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土地利用調查實驗報告多篇

土地利用調查實驗報告多篇

【第1篇】xx地土地利用調查與分析實習報告範文

xx地土地利用調查與分析實習報告

一、實習區區位條件分析

1、概況

實習區駝樑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北部,平山、阜平、五臺兩省三縣交界處

面積約158.7平方千米,東經113°41′52′~113°50′56′′,北緯38°34′46′~38°45′51′。最高峯南坨位於東經113°47′,北緯38°45′。

2、地質地貌

保護區內出現的基岩爲太古界的阜平羣和龍泉關羣,歷經多次地殼運動和漫長的地質年代遭受區域混合巖化作用,有不同程度變質的片麻岩、變粒巖和片岩,厚度在690~2960m。

保護區地勢北部高,南部低,由海拔2281m下降到1000m左右,相差1200m,地貌類型有亞高山地貌和中山地貌兩種類型。亞高山地貌,位於保護區的北部,面積約0.5萬畝;中山區,分佈面積廣,約佔保護面積的9%,海拔在1000—2000m。經長期剝蝕,各溝谷的坡度一般爲25°~35°。由於坡度陡斜,水土沖刷痰中,溪溝兩岸支撐力弱,山體崩塌,形成懸崖深谷。各溪溝中,因水流衝擊,大型的水蝕穴很多。夏季山洪季節,水流湍急,亂世橫臥,形成二、三米高的跌水,隨處可見,時而在左岸,時而在右岸,形成所謂“盤腸河”。

3、氣候

平山縣屬溫帶半溼潤季風大陸氣候,由於高差懸殊,立體氣候明顯,概括了河北省的氣候類型特點。保護區氣候,溫度偏低,溼度偏高,形成溫涼溼潤典型的山地氣候,具有冬寒、夏涼、春秋短促的特點。

4、水系和水文特徵

平山縣全縣都屬海河流域的子牙河流域,流域內自產地表水是石家莊市的重要水源。駝樑地區屬於子牙河滹沱河系-卸甲河流域,卸甲河與平山縣其他12條河流匯入滹沱河。

5、植被

駝樑自然保護區地處暖溫帶中心地區。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形成的地帶性植被爲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保護區地處深山,人煙稀少,原生植被雖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天然植被也只有前大地、中臺山一帶殘存約5萬餘畝次生林,但區內尚且保存着較爲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駝樑自然保護區植被類型複雜多樣。按《中國植被》的分類系統,地帶性植被型有寒溫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 、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灌叢、灌草叢、草原等,非地帶性植被型有草甸。根據優勢種命名可以劃分爲12個羣系,具有豐富的生態類型多樣性。

二、土地利用調查

1、數據來源

實習遙感影像圖,實習區gps定位數

2、依據:在遙感影像上,不同的地物有不同的特徵,這些影像特徵是判讀識別各種地物的依據。通過地物間的形狀、色調、紋理、圖型和陰影的不同,比照實際地物與遙感影像,建立目標地物的解譯標誌解譯標誌的建立,見表

地物類型 形狀、色調、紋理、圖型、陰影 目標地物照片 遙感影像 其他

房屋村落 影像中圖形分佈規則,主色調爲白色,紋理清晰,顏色單一

商服用地:規則分佈,單位較大

居住用地:規則分佈,單位較小,較密集。

山區旱地 影像幾何特徵不規則,局部呈條狀形態,影像呈現出紅、淡紅、粉紅和淡藍等顏色。影像紋理較粗糙,紋理不均勻。

灌木林 幾何特徵不規則,生長在低地中,影像呈現紅、鮮紅、粉紅和暗紅色、影像紋理細膩,在統一色調中差異不大。

高覆蓋草地 形態各異,連片分佈地類邊界明顯。影像呈以鮮紅、紅、淡紅、粉紅爲主色調。影像質地較細膩、紋理清晰、顏色均一。

3、空間解譯及其過程

(1)土地分類體系認識:閱讀判讀地區文獻資料,參照全國土地調查分類系統,擬定研究區土地調查分類系統。

(2)建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判讀標誌:比照實際地物與遙感影像,建立“研究區土地調查分類系統”中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判讀標誌。在遙感影像上,地物目標各種各樣的特徵通過圖像的形式,在可見光譜區域裏,反映的大小、形狀、色調和陰影等稱之爲判讀標誌。判讀標誌分爲直接判讀標誌和間接判讀標誌。

