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高一時事政治論文(新版多篇)

高一時事政治論文(新版多篇)

高一時事政治論文 篇一

巧用時事激活政治課堂教學

【摘要】時事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分析課前、課中和課後,教師如何巧用時事材料爲政治教學服務的方式,和指出在有機整合時事與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幾點問題,從而來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政治教學效率,最終培養出更多有高政治素養的學生。

【關鍵詞】時事;政治教學;效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時事是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因爲時事結合思想政治課教學能夠彌補教材的相對滯後性和理論性等諸多不足外,還有利於提高學生大學聯考應試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那麼,如何巧用時事來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

一、教學中巧用時事的幾種方式

1、課前五分鐘時事複習法

具體做法是:教師在講授新課前要求學生利用上一節課學習的理論知識去分析最近兩天以來發生的相關時事,最後教師作簡要評述。如果學生拿不出合適的材料,則需要教師自己準備的相關材料進行分析講評。通過這樣五分鐘複習舊課的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做到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要求,在開闊了學生思維的同時,又使知識、能力的培養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能夠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2、用典型時事導入新課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何導入新課,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入新課,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這堂課的興趣。而教師如果能用最近兩天以來發生的典型的時事例子來導入新課,常常能收到一個良好的課堂效果。如2月24日我新授高一政治《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一課時,我利用3月份我國召開“兩會”前選舉人大代表的問題導入新課。例:2011年2月23日湖北日報“明確農民工參選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條件和數量”、“民政部門可以研究農民工就地參與社區自治的方式方法,依法保障農民工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然後我提問:什麼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農民工作爲進入城鎮務工的農業戶口人員也能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嗎?怎麼選?這樣,教師把最新的相關時事熱點問題給學生思考,一下就會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3、課堂教學中穿插時事內容

在講新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穿插最近發生的時事熱點問題,然後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來引發學生思考,不僅能增強學生識記、理解和運用能力,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講授高一《經濟生活》國家財政和銀行知識時,我引用了較多的時事熱點來說明我國現階段爲解決通貨膨脹問題,政府實施了多條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例:“2010年12月20日央行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物價上漲時“財政補貼減輕通脹對市民生活影響”等時事材料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此外,在解決重點,突破難點問題上也可以經常引用時事材料來輔助,因爲教材的重難點知識較抽象,往往用理論去解釋理論會變得越來越模糊,而採用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卻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在講授《經濟生活》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生活》黨的知識理論時,由於此知識點較抽象和理論化,所以對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而對這點我就引用每年的“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最近的“十二五”規劃中典型的、鮮活的時事例子來進行分析說明,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課後可利用時事進行多種方式學習政治

除了以上三種以課堂教學爲主的模式外,課後可適當利用最新時事熱點進行多種方式學習。如黑板報、手抄報、學校宣傳窗、廣播、時政知識競賽、專題講座、撰寫小論文等。從而不斷調動學生關心身邊和國內外時事,提高學習政治的興趣。

二、巧用時事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1、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養

作爲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一定要養成每天堅持看報紙、雜誌和收看國內外新聞的好習慣。條件方面現在每個教師辦公室都有報紙和雜誌,教師在改完作業和備完課後就應該多關注時事熱點,並主動、積極地與其它老師進行討論,最後把好的例子恰當運用到教學中。而在電視方面我每天一開機就鎖定“CCTV-13新聞”臺,感覺很不錯。平時電腦上網也應多瀏覽時政要聞。當然,在關注熱點時事過程中,還要求教師要長期收集和整理最新的、典型的和有意義的時事材料,在教學教程中才能做到信手沾來,左右逢源。

2、要爲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

要想把時事更好地爲政治教學服務,除了教師自己,還得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最新時事。只有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鳴。選擇條件方面,學生可以利用學校廣播、電臺、電視、電腦網絡、板報、報刊等。在我的班裏就買了收音機和設置了閱讀專欄,我經常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收聽廣播新聞和閱讀《南方日報》、《梅州日報》等報刊雜誌,同時還引導他們學會篩選、收集和處理時事的方式方法。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3、運用的時事要有時效性和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儘快地處理近兩天來發生的典型的而有意義的國內外新聞,不然過了幾個星期、幾個月再去探究它,就失去了鮮活的時效性了,學生對此肯定也沒多大興趣。當然,在有時效性的同時,也不能只停留在單純的新聞傳遞上,還要注意材料的選擇和處理,和用具體、直觀、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4、教師要正確處理正反面時事材料

由於現今社會的紛繁複雜,每天國內外都會發生很多吸人眼球的新聞,其中有正面的:如“我國十一五規劃的輝煌成就”、“2010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等;也有負面的:如“中國人一年吃掉300萬噸地溝油”、“富士康員工跳樓墜樓事件”等。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加以正確引導,同時在選用正反面材料時應以正面的爲主,反面的爲輔的方式,把正反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儘量增進學生的愛國情感,避免學生走進思想的誤區。

總之,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只要充分利用好時事資源,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不斷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最終完成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董富金。時事政治與思想政治課教學[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09(1)

[2]鍾美炎。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教育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09(3)

[3]馬小俊。政治教學要和時事相結合[J].甘肅教育,2010(2)

看了“高一時事政治論文”的人還看:

高一政治論文 篇二

星期一早上升旗儀式上,當五星紅旗伴隨着雄壯的國歌冉冉升起,我們會油然升起一種民族自豪感,一種愛國情懷,這本來應當是莊嚴、肅穆而神聖的。

然而,我校屢屢出現不和諧的畫面:整個操場上3000多名學生唱國歌的聲音是那麼的微弱,有的小聲哼哼,有的張張嘴型,有的交頭接耳,有的這樣尷尬的升旗儀式,令人嘆息。我認爲這種對升旗儀式的不尊重,其實是對國旗和國歌的褻瀆,是不愛國的表現。

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我們口頭上說說而已,應該表現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中。基於此,中學生不尊重升旗儀式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不瞭解國旗的意義。

國旗是祖國的象徵,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是中華民族尊嚴的體現。而對國旗的淡漠,顯示着對歷史的忘卻。列寧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懂得歷史,纔會珍惜今天,纔會找到自己的正確立場,纔不至於迷失方向。一個缺乏國旗意識的國家,是沒有向心力與凝聚力的,甚至是不堪一擊的。

1990年北京一位叫樑帆的中學生,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邀請,參加在荷蘭舉行的世界兒童爲和平爲未來見面活動。當他看到五十多個國家的國旗懸掛在賓館前的旗杆上,而惟獨不見中國的國旗時,便急切地找到活動組織人員說:我怎麼沒有看到我們中國的國旗?!一定要升起中國的國旗,因爲我在這兒!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幾經周折,鮮豔的五星紅旗終於高高飄揚在諾維克上空。同樣是中學生卻因國旗而焦急,那是因爲有一份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縈繞在他心中。而我們正是缺少這樣的愛國情操。和樑帆同學相比,我們感到汗顏。

二、是不瞭解國歌的意義。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唱國歌就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爲什麼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鬥志更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中華民族精神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徵,是中華民族之魂。魯迅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唱好國歌,並從中汲取我們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三、是形式不夠新穎。

爲什麼現在升旗儀式的效果不好呢?我認爲原因之一還在於,現在的教育方式不能滿足當前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理預期。每次升旗都是一樣的形式,缺少吸引我們的好奇心。升旗儀式的單一形式,也決定了當前國旗、國歌的教育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爲沒有人願意周而復始地重複原來走過的路。

