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實習論文(新版多篇)

實習論文(新版多篇)

實習論文範文 篇一

[關鍵詞]教育技術;農遠工程;教育實習;專業理論

教育實習是教員教育專業人才培育方案的重要組成局部,是協助學生完成學問內化、生成理論才能的必要途徑,是促進教員專業開展的良好措施。積極開闢理論範疇,主動探究理論方式。充沛發揮教育實習的作用,關於完善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育形式,促進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質量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一、教育技術學專業教育實習面臨的窘境

近年來高師院校中的教育實習現狀不容悲觀。許多中國小不願意接納教員教育專業學生停止教育實習,爲高師院校教育實習佈置帶來宏大艱難。還有一些學校固然接納學生實習,但由於擔憂實習學生教學會影響其正常的教學進度和質量.常常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教學理論鍛鍊時機。使之流於方式。相關於其他學科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育實習問題則更爲突出。

從20世紀末開端的教育構造調整,使得一大批中等師範學校或改制、或兼併、或撤銷,各地師專也紛繁升本.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傳統教育實習基地在逐步喪失,眼光逐步投向中國小。但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理想是這些學校沒有與之對口的學科、課程。許多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以至被佈置去承當天文、科學等課程教學,即使如此,時機常常也甚少。另外,由於一些中國小指導和教員對教育技術學專業不甚理解.有些學生被佈置從事學校電教設備修理工作,以至做其他與專業不相干的工作。這樣的教育實習常常流於方式,學生的教員專業才能難以得到鍛鍊和進步。同時。邊緣化位置、不受注重的實習待遇不只不利於學生專業理論才能的鍛鍊和進步.還會使學生喪失應用專業學問效勞中央學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至影響到學生的專業自信心。

從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特殊性動身。沒有適合的環境和由此產生的需求,就無法充沛發掘學生的潛能,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開專業理論,就無法實在促進學生學問向才能的轉化。難以完成教員專業素質的鍛鍊和進步。如何爲學生創設一個友好的、可以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其將專業學問和技藝整合生成專業才能的理論請求,促進其教員綜合專業素質進步的教育實習環境,關於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理想意義。

二、基於農遠工程的教育實習理論

2003年9月,國務院召開了全國鄉村教育工作會議,下發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增強鄉村教育工作的決議》,明白提出“施行鄉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進步鄉村教育質量和效益”。河北省從2004年開端施行鄉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建立教學光盤播放點(形式一)5372個,衛星教學接納點(形式二)10273個,計算機教室(形式三)3672個.掩蓋了河北省九個市所屬的l1003所中國小。農遠根底設備的日趨完善,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厚,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小指導和教員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關於教育變革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鄉村中國小教員盼望進步本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控制更多的現代教育技術。以順應教育變革和開展的需求。

從2006年開端。借河北師範大學“頂崗實習”、“送培下鄉”活動,我們以河北省農遠工程項目學校作爲基地.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基於農遠工程的教育實習理論停止了探究。

1.教育實習的目的

基於農遠工程的教育實習一方面以“讓教員教育專業學生經過頂崗任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實習任務”、“進步教員教育專業學生教育教學理論才能和綜合素質”爲實習目的;另一方面,也將進步鄉村教員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充沛發揮農遠設備與資源的作用,以進步農遠工程教育應用實效爲活動目的,使學生在農遠工程教員培訓理論中既推進農遠工程效果的落實,又進步本人的專業理論才能和教員專業素質。

2.教育實習的內容

農遠工程的教育應用觸及到相關設備的維護運用、數字資源的蒐集處置以及信息化教學設計與應用等。但是由於缺乏必要的信息素養和教育技術才能,在面對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時。許多鄉村教員感到無所適從。因而,在教育實習過程中,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的實習內容主要盤繞鄉村遠程教育設備與資源的應用展開,活動重點是增強教員培訓,進步教員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培訓內容包括:農遠設備調試與運用,資源搜索,下載,管理與處置,數字教學資源的開發,多媒體網絡技術,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現代教育理論等。培訓內容簡直涵蓋了整個教育技術學專業學問和技藝範疇,爲學生完成學問與技藝的理論整合、全面檢驗與進步本人的專業綜合素質提供了良好的時機。