(3)解譯判讀各土地利用類型的影響特徵:根據建立起來的解譯標誌,將硫酸紙蒙在遙感影像上,按照“研究區土地調查實習報告

分類”中的類型,勾繪目標地物的邊界。

(4)實地判讀:根據解譯結果,到實地進行校覈驗證,完善解譯標誌,修正解譯結果。

三、土地利用分析

1、後大地土地利用空間分佈分析

後大地的土地利用大致可以概括爲“七山二水一分田”

七山:區域內以山地爲主,山坡上廣泛分佈有針葉林、闊葉林、灌木林地,還有少量灌草地分佈,植被覆蓋度比較高。有一些坡地改爲梯田耕種,現在荒廢了。

二水:區域內有衆水匯聚而成的河流,水流湍急,河牀狹窄,水流對兩岸侵蝕作用比較大,形成盤腸河。同時流水的侵蝕作用,溝谷加深變寬。溝谷中分佈有大量的楊樹等闊葉林。

【第2篇】就當前土地利用情況調查報告

我國土地總面積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二點二,居使勁兒第三位,由於我國人口衆多,人均土地面積只有11.65畝,僅佔世界品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國人均耕地面積1.39畝,佔世界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因此,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總量多,人均土地面積少,高質量的耕地面積少,可以開發的後背資源少。

我國農村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大概800餘人,在我縣屬於人口較少的村。由於地理條件的差異,我們與其他的大村相比,就經濟,農業等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人以外出務工爲主,年收入不會超過五萬,因爲長年在外,家中的農田基本處於荒廢狀態,原本肥沃的土地現在變得異常的貧瘠,從生的雜草替換了作物,土壤也因年久未翻變得異常的堅固,雜樹根緊緊的抓住土壤使有人結塊,良土基本上不具備再肥沃的可能。

以上是土地利用不好的第一個原因。

其二,xx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廣大農村響應了國家的政策,紛紛開展了這項活動,然而有些見利忘本的人,歪曲了這一政策,吧自家大量的更多都拿出來變成林地,其目的就是爲了那少量的錢,這樣,又一批良土被佔據,本來不多的耕地已經接近了“滅絕”的邊緣。

其三,農村道路的修建,原有公路的硬化,拓寬,甚至,有些人爲了新修的公路的美觀,居然毫不吝惜的將大量的農田佔據。然而這些土地卻沒有得到再生的可能,使整個農村的田地得到進一步的浪費,試想一下,在農村,新修一條那樣美觀的公路有什麼意義,整個村名考的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還有可能遭受捱餓,大面積的土地被佔據,對村名有什麼樣的好處?

當然,我們不反對農村的基本住房用地,可是,仍然有大部分人不守規則,他們在原有的批地上隨便的擴大自己的建房用地,將原本是80平方的變成120,或者是更大,調查了一戶這樣的村名,他回答得很簡單,爲了以後子孫不用再爲住房發愁,其實,他們是否想過,自己的子孫以後靠什麼生活,土地,外出務工?這個事暫時誰也說不清,可是,如果你的暫時在外工作,你盲目的擴大又有何用,倘若在家,沒有土地他又怎樣生存?

