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學校大調研報告多篇

學校大調研報告多篇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1

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新要求的提出,旨在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教學研究也面臨重大挑戰。在課程改革中,引導教師認同新的課程改革方向,幫助教師接納新的課程內容和完成新的教學活動,是最重要和最困難的環節。特別是遠離城市、缺乏信息資源和專業人員支持的農村地區學校,這一任務就更顯艱鉅。近年來,我省農村國小都在積極探索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的新的研修方式。“校本研修”被認爲是培養具備新課程實施能力的教師的重要途徑而受到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在研究者的指導下嘗試開展多種“校本研修”活動,教學研究的目標、內容、方式等也在發生着顯著變化,同時也面臨着諸多問題。爲全面瞭解目前我省農村國小開展校本研修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瞭解農村國小教師對校本研修的態度、困惑、期望,以便更有針對性地爲我省農村國小開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導,我們開展了全省農村國小校本教研活動現狀調查研究。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爲主,爲獲取比較全面的數據,共涉及國小101所,發出問卷101份,收回101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0份。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又就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訪談並查閱相關資料,經過彙總與分析,下面是我們的調研情況的總結。

一、農村國小校本研修的現狀和需求

調查結果表明,很多學校能以新課程爲導向,從學生發展、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的需要出發,緊緊圍繞學校新課程實施的問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校本研修,呈現出可喜的變化,許多學校開始建立相應的教研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教師們開始關注和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主動尋求專業人員的支持,在他們的指導下學習觀課、評課的方法,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還有的教師開始自覺地閱讀教育理論及相關領域的書籍,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實踐證明,農村國小通過開展校本研修,教師的教育理念有了轉變,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從實際水準來看還處於初步的摸索、嘗試階段,面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校領導對培訓的認識沒有真正到位,沒有把校本研修作爲學校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活動,而是等同於日常的教學研究活動;學校的各項培訓管理制度寫在紙上、掛在牆上、說在口上,就是沒有落實在行動上;有的學校缺乏對學校發展目標的分析,也缺乏對教師培訓需求的分析,沒有分層分類的要求,盲目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加重了教師負擔;還有的學校由於學校人員少、校點分散、財力有限,沒有較好的研修資源,只能因此而放棄很多較好的研修設想。

1、我省農村國小多數領導和教師對校本研修的內涵、功能定位還缺少確切的理解和把握。校本研修是以學校爲研究主陣地,以學校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爲研究對象,以促進學校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爲目的,把教師培訓、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融爲一體的研修制度。從調查情況來看,有12%和56%的教師認爲校本研修很有收穫或較有收穫,29%的教師僅僅是略有收穫。但是,對於校本研修所倡導的基於學校的觀念,對於校本研修三大要素即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含義,對於校本研修要着眼於研究教師自身教學中的問題的思想,多數領導和教師還缺少確切的理解和把握。有23%人認爲在學校開展的教研活動就是校本研修。我們認爲,要使學校教研活動真正實現校本研修所追求的目標,學校領導和教師就有必要進一步清晰對校本研修的認識,以避免由於認識不到位而產生的教研方向和活動引導上的盲目性和追求形式的問題。

2、我省農村國小校本研修活動還沒有真正發揮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功能。校本研修以學校教師教學中的問題爲研究對象,要解決學校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調查表明,一方面,我省農村國小教師參加校本研修活動積極性是有的。在調查中只有18%教師認爲自己教學工作任務重,沒有時間和精力開展校本研修,也有教師提出教師的責任就是教學,沒有做研究的義務。有51%的教師認爲校本研修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60%教師認爲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措施,教師已經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校本教研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專業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我省農村國小校本研修活動沒有發揮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功能。雖然農村國小校本研修更多的是一種教學研究,教師立足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主要是以教師課堂中出現的現實問題爲研究內容。在調查中有52%教師也意識到將自己在課堂中碰到教學問題和同事們一起探討對自己有幫助。但是,只有47%的教師在研修活動前“查找資料,積極準備”,22%教師注重研修活動後應用,26%教師聽課評課後改進自己的教學。可見,在研修活動後,教師沒有具體的“行爲跟進”。還有5%教師認爲研修活動的計劃性、針對性差,有20%的教師認爲學校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理論學習和專業引領,使得問題得不到真正的解決。如何開展針對性強、貼近教學一線實際的專題研討活動,真正實現校本研修的“教學研究”功能是目前我省農村國小校本研修需要破解的一道難題。

