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共2篇)

第1篇: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

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共2篇)

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Little Mary loves the it rains,she could take out her oiled-paper is a beautiful e are yellow fishes and blue men and red houses painted on it.

小瑪麗喜歡雨。每當下雨的時侯,她就會拿出她的油紙傘。那是一把美麗的雨傘。上面畫着黃色的小魚,藍色的小人和紅色的小房子。

The rain fell on the umbrella and made soft noises on her seemed as if the blue men and the yellow fishes were talking to rain was their voices.

雨點落到傘上發出柔和的嘀嗒聲,就像是藍色的小人和黃色的小魚在和她交談似的。雨聲就像是他們的說話聲。

第2篇: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

小編覺得這篇油紙傘國小英語作文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工藝品,作爲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製或布制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着大陸客家人遷移至臺灣定居,也令中式油紙傘在臺灣生根發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媒婆會用紅色油紙傘遮着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着。琉球古代婚禮上也有用到油紙傘。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有的要用“番傘”。

宗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爲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爲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徵。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爲藝術品和遊客紀念品售賣。

2008年,分水油紙傘製作工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水油紙傘廠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分水油紙傘傳統制作技藝被專家譽爲"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分水油紙傘第六代傳人畢六福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從而成爲中國唯一的手工油紙傘代表性傳人。

起源

油紙傘是漢民族傳統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經常使用的尼龍鋼架傘是19世紀英國人根據中國油紙傘的開合原理,使用現代材料,工業化生產改進而來,雖然方便攜帶、價格低廉,但卻是毫無生命的工業品,傳統油紙傘那種雅緻天成的美感,是尼龍鋼架傘永遠無法比擬的。

客家方言中,“油紙”與“有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爲嫁妝,含“早生貴子”的意思;“傘”的正體字“傘”字裏有五個人字,象徵着多子多孫,傘面張開後形成圓形,爲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父母會贈予一把油紙傘,希冀支撐門戶之意。

道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爲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是因爲油紙傘有趨吉避穢的功效。

傳播

中國製傘歷史悠久,最早的傘由魯班的妹妹發明。

春秋末年,中國古代著名木工師傅魯班常在野外作業,若遇下雨,常被淋溼。魯班妹妹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象“亭子”,收攏如棍,

張開如蓋。這就是最早的雨傘。東漢蔡倫發明紙以後,出現了在傘紙上刷桐油用來防水的油紙傘,文人雅士亦會在上油前在傘面上題詩作畫,以遣情懷。宋時稱綠油紙傘。以後歷代均有改進,有紙傘,油傘、蝙式傘,最後形成今天的大衆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

油紙傘在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日本早期將油紙傘稱爲“唐傘”。油紙傘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越南、泰國、老撾等地後,又結合了當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風格和名稱。明朝《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製作過程編輯

傳統的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全部依賴手工完成。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大致來講,分成如下幾步:

1.號竹:即選竹

2.做骨架:削傘骨,並進行水浸、日光晾曬等必要的技術處理,然後鑽孔、拼架、穿線、串聯傘柄傘頭製成骨架。 3.上傘面:把裁好的紙粘上骨架,修邊、定型,曝曬 4.繪花:於傘面繪上圖案 ,曬乾

5.上油:最後在傘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乾後就可以使用了

目前中國內傳承較好的油紙傘作坊,如秦風漢月油紙傘、若水堂油紙傘等,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86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繪製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爲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韻味,不使其淪於工業化。比如傘託,必須是從大山裏砍伐下來的通木。製作工具也歷史悠久,品質控制嚴格,要求“四溝”平整不露接頭、“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豬鼻孔”,塗桐油也要求均勻。傘面繪製也很講究,由專業畫師完成,主要取材於傳統國畫題材。也有各種民間題材,切合不同喜慶場合,比如婚聘的油紙傘。 內涵寓意

油紙傘因其歷史悠久,古典懷舊,內涵豐富,寓意吉祥,深受各類人們的熱愛,中國油紙傘文化主要表現在:

1、代表多子、多福

油紙與“有子”音近;傘架爲“人”字形(由幾十個人字形狀組成);傘字。繁體是“傘”,從繁體字角度看,是人字頭下面四個“人”字,自古寓意爲五子登科。

2、寓意節節高升

傘骨爲竹,竹報平安,寓意節節高升。

3、寓意美滿、團圓、平安

傘形爲圓,寓意美滿、團圓、平安。

4、代表恩愛百年

自古油紙傘下演繹了多少經典愛情:《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紅傘爲媒,同傘風雨,結下千古奇緣的佳話,戴望舒《雨巷》,描繪了“古鎮+雨巷+油紙傘+美女”美好浪漫的景象,油紙傘早已成爲浪漫古典愛情的符號。

5、消災辟邪、平安吉祥

在中國民間,傳說桐油可以消災、辟邪、驅鬼,有桐油紙傘放在家中,當然可以平安吉祥了。

6、高貴典雅

油紙傘本身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用油紙傘裝飾裝修,在燈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貴典雅。漢服+油紙傘,更是中國古典高雅美的標誌。

7、祭祀祖輩先靈

在很多地方,有用油紙傘祭祀祖輩先靈的習俗。習俗來源於中國古代皇帝打着黃蓋傘,表示至尊無上。用油紙傘祭祀祖輩或亡靈,顯示其在是陰間地位顯赫,不受苦受難,可早日投胎轉世。

8、預祝金榜題名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習俗,就是赴京趕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裏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紅油紙傘,即“包袱傘”,又稱“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很多地方,親朋、家長、同學買一把油紙傘,預祝大學聯考成功。

9、喜慶

紅色油紙傘代表着喜慶,我國家很多地方,做壽、結婚、生子、喬遷、高升等依然保持送紅色油紙傘的習俗。

產地

很多人一提到油紙傘,言必稱蘇杭,好象蘇州、杭州才應該有油紙傘。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事實上,油紙傘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傳統日用雨具,是一項傳統、普遍的手工業。從前的油傘作坊就像裁縫鋪、鐵匠鋪一樣,遍地開花,尋常可見。只是從上世紀

五、六十年代以來,受現代工藝的衝擊,機械化生產的金屬骨架布傘取代了傳統手工製作的油紙傘。傳統工藝的油紙傘,工藝講究、繁雜,年輕人不願從業,使得曾經風靡一時的油紙傘,到了消失的邊沿。先前,遍地開花的傘廠(傘鋪、作坊)所剩無幾。

中國現只有安徽涇縣、婺源甲路、四川瀘州、浙江杭州、湖南,還有就是臺灣美濃。現已被列入“非遺”保護的有瀘州紙傘、杭州綢傘和婺源甲路紙傘。瀘州紙傘、杭州綢傘申報得早,一同被列入爲國家級“非遺”。後來申報的甲路紙傘,是省級“非遺”,接着在申報國家級。論規模、工藝,是婺源甲路紙傘。甲路紙傘起源於鹹淳五年(公元1269年),康熙甲戌年(1694年)載入史冊,1936年在國際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恢復生產後產量逐年上升,2014年產銷量30多萬把。其實網絡中傳聞的油紙傘多有是婺源甲路、四川瀘州生產加工的,只是代理商而已。

秦風漢月

作爲千年帝都的北京,自古不乏製作精良的油紙傘,但傳承並保留下來的已爲數不多。

秦風漢月油紙傘專業製作傳統油紙傘。油紙傘傘骨加工廠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江南。北京朝陽區東壩東窯藝術區有傘面翰花製作作坊。油紙傘現已成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會製作油紙傘的藝人已不多,秦風漢月油紙傘的工廠集結了民間技術精湛的製作油紙傘的藝人,他們都是油紙傘製作的世家。

