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社會管理調查報告多篇

社會管理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創新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情況調查報告

如何創新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是新形勢下促進企業和諧穩定,推動非公企業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近期,縣工商聯深入我縣的8個鄉鎮、32家非公企業,涉及冶煉、煤炭、房地產、煙花鞭炮等縣域主要產業,對非公經濟組織的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對全縣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情況有了較深入的認識,對進一步創新縣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作了一些思考。有29家企業

一、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該縣現有非公經濟組織9300餘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非公企業392家,從業人員20多萬,非公經濟已成爲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一是鄉鎮對企業的管理服務情況。8個鄉鎮都成立了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成立了工商聯鄉鎮分會和綜治辦,安排了工作人員聯繫企業的社會管理工作。7個鄉鎮設立了企業辦,對口聯繫和服務企業。xx鎮和太和鎮還在企業開展了“五進民企”服務活動。二是企業黨團組織建設情況。在調查的32家非公企業中,有29家企業建立了黨支部,佔%,實現了應建必建;有26家企業建立了工會,佔%;有23家企業建立了團組織,佔%。黨團組織在企業的覆蓋率在75%以上,大部分黨團組織都有單獨的辦公場地,建立了相應的工作制度,開展了一系列黨團活動。如香梅八礦黨支部在調度、火工等各個重點生產崗位開展“黨員示範崗”活動,推行黨員骨幹“安全夥伴一帶三”工作制,組織全體職工開展安全知識競賽,確保了煤礦安全生產。三是企業員工工作環境及工資待遇情況。調查的32家企業大都有較好的工作環境,如晶訊公司、香梅八礦、意水集團、衆德環保科技公司、雄風稀貴公司、向陽煤礦等,公司內部環保工作抓的嚴,安全工作抓的實,綠化工作抓的緊,員工對工作環境較爲滿意。這些企業中,員工工資高低不等、跨度較大,低的每月1800元,多的有5000多元,部分在企業搞營銷的員工工資達10000多元。如向陽煤礦,下井掘煤的一線工人,工資大都每月4000元左右。該礦有原來改制前向陽煤礦的老職工11人,現已在他們礦工作了4年以上,從部分員工的態度瞭解到,他們對企業工資基本上是滿意的。四是企業優化發展環境工作情況。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由於縣、鄉兩級的高度重視,這些企業的發展環境都較好,索拿卡要、強買強賣、勞資糾紛、土地糾紛等現象較少。尤其是今年以來,縣裏大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推行“入企檢查備案”和“企業寧靜日”制度,深受企業的歡迎和好評。如太和工業園,以前企業用煤經常有人強買強賣,縣、鄉兩級非常重視,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督辦打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五是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情況。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這些企業大都能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飲水思源,回饋社會。如香梅八礦黨支部與高亭鎮高塘村黨支部對接,投入6萬元支持村裏的新農村建設。龍王嶺冰糖橙合作社黨支部免費爲原向陽煤礦的3名退休工人架設自來水,解決了他們的生活用水困難。

二、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我縣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管理雖然開展了一些工作,但是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一)社會管理的主體較爲單一。從社會管理大的格局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具有“雙重”身份,即,既是社會管理的重要對象,又是社會管理的責任主體。但是,我國社會管理的主體依舊是政府,並沒有實現政府和企業社會組織管理的合作。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諸如黨支部和工會等,儘管有小幅度的改革,但是依舊接受黨和政府的領導,自主性並沒有實質的提升和改善。譬如在很多涉及薪酬和工作環境的糾紛中,工會很難站在工人的立場上,維護工人的利益,獨立工會的呼聲很高,但是目前還無法實現。

(二) 企業社會管理缺位。企業作爲社會管理的對象,未能“安分守己”。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不能自覺地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展理念和價值觀念出現偏差。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不爲社會盡責,漠視社會公益。極少數甚至不遵守國家政府法令,摻雜使假、欺行霸市、禍害百姓,破壞社會管理秩序,引發社會矛盾,成爲影響和諧穩定的一大因素。企業作爲社會管理責任主體,未盡“守土”之責。部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對社會管理的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對自身在社會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不準、職責不清。特別是在“人”的管理上,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人文關懷,制度剛性有餘人性化不足。沒有把員工當做一筆“財富”來珍惜,而是把員工作爲一個“成本”在覈算。壓低、剋扣、拖延員工工資,“五險一金”不按規定繳納,安全生產責任和職工勞動保護措施不落實,勞資關係緊張,滋生諸多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同時,長期以來,過度地追求gdp 增長以及官員的考覈制度,以及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政策的選擇性執行,使得政府官員熱衷發展經濟,盲目追求經濟數字,除了成本頗高的維穩,其他社會管理工作存在着被弱化,不重視,諸多的社會矛盾長期積累而得不到緩解或者糾正,羣體性事件逐年增多,社會行業頻繁出現醜聞,如近幾年來食品行業從三聚氰胺事件到非法添加劑事件等。

(三) 社會管理手段缺乏彈性。由於政府掌握絕對的政治資源和其他資源,在社會管理上手段也相對單一,動輒使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甚至強制手段解決社會事件或者矛盾,往往容易激化矛盾,導致更大的解決成本,或者一時掩蓋問題,但最終影響到政府權威和合法性。