3.教育實習活動方式

在基於農遠工程的教育實習中,學生的活動方式主要爲角色體驗和小組協作。角色體驗包含兩層意義:一是體驗教員角色,即讓學生作爲培訓者體驗教員職業的意義、位置、工作內容、專業技藝等角色屬性,培育進步學生教員專業素質;二是體驗專業角色,即讓學生從一個教育技術專業人員的角度展開工作,從理論中體驗教育技術專業的價值、作用、內涵、才能請求、與教育教學理論的關係等,並體驗專業學問與技藝的關係、整合過程和專業素質生成與進步過程。

小組協作是另外一種重要的教育實習活動方式。

爲了滿足實習學校的多樣化需求,也爲了補償學生素質與才能的個性化差別,我們採取差別互補的準繩對學生停止分組,讓學生以協作分工、自主探究爲根底,完成培訓任務,深化專業學問,進步專業綜合理論才能,促進教員專業素質開展。

三、基於農遠教育實習的對學生的影響

經過爲期一學期的教育實習,學生在將專業學問與技藝整合於專業理論的過程中,專業綜合才能取得宏大開展。與此同時.理論體驗也使得他們的教員專業素質取得極大進步,爲學生分開學校走進社會奠定了可貴的才能素質根底。更爲重要的是,基於農遠工程所營造的良好理論環境和條件,不只有效促進了學生的主體性開展,在激起學習動機、轉變學習態度、塑造學習行爲方面特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只要使學生的大腦皮質處於激活狀態。才幹爲他們在開展上和學習上的疾速開展提供生理學的根底。”人的活動通常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起,學習也是如此。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到農遠項目學校展開培訓,被當地的鄉村教員親切地稱爲“教師”。在項目學校教員培訓這一特定情境下,學生們擔任他們所向往的教員角色。在這種角色認識的驅動下,學生們全身心腸投入,忘我地由“角色扮演”到“進入角色”。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升爲“主動角色”.成爲培訓活動的主體.把本人當成一名真正的教員,從而領會到教員的義務。項目學校的認可、希冀,學生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由自我認同所產生的自我評價和義務感,激起了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學生們爲了上好課,查閱了大量材料,經常爲修正教案而忙到很晚。爲了保證教學效果,學生們互相之間還要互講,發現優點和缺乏,互相鼓舞和提示,完善培訓內容和授課技藝。

人們的認識是在理論中開展和深化的。學校所傳授的學問,學生並不分明其理想意義,無法將所學和所用聯絡起來,因此缺乏學習的熱情,也不會深究所學的內容。在農遠教育教學應用中,從設備的運用、調試到資源的下載、應用;從項目學校教員教育技術才能的培訓、課件製造、網絡工具的運用,到校本資源建立等,這些都是教育技術專業的內容。他們在理論中發現所學專業學問在鄉村遠程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把所學學問與社會生活樹立了聯絡。這些在理論中的新的發現,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瞭解、穩固和充實.不時完善學問構造,同時能夠取得專業體驗和感受。促進專業瞭解與專業生長。

2.從授受式學習到主動探求學習的轉變

維特羅克以爲,學習是學習者經過原有的認知構造,與從環境中承受的覺得信息互相作用。來生成新信息的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習主體對對象客體(教育內容等)主動探究、不時創新,從而不時改良主體已有的認知和經歷,構建本人的認知構造的過程。

而不是經過對現成學問的被動承受。如今學校教學過多倚重學問的傳授,而沒有真正地把重心轉移到學生探究和控制學問的方面。學生學習的學問大局部是間接經歷,缺乏個人親身體驗,因而學得快忘得也快。這就需求必需的理論活動以豐厚學生的理性認識.加深對理性認識的瞭解,鍛鍊其運用學問處理實踐問題的才能。

在農遠教育實習中,從對學校指導、學科教員、技術人員停止訪談,理解學校的教員的教育技術程度和信息技術素養,理解設備的運用和資源在教學中的應用狀況,到肯定培訓內容、制定行動與研討的計劃以及組織施行.都是學生本人完成的。他們需求蒐集大量的信息材料,甄選培訓內容,協助鄉村教員把現代教學理念和技術應用到學科教學中去.不時處理呈現的問題。在這種行動與研討的過程中去引導學問、在探求的過程中將現有的學問與新學問聯絡起來,完成學問的建構。正是這種理論,加強了學生們的探求和創新認識、開展了綜合運用學問的才能。

