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青少年網癮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青少年網癮的調查報告

青少年網癮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關於青少年網癮的調查報告

鹽道街中學:羅晨旭指導老師:蘆葦

一、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青少年爲什麼會行成網癮還有網癮帶給青少年哪些危害

二、調查方法

從網上收集資料

三、調查結果

綜合新華社電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18日發佈《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2014)》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佔青少年網民總數的9.72%,將近50%的網癮青少年主要的上網目的是聊天或交友。

報告指出,在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的具體活動中也存在着較大的差別。如,網癮青少年中玩網絡遊戲的比例(40.77%)高於非網癮青少年(28.61%)將近13個百分點,而聊天或交友雖然也屬於娛樂性的活動,但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中,參與這一活動的比例幾乎沒有差別。

根據數據顯示,娛樂性活動和實用性活動比例在網癮和非網癮青少年之間差距很大。其中玩網絡遊戲和獲取信息的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比例差距較爲懸殊。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祕書長郝向宏認爲,這說明網癮青少年更偏重於玩網絡遊戲,而非網癮青少年則更偏重於藉助網絡獲取信息以及學習或工作。因此,正確引導青少年利用網絡獲取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網成癮,而對於青少年玩網絡遊戲的放縱則可能促使其上網成癮。

報告指出,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接近10%,需要各方繼續對青少年網癮問題加以關注,並採取各種措施來預防青少年上網成癮。

報告顯示,男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癮比例(13.29%)約比女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癮比例(6.11%)高出7.18個百分點。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於沉溺網絡。報告顯示,18歲至23歲青年網癮比例較高,達到了11.39%。

報告指出,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均對娛樂休閒類遊戲有較高的偏好。有超過60%的非網癮青少年對娛樂休閒類遊戲有較高的偏好,而網癮青少年則對角色扮演類和比賽競技類遊戲有較高的偏好。這說明我們應該更多關注網上娛樂性活動對青少年的影響。另外,網癮青少年更多利用網絡獲取社會機會。報告顯示,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擁有更多“經常”通過網絡成功獲取學習、求職、創業等社會機會的經歷。

爲了解當前國內青少年網癮的狀況,研究解決青少年網癮問題的對策,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於2014年8月成立課題小組,於9月份開始調查。實地調查的範圍包括北京、上海、

重慶、廣州、武漢、瀋陽、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問卷11023份。網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0363份。

四、分析與討論

網絡對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嗎?我的回答是不,因爲如果沒有網絡,我們也不會了解到那麼多的知識,眼界就不會開闊,我們的發展也就不會那麼遠大,但是網絡的危害的確不可忽視,網癮對青少年是一個不可磨滅的打擊。。。。。。

五、建議與設想

上網是必需的,但是我們要掌控好時間,適量的瀏覽一些信息,玩網絡遊戲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將自己沉迷在裏面,因爲那畢竟是虛幻的東西,是不切實際的,偶爾輕鬆一下可以,但不能把它當做精神糧食。

六、體會

我個人認爲網絡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創舉,值得發展下去,但是網絡的弊端也時刻對我們敲響着警鐘,幹什麼事情都要適可而止,吃什麼東西都要適量,上網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有正確利用這個定時炸彈,才能健康的成長,發展下去。。。。。。

第二篇:青少年網癮調查報告

青少年網癮調查報告

寧傑

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佔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2%,而根據網絡調查的結果,這一比例還要更高,達到16.6%。以往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中約有10%-15%的網民上網成癮,除了現有的數量龐大的青少年網癮羣體外,調查結果顯示,在非網癮羣體中,另有約13%的青少年存在網癮傾向。

一、網絡成癮的定義與症狀。

“網絡成癮綜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於1994年由紐約的一位精神醫生goldberg提出,臨牀上是指由於患者對互聯網過度依賴而導致明顯的心理異常症狀以及伴隨的生理性受損的現象。其症狀可發展爲食慾不振、頭昏眼花、情緒低落、精力難以集中等,嚴重的可導致神經紊亂,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抑鬱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青少年網絡成癮現象的類型。

青少年網絡成癮現象大體上分爲6種類型:

1、網絡遊戲成癮。根據對青少年上網目的的調查數據,玩遊戲成爲青少年上網的首選目的,所佔比例高達40%以上。

2、網絡交友成癮。通過oicq等聊天工具、網站聊天室進行人際交流,沉迷於網絡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將網絡上的朋友看得比現實生活中的親人和朋友更重要,追求浪漫故事,包括“網戀”。

3、網絡色情成癮。指沉湎於網絡上的色情內容,包括色情文字、圖片、電影和色情聊天等。

4、網上信息收集成癮。總是不能自制地在網上搜索或下載過多的對現實生活沒有多大意義的資料或數據。1

5、計算機成癮。對計算機知識特別感興趣,沉溺於電腦程序,對那些新鮮的軟件有強烈的興趣,迷戀網絡技術包括黑客技術,熱衷於自建和發佈個人網頁或網站等。

6、其他強迫行爲。如,不可抑制地參與網上討論、bbs發表文章、購物、拍賣等活動。

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的症狀是不一樣的,其身心所受的影響也是大不相同的。實際上網絡成癮者多是以上幾個類型的混合體。

三、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家庭多以獨生子女爲主,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而較重的學業負擔也大大壓縮了他們的社交時間,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離異或忙碌而缺乏與孩子的交流,或因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而令孩子精神負擔過重,孩子只好上網尋求精神放鬆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長對網絡知之甚微,錯誤地認爲孩子上網比看電視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網。

2、學校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基礎教育仍屬於典型的應試教育,在沉重的學習負擔下,學生們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特別是在學業競爭中失利的學生,爲了擺脫現實的困擾,有意躲入網絡的虛擬世界當中。同時,學校的教學目的較爲單一,對青少年網癮問題不夠重視,僅靠強制性的管理措施進行壓制,缺乏有效的疏導手段,也是導致該問題愈演愈烈的一個重要因素。

3、社會方面的原因。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遊戲產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長,呈膨脹型發展狀態。遊戲製造商千方百計吸引玩家成癮,頻繁更新遊戲場景界面。有些網吧唯利是圖,缺乏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對未成年

人長時間上網、玩網絡遊戲或瀏覽色情暴力網站大開綠燈。在市場上,盜版遊戲衆多,價格低廉,也爲孩子降低了購買門檻。另外,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期,缺乏完善的社會保護和救助機制,不能對網癮青少年進行及時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該問題不斷惡化的原因之一。

4、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由於心智尚未成熟,社會經驗缺乏,不具備足夠的識別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對良莠混雜的虛擬網絡世界,極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別是男性青少年,由於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險精神,思維活躍而自制力較差,更容易利用網絡宣泄負面情緒,甚至導致網絡犯罪等更加嚴重的後果。

四、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危害性。

1、角色的混亂。

青少年網絡成癮者,過度地沉溺於網絡中虛擬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實的自我,將網絡上的規則帶到現實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亂。尤其當青少年在現實社會中與人交往受到挫折時,轉向虛擬的網絡社會尋求安慰,消極地逃避現實,這對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極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

在網絡空間,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由於不必與其他人面對面地打交道,從而缺少現實社會中以教師、家長爲核心的人際關係對他們行爲的監督,他們在網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獨”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網絡遊戲、黃色網站中放縱自己的慾望。

3、人格的異化。

網絡上90%的信息是英文,網絡文化實際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導。西方國家利用網絡大力宣揚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

想,以及網上大量的黃色、暴力等信息濫泛,青少年網絡成癮者沉迷其中,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不利於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青少年長久沉迷於網絡,容易對真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興趣,情感淡漠,和親人、朋友之間的交往減少,將自己封閉起來。青少年在網絡上無拘無束的行爲習性,容易導致自我約束力的下降,如將這種習性帶入現實世界,容易產生衝突,導致違規甚至犯罪行爲。

4、學習的挫折。

據華東某高校對237名退學試讀和留級學生調查,有80%的學生是因爲迷戀網絡而導致成績下降。北京某高校曾發生過兩個專業90多名學生中竟有超過1/6的學生因沉迷於網絡而導致考試不及格,最終退學的事件。美國賓州某大學調查表明,58%的青年學生因爲花在網上時間太多而影響學習。跡象表明,青少年網絡成癮者多因迷戀網絡而無心學習,學業不佳,這已形成惡性循環。

5、健康的損害。

對於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於網絡世界,長時間面對電腦,日常的生活規律完全被打破,飲食不正常,體重下降,睡眠減少,身體易變得越來越虛弱,更嚴重者容易導致猝死。