3、我省農村國小校本研修資源開發不充分。校本研修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基於學校自身條件,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而開展的集體研討活動。從理論上說學校中的任何人,財、物、事、時間、空間、信息等因素都有可能對教師的發展造成影響,都可成爲研修資源,但最主要的應是“人”的資源。調查表明農村學校校本研修資源不足,一是校內資源不足且開發不夠。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風格、學有專長的教師在村小較少,特別是把校內骨幹教師或學有專長、教有風格有一技之長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成果資源轉化爲羣體特色,更顯不足。教師在日常研修活動中得到的幫助主要來自於網絡信息和教學書刊也分別佔61%、45%。校本研修中得到同伴的直接幫助的只佔27%,有51.5%教師認爲校本研修中最缺乏的是本校的骨幹教師。二是校際資源利用不充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風格、學有專長的教師主要在中心國小,鄉鎮中心校多年來形成了“中心”優勢,成爲村小校本研修的主要校外資源。所以65.1%的教師認爲中心校與村小資源應互通共享,50.3%的教師認爲村小要利用中心校資源開展校本研修。一個地區的中心校或相同類型、層次的學校,肯定擁有較多的可資交流的培訓資源。如名教師,特色課程等都是很好研修資源。但學校之間交流僅限於上級組織到中心校聽課等活動,教師在日常教研活動中通過教學觀摩得到幫助佔40%。可見,中心校在校本研修中的主陣地作用和村小的能動積極性沒有很好發揮,缺乏有效措施,實現有限資源的校際共享。三是教師培訓機構介入不深,影響不大,沒有發揮主導的功能。在調研中我們瞭解到校本研修中來自專業人員和同伴的直接幫助的分別佔7%、27%。76%教師認爲校本研修最缺乏的是“專業研究人員”的指導。在校本研修中,教師培訓機構的地位與作用,沒有被充分發揮。可見,如何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是目前校本研修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4、我省農村國小教師教研意識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數教師都能經常關注教育教學方面的熱點問題,並經常查閱各種媒體獲取教育信息,這說明隨着社會發展和技術更新,絕大多數教師都形成了自覺獲取信息、開闊視野的習慣。教師們雖然每天都在接觸新事物,在工作中研究新問題,但只有不到30%的人能自覺將收穫加以整理、提升,多數教師尚未形成整理、提升的習慣;在教研活動中有37%的教師只是聽取同事發表的意見,願意在教研活動中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只佔29%;38%教師在“表達自己的做法”,而“質疑別人的經驗和做法”的僅爲4%。而校本研修的目標是使教師成爲教學研究者,要有教研意識和教研能力。可見,開展校本研修活動,要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增強教師的教研意識,提高教師的自主反思的能力,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

5、農村國小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有一個“學習和發展共同體”。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互協作,相互交流,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學困惑、教學經驗和教學觀點,不僅自身的素質得以提升,而且羣策羣力,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促進更多人的反思和成長。調查結果顯示,教師普遍認爲,集體研討的教研活動比獨立鑽研好(40%比10%)、有專家指導的研討比只有同伴的研討好(72%比4%)、同事之間的研討比教研組的常規活動好(37%比16%)。有45%教師傾向“以問題爲中心的集體研討會診”,有42%教師喜歡“針對某一課例進行解剖分析”,這說明隨着校本研修和課程改革的深入,老師們的合作、研究、參與等教研意識已有所增強,絕大多數老師希望通過集體研討提高專業水平。當前需要根據教師需求,有計劃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爲教師創設一個研究、反思、合作、交流、分享的平臺,這個平臺應是比較友好的、開放的、平等的、自願參加的“學習與發展共同體”。

6、教師迫切需要通過指導、互助、反思途徑來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校本研修有三大要素,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有73%教師希望得到專業人員的幫助,有16%教師最想得到網絡幫助、13%教師希望得到校內專家幫助,9%的教師希望有關部門給予資料的幫助,9%教師想通過教學觀摩、評比活動得到專業指導。反映出教師們既從自己的實踐需要出發探討、解決具體問題,又需要藉助專業人員的理論指導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指導、互助、反思的不斷循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爲。而對於教研員的指導方式,教師選擇“作爲合作伙伴,與教師一起備課、聽課、評課,再上課改進”的有66%,選擇“以課例爲載體,組織專家對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多方會診”的有25%,選擇“聽課評課後,依據經驗給予教法上的具體指導”也有34%。只有9%和1%的教師希望專業人員給他們提供相關專業信息和組織教學觀摩、評比。通過這次調研我們深切地感到廣大教師是非常期盼獲得專業指導人員和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渴望教研員能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具體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希望能在活動中與他們建立平等的夥伴關係和民主的學術氛圍,通過互動交流、討論和專業引領人員指導下的行爲跟進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二、對今後農村國小開展校本研修的建議

1、正確把握校本研修的本質內涵和價值取向。校本研修是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研究,我們只有認認真真地學習相關理論,才能踏踏實實地進行研究。爲此,應提高對校本研修內涵、基本要素等的認識。校本研修是以學校爲基地,以教師爲主體,以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重點,是利用學校這個教師工作、成長的職場,把校本研究和校本進修結合起來,構建以校爲本,以研導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師素質以提高學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師培訓模式。所謂“校本”,即以校爲本,就是要確立基於學校、通過學校、爲了學校的基本理念,激發學校主動發展的思想意識,引領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規劃校本研修內容,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創新校本研修方式,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是要面向全體教師,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是要激發廣大教師的主體意識,使廣大教師真正成爲研修活動的主體,真正進入在工作中研究、研究性地工作的職業狀態;教師研修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出發。以研導修,即在研究中提高教師素質,確保進修提高的專業方向性、問題針對性和工作適用性;以修促研,即通過提高教師素質,健全研究隊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質量,增強教育科研的導向功能。校本研修應是研修一體,互生共榮,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基於上述認識,校本研修的目標訴求是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學校課程實施、課程開發的能力和水平。校本研修的主導思想是基於學校,立足教師,源於課堂,研究真實的問題,創新真實的做法,追求真實的成效。

2、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研修機制和管理制度,營造有利於教師的研修氛圍。學校要建立有助於激發教師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校本研修制度。可採用目標激勵、參與激勵、尊重激勵等多種多樣的激勵方式使教師感受到只要積極參與了校本研修就能實現教師個人目標和學校目標,使教師個人利益和學校的利益達到一致。讓每一位教師真正體會到自己是校