3.從個體學習到協作學習的轉變

經過對傳統教學的深思。人們曾經明晰認識到發揮學生學習主置的價值,開端越來越強調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識和才能。作爲教育變革思潮的策源地,大學教育更爲典型。長期以來,大學教學主要以單一的個體學習爲主,注重學生獨立考慮,關注培育個人才能。注重師生的縱向交流。無視羣體之間的協作,無視學生之間的橫向溝通。

協作學習是樹立在學生個體協作需求根底上的。農遠培訓觸及學問與才能範圍廣,而且由於受訓教員差別較大,培訓任務較重,給學生個體的專業素質和才能帶來宏大應戰。因而,我們通常佈置由2~3名學生組成小組或團隊擔任一所學校。差別互補的小組成員常常盤繞培訓任務分配各自工作,有的擔任資源搜索、有的擔任整理教員反應信息、有的擔任製造PPT、有的擔任培訓授課、有的停止個別輔導等。而且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們與當地學校的指導、教員以及小組之間共同剖析問題、肯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共同展開問題處理的行動與研討。在分工協作過程中,學生們進步了自主學習的才能,也進步了協作學習的認識.控制了協作學習的方式。另外在教員培訓中他們還將協作學習作爲重要的培訓學習方式.組織引導受訓教員經過互相協作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培訓目的。

4.從專業學問學習到注重人格培育的轉變

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注重唯科學、唯技術的教育,無視學生人格的培育。而“學生的人格培育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習得的結果。它是個人蔘與各種社會交互活動,經過同他人的接觸,把這些社會交互作用時獲得的經歷加以內化所構成的。”學生在學校時,身份固定,角色單一。各種社會關係相對單純。而在農遠實習中。他們既是學生又是教師,與一同實習的同窗、當地學校的指導、師生友好相處,樹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在生活上,由於實習學校位於鄉村,生活條件很差,生存環境比擬艱辛,吃飯、飲水、住宿、交通等都不大順應,同窗們並沒有埋怨,沒有一個人逃避,而是相互鼓舞,相互關懷,悲觀空中對。這種在艱辛環境中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使學生變得日益成熟。同時在深化基層理解國情、理解社會的過程中,加強了社會義務感和任務感。

總之,農遠工程的教育應用對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開展和生長的環境和“土壤”。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們取得對社會的認識、瞭解、體驗和感悟,學科範疇的學問在綜合理論中得到延伸、整合、重組與提升;學生們包含的開展潛能在農遠工程的教育應用的理論中,在各種內外要素的互相作用下也被髮掘並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中共河北師範大學委員會,河北師範大學“頂崗實習工程”暫行方法”[z].校黨~.[2006](16號)

[2]列·符·贊科夫.和教員的說話[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156.

[3]周宏.高興教育[M]E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56.

[4]桑新民.學習科學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7.

畢業實習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擴招與就業制度改革,使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凸顯,學生多把實習時間用於尋找工作。對此,各高校應進一步提高對畢業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主動深入基層與用人單位瞭解信息。使實習與擇業有機結合起來;政府主管部門要規範畢業生就業市場,調整各類招聘會的時間,並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以減少畢業生的求職成本與求職時間,保證學生畢業實習質量。

畢業實習是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畢業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訓練、掌握和應用理論知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但隨着高等教育的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入,畢業實習與擇業之問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

一、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表現

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體制。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高等學校的畢業實習、就業分配帶有計劃性和指令性,接收單位把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學生就業作爲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來安排,實習單位與實習內容吻合,就業單位如期安排落實。

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則是政府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的體制。在這種管理體制下,以追求盈利爲目標的企業,接受學生畢業實習不再是指令性計劃,而是互利互惠性質的。其結果是,部分企業囚經濟利益的驅動,拒絕接受學生實習,或者是在收取費用的前提下接受;有的企業緣於企業之間的競爭,對企業技術進行保密,不願意讓學生接觸先進的技術。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只能自尋實習場所。在自尋實習場所中,有的實習場所與學生所學專業內容完全沒有關係,加上近年來高等教育就業形勢嚴峻,有的學生就把畢業實習變成了尋找就業崗位,爲滿足有錄用意向單位的要求,在實習單位從事與專業要求完全無關的工作。在目前“就業率指揮棒”的控制下,學校對此大多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2005年5月,筆者對廣州地區6所職業學院2002級4977名學生的畢業實習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安排的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佔44%,學生自找實習單位達到56%(見表1)。