正因爲升旗儀式有意義,所以她是必不可少的,而現實情況又不容樂觀。如何讓中學生尊重升旗儀式, 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我有幾點想法。

一要創新國旗和國歌教育。以往學生對國旗和國歌的認識只是通過歷史和政治課稍加了解。正因爲知之不多,學生纔會對升旗儀式無所敬畏。所以,學校應重視採用各種形式增進學生對國旗和國歌的'認識,讓所有的學生都意識到對國旗和國歌的尊重,實際上就是對我們祖國的尊重,從而培養起學生尊重升旗儀式應具有的禮儀素養。學校可以開展國旗和國歌的知識競賽,利用藝術周開展國旗和國歌的演講,統一召開主題班會等。

二要創新升旗儀式形式。內容只有通過豐富的形式,才能變得生動活潑。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曾撰寫過《開學第一課讓每個孩子都去升國旗》的文章。他認爲,讓在學校就讀的每個學生不分年齡不分課堂紀律如何不分考試成績優劣都有擁有至少升一次國旗的機會。這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所以,學校應創造條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機會在國旗下發言、當升旗手、護旗手、主持人甚至個性表演等等,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要精心設計升旗儀式中國旗下的講話。國旗下的講話是升旗儀式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一般都是學校領導或優秀學生代表拿者稿子發言,讓人感覺跟自己無關,自然沒有興趣聽。而精心設計升旗儀式中國旗下的講話,能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升旗儀式中,變要我升旗爲我要升旗,這樣升旗儀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012年4月9日上午,江蘇省啓東市匯龍中學舉行升國旗儀式時,高二學生江成博在國旗下發表講話,將之前老師把關過的演講稿,悄悄換成另外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暫不論其是否有不當之處,但江成博同學國旗下的講話贏得了全場學生的掌聲。這啓示國旗下講話者應注意演講的內容,儘量是能引起學生內心深深共鳴的,才能用心靈贏得心靈。

梁啓超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階段,是祖國的未來。中國夢離不開每個中國人的夢,更離不開青少年的夢。試想,青少年如果在校園都不懂得尊重升旗儀式,很難想象他會愛國?會努力報效祖國、圓中國夢?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胸懷祖國,把愛國情懷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使尊重升旗儀式成爲心中的自覺,讓升旗儀式真正成爲校園裏一道最亮麗的風景!

高一時事政治論文 篇三

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學小議

摘要:實施時事政治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有利於提升當代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本文論述了時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並探討了將時事政治運用於高中政治課堂的主要方法。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中國分類法】:G633.2

高中政治新課標提出,政治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結合所處的社會經濟、文化現狀,通過課堂學習和實踐,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爲此,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應體現時事政治的特色,將兩者緊密聯繫在一起。政治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學科,而時事政治的學習是中學生藉以瞭解國內、外事件的窗口和渠道。高中政治與時事政治,兩者互通有無,聯繫密切。

高中階段,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應當充分注意到學生們的鮮明特點,指導其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這不僅是強化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設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也是高中生政治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高中政治教師不但要傳播教材中的知識,而且還應高度重視時政在政治課堂教學當中的運用。要結合高中生思想實際,及時抓住各類熱點與焦點信息,循循善誘地開展教學活動。

1 時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強化時事政治教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能更好地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現代教學理解的觀點是教學過程不但是認知的發展過程,而且也是情感發展的過程,更是認知與情感之統一。興趣作爲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中生們進行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它能夠讓高中生產生十分強烈的求知慾望。時代感是高中政治課程的最重要特點。時事政治最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因而最能激發出高中生們學習政治課程的主動性。據調查,絕大部分高中學生對於時事政治的學習具有相當強烈的興趣,非常渴望能夠開闊自身眼界,增長相關知識,而教材當中所列舉的部分事例具有時效性不夠強、缺少新鮮感等特點。時事教學應該貼近當前的時代、貼近社會現實與真實性,以其內容所具有的豐富性、新穎性、動態性深受學生們的重視。

第二,強化時事政治教學能提升政治課程的教育作用。時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德育,而時政教學的潛移默化,從量的積累逐步發展到高中生們的思想出現了質的飛躍。歸根結底是在於教學當中時政教學的有機融入。因此,運用時政的德育功能,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馬列主義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且還能幫助高中生們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提升其愛國熱情,以達到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教學目標。

第三,強化時政教育能夠培養高中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之能力。時事政治具備了真實性與接近性等特徵,時事雖非學生們所親身經歷的,但完全能夠給學生們以一定的啓發,加之教師對於現象之描述以及對於深刻涵義之講解,就能讓學生們學到間接性經驗,從而提升個人的洞察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四,強化收集整理時政素材的能力,能夠鍛鍊高中生們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培養高中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領學生們收集、整理時政素材,這樣就能讓學生們更好地拓展自身視野,刺激其發散性思維能力。高中政治教師利用時政素材能夠啓發學生們提出自身的質疑,促使高中生們對時政進行持續追蹤,從而實現高中政治課程的創新教育目的。

2 時事政治運用於高中政治課堂的主要方法

2.1 實施課前新聞評論

高中政治課教師要充分運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按照次序分別安排所執教班級的學生閱讀報刊雜誌中的新聞,其後立即動員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們在交流與評論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政治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充分展現出時事教育所具有的及時性,這樣也有助於培養高中生們關心目前時事的主觀能動性。在每一次的時事點評過程中,不僅能鍛鍊高中生們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而且還能夠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中提升政治課教學的成效。

2.2 設置專題講座

2.3 打造時事園地

高中政治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充分運用所在班的牆報或者黑板報,打造“時事園地”,其中的主要內容爲近期所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採取這一手段,可以讓高中生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學的時事政治內容,並且能夠較好地結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同時,還需要採取時事知識競賽與涉及時政內容的演講比賽等各類方式,把時政教育從課內逐漸拓展至課外,從而更加充分地培養高中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並且培養高中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一定的時事政治教育內容,必然能有效地改善政治課本具備的滯後性,以培養高中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這樣一來就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各項素質,培養其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在當前強調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之下,高中政治課教師應當在政治教學中強化時事政治教育,以期取得最佳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婁方應。如何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強化時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1).

[2]張幫改,黃明。以時事政治爲依託創設高中思政課堂教學情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4).

[3]閆榮娟。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教學[J].學週刊,2013,(11).

