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中華話演講稿多篇

中華話演講稿多篇

中華話演講稿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端午,大家可知道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其實還有很多個名稱,比如說端陽節,五月節等等。古時,端午節是大家用來祛病防疫的節日,所以直到現在我們的家鄉還會有采艾葉,別到耳後的習慣。端午節和屈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這一天是屈原去世那一天,所以這一天也成爲了我們紀念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的前幾天,我們家裏就會開始轟轟烈烈的包起糉子來,糉子有尖尖的,圓圓的,方方的。我們家裏習慣吃尖尖的糉子,裏面的餡有紅豆的,綠豆的,原味的。而我最偏愛的是原味的,沾一些白砂糖,然後大咬一口,綿綿的、彈彈的,好吃的不得了。空着一些閒時,我便會和媽媽去家後面的山上採一些艾葉,別在耳後,聽說這樣我們就不會頭疼了。這個節日,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動手做食,一起動手豐富這美好的一天,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

我相信大家都會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端午節是豐富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會發生,比如說賽龍舟,我就去看過一次,那個場面非常壯大,很多人圍在河邊看他們賽龍舟,看着他們奮力的滑動着船槳,長長的船隻在水面上滑行,真的是非常有趣。還有這一天我們會喝雄黃酒,這也是用來除病防疫的,這些事情都象徵着一種美好的憧憬,也是對生活的一種熱愛和享受。

同學們,端午到了,想必大家聽我這麼一說,都紛紛想回家吃糉子了吧!但是希望大家在吃糉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宣傳我國傳統節日的美德,讓我們一般吃糉子,一邊學習屈原的詩,學習那一種豪邁,讓這個節日在我們的思考下更加有價值和意義。

端午佳節,讓我們懷着一份紀念,也懷着一份感恩,好好的去享受這個節日,也好好的傳承這一份文化,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保持這樣的責任感,爲我們的文化進行傳播和接力。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同時需要思考的節日。在這一天,我送你一聲祝福,也願你有一個好運。願你在今後的歲月無憂、安康,願大家的學習越來越好,取得更好的成績去報答我們的祖國、學校和父母!

中華話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仰慕已久的**大學出席 “中華誦?xx經典誦讀進校園**大學篇”晚會,我感到十分高興。有着116年傳統歷史的**大學景色優美,是中國現代學制最重要發祥地之一,又是一所在國內外都享有廣泛學術影響的大學。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教育部和國家語委對在**大學成功舉辦這次晚會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華誦”活動進校園,是教育部黨組決定和倡導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詩詞歌賦濃縮了漢語韻律、詞章之美,寄寓着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閃爍着以天下爲己任的愛國主義光輝,展現出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這些經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成爲啓迪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豐富我們情感世界的精神源泉。用雅言也就是普通話誦讀經典,體味、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砥礪心志,受到優秀文化傳統的滋養,是中國傳統的治學、修身途徑。今天,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需要我們更加重視和發揮傳統文化在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軟實力方面的獨特作用。通過誦讀親近、熟悉經典,理解、熱愛經典,潛移默化中提升語言文字和人文素養及審美情趣,進而把握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有利於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公民語言文化素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也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徑,應該大力提倡,積極推進。

xx年,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開展了“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兩年來,全國範圍的誦讀比賽、以四個傳統節日爲主題的誦讀晚會等活動,吸引了社會廣泛參與、電視及網絡等媒體的積極傳播,“中華誦”活動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的表揚,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在湖南長沙剛剛閉幕的第五屆海峽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已被列爲兩岸文化交流的議題之一。xx年從**大學開始的這項誦讀活動,除了在全國繼續舉辦誦讀比賽和四個傳統節日誦讀晚會外,還要舉辦新中國成立60週年專題誦讀晚會,並推進誦讀活動進高校、舉辦中小學生“中華誦”夏令營,使經典誦讀成爲豐富學校教育和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

高等學校擔負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引領文化的社會職責,誦讀經典,弘揚主旋律,一是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具有促進作用;二是誦讀的形式和內容與高等學校的文化氛圍和大學生心理需求高度契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引領校園文化;三是通過誦讀活動,能夠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懷,對大學生的'成長成纔有利。我們相信,“中華誦”進高校,可以促進廣大師生更廣泛地參與這項活動,從而提升活動的整體水平,進一步擴大其影響;積極參與這項活動,也會給校園帶來清新的空氣,使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精神風貌發生積極的變化。教育部已將今年的“中華誦”進高校校園活動納入教育系統“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

