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精選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選了6篇《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但願能對你的工作學習會帶來幫助。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精選6篇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第1篇)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我們黨要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高度。總書記系統闡述了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瞭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和工作要求,系統回答了“爲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學”等重大問題。

一百年來,歷史雄辯地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爲一名黨員,我認爲:

一是學習黨史,要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從黨的百年艱辛歷程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力量,從黨的百年奮鬥歷程中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堅定崇高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學習黨史,要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發展規律,進一步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更好地爲貫徹和落實黨的政治路線和政治任務服務,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加快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是學習黨史,要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勞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黨同羣衆的血肉聯繫。四是學習黨史,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歷程中,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爲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要宣傳英模的成長史,挖掘英模思想閃光點,講好英模的平凡事,用人民英雄的光輝形象、偉大精神、可貴品質,激勵後人繼承他們的遺志和品質,將共產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第2篇)

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我不陌生,但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學習,我確實不深入。過去所瞭解的黨史,既不繫統也不深入。近日通過參加市局黨委組織的黨史夜讀班,通過個人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總書記《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著作的學習,我對黨史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悟。

要在學習黨史中“鑄警魂”。公安機關是政治機關,第一屬性是政治屬性,對黨忠誠是人民警察最鮮明的政治品格。我們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學黨史中弘揚光榮傳統,發揚優良作風;在學黨史中借鑑先進經驗,增強責任擔當;在學史中深刻把握“從警爲什麼、處警靠什麼、強警贏什麼”的使命責任。

要在學習黨史中“得民心”。“人民警察”,“人民”在前,“警察”在後。人民警察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通過擔當實幹、履職盡責,增強人民羣衆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在近期的全國“兩會”安保維穩工作中,我們充分發揮合成作戰機制作用,堅持每日會商研判,通過“情指勤輿”一體化行動,有效維護了全市治安大局穩定。在今後工作中,我們仍將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立場,把“小事情”當作“大事情”來看,把“小漏洞”當“大隱患”來防,慎始慎終慎微慎初,同有關部門合力,畫好中衛安全穩定“同心圓”。

要在學習黨史中“強體魄”。情指中心是公安工作的“第一道防線”,接處警是公安執法的第一環節。我們要從學習黨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始終堅持夯實公安隊伍對黨忠誠的信仰之“基”,提高執法素質之“能”,固化先進經驗之“長”,以適應時代發展之“變”。在具體工作中,要不斷提高個人的主動學習自覺性,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羣衆工作能力、隊伍管理能力,增強憂患意識和鬥爭本領,方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不負“警察”榮光。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惟有更加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接續苦幹實幹巧幹,切實用心用力用情,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第3篇)

讀黨史讀書心得分享會上的發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國民主同盟建盟80週年,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2週年。爲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和民盟中央丁仲禮主席學習黨史的號召,民盟新鄭總支爲每位盟員購買了中國共產黨簡史和中國民主同盟史兩本書,號召廣大盟員學黨史明盟志,堅定多黨合作制度的自信心,激發廣大盟員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形成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合力。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十六字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是1956年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係》中首先提出的,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它規定爲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合作的方針。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把“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發展爲“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長期共存”,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的基本態度。 “互相監督“體現的是共產黨與民主黨派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則指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合作的過程中,要以誠相待,開誠佈公,患難同當,榮譽共享,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新的歷史時期,正確貫徹這一方針,對於正確認識各民主黨派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有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前和“兩會”上對民主黨派提出了“四新”“三好”的要求,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爲、參政黨要有新面貌”“民主黨派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要求,爲新時代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

202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在民盟中央十二屆十四次中常會上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民盟成立80週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重溫多黨合作輝煌歷程,對於教育廣大盟員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習盟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相貫通,教育全盟同志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也是民盟自覺的選擇、理性的選擇,從而進一步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抓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核心內容,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這一系列重要問題。要同觀照現實、推動發展結合起來,通過學習切實提高參政議政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論站位、時代站位,提升履行參政黨職能的質量和效果,真正成爲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我們民盟不忘合作初心,與中國共產黨繼續攜手前進。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國家和社會可能遇到更多棘手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廣大盟員讀黨史、學黨史,看黨史、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進一步堅定多黨合作自信心。如何讀黨史、學黨史,看黨史呢,進一步堅定多黨合作自信心?筆者體會是:

