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青春之歌》讀後感:奮鬥不息,青春不滅(精品多篇)

讀後感4.81K

《青春之歌》讀後感:奮鬥不息,青春不滅(精品多篇)

青春之歌讀後感 篇一

作爲一名醫務工作者,再次拜讀《青春之歌》,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的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文中主人公熱愛讀書,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雖然遭遇一連串的挫折,卻在此之中變得更堅強和強大,並且進一步向革命組織靠攏。革命的熱潮不僅挽救了她的生命她的靈魂,更挽救了她的青春,也是革命的青春。本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他們從幼稚到成熟,從無知到引發對人生的思考,甚至對社會對國家的思考,這也是這部作品最值得肯定的一面。

《青春之歌》那個年代已經過去,而屬於我們的年代卻仍在繼續着。我們似乎很難體會到當年革命先烈們戰鬥的艱辛,但我們在欣賞前人留下的寶貴文獻的同時,應該深刻的思考,思考現在,思考未來,思考我們會不會像林道靜那樣堅定一個信念,最終也爲自己譜寫成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

我的中國夢,我的醫學夢。它讓我懂得我要走的路還很遙遠,因爲在這條追夢之路上有着各種各樣的疾病等待着我去挑戰,但我不會放棄。因爲在這條追夢之路上,還有着許許多多與我志同道合的的人一起努力奮鬥。一部《青春之歌》,以它青春的節奏催着我們不停地前進、前進!從自身做起,努力工作,唯有如此,纔對得起那些英雄前輩用血肉拼出來的美好今天,纔對得起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無微不至的關懷。

讀《青春之歌》有感 篇二

今天,我做完作業,便從書櫃裏拿出《青春之歌》這本書。

《青春之歌》的許多情節令我感動,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書中那火一樣的青春激情總是能點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始終勉勵我不斷前行。鬥爭年代的血與淚,苦與樂,是那麼深刻,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譜寫了一曲青春的讚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運動期間,以林道靜爲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並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於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

女作家楊沫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青春以熱度,並藉助紅色記憶和鏗鏘文字喚起新時代下青年學生心靈深處的強烈共鳴。通過林道靜們的故事,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對自由與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將個人命運融入到祖國前途和民族命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的出路,纔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纔是壯麗和輝煌的。

青春,洋溢着激情,揮灑着希望,蘊含着力量。一部《青春之歌》唱出了那個時代青年人的心聲。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節奏快步前行,我讀它的時候只能緊跟其節拍。書中火一樣的青春感染力讓人無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來,因爲那個時代不讓你停下來,它催着你不停地前進、前進!這就構成了它獨特的催人奮進的青春旋律,只要你還有一點點青春的氣息,它就能點亮你,燃燒你!

青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太短促了。也許,正是因爲它的短促,方顯彌足珍貴。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人,青春則給予我們無盡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羅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們爲拯救危難中的祖國所表現出的不屈不饒的革命精神,那新時代的我們就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精神,從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積極生活。唯有如此,纔對得起那些英雄前輩用血肉拼出來的美好今天,纔對得起黨和國家對青年一代無微不至的關懷。

朋友們,讓我們將自己的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譜寫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之歌!

讀《青春之歌》有感 篇三

“青春”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爲他的短促方纔顯得他彌足珍貴。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對於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的回憶和遐想;而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氣盛的人來說,“青春”給了我們無盡的活力和憧憬嚮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的代表作。他通過描寫以林道靜爲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在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年輕人的革命精神。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歷史時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學生爲了反對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而進行頑強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真實、生動地揭示了一代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當看完了這部作品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那個時代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他們的信念是那麼的堅貞。

讀着《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蹟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與我們相同的年紀,可他們卻有着不一樣的“青春”。

主人公林道靜出身於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當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當官僚特務的玩物,在她不斷爲個人的命運掙扎時,卻遭到了一連串的打擊——她自殺未遂,教書被逐,尋找職業四處碰壁……面對重重的挫折打擊,林道靜並沒有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她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她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沒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當真是一筆無價的財寶了。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直年少有爲、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麼“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麼脆弱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後,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後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儘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衝勁,有幹勁,還有什麼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着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我們偉大的祖國,即迎來她70歲的生日了。翻開五千年的歷史,我發現祖國的生命,記載了多少滄桑,卻表現得如此頑強,那是一種標識,更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嚮往!

回首往昔,在我們遭受外國人的欺凌時,祖國一次又一次地從危險困境中走出來,因爲祖國心中有我們,有人民!祖國用偉岸身軀來保護我們,我們也要回報於祖國:永遠愛你,保衛你。

青春之歌讀後感 篇四

《青春之歌》是一篇長篇鉅著,整整用了一個多月纔看完。這個故事描述了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經歷,既有她生活的迷惘、她對愛情美好的嚮往,又有她懷着一顆熾熱的心跟敵人戰鬥的場面。看完之後感慨頗多。下面就用這幾個關鍵詞來展開敘述吧。

一、愛情。人類一直懷着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可是要遇到一個相知相愛的人是多麼的難。主人公林道靜一開始遇到了救命恩人餘永澤,他廣博的學識,儒雅的談吐,贏得了她的芳心。他們以夫妻的名義住在了一起。可是當林道靜投入到了革命的大潮之中後,又發現了他的狹隘自私和懦弱無能,隨之和他分道揚鑣。在與敵人的鬥爭中,他遇到了盧嘉川和江華。作者在後記中說,盧嘉川是他杜撰出來的一個人物,也就是說他是不存在的。可是她卻深深的愛着這個人,她被他的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所吸引着,就像她對黨和革命鬥爭癡迷一樣。可惜盧嘉川死在了獄中。後來遇到了江華,他對革命的執着,他的從容鎮定,他對她的關心照顧,讓她感動不已,投進了他的暖暖的親切的懷抱,是多麼幸福啊!