高一政治論文 篇四

社會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完善。身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中學生,幸運地得到享受社會發展與可以進步的偉大成果的機會。

隨着時代的不斷變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着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又牽引着消費水平的升高。對與受到過十幾年教育的中學生而言,隨着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消費才趨向合理;但着只是一部分中學生,有不少中學生,正因爲社會的不斷進步,產生逆反心理,另自己的思想止步了,纔會導致傾向不良消費。

出現這樣的消費行爲,最大的原因和影響在於消費心理上的不同,而消費心理卻又客觀地由思想道德水平控制,這樣的消費心理卻又被主觀地分爲了四種:從衆心理引發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攀比心理印發的消費還有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前三者都是不良消費的心理,由此才引出了中學生的不良消費。

每逢新年,同學之間免不了互送小禮物。前幾年送賀卡,現在送的禮物價格越來越高。家長無奈地表示:“這樣過節,對家庭有壓力。不過人家的孩子都這樣,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擡不起頭來。”從家長抱怨的言語中可以瞭解到對於中學生的從衆消費持着不贊同的態度,但卻又無可奈何。而這盲目從衆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

求異心理是利用了中學生幼稚的好奇心所追求的與衆不同、標新立異的個性。中學生利用新穎的個人形象,突出自己,但這需要考慮個人付出的代價和經濟承受能力。就像小林,他的服裝總是怪怪的:褲子上左一個大兜右一個小兜,兜上還有許多環子,走起來叮噹作響。別小看他這身服飾,價格卻相當高的。所以中學生過分的求異心理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隨着科技的發展,許多中學生的手機、電腦、MP3、電子辭典等“現代化裝備”不斷升級,由此帶來的“學費外支出”迅速增長。這種攀比之風還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這樣的攀比心理導致中學生無法正確看待自我,甚至迷失真正的自我表現,這樣的心理對中學生來說是不健康。

中學生是新世紀的新一代的新新人類,因此我們應當做理智的消費者,持着求實的心理,踐行正確的原則。

首先必須量入爲出,適度消費。一項調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以爲自己有很多隻用一時便不再用的東西。這些商品多是憑一時衝動而購買,東西買回來後,卻發現並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閒置一旁,造成浪費。

除此之外,還在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跟風隨大流。而我們應當提倡綠色消費和可持續消費,以新世紀的接班人的身份重新審視以往的消費觀念,保持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

高一政治論文8800字論文 篇五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定位

[內容提要]中國作爲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新的世紀必須把握住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必須尋找自己發展的獨特之路,同時也應爲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營造優良的社會環境。除了要集中精力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外,還必須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制定出合理的策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爲了保持自身政治制度的活力,爲探索出一條漸進的政治改革之路而不斷努力,首先應爲政治制度合理定位。這些定位具體表現爲:必須有堅定而明確的立場;必須清楚自己變革的動力;必須掌握不變與可變的邊界;必須具有居安思危的防範意識。

[關鍵詞]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層次 改革開放

人類的腳步已經步入二十一世紀,中國作爲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必然面臨着機遇和挑戰。她除了一如既往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外,必須考慮政治制度與之協調發展的問題。因此,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爲了保持和發揮政治制度的活力,必須不斷地尋求一條適宜的漸進變革之路。但是,在風雲變幻的時勢制約之下,應首先爲政治制度進行合理定位,從而明白自己發展的起點及其空間。在我們看來,這些定位主要體現爲:

一、必須堅持自主的生存和發展的邏輯

追溯歷史,晚清政府之所以陷於一條被動的、曲折的、代價高昂的生存和發展道路,就在於沒能夠掌握生存和發展的主動權,沒有堅守自主的生存和發展的邏輯。在我們看來,這首先集中表現在處理中西之關係上。晚清政府以奕訢、李鴻章、張之洞等爲代表,提出了自己的變革哲學,這就是著名的“中體西用”。在此哲學的指導下,晚清政府先後進行了諸多改革。但不幸的是,甲午戰爭後使清政府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它的信譽與權威也近乎掃地。於是,將改革的重心轉移到政治制度領域。隨着戊戌變法的失利和新政運動的受挫,這種不成熟的改革又草草收場。原本想借新政運動來粉飾衰敗的王朝氣象,但是苦難深重的人民再也無法忍受舊制度的折磨,辛亥革命便將之送入歷史的垃圾堆。這說明拿西方文明爲富強工具的急功近利作法,並不一定能贏得民衆的認同。再者,即使它找到了自己腐敗的政治痼疾之因,由於它的變革始終停留在維護君權獨尊的一元化思維模式中,沒有給民衆提供應有的政治參與空間,也只能接受夕陽西下的命運。其次,表現在處理古今之關係上。晚清政府堅持“中體西用”,不過是認爲自己的歷史傳統具有至上的優勢。而今天所承繼的歷史傳統是來源於先人的,這又啓發了清朝的統治者們,必須堅持崇古貶今的主張。而所謂的“今”,主要是指從國外傳入的東西。即使不完全排斥“今”,他們也會拿一些託辭來擡高自己,比如“西學中源說”。不論是“中體西用”,還是崇古貶今,都是想堅持以自己的發展爲本位。以自己的發展爲本位自然是對的,但是不能走教條主義的路子,必須堅持變革的邏輯和合乎時代潮流的正確的政治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後,也面臨如何處理中西古今關係的問題。可以說,我們之所以今天能走上一條適合自己的自主的生存和發展道路,也是在探索處理這些關係的恰當方式的長期過程中取得的。

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同志曾提出“洋爲中用,古爲今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來處理中西古今關係。這些原則,總的來看不失爲解決此問題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但是具體執行起來,也不免出了一些差錯。例如,在意識形態處於論爭和對峙的時代,我們對西方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與政治制度持敵視和批判的態度,因此對所謂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或民主黨派進行改造,導致我們對西方政治文明的精華知之不多也知之不深;由於對西方市場經濟的無知,在發展國民經濟時一味地排斥或者取消市場,不要商品經濟;由於憎恨封建主義,對中國傳統文化採取全盤改造與打倒的態度,具體表現爲““””期間的“破四舊”。以上種種,可以說給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解決該問題的指導方針。不過,在實行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波折。比如,由於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的認識不清,直接影響了如何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係,延誤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步伐;由於提出“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在具體實踐時把經濟作用過分誇大,導致對教育的忽視,對中國公民思想文化道德建設的重視不夠。

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同志以創新精神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爲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指針,無疑爲我們解決中西古今關係,提供了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這就是,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另一方面,在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的過程中,必須有選擇地吸納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只有這樣,我們纔可能實現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文化創新和思想創新,中國共產黨也才能真正成爲先進的社會文化、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和最大多數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國才能早日建設爲完善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國家。

綜觀上述,我們必須在變動不居的世界形勢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來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特別是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更要解決中國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我們認爲,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始終是當代中國本位性的主題。

二、必須義無反顧地繼續進行改革開放

既然中國的生存和發展是本位性的問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自然不能迴避生存和發展這一主旋律。問題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生存和發展動力來自哪裏?我們認爲,這種生存和發展動力決不能靠模仿西方,它必須依靠中國自身的改革開放。當然,改革開放並不意味着全盤改革和全盤開放,也不是採取放任自流的作法,它必須有自己的限度和範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必須在此限度和範圍下,尋找自己發展的方向和革新的驅動力。那麼,什麼是改革開放的限度和範圍呢?