(四)社會管理的共識尚需要凝聚和形成。社會管理除了保障社會的正常秩序外,尚需要起到協調社會發展,促進和實現一定的社會價值目標的作用。維持穩定只是中國社會管理的一個基本方面,實際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的提出,內含了社會管理的價值目標,那就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實現社會的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以人爲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然而由於諸多因素,政府部門對此尚未凝聚成有推動力的意志和共識。

三、創新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必須堅持引導和服務並重。

(一)加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社會管理創新來推進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使加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相互促進,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發展適應和促進社會管理創新。一是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非公經濟黨工委負責具體落實、相關部門參加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多級貫通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和社會管理組織體系及工作網絡。二是提升黨務工作者履職能力。抓好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待遇落實和保障力度,創造履行職責的條件和環境,通過交叉任職,使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決策管理機構,探索黨員業主兼任黨組織書記、工會主席兼任黨組織書記、黨建指導員擔任黨組織書記、黨員公推黨組織書記相結合的黨組織書記任職模式。要按照守信念、講奉獻、重品行、懂經營、會管理、善協調、熱愛黨務工作、熟悉羣衆工作的標準,選優配強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三是加強教育培訓。抓好示範培訓、任職培訓和普通輪訓,提高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的能力素質。建立黨員學習教育培訓制度、黨建指導員日常管理制度、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平臺、網絡媒體等資源的教育引導功能,開展典型示範、黨性實踐、主題活動、企業文化、警示教育,通過組織黨員職工參與技術攻關、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不斷提高黨員職工的業務技能。四是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引導黨組織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創新載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效發揮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職工、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開展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承諾制、建言獻策等活動,增強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效性。開展黨員亮身份,商家亮承諾活動和黨員示範店、黨員責任區、黨員放心店創建活動,激發黨員立足崗位、服務民生內生動力。五是充分發揮黨建工作指導員優勢。黨建指導員在管理、外部協調等方面爲企業出謀劃策,爲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黨建工作指導員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當好“五員”:政策法規宣傳員、企業情況的調研員、企業糾紛的協調員、富民強企的服務員、組織建設的督導員。

(二)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推動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大力支持、統戰部組織協調、工商聯具體實施、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始終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弘揚新疆精神。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培養、政治安排工作,大力表彰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大力宣傳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的先進典型。

(三)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能力。要把服務重點放在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轉型升級上,通過舉辦研討會、培訓班、宣傳推廣典型經驗,不斷增強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過程中的市場競爭能力、抵禦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企業及其代表人士愛國、敬業、誠信、守法。正確處理政府與非公經濟組織之間的關係,明晰其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角色定位,增強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加大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支持力度,爲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提供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提高非公經濟組織的企業管理水平。做好非公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引導教育和自我教育,堅定他們理想信念、增強政治覺悟、提升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發揮非公經濟人士作爲企業主要出資人的作用,重視發揮在管理和服務員工中的關鍵作用,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

(五)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要把建立企業文化作爲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的核心工作,注重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凝練企業主題,培植企業文化。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幫助企業建立科學規範的勞動用工制度、收入分配製度、財務管理制度,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形成產權明晰、管理科學、權責明確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組織把培育先進企業文化作爲黨組織加強社會管理、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將思想政治工作寓於企業文化建設中,增強員工的歸屬感。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文體活動、企業文化展示等,教育和薰陶黨員職工。

(六)建立健全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建立健全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商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發揮非公經濟人士參與政治和社會事務管理的主渠道作用,通過自身獨特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功能,進行合法有序的表達。建立非公經濟人士意見收集和反映機制,暢通與黨委政府的溝通渠道,通過民主協商、政協提案、專題報告、內部信息和政企對話等形式,積極反映意見呼聲,參與涉及非公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和專題調研,促進黨委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七)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要注重處理企業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關係,促進勞動就業和社會穩定。要關愛員工,注重員工全面發展。要處理好企業與黨委政府的關係,既要反映非公企業的利益訴求,也要協助政府加強對非公經濟的管理和服務,實現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要處理好企業與員工的關係。健全完善政府、工會和企業組成的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要參與解決勞動關係中的重大問題和調處勞動爭議,正確協調處理投資者利益和勞動者權益的關係,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

(八)實施光彩事業工程。把企業家樂善好施、回饋社會作爲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一項重要內容,積極組織非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開展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納稅大戶、再就業先進企業評選等活動,展示優秀非公經濟人士熱心公益事業,以典型的示範作用引領非公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做大做強自身企業的同時,將社會矛盾化解作爲一項公益慈善事業來實施。

【第2篇】關於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爲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巴川城區面積倍擴、人口激增,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如何加強城區社會管理,促進建管並舉,良性發展,已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最近,縣政協法制羣團專委會組織有關方面,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巴川城區社會管理的現狀。

巴川城區通過近年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人口由3萬多增加到7萬多,水、電、汽、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成規模,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容量大增,發展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城區社會管理明顯滯後於城市建設進程,基本處於因陳襲舊,缺乏活力,不適應發展的狀態。