以問題意識讀黨史,提高本領意識。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直面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歷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蘊含着豐富的治黨治國治軍智慧。“十四五全面擘畫,如何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這一系列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這個好幫手、好參謀,廣大盟員幹部應以讀史學史用史,凝聚奮鬥的共識、激揚奮進的力量。要帶着問題學、結合工作學,向黨史尋求幫助,尋求靈感、借鑑經驗,不斷強化本領意識,做到求真務實、學以致用。

以戰略思維學黨史,持之以恆奮鬥。戰略思維,就是要跳出歷史事件本身,學會融會貫通,站在更宏觀的層面總結歷史規律,尋找歷史進路。只有以戰略思維學黨史,才能對歷史進行全局性和系統性思考,才能站在全局高度思考現實問題,才能要把握整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並順應歷史趨勢在實踐中做出合理決策。廣大盟員要以戰略思維學黨史,“讀”出系統性的歷史規律,不斷從黨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並始終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持之以恆,久久爲功,走好新徵程、見到新氣象。

以辯證方法看黨史,增強奮鬥本領。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學習黨史的最根本思想工具。廣大盟員幹部要堅持唯物史觀,堅持全面看待黨史、注重黨史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才能把握歷史規律,把握黨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並以此增強奮鬥本領。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準確把握黨史的主流和本質,汲取經驗教訓,不斷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羣衆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更加自覺地爲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第4篇)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成爲激勵並鼓舞后人們的精神食糧。每每通過畫面縱觀長征過程:捨身忘我的四渡赤水,運用智慧巧渡金沙江,英勇無畏強度大渡河,爭分奪秒與死神博弈的爬雪山過草地……,一幕幕場景都無不體現中國紅軍“大無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正是這樣的精神一代代的滋養着中華兒女們銘記。

堅定理想信念、追求自由主義。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團體,都需要這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動力,才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八十七年前的長征是這樣,如今的長征也是這樣,2003年的“非典”,2007年的“嫦娥一號”,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2年的“蛟龍號”,2015年的探測衛星“悟空”,2020年的“新冠”。我們沒有忘記長征,更沒有忘記這個偉大功臣——長征精神,是它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中轉化爲對後人的現實啓示,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黨之魂、軍之魂、民之魂。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更是歷史的。新時代的我們往大的方面說要有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要有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要有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品格。往小的方面說要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將“光盤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作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更要有愛國主義情操,作爲科凱前衛的一份子,作爲一名有着24年黨齡的黨員同志和黨務工作者,更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用“長征精神”時刻激勵鞭策自己,甘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現實中的我們正在經歷我們的“新長征”,願科凱前衛的每位員工都開啓屬於自己的“長征之路”。(科凱前衛黨支部副書記 陽萍)

★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本(第5篇)

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始終不忘性質宗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面對新時代新時期新任務,我們必須時刻不忘黨的性質宗旨,堅持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下一步,機場分局將着力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緊貼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目標,依託中衛、海南已經形成的機制,加強與通航機場公安機關之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擴大中衛旅遊城市品牌影響力。

知向何處,不惑於方向。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首要內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後,13位代表由於對黨的認識不同,目標理想各異,他們走過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終的人生結局也千差萬別。毛澤東和董必武初心永志,堅守信仰,戰鬥一生,最終一起登上天安門城樓,成就宏圖偉業;何叔衡、陳潭秋、鄧恩銘、王盡美,初心不改,血戰疆場,爲黨犧牲,永遠刻在共和國曆史的豐碑上;李達和李漢俊,身離心儀,初心仍在,歷經曲折但仍向黨爲黨;包惠僧、劉仁靜立場搖擺,忘卻初心,迷途知返只能默默終老一生;張國燾、陳公博、周佛海背棄初心、叛黨賣國,自絕人民永釘歷史恥柱上。一大13位代表的人生之路告訴我們,堅守信仰的韌度決定着人生命運的方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只有依靠忠誠才能經受考驗、只有依靠忠誠才能戰勝困難、只有依靠忠誠才能發展成長。