二、鬥爭。人類歷史上從來不缺乏硝煙瀰漫的戰爭。戰爭好像也成了人類永恆的主題。主人公林道靜一開始是懵懂無知的,甚至是迷惘的。和餘永澤的生活也是索然無味的。直到她接觸到了黨,投身於革命,她的一顆毫無生氣的心才逐漸燃燒起了熊熊的火焰。她把一顆熾熱的心全部交給了黨,把火熱的青春奉獻給了她執着的革命鬥爭。面對着兇惡的敵人的瘋狂捕殺,她毫無懼怕,以至於陷入囹圄,受着難以忍受的酷刑,她也絕沒有屈服,多麼令人敬佩的中華兒女啊!正是因爲他們不屈不撓的鬥爭,才迎來了我們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三、愛國。讀完這篇鉅著,你的腦海中時時浮現在眼前的兩個字就是愛國。當日本的鐵蹄踐踏到我們中國的土地上來時,有哪個人甘願當亡國奴呢?無數的仁人志士、革命青年,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這場鬥爭中來。他們也許手無寸鐵,他們也許單純幼稚,他們也許力量薄弱,但他們以一腔愛國之情,不懼敵人的刺刀、槍炮和瘋狂的捕殺。盧嘉川、林紅、林道靜、江華、許寧、王曉燕及她的父母……一批批人爲拯救民族的危亡,至自己的生命於不顧,和敵人進行着殊死的鬥爭。多麼可敬的人啊!你們用誓死保衛祖國的精神書寫了愛國的華麗篇章。

這本書留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我想還有很多很多。如:書中的人物把他們的一腔熱血奉獻給了他們鍾愛的革命事業,我們要用我們的青春幹些什麼呢?如果稱我們爲中華好兒女,我們配這個稱呼嗎?

《青春之歌》讀後感 篇五

白色恐怖的陰霾籠罩着古老而動盪的古都北平,但鬥爭的烈火已經燃燒起了人們心中的那份愛國情懷。激憤的鬥爭必將破除寒冷刀劍的阻撓,而這沖天的烈火也會在不盡的鬥爭中永遠地存續。

《青春之歌》圍繞着故都北平,以不斷的鬥爭爲主線,描繪了一段鼓舞人心的頑強鬥爭過程,也展現了主人公林道靜由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最後參與革命的思想變化過程。文章以主人公的肖像描寫引入,以數萬人轟轟烈烈的壯烈遊行收尾,表現出革命以廣大人民羣衆爲主體的中心思想。文章雖已收尾,但實則並未結束,從激動人心的高潮戛然而止,那六個點的省略號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曲折的鬥爭,並未就此結束。

我常喜歡在深夜閱讀這本書。書中白色恐怖的緊張氣氛,鬥爭中燃燒的烈火,與幽靜而漆黑的閱讀環境一起,構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有趣氛圍。沸騰的熱血染紅了寒冷白亮的屠刀,鬥爭的激情打破了白色統治的死一般的恐怖,書中的情節常常使我激盪不已、流連忘返,彷彿自己置身於八十年前的硝煙瀰漫的戰爭。長久地沉迷,終歸戀戀不捨地離去,才發現時間已經悄無聲息地流逝了許多

《青春之歌》的氣氛總是緊張得沒有一絲喘息的時間,剛剛從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中脫身,來到新的環境,卻又一次捲入到了新的鬥爭之中。即使到最後,鬥爭達到巔峯之時,緊張的氛圍仍未散去:林道靜虛弱的身體,徐寧的不幸被捕,江華在演講完後迅速消失一切都令人擔心,但文章的結尾並未對此作出最終的陳述,正如文章所說:在激烈的緊張的鬥爭中,個人的一切顯得那麼渺小和微不足道。

《青春之歌》中還有許多與同類書籍截然不同的地方。故事並非荷槍實彈的戰鬥,也並非以筆爲槍展開文字的攻擊,而是普及宣傳革命意識,喚醒公衆的愛國之心,並參與到盛大的遊行之中。此外,《青春之歌》還提出了許多獨特的思想,如:革命並不是要參與到戰爭之中,積極宣傳愛國意識同樣也是偉大的革命;因革命而壯烈地死固然是光榮的,但更要想方設法地活下來,從而更多地參與革命。

烈火併不會因白色恐怖而止息,反而會更加努力地鬥爭、拼搏,愈燒愈旺,最終衝破黑暗的阻隔,展現出革命鬥爭最燦爛絢麗的光輝!