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張家口市張北縣回鄉見聞

今天是大年初八,回家的日子裏時間總是過得飛快,這幾天在家休息的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家鄉很大的變化。我的家鄉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壩上地區,是離京津地區最近的高原地區,夏天氣候涼爽是良好的避暑勝地。

張家口市張北縣回鄉見聞

一、京張高鐵—出行新便捷

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連接北京和張家口的高速鐵路,成爲了家鄉近幾年最大的變化之一。因爲京張高鐵的開通,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縣城居民的出行方式。這次從北京轉車回張家口,高鐵行程只需要1小時17分鐘,比普通列車(K/T)的3.5小時,行駛時間將近縮短了一個多小時。家鄉人民到北京首都出行時間的縮短是京張高鐵帶給家鄉人民最直接的生活效益,而長遠來看它是北京連接西北的快速通道,也是京津冀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加快北京與周邊地區之間人們的出行,對建設開發、生意往來、文化交流、拉動經濟等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草原天路—家鄉新名片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家鄉的草原天路逐漸成爲京津冀地區廣大遊客自駕打卡的網紅景點,成爲家鄉的一張亮麗的名片。草原天路分爲東線和西線兩條道路,不僅全面改善了家鄉周邊12個鄉鎮10多萬人的出行環境,持續提高了當地的交通條件,並且吸引了大批遊客參觀旅遊,進一步促進了當地旅遊產業和經濟發展。

隨着草原天路帶動家鄉旅遊事業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漸有了改善,成爲了老百姓心中的扶貧路、致富路。草原天路沿線逐漸形成了樺皮嶺、巖片山、雞冠山、六代古長城等景區景點22處,旅遊餐飲、農家樂等300多家,全年接待遊客750萬人次,旅遊收入68.7億元。同時藉助草原天路的優勢,老百姓銷售土特產如土豆、莜麥、亞麻等和營業農家樂等餐飲,去年人均純收入多達6000元,而2013年以前,草原天路所屬轄區人均收入還不足3000元。

在草原天路現有的基礎上,去年以來,張北縣以脫貧攻堅爲抓手統攬全局,依託草原天路資源優勢,又投資500餘萬元在臺路溝鄉後大營灘村實施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在白廟灘鄉盤常營村開發休閒農業扶貧示範項目等等。隨着這些新型項目的落地生根,相信當地的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富有,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

三、光伏電站—老百姓脫貧致富

通過扶貧幹部和老百姓的共同探索,光伏扶貧已經成爲家鄉的一種精準扶貧方式,投入少、回報穩定並且可持續。自從2017年春節起前家鄉逐漸建起了光伏電站,家鄉老百姓的生活開始越過越有盼頭。而隨着全縣最後14座村級電站併網發電,張北全縣光伏扶貧電站已經累計達到174座,實現光伏電站覆蓋貧困全人口,這讓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都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以德勝村爲例,2017年春節前建成了總佔地面積24畝100千瓦和400千瓦電站各一座,現已全部併網。村級扶貧光伏電站佔用的土地原來是村集體所有的荒灘地,電站併網發電的所有收益歸村裏所有。該項目20年可實現收益1365萬元。其中60%的電站收益用於增加村民收入,40%用於電站運營維護及全村公益事業,例如幫助村民購買醫療和養老保險等。

四、馬鈴薯—家鄉新品牌

在大力發展草原天路旅遊業和光伏電站精準扶貧的同時,馬鈴薯逐漸成爲了家鄉的新品牌。張北縣地處壩上,海拔高、光照強、溫差大,有馬鈴薯育種的傳統。以前張北縣德勝村的村民們單打獨鬥,種植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產量小。2017年以來,德勝村流轉土地300畝,建起了280個微型薯大棚,並聯系國內農業專家和專業農業公司,幫村民發展微型薯種植,提供技術支持和倉儲,村裏的貧困戶優先租賃,每個大棚400平方米、租金每年1000元,去年德勝村馬鈴薯喜獲豐收,每個大棚實現淨收入1.5萬元。

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爲了幫村民找銷路,村委、扶貧幹部多渠道、多方面對接協調,積極聯繫龍頭企業,開拓馬鈴薯市場。目前已經與相關農產品公司簽訂了規模可觀的馬鈴薯商品訂單。此外,德勝村還積極開拓線上市場和新興銷售渠道,打造獨具特色的村級電商平臺, “德勝”牌馬鈴薯已經上線銷售。

五、 移動網絡—長輩的快樂

移動互聯網也在家鄉全面普及開來,無論是移動支付、滴滴出行還是各種外賣商城都在縣城裏面流行開來。不過最讓我感嘆的是,一些60歲以上的長輩,都已經學會使用微信、支付寶甚至抖音等APP,家裏的老人、長輩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不停的使用微信小程序製作個人旅遊、聚會合影、全家福等各種電子相冊,在家庭羣裏面分享給從外面回來的晚輩們,或者分享給他們自己的親朋好友。雖然他們在相冊製作的過程中,有些運行程序、操作界面還不是很理解,但是他們在兒女的輔助下還是能順利的完成相冊的製作,當他們完成一個相冊的製作就像是我們小時候完成寫完一篇作文、答完一張數學卷子一樣喜笑顏開。這種年輕人眼裏有些落後的電子應用在長輩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中不停的分享和流轉下去。

六、疫情防護—淡化的年味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歡度春節每戶人家都會忙碌起來,貼對聯、沾窗花、掛燈籠、放鞭炮。在除夕這一天,一個家族的親戚朋友都要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回來,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在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大家要穿上新衣服走親訪友,在給長輩拜年和晚輩壓歲錢的同時並互道“新年好”等祝福語。從正月七年級到正月十五,家鄉的街道上也會掛滿紅燈籠,大型公園裏面會聚集各種各樣的花燈展,供家鄉的市民們參觀遊玩。並且在初五、初十、十五等日子裏還會有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等羣衆遊行表演節目。

然而在全國人民即將歡度春節、享受春節喜悅的時候,武漢肺炎的傳播、爆發打亂全國人民的節日氛圍,由歡樂的春節變爲緊張的疫情阻擊戰。

爲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生活場所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向居民用戶發放《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防護》宣傳單,向羣衆講解冠狀病毒的嚴重性,勸導羣衆春節期間儘量不走親訪友、不串門、不聚餐,需出門時必須帶好合適的防護口罩,要時刻提高警惕,不能有僥倖心理,確保自身安全。在轄區人員集中的地方張貼《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宣傳海報,懸掛宣傳標語。對從武漢和湖北返鄉的人員進行大排查,嚴格不漏一人一戶,確保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用84消毒液對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對社區內居民小組、園區及綠化帶等點位的每一處隱蔽角落進行清理整治,消滅衛生死角,確保社區環境乾淨整潔。

在緊張的疫情防護中慢慢的快要度過一個春節假期了,從2010年去西安上大學到現在工作,我也是一個離開家鄉10年的遊子了,也許正因爲有了這個特殊的假期纔能有時間慢慢感受家鄉的變化,看到家鄉發生如此多的變化,尤其老百姓都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打心底裏是真的開心,祝願家鄉在以後的日子裏發展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