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

站在高處,同樣有揮之不去的彷徨與孤獨。不被理解的痛苦,只能默默在心田裏瘋狂滋生長大——沒有人,與你的思想站在同一高度,又怎麼去提,並肩奮鬥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1

站在高處,一覽衆山小,站在高處,高處不勝寒。手可摘星辰的危樓,究竟有着怎樣風骨的人,纔看傲然臨上?

縱觀歷史如同波濤洶涌的大海,層浪堆疊,淘洗中帝王將相或昇華或湮滅,如同泡沫須臾。他們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供認瞻仰的、曾在高處意氣風發的剪影,更有他們徒步登高閣的勇氣與心境。

我想,傲然凌於高處所需要的,必定少不了一顆凌雲的心。

有一顆凌雲的心,纔能有披荊斬棘的'決心與勇氣。在中國浩大歷史卷冊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偉人——周總理,早在求學若渴的少年時代就立下雄心壯志: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多麼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句話。而衆所周知,懷着這樣的一腔熱血,周恩來歷經多少載風吹雨打,終於登上歷史在華夏大地上的一個新高度,登上了自己人生的頂峯。

有一顆凌雲之心的,還有《史記》這部史家絕唱的作者——司馬遷。

忍受着宮刑的奇恥大辱,司馬遷仰天長嘆一聲,繼而卻咬緊牙關下定決心要完成《史記》的編寫。誰能想象他的路途上有多麼艱辛孤獨,而他的內心卻在受辱的鞭策下燃燒着怎樣熱烈的追求。若沒有一顆超凡脫俗的凌雲之心,是什麼讓他完成如鳳凰涅盤的重生?

有一顆凌雲之心,才能抵禦高處之寒。有一顆凌雲之心,就意味着有了夸父追日般的執著,有了乘風破浪的理想,有了手可摘星辰的豪邁,有了窮盡天涯的勇毅……

如此,不正是一個登高望遠的勇士所需具備的嗎?相反,若是心志平庸,遇到困難就伏地不起,遭受風雨就折翼難飛,這樣的人,又怎能突破重重天,親近高處的雲?

所以,人活一世浮光掠影,何不趁早放飛自己的心,讓它與飛鳥作伴,與清風作侶,與日光同暖,與明月同醉?

終有一天,當你傷痕累累追隨心的軌跡前行已久時,你會發現,你已傲立高處!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2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要想清楚全面地瞭解周圍的事物,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得到最真實最客觀的結論。

東坡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天下皆贊奇秀的廬山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也是千差萬別。只有從不同方面觀察過廬山,才能真正瞭解到廬山的美。

正如故事中一直覺得別人衣服從沒洗乾淨的那個女人一樣,是狹小的角度使她沒有發現自己的窗戶是髒的。因爲沒有明察秋毫的眼光,使她喪失了會當凌絕頂的能力與一覽衆山小的高度。

想要欲窮千里目,還要更上一層樓,以狹小的目光看待事物,不只是“千里目”不再“千里”,連本有能力爬上的“樓”,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景罷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越有思想的人,看到的往往比普通人更多更全面。聖人被人們尊崇,也許是因爲他們的想法能夠揭示最真實最本質的道理。墨子說:“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君子所做的事,使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眼光來評判,都無可非議,並從中汲取有益之處。正是因爲有如此精神,纔會有李世民與魏徵的美談,纔有被鄒忌一席話點醒的齊王。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人有着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看事物的高度。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因爲不同的人不同的眼光,所以纔會有屬於每個人無可複製的人生。魯迅先生說:“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纔有路。”在既遠又暗的.前路面前,有人退卻也有人放棄。而魯迅先生正是有登上高山看清形勢的遠見卓識,才因此具備了叫醒中華睡獅的力量,成爲那個時代少有的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壇領軍人物之一。

歌德說:“你要指點四周的風景,首先要爬上屋頂。”高處不勝寒,當一個人能夠爬上高處看到與以前千差萬別的風景,這風景帶給人的不只是進步的喜悅,還有更高一層的眼光和更爲全面的思維方式。這風景也便不再是單純的美景,而是帶給人一生好處的經驗與財富,是成功路上的第一桶金。曾見過這景色的人,會變得更爲謹慎和縝密,犯得錯會越來越少,眼光會越來越敏銳,心胸也會變的越來越寬廣。這時面前的事物再也不會被各種表象所覆蓋,所見的事物能夠輕鬆的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對於事物的評價會變得全面和客觀。這便是最美的景色。

人從牙牙學語到垂垂老矣,一生見過許多風景,增長見識與閱歷,瞭解到大千世界的繁華,瞭解到心靈深處的純淨。一步步的成長,一步步艱辛的登上高山,那一刻你看到的纔是人生最美的風景!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3

看高處與看低處之間有種落差,叫做威儀。生於華北平原的泰山不是因爲它的海拔才立一碑“五嶽獨尊”,重要的是它分娩於華北平原的腹地。“觀泰山路八千,觀於泰山小衆仙”,仰望高處與俯瞰低處之間,泰山的孤單,孔夫子的威嚴。

當然,因爲仰望泰山與俯瞰衆山,於是有了高低貴賤,有了階級,有了等級,有了高於一切公共權力的皇帝。身高不過六尺的始皇帝拒絕低人一頭的視角,從此面北的朝臣不得不保持看高處的姿勢。