其四,我村地處海拔較高的山谷中,容易發生像泥石流,山體滑坡的事故,每到雨季,大量的土地將面臨着被掩埋的處境,大雨一過,大塊的石頭覆蓋了更耕地,使得可利用土地減少。

存在農村的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糾紛問題:

其一:鄉鎮沒有起必要的指導作用 鄉(鎮)人民政府對農村工作起着重要的監督和指導作用,但是,近年來,隨着村兩委直選的展開,鄉(鎮)人民政府的監督指導能力弱化,不能及時對村委的工作進行監督指導。《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規定:“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心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看出,鄉(鎮)人民政府對農村土地發包中的部分土地向外發包是有批准權的,通過批准行爲來監督和指導農村發包土地的有序展開。同時,對於農村承包戶依法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法》和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都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戶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該證是確定承包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但是,通過所審理的土地糾紛案件可以看到,土地向外發包經鄉(鎮)人民政府批准的幾乎佔不到三分之一。很多承包戶根本沒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這種情況下,有可能造成土地權屬模糊,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其二:農民自身的土地法律意識不夠 農民盲目的認爲自己暫時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己的,並沒有形成土地是國家的這一意識,造成了土地糾紛問題中難以調節的問題,一次,我們在着力促進農民的收入提高的同時,也有必要提高一下農民的法律意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教育農民 1.強法制宣傳教育,特別是對村兩委成員的法制宣傳教育。

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旨在提高村兩委成員及村民的守法意識和合同意識,規範村兩委的發包行爲。嚴格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9條規定,按5個程序簽訂承包合同: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承包小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擬定並公佈承包方案;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公開實施承包方案;簽訂承包合同。2.加強村民委員會的成員的教育,他們被民選,就得爲民用,他們需要在村裏宣傳相關的土地法規,加強村民的守法思想,這樣能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問題。

其三祖輩留下的老問題 我在村中暗暗的調查了兩家因爲土地糾紛而又矛盾的村民,他們各自說得的有理由,一個是這樣說的,:“我們祖輩的地本來是平均分 的,可是到了我們這一代,他擁有的地卻比我家多得多,我覺得肯定不公平”,另外一個卻這樣說,:“在我祖輩的時候,我家的人口比他家多,得到的土地自然比他們家多,那是我們家6口人,他家才3口,按人口分配,這樣有什麼不對嗎?”他們的話都很精闢,我翻譯成普通話就這麼個意思,用我家鄉的方言內涵更深。

當然,問題的產生,我們不能讓它一直

妨礙我們耕地的開墾,我們急需一些解決的辦法,讓現有的耕地不再減少。

1、減少不必要的用地,比如:公路的美觀化造成的大面積的土地浪費的現象,

2、加強對建房用地的督查,對那些隨便擴大建房面積的農戶採取一定的懲罰,

3、加強防範,對一些容易遭天災的耕地實施一定的保護措施,比如提前瞭解耕種時天氣情況,將損失降到最低

4、解決糾紛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a、改變農業補貼方式

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的依據是農地,有地的農民有補貼,沒地的農民沒補貼。這種補貼方式與國家補貼農業的初衷並不相符,也激發了由農地產生的矛盾。因此,可以將基於農地的補貼改爲對農業經營者的補貼。

b、增加補償的力度

這樣可加大對懶惰農民的刺激,是他們重新拿起鋤頭,去開墾屬於自己的土地,當然,國家在這個方面做得很好,國家早取消了對土地的交稅,在一定程度上補助農民每畝地15塊左右,對土地的重新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c、發揮鄉鎮和村委會的作用

在村委會中,應該有一名懂法,維法的村官,這樣,他能每隔一段時間宣傳土地的基本法規,使每個村民做到心中有法的意識

當然,我作爲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有必要了解一些相關的信息,我市爲既保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的大量要求,又守住耕地紅線的目標,我市國土資源部局女裏爭取省重點項目耕地佔補平衡,同時加大對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增加耕地儲備,據去年的統計,我市增加耕地963.8公頃,這對當前農村耕地少的問題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再者,國家兩免一補的政策落實下來,極大程度上鼓勵了農民中的的積極性。