秦風漢月油紙傘傳承傳統油紙傘製作工藝,純手工工藝,傘面爲傳統棉紙,傘骨爲蘭竹,刷純天然桐油,傘柄和傘骨均保留素材原來的顏色,帶有古樸的韻味。同時,秦風漢月還不斷進行創新,研發,在傘骨、穿線、翰花等關鍵工藝上改革創新,油紙傘圖案除了傳統國畫常見題材,如花鳥、人物、山水、石板拓印等,還開拓了臉譜、手繪青花系列等新題材,此外,還有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量身定做的特色。 秦風漢月油紙傘爲千年傳承的古法制作。工藝複雜,週期較長。一把油紙傘,從號竹(選竹)到泡竹(水浸)、蒸竹(水煮)、曬竹、刨竹、刻竹、鑽孔、拼架、穿 線、串聯、裱傘(把裁好的紙黏上骨架,修邊、定型),曝曬、翰花(於傘面繪上圖案,曬乾)、油傘(在傘面刷 上熟桐油)、曬傘,經過八十一道工藝,十五天左右的製作週期纔可完成。因此,一把秦風漢月油紙傘集結了多種獨有特點:

①爲千年傳承的古法制作,具有較高收藏性和傳承性。 ②傘面爲專業畫師手繪,油紙傘具有升值的潛能。

③獨特的青花瓷圖案包頭,更具中國古典特色,爲秦風漢月油紙傘增添一份優雅。

④油紙傘的每一份材料皆爲精心選制,精美、結實、耐用,抗風防雨性強,可反覆開合3000餘次。

一把油紙傘集合了瀕臨失傳的手工藝、文人墨客之書畫和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樸懷舊,精緻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秦風漢月油紙傘,收着是一種思念,展開掛在牆上或掛於屋頂能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讓整個空間充滿藝術感,格調高雅。

四川瀘州

起源於明末清初的瀘州制傘業,其歷史與瀘州老窖差不多。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是瀘州油紙傘的“黃金時期”。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靠近瀘州小市碼頭的珠子街是“油紙傘一條街”。極盛時,瀘州有100多家油紙傘廠,從業人員有上萬人,主要集中在現江陽區藍田、泰安、沙灣等地,年產“大紅傘”2000萬把。

直到上世紀70年代,實用方便的鋼架傘逐漸取代了油紙傘,瀘州從事油紙傘生產的人開始轉行。到了90年代,已經很少有人從事油紙傘生產了。

洋傘流行後,瀘州油紙傘的工藝日漸式微,油紙傘工序繁複,製作成本高,利潤少,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2004年當地只有三十多名老工匠繼續這門工藝,當時不少人擔心瀘州油紙傘會失傳。2005年10月,上海吉尼斯大世界瀘州油紙傘再度寄邀請函給江陽區政府,當地油紙傘業就開始復甦。

油紙傘業復甦後,先在雲南、貴州及瀘州古藺縣、敘永縣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盛行,作爲祭祀、恭賀、饋贈等禮儀用品。不久又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澳門等地區。

瀘州具有400多年的油紙傘生產製作歷史,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於2008年被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被專家譽爲“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中央電視臺曾專題採訪報道。

瀘州油紙傘具有如下特點:

一、歷史悠久,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民間工藝品、仿古工藝品;

二、瀘州油紙傘基本保持其幾百年的傳統制作手工藝製作方式,號稱是“中國傘工藝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三、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特殊,生產的油紙傘真正具有雨具功能的,把美觀與實用功能結合在一起。

四、經久耐用、工藝精細、品種多樣、花型美觀,以古典油紙傘爲代表的一批新興油紙傘企業將傳統文化與時尚文化結合在一起,推動了瀘州油紙傘的發展。 現時瀘州當地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近幾年,瀘州當地從事油紙傘加工企業、作坊或個人越來越多,工藝也出現了一定的革新,很多廠家採用了電腦彩印的傘面,正成爲瀘州當地重要的旅遊產業。分水油紙傘廠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油紙傘傳統制作技藝被專家譽爲"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分水油紙傘先後七次登上央視頻道,參加國際級、國家級展演二十餘次。最具特色的滿穿傘,用五色絲線穿、渡二千多針,竹跳開關,一片雙檔,堪稱傘中絕活。[6] 2013年“分水油紙傘”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7] 畢六福成爲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製作技藝國家級唯一法定傳承人。

