西,我也聽不下去,就總是動動這個,摸摸那個,他也到不以爲意。但有天下午,父親那讀古詩時嚴肅的神情把我嚇到了,我一反常態,認真看着父親,我吃驚地看到在他講到詩人的寫作背景時紅了眼眶。那天下午父親講的是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也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字——愛國。

長大後,看了許多書,其中不乏有愛國人士的故事,也慢慢的瞭解到了一些人,一些事。“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的樊錦詩;“青山忠誠的衛士,死亡的永恆對手,投身於一場大火,長眠在木裏河兩岸”的救火英雄;捨棄了家人,團圓,奮不顧身堅持滿分作文網站在抗疫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與爲防疫捐獻物資的愛心公益者們……

“在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這樣纔不會愧對於祖國的養育之恩”“只要國家需要我,保證隨叫隨到”“能爲祖國做貢獻,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這一件件事,一句句真摯的話語,牽動着多少人的心絃。不知爲何,我竟會想到父親。

愛國也是曹植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是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徐錫麟的“直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還是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更是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父親教會了我很多道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他那次讀詩時微紅的眼眶下所蘊含的深刻的道理。我想,那可能會陪伴我終生,我也會牢牢地記住它。

注重家教家風培育家國情懷作文 篇二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於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一天,表組她們來我家玩,媽媽臨上班時交待我們打掃衛生――拖地和抹灰,一個小時後,幹完了所有的活。我們各自幹自已的事,我寫作業,云云看電視,軒軒上網。下班後,媽媽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當面檢驗。忽然,媽媽問道:“是誰抹的灰,是誰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靜軒說道,剎那間,媽媽怒氣沖天,大聲說道:“‘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你看看,這就是你抹的灰,爲什麼書櫃書下面沒有抹?還有,爲什麼地上還有灰塵?”話音剛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聲來,但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不等我回答,又衝着她們使出了獅子吼:“軒軒、云云,你們怎麼回事,妹妹沒幹好活,你們當姐姐的,居然幹得比妹妹還離譜,瞧瞧,這茶几跟沒擦一個樣,軒軒你居然連被子都疊不好,你們還怎麼當紫怡的榜樣?……”唉!可憐我們三的耳朵。

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

星期五,放學回來的我衝回家,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就努力奮鬥,想快點寫完作業好出去玩。可樓下不時傳來的笑聲使我寫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沒寫完還可以留到明天寫,我還是下去玩吧。”就這樣,我和樓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玩,沒寫作業,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媽媽就嚴厲的問我:“紫怡!你的作業寫完了嗎?拿來給我看。”“還……還沒,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寫。”媽媽聽了生氣的說:“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課,明天何其多,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怎行?現在立馬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房間……

其實,嚴格只是我們小孩對大人的。代名詞,實質上蘊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們不愛學習,大人怎麼辦;我們有了判逆心態,大人怎麼辦……我原本不愛英語,爸爸堅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讀,現在我的英語很好,經常在比賽中獲獎。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總是讓我在作文網或報紙上投搞,開始寫作時,爸幫我寫好提綱,經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過爸爸這關,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質的提高,經常在作文網徵文中獲獎,報紙也多次刊登了我的習作,還有兩篇習作入選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

描寫愛國情懷的作文 篇三

愛國,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這是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中的第一句,的確,熱愛自己的祖國很光榮,古往今來,就有很多這樣的事例。

說起“愛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家喻戶曉的愛國英雄。屈原的千古絕唱;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牙山五壯士的大義凜然;放牛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成就了驚天動地的愛國主義精神。讀着他們的故事,常常會讓我肅然起敬,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一次,我正在外面玩,突然,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是誰在唱國歌呀?我繼續聽了下去:“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舊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安全的時候……”啊?國歌怎麼會是這樣的?他在那裏胡改國歌?真是個不愛國的傢伙!我正想去批評他,可是他是個中學生!我猶豫了,去吧,可能反被他罵一頓;不去吧,內心又覺得愧疚。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名胸前飄揚着紅領巾的低年級國小生走到了那位中學生面前,先敬了一個隊禮,接着說:“你好,哥哥,國歌是不能隨便亂改的!”那個中學生一顫,連忙說:“哦,謝謝你提醒我!是我不對!”說着,他漲紅了臉,走開了。