我們認爲,改革開放的限度是指改革開放必須在一定的框架和一定的社會背景之下來進行。所謂的“一定框架”,是指由根本的制度、基本的原則和思想指導下形成的政治社會總格局;所謂的“一定的社會背景”,是指不能脫離現實中國所處的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這個大背景。中國的改革開放要打開局面和順利推行,必須首先認識到中國政治社會的總格局和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一般而言,在當代中國,我們所說的根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基本的原則和思想是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原則)、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性原則)、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原則)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導思想,也即最高意識形態)。這些根本的制度與基本的原則和思想,是改革開放邁向正確的軌道和方向的保障,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法寶,是中華民族真正實現偉大復興的根本支撐。在清楚了改革開放的限度後,我們還應知道,改革開放的範圍是受制於改革開放的限度,也就是說,改革開放的限度規定了改革開放的可能空間。改革開放的可能空間,既不可以隨意擴展,也不能任意突破。它是指對基本的制度和具體的工作制度的改革開放。這些基本的制度和具體的工作制度是中國的根本制度與基本原則和思想的體現,它是根本制度與基本原則和思想的合法性證明以及強有力的系統支持,而不是超越與背叛。

明確了改革開放的限度與範圍及其關係,這對於我們樹立改革意識、開放意識、發展意識、競爭意識、大局意識以及世界意識,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我們必須對改革開放有更深入的認識。首先必須明確認識到愚昧、落後與改革開放的關係。一般而言,越落後、愚昧的國家越怕改革開放;越不改革開放的國家就越落後、愚昧。同時,越不改革開放的國家,它就越難適應改革開放後帶來的衝擊。這既是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又是一種社會發展的惡性循環。其次,改革開放必須是真改革、真開放。改革不能走過場,不能大搞形式主義;開放不能流於表面,必須全面深入地學習借鑑西方的優秀文明成果。再次,必須警惕盲目的排外主義和盲目的拿來主義。盲目的排外主義,導致的是閉關鎖國,是愚昧落後;盲目的拿來主義,導致的是民族虛無主義,是集體信仰與記憶的喪失。最後,改革一定要成爲開放的前提,並且保持二者的統一性,開放必須有效地推進改革。也就是說,改革與開放一定要成爲未來中國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兩翼。

總而言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與改革開放緊密聯繫在一起,必須在改革開放的限度與範圍的雙重製約之下,探尋正確的發展方向和持續的發展動力。在我們看來,正確的發展方向決定着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前途;可持續的發展動力,決定着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生命力。

三、必須明確自己不變與可變的邊界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既然離不開改革開放這一大環境,它的不變與可變的邊界,也必須在此環境下來確定。換言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命運必須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前途聯繫與協調起來。那麼,什麼是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不變與可變的邊界呢?要分清中國政治制度的不變與可變範疇,必須對政治制度系統有一個層次劃分。在我們看來,政治制度可以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根本制度,第二個層次是基本制度,第三個層次是具體工作制度。[1]在這三個層次中,第一個層次是居於第一位的,第二、三層次是居於第二位的,它是從第一個層次派生出來的,是受制於第一個層次的。

根據我們對政治制度系統的層次劃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不變,就是指堅持根本政治制度的不動搖。這裏關鍵要搞清楚什麼是根本政治制度。在當代中國,所謂根本政治制度,指的是人民民主專政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這些根本政治制度決定着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正確的發展方向,只有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它才能爲自己的生存與革新提供根本的保障。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可變必須在其不變的前提下來進行,也就是這種可變必須在根本政治制度的指導下確定自己合理的發展空間。具體來說,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可變指的是執行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包括規則、程序、方式)的可變。在今天的中國,貫徹這些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主要指的是哪些呢?一般來說,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制度:政治協商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選舉制度、監督制度、自治制度等及其相應制度的實現規則、決策程序和運行方式。這些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具有發展性和開放性,它是由中國自身建設和發展的本位性決定的,更是中華民族積極進取精神的現實反映。但是這種發展性與開放性決不能不顧中國的國情,也不能擺脫根本政治制度的限制。

另外,對於一個根本政治制度本身而言,它還可以做出三個層次的劃分。我們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就中國整個政治制度系統而言的。僅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來看,處於第一層次的根本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它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具有決定性作用。爲此,鄧小平曾指出過:“如果搞得不好,特別是民主集中制執行得不好,黨是可以變質的,國家也是可以變質的,社會主義也是可以變質的。” [2]處於第二層次的基本制度包括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的選舉制度、黨的幹部制度、黨內生活制度。這些制度是規範機構運作與黨員行爲的法定程序和有效規則,它們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處於第三層次的具體工作制度包括黨委會及其會的議事規則、決策方式及程序等。這些制度是維持各級黨組織日常生活工作正常運行的必要保障。

[3]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三個層次,我們就自然清楚了這一制度哪些是不能變的,哪些是可以變的,即使是可以變的,也必須分出輕重緩急。比如,現下我們說改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化,這首先是針對執政黨即中國共產黨來說的,其次也包括其他參政黨。如何加強黨內民主化?我們如果清楚了我們政黨制度的三個層次,就自然會把改革的重心放在第三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的改革做好了,我們才逐漸改革第二個層次,不管是改革第三個層次還是第二個層次,都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其實質就是必須保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不斷地提供中國共產黨執政和治理中國社會的合法資源。

總而言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改革是要不斷改良中國的政治生活,是要建設更加完美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爲此,它就必須在不變與可變的雙重約束下,不斷地尋求自己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及其合法空間。

四、必須具有居安思危的防範意識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在堅定的立場上,確立自己發展的起點,而且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探索自己發展的動力,在不變與可變的制約下尋找自己發展的空間。除此之外,她還必須隨時保持一種高度的防範意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在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不受到來自國內外的方方面面的挑戰與威脅。這些挑戰與威脅既有正面的和積極的,也有負面的和消極的。筆者在這裏主要考慮負面的和消極的一面。它又歸結爲兩類:一類是利用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失誤,大做文章,進行有意的非難;另一類是利用國內思潮變化的動向,拿一己之政治價值觀與政治制度來任意評判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故意擡高自己貶低別人。

就第一類來看,典型的做法是許多別有用心的人拿官員腐敗問題來非議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對於這個問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認爲,官員的腐敗並非中國今天獨有的現象,它是一個世界性的頑疾。我們決不迴避這個難題,必須竭盡所能地解決它。但是我們決不抱持一勞永逸的姿態,更不能存有徹底解決此問題的天真想法。中國官員的腐敗問題,必須放在一個動態的社會環境下來應對,它要求我們去改革我們的政治制度,而不是要全盤否定我們的政治制度。對政治制度的改革,關鍵在於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的改革。這些改革是一個穩妥展開的過程,我們決不能草率行事。它要求中國必須有一個具有高度智慧和高度責任感的政治家領導集團,必須有一大批學識淵博和見解獨特的政治學家羣體,必須有龐大的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和真誠愛國心的中國公民羣體。

就第二類來說,典型的做法是拿西方民主政治價值觀和民主政治制度來剪裁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有一個理智的認識: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決定了各個國家政治價值觀與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在我們看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發達,有其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它不能離開自己的文化傳統與具體國情,也就是說,它有自己的適用邊界。同樣,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也是特有的歷史和現實之產物,它自然也有自己的優勢和適用範圍。因此我們不能任意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來剪裁、批判、取捨中國的政治制度。那些企圖使西方的民主政治價值觀普世化的人,不僅是對其他國家政治制度與政治價值的褻瀆,也是對自己政治理念的濫用和不尊重。對於西方國家裏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時常用上述辦法來攻擊中國,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理性判斷,不要成爲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更不能成了滿足別人的野心和陰謀的工具。

對於上述兩種做法,我們必須有清醒的態度,即那些藉着詆譭中國官員腐敗之名,根本否定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行爲,是極其錯誤的;那些藉着頌揚西方民主政治價值觀之名,徹底拋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行徑,是十分危險的。我們必須具有高度的防範意識,在未來的意識形態較量中,站穩自己的立場,看準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道路。