五、青少年網癮問題的對策。

防範網癮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青少年網癮問題。

1、家庭方面。家長首先要提高對網絡的認識,學習網絡知識,與孩子協商上網和共同上網,要適時提醒孩子上網有度,用自己對網絡的態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針對青少年情感缺失問題,一方面應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爲其

提供社交機會,引導其多參加娛樂或交際活動,幫助孩子培養新的興趣,另一方面要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滿足其精神需求。

2、學校方面。要在學習之餘爲青少年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與到學校管理,組織各種比賽(如體育、繪畫、歌唱等),成立各種社團,如文學社、心理健康教育協會、志願者服務協會等,引導學生參與積極的校園交往,減少網絡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要轉變價值導向,爲學生提供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長的平臺,並通過多種形式對其進行肯定。學校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通過各種途徑宣傳科學使用網絡的知識,預防不健康的內容。

3、社會方面。要大力推廣“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進一步強化對網絡行業的監管,從技術、管理、法規等方面規範網吧、網站、網絡遊戲製造商等的從業行爲;要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網絡文明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認清沉迷網絡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要利用互聯網、影視、廣播、報刊等媒體,普及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網知識,向家長和教師講解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網、遠離網癮的主要做法,不斷提高監護能力和輔導水平;動員社會力量特別是青少年研究和心理矯正機構,對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對沉迷網絡的青少年進行封閉性訓練和矯治;組織招募教師、社工、專家學者等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區志願者,圍繞網癮青少年建立志願者“一助一”長效工作制度;加強12355青少年服務檯和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網站的建設,爲青少年遠離網癮問題提供諮詢和各種現實的幫助。

第三篇:社會實踐論文_青少年網癮的原因調查報告

引起當代青少年“網癮”現象的原因調查

摘要:網絡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新的東西。作爲當代青少年,他們利用網絡獲取了大量資源和信息,開闊了視野。但也有一些人經不住網絡的誘惑,上網成癮。其原因主要有網絡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學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層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範意識,改善教育方法;加強網絡立法,抑制網絡糟粕。

關鍵詞:青少年網癮成因防治

毫無疑問,計算機和網絡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隨着網絡這一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已開始步入網絡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們的生活因之受到影響,整個世界也因它的出現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網絡已成爲現時代的寵兒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這個世界帶來超時空的數字化光環的同時,也夾帶有污泥濁水與沉渣,有的專家將它稱之爲“電子海洛因”。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網絡虛擬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還在網絡的各種誘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然而,一樁樁血淚案例,一聲聲警世長鍾,對青少年“網蟲”們來說,是那樣蒼白無力。沉迷於網絡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爲一個全世界不得不正視的問題,各國專家學者都在探討其原因,找尋治理之方法。

青少年已經成爲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在促進青少年快速成長髮展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其中網癮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青少年是一個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對薄弱的羣體,他們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遊戲等不良網絡內容所吸引,過分沉迷網絡形成網癮,不僅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而且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爲適應信息網絡時代的新形勢,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樹立健康上網理念和有效戒除網絡成癮,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於2014年暑假期間在全市範圍內啓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青少年網癮調查行動。

本次調查採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式,2014年8月8日至2014年8月15日之間,我們走訪了七個學校的網癮青少年、網癮青少年家長等共計53人進行了深度訪問。實地面訪調查是抽樣進行的,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71份;同時進行了網絡調查,是通過騰訊qq工具完成的,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4份。調查對象爲南京市中6-29歲的青少年網民。(問卷見附錄)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2日發佈的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14)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發達城市,網癮青少年比例分別爲8.1%、8.7%、8.3%,而在貴陽、銀川、拉薩等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城市,網癮青少年的比例分別爲31.8%、20.5%、13.7%。隨着電腦網絡的普及,青少年網癮問題已經逐漸成文較嚴峻的社會問題,癡迷“網遊”而釀成家庭悲劇的事件時有發生,治療網癮而導致“花季少年殞命”事件震驚社會。(數據來源於新華網)