★(第6篇)

年輕的生命,如噴薄的旭日,朝氣蓬勃,活力四射;青春的年華,似吐蕊的春芽,含苞待放,神采奕奕。在生命的最美好的時光,一羣羣年輕的共產黨人爲了心中的信仰、爲了民族的復興、爲了國家的富強,義無反顧、毅然而然的踏上了犧牲的不歸路,將青春的熱血揮灑在革命的征途中,揮灑在民族強大的偉業中,揮灑在國家振興的事業中。面對年輕的生命離去,我們不由的扼腕長嘆;但面對他們的豐功偉績,我們不由的倍感鼓舞。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在黨史的百年風雨征程中,無數的青年革命先烈以“犧牲小我、成全大我”之精神爲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在民族的解放事業中萬死不辭;無數的青年革命先烈以“犧牲我一個、換取萬家福”之擔當爲國家發展披荊斬棘、殺身成仁,在中國的發展偉業中奮不顧身。今天,我們從三個永州青年革命先烈的故事中來感悟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永州,感悟青春的力量和追求。

第一位,願爲革命“效馬革裹屍之精神”的唐克。唐克出生於零陵縣(今永州市冷水灘區)蔡家埠陽甸村,21歲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3歲以北伐軍第八軍第十二團和第三十六軍第六團政治指戰員的身份參加了北伐。北伐前,他把自己的行軍牀、衣服等物件與一封家信一併寄回老家,信裏附上一張照片,照片上寫着:“吾人當效馬革裹屍之精神,以身殉國,革命無成誓不還!”表示願爲革命奮戰犧牲。北伐中,身先士卒、勇敢頑強,連克強敵,是北伐的一員虎將。大革命失敗後,趁着治療腿上毒瘤的機會,在原零陵縣一帶開展地下工作,後在李達的支持下,組織一批農運骨幹,僅用兩支手槍、幾把大刀和自制土炮,乘敵不備,一舉繳獲河西蔡市團防局的16支步槍,震懾了當時的反革命勢力,遭到了他們的兇惡反撲。爲了保存革命的火種,唐克等革命者輾戰到桂林一帶繼續革命工作,離開家鄉前,他對家人說:“目前革命雖然處於低潮,但高潮一定會到來的,共產黨一定能扭轉乾坤……”。革命的堅定信念和拯救民族於危難的決心驅使他面對挫折和磨難選擇勇往直前,1930年唐克參加了廣西的龍州起義,並在由鄧小平任總政委的紅八軍擔任政治學校的大隊長。在當年的龍州反圍剿戰鬥中貢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7歲。“死有重如泰山”,唐克爲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爲黨的光輝偉業而犧牲,儘管生命短暫,但如夏花般的燦爛。

第二位,中共黨史上“坐獄最早最苦的同志”李啓漢。李啓漢出生於永州江華的碼市朝陽村。21歲在毛澤東的帶領下參加了湖南的愛國學生運動;1920年在上海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爲最早的團員之一,不久參加上海共產黨發起的小組,並受命發動和組織工人運動,是我黨最早期的黨員之一。1921年10月,他領導上海菸廠1萬多名工人罷工並取得勝利,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罷工取得勝利最早的一次。1922年到1924年,李啓漢多次組織工人罷工,先後三次入獄,在獄中矢志不渝、英勇頑強,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堅定志向和堅強的鬥爭精神。1923年,中共三大召開,他雖在獄中,仍被選爲中央委員。1925年,李啓漢但任了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同年他被選舉爲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會執委兼組織部長。鐵肩擔道義,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人運動中,在省港大罷工等反帝反封建運動中,始終以堅定的革命者成爲其中的重要領導人。1927年4月15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陰雲中,李啓漢被廣州國民黨右派逮捕,面對敵人嚴刑拷打,他寧死不屈,遭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29歲。李啓漢短暫的一生都在爲革命奮鬥,都在爲這個國家的強盛而奔波。他的生命的長度很短,但寬度很長,在他的影響下,家裏的幾位親人都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他的感召下,無數的革命青年踏上了救國圖存的征途,驅趕歷史的陰霾,迎來光明的新中國。鄧中夏曾感嘆道:“坐獄最早最苦的同志,要以李啓漢同志爲第一人”。能爲革命做牢,我想李啓漢是光榮的;能爲光明入獄,我想李啓漢是驕傲的,正如他與妹妹的臨別之言所說:“你要記住,哥哥是爲什麼而生的,爲什麼而死的!”生爲真理,死爲光明,死得其所。李啓漢曇花一現的生命之花,煥發了恆久彌香的精神力量。