製作材料及過程

現時當地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

70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從削竹到描繪圖案都是全手工,沒有使用機器。材質也固守傳統,比如傘託,必須是從大山裏砍伐下來的通木。製作工具也歷史悠久,如油墨石印就有450多年曆史。圖案也很講究,切合不同喜慶場合。婚聘的油紙傘,圖案是“龍鳳呈祥”、“牛郎織女”、“天仙配”等;恭賀孩子新生的,是“二龍搶寶”、“寶蓮燈”、“喜鵲鬧梅”、“仙女散花”等;生日饋贈則是“百鳥朝鳳”“不老鬆”、“八仙過海”、“彭祖老仙”等。

三河古鎮

三河古鎮油紙傘具有 400多年的生產歷史,三河古鎮油紙傘製作工藝於2009年在蕪湖“中國第八屆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上喜獲設計和製作金獎。

三河古鎮傘面花色多種多樣,僅染色就有20餘種,有的緋紅如晨曦,有的蔚藍加淨空,有的翠綠如碧水;或單色,或套色,五彩繽紛。在秀麗的傘面上,又經刷、噴、畫多種工藝,描繪上古鎮風景、花烏、山水等圖案,爲三河古鎮油紙傘錦上添花,更顯美觀大方。

傘面採用三河古鎮風景,故名三河古鎮傘。三河古鎮油紙傘採用印染、貼畫,手繪,印刷等方法,繪有古鎮八景、小橋,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紅、棗紅、和平藍、墨綠、桃紅、桔黃等二十幾個品種,具有外型美觀、選料講究、設計精美的特點。

主要用途 作爲雨具

作爲經久耐用的中國傳統雨具,油紙傘在我國使用歷史已經1000多年。 實際上,油紙傘是很好用的雨傘,相比尼龍鋼架傘(洋傘),油紙傘更加經久耐用,也更加抗風。只是在存放方面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不要放在過於乾燥的地方等。另外,在北方乾燥地區,油紙傘不適合長期暴曬。

油紙傘雅緻天成的美感,是尼龍鋼架傘這種工業品永遠無法比擬的。

客家婚嫁嫁妝

舊時客家習俗婚嫁時包括聘金與嫁妝,其中油紙傘也是陪嫁妝奩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紙”與“子”諧音,有“早生貴子”之意,“傘”字包含5個人字,寓意“多子多孫”。油紙傘的傘軸意取中空正直,無私無邪。圓形的傘面則取其“圓滿”之兆,象徵婚姻圓滿成就;另外送傘陪嫁亦有表示用來遮日避風防雨,驅惡避邪之意。其它的妝奩則還有五色衫褲、梳妝檯、腳桶、尿桶、門簾席、木箱或皮箱等,較富有的人家的嫁妝則另有金銀首飾、綾羅綢緞及被褥毛毯等等。另外女方也會有送一些有吉祥諧音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蔥、韭菜等,以紅繩或紅布條捆綁後作爲陪嫁。

用油紙傘作爲嫁妝的習俗在現今臺灣及東南亞等地的客家族羣中,仍然廣被採用。

客家喪葬撿骨

由於大陸的客家人多居住於山區,死者多葬于山上,客家人初次埋葬死者時不立墓碑也不起塋,而是在“二次拾骨葬”時(通常爲三年、五年或更長時間之後),再舉行隆重的改葬儀式。決定改葬時,在遣屬選定改葬的墓地後,於農歷八月七年級(或是大寒前後)請來安葬師傅,焚香祭奠之後掘墓開棺,並在油紙傘的遮蓋下撿拾遺骨,再用山茶油將遺骨拭擦乾淨。之後再將先人遺骨按“撿金”及“做地”等步驟重新隆重安葬。