這樣下去,農村的耕地面積的大幅度增加指日可待。

【第3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

一、紅柳溝調查區域概況

紅柳溝調查區域位於榆中盆地北部,夏官營鎮東南部,隴海鐵路和在建的蘭渝客運專線以及萬川河從調查區域貫串而過。由於距離縣城比較遠,受到地理位置條件的限制,交通比較落後,整個區域內只有一條水泥硬化的村級公路。紅柳溝調查區域地表形態起伏變化較大,從河溝到農田,從荒地到高山,地貌特徵比較複雜,整個地區海拔在1700~1780m之間。調查區域總面積5385359m2,其中耕地面積3383438 m2,設施農用地163985 m2,人口2000人左右,以務農爲主。該區域內宛川河周邊一些原本是農田的地方,後因爲修建蘭渝客運專線的需要,拓爲工礦用地。

二、紅柳溝調查區域自然狀況

紅柳溝位於e104°12’,n35°56’,地處內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特點是降水少,日照多,太陽照射紫外線強度大,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少於300mm,並集中分佈在6~9月。

調查區域地表形態起伏變化較大,海拔在1700~1780m之間。在調查區域內,宛川河沿西北-東南走向貫串其中,由於宛川河補給水量不足,河底已經乾涸,地勢平躺的地方或開墾成爲耕地,或成爲車輛行走的道路,或成爲工廠的材料堆積地。河流的左側地勢比較高,耕地面積相對較少,河流的右側由於地勢相對較低,而且比較平躺,農耕比較繁榮,而且居民地基本都分佈在這一側。在調查區域的東北方向的一小角上是高山的一角,由於地處西北,山上缺水,只有少量的貼地的矮小的抗旱植被生長,山上的其他地方都是裸露的黃土。

三、紅柳溝調查區域經濟狀況

調查區域內主要以農業爲主,種植的作物有玉米、小麥、菜花、土豆、胡麻、芹菜、蠶豆和毛豆,其中以糧食作物爲主,菜花和胡麻種植範圍也比較大,其他的作物種植的面積相對比較小。調查統計表如下:

該調查區域內,人們的生活主要來源還是種地,由於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的侷限,居民的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還是停留在略比自給自足高一點的狀態,從統計的情況來看,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佔到耕地總面積的67.36%人們的收入相對其他調查區域的人來說還是偏低的。

紅柳溝調查區域內有少量零星的果園分佈,這些果園的面積一般都不大,主要種植的是蘋果、梨和杏子。果園主要集中在居民區附近,而且在居民區的院子裏見多,耕地中也有少量的果園分佈。由於果園規模較小,果園的經濟效益也不是很好。同時在一些家庭的院子裏,也圈養着一些牲畜,畜牧產業不是很發達。

全區範圍內只有當地的兩座磚廠和一個太陽能基地,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當地的`工礦企業。在宛川河和龍海鐵路線之間,因爲修建蘭渝鐵路客運專線的需要,中鐵二十一局在那裏設立了工地。

總體上來看,紅柳溝調查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是比較低的。

四、紅柳溝調查區域社會狀況

紅柳溝調查區域分佈着兩個村落,紅柳溝村和鏊子坪,其中紅柳溝爲行政村,鏊子坪爲自然村。兩個村落有一條水泥硬化的村級公路連接,並且分別有一條通向外界的公路。鏊子坪規模非常小,村裏沒有診所,沒有小商店,也沒有學校,商業程度在那裏幾乎屬於未開發狀態,人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從外界才能獲取。紅柳溝村的規模比較大,村裏的人基本上以務農爲主。居民的房屋沿着村級公路兩邊建設,村裏有自己的國小,和小診所,有兩個規模稍大的小商店以及一些小的家庭小商店,日常的小的生活所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滿足。紅柳溝村與榆中縣有一條班車,方便人們的出行。