究主題開展交流研討,一是交流對問題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對策,二是討論執教者提供的研究課教學設計,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隨後,執教者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修改教案。教學設計必須着重體現研究主題的主導思想,必須着重嘗試研究主題相關問題的解決策略;第四步,上課聽課,課堂觀察。由執教老師上課,其他教師聽課觀摩,進行課堂觀察分析。課堂觀察,既關注各個環節、各個要素,而着重觀察記錄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教學行爲;第五步,課堂評議,深入反思。組織教師對研究課進行分析評議,以研究課爲範例,就研究主題的相關問題進行再討論,以先進的課程理論和教育理念審視、分析教學中的具體細節,通過對教學細節的分析深入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學策略的改進;第六步,提練總結,行動跟進。

在廣泛討論、形成共識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問題解決、行動跟進的一些具體策略和措施,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推廣成功經驗,創新教學技術。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是由教師基於自己的實踐自主選擇研究主題,是同校、同組教師在同一文化環境下合作研究,平等交流,所以能夠有效地激勵廣大教師參與學習和研究。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瞄準教學中具體問題的解決,把理論學習、問題思考、對策研究、課堂實踐、總結提煉、行動跟進有機結合起來,所以能夠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是集體商量確定研究主題,圍繞主題合作學習、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共享成果,整個過程都是合作開展的羣體活動,所以能夠更好地營造團結合作、共同提高的研究氛圍。在大力推廣主題研究式教學研討活動方式的同時,大力倡導各校抓重點、創特色、講實效,根據本校教育教學實際自主選擇研修內容,自主創新活動方式。

3、充分發揮專業引領人員研究、指導和服務的職能和骨幹教師的作用。校本研修不能停留於低水平的說課、評課、交流研討,必須通過一定的專業引領提升研究水平,必須引領教師從具體的經驗和表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反思、改進和創新。專業研究人員和教研員要深入教學第一線,走進課堂,瞭解課改和校本教研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學校教學工作和教師專業化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傾聽學校的呼聲,瞭解教師教學研究中的困難。教學引領與指導要以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行爲的改進爲重點,注重教師教學潛能的開發和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善於發現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閃光點和經驗,並和教師一起進行總結和提煉,與教師建立一種平等對話的合作伙伴關係,倡導不斷創新的研究風氣,創造生動活潑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指導的方式方法,與一線教師一起體驗新課程,解決課改和教學研究中的問題。在校本研修中,必要的專家引領是不可缺少的,但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農村學校,要根據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學校爲中心挖掘培訓資源,能者、優者爲師,讓骨幹教師在培訓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獲得價值,以更高的熱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本研修中,在學校、教研組內形成以骨幹教師爲龍頭的教師集體研究力量。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2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我區現有中學、大中專學校23所,在校學生近3萬人,團員15104人,佔學生比例51%。各學校高度重視共青團工作,能夠做到目標明確,措施有力。一是突出主線,加強思想教育。始終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不斷創新形式,利用典型示範、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有效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少年成長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二是強化意思,推進團員發展。各校能夠認真學習領會團省委《關於進一步做好團員發展管理工作的通知》,嚴格把握並執行政策規定,利用重大節慶日、紀念日契機,抓好團的組生織活,增強團員意識,嚴格落實團員發展管理主體責任,及時按照《團員發展管理問題對照檢查表》開展自查自糾,積極履行各項入團程序。三是優化管理,提升幹部素質。各校團組織班子建設基本健全,設團委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和幹事職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達到100%,能夠按期換屆,落實團委書記單位中層幹部待遇,納入學校後背幹部管理,解決團幹部的發展問題。四是完善制度,強化保障力度。堅持和推進“三會兩制一課”制度,建立團務公開制度,規範團委工作檔案資料,能夠把團內重點工作、活動開展情況、團費收繳及使用情況及時公開,按時收檔。五是突出重點,深化活動開展。各學校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青少年身心特點、成長規律和教學實際,定期組織各種主題團日活動,及各種書畫、演講、朗誦、唱歌等文藝比賽,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存在的問題

1、團幹部兼職比例高,任務繁重。學校團委書記除主持團內工作外還承擔着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諸如升旗儀式、校廣播站、學生心理諮詢等其他事務性工作,任務繁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共青團工作,開展團內活動往往分身乏術,有心無力。

2、團內活動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目前學校團組織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存在被動性、滯後性,缺乏獨創性和靈活性,不能夠較好地吸引團員學生參加。此外,開展活動所需經費主要由團費和學校撥款來解決,且以後者爲主,數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證活動的次數和質量。

3、團組織活動陣地匱乏,管理不規範。調研中發現,部分學校團組織沒有活動陣地,或者是和會議室、心理諮詢室、展覽室等共用,無固定場所開展活動,嚴重限制了團組織工作、活動的正常開展。

4、團員發展存在薄弱環節,有待提高。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學校仍存在將部分不滿14週歲的學生髮展爲團員,8小時團課不達標,“一表一冊一簿”填寫不規範,不按年度計劃發展團員,編號年限與實際發展時間不符等情況。

三、對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高度重視學生團員發展工作。認真落實團省委關於進一步規範團員發展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堅持標準、規範程序、保證質量,有計劃地開展團員發展工作,控制團學比,提升團員先進性,原則上,國中畢業班團員比例按30%左右掌握,高中畢業班團員比例按60%左右掌握。

二是認真做好團幹部的選拔任用和管理。把好團幹部入口關,中學團委書記要有活力、有朝氣,有服務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初任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0週歲,要加大對學校團幹部的培養和培訓,將學校團幹部培訓納入到團區委培訓工作計劃中去,引導有條件的學校配備專職團幹部,落實團委書記單位中層幹部待遇,努力爲團幹部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三是有針對性的開展團組織活動。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鞏固和提升學校團員活動陣地建設,規範管理,專室專用,加強各學校團委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借鑑,結合各階段青少年身心特點,創造性開展各種學生團員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充分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3