對實習單位與專業對口情況的調查發現,完全對口的佔55%,基本對口的佔36%,不對口的佔9%(見表2)。

另據周大現等學者調查發現,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參加供需見面的時間和參加次數比較多,不少學生畢業實習後期的主要精力、時間都花在擇業上,嚴重影響了畢業實習質量。

二、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成因

自1994年以來,我國逐步實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由過去“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調整爲由學校和有關部門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通過人才市場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畢業生就業制度。在目前人才市場不太規範的情況下,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在每年的上半年比較頻繁,而每年上半年的前幾個月,正是畢業生的實習時間。在某種程度上,畢業生的擇業與實習相沖突的情況比較多,學生無心實習,全心應付各種招聘會、面試及用人單位的測試。

此外,從1999年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規模迅速增長,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逐步加大,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據統計,截至2004年9月1日,2004年全國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爲61%,與普通本科院校84%的就業率相比有較大差距。喲推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教育部2OO3年專門下發了文件,文件指出:年度招生計劃安排與畢業生就業率適度掛鉤;從2003年開始,對連續3年7月份畢業生就業率低於本地區平均就業率的高校,控制專業總數。噠一文件的出臺,引起了高校領導對就業率問題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民辦高校,更把就業率看成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將“以就業爲導向”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對就業率的過分追求,使得教學工作與就業工作發生矛盾時,教學工作包括畢業實習主動爲就業工作讓步。

三、解決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矛盾的措施

(一)充分認識畢業實習對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高新技術產業化與社會生產手段高技術化,導致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培養出大量以智力爲主的技能操作型人才,以滿足當前我國科技發展的需求,成爲當前高職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畢業實習是學生了解、掌握先進生產技術及流程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另外,筆者從一項調查報告中瞭解到,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不滿意的素質與品質排在前5位的是:吃苦耐勞精神(62.6%)、責任感與使命感(55.6%)、愛崗敬業精神(52%)、動手能力(42.4%)、社交能力(37.4%)。而這些素質和品質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在畢業實習時得到鍛鍊。因此,高職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學人員應正確認識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以便採取措施,把畢業實習環節真正落到實處,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二)採取靈活多樣的畢業實習安排形式,使畢業實習與擇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目前,有部分學校採取在校企結合、產學合作單位安排學生畢業實習,這種形式下的實習效果比較理想。近幾年,高職院校和企業在這方面進行了多層面、多形式的實踐探索,並形成了一定的理論,較好地解決了畢業實習與擇業之間的矛盾,成爲我圍高職教育辦學的楷模。如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的“2+1”人才培養模式,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學工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實訓——科研——就業”一體化合作教育模式,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的“雙定生”人才培養模式,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的“工學結合,校企雙向介入”人才培養模式,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結合地方經濟全面合作”模式,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的“以企業爲主”的合作辦學模式。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校企結合、產學合作的模式只限於少數學校或少數專業。多數學校或者多數專業的畢業實習還是採取其他形式進行。無論採取什麼形式安排畢業實習,要考慮的不但有專業對口、操作機會、企業接受意向等問題,還要考慮用人單位與學生就業的結合問題。在人才市場上,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方缺乏瞭解,在選擇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性、偶然性。如果學校在確定畢業實習單位前,能深入社會基層、用人單位多做些調研工作,瞭解相應專業用人單位的生產、崗位設置、人才需求以及企業發展規劃等狀況,不但能爲畢業生找到專業對口實習單位,而且有利於用人單位瞭解畢業生、選擇畢業生,真正做到畢業實習與擇業的有機結合。

目前國有企業的改革與高等教育擴招,使得學校統一安排畢業實習變得不太現實。學生的畢業實習不但要發揮學校的作用,而且要發揮學生個人的主動性,實行學校安排與學生白找相結合的模式。不但要集中安排,還要採取分散的方式進行。其形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情況靈活選擇,包括委託實習、頂崗實習、用工實習等形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的,首先要考慮實習單位是否與實習內容一致,不能爲擇業而實習。對這類學生,學校要嚴格審批,要求學生按實習要求來做,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審批;不按要求交實習手冊、實習日記、實習鑑定表及實結的,不給實習成績。絕不能讓學生以自找實習單位爲由,把整個實習階段用於尋找就業單位。