咸陽已沉默於黃河的淤泥,高人一等看低處的.渴望未曾廢離,並且隨着黃河氾濫這片氣息奄奄的土地,直到現在,也許將來。我們長的不高,卻虛榮看低處的彎腰,於是高跟鞋的腳銬。我們才疏學淺,卻虛榮看低處恃才物傲,於是背後自以爲鄙視詆譭的嘮叨。

擡頭與低頭之間,有種眷戀,叫做鄉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繁華,也抵不過一碗鄉愁,夜靜思鄉,詩人沉默於紙上。

看高處抒情於景,看低處思索於情,有種沉默,叫做詩。“擡頭野曠天低樹,低頭江清月近人”,一千年前,一位詩人在建德江畔留宿,憑靠欄杆,詩人習慣性的擡頭仰望,低處的梧桐撐起蒼天的威儀,低處蔥蘢,高處蒼茫,是在考慮“日暮鄉關何處是”?還是在後悔當初忘在枕頭下的船票?春意闌珊,詩人打了個寒顫,低頭拿紙巾正醒着鼻涕,忽然注意到原本掛在空中的一盤明月正與自己近在咫尺波光粼粼地對視,低處的湖面因爲明月的點綴而顯得更加柔情似水,平易近人,於是,建德江邊,有一首詩,吟唱千年。

拿起一本現代詩,看不到明月,找不到故鄉,只有一些沒有理由的憂傷,海德格爾如是說:我們是迷失家園的一代人。看高處,時針的速度被瞌睡放逐,看低處,近視的原因不是書本,而是屏幕,於是,我想說:我們是懷着鄉愁尋找家園的一代人。

看低處,腳步只剩孤單,看高處,沉默只剩謊言;看高處,烏雲漫天,看低處,瓶裝水的泛濫;看高處與看低處之間,似水流年。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4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終極一生都在尋找自由,尋找自我選擇的自由。我們一步步地走過國小,中學,甚至大學,都是爲了長大成人的自由而不懈努力。

掙脫狂妄自我的枷鎖,逃出盲目迷失的桎梏,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跋涉的路途。這條路註定是一場孤獨的苦旅,然而我們卻永不孤單,在這片赤誠的土地上,無數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走向那份希望,那個未來,那個無數子民匯聚的中國之夢。

在這片浮躁的土地上,先賢流傳的文化將是爲社會降溫的最有利的保障。

悠悠五千年文化長河,我們一代代從這條孕育智慧的流水中汲取生活的饋贈,同時又爲未來的兒女們,送去沁涼的福音。當時光走過相似的'拐角,先祖的智慧之肩爲我們舉起了文明的高度,爲我們贏得自由。

在這片迷茫的土地上,我們更需要自主和獨立,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我,維護同胞的權益。

動盪的年代裏,胡適那一句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一言震響一個世紀的迴音,和平的年代裏,我們更應該找到自我的意識,人民個體的權益,而不是一味地迷信羣衆的呼聲,哪裏沒有自我的存在,就等於一無所有。

自由是少數人的戰利品,是對於自身不懈地追求,是對真善美的傳承與弘揚,更是知識給予我們永不消逝的饋贈。

2021年高中高處作文議論文5

讀罷千百遍‘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終有所領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又豈是我們的肉體。我們的心,我們的靈魂也該如此,因爲惟有登高方能博見啊!

讓心站在高處,給他一片遼闊無遮的視野。

不論身在何方。心有多高,視野就有多大,一個人若是在黑暗的一隅,哪怕身世顯赫也難成大器,只要心在巍峨山巔,縱使身處茅檐下,也能名垂宇宙。

就如同宋徽宗,身爲大宋天子,統御九州,卻終日只知琴棋書畫,完全忘卻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這歷史悲劇正是因爲宋徽宗的心只停留在‘文人’的位置,卻從未達到帝王的.高度,山石花鳥已將他的視野填滿,再也容不下天下蒼生。

而又如杜甫,一生仕途不順,顛沛流離,本應只求溫飽足以,可他卻始終放眼天下,心懷蒼生。‘三吏’‘三別’寫盡了天下百姓苦難,身居漏屋之下卻仍不忘‘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他用文人的筆寫成一部史作文書。也正是因爲他站在了巔峯,讓他看得到天下苦難與黑暗。‘詩聖’指的不僅僅是他那傳頌千古的詩句,更是他觀照蒼生的心靈。

歷史的洪流洗刷了多少普通士子,而衝不走,抹不掉的正是那站在高處的心靈,那般廣博無垠的視野,才能把名字刻在歷史的豐碑上,令後人瞻仰嘆服。

釋迦牟尼拈花,只有迦葉微笑,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能眼見到,卻體味不出美的所在。當你擁有了一種拈花微笑式的感悟能力,你就會發現,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宇宙。萬物都有其美之所在,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面對滾滾長江水,孔子發出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慨。黃河也使李白有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啓迪。

人的一生,不妨看作是心靈登高的一次旅程,隨着視野的開闊,我們的眼乃至心中便不再是榮華富貴,而是天下蒼生,是時間與空間,是夢想與現實的交織。

讓心站在高處,讓我們不畏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