目前實施巴川城區管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巴川鎮政府,從職責上承擔城區的各項社會管理事務;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如城建、交通、工商、城管等也參與相應事務的具體管理,形成條塊分割的格局。現城區交通秩序較混亂、市場管理較差、衛生死角難除、治安防範不力、文化生活單調、市民素質不高、社區建設缺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社會服務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又極不規範,質量低下。社區管理的近期目標、長遠規劃更是一片空白,總體現狀堪憂,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二、存在問題。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分析,當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不到位。一是對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城市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經濟潮流都在城市產生而又由城市輻射。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科技爲動力的市場經濟角逐主要依託於城市,從這一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城市經濟。我縣一直是農業縣,加上城鎮建設起步較晚,城市功能發揮不明顯,使我們對城市在市場經濟的中心主體作用、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認識,城區社會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二是對巴川鎮的特殊性認識不足。隨着城區面積擴大,巴川鎮城區經濟、人口等均已超過農村,重心應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然而巴川鎮的工作重心卻沒有隨之調整,在城區管理上,人力物力安排薄弱,城區工作仍沿舊例,沒有突破。三是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城市社會管理是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隨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巴川城區大量城市人口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農村人口又成批涌入城區,加上政府和企業一些職能的社會化轉移,城區社會流動性加劇、矛盾增多,社會服務需求增大,要求城區管理工作應隨之改革和加強。

2、管理體制不順。現行以巴川鎮政府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條塊分割的城區社會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制約了城區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癥結有兩方面:一是責權不統一。巴川鎮是城區行政主管機構,職責上自然是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職能部門雖地處城區,但在職能上面對全縣、而不是直接參與巴川城區的具體管理工作。條塊分割,造成巴川鎮有責無權,想管管不了;職能部門有權無責,片面強調本部門職能和局部利益,願管的插手,不願管的甩手,結果導致政出多門,互相推諉、趨利避患、管理出現空白等現象的產生。二是力度小、效率低。條塊分割使巴川鎮在城區管理中職能弱化,統攬無力,要花不少精力協調各方面關係,常常遇到不買賬的情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當前,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經濟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面對這種情況,要充分認識加強巴川城區管理在促進我縣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巴川鎮政府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區轉移,加大城區工作力度,強化城市社會管理。

2、理順管理體制,明確職責,強化巴川鎮政府對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地位。打破條塊分割、多元管理格局,建立以塊爲主、條塊結合的一元管理體制,強化巴川鎮管理主體地位。要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採取措施促使職能部門還政於鎮、還權於鎮(城市建設,市場、環衛、物業、勞動、計劃生育、殯葬、鄉鎮企業管理、統計工作等),保障管理主體的施政效力。職能部門要,放小抓大,對城區社會管理微觀事務放手,強化縣域內的宏觀調控。通過理順體制,建立責權統一,配合協調,動作高效的城區社會管理體系。

3、加強居委會建設、夯實城區社會管理基礎。一是調整居委會設置。按照有利於社區管理、方便生活、資源利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則,適當調整和設置居民委員會,同時下設若干小區,建立起新的社區自治管理體系和工作網絡,有效發揮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對現有居委會幹部制度進行改革、在機關機構改革中的分流人員、巴川鎮現有幹部選拔或社會公開招聘充實力量,建立一支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三是改善工作條件。採取措施,拓寬各項服務,增加經濟來源,切實解決活動場所困難、工作經費短缺、幹部待遇低下等具體問題,逐步改善居委會工作的基礎條件,保證工作正常運轉。四是街道居委會有參與轄區內的社會、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規劃、驗收、評比、推薦的權力和責任,增強居委會對轄區內事務的管理能力。

【第3篇】關於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範文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區的社會管理情況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於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奎年來,隨着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爲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巴川城區面積倍擴、人口激增,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如何加強城區社會管理,促進建管並舉,良性發展,已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最近,縣政協法制羣團專委會組織有關方面,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巴川城區社會管理的現狀。

巴川城區通過近年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人口由3萬多增加到7萬多,水、電、汽、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成規模,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容量大增,發展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城區社會管理明顯滯後於城市建設進程,基本處於因陳襲舊,缺乏活力,不適應發展的狀態。

目前實施巴川城區管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巴川鎮政府,從職責上承擔城區的各項社會管理事務;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如城建、交通、工商、城管等也參與相應事務的具體管理,形成條塊分割的格局。現城區交通秩序較混亂、市場管理較差、衛生死角難除、治安防範不力、文化生活單調、市民素質不高、社區建設缺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社會服務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又極不規範,質量低下。社區管理的近期目標、長遠規劃更是一片“空白”,總體現狀堪憂,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二、存在問題。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分析,當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不到位。

一是對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城市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經濟潮流都在城市產生而又由城市輻射。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科技爲動力的市場經濟角逐主要依託於城市,從這一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城市經濟。我縣一直是農業縣,加上城鎮建設起步較晚,城市功能發揮不明顯,使我們對城市在市場經濟的中心主體作用、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認識,城區社會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二是對巴川鎮的特殊性認識不足。隨着城區面積擴大,巴川鎮城區經濟、人口等均已超過農村,重心應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然而巴川鎮的工作重心卻沒有隨之調整,在城區管理上,人力物力安排薄弱,城區工作仍沿舊例,沒有突破。三是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城市社會管理是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隨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巴川城區大量城市人口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農村人口又成批涌入城區,加上政府和企業一些職能的社會化轉移,城區社會流動性加劇、矛盾增多,社會服務需求增大,要求城區管理工作應隨之改革和加強。