(三)規範招聘時間、形式,提高擇業效果

根據我們的調查,多數學生從畢業前一年的11月份一直到畢業時的6月份,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參加各種類型的供需見面會。學生迫於就業壓力,不得不奔走於各個招聘會,不但畢業實習受到影響,而且參加招聘會的各類費用也不少。建議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根據高校的教學特點,明確規定各類招聘會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每年5月份以後進行,各用人單位不得提前面試。在此時問前只接受書面材料,根據書面材料進行初步挑選,若需進一步面試,要求應試者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參加麗試。

(四)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及信息服務

實習論文 篇三

教育實習基地急需穩固和擴大

增加教育實習經費,平衡各學院對實習的投入和對指導教師的待遇

現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在市內教育實習所撥的經費是每生120元,以50人爲例也只不過6000元,即使全部給中學(有時要留一部分支付內蒙古師範大學指導教師的交通補貼、購買教材、辦展覽等)對於一所學校來說也看不在眼裏。這些錢用於中學教師的指導費、支付給實習學校的水電費、房屋使用費、管理費,還要扣稅等。而有的實習學校在支配這些實習經費時少不了還要給校長、副校長以及教務處、政教處、團委等相關人員分得一部分,本來就不大一塊蛋糕,經過數次分割,真正發到指導教師手裏也就微乎其微了,這難以調動中學指導教師的積極性。顯然,這些經費要想打動中學領導使他們願意接受實習請求是難以做到的,讓中學指導教師認真花費精力指導也是不大可能的。增加實習經費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筆者前面已經闡明,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將教育實習甚至整個師資培養納入自己的工作範疇,讓中學感到有責任和義務接受教育實習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培養教師未來接班人的光榮使命。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育實習資金投入對於推動中學接受實習生和完成教育實習指導工作還是有幫助的。當然,經費的增加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學校要統一這些經費的分配辦法,比如這些經費給中學多少,各學院截留多少以及怎樣使用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各學院應該匹配多少實習經費以及內蒙古師範大學指導教師的工作量和津貼應該怎樣覈算,學校應以紅頭文件的方式發給各學院遵照執行。內蒙古師範大學曾經有過實習指導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辦法,即指導一名學生的工作量=天數×0.2係數×人數,可是對於“天數”的理解各學院不一,有的認爲是每週7天,4周是28天,這樣指導一名學生就是5.6個工作量。而有的學院則按每週5天計算,4周是20天,即指導一名學生就是4個工作量。對於每個工作量的“含金量”各學院也不一樣,以副教授爲例,有每個工作量是50元、60元、70元不等的標準。更有的學院根本不執行學校指導教師實習工作量的公式,根據學院的情況自行制定實習指導教師的工作量標準。孔子曰“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同是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幹同樣的指導學生實習工作,但指導教師的工作量統計及其相應的津貼卻大相徑庭,難免會影響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另外,不少師範院校存在着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內蒙古師範大學也有類似的傾向,致使許多教師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對教學研究的興趣不高。在人們的潛意識裏似乎搞不了專業研究的老師才進行基礎教育的研究,從事課程與教學論方面的老師甚至被認爲是“無能”、“水平低”的老師,在陝西師大各科“中學教學參考”雜誌這樣很受中學教師歡迎和看重的刊物上給稿費發表的文章,不如花錢在任何一個省級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分量重,這些現象影響了師範教育的發展和建設。筆者建議學校要平衡各學院對指導教師工作量統計不一及其津貼差別大的標準,對於專門在中學刊物上發表的論文也不應該用專業學術研究的標準去衡量,而應該統一用中學教育的標準來衡量。

教育實習成績的評定需要改進

畢業實習論文 篇四

1.1構建實習管理體系

第一,組建畢業實習管理小組。由分管實踐教學的副院長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實習學生所在系分管實踐教學的領導、實習指導教師、輔導員以及教務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領導及相關人員。小組中各個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確保實習工作順利進行。第二,制定畢業實習計劃,明確實習目標及實習內容。實習計劃應包括實習進程安排、經費使用計劃、實習學生及指導教師、輔導員名單、聯繫方式等內容。在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小組內的成員應進行充分的溝通,在上期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改進計劃,使計劃更加條理,更具有可執行性。第三,制定並完善相關實習管理文件。制定實習管理細則以及實習報告格式、實習成績評定標準等相關文件,用於規範本次實習工作。