由此可見,愛國不僅僅是爲國捐軀、精忠報國。在身邊的一些小事中,只要有着一顆熱愛祖國的心,同樣可以維護祖國的尊嚴,爲祖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我可以說:愛國,不難;愛國,你能做到,我能做到;愛國,大人能做到,國小生也能做到;愛國,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家國情懷 篇四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詩書萬卷,字裏行間無不見“家國”。無論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壯志誓言,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擔當,無論是“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奉獻之情,還是“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的大胸懷,大境界……一切的源頭都是深埋藏在華夏兒女的心中生根發芽的家國情懷,其早已滲入每個人的血液,流淌着,代代相傳。

家國情懷,是個人對國家,及其文化帶着深深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以及責任感。其中帶着對家,國,的深情大愛。常言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好,家亦好。

而家國情,永存國人之心的原因,正是“自信”。直至2019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日本的兩倍多;完成史無前例的南水北調工程;建成世界第一三峽大壩;雜交水稻的成功培養,獲得巨大增產,養活更多的人;嫦娥四號着陸月背,祖國航天奇蹟驚訝世界;中國天眼,北斗衛星,神舟飛船,兩彈一星,北京奧運,中國女排……等等的國家榮譽,賦予了每位國人強大的自信,我們自信於世界,於祖國,於家。祖國的強大,是我們堅實的後盾,是我們引以爲豪的。

家國情,存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厚流光”,其燦爛滿分作文網悠久的歷史,對每一個華夏兒女影響甚大,《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的故事印在人們心中,使我們懂得,孝敬,就是最大的道德。屈子的《離騷》感慨“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教會後人要爲堅持高尚品節,不懼生死的忠貞之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影響着我們,指導着我們,我們又怎會不從心底自然而然地生出家國情?

家國情,還藏於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於百姓幸福康健的生活中。人常說“沒有和平的時代,只有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國家,中國,正是一個支持和平的負責任大國。在中國境內,沒有戰亂紛爭,沒有民族危難,沒有社會動盪。若是問有什麼,那自然是安定祥和的社會,安居樂業的人們過着舒適祥和的生活。2018年九月,日本臺風“飛燕”破壞了大阪關西國際機場連接外界的唯一橋樑,瞬間機場成爲海上孤島。中國的救援人員以及大使館人員迅速到達該地,護送我國子民安全撤離。中國的擔當,不僅表現在國際大事上,還體現在心繫羣衆,關愛子民上。歷經接近七十年,每個國人心中,對祖國的愛,不言而喻。

人們的家國情,是骨子裏抹不去的,對祖國家園的熱愛深情。愛大家,並不是要求我們拋棄小家,而是要我們自“小”到“大”,由心而發,流出名爲愛的涓涓細流。

描寫愛國情懷的作文 篇五

愛國是一種崇高的情感,愛國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國是一種偉大的情懷。鄧小平同志說:“我榮幸的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爲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的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祖國。

熱愛祖國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去的。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爲了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抗議: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爲終身教授。但他回答說:“爲了抉擇真理,爲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於帶着妻兒回到了北平。回國後,他不僅刻苦致力於理論研究,而且足跡遍佈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譽爲“人民的數學家”。

此外,還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生物學家童第周,核物理學家錢學森,高能物理學家張文裕······他們個個都滿懷愛國之志,爲國家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爲中華兒女,我們應該用實際的行動來體現我們的愛國熱情,來爲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家國與情懷大學聯考作文 篇六