由此可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爲了新世紀繼續保持與發揮自己的活力,就必須進行合理的定位:在堅定的立場上,確立自己發展的起點;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探索自己發展的動力;在不變與可變的約束下,尋找自己發展的空間;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隨時保持一種高度的防範意識。我們知道,作爲一箇中國公民已無法去先天地選擇何種政治制度,但是改革這種制度卻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而上述合理定位,就爲我們改革政治制度支撐起了穩固的平臺。

注 釋:

[1] 如何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系統進行層次劃分,學者們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筆者採取的劃分,主要借鑑了國內學者郭定平先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制度要素所作的三個層次劃分。見郭定平著:《政黨與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59頁。也就是說,筆者認爲對政治制度要進行層次劃分,必須從制度外和制度內兩個方面考慮。

[2]《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303頁。

[3] 中國共產黨的制度要素的三個層次的內容具體指什麼,學者們也沒有一致意見。筆者採用了王邦佐先生的觀點,見王邦佐等編著:《中國政黨制度的社會生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22頁。

來源:《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3]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三個層次,我們就自然清楚了這一制度哪些是不能變的,哪些是可以變的,即使是可以變的,也必須分出輕重緩急。比如,現下我們說改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化,這首先是針對執政黨即中國共產黨來說的,其次也包括其他參政黨。如何加強黨內民主化?我們如果清楚了我們政黨制度的三個層次,就自然會把改革的重心放在第三個層次,第三個層次的改革做好了,我們才逐漸改革第二個層次,不管是改革第三個層次還是第二個層次,都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其實質就是必須保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不斷地提供中國共產黨執政和治理中國社會的合法資源。

總而言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改革是要不斷改良中國的政治生活,是要建設更加完美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爲此,它就必須在不變與可變的雙重約束下,不斷地尋求自己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及其合法空間。

四、必須具有居安思危的防範意識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在堅定的立場上,確立自己發展的起點,而且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探索自己發展的動力,在不變與可變的制約下尋找自己發展的空間。除此之外,她還必須隨時保持一種高度的防範意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在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不受到來自國內外的方方面面的挑戰與威脅。這些挑戰與威脅既有正面的和積極的,也有負面的和消極的。筆者在這裏主要考慮負面的和消極的一面。它又歸結爲兩類:一類是利用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失誤,大做文章,進行有意的非難;另一類是利用國內思潮變化的動向,拿一己之政治價值觀與政治制度來任意評判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故意擡高自己貶低別人。

就第一類來看,典型的做法是許多別有用心的人拿官員腐敗問題來非議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對於這個問題,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認爲,官員的腐敗並非中國今天獨有的現象,它是一個世界性的頑疾。我們決不迴避這個難題,必須竭盡所能地解決它。但是我們決不抱持一勞永逸的姿態,更不能存有徹底解決此問題的天真想法。中國官員的腐敗問題,必須放在一個動態的社會環境下來應對,它要求我們去改革我們的政治制度,而不是要全盤否定我們的政治制度。對政治制度的改革,關鍵在於基本制度和具體工作制度的改革。這些改革是一個穩妥展開的過程,我們決不能草率行事。它要求中國必須有一個具有高度智慧和高度責任感的政治家領導集團,必須有一大批學識淵博和見解獨特的政治學家羣體,必須有龐大的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和真誠愛國心的中國公民羣體。

就第二類來說,典型的做法是拿西方民主政治價值觀和民主政治制度來剪裁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有一個理智的認識: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決定了各個國家政治價值觀與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在我們看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發達,有其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它不能離開自己的文化傳統與具體國情,也就是說,它有自己的適用邊界。同樣,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也是特有的歷史和現實之產物,它自然也有自己的優勢和適用範圍。因此我們不能任意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來剪裁、批判、取捨中國的政治制度。那些企圖使西方的民主政治價值觀普世化的人,不僅是對其他國家政治制度與政治價值的褻瀆,也是對自己政治理念的濫用和不尊重。對於西方國家裏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時常用上述辦法來攻擊中國,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理性判斷,不要成爲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更不能成了滿足別人的野心和陰謀的工具。

對於上述兩種做法,我們必須有清醒的態度,即那些藉着詆譭中國官員腐敗之名,根本否定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行爲,是極其錯誤的;那些藉着頌揚西方民主政治價值觀之名,徹底拋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行徑,是十分危險的。我們必須具有高度的防範意識,在未來的意識形態較量中,站穩自己的立場,看準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道路。

由此可見,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爲了新世紀繼續保持與發揮自己的活力,就必須進行合理的定位:在堅定的立場上,確立自己發展的起點;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探索自己發展的動力;在不變與可變的約束下,尋找自己發展的空間;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隨時保持一種高度的防範意識。我們知道,作爲一箇中國公民已無法去先天地選擇何種政治制度,但是改革這種制度卻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而上述合理定位,就爲我們改革政治制度支撐起了穩固的平臺。

注 釋:

[1] 如何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系統進行層次劃分,學者們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筆者採取的劃分,主要借鑑了國內學者郭定平先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制度要素所作的三個層次劃分。見郭定平著:《政黨與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59頁。也就是說,筆者認爲對政治制度要進行層次劃分,必須從制度外和制度內兩個方面考慮。

[2]《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303頁。

[3] 中國共產黨的制度要素的三個層次的內容具體指什麼,學者們也沒有一致意見。筆者採用了王邦佐先生的觀點,見王邦佐等編著:《中國政黨制度的社會生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22頁。

來源:《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作者:顏德如 王連偉

看了“高一政治論文2000字論文”的人還看:

高一政治論文10000字論文 篇六

論生態政治與政治生態化

【摘要】近現代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進步的同時,由於人類對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確認識及盲目開發行爲,導致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態危機。生態危機的產生與發展成爲生態政治興起的動因和基礎。在此基礎上推動了各國政治和國際政治生態化的發展。生態政治產生髮展是政治生態學、政治生態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礎,政治生態化是生態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是解決當前全球生態危機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全球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未來政治發展的趨勢之一。

一、引言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着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生態危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這種關注從某個角度上講已遠遠超過了國家之間、地區之間、民族種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共有的生態環境和生存家園--地球。對生態危機的關注迫使人類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重新審視人類自身原有的思維方式、生產及消費方式、發展模式、意識形態、倫理觀、發展觀,以及世界各國經濟、文化、政治發展前途和命運。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使得任何國家,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於上述全球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的出現,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風起雲涌的生態政治。7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爲契機而不斷壯大,至今方興未艾。80、90年代在生態政治的推動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紛紛建立了衆多形形色色的生態組織和生態綠黨(簡稱生態黨或綠黨),生態學與政治學由此聯姻形成了生態政治學、政治生態學等新興交叉邊緣學科,傳統政治發展觀也由此向政治生態發展觀轉變。

二、生態政治的興起、發展及意義

(一)生態危機--生態政治興起的動因和基礎

所謂生態危機,指的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由於人爲的不合理開發、利用而引起的生態環境退化和生態系統的嚴重失衡過程。