瑤族訂婚信物

油紙傘在隆回小沙江一帶的瑤族中是一種訂婚的信物。如果男女雙方情投意合,男方家便按照傳統風俗請媒公去女方家提親。媒公第一次提親,不用準備禮物,主要是爲徵求女方父母同意。訂婚當日,男方的媒公要攜帶一把紅油紙傘去女方家,進屋時將傘放在堂屋神龕上,並由女方取下傘,若女方有意結親會將各色花布和以絲線所紮好的12個三角形的布球吊在紙傘的傘骨上並將傘收攏,傘的邊緣現出一寸多長的彩須。之後媒公再將繫有彩須的油紙傘帶回男方家,以作爲定情的信物,表示訂親成功。在路上媒公不可打開傘觀看,若之後男女雙方離婚,則男方需將彩色絲線布球退還女方。

傣族喪葬

聚居於雲南的傣族用緬紙(傣語稱“嘎拉沙”)做油紙傘,所用的油是芝麻油,傣族人相信傘可以引領死者到天堂,因此是陪葬的必需品。現時在勐遮鎮能購買到用緬紙製成的傘。

名家作品

油紙傘

蘇憶安

清晨灑下了一場雨,在巷脊深處化作了點滴的柔情,邊上的大門,在鵑啼聲中悄然敞開,門院裏,清風帶出了陣陣花香,和着傾城的雨霧,走出了一位錦袍佳衣的福州女子。

她婉約着弓着身子,扶着門欄,將步子點在了府門外青石板上,撫了撫錦袍,含蓄着淡笑,悠悠地晃悠着那繡滿福州的油紙傘。

行走在雨霧迷濛中,她的步子在巷裏恍惚着,和着細雨一同點吻着青石,和着清風一同吹散滿巷煙雨,她拂起了煙柳,漸漸遠去;恍惚間,她出了巷坊,轉身一挪,便留下那煙雨福州。

吻一吻巷外的野菊,嗅一嗅西湖畔的竹光山色;她多情地在白馬河畔左右徘徊,偶然間,她轉悠到了三坊七巷;坊巷裏粉牆白瓦,潦草相掩。她抖晃着花傘,走過劉家大院,登上了水榭戲臺;在戲臺上,她膝下婉約的身子,清風中,拾起了一片碎瓦。

一路徘徊,一路輾轉,先過柳堤橋,後到衣錦坊;一路桃花一路開,滿是南國煙雨情,無情煙柳有情雨,油紙傘上繪江山。她,悄悄着行過了煙雨的纏綿,西子湖畔憑倚古榕的長鬚,如是思念,竟也念起了一曲惟美,“煙雨偏宜晴更好,約若西施未嫁”,“福山福地福州城,西湖一曲雨彌矇。”

穿過那千年的福州,行過那萬年的歲月,怯步在時光的長夢中,福州女子愛上了福州。三山古寺,是古城的記憶;大洋之岸,是古鎮的情懷;青石碎瓦,是古巷的風華;美麗的福州,世界的榕城,江南的福地,煙雨的彌矇······這是最美的福州城。

那個女子,走過了,也記下了,她的福州。走過的那些,是她遠永的記憶,不老的思念;紅顏不屈在三山,澡堂外菸氣瀰漫,前邊便是三坊七巷;行人怯步,人來人往,竹屋木閣,青石雨巷;穿梭其間,紅綠滿江南,丹色醉江山,朵朵油紙傘,片片油紙傘,檀香傘柄,天涯芬芳。

如煙雨,風花落。油紙傘晃抖着,雨霧纏綿着,福州女子隱匿在了福州的街巷人羣中······

雨巷

戴望舒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着愁怨的姑娘。

記憶中的,油紙傘

網絡作者

【編者按】記憶深處塵封着一把油紙傘,塵封在青春往昔不期而至的雨季裏。時隔多年了,戴望舒的雨巷早已在時光中斑駁陸離,那些串不起的詩行如同串連不起青春舊事,早已定格成記憶中的蒼茫遠景。只是生命中有些人,有些事,終還是無法忘記的。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

青春少年時,便頗喜席慕蓉的詩,喜歡她輕白的淺吟低唱把時空場景朦朧至若隱若現,喜歡那字裏行間挾裹的婉約情愫,似一縷花香,有一種直抵心腑的柔軟,彷彿可以穿透暮藹氤氳的歲月,令人暇思溼潤,恍若置身於江南一片空濛的煙雨飄緲中。