2、管理體制不順。

現行以巴川鎮政府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條塊分割的城區社會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制約了城區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癥結有兩方面:

一是責權不統一。巴川鎮是城區行政主管機構,職責上自然是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職能部門雖地處城區,但在職能上面對全縣、而不是直接參與巴川城區的具體管理工作。條塊分割,造成巴川鎮有責無權,想管管不了;職能部門有權無責,片面強調本部門職能和局部利益,願管的插手,不願管的甩手,結果導致政出多門,互相推諉、趨利避患、管理出現空白等現象的產生。

二是力度小、效率低。條塊分割使巴川鎮在城區管理中職能弱化,統攬無力,要花不少精力協調各方面關係,常常遇到“不買賬”的情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3、基層組織薄弱。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基層組織是居委會,由於多年來基本上自然發展,基礎十分薄弱。

一是居委會管理缺乏力度。居委會轄區內部門、單位等沒有歸屬社區管理體系,不明確在社區內的成員角色和應盡職責,居委會工作是“單練”,缺乏力度,難有成效。

二是職責不明確。居委會的工作基本上由鎮街管辦安排,行政色彩較濃,看似城區工作樣樣參與,實際上無職無權,樣樣管不了。三是人員老化、力量不足。現有12個居委會共有幹部32人,平均年齡45.5歲,50歲以上的佔41%;文化程度國小2人,國中 20人、高中以上10人,處於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的狀況。這支隊伍從質和量上都很難適應新形勢下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各居委會普遍存在活動場地匱乏,工作經費困難,幹部待遇太低等基礎條件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影響了居委會作用的發揮。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當前,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經濟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面對這種情況,要充分認識加強巴川城區管理在促進我縣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巴川鎮政府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區轉移,加大城區工作力度,強化城市社會管理。

2、理順管理體制,明確職責,強化巴川鎮政府對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地位。打破條塊分割、多元管理格局,建立以塊爲主、條塊結合的一元管理體制,強化巴川鎮管理主體地位。要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採取措施促使職能部門還政於鎮、還權於鎮(城市建設,市場、環衛、物業、勞動、計劃生育、殯葬、鄉鎮企業管理、統計工作等),保障管理主體的施政效力。職能部門要,放小抓大,對城區社會管理微觀事務放手,強化縣域內的宏觀調控。通過理順體制,建立責權統一,配合協調,動作高效的城區社會管理體系。

3、加強居委會建設、夯實城區社會管理基礎。

一是調整居委會設置。按照有利於社區管理、方便生活、資源利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則,適當調整和設置居民委員會,同時下設若干小區,建立起新的社區自治管理體系和工作網絡,有效發揮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二

是加強隊伍建設,對現有居委會幹部制度進行改革、在機關機構改革中的分流人員、巴川鎮現有幹部選拔或社會公開招聘充實力量,建立一支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

三是改善工作條件。採取措施,拓寬各項服務,增加經濟來源,切實解決活動場所困難、工作經費短缺、幹部待遇低下等具體問題,逐步改善居委會工作的基礎條件,保證工作正常運轉。

四是街道居委會有參與轄區內的社會、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規劃、驗收、評比、推薦的權力和責任,增強居委會對轄區內事務的管理能力。

附:社區社會管理現狀調查報告

隨着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居民對社區服務、社區安全、居住環境、文化生活、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社區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爲了進一步加大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加快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促進我縣城市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推動城市三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街道社區各項工作上臺階,創特色、爭一流。爲了進一步深化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我就當今社區社會的管理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走訪、徵求建議和意見、外出參觀學習等形式,充分聽取駐區單位和居民不同意見。調研期間共走訪駐區單位5個,居民16戶50人,外出參觀學習2次。在此基礎上,本人經過認真梳理、總結,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 社區工作人員基本信息

筐石社區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75萬平方米,擁有居民住宅樓54棟、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戶即5132人。

筐石社區現有在編工作人員7人,掛職幹部1人,村官1人,勞動保障站3人。社區黨支部現有黨員130人(含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13個,黨小組長13人。居委會下設居民小組20個,居民代表51人,樓棟長20人。

筐石社區物業:工作人員75人,其中園區主管1人,報修統計員1人,維修工2人,保安19人,園區保潔11人,樓棟保潔21人(公益崗),新市區養路保潔20人。

二、近年來社區工作運行情況

(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筐石灘街道辦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辛勤工作,辦事處現有15間辦公用房,一大間集體辦公用房和一間會議室,辦公設備基本維持正常辦公運轉。金石居委現有辦公用房7間,會議室1間,建有社區支部辦公室、警務室、計生衛生服務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個標準社區“四室三站一場”還相差甚遠。

(二)整合資源,合理劃分社區

筐石灘街道辦根據縣委、縣政府相關規定,與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轄區域與戶數適當、界線明確、區域相對集中,資源配置相對合理,功能相對齊全”的原則,將轄區劃分爲2個社區居委會(金石社區、金海人家社區),9個居民小區。

