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氣象局入汛以來氣象服務工作總結

主動作戰科學調度

氣象局入汛以來氣象服務工作總結

——蕪湖市氣象局入汛以來氣象服務工作總結

(2020年07月20日)

一、蕪湖市市情和市氣象局概況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中下游,轄一市一縣五個區,面積6026平方公里,人口377.8萬人。蕪湖古稱鳩茲,始於春秋,西漢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稱蕪湖,據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是國家長江三角洲城市羣發展規劃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城市,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被譽爲“皖江明珠、創新之城”。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3618億元,財政收入621億元。

蕪湖氣象歷史悠久。1880年蕪湖海關建立測候站開始氣象觀測。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建立蕪湖氣象站。2018年蕪湖氣象觀測站被中國氣象局授予“百年氣象臺站”稱號。目前,蕪湖市氣象局轄無爲、蕪湖、繁昌、南陵4個縣氣象局,內設辦公室(計劃財務科、黨建辦)、業務科技科、人事科(監察審計室)、政策法規科4個職能科室和市氣象臺(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國家氣象觀測站(氣象探測中心)、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財務覈算中心(行政事務服務中心)5個直屬事業單位。2017年11月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二、全力做好今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

蕪湖地處長江中下游,境內水網密佈,皖南山區黃山山脈以北大部分徑流通過境內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入長江,水情是蕪湖的市情,水患一直是蕪湖的隱患,蕪湖現有在冊圩口145個,堤防2130多公里,其中長江干堤194公里,防洪度汛歷來是我市汛期氣象保障服務的重中之重。

(一)入梅以來蕪湖防汛形勢

入梅以來,我市共有10次強降水天氣過程。從6月10日入梅到7月20日20點,全市累計雨量671.6~955毫米,平均雨量849.2毫米,和歷史同期相比偏多了1.69倍,已經佔據了歷史同期的第一位。長江蕪湖站持續上漲,截止20日17時,蕪湖站水位12.67米,超警戒水位1.47米,距保證水位0.73米,距歷史最高僅0.2米;無爲永安河、西河段全線超保證水位。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超警戒水位,全市超汛限水位水庫8個。截止7月20日12時,蕪湖市各縣(市)區、經開區均均遭受了洪澇災害。全市受災人口421983人,其中無爲市127532人、蕪湖縣37655人、繁昌縣63837人、南陵縣64690人、鏡湖區60398人、鳩江區54688人、弋江區10027人、三山區3150人、經開區6人。緊急轉移安置羣衆42215人,集中安置3811人。全市直接經濟損失累計180791.654萬元。20日,全市投入各類防汛搶險人員51459人。

7月17日9時起,蕪湖市啓動全市防汛I級應急響應,蕪湖市氣象局於7月18日17時將防汛救災氣象保障服務應急響應調整爲I級。雨情對於水情的影響很大,歷來蕪湖特別大的洪澇災害大都是因爲梅雨期長、暴雨頻繁、梅雨量多,今年入梅時間早,梅雨時間長,暴雨頻次多、梅雨量多,所以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二)主要工作

1、立足早細實,認真做好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2月28日與市水務局就對提早謀劃汛前準備工作、完善防汛抗旱聯動機制交換意見。3月19日下午,與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召開汛期氣象服務與應急管理座談會。4月17日,局主要負責人就今年汛期預測意見和入汛前期準備工作情況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做了專題彙報,市委書記潘朝暉要求氣象部門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健全會商機制,做到科學預測、及時預報、主動預警、有效防範。6月2日《重大氣象信息專報》中,明確指出6月10日前後入梅,入梅時間偏早,暴雨洪澇偏多,需提前做好江河湖庫防洪、城鄉內澇防禦準備。“蕪湖最怕的就是主雨帶不斷南壓北擡,在長江附近徘徊。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我認爲我們需要做好打大仗的準備。”6月24日端午節前夕,在參考蕪湖市氣象局《天氣信息專報》的中期預報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總顧問王滄江在防汛抗旱調度會上作出了預斷。當時長江蕪湖站水位還未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勢較爲樂觀。

2、力求精準快,全力打贏汛期氣象服務這場硬仗

一是要充分發揮全天候會商在防汛抗旱中的決策參謀作用。2013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入駐氣象局辦公,爲更好發揮氣象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平臺,充分利用市防汛指揮調度中心在我局辦公的優勢,做到早預測、早報告,充分發揮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爲我市奪取抗洪搶險救災勝利提供了優質的氣象保障。對此,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吉炳軒來我市調研時給予充分肯定。