記憶深處塵封着一把油紙傘,塵封在青春往昔不期而至的雨季裏。說起了油紙傘,就不得不說起江南,說起江南,就不得不說起心中縈繞的江南情結。無法窺知這份情結糾集在何時了,追溯較早記憶,應是戴望舒那首《雨巷》。許是這首詩予我心底的江南情結點染了首筆。那些年少時的憧憬也如水墨般淡泊,常常幻想着能夠撐一把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寂寥的雨巷, 去相逢一個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

時隔多年了,戴望舒的雨巷早已在時光中斑駁陸離,那些串不起的詩行如同串連不起青春舊事,早已定格成記憶中的蒼茫遠景。只是生命中有些人,有些事,終還是無法忘記的。想起當年來自江南的她,背影纖纖,溫潤如玉婉約似詞,那眉睫間偶露的憂愁,也恰如雨巷走出來的丁香女子,當年是怎樣觸及了一位少年曾經悸動的心絃。

不再回頭的 不再是古老的辰光 也不只是 那些夜晚的星羣和月亮 儘管 每個清晨仍然會開窗探望每個夏季 仍然會有茉莉的清香 可是有些什麼 已經失落了 在擁擠的市街前 在倉皇下降的暮色中

這些年過去,有時關於江南的記憶是不忍觸碰的,只是於時光透過指縫某個不經意的恍惚,偶逢一窗綿密的秋雨淋溼了心致, 仍會在心頭浮現一個熟稔久遠的身影。總會止不住於窗前想及,那江南的雨,此刻是否也如窗外這樣悄悄潤下?江南的她會不會撐開那把久違的油紙傘,走過弄堂滴水的屋檐,走過潮溼仄仄的青石,又消隱在雨巷的深處?當然我是不得而知的,只是說不清是因爲那份懷念,還是因那眼前綿遠的秋雨,心緒倒是憑添了一縷漲寞悵惘。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沉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江南的她,當年儼然就如從宋詞中走下來的女子,記得那天細雨瀝瀝,她倚窗而立,用江浙女子不疾不徐的糯軟話語輕吟這些詩句時,一窗煙雨內的她明眸皓齒呵氣如蘭,周身圍攏着一種江南閒適淡逸的氣息,別有一番韻致。我望向她的目光竟有些呆了,彼此之間瀰漫着一種隱約的靜默。現在想來那份無垠的靜默是那麼短暫又那麼長久。記得後來我也與她聊起了心底的江南情結,聊起了戴望舒的詩句,我對她說起,她就像我夢中雨巷走出來丁香女子,許是她有所了悟意會,輕笑着把話題岔向了江南典雅的園林,烏鎮的小橋流水,還有暮色四合時的西塘。

與她只有三年相處的緣份,際遇註定是要別離的,她回故鄉我回了北國。最初曾有一段無法釋懷的日子,有些怕江南這樣的字眼印記,那些少年的情愛是詩行中無法言喻的難懂,是記憶裏一場不散的筵席,是令人日漸消瘦的心事,是舉箸前莫名的傷悲。關於江南的情結被我回避着埋藏着,漸而埋藏成了心頭一個揮之不去的淡淡鬱結。

江南的雨,是江南的靈韻,而油紙傘則是江南煙雨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記得那年各自回鄉前,她收下我的贈物,一把產自她故鄉的油紙傘,那時她是有一絲詫異,有一些無言感動。而我是有些黯然神傷的,也許這就是宿命吧,與她相逢在少年的雨季,她執傘而來,如雨中盛開丁香,又合傘歸去,空留傘底收藏起的,那些經年不散的花香,於我生命沿襲的旅途中,竟然是如此的,歷久彌新餘香嫋嫋。