(三)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

筐石灘街道辦共有50名在職幹部職工,由於年齡、文化結構的參差不齊,加之人員來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區工作經驗,制約着社區工作的快速發展。爲了全面提高社區工作效率,辦事處狠抓幹部自身教育,採取警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促進的工作方針,組織全體幹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培訓,通過學習培訓和外出參觀考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幹部對社區工作的認識,開拓了視野,明確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區各項功能逐步趨向完善

社區的功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充當城市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金石灘街道辦根據工作實踐,逐步探索理清了以縣委政府領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方支持,羣衆廣泛參與的總體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區各項功能,社區黨建、社區精神文明、社區治安、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計生、社區保障等機制運轉良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基本達到社區服務的要求,健全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了“平安社區”、“文明和諧小區”系列創建活動。強化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美化家園,愛護環境,極大的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推進了社區共駐共建工作,合療、衛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區舊貌得到改變,實現了社區資源共享、快速發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金石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爲主,辦理社區事務爲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區居委會已經成爲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衛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金石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要求金石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金石灘街道辦事處落實到金石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5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5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爲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是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金石灘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金石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爲“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金石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衆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金石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臺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金石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爲金石社區居委會減負

1、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開發區委辦局在金石灘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金石灘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金石灘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爲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爲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金石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

3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爲社區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金石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金石社區居委會經費由金石灘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金石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金石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

1、金石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戶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爲居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2、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

3、金石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爲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

5、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資的基礎上,可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年終獎勵,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繳納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切實解決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實際困難,保障委員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五、總結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大力加強社區建設,推動城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協調社區不同利益羣體關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大連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廣大地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連農村新社區建設,使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提高,給廣大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解析的金石社區,雖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區中心建設的整體,卻反映了大連的基本現實。各地情況差異,發展程度不同,新社區建設措施和做法也不盡一致,但進展情況卻令人感動振奮。

大連市於2022年6月17日啓動全市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程項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農村社區服務服務中心實施統一設計和標準。即每個服務中心建築面積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設標準每平方米不少於1000元。提升服務中心“一場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會辦公室、黨員和村民綜合活動室、警備室、文化閱覽室、醫療衛生室、農村物資超市、日用百貨超市、司法調解室、學齡前兒童教育室、體育健身室、村級檔案室、室外文體活動場所等。齊全周到的服務功能將爲廣大農民提供貼心的服務。大連新社區建設正在儲能蓄勢,必將大踏步前行。

【第4篇】關於##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爲全縣*、經濟、文化中心的巴川城區面積倍擴、人口激增,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如何加強城區社會管理,促進建管並舉,良性發展,已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最近,縣政協法制羣團專委會組織有關方面,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巴川城區社會管理的現狀。 巴川城區通過近年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人口由3萬多增加到7萬多,水、電、汽、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成規模,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容量大增,發展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城區社會管理明顯滯後於城市建設進程,基本處於因陳襲舊,缺乏活力,不適應發展的狀態。

目前實施巴川城區管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巴川鎮政府,從職責上承擔城區的各項社會管理事務;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如城建、交通、工商、城管等也參與相應事務的具體管理,形成條塊分割的格局。現城區交通秩序較混亂、市場管理較差、衛生死角難除、治安防範不力、文化生活單調、市民素質不高、社區建設缺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社會服務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又極不規範,質量低下。

社區管理的近期目標、長遠規劃更是一片“空白”,總體現狀堪憂,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二、存在問題。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分析,當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不到位。一是對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

城市是當地*、經濟、文化的中心,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經濟潮流都在城市產生而又由城市輻射。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科技爲動力的市場經濟角逐主要依託於城市,從這一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城市經濟。

我縣一直是農業縣,加上城鎮建設起步較晚,城市功能發揮不明顯,使我們對城市在市場經濟的中心主體作用、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認識,城區社會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二是對巴川鎮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隨着城區面積擴大,巴川鎮城區經濟、人口等均已超過農村,重心應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然而巴川鎮的工作重心卻沒有隨之調整,在城區管理上,人力物力安排薄弱,城區工作仍沿舊例,沒有突破。三是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城市社會管理是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隨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巴川城區大量城市人口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農村人口又成批涌入城區,加上政府和企業一些職能的社會化轉移,城區社會流動性加劇、矛盾增多,社會服務需求增大,要求城區管理工作應隨之改革和加強。

2、管理體制不順。現行以巴川鎮政府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條塊分割的城區社會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制約了城區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癥結有兩方面:一是責權不統一。巴川鎮是城區行政主管機構,職責上自然是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職能部門雖地處城區,但在職能上面對全縣、而不是直接參與巴川城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條塊分割,造成巴川鎮有責無權,想管管不了;職能部門有權無責,片面強調本部門職能和局部利益,願管的插手,不願管的甩手,結果導致政出多門,互相推諉、趨利避患、管理出現空白等現象的產生。二是力度小、效率低。

條塊分割使巴川鎮在城區管理中職能弱化,統攬無力,要花不少精力協調各方面關係,常常遇到“不買賬”的情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第5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現狀調查報告