五、調查的人員組成

組長:李同學

組員:馬同學、羅同學、趙同學

六、日程安排

七、用到的資料

1、實習手冊

2、谷歌地球數據等

八、路線

第一天:從榆中校區出發,乘車到夏官營火車站,穿過鐵路沿着鐵路走,從調查區域的西北角進入調查區域。確定方位後,按照預定好的路線,沿着紅柳溝村北邊的外圍往東走,到達山腳的地方再往南邊步行,直到鏊子坪,然後向西行走,到達太陽能基地後向北走,然後沿着鐵路向夏官營火車站的方向往回走。

第二天:用自行車代步。由夏官營從研究區域的西面進入調查區域,然後直接穿插到調查區域的內部,進入紅柳溝村,開始在紅柳溝村邊的農田裏來回穿行調查土地裏利用類型。下午的時候調查鏊子坪附近的土地利用類型,然後從宛川河的右側到左側,調查龍海鐵路線附近的土地利用類型。最後折回紅柳溝村,從其北面出村,調查紅柳溝調查區域西北角上的一小塊沒有調查過的土地後,完成整個野外的土地利用類型調查。

九、土地利用現狀圖

十、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表

調查區域總面積:5385359㎡

各種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及其分佈見下表:

十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從統計分析的數據可知道,紅柳溝調查區域土地利用還是以耕地爲主,佔整個區域土地面積的62.83%,而其他類型的土地利用類型所佔的比例都遠比及耕地的面積,這也可以從土地利用這樣一個側面反映本地區的經濟類型以及經濟發展情況。從整體上來看,宛川河和鐵路基本上將整個區域劃分成兩個部分,其以西的地方由於地勢高,水供給不足,土地利用以草地和荒地(裸地)爲主,而其東側則主要以耕地爲主,居民地規模大,分佈集中。

從細節上來看,紅柳溝村和鏊子坪都是沿着宛川河河道方向發展的,也與沿河河道旁邊的地方通常是比較平躺的緣故有關。也正是因爲比較平躺,其東側的農業也比較發達,用作耕地的土地面積比較大,而且都是成片分佈的。在大面積的耕地中間就是居民地,也是成片的分佈。在村落和河道之間由於地形有一定的起伏變化,主要還是以耕地爲主。在這樣地形有一定起伏,又靠村莊的地方,有兩塊面積比較大的地方劃做爲磚廠,變成工礦用地。河道與鐵路的狹長地帶上,地面比較平躺的地方開發成爲鐵路設施用地。穀場、農用設施點綴在村莊的周邊,果園零散在村莊的周圍也分佈在農田當中。

十二、問題和建議

1、從整個區域來看,宛川河西側的草地和未利用的荒地面積比較大,土地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同時在宛川河東側的兩個磚廠距離村莊都比較近,因此磚廠排除的煤煙等廢氣對居民區的污染比較重,同時磚廠位於耕地中間,會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建議爲同時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考慮將磚廠的工礦用地設立在宛川河西側的太陽能基地那側的土地上,調整土地利用類型,從而創造更高的價值。

2、紅柳溝調查區域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降水少,日照多,太陽照射紫外線強度大,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蒸發量大,蓄水設施比較少。在宛川河東側,耕地的面積非常大,耕作的水基本上是使用地下水。爲應對農業生產用水的緊張,可以在大面積的耕地區域內建設一些蓄水的水利設施,這樣就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自然降水。

3、紅柳溝地區本身缺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農業的.發展,在該地區果園的用地面積比較少,可以在比較乾旱但適合果樹生長的地方發展水果種植,改善土地利用類型,也改善經濟發展方式。

4、在龍海鐵路線夾着的一部分是耕地一部分是裸地和草地的地方,由於水、交通的極不便利,應該將部分小區域發展爲林地或者是果園,這樣及有利於土地的有效利用,又有利於收入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