本報告對實地調查和網絡調查的樣本都進行了描述,分析時,網絡調查的結果主要作爲實地調查的補充和參考。1、數據預處理:在調查所有問卷回收後, 1

經過查錯與轉化處理形成最終數據,研究過程中使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圖像處理。2、加權處理:由於實地調查爲隨機抽樣調查,所獲得的樣本與網民總體在地區、年齡、性別、職業等的分佈上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數據分析前,對樣本數據進行了加權處理。實地調查數據和網絡調查數據加權採取的方法不盡相同。對實地調查數據,分佈比例和年齡比例,而對網絡調查數據進行加權時,性別比例和年齡比例。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網癮青少年約佔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區間分別爲12.6%~13.8%)。

男性網癮比例高於女性,男性青少年網民上網成癮的比例(17.07%)約比女性青少年網民(10.04%)高出7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網癮比例較高,13-17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17.10%)最高,從總體趨勢看,隨着年齡的增長,上網成癮的比例逐漸降低,30-35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比例(12%)最低。

個人身份方面,大專生和職高/中專/職專/技校學生網民中的網癮比例最高本次調查的範圍爲6-29 歲青少年,學生在這一羣體中佔據多數,因此我們將非在校學生歸爲一類,在校學生歸爲一類,並對在校學生分學歷進行比較。調查發現,“大專生”網民中網癮青少年比例最高,達19.0%,其次爲“職高/中專/職專/技校學生”(18.6%)。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小組討論並分析引起當代青少年“網癮”現象的原因,得出以(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下結論(有些結論並不能在數據中反映,而是在實地訪問中得出結論)。

一、中學生身心發育尚不成熟是導致易上網成癮的主觀原因。具體表現在:

(1)自控能力欠缺。中學生正處於求知慾旺盛的時期,他們對於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相對傳統媒介而言,互聯網作爲一個新興事物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他們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試一試、看一看的心理接觸網絡。但中學生正處於心理、行爲上的變動期,價值觀和行爲方式尚未定型,與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較爲遜色,因而他們一旦上網便難於抵制網絡的誘惑,往往可能被網上層出不窮的新遊戲、新技術和新信息網住。

(2)認知能力有限。中國青少年從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國家命運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他們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虛擬網絡畢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虛假資訊”。對於身處社會邊緣、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學生來說,面對網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極易受其誘惑。

(3)自我意識強烈。“中學時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識和叛逆心理最強烈的時期,中學生急於擺脫學校、教師、家庭的管制,丟開書本,追求獨立個性和成人化傾向,確立自我價值,網絡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虛擬的空間。” 網絡自由平等的特性,爲青少年創造了“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天地。在網絡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護下可以暢所欲言,不用擔心受到什麼懲罰,而且觀點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響越大、迴應越多。網絡成爲中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

二、中學生可能身處的不利環境是導致易上網成癮的客觀原因。具體表現在:

(1)社會環境。目前網吧遍佈大街小巷,儘管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條例,但在實踐中對網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動娛樂性的網絡遊戲和網上聊天室對中學生有着強大誘惑,促使他們將網吧當作樂土。

(2)家庭環境。當前我國中學生多屬獨生子女,且城鎮居民以樓房式獨門獨戶的家居結構爲主,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利於身爲獨生子女的中學生與同齡夥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的今天,他們的父母極有可能因忙於工作和生計而忽略

了與子女的情感溝通。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學生,便會在網絡中尋找可歸依的羣體,迷戀於網上的互動生活。

(3)教育環境。在電子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電腦和網絡成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但缺乏老師和家長有效引導的中學生則更多地是把電腦和網絡當成一種娛樂工具。另一方面,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當學生“學習上經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師和同學的理解。爲宣泄心中的苦悶,逃避不願面對的現實,往往在網上尋求安慰、刺激和快樂” ,以宣泄平時的壓抑情緒。

杜絕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我們應該把預防放在第一,學校網絡教育的普及和家庭網絡教育相結合。對此,我們小組根據以上結論分析,給予以下建議:

1、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美國和韓國把防治的重頭放在教育上,印度則重拳打擊提供色情網站的網吧,限制和防止未成年人接近色情資料;德國依靠運用技術手段,嚴防青少年受到不良網絡內容的侵害;日本着力加強對學生上網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網絡免疫力......而中國卻沒有什麼具體的措施。網癮少年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導致青少年產生對網絡依賴的重要的原因,因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爲人處事的做法,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些都是孩子良好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2、對網癮治療機構強化社會責任感和愛心。不應只看到網癮治療所蘊含的巨大商機而忽略了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只有對網癮青少年充滿愛心,纔會杜絕打罵、電擊、面壁、體罰等簡單粗暴、僅能產生短期效果的“治療措施”,纔會杜絕治療師、教官對青少年不負責任的做法,纔有可能踏踏實實去研究、總結真正轉變網癮青少年的有效措施。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自己的聲譽,贏得社會認同,真正證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爲解決網癮這一問題盡一己之力。