根據全國、省、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精神以及關於家長學校建設的有關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家庭教育指導和推進家長學校建設工作方面的積極作用,近期,清河區婦聯聯合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重點圍繞如何利用好家長學校等平臺提高家長的道德水準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觀念發生新變化

許多家長從自己得失成敗的經驗和教訓中受到啓示,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較重視。經問卷統計,認爲家庭教育重要的佔83%。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以往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的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問卷統計,有72%的家長首先重視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纔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二)載體得到新拓展

全區38個社區都建立了家長學校,聘請社區幹部、優秀家長、五老以及大學生和教師志願者等任專兼職教師,不定期進行家教諮詢、請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各社區都開闢了道德大講堂、婦女兒童之家等陣地。全區13所中國小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家長學校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與家庭教育相關的內容講座,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廣大家長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調查統計,有43%的家長認爲是通過家長學校獲得家教知識。

(三)不斷涌現新典型

通過調研,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社區和學校因地制宜,本着實用、實效的原則,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創新家長學校活動內容,豐富內涵,提升了家長道德水準,爲家庭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xx街道人民路社區的xx,女兒本科考上南京大學,後又被保送清華讀研,成爲了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女孩。她經常在社區家長學校與轄區家長分享自己的育兒理念,與大家共同探討,協調解決了很多家庭因爲教育理念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xx等社區與區法院聯合開展駐社區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與社區保持經常聯繫,幫助社區對家長進行法制宣傳,及時解答家長對青少年維權方面的疑惑和難題;上海路社區成立社區心理諮詢室,定期聘請心理專家爲家長、青少年開展心理諮詢服務;xx師院附小與所在社區xx街道車站社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各自資源,雙方聯手聯辦家長學校。學校家長學校開會,請社區幹部和五老參加,社區家長學校開課,請學校派出老師授課,這種校社聯合辦家長學校的形式,受到許多家長和社區羣衆的一致好評。

二、問題成因

調研中,也發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家長對子女教育問題普遍比較重視,但因家庭情況、個人文化素質的不同,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困惑。二是各社區家長學校及中國小校的家長學校在提升家長道德水準中做了一些工作,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相關部門儘管也意識到家長的道德水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職能、牽頭聯動,整合資源等方面,還有很多拓展的空間。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家長觀念存在誤區。一些家長自身道德文化素養不夠,自我感覺良好,不肯主動學習提升。受應試教育影響,少數家長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期望值甚高,忽視了對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教育。問卷調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長把只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作爲首選。有些家長由於忙於勞作,一頭勁追求做生意賺錢,缺少與孩子交流、溝通,疏於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問卷統計,家長與小孩主動交流的只佔50%,有10%的家長從來不與孩子交流。

(二)常態管理存在盲點。雖然很多社區極力想辦好家長學校,但由於上級部門沒有出臺規範統一的管理機制,也沒有專門的資金扶持,使得開展好這項工作較有難度。社區家長學校沒有工作計劃和統一的考覈辦法等硬指標,多數只是掛了牌子,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家長學校的老師多是由志願者、家長代表等組成,變動大,沒有穩定的隊伍。很多年輕家長因爲工作忙或者對家長學校的課程不感興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區家長學校的生源較少且多爲爺爺奶奶輩。家長學校沒有經費保障,無法正常有效開展活動。

(三)部門作爲存在差距。主要是認識不到位,普遍存在認爲自身沒有資源,無行政手段,家長學校的建設不是自己的職能,強調困難多,主動作爲少。家長學校還缺少正常的工作機制,工作手段也不夠有力。家長學校基本上還是採取報告會、家長會爲主,比較傳統單一。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4

爲了解雲和縣職業學校,在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的現狀。20xx年3月17日至19日,體藝科、職教科在雲和職業技術學校調研三天。美術學科、通用技術學科調研的主要內容是隨堂聽課、教師座談與交流兩項。以下是對18日上午半天調研活動後的總體情況簡要分析彙報。

雲和職業技術學校是一所國家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於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雲和職業技術學校現有美術專業班4個,其中高二年級2個,高一年級和高三年級各1個。現有美術專業專任老師7名,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基本爲美術專業學校畢業,學歷合格。通用技術專職教師1人。

本次活動聽課3節,其中美術專業課2節,通用技術課1節。美術專業課一節是電腦平面設計《文字效果製作》由吳蓮老師執教,另外一節是素描《石膏圓柱體臨摹》由陳峯老師執教。通用技術學科是技術與設計1中《流程與設計》一課,由劉偉林老師執教。

由於職業技術學校的特點,除通用技術學科教材統一使用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教材外,美術學科的教材由任教美術專業班的老師自編內容供學生們選學,教學內容選取上有一定的侷限性。美術學科和通用技術學科在課堂教學形式上,以講授練習的模式爲主,先由老師介紹或講解,學生自由練習或是上講臺演示。個別學生上講臺演示,其他學生觀看演示,不少學生則自由交談。

1、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一時難以轉變

幾節課同時反映出的問題是教育觀念問題,教育觀念的更新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況且職業學校的專業課老師,少有參加高中新課程實驗培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傳統的講練結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於老師,已經根深蒂固,運用起來駕輕就熟。

2、課堂教學內容生活化的問題有待盡一步加強

學科教師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雖有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但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爲學生的就業服務。老師應更多考慮,選擇適合學生就業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選擇能體現本校的辦學特色,或是體現雲和縣是中國木製玩具之鄉的特色內容進行課堂教學。通用技術是動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多讓學生在實驗室(實驗室的配置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的要求配置)裏操作實踐。