我希望在誦讀深入開展進程中,在繼承的基礎上勇於創新。我們今天誦讀的經典,應該包括從古至今中華的詩文精品,既要有經典的古詩古文,也要有與民族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一脈相承、膾炙人口的現當代經典名篇。我們誦讀經典要注重展現、吸收經典中的精華,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我們更期待在學習、吸收經典精華的基礎上,提高大學生們的語言文字和文化功力,創造我們時代傳誦千古的美文華章。我們的晚會應通過誦讀經典名篇,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勵志、奮進及以天下爲己任的雄心和宏偉志向,歌頌祖國,頌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年人中的積極影響。通過舞蹈、音樂、古辭新韻的歌唱等藝術形式使我們的晚會精彩紛呈。

在晚會即將開始之際,我還要特別指出,作爲百年名校,**大學向來有開風氣之先的傳統。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承辦“中華誦”進高校第一場晚會,已經展示了新一代武大學生“敢爲天下先”的風格。在此,我要代表主辦單位向辛勤籌備這臺晚會的**大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希望今天的晚會真正拉開“中華誦”進校園的序幕,今後經典誦讀活動在校園裏能夠異彩紛呈、經久不衰。最後,預祝晚會圓滿成功,向老師、同學們和藝術家們的精彩演出表示感謝,並祝大家度過一個愉快、豐富的暑假生活!

中華話演講稿篇3

各位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本次我演講的題目是《長城贊》。

長城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涵蓋的面非常廣,把整個文化載體當中豐富的內涵,通過具體的活動都展現出來,這無疑對增進海峽兩岸之間,對中華文化理解,特別是對臺灣年輕人一代弘揚中華文化傳統,都很有意義。當前,島內搞獨立的勢力非常囂張,特別是島內推行“文化臺灣搞獨立”、“去中國化”,通過修改教科書,歪曲歷史,割斷兩岸之間這種不僅是血緣,特別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紐帶。

前段時間,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的會上,有一位叫朱宏(音譯)的臺灣師範大學副教授,他提供的論文就是《海峽兩岸歷史教科書的比較》,其中,比較當中,就有怎麼樣介紹長城。現在臺灣新修改的教科書當中,在介紹長城時,基本上淡化歷史所含的信息,只是從建築方面來講到的。這本身就反映出,我們的活動對臺灣島內宣傳中華文化的意義,應該是潛移默化,通過非常生動和具體的事例來引導,來教育臺灣民衆,特別是青年一代。

從文化上來講,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講,我們都是年青一代,是後來人。

從中國傳統的古文字學來看長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實際上長城的概念是到了秦以後纔出現的。城防以前就有,城的雛形在商代就有,它最早基本上是一種疆界的劃分。真正長城雛形的概念,一個字就是“疆”。從象形來講,疆字裏的“田”就是被夯實的土塊,中間那兩橫是板,或者就象我們漢長城看到的那種用蘆葦或木塊墊起來,一層一層。板築是中國最傳統的築城方式。70年代農村打牆時,還用這種最古老的方法,兩個門板,一層一層地夯實,放上蘆階節,一層一層,那麼這個疆,也就是中國最早、最傳統的牆。疆、牆一聲,從文字學來講,也是一音之轉。那些與疆相關的概念包括田地的田、城垣的垣,都是板築的形式。所以,板,後來又稱爲版圖。版圖的意思就是以牆爲界,你所控制的範圍和地域。可以說,從我們先輩在文字中創造的東西就可以看出我們最早長城建設當中的文化意涵。甚至包括邊關的邊,繁寫的“邊”也指敵樓很高,下面是土方,還可以綿延不絕。古老的長城,西方翻譯成“great wall”,非常準確的翻譯。長城最早就是牆,後來變成疆界,界的意思是上面夯實的土,下面用木頭搭建的一種結構。所以,現在我們邊界的界也是與夯土建牆直接相關的。