3、制定相關法律,設立國家級預防救助中心。一些國家已經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國也已經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涉及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但是隨着網絡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往的條款已經無法保證青少年健康上網,制定專門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已經迫在眉睫。

結語:網癮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問題,它涉及個人、家庭、學校、治療機構等社會多方因素的影響,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決,青少年自身要學會正確使用網絡,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與管教方式;學校要對面臨嚴重學業壓力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網癮治療機構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加強師資力量、與科研機構合作深入研究網癮問題;政府要重視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大青少年網癮的科研力度、爲保護未成年人上網立法、建立網癮治療和救助基金、規範和管理網絡遊戲及網上不良信息,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健康的網絡文化,爲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

參考文獻: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資料 新華網 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報告 百度網

第四篇:關於青少年網癮的調查

關於青少年網癮的調查

一、課題的提出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一直在關注。由於近年來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網絡,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再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爲此我對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進行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的內容

1、瞭解青少年網癮的成因

2、針對網癮的成因提出解決的辦法

三、研究的意義

1、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

2、讓青少年全面、正確瞭解網絡,正確利用網絡

3、讓家長知道該怎樣幫助孩子,讓孩子不再沉迷網絡

ⅰ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對羣衆進行詢問

2、設計問卷併發放回收

3、對詢問結果進行記錄

4、分析結果

ⅱ調查方法與對象

方法:訪問、調查問卷

對象:學生、家長

ⅲ分析

進過我的調查及網上的資料表明,網癮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ⅰ自身因素:缺乏自信、喜歡幻想、自制力弱

ⅱ環境因素:1、家庭不和諧

2、親子關係的障礙

3、學習上遇到挫折

4、人際交往障礙

ⅲ社會因素:1、父親功能的缺失

2、遊戲缺失

3、同伴缺失

ⅳ其他因素

網癮的危害: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長期沉溺於網絡中,不僅

會影響頭腦發育,還會導致神經紊亂、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

引發緊張性頭疼,甚至導致死亡。

2、導致青少年學習成績下降。長期上網,沉湎於網絡遊戲的孩子,其智

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標準水平線以

下,這也會間接的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3、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識。青少年在網絡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師、家庭

爲核心的人際關係對他們行爲的監督,他們在網上自由任性,缺少道

德自律,容易也受到不良的誘導,最終可能誤入歧途。

4、影響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正常發展。網絡成癮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

容易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導致自我更加封閉,進而不斷的走向個人孤

獨世界,從而拒絕與人交往。

5、影響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網癮的治療:1、家長和學校應加強引導,必要時可以帶他去看心理醫生,讓醫生進行

開導。

2、培養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將對網絡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興趣愛好上。

3、自己嚴格上網計劃,由家長監督實行,少玩遊戲,把網絡作爲學習生

活娛樂的工具,建立對網絡全面、正確的認識。

4軟件公司也可以製作出限定上網時間的軟件,累計上網時間,時間一到

就斷網。

5、社會應加強對網吧的監督,杜絕有未成年人進出網吧的現象發生,一

經發現,嚴厲處罰網吧老闆。

總結

經過這幾天的調查,讓我真正體驗到網絡給我帶來的好處,節省了不少查找資料的時間、精力,動動鍵盤,鼠標,想找的資料全都出來了。以前我也只是會用電腦聊聊天,玩玩小遊戲,看看電影,無非必要,是不會用電腦來幹這些的。這次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什麼都是臨時想到才做的。語言組織能力也不夠強,都是借鑑別人的範文、格式跟着寫出來的。雖然是自己慢慢打出來的,但大部分的內容都來自網絡。不過這次活動讓自己學到了不少東西,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下次一定會更好。