二是大膽嘗試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加強對上級服務產品的本地化應用和短臨監測預警工作,充分利用氣象現代化手段和科技創新成果,及時、準確、滾動進行天氣預報預測,提高強降雨落區和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預測水平,加強數值預報產品的檢驗效果評估和訂正,強化實況歷史同期對比分析,短期預報精確到縣、區,短臨預警精確到鄉鎮、社區,開展流域面雨量預報、過程總量預報和雨強預報,加密滾動製作3小時預報產品,增加1小時短時臨近預報預警產品,針對戶外巡堤人員安全,進一步優化雷電、大風災害預警響應機制。

三是深化部門聯動,形成防汛救災工作合力。通過強化與應急、水文、水務等部門會商研判,做好精細化氣象服務,根據服務需求開展定點精準預報服務,在應急、防汛抗旱、城市排澇等微信羣中發送各類氣象預報監測產品,啓動叫應制度,建立信息共享,開展聯合會商,爲防汛救災應急處置贏得時間。進一步提高決策服務針對性、有效性、連續性、全局性,更好發揮氣象決策參謀助手作用。

四是努力爭取將氣象預警信息傳播到村到戶到人。充分發揮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的作用,暢通預警信息的發佈渠道。利用政府主流媒體、地方新媒體、自辦新媒體等全媒體全渠道全天候滾動發佈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與應急局合作,每天9點實行手機短信全網發佈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實現氣象信息無盲區全覆蓋。此外,對此次汛情加強科普宣傳工作,利用蕪湖氣象96121微博、蕪湖氣象公衆號以及今日頭條公衆號及時轉發防汛工作文件,發佈氣象災害科普知識,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及時避險。蕪湖“預警發佈雙條線”的做法受到省局的肯定。

3、精細化氣象服務爲水利設施科學調度提供支撐

7月3日,蕪湖市氣象局根據智能網格預報產品,結合大數據平臺的實況歷史資料分析,得出蕪湖市將迎來一次強降水過程的預報結論。爲準確評估此次強降水對蕪湖防汛造成的影響,市氣象局及時與省氣象臺進行了會商。省氣象臺結合匯交共享的水文數據,提示整個青弋江流域都將迎來一次強降水過程,青弋江水位將迅速上升。市氣象局立即製作《天氣信息專報》報送市委、市政府和各防汛責任人。這份“4日以後蕪湖將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天氣”的《天氣信息專報》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各防汛責任人的極大關注。

歷史上,蕪湖曾多次面臨上有陳村水庫及徽水下泄、下有長江高水頂託和本地強降水及高底水“三碰頭”的不利局面。一旦形成,防汛就到了最吃緊的時刻。這其中,青弋江上游的陳村水庫是對蕪湖防汛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該水庫由省水利廳直接管理調度。而此時,陳村水庫即將到達汛限水位,且水位仍在繼續上漲。

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召開會商會。陳村水庫是否提前泄洪,不僅關乎經濟社會發展,更關乎人民生命安全。泄還是不泄?成爲了每一個參會人心中的巨石。蕪湖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頂着壓力提出:“根據同省氣象臺會商研判的意見,我市及黃山地區4-6日將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4-6日過程累計降水量可達150~200毫米,局地超過300毫米。”蕪湖市水文局主要負責人當時表示:“這個降雨量意味着陳村水庫將上漲1-2米。”

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蕪湖市防汛指揮部立即向省防汛指揮部建議在降雨間歇期讓陳村水庫泄洪。7月3日18時市水務局向省水利廳申請陳村水庫泄洪,20時30分,陳村水庫中孔全開泄洪,下泄流量在次日8時達到1190立方米每秒。泄洪期間,蕪湖市氣象局做好叫應工作,實時監測流域內雨情情況,與水務、水文局及時會商,提供6小時實況監測和逐日滾動預報,保障了泄洪期間的流域安全。

強降雨如期而至。7月5日至6日,蕪湖市出現強降雨過程,降水實況與預報基本吻合,至7月7日上午8時,長江蕪湖段超警戒水位0.23米,達到了11.43米且持續上漲。除了長江外,青弋江、漳河、西河、裕溪河等主要支流也全部超過警戒水位,部分河段接近保證水位。由於預報準確,陳村水庫提前泄洪,蕪湖市防汛形勢處於可控階段,此次氣象服務也因此得到蕪湖市決策層的一致好評。

“要始終將確保人民羣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陳村水庫提前泄洪是一次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成功案例,繼續加強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爲新一輪強降雨做好準備。”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7月13日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會議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