自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20世紀後50年全球環境遭到空前嚴重破壞和污染,並被一些生態學家、政治家稱爲20世紀人類犯下的三大愚蠢行爲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戰”。“地球日”發起人蓋洛德·納爾遜曾精闢說道:來自自然的威脅(生態危機)是比戰爭更爲危險的挑戰,從德國和日本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可以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起來,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從被毀壞的自然環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後,世界環境相繼出現“溫室效應”、大氣臭氧層破壞、酸雨污染日趨嚴重、有毒化學物質擴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蝕、森林銳減、陸地沙漠化擴大、水資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十大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正殘酷地撕毀人類關於未來的每一個美好願望和夢想,這一影響不僅會殃及一代、兩代人,而且將影響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環境問題及生態危機從以下一些數據和事實我們就可窺見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物種消失的速率較過去6500萬年之中的任何時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20世紀以來,全世界哺乳動物中3800多種中已有110種和亞種滅絕,另外還有600多種動物和25000餘種植物正瀕臨滅絕。生態學家指出,迄今爲止,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損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復至少要一億年以上。水污染使人類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據統計有17億以上的人沒有適當安全飲用水供應,30多億人沒有適當的衛生設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項調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亞因植被破壞、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災使得100萬人因飢餓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陸12個國家持續旱災,使得約3500萬人瀕臨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國古文明中心的發源地--黃河,目前年斷流最長達227天,與此同時,長江由於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積加速,湖體面積和容量正逐年銳減,洞庭湖1825年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1949年減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時湖面面積僅爲2653平方公里,據此縮減速度,洞庭湖將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時間內成爲又一個“羅布泊”,從中國自然地理圖冊上消失。目前,長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古時?quot;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悲劇在不遠的將來又將可能在長江重演。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再次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全球環境惡化的直接後果就是經濟損失。據估計,我國每年因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人民幣,這相當於20個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僅1998年長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600億人民幣,而每年全世界因環境污染和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不低於2.5萬億美元。因此,生態學家指出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已直接威脅着全人類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續發展,生態危機已經超越局部區域而具有全球性質,來自於生態危機的威脅,已遠遠超過戰爭、瘟疫,保護地球家園已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生態學理論認爲,人類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樣,都必須以一定的生態環境、特定的生態系統作爲其生存繁衍的基礎,在整個地球生物圈這個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中,人類雖在整個生物界中一方面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並無時無刻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所謂的”改造“和”征服“;另一方面,人類自從誕生之日起又無時無刻不依賴於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它與國家及國際政治生活息息相關,而政治又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是人類社會的政治,政治是人的政治。生態危機既然已關係到全人類的生死存亡,因此政治就必然與生態危機發生必然而深刻的內在聯繫,它必然延伸到社會之外的自然環境之中,因此當今全球性環境問題引發的生態危機對全球人類所構成的巨大威脅,此時的全球生態危機就不可能不成爲一個政治問題,政治及政治行爲對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生態危機的推動下,政治必須謀求一種全新的政治發展觀:生態政治發展觀。

(二)生態政治的興起、發展及意義

生態危機的加劇使人類認識到,社會是身處自然環境中的社會,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具有辨證的雙重互動效應,自然生態環境是社會環境的基礎,社會又對自然環境有着深刻的正負效應。因此,到20世紀50、60年代全球環境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日益成爲一個敏感而重要的政治問題,生態政治理論也應運而生。生態政治理論認爲,人類不僅是社會的人,同時也是受自然環境限制、約束的人,如果政治行爲僅僅去把握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社會屬性關係,而忽略自然生態規律對人的影響,甚至違背自然生態運行規律,以人類自身生態環境及資源的犧牲爲代價,去達到少數集團、階級、國家的政治、經濟利益,那麼整個人類最終將自掘墳墓,走向自我毀滅的絕境。覆巢之下,焉有安卵?因此,生態政治理論是站在全人類生存利益的高度上指導生態政治有序地進行,一定程度上講,它是超階級、民族、種族、國家界限的。

最初的生態政治主要侷限於民間自發組織的運動。60年代末,由於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導致生態政治出現最明顯的標誌是”生態運動的出現“、”生態黨的產生“、”國際環境組織作用的提高與加強“。這標誌着全球生態政治的興起和發展。

60年代後期,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成爲西方發達國家公衆關心的熱點。到了70年代,生態政治的目的也已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趨勢發展,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態政治已成爲環保、和平、女權運動的多元全球性羣衆運動。最爲著名的生態運動當屬1970年4月22日美國爆發的有2000多萬人參加的公民環保運動,正是這次運動促成了世界”地球日“的誕生和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的召開。90年代以來,生態政治從公衆關注生態環境問題發展爲公衆與政府共同關心”可持續發?quot;的全球環境問題。“公共決策”過程的“生態化”使生態運動真正成爲生態政治。與此同時,從60年代末至今,世界生態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家以及科普學家一道推出了一系列生態環境發展與預測報告。如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米都斯等人的《增長的極限》、加博爾等的《超越浪費的時代》,以及由58個國家152位世界著名生態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家共同編寫的《只有一個地球》等。

伴隨着生態政治規模的擴大和深入發展,世界各國“綠黨”組織應運而生,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影響的日益增強。1972年新西蘭誕生了世界第一個綠黨,此後的70~80年代,西歐國家出現了綠黨組織興起的高峯,其中德國的綠黨組織對全球綠黨組織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到1983年,德國綠黨以5.6%的選票出人意料地首次獲得27個議席,這標誌着綠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正式步入歷史舞臺。由於德國綠黨以嶄新的政治風格展現在公衆面前,其黨綱將生態、經濟、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反對核軍備競賽,謀求國際和平和女權、人權等,並提出相當完備的持續發展方案,因此在1987年議會選舉中得票率突破了8%,並獲得42個聯邦議席,到兩德統一後的1994年,綠黨已在聯邦議席中佔有49個席位,成爲聯邦議院內第三大政黨,到1998年,綠黨領導人菲捨爾出任德國外交部長,首次成爲國家政府中重要領導人。同時,80年代以來,歐洲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英國、法國、瑞典等國家以及90年代東歐及其他多黨制的發展中國家也相繼建立?quot;綠黨“組織。據統計,1979~1989年,西北歐15個國家的綠黨共有117名成員進入11個國家的議會,並於1999年2月在巴黎召開了歐洲綠黨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有28個國家的30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提出了許多”綠色國際“等國際生態政治發展新概念和新趨勢。

在各國綠色組織紛紛建立和民間生態政治如火如荼地進行時,像聯合國下屬的教科文組織(UNESCO)、人與生物圈計劃(MAB)、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IUCN)、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WF)、世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IED)、地球之友(FOE)等綠色和平組織政府和非政府間國際生態保護組織也紛紛成立,至今全世界已有7000多個非政府和政府環保組織活躍在世界政治舞臺上。他們用生態思想、環境意識、生態倫理、生態哲學、持續發展等理念爲解決國際爭端、衝突、戰爭,最終爲維護國際和平,爲國際間經濟、文化、政治協調發展以及跨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作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60、70年代西方民間自發的生態政治意義有三方面:一是在生態運動影響下”生態環境保護“成爲各國政治家選舉和施政的口頭禪,即使最狂妄的政治家也必須首先提倡保護環境,以”生態牌“來夯實其競選實力和政治地位,例如1976年美國卡特成功當選總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提出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承諾;二是在公衆輿論壓力下,西方各國政府不得不直接或間接介入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行動中來,並制定相應嚴厲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法規,增加環境開支比例;三是在公衆生態政治宣傳下,西方發達國家從工業文明時代逐步向生態文明時代過渡。到了90年代,公衆生態政治發生了新的變化,尤其是1992年裏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盛會召開以後,不僅發達國家,而且發展中和不發達國家公衆也從純粹關注環境問題發展爲政府與公衆共同關心全球環境變化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生態政治幾乎觸及到各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人權等每一個領域。