第五篇:引起當代青少年“網癮”現象的調查

引起當代青少年“網癮”現象的原因調查 姓名:學號:班級: 內容摘要:網絡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新的東西。作爲當代青少年,他們利用網絡獲取了大量資源和信息,開闊了視野。但也有一些人經不住網絡的誘惑,上網成癮。當前,網絡成癮已成爲青少年成長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本文綜合青少年自身及家庭教育、學校管理、還有社會監管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進行探討,提出具體對策。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範意識,改善教育方法;加強網絡立法,抑制網絡糟粕。 關鍵詞:青少年 網癮現狀 網癮成因 對策

隨着網絡這一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已開始步入網絡時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們的生活因之受到影響,整個世界也因它的出現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這個世界帶來超時空的數字化光環的同時,也夾帶有污泥濁水與沉渣。青少年已經成爲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於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網絡虛擬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還在網絡的各種誘惑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和自由。沉迷於網絡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爲不得不正視的問題,過分沉迷網絡形成網癮,不僅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而且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

一.青少年網絡成癮現狀

據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報告,北京市中學生網絡成癮者約有13萬多人,佔14.8%。據北京市150多位政協委員歷時4個月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小生上網達到81.3%,有七成學生網民沉湎於網上聊天,有四成多經常光顧,互聯網成爲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實的“電子海洛因”。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14)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發達城市,網癮青少年比例分別爲8.1%、8.7%、8.3%,而在貴陽、銀川、拉薩等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城市,網癮青少年的比例分別爲31.8%、20.5%、13.7%。(數據來源於新華網)

二.青少年“網癮”現象的原因

(一)學校因素

在電子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電腦和網絡成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但缺乏有效引導,學校只注重培養學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基本應用技能,卻沒有真正教會他們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如何合理安排分配自己的時間,如何提高自身鑑別、分析信息的能力,中學生則更多地是把電腦和網絡當成一種娛樂工具。校園生活大多單調乏味,容易使學生將娛樂的重心轉向網絡;教師授課方式有時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與精彩的網絡世界相比吸引力略顯不足。同時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欠缺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單一化,管理無序化,師資力量較弱,

投入簡單化等也使青少年網絡成癮形勢更加嚴峻。另一方面,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當學生“學習上經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師和同學的理解。爲宣泄心中的苦悶,逃避不願面對的現實,往往在網上尋求安慰、刺激和快樂” ,以宣泄平時的壓抑情緒。

(二)家庭因素

當前我國中學生多屬獨生子女,且城鎮居民以樓房式獨門獨戶的家居結構爲主,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利於身爲獨生子女的中學生與同齡夥伴交流,只好將興趣轉向對網絡的依賴。許多家長過度控制,對孩子期望值非常高,對孩子管教嚴格、懲罰嚴厲,孩子的成材壓力太大,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虛擬空間找滿足感和成就感。還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父母過度放任,忙於自己的事業,缺乏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使子女倍感孤獨,從而被互聯網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網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戀於網上的互動生活,習慣於去網絡世界尋求感情寄託。研究發現,有網絡成癮傾向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或家庭環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和諧因素。在孩子成長的環境中,如果父母有着不良的行爲,如生活懶散、自由、喜歡酗酒賭博、使用暴力或有犯罪行爲等,這些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家長不良的平行和生活作風就會潛移默化的灌輸到孩子的頭腦當中。這樣久而久之,逐漸承載的青少年已不滿足這種壓抑的家庭環境,就容易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裏尋找家庭的溫馨和朋友的關愛。

(三)社會因素

據調查,在我國現有的8700多萬網民中,青少年佔70%,未成年佔20%,其中有40%的未成年人經常光顧色情網站。網絡色情已經成爲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誘因之一。儘管我國已經實施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但在各地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規定,網吧的營業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但是網吧遍佈大街小巷,在實踐中對網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學校周圍的網吧,夜間12點以後照常營業,爲學生提供包夜上網服務。富有互動娛樂性的網絡遊戲和網上聊天室對中學生有着強大誘惑,促使他們將網吧當作樂土。還有一些網遊企業,爲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提供一些靠購買本企業生產的遊戲卡練功升級的網絡遊戲,像吸血鬼一樣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讓那些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不由自主的玩下去。