1.2選定實習單位,確定畢業實習指導教師

一方面,學院舉辦大型畢業生雙選會及小型企業招聘會,同時充分發揮校企合作辦公室的作用,幫助學生落實畢業實習單位,儘量讓學生進入與學院有合作關係的單位實習,確保實習單位質量。對於自行選擇實習單位的學生,應提交相關證明文件,防止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另一方面,系部應選取責任心強、專業能力紮實、實踐經驗較豐富的教師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同時明確每一名學生的實習指導教師,建立實習信息反饋系統。

1.3動員培訓階段

此過程主要是面向學生進行一系列實習前教育,一般包括實習動員、安全教育、書面考試三個階段。實習動員應由實習管理小組成員共同承擔,嚴申實習紀律,總結前期實習中出現的問題,旨在從思想上疏導學生,以期其能夠儘快完成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變。由輔導員、班主任等對學生進行防盜、防搶、防騙、防傳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也可組織實習學生觀看安全生產教育片,強化學生的安全理念,做好各項安全防範工作。之後進行安全考試並與學院、就業單位簽訂三方安全責任協議書,通過考試並簽訂協議書的學生方可參加實習。

2D階段—實習具體實施

實習過程應採取動態管理方法,首先,確保指導教師與學生信息溝通常態化。可採用電話、飛信、微信等信息手段聯繫實習單位及學生,並將每次聯繫內容記錄和整理,瞭解學生實習表現,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對實習情況進行監控、協調。同時,實習管理小組應加強對實習指導教師的檢查與督導,確保其與實習學生的溝通聯繫。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給學生以專業知識和心理上的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應對各種壓力,努力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實習環境。積極鼓勵學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使其能愉快、主動地跟緊實習進程,以實習爲契機,查漏補缺,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及實踐技能,圓滿完成實習任務。如果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指導教師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實習指導教師應及時將問題反映至實習管理小組,由小組研討提出最佳解決方式。其次,系部應積極聯繫學生實習單位,對於實習學生較多的實習單位,在爭取學院經費支持的基礎上,積極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員工作爲學生畢業實習的兼職指導老師,加強對學生實習期間的業務指導與管理,形成師徒結對傳幫帶、言傳身教助成長的良好氛圍。

3C階段—實習效果檢查

這一階段主要是檢查實習效果是否達到預期,並分析導致出現偏差的原因。實習檢查包括兩個階段:實習過程檢查和實習成果檢查。實習過程檢查在第二階段實施過程中已經穿插進行。實習成果檢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實習報告完成情況、實習過程學生考勤情況、實習單位實習鑑定情況等。通過對學生提交的實習成果的考評以及實習過程檢查考評來完成對學生的畢業實習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定學生成績的方法更能真實科學地反映學生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同時,學院應建立多元評價機制,使企業員工、指導教師、實習學生都能參與實習效果評價,確保畢業實習的各參與主體既是評價主體,又是評價對象,這樣評價結果較爲客觀、真實,使學校可以全面掌控實習情況,及時糾正指導學生存在的問題,提高和完善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從而爲改善畢業實習管理、提升實習質量提供了重要依據。

4A階段—實習結果反饋處理

實習期畢業論文 篇五

畢業實習是學生獲得實際生產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方法,是培養與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以重慶科技學院爲例,分析了會計專業的畢業實習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專業;畢業實習;存在問題;管理對策

畢業實習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是指學生在畢業之前,即在學完全部課程之後到實習現場參與一定實際工作,通過綜合運用全部專業知識及有關基礎知識解決專業技術問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業務上得到全面鍛鍊,並進一步掌握專業技術的實踐教學形式。畢業實習還是與畢業論文相聯繫的一個準備性教學環節。

一、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的重要意義

就會計專業而言,畢業實習對培養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拓展綜合素質,培養“適應型”人才

畢業實習是學生拓展自身素質的主要方式之一。學習了系統的書本知識,帶着期望而又忐忑的心情,走進實習單位的學生會遇見什麼情況呢?是熱情的接待、友好的相處,還是默然的無視?學生如何迅速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儘快進入工作角色,與同事和諧相處,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考驗。會計專業學生通過畢業實習可以磨練意志、發展個性、鍛鍊能力,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爲“會計知識+道德素質+職業技能”一體化的“適應型”人才。