社會管理創新是當前政法綜治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擺在實務界和理論界面前的熱門課題,社會管理工作能否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加強與創新發展,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大局與趕超進位、跨越發展戰略目標的勝利實現。由於社會管理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包緊萬象,涉及面廣,現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擇其重點開展調研,並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經驗做法及其成效

2、無縫對接,分類幫教,刑釋解教人員順利融入社會重新做人

3、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開展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社會治安環境進一步優化

4、壓縮整合,強化管理,網吧監督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和網絡遊戲沉迷等問題一直是廣大羣衆十分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石城縣通過創新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以壓縮整合城區網吧爲突破口,率先在全市範圍內壓減網吧數量,規範經營管理。一是提高准入門檻,壓減網吧數量,把城區13家網吧壓減整合爲6家,壓減幅度達54%,量的減少帶來了質的飛躍,改變了網吧過多過濫難管理的局面。二是開展網吧業主及從業人員法制道德教育,增強了經營者守法意識。三是在縣城網吧全部安裝遠程適時監控系統,加強了網吧遠程監管能力。四是經常組織多個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和日常巡察,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網吧違法違規經營行爲。五是對網吧實行星級管理,推動了網吧經營活動爭先創優。網吧違規經營現象得到有效遏止,特別是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現象明顯減少,共發現查處6起,今年以來僅發現查處1起。社會各界對此反映明顯好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加強網吧管理提案爲零。

5、建管並用,疏堵結合,有效障了保政務信息安全和網民訴求權力

二、社會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方面。流動人口管理是當前社會治安管理的難點問題,服務措施也不盡完善。主要表現在:一是流動人口主要分佈在工礦企業、旅店、娛樂場所和居民出租房屋,流動性強、變化快,底數難以掌握。二是大部鄉鎮和部門單位及接納流入人口的企業、場所和個人對流動人口管理支持不夠,配合不力,造成清查困難,信息變換不及時。三是流動人口正在日益成爲的高發羣體,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但案件偵破難度較大。四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就讀仍有不便,城區三所國小在加收借讀費的情況下仍然全部爆滿,每班人均基本達到了7080人,容納能力達到極限,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已非常困難,只好擠往較爲偏遠的郊區學校。

2、特殊人羣的幫教管理方面。一是大部分刑釋解教人員生產生活非常困難,缺乏職業技術專長,又普遍遭受社會歧視,就業再就業非常艱難,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或報復社會情緒,重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在校留守孩大量存在,特別是在農村,因得不到父母的關心愛護與教育監管,很容易流落社會變身社會閒散青少年,甚至淪爲青少年違法犯罪分子。三是精神病人、流浪乞討人員大量存在,近期石城縣公安局等部門在學校周邊就排查出9名高危精神病人(其中豐山4人、屏山2人、高田1人、大由1人、珠坑1人),特殊人羣的安全隱患問題不容忽視。

3、社會治安防範方面。治安薄弱地區仍然較多,防控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校園及周邊治安防範狀況亟待改變。近期調查發現,全縣大部分學校沒有專職專業的安保人員,難以有效防範意外突發治安事故;部分處在縣鄉道的學校沒有交通警示牌和緩衝帶,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部分校園周邊存在社會青年敲詐、搶劫學生現象;私立幼兒園還存在校車超員超載現象。二是城區四個治安重點地區(蓮花萬景城商貿娛樂區、白蓮城農貿市場、琴江鎮商貿城、東城新車站)整治成果主要來自臨時突擊整治,缺乏長期有效地管控機制,各種治安案件時有發生,治安糾紛、民事糾紛仍然居高不下。三是城區視頻監控探頭分佈太少,僅分佈於主要交通路口,而且老化損壞現象嚴重,監控效果不甚理想,還有衆多治安重點部位和治安狀況複雜地區處於視頻監控盲區。

4、網吧監管方面。一是個別網吧制度不夠健全,甚至沒有按規定懸掛禁止未成年人入內警示牌和舉報電話,羣衆反映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的情況還時有發生。二是鄉鎮網吧均未安裝遠程實時監控系統,監管基本上處於真空狀態。三是行政執法力量薄弱,文化稽隊人員少,且未能做到專職專用,對網吧經營情況疏於監管,疲於應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常巡查管理和案件調查處理工作效率。四是部分網民利用網吧製作、下載、複製、發佈、傳播淫穢色情和暴力恐怖遊戲等有害信息,污染了網絡環境。五是市場上缺乏適合未成年人,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的綠色健康網吧,學校和家長引導青少年學生合理科學地利用現代互聯網學習、生活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