(四)自身因素

1.強烈的好奇心

青少年時期生理和心理正迅速地走向成熟,是個體社會化的關鍵階段,並且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對新事物敏感且易接受,力爭尋求自我、實現自我、好奇心強,他們渴望得到滿足。網絡虛擬的社會環境、自由的論壇方式和豐富的內容,極易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併爲之提供了實現自身需要的最好舞臺。當他們在虛擬世界裏一次次獲得快樂與滿足時,便會希望重複獲得。行爲主義心理學研究證實,及時強化會鼓勵人們的重複行爲。青少年正處於心理和行爲上的變動期,心理不成熟,價值觀和行爲方式尚未定型,其自律性和控制力較差。他們一旦上網,便難於抵擋網絡的誘惑,被網上層出不窮的新遊戲、新技術和新信息所吸引,結果便沉溺於其中而不能自拔。

2.從衆心理

由於在同輩羣體當中,青少年的地位、年齡、價值觀和人的生活都十分接近,因而大多數人的行爲和觀點在此羣體中便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青少年時期還沒有形成穩定、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行爲很容易受到同輩羣體的影響。由於網絡的廣泛普及,各種娛樂節目和精彩的網絡遊戲便成了同學之間交流和議論的主題。如果對此一無所知或沒有興趣,就會發覺自己不能與同學之間正常交流,越發覺孤立。於是也開始接觸網絡,由於盲目的涉獵網絡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就會易被網絡中的消極內容所吸引。由於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和鑑別能力,在大多數人的影響下逐漸地上網成癮,甚至一發而不可收。

3.逆反心理

青年時期,由於正處於自我意識和心理髮育的成熟階段,追求獨立個性和自由的空間,確立自我價值便成爲一種必然趨勢。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叛逆心理表現尤爲突出。有部分青少年認爲敢於挑戰家長、老師是一件很酷的事。也許剛開始時他們並沒有很癡迷網絡,可是當家長、老師每天不停的告誡他們不要上網、不要迷戀網絡,甚至學校也開始三令五申禁止上網時,青少年們幼稚的逆反挑戰心理卻促使他們毫不在乎的繼續沉溺其中,最終難以自拔。還有就是,現實生活中,忽視自由、平等和個性展現的教條式管制和教育方式,已明顯不適應青少年階段自身發展的規律。生活和學習的壓力越大,這種逆反心理就越強烈,使得青少年極易在輕鬆的網絡環境中尋求解脫與滿足。

4.自控能力欠缺

在青少年成長、成熟階段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他們對於外界的各種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而網絡世界裏的自由性、平等性和開放性,正迎合了青少年的這種心理。但由於他們的心理行爲正處於變動時期,其自制力與自律性較差,因而一旦上網便難以抵制網絡的誘惑,往往被網上光怪陸離且層出不窮的新遊戲、新技術和新信息網住。由於虛擬網絡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虛假諮詢,對於身處社會邊緣、分辨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來說,對網上的新奇、刺激的信息極易受其誘惑。其表現形式爲:過度追求休閒和娛樂。首先青少年追求“新、奇、異”,而網絡的確能夠爲他們提供各種新鮮事物。

五、青少年網絡成癮對策研究

綜上所述,青少年們“網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責任也並不僅僅在於青少年自身。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青少年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學習與上網的時間,網絡的好處顯而易見。要讓青少年真正從根源上戒除網癮,不能僅僅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也不能完全依賴醫療機構的努力,更不能靠單純治理網吧,必須進行全社會的綜合治理。

(一)學校要爲青少年學生營造寬鬆的成才環境

學校作爲對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場所,要形成正確的與網絡教育相適應的觀念,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採取積極舉措把學生的求知慾引向正確軌道,提高學生使用互聯網的水平和素養。學校應努力提高與健全青少年的鑑別能力、自控能力,最終培養健全人格,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理性自覺。學校除了正常的學業,要爲學生創造條件,發揮潛能,培養特長,多開展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包括文體活動、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讓青少年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和提高,

充分展現自我,實現價值,充實課外時間,並在活動中找到友誼和自信心。建立活動形式新穎的青少年組織,讓青少年以成長團體爲依託,自由發揮個性,結識志趣相投的朋友,滿足成長中的各種需求。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人際關係的引導,通過開展活動創造人際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擴大人際交往範圍,讓學生掌握一般的人際交往技巧,促進青少年現實生活人際關係的改善和提高。