(二)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積累工作經驗

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是會計求職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是校園裏和書本上學不到的。爲什麼社會上的招聘單位更願意用有會計工作經驗的人員,而不願意錄用應屆畢業生呢?原因就在於應屆畢業生的頭腦都是用理論知識武裝的,缺乏工作經驗。無論什麼性質、規模大小的公司在招聘應屆生時,雖然側重點會有所不同,但有一個要素是所有公司都重視的,那就是應聘人員是否具有與應聘職位相關的實習經驗。會計專業學生只有通過畢業實習,深入到現場,理論聯繫實際,積累工作經驗,縮短畢業後適應社會的時間,在找工作時就會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三)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會計工作是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反映和監督,旨在爲相關各方提供所需求的會計信息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學生通過畢業實習,要結合實習單位的具體經濟業務進行分析,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掌握會計覈算方法的實際運用,避免紙上談兵。在處理新的經濟業務時,要用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學生把在社會實踐中積累的經驗上升爲理論,理論再通過實踐的檢驗,最終內化爲自身的閱歷和經驗。

(四)培養學生的市場意識,端正就業態度

通過畢業實習,學生能提前瞭解社會,在實習中瞭解用人單位的要求,認知社會中的優勝劣汰,培養競爭意識,端正就業態度,避免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真正做到量能定位和量力就業。會計專業學生應該先就業,再擇業。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就會從一個會計新手逐漸成長爲有經驗的“老”會計。當你成爲“老”會計之後,再來謀求個人職業的發展,空間就會更大。

(五)鍛鍊綜合能力,爲寫畢業論準備

畢業實習是通過綜合運用全部會計專業知識來解決專業技術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包括覈算能力、分析能力、審計能力、會計軟件運用能力、管理能力、寫作能力等。學生在實踐中培養綜合能力的同時,要有目的地圍繞畢業論文撰寫進行畢業實習,並在實踐中獲得有關資料,爲撰寫畢業論好準備。

二、畢業實習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管理現狀

目前,會計專業的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個學期進行,時間8周左右,採取校外分散實習的形式,主要由學生自己聯繫實習單位。畢業實習前,在大四第一學期期末由會計專業導師向學生布置大四第二學期的畢業實習任務;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專業指導老師主要通過電話、QQ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遠程瞭解學生的實習情況。畢業實習結束後,學生要提交實習日誌、實結和實習單位鑑定表,專業指導老師根據實習資料給出實習成績。

(二)存在問題

1.實習單位很分散

現在會計專業人數較多,一個年級一般有二三百人,不可能像原來人數少的時候,把幾百人統一安排到一個或幾個單位實習。而且,實習單位的會計人員崗位比較穩定,每個單位能接收實習生的數量有限。現在的會計畢業實多是由學生在寒假期間自己聯繫實習單位,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實習單位非常分散,不便於指導老師檢查畢業實習情況。

2.指導老師管理難

這種由學生在假期自己聯繫實習單位的情況,會形成點多面廣的畢業實習佈局,這不僅增加了學校對畢業實習管理的難度,而且也給專業指導教師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帶來了很多困難,專業導師對實習學生鞭長莫及,不易管理。而實習單位則認爲實習生不是本單位的員工也不會去認真管理,不會給學生布置工作任務,這就使部分學生在實習期間來去自由,組織紀律散漫,實習效果大打折扣。

3.學生實習態度差

畢業實習由於缺乏有效監督,有的學生甚至根本就不找單位實習,畢業實習要結束時,隨便找個單位在實習報告上蓋章簽字,返校時交給專業指導教師實習日誌、實結和實習單位鑑定表就交差了事。本來應該由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根據實習情況來寫的評語鑑定,變成了學生自己寫的評語鑑定。更讓老師大跌眼鏡的是,當你閱讀不同學生的實習日誌和實結時,你會對學生所寫的內容有種很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是甲同學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由乙同學實習單位的李大姐變成了張大姐,再往下覈對,兩個同學大多數的日誌內容相似度較高。經查證,學生的日誌內容都來自網上,只進行了少量修改甚至不修改。學生這種敷衍了事、不認真實習的態度和行爲,使畢業實習流於形式,沒有取得畢業實習應有的效果。

4.學生實習時間短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安排的畢業實習時間一般在8周左右,即使加上寒假時間,也只有約3個月。就學生而言,在3個月的時間裏,有的學生可能纔剛剛熟悉了實習工作就要返校完成畢業論文,導致實習效果不明顯。對實習單位來說,可能纔剛剛培養了一個能用的人,而這學生就要返校了,這對實習單位在人員銜接、工作交接上也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5.實習與論文撰寫脫節