3、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應逐步建立

在調研中,幾個老師的課堂教學都以下課的鈴聲爲終結,學生對自己的作業或設計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評價。教師對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後,學生真正落實情況缺乏瞭解,不利於開展後續的教學。

1、呼喚職高教師也應更新教育觀念

傳統教育觀念下形成的教學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識地去改變,在教學中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原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進行的課程改革實驗,老師們都通過學習培訓來轉變教育觀念,通過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爲。職高老師也應該不斷學習,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轉變成老師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將教學觀念轉化成教師課堂教學的自覺行爲。

2、加強學科老師的集體備課,發揮羣體作用

集體備課意義在於老師之間通過探討與交流,取長補短,發揮每個人的教學特色。雲和職高美術組有別於其他普通高中,美術組教師個體數量較多,在沒有經驗可借鑑的情況下,強化做好集體備課工作,發揮羣體優勢,選擇教學內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不失爲一條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

3、加強教學策略的研究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或講完教學內容,而應該是觀察學生在單位時間裏想不想參與課堂教學,有沒有掌握知識與技能,或者是專業技能有沒有得到新的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習或者學習沒有什麼收穫,即使教師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無效的教學。

要保證教師的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教學採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有便於操作時間省等優點,而採用討論或是自主學習的方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開展和落實。

4、倡導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評價的目的在於幫助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老師不斷提高和發展。同時,也通過評價瞭解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沒有評價的教學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兩個學科的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練習後對學生作業或設計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可以多元,可以由老師進行評價,也可以由學生自己評或是學生互評。開展多元評價,能讓任課教師明白教學任務是否圓滿完成,是否有效,讓學生知道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5

根據市教體局的統一安排,我校組織學校領導班子先後深入教育教學一線,進行調研,廣泛與教師座談、交流,虛心徵求他們的意見,並接受反映的問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爲細緻的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校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爲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舉行政治學習、工作述職、演講賽、專題研討交流會等活動,尤其是開展思想大討論以來,極大的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其使命感、責任感普遍增強,人人爭創一流成績的濃厚氛圍正逐步形成。

目前我校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教師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盡職盡責,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爲我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全校涌現出了一批師德高尚、工作成績優秀、在社會上享有較高威信的模範教師。廣大教師一心撲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學成績和育人質量,使我校教育質量穩步上升。但是,當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着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有幾個學科教師缺編,造成物理、生物、政治、歷史等薄弱學科,給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在教師素質方面有三點不足:

1.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教師雖說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有的教師缺乏愛心責任心,對家長給了好處的孩子特別照顧,對其他不主動溝通與幫扶。

2.工作作風需改進,少數教師業務能力不強,學習態度不好。有的教師不愛讀書、不善於學習,理論水平低,知識陳舊,管理方法、教學方法落後,缺乏現代教育思想;對工作不深入調查研究,不全面瞭解具體的情況,大搞形式主義,真抓實幹做的少,對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私心雜念較重。

3.質量意識待增強。個別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職業倦怠,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教學成績始終較差。

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切實加強領導,促進師德建設。

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做到愛崗敬業。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首先要成立組織,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讓領導小組切實負起全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督促責任。

其次,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

第三,各年級組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要認真組織全校教職工讀書學習活動。在學習方式方法上,一要抓住重點學,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知識,以學習促進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二要聯繫實際學。要把解放思想學習討論與個人工作及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三要構建和諧幼兒校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科學發展的思想意識,掀起學習討論高潮。

2.培養樹立典型,帶動全體教師。

典型人物對衆人有較一定的影響,但對教師影響最大、最有說服力的還是他們身邊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先進人物,因此,我們要培養、樹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來我校教育方面涌現出的先進人物、模範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帶動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通過我校“幫、帶”活動實現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開展業務學習,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瞭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參加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外出培訓,堅持接受繼續教育。

4.表彰模範教師,弘揚師德正氣。對我校涌現出來的師德模範教師,學校要進行表彰鼓勵,把師德作爲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爲人師表、關愛學生的良好氛圍。

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於這一點,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每位教師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5.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

圍繞市教體局開展的“三查三評”活動,落實對教師的評價。一是完善教師教學工作監測考評方案,以更有利於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材料和表格,主要通過三種形式進行:學生評議教師、領導班子成員評價教師和家長評議教師。從而確保對教師工作評價的科學、公平、公正。

6.爭取上級支持,加強薄弱學科。

學校可通過正常渠道與教體局、人事科、教研室的領導進行溝通,反映學校實際情況,爭取領導的理解與支持,儘快解決學科教師缺編現象,解決薄弱學科建設中的師資問題,以保證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總之,爲了認真貫徹市教體局 “以改革創新求發展,用特色內涵鑄輝煌”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廣大教師敬業愛崗,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一神聖事業中去。我校要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勇於創新,爭先創優,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6

按照市政協的統一部署,近期對我市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學校的現狀作了調研。下面就展開調研的對象——黃山學校的有關情況向與會的各位作一彙報。

一、概況

黃山學校創辦於1998年,是黃山市第一所以英語教育爲特色,集國小、國中、高中爲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的寄宿型市直民辦學校。創辦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扶持、上級教育部門直接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現有師生1500餘人。

學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爲指導,以“爲民辦學、爲國育才”爲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爲校訓,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堅持“優質高中”、“品牌國中”、“精品國小”的發展策略,業績顯著。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先進集體”、“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xx年被北京奧組委、國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爲“北京xx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xx年被評爲“安徽省綠色學校”。