(二)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積極營造和諧、美滿、平等的家庭氛圍。父母作爲青少年生活的管理者,與青少年相處時間較長,關係較爲密切,應加強自己在青少年與互聯網交互作用中的主導地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因材施教,不要期望太高,以減輕子女的心理壓力,並給予更多的情感支持、理解與接納,以緩解及消除其負性情緒。作爲與青少年共同生活、關係最爲密切的父母,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避免青少年因生活中缺少溫情與關愛而沉溺於互聯網。家長對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應儘量減少責備,儘可能進行交流,共同制定上網的行爲契約、計劃,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適時給予鼓勵和鞭策,這有利於戒除網絡成癮。父母要與孩子一起成長,和他們一起分擔成長中的失敗和痛苦。因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爲人處事的做法,父母的言行舉止這些都是孩子良好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教育。使學生對自身的心理特點和一般的心理問題有正確的認知,使他們掌握自我調節和疏導的手段,掌握測量和處理心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利用心理學實驗等使青少年認識到網絡成癮的原因及危害,認清自身的需要,引導他們端正上網的態度,並在學習心理、人際交往心理等現實生活方面給予心理指導,使他們辯證處理現實生活和虛擬生活的關係,達到心理的平衡。學校應當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的情感、心理、生活需求,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體系,讓學生把信任感、歸屬感建立在各種教育力量和組織當中,解除他們對網絡的依賴。

2.抗挫折教育。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挫折,選擇網絡逃避現實是消極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要增強信心,以積極的生活態度面對遇到的挫折。

(四)建立健全網絡法律法規與倫理導向機制,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

1.政府要堅決打擊網絡犯罪,對於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網站、向青少年傳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對那些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對青少年實施網絡誘騙和攻擊的人,堅決予以打擊。社會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的信息監控和信息過濾。

2.在新形勢下,要大力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弘揚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要對網絡電影、遊戲網站等加大管理力度,引導其加強倫理和文化建設,形成正確的經營理念,嚴格限制開放時段,爲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健康的網絡環境。

3.國家應儘快制定加強網吧管理的法律,對於在禁止區域內經營網吧、不按規定程序進行合法經營等違規行爲依法進行處罰和制止,用法律規範網吧,使其走上正軌。

4.制定相關法律,設立國家級預防救助中心。一些國家已經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立法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國也已經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涉及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但是隨着網絡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以往的條款已經無法保證青少年健康上網,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已經迫在眉睫。

(五)發動社會力量,給青少年建立一個良好的生存狀態

青少年使用互聯網是出於某種需要。根據對中國兒童接觸互聯網情況的調查和研究,我國兒童、青少年接觸互聯網主要是爲了滿足夥伴交往需要、忘記煩惱並擺脫生活壓力的需要、刺激興奮情緒的娛樂需要、消磨時間的需要以及社會學習的需要等。因此,要治理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就要了解青少年的發展需求,以各種途徑滿足青少年的需求。全社會要樹立科學的成才觀,不但關注青少年的學習與工作,更應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滿足他們心理與成長的需求。要努力爲青少年創造一個快樂成長的客觀環境,特別要重視爲孩子提供豐富的網外文體活動,對正處於身心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網絡外的生活尤其重要。

結語:網癮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問題,它涉及個人、家庭、學校、治療機構等社會多方因素的影響,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決,青少年自身要學會正確使用網絡,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與孩子溝通的方法與管教方式;學校要對面臨嚴重學業壓力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網癮治療機構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加強師資力量、與科研機構合作深入研究網癮問題;政府要重視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大青少年網癮的科研力度、爲保護未成年人上網立法、建立網癮治療和救助基金、規範和管理網絡遊戲及網上不良信息,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健康的網絡文化,爲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只要青少年們能夠把握住自己,掌握好上網的“度”的問題,網絡一定可以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資料 新華網 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報告 百度網

[1]pat1riciawallace.互聯網心理學[m].謝影,苟建新,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4.

[2]王易.沉迷網絡遊戲是種“病”[ j].發明與創新, 2014(6): 46.

[3]馬文會.如何糾正網絡心理“病”[j].心理與健康.2014,(2):13-14.

[4]朱美燕,朱凌雲.透視青少年網絡成癮綜合症[j].中國青年研究,2014(6):20-21.

[5]蘇振芳.互聯網與青年社會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2).

[6]林絢暉.網絡成癮現象研究概述[j].中國臨牀心理雜誌,2014,1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