林則徐曾說:立國望西。意思是站在中華的土地上,遠望西洋。

近日,學校將校訓中的“家鄉情懷,世界眼光”改爲“家國情懷,世界眼光”,這更改,在強調愛國情懷的同時,也在提醒廣大——學子由鄉及國,拓展視野,立足祖國。“達,則兼濟天下。”約是如此。家國情懷,要求我們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成才與否,都要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而世界眼光,則要求我們投目世界,目標遠大,爭創一流。兩者互爲補充,相互增進。

泱泱中華,歷經無數風霜雨雪,幾經沉浮卻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而今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直超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國。這正是無數愛國仁人志士獻出心血的結果。古有文天祥,過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登岳陽樓,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陸游,疾筆書,北望中原氣如山。今有羅陽、航母試驗爲國捐軀;莫言,追求文學,根植鄉土;屠呦呦,探尋青蒿,嘔心瀝血。正是這些仁人志士的心血奉獻,甚至以生命爲代價,才孕育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鑄就了中華千年一脈的民族傳奇,創造了中華巨龍騰起的民族奇蹟。也正是他們的他們的愛國情懷,滋養了中華人民五千年,使之滲入每個中國人靈魂最深處。

斑斕世界炫彩奪目,風雲變幻,機遇與風險並存,唯具有世界眼光,才能與時俱進,引領世界潮流;林則徐,海國圖志,打開中國近代化大眼。錢學森,出國深造,爲國防現代化裝上虎牙。改革開放,爲經濟現代化添加引擎。正是這些偉人的世界眼光引領了中國的發展,爲中國源源不斷地注入活流,也正是這些活流的注入,使得中國在現代化舞臺上大放異彩,也正是他們對卓越的追求,塑造了他們。

古人曰:“自古忠義兩難全。”今人云:“愛國與追求兩難全。”最近,傳出李嘉誠撤資大陸,大學聯考狀元轉籍國外,科研人員大量“外逃”,不禁令人發問:在具有世界眼光。追求卓越的同時,是否還能保持家國情懷?在我看來,兩者並不矛盾。愛國情懷,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根。有了根,才能在人世浮沉中保持一份本我,才能在世間磨難中保持本初,在塵世迷茫中保持一份本心。一個有根之人,方能披荊斬棘,直至彼岸。世界眼光是枝葉,只有枝繁葉茂,才能從“世界”吸收養分,壯實自我,進而反饋祖**親這片沃土。我相信,舉國13億人的力量,足以撐起一片供中國人民發展的舞臺。

紮根祖國,以望世界,成就自我,鑄就中華!

注重家教家風培育家國情懷作文 篇七

統中國重家風。家風琳琳琅琅,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揚州個園有兩副楹聯:“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就體現了這一點。家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來卻很少被提起。在種種“神回答”中,雖有調侃,但也見其式微。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言下之意是,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可社會現實常常是“老實人吃虧”。有聲音稱,當下社會除卻成功別無信仰,而且爲了成功可以拋棄一切。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太累了,甚至難有出頭之日。但必須看到,這會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這種狀況不會延續只會削弱。而且,我們處在同一條船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誰也不能做社會責任的“逃兵”。這種責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證。

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這是一種誤解,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家庭單元的縮小化是一個趨勢,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風存在的意義。這些年來,有關富而不貴,以及“富不過三代”的話題,爲有些人焦慮爲有些人樂道。這同樣可以從家風上尋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質、錢財,而貴是指素質、教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財富觀。對於不少人來說,家風的好壞甚至影響和決定人的一生。

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四風”很重要,休慼相關、互相影響,還可以在中間加上“家風”。雖然不能無限擴大家風的重要性,“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可能有些絕對。但換一個角度看,從家風開始,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改善,這在方向和策略上卻是正確的。有用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拾起來,最膩味的是先爭論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爭論中不用。

別讓家風也成爲“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家風這個源頭清澈了,有利於涵養好的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