學校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吸收國外先進辦學理念,先後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莫頓學院、新加坡聖尼各拉女校、花菲衛理學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學和日本藤井寺市國小等多所國外學校,建立教育交流與合作關係,成爲黃山市對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學校教學業績顯著。僅以xx年爲例,xx年的大學聯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爲2.9%,位居黃山市民辦學校第一,黃山市第三;一本上線率爲12%,位居黃山市民辦學校第一,黃山市第三;二本上線率爲30%,位居黃山市民辦學校第一,黃山市第四;本科上線率爲43%,位居黃山市民辦學校第一,黃山市第三。會考成績又創新輝煌,九年級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九年級總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遙居前列。辦學十年來,先後爲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同濟大學等全國一流名牌大學送去一批批優秀學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報考我校七年級的學生數都是我校錄取人數的兩倍多,但學校以“做精、做強、不貪大”的思想爲指導,收優生,辦精品,絕不濫收學生,使學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一如既往的注重過程管理,認真踏實的做好每一項細節的工作,讓細節的完美構築整體的輝煌,從本學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試成績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藝體生專業考試成績已全部通過。目前,學校整體工作運行良好。

二、學校的發展現狀

我校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總數1400多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有19個教學班,870多人,高中13個教學班530多人。義務教育階段辦學條件基本達標,素質教育、陽光體育等全面開展,學生成績在教育局的考覈評估中絕大多數學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職員工150人。其中教師90人,學歷都在大專以上,學歷合格,其中35歲以下的教師佔50%,他們都是從師範大學一畢業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師的教齡和黃山學校的校齡一樣長,他們正是黃山學校教育教學的棟樑。還有一些老教師和中年教師,他們一起構成了黃山學校老中青結合的較合理的教師隊伍,年輕教師的職稱正步入正軌,中年教師的.職稱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制約,還停留在離開公立學校時的職稱。黃山學校從辦學初期開始就逐步爲教職員工辦“五險”,到xx年元月開始給所有教職員工都辦了“五險”。依法爲教職員工解除了後顧之憂,使教職員工的穩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學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規範辦學,健康發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賦予的全部權力和義務。

三、學校發展中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學生是民辦學校的生命線。招生受阻將直接影響民辦學校的發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門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畢業生,會考時必須回報考學校的戶籍所在地考試,否則不準報考相應的省示範高中,這一規定無形之中爲民辦學校學生的就學和學校招生設置了障礙,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民辦學校有不受區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權,自由錄取權,我市的相關文件明顯與《促進法》相牴觸。

公、民辦學校教師流通不暢、養老保險不平等成了民辦學校發展的又一桎梏。這一問題在中心城區表現得尤爲明顯,許多優秀教師,被民辦學校的感情、待遇和事業所吸引,心嚮往之,但財政編製成了一道“緊箍咒”,教師由公辦學校進入民辦學校,則意味着放棄了“有保障”的“財政編”,因爲由民辦學校返回公辦學校,則是一條“不歸路”,優秀教師對民辦學校的“望而卻步”,直接影響了民辦學校的健康永續發展。甚至求取公辦學校教師到民辦學校兼課,也只能“暗渡陳倉”。

民辦學校學生的“兩免一補”沒有享受,這與《民辦教育促進法》中公民辦學校的學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議

1、建立合理的教師流通渠道。呼籲政府及相關部門出臺類似政策:凡從公辦學校招聘到民辦學校帶有財政編制的教師,其公辦教師身份不變,工資關係保留在原單位,教師工資由民辦學校給付。教師調離民辦學校由教育部門重新安排。在民辦學校工作的教師,在考覈、職評、晉級、評優等方面享有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建立一條公辦、民辦學校教師流通的順暢渠道。

2、民辦學校教師依法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的權利和義務。民辦學校的教師和公立學校的教師一樣從事義務教育事業,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一樣是不以盈利爲目的的事業單位,在教師的養老保險上不應與企業同等待遇,應該與公立學校教師同等待遇。

3、以黃山市市直國中學校爲例,民辦學校數已佔33.3%,民辦學校的學生數有2211人,佔總學生數的29%,民辦教育爲社會做出的貢獻和爲政府分擔的責任是顯而易見的。但民辦學校學生的義務教育保障經費有嗎?在哪裏?如果沒有的話,爲什麼不能享受黨和國家的陽光雨露?請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在規劃“優先發展教育”的決策時,把民辦學校納入教育統籌的盤子,在資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給予相應的兌現、扶持和獎勵。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護,完全由市場選擇,由學生選擇,由家長選擇,讓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教育競爭中普遍遵守,讓黃山市的教育發展更快。

5、民辦學校的收費受學校質量的制約,受市場的制約,受學生家長的制約,受物價上漲的制約。放寬民辦學校的收費自主權,嚴格按《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只需報主管部門備案和物價部門批准備案公示。

6、民辦學校的校產屬於民辦學校,可以作爲學校發展時的貸款抵押,以促進民辦教育的發展和規避辦學風險。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7

在縣教育局“131”工作方針指引下,爲了更好的促進學校發展,分析學校存在的問題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校各項工作紮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縣教育局師訓股的安排,我對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佔地面積 平方米,建築面積 平方米,綠化面積600平方米,體育場地1200平方米。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71人,住宿生245人,在職教師 人,其中專任教師 14人,後勤輔助3人,大專以上學歷14人,中專學歷3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職稱5人 。

二、學校管理措施

(一)、加強校園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校園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認真施實,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1、加強校園設施維護,改善辦學條件。20xx年對教學樓進行了加固維修,教學樓頂進行了sbs防水處理,更換了校園花池,粉刷教學樓牆面,仿瓷教室、辦公室牆面;維修門窗、課桌;校園容貌煥然一新。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學校精神。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和靈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把握好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三個原則,確立“規範加創新,素質加個性”的辦學理念,明確學校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目標,形成符合自己的校訓、校風、教風、作風、學風。同時開展教室文化、寢室文化、餐廳文化、牆壁文化的創建活動,讓校園內處處體現高雅和文明,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有助於師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促進學校科學發展。