綜上所述,全球性環境問題導致了全球生態危機,生態危機又成爲民衆生態政治的源動因和基礎,把環境問題作爲政治範疇並納入政治家的視野,用全球性的環保聯盟來代替軍事、經濟聯盟,這是全球政治生活和政治戰略的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變。由於世界各國綠黨的參政,以及民衆生態政治的深入和範圍的擴大,使得各國政治和國際政治向新的方向發展,這就是目前國際及各國內部政治發展的生態化趨勢。

三、生態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政治生態化

(一) 政治生態化的內涵--政治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化“一詞目前經常出現,比如經濟生態化、教育生態化、科技生態化等。”生態化“是將生態學原則和原理滲透到人類的全部活動範圍內,用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認識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根據社會和自然的具體情況,最優地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政治是人類的政治,人類生存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因此政治的發展與人類與自然存在着必然的內在聯繫。

”政治生態化“這一概念在國內外還鮮爲少見。所謂政治生態化,其實質是把生態環境問題提到政治問題的高度,進而使政治與生態環境的發展一體化,把政治與生態有機辨證地統一起來,最終促進全球政治與生態環境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環境在宏觀上影響着政治區域的結構、功能和政治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制約着政治區域系統的運行以及政府高層決策者的政治舉措。因此,政治生態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確地解決政治與環境的關係,把環境問題納入到政府決策、公民政治參與、國際政治行爲和政治教育等過程中,使政治過程與生態環境的發展有機協調起來。這樣政治與環境的內在關係就成爲政治生態化研究的核心內容。政治生態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續性、協調性、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循環再生、生態平衡等生態學基本原則和原理。在當今世界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過程中,它將成爲傳統政治發展的歷史轉折點,從而構成與生態文明時代相適應的新型政治生態觀,以推動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生態環境間的協調發展,使人類戰勝生態危機,走?quot;人類中心主義”的陰影,向“生態中心主義”轉變,步入生態文明時代。

(二) 政治生態化對國家及國際政治發展的基本要求

筆者認爲,政治生態化認識和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政治過程生態化。廣義上說,政治過程既包括國家內部的政府行爲過程,也包括國際政治環境、政治秩序的動態過程。政治過程生態化對政治發展的具體要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政治生態化要求各國政府決策行爲生態化。政府決策行爲在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對環境保護進行直接干預,同時政府的政策、法令、規章制度、教育方式對經濟發展模式、公衆行爲的影響又間接影響生態環境的保護。因此,政府決策行爲在促進生態環境持續發展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它可以把各種權利、手段有效結合起來,去提高公衆的環境意識、科學素質,去調控人口數量和素質;通過政府實施教育工程去改變人們無節制地追求物質享受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培育全新的政治生態觀。

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曾因政府決策失誤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當今世界面臨的生態危機如此嚴峻,相當部分發展中國家還在繼續西方發達國家的老路--先污染、後治理。中國的生態環境破壞及人口問題也正是50~70年代政府決策的嚴重失誤所致。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沒有“大躍進”、“大鍊鋼鐵”,沒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等錯誤政府決策,就不會出現我國北方近年來越演越烈的沙漠化和沙塵暴;沒有對馬寅初的批判,中國也許就不會有今天如此沉重的人口負擔,而這些政治發展觀念和政府政策的失誤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是無法用數學概念來衡量,這種破壞是快捷、持續、長期的,甚至是不可逆轉的,不是一代幾代人可以償還的,往往需要數十代人的不懈努力纔可能改變。而這種努力一旦失敗,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可能就將付諸東流。這一點從人類曾經消失的古文明即可作爲佐證:曾經燦爛一時的樓蘭古國“、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的興衰都爲人類當今面臨的生態危機提供了前車之鑑。未來政治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重塑生態地球村的和諧。政府和政治家們將面臨社會團體、公衆越來越多的壓力,政府官員和政治家也必須用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來維護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以此促進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與全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這是未來各國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必然趨勢。因此,當今世界各國亟需一批具有環境意識的、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政治家。將環境保護知識與法律等基礎知識同等列爲國家政府公務員報考、考覈的內容之一是當務之急,同時考覈政績時應對經濟政績對等考覈,以此來促進政府政治行爲的生態化。

其次,政治民主和公民政治參與行爲生態化是政治環境生態化的必然要求。當生態環境問題從自然向社會領域轉移並危及人類的生存發展時,生態環境問題就自覺轉變爲政治問題。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此公民的政治參與將對政府決策具有極爲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生態環境問題及生態危機的出現不自覺地促進了公衆的政治參與,政治參與主要通過政治選舉、投票、公衆對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活動等方式從而達到對政府環境政策和環境管理起作用;另一方面,公衆政治參與又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着促進作用。因此政治生態化中廣泛的公衆政治參與及意識的增強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而改變經濟靠市場、環保靠政府”的傳統消極的觀念。廣泛的政治參與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政治參與有助於和平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避免社會動盪;政治參與有助於實現對政府的監督,避免政府決策失靈;政治參與有助於政治決策的科學化、公開化;政治參與有助於實現公民的環境權這一基本環境生存權利。

政治民主與政治環境生態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政治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①,任何國家如果沒有政治穩定,就沒有國家、社會秩序的穩定、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不穩定的社會使人們把過多的物力、才力、財力投入到權利與財富的鬥爭之中,經濟也因此沒有和平環境和可持續的自然資源供應而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他的這一論述實際上已經從政治環境生態化的高度上闡述了政治與環境協調發展這一跨世紀戰略目標。這一點““””就已經經受了慘痛的教訓,不但經濟倒退20年,而且因政治環境的不穩定導致對環境、資源的破壞、人口數量的膨脹造成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都難以償還的惡果和環境債務。另一方面,由於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又會反過來影響政治環境穩定和政治民主。例如,嚴重的糧食短缺、土地荒漠化、水資源污染與枯竭,人口劇增並超過環境承載量等一系列生態危機的出現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恐慌和不穩定的社會局面,因此,政治環境的不穩定必然導致生態環境的退化,環境的退化又反過來影響政治的不穩定,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同時,政治民主與經濟發展也具有緊密聯繫,在遵循環境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快速經濟增長不僅爲推進政治民主化提供了經濟基礎,爲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政治民主的進程加快,又會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穩定。因此政治民主與政治環境生態化在解決環境問題和生存危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建立國家、地區間平等、和諧、和平共處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地球村聯邦”是政治生態化的另一基本要求。目前,世界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還是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1999年的科索沃問題即是有力佐證。強權政治與霸權主義的直接後果是地區、國家、民族間的衝突、戰爭、核軍備競賽等,這些軍事、政治行爲的最終後果是對生態環境最大的污染和破壞。由於國際政治舊秩序的混亂,導致60年代以來地區衝突不斷擴大和升級。這種衝突最根本目的還是爲各自的“狹隘生態利益”。中東地區長年不斷的戰火的根源就在於爭奪水資源是全世界不爭的事實。世界各國尤其是核大國,裁軍和削減核武器是當務之急,強權、霸權政治不僅加劇地區動盪、國家衝突,更不利於環境的持續發展。目前全球每年軍費開支超過一萬億美元,這些費用的十分之一用於環境,那麼所有發展中國家的自然保護區就可有效地得到保護。

生態學認爲,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物種間不論強弱、大小、進化時間的長短,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國際政治新秩序中各國也應遵循這一平等性原則,減少或消除強權和霸權政治,避免地區、國家間的衝突,以及對地球生態環境威脅最大的核軍備競賽,以此來保證全球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