第三位,“頭可斷,而共產黨籍不可犧牲!”的蔣先雲。蔣先雲出生在永州新田縣大坪塘鄉。五四運動時,是湘南地區的學生運動領袖。1921年,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2年,與劉少奇、李立三領導了著名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成爲工人運動領袖。1924年,年輕的蔣先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後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創造了黃埔軍校史上一項“後無來者”的奇蹟,是大名鼎鼎的“黃埔三傑”之首。蔣先雲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參加兩次東征陳炯明、平定廣東商團叛亂、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的戰役,逐漸成爲當時國共兩黨的風雲人物。當時,逐漸看清蔣介石狼子野心的蔣先雲,第一個當着蔣介石的面公開表示“頭可斷,血可流,共產黨籍不可丟”,革命理想永不背棄。1927年初,蔣介石反企圖高官厚祿引誘蔣先雲,但他不爲所動,前去武漢任湖北省總工會工人糾察總隊隊長,倡議成立黃埔學生反蔣委員會。同年5月武漢國民政府決定繼續北伐,他被任命爲國民革命軍第11軍26師77團團長兼黨代表,率部北上河南,在攻打臨潁城的激戰中,他率領一營、三營衝在最前面,左足中彈,跨上戰馬再衝;再受重傷人馬俱僕,又換上戰馬奮起再衝。最後,彈片炸斷皮帶,穿入腹腔,蔣先雲壯烈犧牲,年僅25歲。當年,中共中央《嚮導》週報曾這樣悼念他:“他的死不但足以表示無產階級之戰士能勇敢忠誠的爲革命而犧牲,而且使一般革命黨人都應以他爲模仿。”郭沫若也曾說過:“先雲戰死了,但他的精神是從此不死的。我覺得我們有時間性的文章,不足於紀念超時間性的烈士,足以紀念烈士的,只有他自己生前的行動,生前的誓言。”蔣先雲的誓言是什麼,在他創辦的“心社”宗旨中就做了明確:“犧牲個人利益、圖謀羣衆幸福、結合真純同志、謀社會實際改進”。蔣先雲流星般的一生,劃過歷史長空的是永恆的精神火焰、不滅的精神火花。

蔣先雲25歲、唐克27歲、李啓漢29歲,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光,而他們是千千萬萬爲中國革命和建設犧牲的青年英烈的縮影和代表。誰不愛惜自己的寶貴生命、誰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誰不向往繁花似錦的生活。今天,對於長在紅旗下、身在幸福裏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年紀輕輕,錦繡前程,但他們選擇了爲真理而奉獻青春的生命,爲光明而犧牲自己火熱的軀體。是什麼力量驅使這些青年先烈視死如歸、前赴後繼、安難樂死?我想離不開信仰和信念。信仰是精神火炬,是理想之光,爲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政治追求是鑄牢共產黨人鋼鐵般意志的強大精神之基;信念是實踐基石,是奮鬥之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擔當責任是築就共產黨人飛蛾撲火般精神的強大道德之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蔣先雲、唐克、李啓漢......,過去的一大批的青年共產黨人以“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勇氣和“粉身碎骨尋常事,但願犧牲報國家”豪氣挽救民族於危難,拯救國家於危機,以自己的犧牲換來了今天中國的強盛和光明。今天的我們 怎麼做?誠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爲,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鬥。同人民一起奮鬥,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是啊,生命的燦爛當在昂然的春天,人生的綻放應在活力的春季。我輩正逢時,奮鬥正當季,以我們的青春奮鬥強我中華、壯我中國,告慰死難的烈士:“這盛世,正如您所願!”。

本站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6篇《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相關內容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