(二)、加強安全管理,服務全體師生。

學校安全工作重於泰山,要給全體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各項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創建平安和諧校園具體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加強校園安全能力建設,安裝校園監控系統,校園內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增加了一名校園專職校警,配備了警棍、強光手電等防爆器材,24小時負責校園內外的安全保衛工作。按要求購置、更換滅火器等安保設備,堅持每月的安全隱患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強化對學生的安全衛生教育,每週開設一節安全衛生課,教會學生基本的安全衛生常識,同時每學期開展防火、防震安全演練,每學年開展滅火演練,在演練過程中滲透自救、自護的知識教育,真正讓學生掌握自救、自護的本領,做到服務育人。

4、食堂是學校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今年給新食堂配齊了新設備,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檢和培訓,明確要求和操作規範,從原料採購到飯菜入口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守縣食藥局制定的要求和標準,統一配備學生餐具,專人清洗,每餐消毒,保證學生飲食安全。

5、學生住宿方面,學校制定了《生活教師管理細則》、《女生管護細則》、《住宿生請假要求》,對生活教師進行培訓,明確工作職責、規範工作流程,確保學生住宿安全。

(三)、狠抓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

1、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爲,不得利用課餘、節假日、雙休日給學生有償補課,不得私自訂教輔資料,不得歧視學困生。

2、抓好教學研究工作,讓教研真正爲課堂教學服務。學校成立語文、數學、綜合三個教研組,各教研組長學期初制定教研計劃和講評課活動方案,嚴格要求,認真落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具體做法:

①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指導(新老教師一幫一等);

②組織外出學習,取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3、明確常規教學的規定,並認真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對教師教案、學生作業進行周查月評,詳實記錄檢查中發現問題並及時要求教師改正,幫助青年教師更快的成長。每學期分兩次對教師的教案和作業進行量化評分,評分結果納入年底的績效考覈。

4、加強質量分析,每次考試都要對成績進行認真的分析,每位老師都要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明確目標,逐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5、少先隊組織健全,開展特色活動,發揮應有的管理作用。每年10月13日進行新隊員入隊儀式,宣佈本學年少先隊機構,明確活動要求。堅持升降國旗制度,每週一進行升旗儀式和國旗下演講,宣佈上週“文明班級”的評比結果。

6、教室開展創設“溫馨班級”活動,引導學生構建班級文化,班主任是學生的心理導師,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並在班主任工作手冊上詳細記錄。宿舍開展爭創“五星宿舍”活動,促進學生文明行爲習慣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和行爲習慣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

7、落實陽光體育活動,豐富活動內容、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每月舉行一次全校性的小型競賽,促進學生參與的體育鍛煉良好風氣,達到了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8、培養學生特長,成立美術、豎笛、抖空竹、花樣跳繩等興趣小組,有組織地開展培訓活動。

9、加強家校聯繫,召開家長座談會,開展家校活動。

10、學校檔案資料完整規範、分類存放,充分發揮檔案資料的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

1、教師嚴重缺編,年齡結構不合理,50歲以上老師佔50%,中青年教師少,沒有專業英語教師,不利於學校發展。

2、房屋設施需進一步改善,學校學生寢室是租用的民房,沒有美術、音樂、科學、電腦等專用教室。

3、教師的教育研究能力還比較薄弱,課堂駕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針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還需制定更有力的措施和方法。

4、校園特色文化還需挖掘,“書香校園”氛圍還需加強。

5、安全管理和常規教學管理需進一步完善、加強。

四、今後工作措施

1、科學管理,發揮團隊作用。在學校管理中,要依靠一支團結協作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巨大內驅力,學校一貫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強調教師的學習提高,努力提升本身的業務素質和理論素養,能勝任學校各線工作。今後我校要通過開展學習型、服務型、管理型教師隊伍建設活動,打造一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專業知識,專業能力較強,具有責任意識的教師隊伍。

2、規範管理,嚴抓常規教學。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加強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永恆的目標。 我校在堅持周查、月查教案、作業的基礎上,再次加大教師的“備、教、輔、改、研”即:任課教師每學期在校內講兩節公開課;每位教師除本教研組外再聽其他教研組1—3節課,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同時精細要求,高標準規範各項工作。

3、塑造品牌,深化學校發展。學校要發展,就必須有獨樹一幟的特色。此次參觀之後讓我感到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還應該更細緻、更清晰、更系統、更明確,使校園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在現有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標地制定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再逐一改善校園文化環境,使我校校園文化建設逐步得到改善,以陶冶師生情操,提高師生素質,提升學校品味。進—步改善辦學條件,利用一年時間配齊多媒體,優化育人環境,最大限度搞好學校的硬件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打造一個多元化、個性化和人文化突出的校園。

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努力辦成讓羣衆滿意的學校!