三、創新社會管理的建議與對策

1、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方面。一是要加強部門和區域合作,推進流動人口管理綜合治理。按照政府領導、綜治牽頭、公安爲主、各方參與、綜合治理的方針,把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列入各部門單位目標管理責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覈的重要內容並抓好落實,特別是要建立起以社區爲依託的流動人口管理平臺,形成抓流動人口治安管理的整體合力。二是要按照誰出租、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層層簽訂治安管理責任狀,明確管理職責,落實管理責任,做到人來登記,人走註銷,實時申報。三是對流動人口管和租賃房屋實行分類分層次管理。對身份清楚、有固定生活來源、固定居住場所的納入常住人口管理;對無固定收入、無固定職業、無固定居住處所的,有違法犯罪嫌疑的或有前科劣跡的重點控制對象納入重點人口管理,並掌握其身份、特徵、交往人員、經濟來源等情況。在租賃房屋管理中,房主是重點人口的,承租的流動人口有違法犯罪嫌疑的,出租房屋作爲公共場所以及在治安狀況複雜地段的,將其列入重點管理,其它的作一般管理。四是所有經營性旅館必須全部安裝治安管理信息系統,並與公安部門信息平臺聯網,以便對在逃人員進行信息對比。五是公安部門要與計劃生育、工商、稅務、民政、房管、建設、醫療衛生部門就有關流動人口辦證方面的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以證管人,提升管理效率。六是要通過政府籌資或招商引資的方式合理規劃新辦學校或擴大城區現有辦學規模,緩解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

2、特殊人羣的幫教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思想教育,幫助刑釋解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要研究制定刑釋解教人員失業、就業援助辦法,將其列爲再就業重點扶持對象,由政府部門出資提供免費勞動技能培訓,提供創業發展小額擔保貸款,出臺從事個體工商經營或種養殖業給予工商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對特別困難的刑釋解教人員還應當考慮給予臨時困難救濟或由民政部門爲其辦理低保,確保刑釋解教人員思想穩定、有事做、有飯吃,以求最大限度減少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二是要對在校留守孩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組織學校老師定期做好留守孩家訪,組織機關黨員幹部開展留守孩結對幫扶活動,招募社會志願者通過各種方式共同關愛留守孩,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和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要在學校普遍設立專門電話或網絡視頻通話平臺,加強學校老師和留守孩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讓學生家長隨時瞭解自己小孩在學校和家裏的學習生活與思想情況,讓留守孩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感受到父母親的關愛。要從政法幹警、法律工作者或退休老幹部中招聘法制副校長配備到每一個學校,並定期到學校開展法制道德教育,增強留守孩法制意識,避免留守孩參與社會人員的違法犯罪活動。三是公安部門要對有肇事肇禍傾向的精神病人全部強制性進行收治管理,對分佈在社會上的精神病人要落實派出所民警、社區街道幹部、患者家屬三位一體的管控責任,民政部門要做好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的收容遣送工作,防止特殊人羣意外傷害正常社會羣體。

3、社會治安防範方面。一是要針對當前外省校園兇殺案件頻發的特殊情況,迅速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集中整治。要求各學校設立專職專業安保人員,規模較大的學校要設立保衛科並配備相應的安保力量。要嚴格完善學校衛門制度,實行准入登記,堅決防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校園。二是要在學校路口全部設置交通警示牌和緩衝帶,嚴厲查處校車超員超載現象,杜絕發生學生交通事故。三是要把城區學校及幼兒園一併列入重點治安地區,並在合適位置設置治安崗亭固定執勤,實現集中整治與平時防範相結合,確保上述地區治安平穩。四是要藉助城區視頻監控改造升級的機會,充分考慮在重點治安地區及重點要害部門和重點要害部位規劃建設視頻監控點,提升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水平。

4、網吧監管分面。一是要繼續鞏固網吧壓縮整治成果,進一步健全網吧管理制度,及時受理羣衆舉報,嚴厲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案件。嚴格執行對累計2次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依法責令停業整頓不少於15天並處罰款,第3次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依法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規定,提升網吧服務管理水平和行業形象。二是要在鄉鎮網吧全面建設遠程實時監控系統,同時優化城區網吧遠程實時監控系統,杜絕監控系統視頻盲區,增強網吧技防能力。三是要加強文化稽查隊伍建設,適度增加人員編制和行政執法器械裝備,並確保人員專職專用,監督管理正常高效。四是要經常組織公安、工商、教育、電信等部門開展集中整治,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視察活動,把網吧經營管理狀況置於公衆監督之下。五是要積極做好網吧實名制上網的新型軟件推行工作,採取有效技術管制措施有效防止和依法嚴厲打擊利用網吧製作、下載、發佈、傳播淫穢色情和暴力恐怖遊戲等違法行爲,淨化網絡環境。六是要開展誠信網吧建設,逐步實施綠色網吧工程。在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探討建設綠色安全健康的學生網吧,與學生家長一道共同引導孩子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進行學習娛樂,營造青少年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網絡生活。

5、政務信息安全保障與網絡輿情處置方面。一是着力提高部門單位和領導幹部的政務信息保密意識,嚴格開展黨政部門單位網絡使用情況專項檢查整改,規範網絡及移動儲存設備的管理使用,確保黨政部門單位全部通過政務網絡接入互聯網。二是石城縣信息中心要按照計算機網絡安全工作要求,定期對網絡連接、政務網終的使用情況進行巡查,切實有效地做好計算機網絡與安全防範工作,確保政務網絡安全運行。三是信訪部門要加大網上信訪案件的交辦督辦工作力度,並把辦理情況作爲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列入年終目標管理考評,與各部門單位評先評優緊密掛鉤,改變一些部門單位對網上信訪不重視和推諉扯皮現象,挽回網民信心和政府形象。四是要加大網絡輿情搜索力度,主動迴應社會關注,正確引導網上輿情,及時刪除、阻礙有害信息,有效維護網上秩序。五是要加緊研究制定與新聞媒體溝通機制、政法維穩宣傳輿論工作聯席會議工作制度、網上重要輿情監測研判機制、重大網絡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和網上輿論引導機制等,積極主動應對網絡突發事件,嚴防別有用心或不明真相的人利用網絡媒體惡意炒作、推波助瀾,堅決防止網絡羣體性事件的發生。