許多學者認爲,長城建了以後它基本是一種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分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分界。說生產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生活方式的分界也好,說種族劃分也好,總而言之,它是一種文明生存狀態的隔閡,這既是一種隔閡也是一種融合。從戰國時代,這種邊界方式在中國各地都有,包括戰國當中在中國的內陸,也都存在這種防禦式的邊界,到了秦,就具有了很大的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因爲,秦作爲一種統一,“書同文、車同軌”,修長城也要把整個的疆域統合起來。到了漢,圍繞河西走廊基本上是維持漢代的交通線。交通線是爲了維持飛地,哪一塊飛地?就是沙洲,是敦煌。敦煌又是控制整個西域的一個漢人聚居的地方。它北邊有匈奴,南邊有北狄,處在夾縫中。河西的長城是沿着河西走廊修築的,是一條軍事交通孔道,一條補給線,同時它也是敦煌的交通線,長城維繫了絲綢之路。這一段的長城,我們感覺與明長城有很大的區別,實際上一個意義——攔馬牆,因爲遊牧民族在軍事上最厲害的`是馬。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車戰的方式已經拋棄,學用一人一騎這種戰術。這種戰術突擊能力非常之強,而遊牧民族主要靠騎兵征服農耕民族。修長城,無疑是這樣,你人可以過來,但馬過不來,馬過不來,你戰鬥力就沒有,你打不過漢人的步兵。河西走廊這段漢代長城起到了一個攔馬牆的作用。明代長城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它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它是一個文化載體,它周邊的人文設施,包括民俗、宗教、人文的各個方面,很多很多。還有一點,清朝的長城政策實際上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清是“修一座廟,勝養10萬兵”。所以,承德是清朝濃縮的一個長城,它是精神上的長城,是把中華民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一個長城。我認爲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最成功的,是和長城的思想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長城防禦思想的一個積極體現——通過民族的融合。

到了今天,我們去研究長城,就是要發揮這種精神。長城是中華文化連綿不絕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侮,不屈不饒的象徵;又是中華民族團結融合共同發展的象徵。還是中華民族改天換地創造能力的象徵。我想,這些都是長城的文化意義。當然,它還有更深的文化內涵,從考古,從文化,從歷史,包括農耕和遊牧之間的區別,包括地理、軍事,包括交通這些方面。圍繞長城有許多需要進一步開發的,包括民俗民居,兵營文化,當地的集市,當地的宗教信仰,關公信仰(古代軍人都信關公)。此外,長城的軍事佈防還有一線、二線梯次配置。實際上,古代軍事思想與現代的軍事思想是一樣的,雖然冷兵器、熱兵器不同。這些方面都應該充分挖掘。

總而言之,長城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多向性的載體,而不是單一的。臺灣青少年一代,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從教科書上讀到長城的。怎麼把中國文化、中國歷史,變成活生生的,再把這段歷史銜接到現在,最後,融通在他們的思想中,使中華文明能夠承傳。

現在,中國處於一種發展狀態,同時,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顧炎武在《馭戎論》中講過三段話,很有啓發意義。他說:“宏大公之度,以開其向化之心。”雖然你修了長城,但有的時候,你要敞開胸懷,要懷柔的政策,包括對待世界的文明,你要開“向化之心”,要“宏大公之度”。第二句話是“蓄不測之威,以消其先事之詐。”就是積極的防禦。你沒有防禦,有不測之威,你就要受人欺負,長城也有這方面的作用。第三句話:“嚴必然之防,以綏其窺伺之禍。”我個人認爲,我們新的長城精神,首先是中華民族5000年連綿不斷的精神價值;

第二,我們民族新的長城精神應該是我們綜合國力和綜合國防的強大;

第三,我們新的長城精神,應該是一種開放的、包容的,一種多元的,一種融合現代世界文明發展的精神。有了這些,我們整個長城文化就能歷久彌新,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使中華文明在世界上更能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中華話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以“文明之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的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我記得有一個下雨天,我在車站等車,好不容易等來了一輛車,裏面卻是一片亂哄哄的人羣,我費盡全身力氣,漲紅了臉,才擠進了人堆裏,猛然間一擡頭,看見有一個空位,我趕緊跑過去坐下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忽然前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她顫巍巍的,大家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車上的廣播播了幾百遍“要尊老愛幼”,我覺得那根本是在浪費電,因爲大家見到這位老奶奶,都不理不睬,毫無反應。我悄悄地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了那位老奶奶。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讓我們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謝謝大家!

中華話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着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她延綿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爲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揚光大。“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未來屬於我們,世界屬於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薰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標籤:演講稿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