歲月蹉跎,從少年到而立,從理想到現實,那些少年花香般的情懷早已湮滅於時光的長河。很久沒有想及那份江南情結了,而這份情結之於我現在的意念,已不同少年心底青澀的蘊藏。應該是變的寬泛些了吧,隨入一條江南小巷便可潛入一段歷史,某幢青瓦白牆的宅第也許就出過某位才子,某些典故。在我的眼中,江南的一顆樹就可入詩,一條河便是一篇散文,如佇足於細雨霏霏的高處遠眺,那眼底則生生就是一幅天然清雅的水墨。我想江南二字本身就涵蓋了一種斑駁前塵的筆墨香氣。與她分別十載有餘,互無音訊,偶爾想及,倒也真有些世事流離前塵斑駁的感慨。幾年之前,於友人處得悉她已爲人婦。那一刻,我不由想起那個少女的她,想起了那抹呵氣如蘭的明媚倩影。也不知現在的她過的好不好?飄雨的時節她還會不會用那把油紙傘呢?我莫名笑了笑,關於油紙傘的記憶,彷彿又再一次於記憶中妖嬈盛開。

十多年了,其實直至現在我也從未去過江南,並非沒有機緣,可能還是有些不忍驚動舊唸的顧慮。也一直不肯給自己定下一個前去江南的期許,但我知道有一天,或許我會輕輕走近江南,走近江南的雨巷,許是爲了一種心底的尋覓吧。時光飛舞世事流離,歷經了太多的斗轉星移物是人非,而只有她和某些記憶始終不變。

若不得不分離 也要好好地說一聲再見 也要在心裏存著感謝 長大了之後 你纔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 纔會了無遺憾

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其實去與不去又如何呢,江南就在那裏,江南一直在我心裏,在我的夢裏。我的心底又怎能止息這份堆積多年的情懷?我想還是應該感謝吧,感謝這份一直以來的江南情結,於歲月中醞釀出花香般的甘露。儘管伴隨着些許惆悵,但每每想及,在驀然回首的剎那,依然感覺如山崗的滿月般皎潔豐盈。

前些日子,深夜的牀榻燈下,偶翻起了席慕蓉的詩集。偶然看見《前緣》中寫道:人若真能轉世,世間若真有輪迴,那麼我的愛,我們前世曾經是什麼?你若曾是江南採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朵。那一剎那,這詩句竟突然酸楚了雙眼,一個如羽毛般柔弱的影子於我心谷輕盈掠過,禁不住思潮起伏久不能息,人生之美,許是就美在那漸行漸遠的驀然回首之處。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 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鬱香

想來,江南也是離我很近的,近到了我的夢裏。記不清多少次在夢裏,我的雙手彷彿觸及到逶迤飄灑的江南煙雨,我彷彿看到了晨曦中的小橋,黃昏中的木槳櫓影,還有位結着丁香花一樣愁緒的少女,正斜倚在一扇古老的窗口,靜靜守望。

我想,儘管我始終不會給自己一個尋覓江南的期許,但我終會有一天,要輕輕走近江南。那麼在此之前,就讓江南一直在我的夢裏流連徜徉吧。紅燈高懸芭蕉掛雨的長街中,燈火闌珊處那不是我的影子嗎?我走下了小橋,轉入幽長小巷,我要去尋覓那把雋於記憶中油紙傘。 不知,小巷深處會不會有那樣一場相逢?一位皓腕執傘的江南女子,彷彿於一闋清怨宋詞款款走下,經過我的身邊,糯軟話語恍如隔世,她會不會是我前世的戀人?如果不是,那她爲何又在擦肩時分,予我了一次深深的凝眸?雨珠順着小巷的青瓦屋檐滴落着,我在雨裏,雨在夢裏,夢在江南里,我夢中心湖泛起了圈圈漣渏。小巷深處驀然空靜下來,一陣涼風拂過,風中似有細碎的丁香花,在我身邊飄然迴旋,我這是在哪裏?她又在那裏?小巷盡頭我在悵望着,也許在等候那年的那個少女,她是否也正在趕來的路上?雨在下,嘀嗒,嘀嗒,夢溼了,江南溼了.天色暗了,我的心我的夢,終於彌留在江南的煙波深處......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