學校大調研報告篇8

爲了進一步瞭解我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狀況,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況,研究和加強我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學水平的提升,提高全體青年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我校對青年教師的狀況開展了調研活動。本次調研活動採取查閱材料、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形式進行,

一、青年教師基本情況

我校共有青年教師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師47人,男青年教師9人,其中黨員17人,佔30%,申請入黨的2人,佔3.5%。學歷爲本科的46人,專科9人,中專1人,師範院校畢業的52人。從教齡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這些青年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崗位上人人蔘與教育科研,承擔了實驗課題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師參加市級教學比賽並獲獎,多人次在省級或國家級獲獎。其中獲得“市級骨幹教師”稱號的有14人,“省級骨幹教師”稱號2人。所有青年教師均在本市居住。

二、調研情況:

從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的情況看,我校青年教師的共同點和閃光點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上進心強,榮譽感強,渴望得到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和肯定,他們對自己今後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他們目前最關心的國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師待遇問題、素質教育如何落實的問題。青年教師普遍對自己的教師職業感到滿意,覺得工作性質單純,非常穩定,教師的地位也越來越受重視,不滿意的是認爲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熱情和激情,缺乏創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師績效獎還未到位的工資現狀,讓他們覺得付出大於回報。

在談到學校的工作時,青年教師一致認爲我校各項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師們的肯定;領導幹部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工作敬業,起到了帶頭作用;同事之間團結協作精神強,人際關係和諧融洽,易於相處;學校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受到了各級好評。這是老師們感到滿意並值得驕傲的。同時,青年教師認爲不滿意的主要是學校承擔的活動頻繁,雜事多,老師們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網上研訓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們疲於應付。綜合學科教師特別是英語教師因班級人數多,用嗓過度,聲帶經常嘶啞,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班額大,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對學校的管理運行模式和教學管理、教學制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青年教師認爲我校現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規範,日清月結的精細化管理,溫馨快樂的人性化管理,評先爭優的創爭激勵機制,有利於激勵教師積極性。他們希望學校食堂的伙食好一點,增加一些教師、學生鍛鍊身體的健身設施,就更好了。同時他們希望工會開展一些集體的趣味的文體活動,讓老師們放鬆心情,只要是對教師身心有益的,他們都歡迎。

我校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上採取了:

1、師徒結對方式,安排骨幹教師傳幫帶,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2、壓擔子,讓青年教師承擔教學科研工作,並加強指導,讓他們朝着科研型教師發展,在教學研究方面,根據青年教師特點,指導他們進行“有效課堂的研究”,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效率。

3、鼓勵青年教師制定特長髮展規劃,發展自身特長,主動承擔1-2個學校興趣隊組活動輔導工作,期末設立特長髮展獎項。

4、爲青年教師提供志願者服務崗位,如學校衛生服務崗、禮儀志願崗、普通話宣傳崗、學校網站服務崗、新教育服務崗等,讓他們通過志願活動體驗自我的價值奉獻的快樂。如張雷軍、劉妮兩位年輕教師在志願者崗位上體驗到工作的快樂,多次被評爲學校優秀志願者,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幹教師師傅的指導下,他們的教學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先後在市美育節教學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5、關心瞭解青年教師疾苦:如我校教師張業華的父親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緒低落,工作消極,學校領導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親自去慰問他病重的父親,鼓勵老人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並多次找張老師談心,張老師感受到領導的一番苦心,在父親病逝後,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學生田徑隊的訓練工作,帶領學生刻苦訓練,在全市國小生運動會上,他所帶的田徑隊取得了優異成績。同時,他努力搞好體育課堂教學研究,運用小器材進課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評。

三、青年教師狀況分析及思考

通過對我校青年教師思想和工作情況的調查進行分析,我們認爲:

1、積極進取、認真敬業是我校青年教師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師們大都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工作在本職崗位上,充滿了朝氣和活力,逐漸成長爲學校發展的生力軍,他們是省優秀教師郭豔、楊柳,市十佳教師賀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級優秀班主任魯紅、餘豔麗,市級師德標兵黃敏、楊莉……,魏惠玲、劉豔、何祖姣、王愛玲、夏豔、衛彩娥、袁傳玉、柳春、張麗娟、劉小元、肖正勇、龔愛瓊等各科教師都在省級優質課競賽中多次獲獎。

2、他們關心自身的發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們需要機會,也願意在有條件和機會時加倍努力。也有少數教師工作態度不夠積極,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應付了事。作爲學校,要及時瞭解青年教師的心理狀況,針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從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確的引導,關注青年教師的變化,給予正確的意見。要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改革和發展中來,爲學校發展獻計獻策,同時激勵每一位青年教師適應教育新形勢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

3、部分青年教師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師中黨員17人,佔30%,目前,只有兩名青年教師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多數青年教師不想加入任何黨派和組織,這說明,由於黨內的腐敗現象和社會不正之風的存在,直接影響着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師的政治信仰出現偏誤,產生信仰危機,對黨的性質、宗旨的理解明顯不到位,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多爲他們上黨課,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

針對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爲青年教師解除後顧之憂,特別是與個人切身相關的問題,諸如職稱評定、評先評優等,政策要透明、公開;對普通青年教師的關注度應有所提高,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畢竟不是全部。對那些工作勤懇、盡心盡職的老師予以關注;要多關注青年教師的生存狀況和發展空間,減輕不必要的工作壓力,爲教學和教育科研留出較充裕的時間。

2、要給青年教師足夠的時間、空間進行成長,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併爲此提供製度的保障;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培訓工作和能調動青年工作積極性的活動,讓青年教師感到前途光明;讓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承擔更多的任務,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提高待遇,緩解工作壓力,敦促鍛鍊身體,保持健康;請專家級的名師來校指導;多組織青年教師交流、觀摩學習等等。爲青年教師加強業務能力鍛鍊,全面展示、脫穎而出提供場所和機會,爲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創造條件。

3、學校還要根據青年的特點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氛圍,例如,多舉辦一些文娛活動,體育競賽或其它集體活動等,以增強羣體凝聚力和進一步激發工作的熱情。

青年教師是我們二實小的未來和希望,是學校各項事業得以提升和持續和諧發展的中流砥柱。今後我校將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水平,使他們朝着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