因此,要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促進國際政治生態化,就必須建立全球夥伴新關係。這種新的全球夥伴關係既要求推動國際社會間在維護、恢復地球生態環境方面的合作,又要推動國際社會在經濟、社會方面的合作,這種新的全球夥伴關係必須包含環境與發展兩方面,改善國際經濟環境,以利於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保護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的可持續目標;這種新型關係必須是公正平等的,建立在平等的國際關係準則基礎之上,要實事求是地考慮造成地球生態環境惡化的不同國家間的責任,並以此確定相應的義務,在制定有關措施時,必須考慮到各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不顧及歷史和現實而用同一標準來要求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這種新型關係必須有國際社會共同有效、積極、務實地參與,在承擔這一責任時各國之間也必須停止無休止的爭吵,因爲全球自然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只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才能建立這“新型全球夥伴關係”,確保全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共同目標。

第四,政治教育生態化。教育是人類改造自身的一種實踐活動,教育過程中蘊涵了人類與自身的關係、與身外自然之間的關係。教育對人類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響,是以人類對身外自然的改造爲前提和基礎的,因此,教育並非純粹的精神文化現象,它並沒有遠離自然界,相反它是以人類自身自然爲對象,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作爲政治教育亦不例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公民政治文化與政治意識。政治教育生態化是將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知識、原則滲入到政治教育之中,將受教育者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識提升到全人類的生存文化、生存意識上來,從而促進受教育者的環境素質和環境意識的提高。因此,在生態危機遍及全球的嚴峻形勢下,現代政治教育向生態化方向發展是不可避免的,它推進政治教育進入一個嶄新的教育生態化時代。通過政治教育生態化過程,使人類認識到工業文明時代已走向盡頭,生態文明時代的到來是時代發展的總趨勢。

綜上所述,全球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是全球生態政治興起的根本原因,而生態政治及各國生態綠黨的成立發展成爲政治生態化產生髮展的基礎,政治生態化成爲解決當今全球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徑,政治生態化也就成爲未來政治發展的新趨勢和必然選擇。

致謝:本文在成文過程中得到雲南大學環境科學系段昌羣、王煥校教授以及公共管理學院董繼美教授的審閱指正,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王 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2] 李泊言。綠色政治(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0.

[3] 佘正榮。生態智慧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4] 周 鴻。文明的生態學透視_____綠色文化(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5] 彭少麟。全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J)。生態學雜誌,1998,17(2)。

[6] M G Wallace, H J Cortner etc. Moving toward ecosystem management: Examining a change in philosophy for resourc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logy,1996,Volume 3.

[7] 段昌羣等。生態環境問題對新中國政治生活之影響(J)。思想戰線,2000,(4)。

[8] L P Pojman,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M)。 Ja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1994.

[9] 劉京希。生態政治論(J)。學習與探索,1995,(3)。

[10] 邢永富。世界教育的生態化趨勢與中國教育的戰略選擇(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7,(4)。

[11] 楊通進。環境倫理與綠色文明(J)。生態經濟,2000,(1)。

高一政治論文 篇七

事物總是聯繫着的,記憶也是如此。當祖國迎來共產黨90華誕的時候,聆聽歷史的回聲,我的記憶回到了我的上學之路。

讀幼兒園的時候,我家在今天的海滄大橋引橋下的仙嶽路邊。當年的仙嶽路,沒有繁華熱鬧的商店和美麗的綠化設施也就罷了,糟糕的是此路只能算是人們踩出的黃土路。晴空萬里時,黃沙彌漫,吹不得風,風起,塵起,整個社區被黃沙狠狠地籠罩,一路走過,滿頭滿臉黃埃,眼睛總難逃沙土的襲擊。陰雨綿綿時,泥濘不堪,更踩踏不得,腳踩,爛泥,彷彿足陷沼澤,行進兩難。只要一場大雨,眼前的泥土路沒了,僅是一條滾滾流動的黃河。爸爸總要穿着雨鞋揹我上幼兒園。這條黃土路是我們這帶居民進出工作學習的唯一通道。我厭倦走路,也走不得路,讓爸爸揹着。我伏在爸爸的背上,心總想:空中會有路嗎?幼稚的我幻想着空中延伸出一條通暢的路。

讀國小時,社區終於聯繫了一輛小巴往返疏港路口,但這是唯一的一輛車,也要等人擠滿了纔開。就這樣,我們巴望着,巴望着這條黃土路早日抹去黃土,變泥水路成水泥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現在想想,用這句歌詞來形容當時的生活環境最爲貼切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了家鄉廈門步入特區建設的曲折與艱難。

事物總是變化的。伴隨着新世紀的曙光,我們看到了一條銀龍般的寬敞的馬路橫過我家住的樓前,它盡頭的上方更是一道別樣的風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特大型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海滄大橋。銀灰色的橋身,與藍天、碧海、紅花、綠樹融爲一體,宛如一道飛虹,架在廈門西海上,成爲廈門再騰飛的翅膀。夢想中的路真的出現在空中了。海滄大橋不僅是廈門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通道,更是現代化廈門的重要標誌。行駛的汽車彷彿飛翔在藍天碧海中,縱橫捭闔,一派恢弘。夜間,仙嶽路被海滄大橋耀眼美麗的燈光映襯得熠熠生輝,我們可以天天免費觀光輕柔的夜景效果。尤其是晚飯後,我們舉家漫步在寬敞清雅的仙嶽路上,享受仙嶽山公園清新的空氣和美麗的大橋風光。坐在舒適的公交車上,望着窗外城市曼妙的景緻,我不禁笑了,笑當年那條黃土路的艱難,笑如今瀝青路的舒展。家鄉廈門,開始釋放着自己獨特的潛力。

事物總是發展的。我讀中學了,空中又多出了一道藍藍的路,似虹橋從島內伸到島外,望不到盡頭。BRT的美麗身姿,已隨着高高矗立且綿延城中的高架橋和配備電動扶梯的車站,在我們視線中逐漸清晰起來。高架橋墩的藍色呼應着我們這座海上花園的藍色魅力,似一條藍色的絲帶飄在海上花園,曲伸舒適。而那那一輛又一輛暢通無阻的奔馳着的快速公交車輛和高品質的服務設施,正努力地與我們磨合着,與我們親近着,讓我們領略快捷、準時、舒適和安全的服務,沿途更是家鄉廈門繁華景象和美不勝收的海灣風光。美麗廈門,已實現特區建設質的飛躍,成爲了中國沿海一顆耀眼的明珠。

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記憶中的黃土路已經褪色,記憶畫紙已經五彩繽紛。我逐漸爲這張記憶白紙添筆畫,塗色彩,每一筆都是我心中對家鄉廈門的美好印象;每一畫都見證着美麗廈門和諧發展的特區之路,見證着家鄉廈門經濟發展的新成果、新飛躍。瞧!經過短短數年的時間,空中何止有路,更有飛虹帶你飛行。

在我們偉大的黨高瞻遠矚和英明領導下,家鄉廈門煥發出特區發展旺盛的生命力和溫馨魅力,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強化,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今天的廈門有着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諸多頭銜和榮譽。來到廈門的人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廈門真美!

星火燎原,滄桑鉅變,讓我爲之謳歌共產黨改革開放的政策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