學生的畢業論文只有極少數同學的課題是真正來源於社會實踐,論文選題是從畢業實習的收穫中提煉出來的。大多數學生的論文選題都與畢業實習脫節,或者是從網上看哪類題目寫得多,資料好收集,就跟風;或者是論文題目從形式上看是實踐題目,但從寫作內容上看基本都是理論分析,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分析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一定分析也不深入。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的脫節,沒有發揮畢業實習是綜合性實踐課程的作用,沒有達到畢業實習是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再從實踐中得到昇華的目的。

三、加強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管理的對策

加強畢業實習管理,有助於更好地發揮畢業實習的作用,保證實習質量,這對於學校爲社會培養高質量的會計應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校企合作共同管理畢業實習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學科和依託石油、冶金兩大特色資源,採取與企業共建重點會計實驗中心,共建實體企業,共建人才培養基地的方式,與石油行業、冶金行業、物流行業、旅遊行業等開展深入的校企合作。一般的實習單位很多會因爲會計涉及到企業的商業祕密,不會讓一個“外人”真正插手單位的會計業務,平時就讓學生打打雜;實習生一看實習單位的態度不認真管理,也就“混混時間”,交個實習報告完事。學校和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應當選擇好實習共建單位,由專業老師帶隊去實習。由於學校和共建單位是長期、持續的合作關係,實習單位就會真心接收學生去上崗實習,會認真給學生分派工作任務,把畢業實習落到實處。

(二)加強指導教師對畢業實習的管理

對於學生自己聯繫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要在事前進行引導:一是指導學生選擇具有一定規模、經濟業務量較多的單位。二是在實習中,要了解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熟知單位的基本業務處理及新型經濟業務的處理,熟悉主要的崗位工作,並由低到高進行換崗。三是根據學生畢業後願意從事的職業選擇實習單位,比如有意向到服務業就業的就應該到服務業單位去實習,可以儘快瞭解該行業的業務流程和會計處理。由於經費的限制,對分散實習的學生不好管理,可以建立“學生―指導老師(輔導員)―實習單位”三位一體的聯繫方式,定期(比如每週)或不定期進行三者間的電話或其他方式聯繫。輔導員負責追蹤學生的到崗情況,學生要向指導老師彙報頂崗的內容,避免“放羊”現象,儘量讓指導老師能隨時監管學生,充分發揮畢業實習的應有作用。只有這樣的畢業實習才具有針對性,通過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後就可以無縫對接,縮短畢業後到就業單位的磨合期。

(三)提高學生對畢業實習的重視度

畢業實習是檢查學生專業所學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可以從考覈方式上嚴格要求,提高學生的重視度。要求學生平時給專業指導老師彙報實習情況,不定期傳送現場的實習圖片,每月寫出實習小結。指導老師可以不定期進行實地檢查,或者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實習任務。學生返校後,開個實結會,每個學生都彙報自己的實習收穫。指導老師認真檢查學生的實習日誌、實結、實習單位鑑定是否齊全,內容是否真實,禁止從網上、同學間相互抄襲,嚴格控制畢業實習過關率。要讓學生自己意識到如果不按要求執行,沒有拿到畢業實習的學分,重修畢業實習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會影響順利畢業。另外,要求每個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都要來自自己的畢業實習,這樣就會促使學生認真對待畢業實習。

(四)延長會計專業的畢業實習時間

從原來安排的實習時間看,學生實習8周後就要返校寫畢業論文。很多實習單位覺得學生剛熟悉了崗位就要走,因此不願意放人,尤其是與學生簽了就業協議的單位更不願意放人。學生不能按時返校完成論文,論文指導老師也有意見。對此,建議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延長畢業實習時間,把畢業實習時間提前到大四第一學期。大四第二學期專門寫畢業論文。有半年的實習時間,學生可以更加系統地進行實踐,更有助於實現畢業實習的目標。

(五)加強實行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結合

畢業實習時間延長到半年,學生既可以進行社會實踐,又可以圍繞畢業論文進行畢業實習,以便在實踐中獲得有關資料,爲撰寫畢業論好準備。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實習單位的會計覈算、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稅務籌劃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存在哪些問題,認真思考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後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撰寫成畢業論文,做到理論聯繫實際,避免了空談,對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樊嬋嬋。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