【第6篇】城區社會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巴川城區社會管理的現狀。

巴川城區通過近年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人口由3萬多增加到7萬多,水、電、汽、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成規模,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容量大增,發展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城區社會管理明顯滯後於城市建設進程,基本處於因陳襲舊,缺乏活力,不適應發展的狀態。

目前實施巴川城區管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巴川鎮政府,從職責上承擔城區的各項社會管理事務;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如城建、交通、工商、城管等也參與相應事務的具體管理,形成條塊分割的格局。現城區交通秩序較混亂、市場管理較差、衛生死角難除、治安防範不力、文化生活單調、市民素質不高、社區建設缺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社會服務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又極不規範,質量低下。社區管理的近期目標、長遠規劃更是一片“空白”,總體現狀堪憂,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二、存在問題。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分析,當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不到位。一是對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城市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經濟潮流都在城市產生而又由城市輻射。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科技爲動力的市場經濟角逐主要依託於城市,從這一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城市經濟。我縣一直是農業縣,加上城鎮建設起步較晚,城市功能發揮不明顯,使我們對城市在市場經濟的中心主體作用、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認識,城區社會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二是對巴川鎮的特殊性認識不足。隨着城區面積擴大,巴川鎮城區經濟、人口等均已超過農村,重心應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然而巴川鎮的工作重心卻沒有隨之調整,在城區管理上,人力物力安排薄弱,城區工作仍沿舊例,沒有突破。三是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城市社會管理是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隨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巴川城區大量城市人口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農村人口又成批涌入城區,加上政府和企業一些職能的社會化轉移,城區社會流動性加劇、矛盾增多,社會服務需求增大,要求城區管理工作應隨之改革和加強。

2、管理體制不順。現行以巴川鎮政府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條塊分割的城區社會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制約了城區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癥結有兩方面:一是責權不統一。巴川鎮是城區行政主管機構,職責上自然是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職能部門雖地處城區,但在職能上面對全縣、而不是直接參與巴川城區的具體管理工作。條塊分割,造成巴川鎮有責無權,想管管不了;職能部門有權無責,片面強調本部門職能和局部利益,願管的插手,不願管的甩手,結果導致政出多門,互相推諉、趨利避患、管理出現空白等現象的產生。二是力度小、效率低。條塊分割使巴川鎮在城區管理中職能弱化,統攬無力,要花不少精力協調各方面關係,常常遇到“不買賬”的情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3、基層組織薄弱。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基層組織是居委會,由於多年來基本上自然發展,基礎十分薄弱。一是居委會管理缺乏力度。居委會轄區內部門、單位等沒有歸屬社區管理體系,不明確在社區內的成員角色和應盡職責,居委會工作是“單練”,缺乏力度,難有成效。二是職責不明確。居委會的工作基本上由鎮街管辦安排,行政色彩較濃,看似城區工作樣樣參與,實際上無職無權,樣樣管不了。三是人員老化、力量不足。現有12個居委會共有幹部32人,平均年齡45.5歲,50歲以上的佔41%;文化程度國小2人,國中 20人、高中以上10人,處於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的狀況。這支隊伍從質和量上都很難適應新形勢下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各居委會普遍存在活動場地匱乏,工作經費困難,幹部待遇太低等基礎條件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影響了居委會作用的發揮。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當前,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經濟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面對這種情況,要充分認識加強巴川城區管理在促進我縣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巴川鎮政府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區轉移,加大城區工作力度,強化城市社會管理。

2、理順管理體制,明確職責,強化巴川鎮政府對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地位。打破條塊分割、多元管理格局,建立以塊爲主、條塊結合的一元管理體制,強化巴川鎮管理主體地位。要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採取措施促使職能部門還政於鎮、還權於鎮(城市建設,市場、環衛、物業、勞動、計劃生育、殯葬、鄉鎮企業管理、統計工作等),保障管理主體的施政效力。職能部門要,放小抓大,對城區社會管理微觀事務放手,強化縣域內的宏觀調控。通過理順體制,建立責權統一,配合協調,動作高效的城區社會管理體系。

3、加強居委會建設、夯實城區社會管理基礎。一是調整居委會設置。按照有利於社區管理、方便生活、資源利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則,適當調整和設置居民委員會,同時下設若干小區,建立起新的社區自治管理體系和工作網絡,有效發揮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對現有居委會幹部制度進行改革、在機關機構改革中的分流人員、巴川鎮現有幹部選拔或社會公開招聘充實力量,建立一支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三是改善工作條件。採取措施,拓寬各項服務,增加經濟來源,切實解決活動場所困難、工作經費短缺、幹部待遇低下等具體問題,逐步改善居委會工作的基礎條件,保證工作正

常運轉。四是街道居委會有參與轄區內的社會、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規劃、驗收、評比、推薦的權力和責任,增強居委會對轄區內事務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